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s 국제로년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7593
- 国内刊号: 22-139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阿尔茨海默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变性疾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为一类在脑内广泛分布的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由于它所具有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或其受体的含量变化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有关。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水平确有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元变性。
-
老年人细菌性肺炎免疫功能改变研究进展
老年人细菌性肺炎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具体表现在体液免疫过亢;补体系统过度激活;细胞免疫状态明显低下,T细胞免疫调节网络平衡失调,明显干扰了细胞内外信息传递功能和免疫应答功能;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炎性细胞因子过度分泌造成机体的严重损伤,从而导致复杂而严重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不佳。
-
Bcl-2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bcl-2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bcl-2基因家族包括bcl-2、bcl-x、bad、bak和bax,其相关蛋白分为两大组:提高细胞生存组,Bcl-2、Bcl-xl和Bcl-w;提高细胞死亡组,Bax、Bad、Bak等。利用bcl-2拮抗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作用,对基因治疗卒中或与凋亡相关疾病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及分化因子的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破骨细胞分化因子/护骨因子配基可能是唯一能够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其功能性受体RANK位于前破骨细胞及破骨细胞表面,介导了细胞分化信号的传导。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护骨因子是破骨细胞分化因子/护骨因子配基的假活性受体,能竞争性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因子/护骨因子配基与RANK的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及功能。本文综述了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和分化因子的发现、结构和功能,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
糖尿病饮食治疗现状
糖尿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容易被全科医生和病人所准确掌握的部分。本文就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营养目标、营养成分比例及糖尿病饮食计算方法等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研究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卒中有直接联系,卒中后认知力损害有其独特表现形式。在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上尚无统一意见,一些血管性、基因性以及人口统计学因素被认为和血管性痴呆相关。
-
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化后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目前认为,该物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新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斑研究进展
老年斑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性病变,老年斑的主要组成成分为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形成须经过β-APP基因→APPmRNA→β-APP形成→Aβ→Aβ沉积这些环节,基因突变和能量代谢异常等可作用于不同环节导致Aβ形成和沉积。老年斑量的多少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阻断老年斑的形成和减少老年斑数量的措施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动态血压监测和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
