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11例创伤弧菌致多形性皮肤疱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1例创伤弧菌致多形性皮肤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以多形性皮肤疱疹为主,分别误诊为丹毒、变应性血管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固定性药疹、坏死性蜂窝组织炎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11例患者入院24 ~48 h后相继出现休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给予有效抗菌药物及抗休克等综合治疗.其中2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中l例死亡,2例治愈;6例转ICU,给予三代头孢菌素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喹诺酮类抗炎、及抗休克、护肝等对症治疗,其中2例于次日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予气管插管,行呼吸机等抢救治疗2~3d后,4例分别死于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治愈.死亡7例,病死率为63.6%.结论 本病误诊率高,患者入院后24~48 h病情进展快,迅速出现休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早期识别皮肤损害,及早及时处理是抢救本病成功的关键.
-
肝结核6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肝结核诊治经验.方法 对本院收治6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术前疑是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肝活检或剖腹探查术,术中病理示肝结核.6例均痊愈.结论 肝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对疑似原发性肝癌的Ⅱ型患者,术中病理确诊后行相应肝叶切除,结合术后抗结核治疗,均能获得治愈.
-
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对6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与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在思考困难、能力减退、无用感、无价值感及兴趣丧失分数[(2.02±1.070)、(2.27±1.234)、(2.86±1.060)、(1.46±0.930)、(2.02±1.100)]高于常模[(1.72±1.03)、(1.81±1.09)、(2.00±1.05)、(1.18±0.58)、(1.69±0.98),P<0.05或P<0.01],男性思考困难(2.15±1.204)、能力减退(2.31±1.239),女性无价值感(1.67±1.090)高于常模[(1.75±1.07)、(1.85±1.10)、(1.16±0.57),P<0.05],SDS各项目≥3分所占百分比在睡眠障碍、思考困难、能力减退、无价值感及兴趣丧失(23.81%、31.75%、38.10%、14.29%、28.57%)高于常模(14.77%、19.20%、21.94%、4.70%、17.16%,P<0.05或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思考困难、能力减退、无用感、无价值感、兴趣丧失,男性主要表现为思考困难、能力减退,女性主要表现为无价值感.
-
“负流量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负流量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模式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75例(治疗组)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及激素、脱水剂等治疗60例(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和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化物及细胞数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周和8周后,两组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负流量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模式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可显著缓解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可缩短治疗疗程.
-
52例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例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52例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资料,了解心肌桥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上心肌桥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择52例单纯心肌桥患者以及52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对两组病例的症状、心电图、运动试验、冠脉造影、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肌桥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肌耗氧量增加时,症状加重;大部分患者心电图及运动试验阳性;心肌桥多发现在左冠前降支;心肌桥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以药物为主;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后血清CRP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心肌桥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解剖异常,需要正确处理;CRP也同样可以作为心肌桥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
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21例,分析手术时间、应用钛钉数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外观塑形满意度.结果 手术时间较以往手工塑形时间缩短约50 min,钛钉使用数量明显减少,无皮下积液及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对塑形满意率100%.结论 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塑形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不增加住院费用,应用前景广阔.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3例和正常妊娠期妇女88例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是否控制在理想水平,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妊娠结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妊娠结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水平者,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母婴预后,监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糖变化,对其诊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CT定位微创硬通道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附48例报告)
目的 探讨CT定位微创硬通道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疗效及预后,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微创硬通道手术治疗48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疗效的临床资料.结果 微创硬通道手术治疗患者48例,两周血肿清除率为90%.术后并发症31例,死亡2例.存活者治疗后6个月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ADL 1(社会生活能力正常)9例,ADL 2(有自理生活能力)18例,ADL 3(有部分自理生活能力)15例,ADL 4(卧床)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CT定位微创硬通道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穿刺准确,其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脑内血肿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对本院7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均在24 h内直视下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3个月至9.5年随访无再出血症状发生.3个月后随访时进行GOS评分,5分58例,4分10例,3分7例,2分3例.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患者早期采取显微手术,能有效改善预后.
-
钬激光技术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中的治疗运用
目的 探讨钬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应用胆道镜下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同期32例行胆道镜下(未使用钬激光,对照组)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中残余结石完全取净28例(93.3%),手术时间(98.9±10.66) min,住院时间(8.87±1.70)d,术后残余结石2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再次取石成功.对照组取净结石19例(60%),手术时间(122.8±13.43)min,住院时间(14±1.49)d,残余结石者13例,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再次取石,其中2次取石者3例,3次、4次取石及开腹手术各1例.两组在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胆道出血、肝功能损伤、腹水等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钬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安全、高效、微创.
-
小婴儿肺炎并呼吸暂停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婴儿肺炎并呼吸暂停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87例小婴儿肺炎并呼吸暂停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小婴儿肺炎并呼吸暂停为多种原因所致,不同的原因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不同.结论 小婴儿肺炎并呼吸暂停应根据其原因采取积极治疗.
