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ial University 남경의과대학학보(자연과학판)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7-4368
  • 国内刊号: 32-144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61
  • 曾用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杂志(自然科学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陈琪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桑剑峰;吴文溪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添加全胃肠外营养(TPN)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30例消化道癌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和二肽组,术后给予等热量(每千克体重104 kJ)、等氮量(每千克体重0.16 g)、TPN同时化疗5天.手术前后对人体测量、血浆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进行监测;术后留24 h尿测氮平衡和累积氮平衡.结果:二肽组转铁蛋白(TF)、淋巴细胞数术后第6天能维持术前水平(P>0.05),传统组则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人体测量、血浆蛋白、淋巴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第6天传统组累积氮平衡为(-32.17±10.16)g,二肽组为(-13.56±5.61)g,两组间每日氮平衡和累积氮平衡差异显著(P<0.01).结论:Ala-G1n在肠外营养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能减轻肿瘤患者术后的分解代谢,有效地改善氮平衡,维持血循环中淋巴细胞的数目,增强对手术及化疗的耐受性.

  • 表皮生长因子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受体在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罗莉;焦中秀;徐昌芬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滋养层细胞EGFR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EGF对体外培养绒毛组织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影响.结果:EGFR在不同孕期滋养层细胞表达的强度不同,其中孕早期较妊娠中期、晚期表达强,平均A值高;而在孕早期不同阶段EGFR的表达也有差异:妊娠4~6周、7~9周滋养层细胞表达低于10~12周.EGF具有促进体外培养的绒毛组织分泌HCG的功能,且随浓度增加而分泌功能增强,当EGF浓度为100 ng/ml时,HCG的分泌量达到峰值,EGF浓度达到200ng/ml时,HCG的分泌量不再增加.结论:EGFR在不同孕期滋养层细胞表达的强度不同,与妊娠期间孕妇体内HCG的浓度变化具有一致性;EGF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促进滋养层细胞分泌HCG的功能,由于EGFR在滋养层细胞上表达的数量是一定的,当EGF饱和了EGFR所有结合位点时HCG分泌不再增加.所以EGF、EGFR可能是通过影响滋养层细胞HCG的分泌来调节胚胎的发育.

  • 地氟醚吸入麻醉下开胸手术对红细胞糖代谢和膜脂流动性的影响

    作者:应隽;刘存明;钱燕宁;张国楼

    目的:观察地氟醚吸入麻醉下开胸手术对人红细胞糖代谢和膜脂流动性的影响,探讨吸入麻醉对应激反应的调节和控制.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20例,依据吸入地氟醚肺泡浓度随机分为1.0肺泡低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和1.5 MAC组.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红细胞磷酸果糖激酶(PF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及膜脂流动性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红细胞PFK活性于术后第1天下降显著,同时G-6PD活性显著上升.两组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术中及术后无明显改变,即膜脂流动性无明显变化.结论:①大手术后红细胞PFK活性上升,G-6PD活性下降,这种改变是机体对手术作出的应激反应,可能与红细胞加强抗氧化能力有关.②红细胞膜脂流动性无明显改变,可能与其糖代谢通路的重新平衡有关.③吸入麻醉下适当加深麻醉能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8例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吕强;吴宏飞;华立新;眭元庚

    目的:回顾分析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其诊断的水平.方法:8例病例行CT平扫肾上腺区,其中4例加行CT增强扫描,2例加做肾上腺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8例经病理证实的肿瘤中,7例CT平扫呈密度均匀、低于肌肉密度的肿块;增强扫描4例呈密度均匀或稍不均匀肿块,低于或等于肌肉强化密度.MRI2例在冠状位T1加权像表现为均匀低信号,轴位T2加权像呈不均匀高信号(相对于正常肝脏信号).结论:①CT和MRI检查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价值.②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