动态血压监测诸指标与高血压病心、脑、肾损害的表现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做其预测因子和有用的研究工具。
-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缺血性脑梗死关系研究进展
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梗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作为炎症因子之一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性质、结构、作用机制及其与缺血性脑梗死病理损伤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原发性震颤的研究现状
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以震颤为主。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橄榄体小脑节律性的改变。近年来国际上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并在该病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
冠心病渐受关注的某些可能危险因素
在冠心病诸危险因素中,除已被公认的外,可能尚有其它待定因素,本文就近年渐受关注的一氧化氮不足、肠病毒感染、低血红素血症、血浆组织胺升高、高5羟色胺血症、低睾丸酮血症、血糖升高、血清肠内酯低下等部分待定因素进行了简介。
-
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信号传导
破骨细胞在骨量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它的分化、成熟信号由成骨/基质细胞传递。当受到各种骨吸收刺激因子作用时,成骨/基质细胞表达保骨素配体,与破骨前体细胞的RANK分子直接结合,再经过细胞内的TRAF和/JNK传导信号,引起破骨细胞分化、成熟,从而发挥效应。成骨/基质细胞还通过分泌保骨素,作为伪受体与RANK竞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信号的传导,从而精确调节骨量。保骨素配体与保骨素的比例是决定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关键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血清流行病学、组织化学、组织病理学和治疗试验证明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心脑血管病有关,但未得出终结论。进一步设计合理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和治疗试验若能得出肯定结论,那么,21世纪将用抗生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自我信度与感知功能的下降:健康老龄化的MacArthur研究
功能性失能主要包括力量、平衡、速度、处理人际关系的信心及处理日常活动的信心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它与人的实际能力无关,但却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本文利用MacArthur的研究资料,分析在健康老年化社会里,老年人自信度改变与自我感知功能失能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采用MacArthur“老龄化社会研究”研究网的资料作纵向研究。研究设计的细节根据Berkman提供的方法(Berkman1993)。受试者来自3个地区(Durhar、East Beston、New Haven)的社会基础研究,年龄为70~79岁,身体功能和认知功能为1988年EPESE调查情况。年龄限制主要看是否在将来一段时间里仍能保持较好的功能。 调查地区的老年人为4030人,符合6条标准者1313人,其中1189(90.8%)同意参加调查或愿意提供信息。从1988年5月到1989年12月进行资料收集,包括90min面对面口头调查,详细评估认知功能、身体功能、健康状况、社会统计学及心理学特性。1991年5月进行跟踪调查,大多数在24~32月之间参加了再调查,59人(5%)仅完成部分或由人代表完成调查,47人(4%)拒绝继续调查,71人(6%)在跟踪调查时已经死亡。 自我能力评价包括9个项目,2个快速方法被采用。一个涉及处理与家庭、朋友及配偶的关系;另一个包括4个项目,即能检测到的能力,有搬物、生活安排、安全意识、总的办事效率。所有项目评分采用Likert4点法,分为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履行困难用Nagi评分法,运动及力量方面的困难从5个项目上描述,得分从0~5分。ADL无能的评估是建立在7个项目基础上的,根据Katz法(katz1963)进行。身体履行能力的评估是通过5个测试项目评分的,包括平衡、步态、步距、腿部力量和手的灵活性,评分0~1分。社会人口统计学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收入和教育。健康状态包括慢性疾病、跟踪期新发病和住院、体重、肺功能。健康行为涉及身体活动、吸烟、饮酒。分析方法采用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男性可测能力显著高于女性,个人能力自信度无性别差异,在身体履行能力及ADL方面,妇女的Nagi失能明显。在社会人口统计学方面,除男性住院增多、烟和酒精消费高外,男女无差异。1991年跟踪报道发现3%的人群有新的ADL失能出现,21%有更高的Nagi失能分数。身体能力测量,显示平均改变-0.025点。统计掩盖了20%履行能力下降,而另20%在1988~1991年间显示有改善,男女无差异。男性可测自信度与其ADL失能有明显关系,女性则不明显。
