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耳鸣习服治疗

    作者:殷善开;罗慧敏

    1耳鸣概述耳鸣(tinnitus)是指患者主观上感觉耳内或者头部有声音,但是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临床上将其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耳鸣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可发生于突发性聋或噪声刺激后,慢性者可因急性期过后转成慢性或渐进性发生,临床上耳鸣发生3个月或以上无好转者即为慢性耳鸣.

  • 声刺激诱发的豚鼠咬肌肌源性电位是负波吗?

    作者:谢溯江;徐珀;贾宏博

    编者按:本刊2010年第18卷第3期刊登了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孙伟、孔维佳、范国润撰写的题为<声刺激诱发麻醉豚鼠前庭咬肌反射及起源的研究>论著,阅读该文后,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的谢溯江、徐珀、贾宏博给编辑部发来了"读者来信",希望就文中的某些学术问题与作者或同道们进行探讨,以利于进一步促进声诱发咬肌反射的研究.现将谢溯江等的"读者来信"及孙伟等的回函全文刊出,欢迎广大同道们阅读,并可致函编辑部参与讨论.同时,也欢迎并希望广大同道今后继续以类似的形式展开学术讨论.

  • 关于"声刺激诱发的豚鼠咬肌肌源性电位是负波吗?"来信的回复

    作者:孙伟;孔维佳;范国润

    2010年10月10日收到谢溯江等关于"声刺激诱发的豚鼠咬肌肌源性电位是负波吗?"的来信,感谢您对我们实验研究的关注!我们实验小组十分重视,对您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1您认为声诱发的咬肌反射电位先出现正波,随后出现负波.Deriu等[1]通过声诱发人的前庭咬肌反射,先出现的是向下的负波,只不过将向下的负波称为"正波",用P11来表示.我们通过声刺激在麻醉豚鼠的咬肌上记录到诱发电位[2],先出现的是负波,然后才是正波,其结果与Deriu等[1]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视听觉综合训练对帕金森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周莉;江华;沈流燕;曾国利;余倩;邓楠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视听觉综合训练对帕金森(PD)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原发性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进行综合视听觉训练,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含量[NO、内皮素(ET)]、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运动能力[帕金森评定量表中运动检查评定部分(UPDRSⅢ)、Berg平衡量表积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O、ET、SOD、MDA和GSH-Px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变,且观察组患者NO、SOD和GSH-Px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T、MDA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PDRSⅢ积分显著降低,而Berg平衡量表积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视听觉综合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听性行为反应分析

    作者:周涛;吴展元;李艳红;陶泽璋

    目的探讨非听力因素对新生儿听性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提高新生儿行为测听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供参考。方法 102名正常新生儿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42例,剖宫产组60例,经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 TEOAE)测试;后声场给声,刺激声分别为3kHz纯音、高频窄带噪声及白噪声,声强为90 dBSPL分析恒定强度下眼睑反应、头颈反应、面部反应、肢体反应的引出率。结果 102名新生儿均可引出良好的TEOAE波形。眼睑反应的引出率两组无差异,高频窄带噪声的头部反应引出率顺产组高于剖宫产组(P<0.05),3kHz纯音和白噪声的面部反应引出率顺产组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1),三种刺激声的肢体听反应引出率顺产组均高于剖宫产组(P<0.01)。结论除听力因素外,其他可能导致新生儿宫内缺氧的因素有可能对新生儿听性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眼睑反应是新生儿中听性行为反应灵敏的观察指标。

  • B超对胎儿不同声刺激反应的观察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宁;庄金梅;吴晖;薛毓琛

    目的:探讨胎儿对不同声刺激的反应及其因素的影响.方法:B超观察56例正常孕妇(21~36周)之间,对不同声刺激的反应,测定胎心、胎动率变化,以预测胎儿听功能发育及宫内安危状况,以及孕妇年龄、孕龄、羊水量、胎位、胎盘间的影响.结果:100dBHL的0.5、1、2、4KHz纯音振动刺激P>0.05,而木鱼声刺激,胎心、胎动率变化均P<0.01、P<0.05,探讨了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结论:用木鱼声刺激来观察胎儿听器发育及监测宫内胎儿安危,具有安全、简便、特异性高,易于普及,可作为一种监测手段之一.

