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중국종류림상여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癌症基金会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5-8664
  • 国内刊号: 11-34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0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平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腺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郭鹏;王君;孔秋梅

    目的 探讨多普勒彩超在区分诊断小乳腺癌与乳腺腺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小乳腺癌患者59例(小乳腺癌组)及乳腺腺病患者59例(乳腺腺病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2D声像图病灶形态特征、血流分级及血流动力学特征上的差异.结果 小乳腺癌组患者的病灶形态不完整,边缘光滑程度差,回声多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程度大,病灶钙化严重,纵横比明显偏高.小乳腺癌患者2D声像图病灶形态特征与乳腺腺病患者比较,SPVmax及RI较高,且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地鉴别诊断小乳腺癌与乳腺腺病,区分其病灶形态及血流信号特征,值得临床推广.

  • 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及软骨肉瘤的影像分析

    作者:孙黎明;徐坚民;臧达;黄国鑫;赵乐勇

    目的 探讨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及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和2例软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6例内生软骨瘤中,肱骨近侧及股骨远侧干骺端各2例,胫骨及腓骨骨干各1例.2例软骨肉瘤中,股骨骨干1例,腓骨小头1例.7例病变在X线及CT上呈现沙砾状、逗点状及环状钙化,1例骨皮质内缘可见扇贝样压迹.80例患者MRI检查在脂肪抑制序列T2WI呈明亮的高信号.除1例腓骨小头软骨肉瘤及1例腓骨骨干内生软骨瘤外,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膨胀性改变.结论 沙砾状、逗点状及环状钙化和骨皮质内缘扇贝样压迹以及T2WI呈明亮高信号可作为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及软骨肉瘤的重要诊断依据.对于老年患者应警惕软骨肉瘤可能.

  • 羟基喜树碱和结核菌素交替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的复发

    作者:席国瑞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尤以中老年人居多.膀胱癌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1年复发率为10%~67%,5年内复发率为24% ~ 84%;而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率更高,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影响较大.术后辅助放化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宿主的免疫系统在防御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羟基喜树碱对肿瘤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对134例膀胱癌患者行羟基喜树碱(HCPT)+结核菌素(BCG)膀胱内灌注化疗,现报告如下.

  • 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广宁;刘群轶;翟鹏涛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后采取肿瘤血管末梢栓塞治疗;另选取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的30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瘤体客观反应率、甲胎蛋白(AFP)水平和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FP下降率和肿瘤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发生率为58.0%,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62.0%;对照组发热发生率为30.0%,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33.3%,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法,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型畸胎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朝莉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LS)治疗卵巢成熟型畸胎瘤(MOCT)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确诊的MOCT患者86例,分为LS组和开腹手术(OS)组,各43例.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费用、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止痛药应用情况和禁食时间,以及术后患者的月经和复发情况.结果 LS组患者的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止痛药应用例数及禁食时间均明显少于OS组,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LS组总费用明显高于OS组.随访结果显示,LS组月经异常3例,下腹痛5例,而OS组分别为9例和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治疗MOCT,住院时间短,出血量更少,且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作者:顾朋;王海林;王萍菊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9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3个疗程后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肿瘤大小变化、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9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63例,总有效率为76.5%.所有患者治疗后肿瘤显著缩小,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新辅助化疗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病理分级、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明显缩小瘤体,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和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实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赵洁

    目的 探究并评价伊立替康及紫杉醇分别与顺铂合用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中的实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间接受NACT的宫颈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IP组和TP组各42例.IP组行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TP组行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两组均在化疗结束后2~3周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两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IP组缓解率为47.6%(20/42),TP组缓解率为81.0% (34/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腹泻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76.2%(32/42)和57.1% (24/42),TP组腹泻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8.6% (12/42)和83.3% (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查显示,IP组宫旁累积率和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3.3%(14/42)和30.9% (13/42),TP组分别为19.0%(8/42)和14.3% (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在宫颈癌NACT中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 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董志强

    目的 探讨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进展期胃癌且接受手术治疗72例患者资料,根据其化疗方案分为未化疗组(A组,26例)、新辅助化疗组(B组,24例)和传统化疗组(C组,22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A和B组的GQL评分以及QLO-C30评分均显著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疲劳、疼痛、呼吸困难、腹泻及GQL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1.5%,B和C组患者近期无复发,A组与B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静脉和腹腔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胃癌伴腹水的疗效观察