-
精神紧张试验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价值
精神紧张可诱发冠状动脉疾病(CAD)者心肌缺血。然而关于精神过度紧张在预测CAD者预后中的价值尚未见报道,本文特进行了分析。 对象与方法 79例稳定型CAD患者,男76例,女3例,年龄58±10岁。所患CAD均经AMI史、冠脉造影或运动试验结果所证实。研究前至少撤停心血管药物24h后,分别接受精神紧张试验(主要包括相隔15min的连续2次5min的紧张作业、讲演及运算)和踏车运动试验。分别监测基础状态和精神紧张试验期间的血压、心率峰值,并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或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检测基础状态、精神紧张试验以及运动试验期间的缺血性室壁异常运动情况。嗣后人均随访3.5年,观察分析精神紧张试验结果与继后新发心脏意外(心脏死亡、非致命性AMI、冠脉再成形术)间的关系。 结果随访期间,共有28/79例(35%)新发心脏意外,其中心脏死亡5例,AMI9例,冠脉搭桥术9例,冠脉成形术5例。精神紧张试验中新发室壁运动异常或原室壁异常运动加重等心肌缺血佐证的阳性者45例(57%),且几乎所有的阳性者继后运动试验结果均呈阳性(43例)。而运动试验结果阳性者约61例(77%)。精神紧张试验阳性与阴性者间,心血管病诸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CAD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皆无差异。分析显示,精神紧张试验结果阳性者远较阴性者继后新发心脏意外率高[40%(20/45例)∶23%(8/34例),P=0.048],然而各心脏意外类型无异;相反,运动试验结果阳性与阴性者继后新发心脏意外率并无明显差异[37.7%(23/61例)∶29.4%(5/17例),P=NS]。在接受超声检测者精神紧张试验期间反应性血压、心率峰值虽然均较接受心室显像者高,但校正基础血压和超声或心室显像等不同检测手段诸因素后,精神紧张试验期间反应性DBP峰值高者较峰值低者继后新发心脏意外的相对危险明显较高(RR2.4,95%CI1.1~5.2,P=0.03),两者新发心脏意外率分别50%(12/24例)与28%(14/50例),且精神紧张试验中结果阳性者和反应性DBP峰值高者,继后新发心脏意外的相对危险分别达2.13(95% CI 0.87~5.22)与1.95(95% CI 0.88~4.36)。 讨论本文表明,至少对于稳定型CAD者,但凡精神紧张试验期间出现心肌缺血佐证和反应性DBP明显升高者,皆为其预后不良的有效预测指标。
-
MF-59佐剂流感疫苗在老年人中的安全和免疫原性
几乎每年冬季均有流感病毒流行,A型或B型发病率高达40%,并持续6周以上。特别是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人80%~90%因流感而死亡。作者报道在流感季节,老年人中使用MF-59佐剂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与无佐剂疫苗作比较。 对象与方法意大利米兰男性和女性门诊老年人,任何病人有已知或怀疑为免疫抑制而影响免疫原评价和明显影响安全性评价的疾病,均排除在外。 首次免疫的211名随机分成2组:①无佐剂灭活亚单位流感病毒疫苗(AGRIPPALTM)组;②预先混合,含同样剂量亚单位疫苗和佐剂MF-59(FLUADTM)组。所有病人按原计划继续第2和第3次免疫。73名接受无佐剂疫苗,80名像第2次免疫一样为佐剂疫苗,第3次免疫分别为55名和62名。 观察疫苗反应,每剂疫苗30min后立即注射,注射后6h应记录温度及局部和全身反应。随后6d,每天1次,所有反应均应随访直到消除。 流感病毒毒株抗原选自WHO。MF-59为混合无菌水包油乳剂。乳化用物理稳固乳剂和小油滴在高温下混匀,加吐温80和山梨聚糖三酸甘油防止融合小滴,终疫苗为亚单位抗原和佐剂混合的MF-59。稳定性至少12个月,0.5ml剂量三角肌内注射。 血清学测定为接种当天、接种前和接种后28d血清标本,3种流感疫苗抗原(A/H1N1、A/H3N2和B)用凝集抑制(HI)检测抗体滴度。HI法用0.4%豚鼠红细胞代替鸡红细胞。疫苗中亚单位抗原包括纯化和检测所用。为了评价首次和第2次免疫,开始测定的血清稀释为1∶8,第3次免疫为1∶10。 免疫原性,研究首次免疫98名为非佐剂疫苗,94名为佐剂疫苗,第2次免疫分别为62和71,第3次免疫分别为51和61。 仅首次免疫,中和抗体滴度测定抗疫苗AH3N2病毒株,A北京32/92和抗AH3N2病毒株,A山东19/93。 结果两组平均年龄相似,FLUADTM和AGRIPPALTM(64~87)。性别(51%和56%为男性),既往抗流感免疫史(两组为86%)。0~3d注射部位疼痛FLUADTM组要多于AGRIPPALTM组。两组免疫后48h注射部位疼痛完全消失。FLUADTM组中62%为轻度,其余为中度。对照组87%为轻度,注射部位发红无显著差异。FLUADTM组第3次免疫后较多见注射部位硬化,(16%VS 4%对照组P<0.05)。全身反应率低,3年中除1例外,两组相似。FLUADTM组第2次免疫后常见头痛(对照组10%VS 3%P<0.05),FLUADTM组类似高比率头痛,首次和第3次免疫后则无。 于首季免疫原性用HI滴度测定28d FLUADTMGMT组的B、A/H3N2和A/H1N1抗原高于对照组,对B和A/H3N2抗原百分比显示当天抗体滴度增加4倍,28d滴度≥128,显著高于FLUADTM组。 于免疫前后检测抗流感A/H3N2株,A/北京/32/92中和抗体滴度,FLUADTM组中A/山东/9/93中和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讨论作者后指出,MF-59佐剂流感疫苗在老年人中具有良好的安全和免疫原性,且无特殊局部和全身反应。(高巧英摘张伊璜校)
-
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人心绞痛