关键词: 肺炎/并发症 呼吸暂停/并发症/病因学/治疗 -
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LCP)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22 ~66(44.3±11.5)岁.左侧21例,右侧17例;按AO/ASIF骨折分型:B3型4例,C1型21例,C2型12例,C3型1例.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 29(17.2±5.3)个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6例、可2例.结论 掌侧入路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术后并发症少,可有效防止复位失丢,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
改良动静脉转流术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改良动静脉转流术用于指尖再植的体会.方法 于2002年5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13例指尖离断患者,均采用改良动静脉转流术重建再植手指血运.结果 本组所选患者13例13指,成活11指,坏死2指,成活率84.6%,本组病例中成活的11例均获得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成活的11例随访12~25(18.5 ±3.5)个月,综合评定等级分值均>75分.结论 改良动静脉转流术用于手指末节及指尖离断再植操作简单、快捷,保证了静脉回流,明显提高再植的成功率,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
支气管镜下氩气凝固术治疗支气管结核体会
目的 评估支气管软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G)治疗支气管结核(EBTB)效果.方法 行局部麻醉,在支气管软镜下应用ERBE的VIO 200 s型APC治疗支气管结核,同时局部注射异烟肼及系统性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对21例作氩气刀治疗患者与67例未作氩气刀治疗患者进行了疗效比较.结果 21例患者有14例获得显著效果,7例患者效果良好.同时显示APC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明显优于无APC的单纯药物联合治疗(P<0.01).结论 APC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满意.
-
A型肉毒毒素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7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红外偏振光治疗组(A组)运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肉毒素治疗组(B组)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联合治疗组(C组)同时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患部和肉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调查每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治疗前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作情况,并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作严重程度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恢复状况,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与C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1),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评分(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SF-MPQ及SF-36评分分别与A组、B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相应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A型肉毒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作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性炎症反应与营养不良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与营养不良(MN)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96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常规行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和外周血液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固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COPD组体质量指数(BMI)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低体重(BMI< 18.5 kg/m2 )COPD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 FEV1% pred)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低于正常体重(BMI=18.5~23.9 kg/m2) COPD组(P<0.01、0.05和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明显高于正常体重COPD组(P<0.05).低体重COPD组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CRP、IL-8、IL-6、TNF-α和Fib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COPD组(P<0.01或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或0.05).低体重COPD组BMI与血清CRP、IL-8、IL-6、TNF-α和血浆Fib呈负相关(r=-0.48.6,-0.398,P<0.01;r=-0.374,P<0.05;r=-0.412,P<0.01;r=-0.426,P<0.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的系统性炎症反应与BMI密切相关.
-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附28例报告)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20例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进行谵妄评定,必要时使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针进行治疗.结果 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为高龄、贫血、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肌酐升高以及手术时间等有关.利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较满意.结论 谵妄的病因复杂,正确的认识,积极预防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本病发生率.
-
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附13例报告)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本院13例股骨髁上髁间骨折,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结果.结果 13例骨折均愈合,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 110±19.6)度,优良率为84.6%.结论 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单纯糖尿病患者79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AASI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量,并进行AASI与ACR及IMT等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相比,ACR、IMT以及AAS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与AASI低水平组糖尿病患者相比,AASI高水平组的糖尿病患者的ACR、IM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而糖尿病患者ACR异常组、颈动脉异常组分别与正常组相比较,AASI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AASI与肾脏损害及颈动脉内膜损伤程度有关,可作为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估指标.
-
伤椎固定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弓根植骨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伤椎一侧置钉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78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患者.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时均获得坚强融合.末次随访时ASIA神经功能评定平均上升(1.1±0.4)级.手术前后VAS视觉疼痛评分和后凸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采取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伤椎一侧置钉并经椎弓根植骨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增加软组织创伤,并发症少,并且能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以及避免远期椎体高度丢失.
-
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七氟醚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七氟醚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拟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24)和控制性降压组(H组,n=24).H组术中静脉输注硝酸甘油1~3 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维持在基础状态的30%左右,并维持MAP≥50 mmHg.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术后6、12、24及72 h时记录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h时MMSE评分降低(P<0.01),术后72 h时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组患者术后6、12、24h时MMSE评分降低(P<0.05),术后72 h时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50%)高于C组发生率(21%,P <0.05).结论 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可能加重七氟醚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一过性认知功能障碍.