    关键词: B超 声刺激 胎心 胎动
  •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豚鼠中的检测分析

    作者:陈国强;谢南屏;李苏卫;严星

    目的:探讨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在豚鼠听力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健康杂色豚鼠20只(雌性12只,雄性8只),分别进行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刺激声信号的载波频率为0.5 kHz、1 kHz、2 kHz及4 kHz.双耳上述各个频率分别以77~103 Hz不同的调制频率进行调幅调制.测试时,双耳8个(每耳4个)声信号经插入式耳机同步给出.测试状态为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所有数据以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在0.5 kHz、1 kHz、2 kHz及4 kHz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左耳:(31.00±16.19)dB SPL,(25.50±12.34)dB SPL,(18.00±6.96)dB SPL,(18.50±6.71)dB SPL;右耳:(35.00±14.33)dB SPL,(25.50±12.37)dB SPL,(20.00±9.37)dB SPL,(20.00±9.18)dB SPL.左右耳同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具有频率特异性、客观的特点,可以作为豚鼠听力测试的备选方法.

  • 偏头痛的家庭疗法

    作者:杨中良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 神经性聋:还你一个有声世界

    作者:李克勇

    对大多数人所称的神经性聋,我们耳科医生叫感音神经性聋,它包括感音性聋和神经性聋两大疾病.人类的耳蜗接受声波刺激后能将声刺激编码成电脉冲并通过听神经将电脉冲传人大脑,进而产生听觉.因耳蜗病变致聋称为感音性聋,而听神经病变致聋称为神经性聋.临床上所见的耳聋绝大多数都是前者,其病因包括大部分的先天性聋、遗传性聋、老年性聋、微血管病聋、耳毒性聋、传染病源性聋、创伤口性聋、突发性聋、自身免疫性聋等等,后者包括脑桥角占位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 声反射正常的听骨链中断(附2例分析)

    作者:李东云;朱习平

    镫骨肌声反射测定有助于中耳病变的诊断.一般而言,若测试耳(接受声刺激耳)有轻微传导性聋,而中耳系统功能正常时,偶尔仍可引出声反射,但在气骨导听阈有相当差距时,则不能引出声反射.我们于1993年12月~1994年1月遇2例,手术探查见听骨链中断且由于传导性听力障碍而形成气骨导听阈差距大,仍能引出声反射,现报告如下.

  • 次声作用对大鼠血视网膜屏障超微结构的损害

    作者:曹燕;邱萍;惠延年;马吉献

    目的观察次声作用对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超微结构和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20只大鼠按暴露时间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暴露于16 Hz,130 dB的次声压力仓中,2 h/d,分别暴露0(对照组)、1、7、14、 21 d后摘除眼球,硝酸镧灌注固定法制备电镜样品,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结果随次声暴露时间的延长,BRB的损害加重,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膜盘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变形坏死,核膜扩张等都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明显.镧在视网膜各层都有分布,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镧在各层的渗漏越来越多. 结论次声可造成一定程度的 BRB通透性损害;随着次声暴露时间的延长,损害更严重.

  • 声刺激对昏迷患者苏醒影响的探讨

    作者:李则衡;孙洁;林丽莉;周梦丹;杜文娜;周逸飞

    目的:应用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δ+θ/α+β相对功率值、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作为评价指标,来观察声刺激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20例为在康复科、神经外科病房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有长期固定护理人员,经过正规声刺激疗法治疗的脑外伤昏迷患者(声刺激组);20例为在重症监护室内、康复科及神经外科病房内,家属配合度一般,经常更换护理人员,未经过正规声刺激治疗的脑外伤昏迷患者(对照组).入组后跟踪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δ+θ/α+β值有无差异.两组间除有无正规声刺激治疗外,余治疗无明显区别,且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外伤类型及病程等相匹配.结果:40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中,声刺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GCS评分明显增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声刺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θ/α+β值明显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40例患者GCS评分为3~8分与δ+θ/α+β值呈负相关(r=-0.482,P=0.002,n=40),治疗后31例患者GCS评分为9~15分与δ+θ/α+β值呈负相关(r =-0.493,P=0.005,n=31).结论:通过对δ+θ/α+β值及GCS评分的观察,说明声刺激法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定量脑电图(δ+θ/α+β值)作为一种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测手段,对昏迷患者大脑功能状态的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 偷走你听力的不只是时间

    作者:戴春富

    人的听力大多从60岁开始退化.有调查发现,我国有七成以上的六十岁老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除了无法阻挡的岁月脚步,还有哪些原因会悄悄偷走你的听力?目前医学上对于逆转神经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与其等到以下这些因素偷走了你的听力,不如从年轻时就留心保护.在噪音中工作在我们的患者中不乏因为年轻时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中工作而比普通人更早出现听力衰退的患者.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伤害密切相关.长期的噪声刺激会使人的听觉器官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产生疲劳.噪声还会使脑血管处于痉挛状态,容易导致听觉器官供血不足,进而致聋.除了影响听力,长期被噪声刺激,还会令人心烦意乱,血压升高,出现神经衰弱.

