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胃黏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近年研究显示:慢性胃炎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导致胃黏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增强有关[1].根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并使慢性胃炎炎症消退[2],但其确切机制不清.为进一步探讨Hp在慢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Hp及ICAM-1的关系,我们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细胞ICAM-1表达进行了研究,试图了解Hp感染和ICAM-1与慢性胃炎的关系.
-
中小剂量六味安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1]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临床以慢性或间歇性的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的一组疾病,表现为进餐后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呕吐、厌食等.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尚很局限.临床发现这类患者往往多伴有焦虑、失眠、多梦等精神方面的症状[2],治疗策略以对症治疗为主.六味安消是在传统方剂基础上研制成功的中成药,该药有较好的胃肠动力作用,因此我们采用中小剂量的六味安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观察其对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的作用.
-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的主要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2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66例消耗性溃疡患者,将6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人,对照组使用甲硝锉、雷尼替丁以及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物药物除去雷尼替丁的基础上增加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对两组的药物治疗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愈分别为20例和15例,分别占60.6%和45.5%.好转9例和7例,分别占27.3%和21.2%,无效人数4例和11例,分别占12.1%和33.3%.结论:在平常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中加入奥美拉唑有良好的疗效,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溃疡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使用和推广.
-
L-阿拉伯糖复配蔗糖的功能性研究与分析
L-阿拉伯糖是由阿拉伯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等多糖构成的糖类物质,作为谷类等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以各种动物为研究对象的报告指出,作为单糖的L-阿拉伯糖具有与蔗糖极其相似的优质的甜味,但其属于难以被小肠吸收的难消化性糖.
-
我国乳品市场中益生元应用现状分析
牛奶因其富含蛋白质、钙、维他命和矿物质而流行。中国消费者饮用牛奶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近3/4(74%)的消费者将牛奶作为早餐的一部分,认为它可以为一天的开始提供高营养和能量。约6/10(57%)的消费者在睡前饮用牛奶,认为其有助于睡眠。人们在其他很多场合也进食奶制品,如含有牛奶的甜品,作为咖啡或黑茶的伴侣,提升能量,作为软饮料的替代品或者安抚胃部不适。也有人在酒后饮用酸奶帮助醒酒或选择乳酸饮品以促进消化。近年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态,益生元作为一类对人体肠道有益的非消化性功能食品,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
-
帝斯曼洞察分析:中国消费者注重酸奶的易消化性
近日,帝斯曼以全球消费者酸奶观念调查结果为基础,发布了第三份《全球乳业洞察报告》。报告深度剖析了中国市场酸奶消费增加的原因,并就注重健康、乳糖不耐的中国消费者如何摄取奶制品提供了新的见解。该报告以中国、美国、巴西和土耳其等国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指出中国市场酸奶需求不断增长是因为消费者认为食用酸奶有益肠道健康;与此同时,消化性的提高也将进一步推动酸奶消费。
-
4种低聚糖及L-阿拉伯糖的肠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难消化性糖在小肠消化吸收率低,可到达结肠后被肠道菌群发酵发挥特殊健康作用,随着科技发展,难消化性糖的应用逐渐广泛.本文就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L-阿拉伯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低聚异麦芽糖在消化吸收、使用量、安全性及肠道健康功能进行综述,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8例疗效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7年10月以来收治慢性胃炎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4岁~73岁,平均36岁,病程均在半年以上,所有治疗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其中浅表性胃炎24例,萎缩性胃炎14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29例,Hp检测用快速尿素酶诊断试剂盒.疗效评判以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为准[1].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9例
资料与方法2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9例,并设对照组28例对照观察.57例中41例为我院门诊患者,16例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17~79岁,平均45.5岁;按四级标准,A、B、C、D级分别为15例、6例、5例、3例.
-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化性疾病患者输液、输血、血液制品和胃肠外营养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在抢救危重患者中有独特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木聚糖酶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木聚糖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半纤维素,约占细胞干重的35%[1].木聚糖酶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糖和木糖.低聚糖的特点与功能是:具有难消化性,低卡而不会导致肥胖;有很高的双歧菌增殖活性,是肠内双歧菌的活化增殖因子;是难发酵性糖,不易造成龋齿.另外,低聚糖可代替葡萄糖作为糖尿病人的疗效食品[2].因此,木聚糖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为了解其安全性,我们对木聚糖酶进行了急性毒性和致突变实验.