-
免疫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免疫炎性反应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院住院治疗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成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免疫炎性反应标记物IL-1β、TNF-α及Hs-CRP.分析免疫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FBG、PPG、HbA1c、Hs-CRP及TNF-α水平[(9.86±1.79 )mmol/L、(14.45±5.48) mmol/L、(11.43±3.25)%、(6.79±3.71) mg/L和(1.99±0.65) ng/ml]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7.25±0.64) mmol/L、(10.45±2.89) mmol/L、(8.56±1.58)%、(4.72±2.39) mg/L和(1.24±0.44) ng/ml,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示,Hs-CRP、TNF-α和HbA1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而Hs-CRP、TNF-α及HbA1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
pp67-mRNA在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pp67对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及指导抗病毒治疗上的作用.方法 采用NASBA测定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中的pp67,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IFA)对早期抗原pp65( CMV-Ag pp65)的检测来判断HCMV活动性,术后第3周,第7周分别用ED-TA管采血5~7ml,每人每次两管做实验样本,立即送检并将二者结果相比较.其中检测结果有一项阳性的患者,选择更昔洛韦进行对症抗病毒治疗,对pp67-mRNA和pp65抗原检测双阳性患者,在选择更昔洛韦对症治疗时,并随访观察每周采血行pp67检测CMV活动情况,同时CMV抗原血症法检测,将二者结果比较,了解pp67与HCMV活动性感染及CMV病的关系.结果 共采集样本128份,其中44份样本CMV-Ag pp65阳性,19份样本pp67-mRNA阳性,8例CMV-Ag pp65和pp67 -mRNA均为阳性.临床诊断为HCMV病患者12例.CMV-Ag pp65抗原检测灵敏度(91.7%)高于pp67 -mRNA(66.7%),pp67-mRNA特异性(95.0%)高于CMV-Ag pp65 (50.0%)抗原检测.而在HCMV临床症状出现感染并治疗后期,随访发现选择以pp67作为抗病毒治疗指标较CMV-Ag更早转阴,可以明显缩短用药时间(P<0.05).结论 CMV-Ag p65、pp67-mRNA对器官移植术后HCMV感染均具有诊断意义,应用NASBA法能更加快捷准确检测巨细胞病毒,pp67较准确地反映了肾移植术后HCMV的活动性,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并提供了较客观的依据.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目的 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探讨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其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NAFLD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以标准方法测量各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FINS,酶联免疫方法(ELISA)测定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通过公式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脂肪百分含量(BF%),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抵抗素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例数、年龄、性别及B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WHR、腰围、臀围及BMI高于对照组(t=3.54,3.32,3.56,5.85,5.56,4.10,P=0.001).两组TC、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AFLD组FBG、TG及AST高于对照组(P=0.001).NAFLD组血清抵抗素水平、FINS、HOMA-IR、ALT、GGT均高于对照组(P =0.0005).NAFLD组血清抵抗素与年龄、BMI、WHR、BF%、FBG、TG、TC、HDL-C、LDL-C、AST无关(P>0.05).血清抵抗素与GGT、ALT、HNS、HOMA-IR呈正相关(r=0.354,0.391,0.875,0.881,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对血清抵抗素水平影响显著.NAFLD组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的男性和女性受检者(P<0.05),两组中男女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其血清抵抗素与IR密切相关,可能主要与肝源性IR有关,且参与NAFLD的发生.血清抵抗素可能作为促炎因子参与脂肪肝炎症的发生.
-
脂多糖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以了解LPS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取正常皮肤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后,分为1个对照组及6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与终浓度为0.005、0.010、0.050、0.100、0.500和1.000 μg/ml大肠杆菌LPS(E.coli 055∶B5)培养,对照组DMEM培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及胶原酶mRNA的表达,并以同一个体相同代数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做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浓度在0.005~0.1μg/ml时,促进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0.323±0.041,0.303±0.063,0.391 ±0.071,0.344±0.086,0.488±0.059,0.401 ±0.087,0.616±0.107,0.434±0.084,0.823±0.092,0.542±0.082),抑制胶原酶mRNA表达(0.598 ±0.068,0.556 ±0.049,0.441 ±0.043,0.372±0.083,0.260±0.027),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当LPS刺激浓度为0.5μg/ml,上述作用下降(0.451±0.063,0.374±0.072,0.360±0.062);而当LPS刺激浓度到达1.0 μg/ml时,抑制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0.162 ±0.025,0.171 ±0.061),促进胶原酶mRNA表达(0.444±0.114).LPS刺激浓度在0.1 μg/ml时,成纤维细胞(0.823±0.092,0.542±0.082,0.260±0.027)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胶原酶mRNA表达与同一个体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0.829±0.049,0.569±0.038,0.277 ±0.059)近似.结论 LPS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胶原酶mRNA的表达,其直接调节可能是参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机制.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l)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AP患者,按病情轻、重分2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4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26例;选择同期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例为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HMGB1水平一次,病例组人院后第1、2、3天分别检测HMGB1含量,并对患者不同时段进行APACHEⅡ评分,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HMGB1水平变化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AP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P组血清HMGB1水平在入院后前3d均显著高于MAP组(P<0.05),MAP组入院后第3天血清HMGB1水平低于入院后第1、2天(P≤0.01),SAP组在入院后第2天血清HMGB1水平高于第1天(P<0.01),入院后第3天血清HMGB1水平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AP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APACHEⅡ的评分呈正相关(P<0.01).AP死亡者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P<0.01).结论 AP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密切相关,其HMGB1指标对AP疾病的诊断、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胰腺炎/血液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血液 -