5-单硝酸异山梨酯属于新一代长效硝酸酯制剂。该药口服后吸收迅速,1h血浓度达到高峰,生物利用度为100%,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消除半衰期为4~5h。本文报告作者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人心绞痛的经验。 共选择老年人心绞痛(梗塞后心绞痛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2例)病人30例为治疗对象,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62.8岁。心绞痛病程为1个月~20年。18例伴发高血压病。在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前全部病人均用硝酸甘油、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5-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治疗方法是每次5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3周。当出现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疗效根据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为缓解心绞痛发作需服硝酸甘油片剂数量的减少情况进行评价。30例病人除3例由于出现明显头痛而停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外,其余27例病人一直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3周。 结果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5.7%(P<0.01),需服硝酸甘油片的数量减少74.6%(P<0.01)。治疗后只收缩期血压[平均119/76mmHg(15.9/10.1kPa,1kPa=7.5mmHg)]比治疗前(平均140/ 79mmHg)有较明显下降,而舒张压和心率治疗前(平均66次/min)与治疗后(平均68次/min)比较无明显改变。治疗结果表明,5-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老年人心绞痛不仅有肯定而较好的疗效,而且无明显低血压效果,不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副作用少见,所以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丁国林王简云摘)
-
关节炎:一些新的更有效的制剂
目前患关节炎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尽管有许多药物可以使用,但实际上这些药物仅能暂时缓解症状,长期使用副作用大。故对医生和病人来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骨关节炎(OA)目前仍是一个难题。近由于批准了几个新药,使这种状态正在得以改变,同时给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关节炎的选择用药。 COX-2抑制剂新药Celecoxib (Celebrex)属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本品通过作用于环氧生成酶-2(COX-2)选择性地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COX-2抑制剂不抑制环氧生成酶的同工酶-1,从而保护胃及十二指肠粘膜。本品的优势是使用推荐的有效剂量时,该药对胃肠道(GI)的毒性小,与血小板有关的副作用少,且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适用于RA和OA患者。用法用量:RA患者100~200mg,每日2次。OA患者,每日200mg或100mg,每日2次,口服。注意事项:具有GI的毒副作用(出血性溃疡),故服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以防自发性出血,溃疡或胃肠穿孔的发生,对重症肾病的作用尚不确定,值得注意的是有文献报道Celecoxib可抑制一种使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Prostacylin的产生,若如此,此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危险,是否属实尚须进一步研究。 一种改善病情的抗风湿新药来氟米特Leflunomide(Arava)是一种嘧啶合成抑制剂,属慢性作用抗风湿类药物(DMARDs)。该药可缓解RA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延缓关节间隙变窄,结构损害,适用于治疗成人活动期RA患者。用法和用量:口服,首剂量每日100mg,连服3次,维持量每日20mg,若不能耐受则每日10mg口服。一般服药后4~6周症状改善,否则患者对该药无效。注意事项:本品对肝脏有毒害,可能影响肝功能,有致癌作用,抑制免疫系统,半衰期长。 生物制剂(BRMs) 新药Etanercept(Enbrel)是通过凝固和中和循环中的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起作用的。特别适用于对一种或多种DMARDs无效的中度或重度RA患者。用法和用量: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自我注射必须经过培训,开始注射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事项:注射部位的反应,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窦炎)。长期使用DMARDs和BRMs可能有毒性,也可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需密切观察,并经常做实验室检查。 结论近批准的几种新药DMARDs,BRMs和COX-2抑制剂为治疗关节炎提供了使症状缓解更有效的选择用药。对使用传统药物治疗耐药,以及用NSAID易发生GI反应的RA和OA病人可选用这些新药物治疗。