  • 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

    作者:田海生;李秀兰;马磊;朱昌亮

    目的:获取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蚊虫抗药性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获取敏感和抗性蚊虫水溶性蛋白的电泳谱,并用LabworksTM分析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表达蛋白间存在质和量的差异.其中,敏感品系4龄幼虫较抗性品系有1条分子质量为60.3 ku的特异带;敏感品系雌性成蚊有1条分子质量为36.1 ku的特异带,而抗性品系则有分子质量为97.2 ku和36.9 ku的2条特异带.在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方面,共有8条蛋白带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结论:这些质和量的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有关.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苏明;许平;朱莉莉;张艳红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并着重分析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年12月份出院病例1 880份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编制调查表,进行构成比统计.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为80.1%;以单种用药为主,占77.1%.其中外科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率为89.9%,对外科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根据其术前开始应用时间及术后停药时间不同分组统计,发现清洁手术和清洁-污染手术开始用药时间符合围术期用药原则者分别为45.1%和17.0%;术后停药时间符合围术期用药原则者分别占32.2%和48.2%.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类别以三代头孢菌素比例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及外科预防性应用率均与国内中位水平相近;外科预防性用药符合围术期用药原则,明显较国内统计为高.

  • 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19例显微手术分析

    作者:刘宁;王存祖;耿晓增;赵春生;朱风仪;鲁艾林;傅震;吴幼章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治疗中的作用,以便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疗效.方法:在经开颅清除血肿治疗的54例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病例中,显微手术组19例,非显微手术组3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病6个月时患者的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分析显示:显微手术组患者死亡率比非显微手术组明显降低,而中残和良好的比率则显著增高.结论:及时开颅显微操作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治疗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故建议对此类患者采用及时的显微手术治疗.

  •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60例分析

    作者:吴宏飞;张炜小;顾民;钱立新;张炜大

    目的:对我科收治的60例输尿管瓣膜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所有病例均行定期门诊随诊及B超检查,并对63条输尿管做了病变段切除+尿路重建术的病人于手术后3~6个月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以了解治疗效果.结果:59条输尿管做瓣膜段输尿管节切除加尿路重建,术后恢复好.4条作单纯叶瓣状瓣膜切除,术后1例16个月后积水加重,再次手术治疗.3例作肾切除.2条输尿管未作手术,分别已观察5年、3年无异常.结论:先天性输尿管瓣膜以儿童多见,因缺乏特有的临床表现,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 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宁;朱美华;孔洁;孙玖麟;刘莉;罗巧中

    目的:探讨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静吸复合麻醉的合理用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30例65~75岁颅内肿瘤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手术开始后切皮、锯骨、剪脑膜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R)、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的变化.结果:I组MAP较Ⅱ、Ⅲ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Ⅲ组ICP和CPP均较Ⅰ、Ⅱ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Ⅰ、Ⅱ组在手术过程中各参数无显著变化,Ⅲ组在切皮、锯骨、剪脑膜时MAP、HR、ICP和CPP均升高(P<0.05).术毕麻醉恢复时间,Ⅲ组比Ⅰ、Ⅱ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中以异丙酚2 mg@kg-1@h-1、异氟醚0.8MAC维持麻醉较为适当.

  • 60岁以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50例内固定治疗分析

    作者:刘锋;范卫民;陶松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分析50例60岁以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治疗及康复过程.结果:50例患者均进行手法复位、3枚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经至少9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38例,股骨头坏死6例,骨折不愈合4例,同时发生骨折不愈合及头坏死2例.38例骨折愈合患者,患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8分.结论:对于较年轻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良好的复位、及早有效的坚强内固定及术中、术后正确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128例临床分析

    作者:孔荣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12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D-D测定.结果:急性白血病组、恶性淋巴瘤组、实体瘤组初发期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明显差异(P<0.05),缓解期明显低于初发期(P<0.05).恶性淋巴瘤组随分期不同D-D水平不同.实体瘤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D-D水平测定对了解病情严重度、临床分期、疗效观察、早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防范治疗有重要价值.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研究