单侧椎体成形术皮肤穿刺点及角度影像学测量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单侧椎体成形术佳皮肤穿刺点及角度影像学测量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在多排螺旋CT机上随机选择的T(胸椎)、L(腰椎)CT片各200例,测量脊柱易发生骨折的位置较高的胸6至低位的腰5椎体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前、中1/3交界处轴线的夹角,胸椎另外还测量椎弓根外途径即肋椎关节穿刺途径的角度,同时测量棘突旁开距离.结果 胸椎经椎弓根穿刺,穿刺针与人体矢状面成角(28.2±3.8)°,棘突旁开距离(31.6 ±5.4) mm,经椎弓根外即肋椎关节途径穿刺角度(35±3.4)°,棘突旁开距离(55.2±5.3)mm.腰椎经椎弓根穿刺,腰椎1-4角度为(29.3±5.6)°,棘突旁开距离(38.4±4.5)mm.腰椎5角度为(39.2±3.3)°,棘突旁开距离(71.6±6.2)mm.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胸椎椎弓根途径棘突旁开距离30 mm作为实际的皮肤穿刺点,经肋椎关节途径时40mm,腰椎1-4为45mm,腰椎5为60mm为宜.结论 根据测量的数据并结合临床实践,能够指导临床快速、安全、准确完成手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创伤,节约材料及费用,缩短手术时间.
-
FISH及IHC法检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HER2状况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状态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表达的一致性,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以135例行含紫杉醇类或CAF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肿瘤石蜡切片标本行IHC检测和HER2基因的FISH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新辅助化疗前对穿刺组织采用IHC与FISH行HER2检测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较好(P=0.727,Kappa =0.510),而新辅助化疗后组织采用IHC与FISH方法的HER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一致性较差(P =0.000,Kappa=0.25);对化疗后肿瘤组织的HER2检测,含紫杉醇类方案组的IHC与FISH结果一致性较CAF方案组低.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能引起HER2基因的IHC与FISH结果的一致性降低,故对于行新辅助化疗特别是行含紫杉醇类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应行HER2基因的FISH检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
-
PSA、 f/tPSA 、PV和PSAD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血清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tPSA)、前列腺体积(PV)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早期前列腺癌( 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BPH患者和49例PCa患者的血清PSA值及相关检测结果.经直肠超声(TRUS)测定前列腺体积(PV),并计算f/tPSA和PSAD值.比较BPH和PCa组间血清tPSA、f/tPSA、PV和PSAD检测结果间的差异,分析这四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的差异.结果 PCa组患者tPSA、PSAD明显高于BPH组(P<0.05),而f/tPSA、PV中PCa组患者明显低于BPH组(P <0.01或P<0.05).ROC曲线下面积,血清tPSA(0.8013)、f/tPSA (0.7390)、PV (0.5613)三者检测诊断价值较低,PSAD(0.9214)值的检测诊断价值较前三者明显,即PSAD> tPSA> f/tPSA> PV.当PSA取正常值高限4 ng/ml时,诊断敏感性为91.49%,诊断特异性为51.05%,当f/tPSA取临界值0.16时,诊断敏感性57.78%,诊断特异性为78.72%,当PSAD取临界值0.15时,诊断敏感性88.24%,诊断特异性为81.52%.结论 PSA、f/tPSA和PSAD都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穿刺或随访的指标,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PSAD较PSA和f/tPSA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与其骨密度(BMD)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80岁组的腰椎[(0.756±0.099) g/cm2]、股骨颈[ (0.658±0.111) g/cm2]及Wards三角[(0.525±0.064) g/cm2] BMD值较60岁组[ (0.883±0.112) g/cm2、(0.781±0.130) g/cm2、(0.627±0.118) g/cm2]明显下降(P<0.05).低体重组(BMI≤20 kg/m2)的腰椎[ (0.738±0.114) g/cm2)]、股骨颈[(0.664±0.112)g/cm2)] BMD值较正常体重组[(0.816±0.138)g/cm2、(0.727±0.134) g,/cm2]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病程> 10年组的腰椎[(0.743±0.122) g/cm2]、股骨颈[(0.719±0.147) g/cm2] BMD值较病程<5年组[ (0.886±0.132)g/cm2、(0.792±0.122) g/cm2]明显下降(P<0.05).骨密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与高龄、低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长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心肌梗死区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猪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心肌梗死区干细胞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等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前降支球囊封堵法建立10头猪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头)和移植组(5头).造模1周后,移植组冠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注射1640培养基作为对照.6个月后取梗死区心脏组织观察局部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 移植组梗死区能检测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干细胞因子、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等细胞因子的mRNA.其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干细胞移植能促进局部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干细胞因子、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
-
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本地区成年人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与空腹血糖受损(IFG)风险的相关性,探讨年龄、体重指数(BMI)、体脂率、颈围、腰围及血脂对空腹血糖受损风险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5099例本地区来自社区的健康体检人群测量cf-PWV、BMI、体脂率、颈围、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分析影响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年龄、性别、血脂、血压等多因素进行校正后,通过升高分组变量cf-PWV水平,计算cf-PWV各五分位组的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风险,IFG风险的比值比及95%的可信区间(ORs,95% CI)分别为1.00,1.07(0.83 - 1.39),1.20(1.08 - 1.34),1.13(1.04 - 1.23),1.14(1.05 - 1.25)(P<0.01).cf-PWV与年龄、颈围交互作用对IFG风险产生影响(P<0.01).结论 cf-PWV与IFG密切相关,并独立于其他代谢危险因素,cf-PWV与年龄、颈围交互作用影响IFG风险.