-
镁在高血压病发病机理和治疗中的作用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虽然已进行了长期研究,但至今仍不完全清楚。近年镁在高血压病发病机理和治疗中的作用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注意。研究确定成人每日耗镁量:男性为350mg,女性为300mg。成人血清镁含量低于0.7mmol/L为低镁血症。大量研究证明,高血压病患者体内镁含量减少,血清和细胞内镁含量均比健康人显著降低。说明体内镁含量降低(低镁)能引起高血压病,其机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低镁能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当血清镁含量降低和尿镁排出量增多时血清肾素活性增高,而用镁剂治疗4周后血清醛固酮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含量下降。 2.低镁能引起离子运输障碍:离子运输是由ATP能量来完成,而ATP能量合成必须在镁离子直接参与下实现,所以低镁能引起离子运输障碍。有人认为离子运输障碍不仅能引起泵衰竭,而且也是引起高血压病的发病环节之一。 3.低镁能引起血管紧张度增高:研究证实血镁增高能减弱去甲基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对血管的收缩反应,使血管紧张度减弱;而血镁降低能使血管紧张度增高,导致血压升高。 4.低镁能引起主动脉弹性下降:新近Resnick等人通过测量主动脉伸展性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的主动脉横向伸展性比血压正常者显著降低,而这些高血压病患者的血镁含量亦比血压正常者显著降低。这说明低镁能引起主动脉弹性下降,从而导致发生高血压病。 5.低镁能使机体对应激的敏感性增高,长期下去也能发生高血压病。 鉴于镁在高血压病发病机理中的上述作用,近年一些研究者开始研究镁对正常血压的作用并应用镁剂或含镁食品治疗高血压病。如Iton等人对血压正常者分别给予氢氧化镁411~548mg/d(研究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结果发现2周后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Greijnes等人对10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在停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分别(各50例)给予低钠高镁(研究组)和普通饮食(对照组)治疗,结果24周后研究组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对照组下降7.6mmHg(1.01kPa,1kPa=7.5mmHg)与3.3mmHg。还有人报告对高血压病用氧化镁1g/d治疗6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这样,镁剂和含镁食品对高血压病确有治疗作用;但尚需进一步开展研究,总结经验,提高疗效。 (丁国林王简云张春卓摘)
-
卡维洛尔预防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旋切术后再狭窄
如何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目的为评定卡维洛尔(Carvedilol)预防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旋切术(DCA)后冠脉再狭窄效果。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符合DCA手术指征者。以下情况排除:有应用卡维洛尔反指征,即心动过缓心率低于50bpm、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阻塞性肺部疾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者,以及未能坚持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适于DCA等。该研究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方式,病人口服卡维洛尔25mg,或安慰剂,每日2次,在DCA术前至少24h开始治疗,并且在DCA后5个月内持续使用。病人DCA术后第1、5、6和7月接受随访,进行血管造影并做相关的化验检查,记录发生的心血管意外,分析与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重大不良心血管意外(MACE)定义为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手术(CABG)以及在原先DCA部位再做血管成形术。供分析的主终点为血管造影所得的小血管直径,次终点为随访7个月累计MACE数。 结果从1994年12月~1997年2月,至少服用1个疗程以上药物的406例病人列入研究对象,206例服用卡维洛尔,200例为安慰剂。377例接受DCA,排除因冠脉穿孔死亡及做紧急CABG和球囊成形术(PTCA)者外,324例完成DCA,292(90%)例随访期完成可供分析的血管造影。完成DCA的324例中,卡维洛尔组169例,平均年龄57.9±10.0岁,安慰剂组155例,平均年龄58.6±9.7岁。