    作者:黄茂;黄峻;殷凯生;杨玉

    目的:系统研究慢性肺心病(CPHD)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的功能状态及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1例CPHD病人及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血浆中B-内啡肽(B-E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糖皮质激素(GC)水平;采用氮唑蓝染色(MTT)法测定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单克隆抗体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 细胞);双抗体ELISA夹心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结果:CPHD急性加重期β-EP、ACTH、GC均显著升高(P<0.01);CD+4 细胞减少(P<0.05),CD+8 细胞增加(P<0.05),IL-2水平下降(P<0.01),NK 细胞活性下降(P<0.05).β-EP拮抗剂纳络酮可逆转细胞免疫抑制现象(P<0.05).结论:CPHD急性加重期存在NEI调节异常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其中B-EP有重要作用.B-EP拮抗剂纳络酮和免疫因子对CPHD急性加重期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 微创介人法观察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唐立钧;王德杭;王卫东;高兴亚

    目的:建立油酸家兔急性肺损伤的模型,并用介入这种微创的方法来检测从外周静脉注入不同剂量油酸后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分别从对照组和油酸组家兔的外周静脉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和油酸,分4次注射,剂量分别为0.06、0.04、0.04、0.04 m1/kg,记录每次注射后5、10、15 min时肺动脉压、主动脉压和心率的数值.结果:随着油酸剂量的增加,心率变慢,主动脉压降低,肺动脉压先升高后降低.结论:油酸的剂量在0.06 ml/kg或0.10ML/kg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显著.

  • 内皮素-1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力的影响及咪唑安定对其的抑制作用

    作者:傅诚章;周钦海;钱燕宁;丁正年;刘存明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特点及咪唑安定对其的影响,为ET-1表达和释放增加的患者选用理想的镇静、遗忘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3×10-8mmol/L ET-1诱发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用肌力换能器、走纸记录仪测定张力变化,研究0.15 mmol/L的咪唑安定对其的影响.结果:0.15 mmol/L的咪唑安定可完全抑制ET-1诱发的气管平滑肌收缩.结论:咪唑安定对ET-1诱发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临床上使用咪唑安定,对ET-1表达和释放增多的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益处.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漆贯华;宋旭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研究其与该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膀胱TCC和12例正常膀胱cyclinD1组织的表达.结果:cyclinD1阳性表达率膀胱TCC组为54.54%,对照组无表达(P=0.001);临床分期To~TJ为76.19%,T2~T4为16.67%;肿瘤分级G1为81.25%,G2为40.00%,G3为14.28%;随着肿瘤分期分级上升,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01,P=0.001);但与肿瘤的复发性差异无显著性(P=0.183).结论:cyclinD1在膀胱TCC形成的早期起重要的作用;在评估膀胱TCC的生物学行为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临床意义的分析

    作者:马金霞;李兰亚;费海霞;张建富;李嘉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对难治性贫血(R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进行早期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运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检测23例RA组和22例CAA组以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常规(血RT)18项,并对其中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两项指标进行均数比较及配对t检验.结果:RA组MCV为(113.80±7.16)fL、RDW为(23.15±6.41)%,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9.09±2.13)fL,P<0.001、(12.69±1.34)%,P<0.001];而CAA组的MCV为(93.17±6.23)fL,RDW(x±s)为(17.97±2.13)%,虽高于正常人,但前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MCV和RDW的检测简便、快捷、准确,可作为RA和CAA的早期鉴别诊断的定量指标,并为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与远期心脏事

    作者:张如升;杨志健;张馥敏;张寄南;马根山;朱铁兵;王连生;马文珠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心肌的可能影响,以探讨PTiCA术后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对远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对173例行PTCA术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随访患者的远期心脏事件.结果:42例患者术前cTnI正常,术后升高,84例术前术后均正常,47例术前术后均升高.1例患者CK-BM术前术后均升高,10例患者CK-MB术后增高.血清cTnI升高与球囊扩张总时间、压力、次数、支架植入数、造影剂用量及术中胸痛发生有关(P<0.05),随访162例出院患者,在平均21个月的随访时间中,共有26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34件,各组间远期心脏事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nI监测PTCA术患者心肌损伤比CK-MB敏感,特异性高;PTCA术造成的心肌损伤与手术操作的强度有关,其不足以影响PTCA的疗效.