-
中国成年人血清尿酸与血糖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中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分析代谢危险因素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方法 测量本地区14451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压、体重指数、FPG、血脂及血尿酸含量,分析不同血清尿酸水平与血糖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结果 将血清尿酸水平按五分位法进行分层,校正性别及年龄因素后,高血压前期风险的OR值为1.0,1.20(1.07 -1.35),1.55(1.36 -1.76),1.82(1.60 -2.09),2.33(2.03 -2.67),P<0.01;校正其他相关因素后高血压前期风险的OR值,随尿酸水平升高则OR值升高[OR:1.0,1.04(0.92 -1.18),1.21(1.06-1.38),1.26(1.09 -1.45),1.36(1.17 -1.58),P<0.01].血清尿酸与FPG的交互作用可增加高血压前期的风险(P<0.01).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前期相关,并独立于其他代谢危险因素,FPG可增强这种相关性.
-
NET-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NET-1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16例)、子宫内膜增生(24例)及子宫内膜腺癌(66例)中NET-1的表达,分析其过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ET-1在正常子宫内膜(43.8%)、子宫内膜增生(79.2%)、及子宫内膜癌(100%)中的阳性表达率不同(x2=11.88,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ET-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型增生组织(x2=36.14,10.86,P<0.01),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NET-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x2 =5.29,P<0.05).NET-1阳性表达程度与内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355,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分级中NET-1阳性表达程度不同(x2 =11.04,P<0.01),NET-1阳性表达程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 =0.406,P<0.01),手术病理分期中NET-1阳性表达程度不同(x2 =11.04,P<0.01),手术病理分期与NET-1阳性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558,P<0.01);NET-1阳性表达程度在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不同(Z=-3.74,P<0.01).肌层浸润程度中NET-1阳性表达程度不同(x2 =15.90,P<0.01),NET-1的阳性表达程度与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 =0.479,P<0.01),NET-1阳性表达程度在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细胞分化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绝经者与未绝经者的NET-1阳性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P<0.01).结论 NET-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过表达,而NET-1阳性表达程度与病理分级、病理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浸润与转移,NET-1是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评估预后的指标及基因治疗靶点.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代谢 癌基因蛋白质类/代谢 -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肾病特点
目的 探讨用高脂高糖高能量饲料喂养加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及其肾病特点.方法 选用2个月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10只)及造模组(20只).造模组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0周后,并给予小剂量注射STZ以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继续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2个月.实验结束时,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并作肾脏组织的PAS染色切片.结果 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组的大鼠体重、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468.7 ±8.8)g,( 1.92±0.27) mmol/L,(1.32±0.34) mmol/L,(38.81 ±5.39) mU/L]均高于正常组[(436.9 ±7.4)g,( 1.16±0.17) mmol/L,(0.8±0.18) mmol/L,(21.43 ±4.19) mU/L,t=9,76,8.08,4.44,8.90,P<0.01];注射STZ两周后,造模大鼠的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 19.31±1.55) mmol/L,(31.31±8.60) mU/L,( 26.55±6.33)]均高于正常组[(5.45±0.69) mmol/L,(19.97±3.26) mU/L,(4.82±0.84),t=26.383,3.951,10.719,P<0.01];实验结束前糖尿病组大鼠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 19.27±1.97) mmol/L,(16.70 ±7.51),(72.49±8.53) mg/24 h,(74.76±8.38)μmol/L,(19.09±4.21) mmol/L]均高于正常组[(5.62±0.65) mmol/L,(5.45±1.33),(15.26±2.20) mg/24h,(40.81±1.97) μmol/L,(9.87±2.13) mmol/L,t=20.96,4.66,20.62,12.50,6.35,P<0.01],肾组织PAS染色显示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严重,出现新月体或肾小球硬化等病灶.结论 长时间的高脂高糖高能量饲料喂养大鼠,并注射小剂量STZ能够诱导出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其肾脏发生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新月体及肾小球硬化等病理学改变.大鼠伴有多饮、多尿、多食症状,具有大量蛋白尿,高血肌酐及尿素氮的特点.