  • 8 Hz和16 Hz次声对大鼠肺组织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唯;贾克勇;李焕章;倪殿涛;陈景藻;戴艳丽

    目的观察次声对肺的损伤作用及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3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次声作用1次,3次,7次,14次,21次6组,置本校研制的次声压力仓内致伤. 次声作用组以8 Hz和16 Hz次声,声压分别为90,100,110,120,130 dB的强度,每次作用2 h. 透射电镜下观察肺超微结构的改变,同时观察PaO2和SaO2%的改变. 结果 8 Hz,90~110 dB单次作用对肺部的超微结构基本无影响,8 Hz, 120~130 dB作用后则肺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而PaO 2和SaO2%无明显变化. 16 Hz,90 dB的次声单次作用,即可引起肺组织的损伤,随着声压级的增大,肺组织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8 Hz,120 dB,130 dB和16 Hz,90 dB,130 dB的次声多次作用后,PaO2和Sa O2%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3次、7次组的形态学变化为明显,随着作用次数的增加,其损伤并无继续加重,表现出适应性反应. 结论①肺损伤的小阈值8 Hz 为120 dB和16 Hz为90 dB. 即在一定作用强度范围内,可较明显的反应其频率作用的特性. ②次声损伤阈值的累积作用证明了细胞发生的变化性质和程度主要与次声作用的声压强度和时间(作用次数)有关.

  • 两种刺激声下正常青年人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参数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楠;段学军

    目的:比较两刺激声对气导短纯音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ACS-oVEMP)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在20~30岁间正常人25例(50耳),分别采用短纯音(500Hz tone brust)和短音(click)为刺激声进行双耳ACS-oVEMP检测,比较ACS-oVEMP引出率、阈值、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波间期、振幅情况。结果:500Hz tone burst 的ACS-oVEM P引出率100%,阈值89.42±6.63dBHL ,N1潜伏期10.25±1.23ms ,P1潜伏期15.11±1.56ms ,N1-P1波间期4.86±0.90ms ,振幅5.98±4.10uV ;click的ACS-oVEM P引出率30%,阈值90.00±11.87 dBHL ,N1潜伏期10.79±4.53ms ,P1潜伏期15.25±4.53 ms ,N1-P1波间期4.46±0.97ms ,振幅3.81±1.29uV ,引出的参数比较引出率、潜伏期、振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500Hz tone burst 为 ACS-oVEM P的佳刺激声,其引出的潜伏期适当、振幅大波形易辨认。

  • 8 Hz 130 dB次声作用对大鼠肾及肾上腺结构的影响

    作者:杨芳;路国华;铁茹;于军;刘利兵

    目的:观察大鼠暴露于8Hz,130dB次声不同时间后肾及肾上腺的病理改变,并探讨损伤意义.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1组)与次声暴露实验组(5组),每组6只.给实验组以8 Hz,130 dB次声作用分别持续1,7,14,21和28d,2h/d,取动物标本,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及肾上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经过暴露于8 Hz,130 dB次声后,大鼠肾上腺结构同对照组,仅细胞内脂滴增加,增加程度与暴露时间有关.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出现肾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其程度亦与暴露时间有关.结论:次声可引起肾脏及肾上腺组织的损伤,损伤和次声暴露时间有关.

  • 次声刺激对大鼠十二指肠粘膜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郭晓燕;董蕾;王进海;陈景藻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及频率的次声刺激对大鼠十二指肠粘膜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Hz 、 90dB组, 8Hz、 130dB组及16Hz、130dB组,每组35只.各组大鼠按设计要求分别暴露于不同频率和强度的次声舱中,每天2h;对照组大鼠则,不予次声作用.每组分别于次声作用后第1、7、14、21及28天时随机取出7只,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肠粘膜中胃动素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次声作用第1天胃动素水平无明显的变化,在作用第7、14、21及28天后则明显降低(P<0.05),于第14天为明显,与第7天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第21、28天时胃动素水平有所回升,随着频率和强度的增加胃动素水平降低越明显.结论:8Hz、90dB或8Hz、130dB或16Hz、130dB 次声刺激均可引起大鼠十二指肠粘膜胃动素含量下降,其影响程度与次声刺激的强度、频率及作用时间有关,而经次声多次刺激后大鼠可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 大学生噪声性耳聋38例疗效观察及分析

    作者:刘洪涛;刘奇川

    噪声性耳聋是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又称慢性损伤性声损伤[1].损伤部位主要是内耳.损伤程度与噪声的强度和接触噪声的时间有关.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有一个由生理反应到病理改变的发展过程.

98 条记录 5/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