  • 大鼠胃底腺胃蛋白酶原单特异性抗体的制备

    作者:戈应滨;顾洛;杜军

    目的:建立一种胃蛋白酶原的单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进行胃蛋白酶原的研究.方法:从大鼠胃蛋白酶原氨基酸序列中选择第297~314号氨基酸,合成多肽链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得到抗血清.用蛋白印记检测(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及效价.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得到的抗体对胃蛋白酶原有单特异性.抗体的效价ELISA反应达到1:100 000,免疫组化染色可达到1:50 000.结论:用合成多肽链为抗原制备的胃蛋白酶抗体,具有单特异性和较高的抗体效价,可用于免疫组化、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进行大鼠胃底腺的相关研究.

  •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及鉴定

    作者:谢芳艺;姚堃;王胜军;彭光勇;季晓辉

    目的:建立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培养获得DC,电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体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T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从正常外周血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体外经重组人GM-CSF、IL-4、TNF-α的共同诱导培养,得到大量成熟DC.形态学观察可见典型DC特征;荧光激活细胞分离器(FACS)检测表明,诱导的DC高表达HLA-DR(96%)、CD83(94.2%)、CDla(94.2%)分子,同时也高表达CD40(97.7%)、CD80(98.2%)分子.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诱导的DC具有很强的激发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细胞因子贯序诱导培养,可以生成大量功能成熟的DC,为进一步开展DC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 神经根型颈椎病26例肘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作者:陈旗;王彤;马国忠;单春雷;周士枋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肘关节屈伸肌力变化,为患者制定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ybexNorm型等速测试仪对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双侧肘部肌力测试.结果:在慢、中、快速(60°/s、90°/s、180°/s)3种测试速度下,患侧肘关节屈伸峰力矩、总功量、平均功率均有下降,双侧比较差异显著(P<0.05),耐力比及患侧肘屈伸比值双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会引起肘部屈伸肌力下降.建议治疗时,在消除神经根压迫同时加强肘关节肌力训练.

  • 经瞳孔区硅油取出术并联合白内障摘除术6例分析

    作者:卢善华;刘庆淮

    目的:探讨经瞳孔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以期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创伤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6例患者采用角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行瞳孔区硅油取出术,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所有眼顺利取出硅油,并全部成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视力提高至0.01~0.15.结论:经瞳孔区的硅油取出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是可行的、有效的,其并发症少.

  • 2型糖尿病患者PAI-1基因、ATN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附281例分析)

    作者:丁国宪;沈捷;陈家伟

    目的:从分子遗传水平对2型糖尿病(2-DM)和冠心病患者进行多基因联合研究,以探讨其内在的相互联系.方法:281例病例均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肽原(ATN)基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基因多态性测定,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在2-DM组,冠心病者PAI-1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变化(P<0.05,P<0.01),ATN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变化(P<0.05,P<0.01);在非糖尿病组,ATN基因型频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和年龄、肥胖、PAI-1基因、ATN基因有显著关系.结论:ATN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AI-1基因突变可能主要是2-DM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

    作者:雍永宏;陆凤翔;顾翔;许迪;陈莉;杨志健;马根山

    目的:为评估彩色室壁运动(CK)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CK-DES)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K-DSE检测50例可疑CHD患者,分别于静息,多巴酚丁胺低剂量,峰剂量及停药后5 min时获取CK图像,每个时间段4个标准切面16个节段的CK图像进行分析,室壁运动异常以静息和负荷试验期间出现的室壁运动减弱为标志,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对照.结果:显示CK-DES诊断CHD的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78.3%,准确性为86.0%,试验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K-DSE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黄庆娟;王小宁;厉申儿;王德杭