两组的病变血管1、2、3支数分别为140(83.8%)对125(81.2%)、21(12.6%)对16(10.4%)、6(3.6%)对13(8.4%)。术后7个月随访资料显示,两组的死亡数、心肌梗死数、进行CABG和PTCA以及无MACE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64)。292例血管造影结果分析,卡维洛尔组和对照组在管腔小直径(1.99±0.73mm对2.00±0.74mm)、血管再狭窄率(23.4%对23.9%)、靶血管血管重建(16.2对14.5)或无事件存活者(79.2%对79.7%)等研究项目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 讨论卡维洛尔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具有经α1受体介导扩张血管特点和抗氧化效应。本文结果表明,尽管实验显示,该药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在血管内膜和中层游走,抑制游离基介导的血管炎性反应和血管重建,但是,使用大推荐剂量却不能减少DCA后的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4年存活率及ST段压低≥0.5mm的预后意义
作者对心电图示正常、ST段压低≥0.5mm、T波倒置和既往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ACS患者的住院和4年死亡率及ST段压低≥0.5mm的预后意义。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因静息性心绞痛住入冠心监护病房的ACS患者,平均年龄64±12岁。选择对象时已剔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MI)、新LBBB和非心源性胸痛患者。患者入院后24h内测定4次肌酸激酶,记录心电图。入院18h内发生下述2项者判为住院后MI:①典型缺血性胸痛≥30min;②肌酸激酶升高>600IU/L;③心电图出现新的病理性Q波或相应的变化。随访期间,因无MI证据的缺血性心绞痛而住院者判为再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RUA)。ST段压低≥0.5mm者判为ST段压低,按ST段压低程度分为0.5mm、1~1.5mm和≥2mm 3个亚组。根据胸部X线检查、服用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等情况诊断肺水肿、高血压和糖尿病。记录住院期间、随访1年和4年的死亡率、MI和RUA。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分为无变化(正常)组、T波倒置组、LBBB组和ST段压低≥0.5mm组。平均随访52(48~55)个月。
-
生物活性食品添加剂——Cardiohels在老年人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近10年在欧美、俄罗斯和亚洲发达国家已开始生产生物活性食品添加剂(BAFA)。BAFA不仅能大限度地补充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的不足,而且对某些疾病有防治作用。本文报告作者对BAFA——Cardiohels在老年人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的结果。 对象与方法共选择25例冠心病患者(治疗组)为研究对象。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5±2岁。其中15例伴发Ⅱ~Ⅲ期高血压病(1组),10例并发Ⅱ度心功能不全(2组)。全部患者既往均患过心肌梗死,5例患过2次。对照组由10例年龄和病情与治疗组相似,伴发Ⅱ~Ⅲ期高血压病和并发Ⅱ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组成;用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功能不全的“传统疗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传统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并用Cardiohels(头2d每次1胶囊,以后每次2胶囊,每天3次口服,疗程30d)进行治疗。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临床、化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微循环状态等检查;测定血压、射血分数和ST段下移值,评价心功能和微循环状态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与讨论治疗后治疗组1组收缩压平均下降55.5mmHg(7.4kPa,1kPa=7.5mmHg)(P<0.01),舒张压平均下降20.5mmHg(P<0.01);而对照组分别为30.6和12.1mmHg(P<0.05)。两组血压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治疗组1组下降更显著。治疗后治疗组2组射血分数平均增加12.3%(P<0.05),心功能全部病人均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射血分数只平均增加6.2%(P>0.05),心功能只半数病人明显改善。24h连续心电图监测表明,治疗后虽然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心肌缺血表现都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如24h短阵性ST段下移(>2mm)发作数,治疗组比对照组少18%。