-
糖调节受损脂联素基因SNP276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异常组分数量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国山西地区汉族人群糖调节受损(IGR)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276G/T与IGR合并代谢综合征异常组分数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无亲缘关系的山西地区汉族人群中256例IGR合并不同代谢综合征(MS)异常组分数量的患者,其中合并其他MS异常组分<2项者为IGRA组,共123例,合并其他MS异常组分数量≥2项者为IGRB组,共133例;及113例体检正常的健康者为对照组的脂联素基因( APM1) SNP276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与IGR合并不同代谢综合征异常组分数量的关系.结果 (1)脂联素基因SNP276G/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对照组、IGRA组及IGRB组间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93,P=0.002;x2=18.149,P=0.000);(2)IGRA中GG+ GT型与TT型相比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未增加,经性别、年龄校正后,风险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 =0.781,P=0.809);IGRB中GG+GT型与TT型相比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经性别、年龄校正后,风险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7,P=0.007).结论 山西地区汉族人群糖调节受损者脂联素基因SNP276G/T可增加IGR合并代谢综合征异常组分的风险.
-
地佐辛复合心理干预在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佐辛防御性应用复合心理干预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择期行LA患者80例,ASA Ⅰ ~Ⅱ级,年龄23 ~5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观察组(B),各40例.所有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 min分别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B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心理干预护理,A组患者仅行一般心理护理.于术后0、4、8、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镇痛评分.结果 术后0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区别(P>0.05);B组患者术后4 h VAS评分低于A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8、12、24、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 防御性应用地佐辛复合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缓解LA患者术后的疼痛.
-
长效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评价长效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分为2组:长效胰岛素组(地特胰岛素,简称地特组)和中效胰岛素组(诺和灵N,简称诺和组),每组各28例.所有患者在原有的口服降糖药不变的基础上,地特组每天22:00注射地特胰岛素1次;诺和组每天22:00注射诺和灵N1次.根据空腹血糖(FBG)的水平,每周调整胰岛素剂量,以FBG< 5.6 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6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BG在4周和16周都明显下降,但地特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诺和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16周时也明显的下降,地特组的下降幅度稍高于诺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诺和组[ 17.9% (5/28) vs 46.4%(13/28),x2=5.72,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时,加用每日1次地特胰岛素或加用每日1次诺和灵N进行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与诺和灵N相比,地特胰岛素降低FBG的效果更好,低血糖的发生率低.
-
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22例HBV-GN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治疗,分析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及谷丙转氨酸变化.结果 2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86%,治疗3个月、6个月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治疗HBV-GN既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又可抑制肾脏免疫损伤,是治疗HBV-GN安全有效的方法.
-
川崎病患儿血清IL-4、IL-17和TNFα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川崎病治疗前后及有无冠脉并发症患儿血清炎症介质的变化,为川崎病炎症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比较45例川崎病患儿和45例健康儿童血清IL-4、IL-17和TNFα含量差异;观察川崎病患儿给予IVIG治疗前后及有无冠脉并发症患儿血清IL-4、IL-17和TNFα含量差异.结果 川崎病组患儿血清炎症介质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儿血清炎症介质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患儿组中18例冠脉并发症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明显高于无冠脉并发症者(27例).结论 检测血清炎症介质对诊断川崎病,对判断其疗效和有无冠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川崎病炎症机制提供了临床依据.
-
CK19、Galectin-3及AAT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CK19、Galectin-3、AAT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CK19、Galectin-3、AAT作为免疫标记,SP法标记甲状腺乳头状病变组织.结果 CK19、Galectin-3、AAT在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为93.3%(28/30)、93.3%(28/30)、83.3%(25/30),且表达均为中度强阳性.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表达率仅为6.7%(2/30)、6.7% (2/30)、10%(3/30).结论 CK19、Galectin-3、AAT对良、恶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病变具有鉴别作用.