    目的:分析35例胰腺癌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以探讨常规CT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3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扫描技术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胰头癌表现为:①胰头轻度不规则增大,有小的局部隆起,钩突的圆隆变形,分叶状形态异常.②平扫与增强均显示为局限于胰头轮廓内的不规则低密区,占77%(20/26);平扫等密度增强显示,低密区占15%(4/26);平扫与增强均为等密度,占8%(2/26).③胆、胰管扩张、体尾萎缩分别占84%(22/26)、96%(25/26)、34.6%(9/26),胰尾潴留囊肿1例.2例体尾癌、6例囊腺癌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内有坏死及囊变,分叶状多囊性肿块,囊实性肿块,囊内分隔及壁结节.结论:薄层放大快速增强扫描与CT征象的综合分析,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 缬沙坦降压、逆转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和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作者:盛燕辉;陆凤翔;祖勤;丁建花;饶曼人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肾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血压、心肌重量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建立两肾一夹(Goldblott)肾性高血压大鼠致左室肥厚模型.大鼠左室肥厚形成后,缬沙坦与依那普利灌胃给药连续12周,观察两药对大鼠血压、心肌重量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大鼠左侧肾动脉部分钳夹后,其收缩压、左心室湿重与体重的比值及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在大鼠左室肥厚形成后,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连续给药12周,可显著降低收缩压、左心室湿重与体重的比值,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结论: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形成后,缬沙坦与依那普利长期给药,具有降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

  • 孕妇妊娠中期血铅水平与产时血铅水平的相关研究

    作者:梁沂;秦锐;赵人琤;陈荣华

    目的:了解南京市孕妇的血铅水平,探讨孕期血铅水平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158名孕中期妇女及215名产妇进行了血铅测定,并对其中配对的120例血铅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观察两组间血铅水平的差异.结果:孕妇孕中期血铅水平为(0.289±0.050)μmol/L,产时血铅水平(0.242±0.049)μmo]/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1.97,P<0.05);120例配对血铅分析显示,孕中期血铅与产时血铅显著相关(r=0.208,t=2.08,P<0.05).剖宫产产妇的产时血铅水平为(0.256±0.050)μmo1/L,高于顺产产妇的(0.232±0.050)μmol/L,差异有显著性(t=1.97,P<0.05).结论:孕期妇女血铅水平呈动态变化,产时血铅对分娩方式有影响.

    关键词: 孕妇 妊娠中期
  • 磁共振尿路造影在尿路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小宁;王德杭;王家鑫;岳婧

    目的:通过磁共振尿路造影(MR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灰阶超声(Us)及手术、病理学检查对照研究,评估MRU对尿路梗阻部位、原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尿路梗阻患者在Siemens 1. 0超导型成像仪上,用Fisp 3D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作MRU成像.所有图像均作大信号投影处理.结果:MRU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准确率达100%,优于IVU、逆行尿路造影、CT及US,确定梗阻原因达83%,类似于IVU、尿路逆行造影、CT及US.结论:无损伤性的MRU技术在尿路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上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别是在IVU显影差或不显影时及逆行尿路造影失败的病人是好的替代方法.

  • 改进的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4例分析

    作者:封必钊;程宏宇;杨卫喜

    目的:用改进的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4例38只眼,以探讨该术式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按重睑术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后于眼轮匝肌浅面向上分离至眉上2 em,在眼轮匝肌与额肌交界处横形切开,穿过切口于眶缘上骨膜面分离额肌深面,顺肌纤维方向纵行剪开肌瓣内侧,长L.5~2.0 cm,向外上方斜形剪开肌瓣外侧,长不超过0.5cm,形成蒂在上方,上宽下窄,边长不等的" ”形肌瓣,向下牵拉和睑板缝合固定,上提上睑.结果:24例手术全部1次成功,无1例继发感染及上睑内、外翻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至2年随访16例,除1例因额部外伤致左上睑下垂,手术后远期效果较差外,其它15例疗效满意.结论:改进的额肌瓣悬吊手术是通过增加肌瓣蒂部的宽度来减少自外侧支配肌瓣的神经和血管的损伤,保证额肌瓣有较强收缩力,因此在额肌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此术式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