    作者:惠红霞;万一元;王晓炜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氟尿嘧啶(5-Fu)静脉滴注全身化疗和腹腔内灌注顺铂局部化疗及热疗治疗晚期胃癌伴腹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6例晚期胃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采用联合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持续静脉滴注5-Fu全身化疗和腹腔内灌注顺铂局部化疗并予局部热疗方案治疗;治疗2~6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临床受益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 12例(21.4%),部分缓解(PR)23例(41.1%),总有效率(RR)为62.5%,肿瘤进展时间(TTP)为8.7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13.4个月.腹水CR 15例(26.7%),PR 28例(50.0%),RR为76.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口腔黏膜炎,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率为19.6%,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率为7.1%,Ⅰ~Ⅱ度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发生率为58.9%,Ⅲ~Ⅳ度为5.4%.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静脉化疗(多西他赛+5-Fu)和腹腔化疗(顺铂)的改良DCF方案及热疗是治疗晚期胃癌伴腹水的有效手段,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甲羟孕酮应用于肺癌化疗的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价

    作者:张守京

    目的 观察甲羟孕酮应用于肺癌化疗的不良反应,并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患者在联合化疗基础上给予甲羟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羟孕酮能有效降低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的腹泻、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显著提高患者的进食量,增加患者的体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先惠

    目的 探讨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和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94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钬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膀胱穿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12个月进行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采用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监测和护理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率.

  • 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增强放射治疗治疗难治性骨盆软骨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成奇

    目的 探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增强放射治疗治疗难治性骨盆软骨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难治性骨盆软骨瘤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接受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增强放射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全身化疗联合增强放射治疗的对照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血管新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91.4%、80.0%和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发生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和VEGFC水平[(82.34±11.26) ng/ml、(77.92±9.54) ng/ml、(52.35±7.33)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增强放射治疗有助于提高难治性骨盆软骨瘤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控制肿瘤血管新生,是治疗难治性骨盆软骨瘤的理想方法.

  • 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疗效

    作者:郑波

    目的 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的疗效.方法 选择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的6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经腹直肠前切除吻合术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全部成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生存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12个月的肛门功能情况相近.结论 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T1期声门区喉癌手术前后喉功能的评价

    作者:韩文韬

    目的 探讨T1期声门区喉癌手术前后喉功能客观评价的方法.方法 选择接受喉癌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76例,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喉部功能评价,比较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谐噪比和标准声门噪声能量(N NE)等变化.结果 术后患者声门区开放面积和声门后部大横径较术前有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嗓音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手术前后基频微扰和谐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振幅微扰和标准声门噪声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期声门区喉癌手术在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对喉部其他组织影响较小,能确保喉部术后良好的呼吸和发音功能.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癌及术前分期评价

    作者:王彤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癌诊断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癌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检查,分析患者超声和CT图像特征,比较二者的诊断准确率和分期符合率.结果 超声和CT诊断肾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7.5%和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和CT分期符合率分别为82.5%和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后病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肾癌的分期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超声检查有望成为肾癌检查手段,并能为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Survivin基因和半胱氨酸酶蛋白激活剂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曹丽群;李洪雷

    目的 观察Survivin基因和半胱氨酸酶蛋白激活剂(Sma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46例癌旁组织和4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Survivin基因和Sma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均P<0.05),Smac阳性率均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均P <0.05).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中C和D期均有关(均P<0.05).Smac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中C和D期均有关(均P<0.05).结论 Survivin和Smac在结肠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过程中有着重大作用.

  • 内窥镜联合隐血珠初筛胃部肿瘤效能研究

    作者:马英;战英杰;阿衣西布卫·库尔班;曹得全;王景;李一

    目的 探讨内窥镜联合隐血珠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对胃部肿瘤及其他胃部初期病变的初筛效能.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 000例体检者采取隐血珠、内窥镜复查和病理学确诊三级法进行上消化道病变初筛.结果 其中胃隐血珠阳性及强阳性患者1 562例,567例进行咬取活检,幽门螺杆菌阳性97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912例,糜烂性胃炎28例,胃溃疡41例,萎缩性胃炎32例.病理诊断确诊恶性肿瘤患者70例,其中初期癌症患者17例.慢性胃炎伴重度肠化生17例,伴重度异型增生6例,食管重度异型增生5例.结论 秦氏隐血珠联合内窥镜检查对无症状人群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检出率高、效能良好的筛查手段,可以进一步在临床普及.

  •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芳震;张建育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和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54例,比较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CT、MRI和超声造影(CEUS)5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54例小肾癌中,B超诊断准确率为61.1%,CT为92.6%,IVP为18.4%,MRI为87.5%,CEUS为96.4%.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小肾癌的早期诊断有较大价值,其中CEUS的诊断准确率高.