-
脑梗死后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1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65例急性脑梗死后1年患者按是否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分2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31例),无认知功能障碍为对照组(34例),对两组进行MMSE、CDR、GDS、ADL量表及量表评分,同时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折脑梗死后患者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结果 MCI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5.19±5.3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1.35±4.75) mol/L,t=3.043,P<0.01],而两组年龄、吸烟、血压、血糖及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
心电图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一例
患者,男,26岁,因"心悸、胸闷10 d"于2009年7月入门诊就医,1年前曾因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查体:神志清楚,血压120/75 mmHg(1 mmHg =0.133 kPa),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心率约43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均正常.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患者长Ⅱ导联(图1)可见三种不同形态P波,第一种均下传的第1、2、4、5、8、12、13、15、16、20、22、23、25个P波,形态低平,PP频率60~ 65次/min,PR间期210 ms,其后QRS形态正常,为窦性P波;第二种为提早出现落在ST段上的第3、6、9、11、14、17、19、21、24个P彼,在Ⅰ、Ⅱ、aVF、V4 - 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与窦性P波形态完全不一致,较窄尖,RP间期100 ms,因是收缩中期房性早搏,窦性心律时PR间期210ms,房室交界处又处于有效不应期内,故均呈房性早搏未下传心室,其后呈不完全性代偿间歇;第三种为第7、10、18个P波,均发生于房性早搏未下传心室之后的第1个P波,PR间期210 ms与窦性节律时一致,形态略高大、圆钝,出现的时间与窦性P波相同,此种P波形态的改变为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Ⅰ度房室阻滞,频发房性早搏未下传心室,早搏后致窦性P波心房内差异传导.
-
子宫蔓状血管瘤一例
患者,女,32岁,因"反复大量阴道出血2年,加重1d"于2008年7月2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4岁,7/30 d,G4P1,现存一女.3次人工流产,剖官产一次.2005年行剖宫产术后6个月第1次月经来潮,无明显诱因出现经量增多伴大血块,经期延长至10余天,于当地医院行清官术,刮出物送病理,结果不详,术后出血止.1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就诊于301医院,口服"安官黄体酮"(具体用量不详)治疗3月,效果不佳.2006年因反复大量阴道出血再次就诊于本院,给予清官后安置曼月乐避孕环,此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周期规律,4 ~5/30 d.末次月经:2008年4月24日.停经3月,入院2d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1d前出血量突然阴道大量流血,约500 ml,伴大血块,感头晕,乏力.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布加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50岁,因"浮肿1年,加重伴尿少半月"于2010年5月7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浮肿,自2009年9月起双下肢出现浮肿,面部出现颧部红斑,伴脱发,同年12月因病情加重入长沙解放军163医院,经狼疮相关检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B超示脾大,腹腔积液及少量心包积液,生化检查示白蛋白极低,尿蛋白3+,予以强的松片50 mg/d及雷公藤多苷片抑制免疫,因浮肿无好转伴腹水加重入本院治疗.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史.查体:意识清,精神可,全身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双上肢皮肤干燥脱屑,面部可见颧部红斑,肝掌阴性,心肺阴性,腹部膨隆呈蛙状,腹壁紧绷发亮,腹围92 cm,未见腹壁静脉,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左下肢尤为明显,左侧腘窝处可见皮肤破损,炎性发红.
-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人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过敏的酮症酸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
患者,女,58岁,因"血糖升高10年,恶心呕吐6d,少尿3d"于2010年1月20日入院.2000年患者在当地医院发现血糖增高,诊为2型糖尿病,服用消渴丸等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008年出现视物不清,当地医院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一例
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2月"于2010年4月2日入院.患者于2月前受凉后出现咽痒,咳嗽咳痰,痰色白泡沫样量少,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8 -38.8℃,伴有胸闷及胸骨疼痛,在当地医院查肺部CT和喉镜检查未见异常,鼻部检查示鼻息肉,行双侧鼻部息肉手术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咳嗽渐加重,以夜间平卧时明显,俯卧位休息或坐位能缓解,伴气急,喉间似有异物阻塞感,当地医院曾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予"信必可、思力华"等治疗无好转,由门诊收入本科治疗.既往史:患者体健,无呼吸系统和遗传性疾病家族史,有吸烟史40余年,已戒1年,无嗜酒史.
-
支原体肺炎造成血常规冷凝集一例
患者,28岁,因发热、咳嗽于2011年5月10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检查均正常.考虑呼吸道感染,后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3d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来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肺部CT示:肺炎.体温在37.9~38.5℃之间波动.血常规检查,WBC 8.6×109/L,RBC 1.68×1012/L,HGB 121 g/L,PLT 90×109/L.发现红细胞明显减低,而血红蛋白正常.该现象实属罕见,经认真检查标本后,发现血液冷凝集,红细胞簇拥在一起贴在管壁上,涂片镜检发现红细胞成串珠样黏连.标本处理:将血常规管水浴10 min后,马上混匀上机检测,结果红细胞检测结果得到了纠正,即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水浴前血常规检测,WBC、RBC、HGB、PLT分别为8.6×109/L、1.68×1012/L、121 g/L、90 × 109/L,而水浴后血常规检测,WBC、RBC、HGB、PLT分别为4.0×109/L、4.18×1012/L、123 g/L、360×109/L.通过水浴标本,结果得到纠正,本例患者冷凝集素对红细胞、血小板均造成了假性减低.