  • 整合素在胚胎肾组织和肾小球疾病患儿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黄松明;陈荣华;费莉;郭梅;黄文彦;蔡毅

    目的:明确整合素在正常和病理肾组织中的表达,以探明其在肾组织损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整合素α1、α2、α3、α5、α6、αv 链的单抗,用间接免疫酶的方法,观察它们在11例胎儿肾和38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整合素α链在胚胎和正常成熟肾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着分布的时空顺序性,而在肾小球疾病的肾组织中其表达发生明显改变.结论:推测整合素在肾脏发育的不同时期对肾脏不同结构的发育所起作用不同;在肾小球疾病时整合素异常表达提示,其可能在某些肾小球疾病的发病和慢性进展中发挥作用.

  • 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家锋;邢树忠;宋晓陵;陶震江;陈宁

    目的:观察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愈合过程,以寻求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好方法.方法:6只实验兔造成口腔粘膜缺损,用胸骨乳突肌瓣移植修复缺损区,对肌组织瓣的愈合分别于术后1、2、3、4、8、12周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裸露于口腔内的肌组织瓣表面3~4周后上皮化愈合,愈合后的修复性粘膜呈粉红色、光滑,类似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但有轻度瘢痕.结论:无覆盖的肌组织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能完全被一层平滑的修复性粘膜覆盖.此法可减少病人供区皮肤缺损畸形,不影响美观,为口腔粘膜缺损修复提供一种较好的方法.

  • 膜周巨大室间隔缺损20例的解剖与外科治疗

    作者:骆金华;朱秉智

    目的:研究膜周巨大室间隔缺损(VSD)的解剖关系和外科手术要点,以便外科医师更安全的修补VSD.方法:对20例膜周巨大VSD的解剖毗邻关系进行研究,并进行外科手术矫治.结果:①所有病例皆痊愈出院,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②膜周巨大VSD主要是因为形成膜部区域周边的肌部间隔缺失所致.③VSD与三尖瓣前、隔瓣、主动脉瓣和传导系统关系密切,His束从三尖瓣裂隙处穿过主动脉无冠瓣根部行走于VSD后下缘左心室面.④三尖瓣隔瓣裂隙和VSD顶点(12点)处是修补VSD的关键的解剖部位.结论:仔细辨认VSD的各个边缘的解剖关系和充分显露手术野是成功修复膜周巨大VSD的关键;术中应注意对主动脉瓣、三尖瓣和传导系统的保护.

  • 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活体脑代谢的磁共振定域波谱研究

    作者:钱祝银;李强;刘训良;杜竞辉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是现今唯一可以用来观察活体细胞代谢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它的应用对监测脑部病变的病理生理变化、早期诊断预后和疗效判断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伴发脑病的研究是当今研究SAP的重要课题之一,其活体脑代谢的研究更具临床指导意义.本文采用MRS定域波谱技术,在同一活体上分别探测实验性SAP术前及术后25h、63h不同时段内细胞代谢变化进行预试验,为进一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确切的理论依据.

  •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人治疗

    作者:孔晓红;于莹;吴善树;顾建平

    我院于1985年2月~1999年6月,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诊断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21例,其中5例患儿行肾动脉球囊成形术(PTRA),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1例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6个月至14岁,平均10.5岁.发病时年龄1岁至13岁6个月.病例选择标准参照<小儿临床肾脏病学>[1]的诊断方法.