-
和中健脾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中健脾方治疗中虚气型逆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奥美拉唑)、中药组(和中健脾方)、中西药组(和中健脾方+奥美拉唑),每组30例,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群积分变化及食管胃镜下黏膜改变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胃镜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351、-4.300、-5.143,P均<0.01)。西药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群总有效率为83.3%(25/30),中药组为86.7%(26/30),中西药组为90.0%(27/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0,P=0.030)。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组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群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482、-5.991、-6.120,P均<0.01);组间两两比较,中药组与中西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3,P=0.040)。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组烧心(Z值分别为-3.390、-3.882、-3.666)、反酸(Z值分别为-4.850、-5.004、-5.722)、反食(Z值分别为-2.791、-3.422、-2.854)症状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 均<0.01);中西药组胸骨后疼痛较治疗前未见明显改善(Z=-0.873,P=0.380);中药组、中西药组咽部异物感或疼痛症状(Z值分别为-2.382、-2.724)、嗳气症状(Z值分别为-5.074、-5.061)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西药组、中西药组上腹胀(Z值分别为-2.77、-2.03)、上腹痛(Z值分别为-2.260、-2.021)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和中健脾方可明显改善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对嗳气、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改善有优势。和中健脾方联合奥美拉唑的总体症状疗效优于单纯服用和中健脾方或奥美拉唑,但改善食管胃镜疗效无明显差异。
-
中西医结合救治消化性溃疡并出血1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救治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方法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黄土汤、逍遥散、归脾汤或泻心汤加减,并加对照组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静滴,口服氢氧化铝凝胶,扩充血容量包括输液和输血.结果 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效率90.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0.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救治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上消合剂为主治疗食管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体会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因食管、胃连接部防反流机构障碍而导致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食管炎症,临床常见两种类型,即酸性反流物引起的消化性食管炎和碱性反流物所致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1] .反流性食管炎病机的关键是脾虚肝郁,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酸水上泛而发病,其病位主要在脾胃[2].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仍局限于抑酸药加食管动力药.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制剂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性反应、增进食管和胃的蠕动等功能,并且可以减少复发[3].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笔者以上消合剂配合西医治疗因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后胃食管吻合术后致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例3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环境变迁,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因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刺激等引起的消化性道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治疗药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铋剂、复方药及其他药物.
-
四位一体居家护理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医、护、患、家属四位一体居家护理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治疗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10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RE患者138例,采用随机化分组方法及SAS 8.2 proc uniform程序分为两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69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9例实施医、护、患、家属四位一体居家护理(RE-HC)干预.分别于干预项目实施12周结束时,比较两组症状总积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管理效果综合分值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为(16.54±4.82)分,低于对照组的(28.65±6.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37,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护理管理效果评分为(125.98±3.46)分,生活质量总分为(86.31±5.8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Z值分别为5.90、68.03、1.41;P<0.05).结论 RE患者治疗中实施医、护、患、家属四位一体居家护理,可改善RE患者的症状积分,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护理管理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
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1].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从身心两方面积极配合,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价值.方法23例经纤维内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患者,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内镜下止血无效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23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均成功施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术后即时止血率为100%,随访中仅1例因再次出血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无再出血.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乌鲁木齐市Barrett食管的发病情况和内镜下特点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 Barrett 食管(BE)的发病情况和内镜、临床特点及其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根据2011年6月4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二届Barrett食管专题学术研讨会上制定的BE诊治共识作为诊断标准诊断BE,研究BE患者的内镜检出率、内镜下的表现、分型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研究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BE和RE的关系。结果检出BE患者人数为总胃镜检查人数的7.9%,男女之比为1.98∶1,平均年龄(44.6±13.4)岁。其中仅19.14%患者有典型的反流症状。BE内镜分型中短节段占83.85%,多为舌状、岛状这2种形状。食管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肠化型占BE的25.31%,10.04%伴异型增生,Hp阳性率为40.37%。RE检出率为2.07%。0.66%的BE伴RE。BE和RE合并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地区居民BE的患病率较高,多为短节段舌状或岛状,约1/3为肠化型,以中年男性多见,常无症状,部分伴异型增生。体重超重增加了BE的发病风险。Hp感染可能与BE和RE的关系均不密切。
-
胃食管反流病各亚型的食管测压分析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各临床亚型的食管测压变化,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GERD患者150例,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 91例、反流性食管炎(RE)32例、Barrett食管(BE)27例,采用4导液压灌注食管压力检测系统测定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和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结果 NERD和RE中,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LESP异常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高于后者;而在BE患者中,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LESP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各亚型中,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不同,NERD组高,RE组次之,BE组低.各亚型LESP异常的发生率亦不同.结论 NERD和RE的动力异常主要表现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而非LESP压力下降,食管体部功能障碍可能在GERD发病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