  • 甲状腺实性肿块良恶性诊断中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荣;黎静;纪莉;朱莉敏;刘惠宁;汪明佳

    目的 探讨甲状腺实性肿块良恶性诊断中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0例患者,均予以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结果 甲状腺腺瘤造影形态表现出迅速进入的特点,且上升支较为陡峭,较之周边的甲状腺组织,峰值相对较高.结节性甲状腺肿也表现出迅速进入的特点,且上升支较为陡峭,较之周边的甲状腺组织,峰值基本一致.甲状腺癌表现出缓慢进入的特点,且上升支较为平缓,较之周边的甲状腺组织,峰值相对较低.在峰值强度方面,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参数在达峰时间和始增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造影和定量分析技术在甲状腺实性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中国胃癌患者贫血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作者:朱辞;王岩;葛飞娇;林莉;刘容锐;徐建明

    目的 探讨贫血在中国胃癌人群中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分析影响胃癌患者贫血的独立因素.方法 收集1 28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贫血患病率、严重程度和影响其发生的独立因素.结果 1 285例胃癌患者中,63.2%的胃癌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贫血,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8.6%、13.5%和1.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带瘤生存和既往接受过手术治疗是影响重度贫血发生的独立因素.手术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既往接受过铂类药物化疗、放射治疗、存在并发症和血小板计数< 125×109/L均为影响D2根治术后患者发生中重度贫血的独立因素.结论 胃癌人群中贫血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时应高度关注发生贫血的风险,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术后远处转移三例报告

    作者:林彩虹;袁芃;高春会

    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原发肿瘤中发病率较低的一种类型,一般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种,均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多不给予治疗.良性叶状肿瘤术后不出现转移,但交界性叶状肿瘤多有浸润性生长,术后可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但因发生率低,故不主张术后化疗、放疗.恶性叶状肿瘤术后是否需要治疗,目前国际上尚无指导性论述.在临床实践中,交界性叶状肿瘤术后出现转移的病例并非少见,我们收治的3例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术后出现转移,经过治疗后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远处转移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亚型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

    作者:龚军;彭春雷;姚卫东;朱亚芳;徐小红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亚型与一线CHOP化疗方案的疗效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检测60例DLBCL石蜡组织中MUM-1、bcl-6和CD10的表达,确定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亚型.60例患者均采用CHOP或CHOP样方案化疗,观察各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GCB型和非GCB型各30例,GCB型组患者完全缓解率、稳定率合有效率分别为56.7%、6.7%和93.3%,非GCB型租患者完全缓解率、稳定率及有效率分别为26.7%、13.3%和76.7%,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B型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非GCB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BCL免疫学亚型与CHOP方案疗效存在一定关系,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因素.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双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统计分析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与原发灶T分期有关(P<0.05),8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大小差异较大.随访的结果显示,2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再次手术后存活.结论 术前应明确诊断淋巴结转移,及时清扫淋巴结.临床诊断应结合多种病理特征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 乳腺癌组织中P27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苑光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27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乳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标本,另选取3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正常乳腺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27蛋白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以及P27蛋白和VEGF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而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不同病理类型标本中P27蛋白(P=0.76)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2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P27蛋白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型无关.

  • 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任秀梅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68例,行常规内镜检查,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可疑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的形态学改变,进行IPCL分型,通过组织活检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放大内镜对食管癌范围和病变程度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内镜(P<0.05).正常对照组、食管炎、低级别癌变、高级别癌变和食管癌主要IPCL分型分别为Ⅰ型(100.0%)、Ⅱ型(85.1%)、Ⅲ型(50.0%)、Ⅲ型(60.0%)、Ⅳ型(66.7%).结论 放大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高,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内镜,通过放大内镜IPCL形态学分型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血清糖类抗原及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沙;胡育方;胡夷;吴太琴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毕节市中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其中直肠癌患者30例,肝癌30例,胰腺癌3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分析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9-9)在各人群、各类型肿瘤中表达情况.结果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CEA、CA125、CA19-9表达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肿瘤中,直肠癌中CEA升高明显高于胰腺癌和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中CA125、CA19-9升高率明显高于肝癌和直肠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率直肠癌为96.7%、肝癌为90.0%、胰腺癌为93.3%,明显高于各组的单项检测率,三项联合检测率与单个检查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可显著提高胰腺癌、肝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胃癌手术后胰瘘的诊断治疗和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键;高婧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胰瘘的诊疗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1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回顾性分析胰瘘的诊疗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26例患者经确诊胰瘘后采用禁食、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25例患者在5~36 d后病情得以缓解.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瘘组患者与非胰瘘组患者在年龄、术中出血量、肿瘤分期为Ⅲ~Ⅳ期和累及胰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累及胰腺、肿瘤分期为Ⅲ~Ⅳ期均为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早期发现,采用禁食、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和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治疗胰瘘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年龄较大、手术累及胰腺、肿瘤分期较晚的患者更易发生胰瘘.

