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质粒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检测
通过PCR基因测序分析两种酶的基因类型,用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转移方式,并用纸片扩散试验和微量稀释法测定细菌对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现报道如下.
-
磁共振淋巴造影应用于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
淋巴转移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主要转移方式,也决定临床上对恶性肿瘤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临床上现有常规的影像学诊断方法(CT、MRI、超声等)在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上,可以提供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等非特异性信息,但无法提供淋巴结功能和内部结构变化等重要信息,无法正确评估未肿大淋巴结或反应性增大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磁共振淋巴造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lymphography,MRL)在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也逐步应用于临床研究,现就MRL应用于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纳米碳与亚甲蓝在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术中的对比研究
淋巴结转移是胃食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胃交接部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1-2].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除彻底程度直接影响预后,术中分别应用纳米碳和亚甲蓝显示食管胃交界部周边淋巴结及其淋巴引流情况,从而指导手术清扫,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
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997例临床分析
淋巴结转移是食管鳞癌的主要转移方式,腹腔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常见的淋巴结转移区域.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Ivor-Lewis术式和Akivama术式的997例患者的腹腔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情况,并且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是肝细胞癌(HCC)的重要生物学特性,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和转移方式,与肝癌的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肝癌预后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
肝移植术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肝细胞癌(HCC)肝外转移的发生率约为64%,常见的部位包括肺、骨骼和肾上腺,发生率约为30%~75%,而胃肠道转移较为少见,发生率仅为4%~6%,其转移方式多为血行转移或肿瘤直接侵犯[1-4].我们曾遇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因胰周淋巴结转移侵犯十二指肠降段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过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神经浸润是胰腺癌特征性浸润和转移方式,其转移率高达53%~100%,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1].但胰腺癌这种高度神经浸润特性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研究表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TGF-β超家族的成员,而其受体RET(属于酪氨酸激酶)为RET原癌基因的产物,两者过表达与胰腺癌[2-3]及甲状腺癌[4-5]等肿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但其过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通过检测胰腺癌组织GDNF及RET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GDNF及RET基因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对淋巴处理的商榷
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淋巴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淋巴转移阳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1,2].目前,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妇科肿瘤分期委员会规定,除宫颈癌外其他常见恶性肿瘤均把有无淋巴转移作为分期条件.
-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
在我国,90%以上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属进展期,常常发生局部或全身转移,转移方式包括癌肿直接侵犯、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腹膜种植,其中腹膜种植常见并预后极差.对于进展期胃癌,即使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也有约50%以上的患者术后发生腹膜种植性转移,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胃癌发病率居第4位,而死亡率居第2位的原因之一.
-
CT分组定位诊断法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常见的转移方式,清扫与胃癌转移相关的淋巴结是胃癌根治术的主要内容.术前明确淋巴结转移的范围、程度对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现状
食管壁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淋巴道转移是食管癌主要转移方式,而淋巴结转移状况又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食管肿瘤局部病变早期就可出现转移,肿瘤多先转移至邻近食管旁淋巴结,再转移到区域和远处淋巴结.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既有一定规律性,也存在播散的广泛性、跳跃性等.因此研究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可规范食管癌纵隔淋巴引流区清扫,为术后选择综合治疗方案和放疗范围等提供理论依据,并较为准确地提示预后.
-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可发生于食管到肛门的任何部位,但发生于胃部为多数,占60%~70%,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但是性别差异是否显著仍存在争议。该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与肿瘤发生部位、病变大小以及肿瘤的危险程度有关,包括上腹不适、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恶心呕吐,严重时也可造成消化道梗阻或出血。来源于胃及肠道的GIST生长方式可以分为腔内型、腔外型及骑跨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大部分GIST表达CD117和(或) CD34,其中CD117是编码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原癌基因c-kit的产物,是肿瘤细胞异常增生的原因[1]。此外,肿瘤细胞对肌纤维蛋白和S-100蛋白无反应。GIST的转移方式主要为血行和种植转移,肝脏是常见的转移器官,而淋巴道转移较少发生[2-4]。目前手术切除仍为GIST的主要治疗方式,其预后与肿瘤位置和有丝分裂率有关[5,6]。
-
重视和规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
胰腺癌是恶性度高的肿瘤之一,尽管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切除率已显著提高,总的5年生存率仍未超过5%[1].如何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除血行播散外淋巴转移是胰腺癌的另一个主要转移方式,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献报道43%~88%的胰腺癌患者手术时已发生淋巴结转移[2],因此,规范的淋巴结清扫是根治疾病的关键,也是降低复发率以及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
牛晓辉:肢体经典型骨肉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编委会成员权威解读
2015年5月8日,第八届骨科医师年会(CAOS2015)骨肿瘤分论坛上,中国医师协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四肢骨肿瘤工作组组长、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牛晓辉教授,系统解读了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肢体经典型骨肉瘤部分。他指出,治疗骨肉瘤首先要了解组织学定义,必须经过活检确诊才能开展治疗。从流行病学来看,骨肉瘤是原发恶性骨肿瘤中第一常见肿瘤,多见于青年人,常发生在膝关节附近。骨肉瘤分为很多亚型,其中经典型约占80%。临床表现为疼痛、肢体肿胀、功能障碍,同时具有影像学相应表现。常见的转移方式是血行转移,多转移至肺部。
-
超声评价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常见的转移方式,应用影像学方法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临床决定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范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检查对判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
磁共振技术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转移情况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方式,确定淋巴结转移状态对癌症的分期,制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 常规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如CT、X线和超声可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上提供一些信息,但存在局限性[2]. 磁共振可从形态学及功能学等方面评估淋巴结状态,有利于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 目前常用的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磁共振技术包括磁共振淋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lymphography,MRL),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MRS),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 本文阐明了这些磁共振技术的特点及临床运用情况,并对它们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
VEGFR-3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其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淋巴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淋巴转移阳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2].本文拟通过检测VEGFR-3在绝经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了解其表达规律,以探讨VEGFR-3在子宫内膜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及肿瘤细胞通过淋巴道转移的机理.
-
32例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临床观察
脑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的远处转移方式,占脑瘤患者的10%~15%[1],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约为20%~50%[2].肺癌发生脑转移后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
IGF-I、HGF 及胰岛素与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是妇女中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而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乳腺癌致死的重要原因[1]。因此,控制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中,许多细胞因子都参与肿瘤的生长、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2,3]。目前对于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I)、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胰岛素(insulin)等多种内源性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另外,对于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发病机制方面的作用的研究,也是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因此,本研究旨在通 过 研 究 不 同 激 素 受 体 乳腺 癌 患 者 血 清 中IGF-I、HGF 及胰岛素水平,探讨 IGF-I、HGF 及胰岛素与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找到新的线索,同时为预后判断的新指标提供实验依据。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
原发性肝癌主要的转移方式是就近侵犯邻近门静脉分支,在内形成肿瘤栓子,并逆行生长延至段、叶甚至门静脉主干形成癌栓[1].CT增强扫描是显示门静脉癌栓无创伤的重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