-
黑蒜的成分及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大蒜作为一种食药两用植物,有着悠久的历史.《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是对大蒜性味及功效较为完整的阐述,说明古人早已十分重视大蒜的药用价值.数千年来,中国、埃及、印度等国将大蒜既作为食物也作为传统药物应用.目前医学界已将其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
关键词: 大蒜/分析/治疗应用 综述 -
麻醉下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时检查顺序选择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麻醉下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顺序选择,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本院进行胃镜结肠镜麻醉下联合检查的75例患者,按患者胃镜结肠镜检查顺序不同分为两组.A组麻醉后先进行胃镜检查,后进行结肠镜检查.B组先进行结肠镜检查,后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术中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及患者拔镜后的清醒程度.结果 A组患者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拔镜后恢复等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B组生命体征变化较大,A组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在麻醉下进行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原则下应先进行胃镜检查,随后立即进行结肠镜检查,使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pleura,SFTP)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3例SFTP的CT、MR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照分析.结果 肿瘤表现为胸膜下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楚,肿块可有分叶,CT平扫肿瘤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仿,增强扫描肿块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并可见明显强化的曲线状血管影.MR检查3例,T1WI表现为低信号、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在T1WI和T2WI序列上2例可见病灶内有蚓状低信号流空血管.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瘤细胞排列呈短席纹状、条束状,部分排列紊乱;间质血管丰富,部分区域间质黏液样变性.结论 SFT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收治32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超声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隐性胎盘早剥占46.88% (15/32),显性胎盘早剥占21.88% (7/32),混合性胎盘早剥占21.88% (7/32),其他占9.38%(3/32).超声检查出胎盘早剥30例,诊断符合率达93.75% (30/32),漏误诊2例,占6.25%(2/32),围产期死亡率28.13%(9/32),产后出血率12.5%(4/32),子宫切除率6 25%,子宫卒中发生率21.88%,DIC发生率6 25%.有明显诱因的占61.8%,原因不明的占38.2%.结论 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胎盘早剥/超声检查 -
D-二聚体检测联合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肾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联合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肾梗死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肾梗死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3例肾梗死患者,均行D-二聚体检测联合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CTA.结果 53例患者男36例,女17例,经检查D-二聚体241~8280( 1210.30±1555.49) ng/ml,较正常值明显升高.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CTA诊断左肾梗死25例(47.17%),右肾梗死23例(43.39%),双肾梗死4例(7.55%),移植肾1例(1.89%).部分及局灶梗死45例(84.91%),主干梗死8例(15.09%).结论 对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腰腹痛、恶心、呕吐、血尿及蛋白尿患者应及时进行D-二聚体检测,如D-二聚体> 300 ng/ml,再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CTA检查,明显提高肾梗死的早期诊断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假性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假性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2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3例瘤体较小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16例瘤体较大者选择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1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3例瘤体较小者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一次性成功治愈;16例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其中15例一次性治疗成功治愈,其中1例多次复发,共注射4次凝血酶治愈;1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治愈.结论 假性动脉瘤瘤体较大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药物治疗效果好,瘤体较小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可一次性成功治愈,无明显副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假性动脉瘤的治疗定位、穿刺及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房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5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和56例无房颤的对照组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测量两组的大P波时限和小P波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统计房颤组和对照组的单个房性早搏的总数、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阵数,观察房颤组房颤发作前的触发因素,并测量触发性房早的联律间期及对照组的联律间期.结果 两组患者的P波大时限[(121.11±7.50)ms vs (114.55 ±8.16)ms]、P波离散度[(43.80±8.06) ms vs (39.55±6.89) 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阵发性房颤组的触发因素以房性早搏多见,占83.97%,房颤的起源部位以左房上部为多见,占79.63%.房颤组的触发性房早联律间期[(0.418±0.069)s]明显短于对照组[(0.624±0.168)s](P<0.01).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确定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Pmax及Pd是预测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阵发性房颤绝大多数由房早诱发,且触发性房早的联律间期越短越容易诱发房颤.
-
超声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1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声像图表现为患侧附件区低回声包块,边界模糊不清,外形不规则,包块无血流信号或仅周边少量点状血流,部分伴对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积液多局限于盆腔.结论 超声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卵巢囊肿/并发症/超声检查 破裂/超声检查 -
长沙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其生命质量进行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所调查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67.49%属于良好,22.02%属于一般,10.49%属于差;性别、年龄、BMI、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家族史、体育锻炼程度、饮食习惯可能是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和健康教育,可促进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