  • 纳洛酮、安宫牛黄丸水性注射液联用治疗4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震球;张振玉;张予蜀;袁捷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常见病之一,1999年5月~2000年3月作者对急诊留观的酒精中毒病人采用纳洛酮及安宫牛黄丸水性注射液(醒脑静)联用治疗重度酒精中毒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女性副乳92例手术诊治分析

    作者:高蓓;丁友成;何震宇

    副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有关副乳方面的报告较少.作者于1994~1999年收治92例经手术治疗的副乳,现分析如1 资料和方法 92例皆为女性,单侧副乳24例,双侧副乳68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6.6岁.就诊时间为2个月至36年不等. 临床症状:86例以近腋窝处肿块就诊,经询问病史,72例患者有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肿块胀痛感,但程度差异较大.14例患者以妊娠期或哺乳期腋窝处肿块明显增大就诊.6例近腋窝处乳头溢液.

  • 丹参对兔血液流变性、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秉智;骆金华;秦建伟;杨国平

    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丹参,属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为含有脂溶性的二萜醌和水溶性的酚性酸.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心绞痛、中风等一系列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结合心脏瓣膜替换术后需长期服用苄丙酮香豆素(华法令,warfarin)抗凝治疗,但并发症较多这一问题,对丹参作进一步研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性、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并与华法令作比较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经皮置管引流并心包腔内注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作者:仲向东;韦国桢;俞小卫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恶性心包积液也有增多趋势,易造成急、慢性心脏压塞[1].1999年2月~2000年4月我们采用经皮肤置入细导管(深静脉置管)引流,心包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局部化疗,诊治了7例恶性肿瘤合并心包积液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1例报告

    作者:陈丽娟;盛瑞兰;张建富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的临床报告较少,本院于2000年5月曾见到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52岁.4年前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费城(PH)染色体阳性,bcr/ab1基因阳性.4年来,用羟基脲及干扰素治疗.2000年2月骨髓常规显示仍处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2000年4月份以来反复感冒,5月份开始头昏、乏力,持续高热,腰部及髂骨疼痛,血常规示:白细胞15.3×109/L,中幼粒细胞4%,晚幼粒2%,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17%,单核细胞5%,血红蛋白56 g/L,血小板77×109/L,于5月12日收住我科.

  • 新生儿红斑狼疮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周琴;王娟;孙玉英

    新生儿红斑狼疮(NLE)是由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母亲生产的新生儿所发生的一过性皮疹、血小板减少、发育迟缓、心脏损害、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等症状.由于NLE患儿常伴有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等原因,出生后生活能力低下,极易发生猝死.我科在1995~1998年期间共收治5例NLE患儿,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成活,现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 胶体金-酶联雌二醇法、酶联雌二醇法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的比较

    作者:尤志学;毕玉澄;程宝庚;王玲;徐维璐

    目的:进一步验证作者自行设计的胶体金-辣根过氧化物酶-雌二醇(CG-HRP-E2)标记组织内雌激素受体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CG-HRP-E2与酶联雌二醇(E2-HRP)法、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通过电子显微镜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上研究了子宫内膜组织内的雌激素受体.结果:3种方法标记的雌激素受体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少部分分布在胞质中,其结果完全是一致的.本技术可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上对组织内雌激素受体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定量研究.

  • 生物人工肾小管体外构建的研究

    作者:王笑云;应旭曼;沈霞

    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使肾衰病人的总体预后大有改善,但至今血液净化仍局限于肾小球功能的替代,仍不能在体外进行肾小管功能的替代.肾脏,特别是肾小管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参与激素代谢、产生细胞因子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能通过某种方法在体外模拟替代肾小管的功能,那对肾替代疗法将是一个极大的完善.本实验于1999~2000年采用猪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I)体外培养,然后将细胞植入空心纤维内腔制作生物人工肾小管(RAD),继续培养后测定其功能,从方法学的角度对人工肾小管的构建过程进行研究,并取得成功,证明其在体外具有肾小管的功能.

  • 医学名词术语使用规范

    作者:

    关键词: 医学名词术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