另外,治疗后微循环内的血液瘀滞和血流缓慢治疗组病人完全消失,而对照组只轻度改善。 研究结果表明,Cardiohels对老年人冠心病伴发高血压病或并发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肯定而较好的降压、增强心功能、改善心肌缺血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由Cardiohels含有银杏(有扩张血管、加速血流、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改善组织缺氧和抗水肿等作用)、山楂果浸出物(含有的黄酮甙等生物活性物质能增强心肌收缩功能)、辅酶Q10(能参与组织呼吸、保证心肌细胞能量平衡)、a康胃素(能参与脂肪酸氧化、调节心肌代谢、保证心肌供能)、多种维生素(A、B12、C、E)及其它物质(烟酸、叶酸、钾、镁、锌、硒等)的作用所致。
-
近端股骨骨折病人的营养差异
根据解剖部位,髋骨骨折分为转子骨折和囊内骨折两种类型。骨折的发生与病人的骨骼发育和骨质结构有关,因此,病人的营养状况可以影响骨折的发生部位。已知,体质指数(BMI)是骨折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否与骨折发生的部位有关尚未研究。本文通过对老年髋骨骨折病人BMI评价,来分析营养状况与骨折部位发生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选择年龄65岁以上髋骨骨折病人119例,其中男28例,女91例。经术前X线拍片检查:转子骨折,男17例,女54例;囊内骨折,男11例,女37例。于术前、术后5d测量患者的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及髂脊皮皱厚度及上臂围(MUAC)。术后第5d测量病人的体重作为术前体重,并通过测量胸切迹与中指尖的距离来计算病人的身高(身高=0.73间距+0.43)。根据身高、体重计算病人的BMI。根据BMI数值将病人分为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以及正常、超重或肥胖。用对数回归分析确定变量因素对骨折部位的影响。 结果与讨论根据BMI,31%的病人入院时营养不良,且11%是严重营养不良。老年近端股骨骨折病人的骨折部位与其营养状况有关。囊内骨折病人比转子骨折病人营养不良更明显(P<0.008),转子骨折病人有超重倾向。 (宋桂花刘海珍摘张明校)
-
欧洲老年人能量摄入和微量元素摄入的低需要量
有人建议将1500kcal(6276kJ)作为每日摄入的低能量标准来供给老年人充足的微量元素。这个参考值曾用来评价老年人的能量摄入是否充足。本文的目的是以参与欧洲营养和老年一致行为调查(SENECA)研究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评价怎样的能量标准才能符合大部分老年人微量元素的需要。 对象与方法本文资料来自SENECA的随访研究。从参与该研究的9个国家中选择老年男性486名,女性519名,平均年龄77.2(74~79)岁。通过饮食回顾法获得饮食资料,用当地饮食成分表计算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尤其是与能量摄入有关的铁,VitB1、VitB12和VitB6。用荷兰低需要量作为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参考值,并与美国推荐的饮食供给量(RDA)的2/3作比较。 结果老年人营养摄入不足普遍存在,有23.9%的男性和46.8%的女性有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而且摄入不足的普遍性随能量摄入增加而逐渐降低。能量摄入超过1500kcal/d的人中,有许多人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男性占19%,女性占26%。铁和VitB12摄入不足的普遍性非常高,大部分人的营养摄入不足是由于铁和VitB12摄入不足引起。 讨论研究表明,能量摄入越高,营养摄入不足的普遍性越低。因此,提出一个确定的能够满足人体微量元素需要的能量值是十分困难的。 (宋桂花夏美莲摘刘海珍校)
-
老年人口腔健康和营养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评价老年人营养和口腔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受检者为342名居民,平均年龄85岁。从其档案中收集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和血清白蛋白浓度,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若BMI<21kg/m2或血清白蛋白浓度<32g/L可视为营养不良。身体能力缺乏程度用Bathel指数评价,若≤20表明有依赖性。由牙科医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口腔粘膜、牙周情况、龋齿和假牙质量。如果确认有1种口腔疾病,就可视为口腔机能受损,它包括有假牙或没假牙的缺齿者和牙齿咬合少于6对,残留牙根数多于3个以及至少有1个牙齿松动的有齿者。分别用Pearson x2检验来评价缺齿和有齿者的两项营养指标和口腔疾患之间的关系。 受检者的能力丧失程度,完全依赖者占37%,不完全依赖者占18%。两项营养指标至少有一项低于界值者占52%。缺齿者中,没假牙和有假牙与营养密切相关。从两项营养指标看,前者较后者营养不良更常见。总的来说,有31%的人有口腔机能损害,完全依赖者的受损情况较不完全依赖者普遍(OR 2.6,95%CI 1.4~4.8)。口腔机能受损者BMI和血清白蛋白降低。 研究表明,口腔健康状况受损是引起老年人和体弱成年人营养缺乏的因素。护理老年人的保健队伍应该有牙医和牙科卫生学家的参与。(宋桂花刘海珍摘王娟校)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