  •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快速康复理念应用的价值

    作者:孙莹;孙大千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快速康复理念应用的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快速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结果 快速康复组患者的下地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水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 (2/25),对照组为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快速康复理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疼痛患者大剂量吗啡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刘雪融;王艳;朱秋明;张彩滨;越晓琳

    目的 探讨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疼痛患者大剂量吗啡治疗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大剂量吗啡治疗的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疼痛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大剂量吗啡静脉输液泵输入治疗,起始剂量为为口服剂量的30%,效果不显著者适当增加吗啡剂量,吗啡剂量220 ~ 550mg/d,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注泵、输液管、镇痛、不良反应等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疼痛完全缓解18例(52.9%),部分缓解16例(47.1%),疼痛缓解有效率为100%.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头昏嗜睡、恶心呕吐、血压降低、呼吸抑制、便秘、幻觉谵妄、欣快感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减少吗啡剂量以及时间延长后,不良反应均显著减轻或消失.结论 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患者使用大剂量吗啡治疗与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极度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王萍;刘玉英

    目的 观察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率、血压、焦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x2=29.4011,P<0.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1% (x2 =27.7817,P<0.001).结论 围手术期情志护理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 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血栓预见性护理对溶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钟建英;李丽;石慧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血栓预见性护理对溶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恶性肿瘤PICC患者145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81例,在常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血栓发生率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9.9% (8/81),对照组为29.7% (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导管堵塞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12/81)、11.1% (9/81)和12.3%(10/81),对照组分别为35.9%(23/64)、26.6%(17/64)和29.7% (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恶性肿瘤患者PICC后血栓,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整体护理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作用

    作者:任琼芳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实施整体护理的40例经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经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均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手术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提高满意度和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胃癌患者个案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作者:俞文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个案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胃癌住院患者根据入住病床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积极的个案护理管理模式,两组的干预周期均为12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的评分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以及自我管理生活行为、自我处置药物行为、自我监控症状行为和心理自我调整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个案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乳腺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

    作者:幸代英;黄纯芬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延续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上肢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28.4±5.7)分和(33.6±5.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四种肩关节活动度分别为(28.2±5.2)、(93.1±16.5)、(103.2± 16.6)和(37.3±4.5),手指爬墙高度为(35.2 ±4.3)c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并有利于患者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优质化护理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张丽

    目的 探讨优质化护理对妇科肿瘤护理病房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7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优质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SDS、SAS、SCL-9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质量满意率优于对照组(97.9%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结论 优质化护理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护患关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循证护理对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朱玉艳;朱翠平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18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9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恶性肿瘤化疗的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局部组织损害和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循证护理既可以避免或降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提高护理质量.

  • 益气活血汤联合化疗和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姚丽;张国晖;廖秀梅;孙立明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化疗和循证护理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9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化疗和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汤联合化疗和循证护理治疗乳腺癌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象.

  • 共情式心理护理在肿瘤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王桂芳;何颖;蔡丽

    目的 探讨共情式护理在肿瘤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6例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共情式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分析护理人员的人格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依从性和创伤后成长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和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伤后成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科肿瘤患者采取共情式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

  • 宫颈癌患者根治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分析

    作者:宋家莲;刘春梅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t2月间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尿潴留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和残余尿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8%,对照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配合膀胱冲洗等治疗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作者:李其容;郑文清;陈素碧;陈永群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RCAR)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接受RCAR的直肠癌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术后情况以及患者疼痛症状及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38% (5/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8%(1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焦虑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实施RCAR后应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可较好地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杨琴;周昭华;周凤琼;雷旷怡;熊苗苗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85例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间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规范的护理干预措施,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12±1.06)h,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4.51 ±1.13)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低体温、输液不良事件、术中压疮、眼角膜炎、神经损伤和电刀灼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4%)明显高于对照组(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较好地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肺癌与高血糖

    作者:吴頔;方健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寿命.肺癌与糖尿病可通过多种机制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加重患者病情,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一、肺癌引起血糖升高的机制有研究显示,肺癌患者中糖尿病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且在化疗期间常出现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如化疗后病情缓解,血糖水平又可下降.提示在肺癌患者中,血糖水平与化疗及病情的进展或缓解相关[1].肺癌患者血糖水平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