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华法林:钢丝上舞蹈的抗凝药
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导致严重并发症和病残率的常见疾病.而口服抗凝血药物早已成为预防及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虽然以拜瑞妥、利伐沙班等抗Xa因子为代表的新型抗凝血药物逐步应用于临床,但以华法林、阿司匹林、波利维为代表的传统抗凝血类药物现在仍是临床中常用的抗凝药物.
-
下肢骨折并深静脉血栓与D-二聚体测定的相关研究
深静脉血栓( 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本病病死率及病残率较高.如何及时、准确、快速诊断DVT是十分重要的.我院自2008年1月对入院下肢骨折患者常规应用免疫方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通过综合评估创伤程度、临床症状、体征情况,给予可能并发DVT患者给予深静脉造影,并根据造影结果将观察病例分成血栓组和非血栓组.以探讨其在下肢骨折及手术造成的下肢DVT形成早期诊断的价值.
-
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以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且具有高病死率、高病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目前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已经被临床广泛的认可,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药物。而作为新生代的阿托伐他汀,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用机制还有待更深层次的探讨。本组研究将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运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探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单纯拜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疾病复发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浅析影响剖宫产率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麻醉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已将剖宫产作为解决异常分娩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常用处理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剖宫产对降低围生期母婴的病残率、死亡率,保障母儿的健康有着积极地意义.但是作为一种助产技术,要科学客观地衡量它的价值,分析其利与弊.
-
预防中风再发的干预措施及营养保健
中风又名"卒中",本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通过近5年来对我脑病科中风病患者的发病及病史的统计研究,感到预防中风再发干预措施及营养保健的进一步研究对减少中风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23年产科子宫切除临床诊断分析
产科子宫切除术是因产科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安全时的重要抢救手段之一.随着人们文化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妇幼及产科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降低母婴死亡率,而且要提高妇女儿童的生存质量,也就是降低妇女儿童病残率的发生.生育期的女性,因分娩切除子宫,降低妇女的生存质量,作为医务工作进行,有义务和责任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提高女性生存质量.本文就本院23年为抢救产妇生命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
30例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因素分析
低出生体重儿(LBW)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围生医学的重要内容,与孕产期保健质量密切相关,预防和减少LBW的发生,提高其存活率,降低其死亡率和病残率是妇女保健工作者和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现对30例低出生体重儿孕产期状况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
急救医疗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探索
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要求必须建设一条快速、连续、高效的急救医疗绿色通道,以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有关专家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三环理论",其基本内涵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诊体系、重症监护治疗体系[1-2].三个体系缺一不可,形成一个完整、统一、高效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
地黄合剂预防多发性硬化复发的临床观察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脱髓鞘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受损,病灶弥散,病程中有反复缓解和复发.关于MS平均复发率的报道不一,但复发次数越多,病残率越高[1].现代医学目前尚无防治多发性硬化复发的有效药物和疗法.笔者运用地黄合剂防治32例MS患者反复复发,收到良好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
中风一号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60例
近年来,国内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1],其中脑出血占40%,高于国外报道的5%~10%.急性期治疗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降低病残率至关重要,中西医结合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和特色.
-
大剂量黄芪注射液伍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缺血性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病残率较高.为了减轻病人痛苦,降低病残程度,笔者采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该病,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6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病残率和病死率很高.手术是治疗HCH 的有效办法之一.近几年来,我科采用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
百草枯中毒二例报告
百草枯(PQ)又名见青死、对草快、离子百草枯;对草快;克芜踪;泊拉夸特;克灭踪;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目前缺乏特效解毒剂,以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方法,急性中毒死亡率以及病残率极高.近期接诊二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
如何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
根据WTO公布的新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一死亡原因[1].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冠心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冠心病复发.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用药依从性(compliance)是指病人是否按医师所嘱用药,而用药不依从的简单定义就是是危及病人治疗结局的未服或错服药物的行为[2].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以及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病死、病残率极高.胰岛素抵抗(IR)与高胰岛素血症(HIS)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IR是HIS的启动环节, 而HIS与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讨两者对ACVD的综合影响及防治意义, 本文对ACVD患者的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进行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
-
贴股骨距进钉与股骨颈正中进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及工业和交通的发展,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将会逐年增多,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早期内固定治疗,可减少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而复位内固定是减少卧床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法[1].动力髋部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器械,在过去几十年的临床应用中,由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成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但是随着应用的增加,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对应用DHS内固定176例中的27例固定失常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抢救与治疗
高能损伤所致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多见于车祸、高处坠落及塌方挤压等事故中.伤情严重、复杂,死亡率及病残率均较高,是创伤急诊的难点.我们自1998年2月至2004年2月共收治严重移位的不稳定骨盆骨折27例.本文就抢救治疗情况及有关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
-
脑出血复发的预防措施
脑出血为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而脑出血的复发会使死亡率和病残率更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而统计我院2002~2004临床收治的脑出血病人中,有20%为复发病例,10%的病人在治疗中又复发新的出血,严重影响了预后,因此它的预防及健康教育至为重要.现针对其不同时期的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
自制轮椅操作台在上肢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现代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发展康复医学知识和康复护理工作,使患者获得大限度的功能恢复,帮助其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降低病残率和重返社会.
-
重型颅脑损伤管饲膳食并发症护理与预防对策
目前胃肠内营养(cnteral nutrition.EN)是脑损伤患者较好的营养途径,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由于颅脑损伤后患者呈高代谢、高能量消耗,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解,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的状态,增加了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此时胃肠外营养已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高消耗,临床上主张用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EN支持.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存在着各种潜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本组对1 995年1月~1999年1 2月136例重型颅脑损伤管食膳食并发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