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并发失语、四肢瘫痪1例
1病例报告辛某,女,56岁,农民,既往健康.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2 d到当地住院治疗.先按感冒治疗2 d,后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病第4天,体温降至36.7℃,血压由住院时125/80 mmHg降至105/65 mmHg,针刺部位大片瘀斑,24 h排尿量不足300 ml.
-
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医自有分微暇糖尿病性肾病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糖尿病肾病,临床上根据病理演变,可按以下四型辨证论治:气阴两虚型、肝肾不足型、脾肾两虚型、肾虚血瘀型.(1)气阴两虚型:体倦乏力,少气懒言,渴未几饮,食欲不振,形体渐瘦,腰膝酸软,小便多泡沫,舌黯淡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或涩.治法:益气养阴,佐以活血化瘀.
-
发热伴CA125异常升高的恶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性,53岁.因"持续性高热半个月余",于2004年5月5日入院.患者自2004年4月18 日起突觉畏寒、发热,并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于外院查WBC 5.1×109/L,中性0.52,淋巴0.40.先后予以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及依诺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体温波动在38~39.1℃,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以"发热待查"收住院.入院体检:T 38.7℃,神清,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左锁骨上可触及一枚2 cm×2 cm大小淋巴结.
-
第318例--全身皮肤瘀点瘀斑
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因全身皮肤瘀点瘀斑2个月,于2002年10月15日收住入院.入院后检查血象发现PLT减少(10×109/L),白细胞和红细胞正常范围,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增高(120.9 ng/107血小板),PA-IgM和PA-IgA正常,肝脾不大,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骨髓增生正常,巨核系有成熟障碍,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20 g/d,5 d)和泼尼松60 mg/d 治疗10 d后血小板恢复正常(101 ×109/L),于11月10日出院,泼尼松逐渐减量至15 mg/d维持.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成功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一例
患者女性,40岁,以"突发性腹痛伴意识不清1h"于2011年11月8日入院.入院查体:心率112次/min,血压108/58 mm Hg(1 mm Hg=0.133 kPa),平车推入,意识恍惚,呼之可应,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急性重病容,全身皮肤及眼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皮肤发花湿冷,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腹肌略紧张,上腹压痛(+),右上腹为著,无反跳痛,莫氏征(-),肝脾未触及肿大,腹部及脐周未见瘀斑,移动性浊音阴性.患者于2004年行胆结石并胆囊摘除术.患者平素体健.
-
幼女骨盆骨折后阴道出血介入治疗二例
1病例介绍例1,7岁,因"车祸后排尿困难,阴道出血5 h"于1997年12月28日到我院就诊.患者5 h前被一拖拉机从下腹部碾过,伤后下腹剧烈疼痛,双下肢不能站立,会阴部流血,不能自主排尿.查体:体温36.2℃,脉搏102次/分,血压11.0/7.9 kpa,神志清,心肺(一),下腹膨隆,拒按,肌紧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浊(-),双侧大腿及会阴部广泛青紫瘀斑,骨盆分离挤压试验(+),脊柱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尿道外口水肿,阴道有鲜血流出,插入F8#导尿管,顺利进入膀胱,流出咖啡色血性尿液200 ml.
-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一例
笔者于2010年5月收治1例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儿,男,9岁,4年前家长发现小孩有自发或轻微外伤即见渗血不止的征象.近几个月来病情加重,遂来本院就诊.查体:皮肤多处瘀斑,双膝关节肿胀明显,下肢肌肉萎缩且不对称.实验室检查:CT、KPTT值明显延长,凝血活酶生成与纠正试验提示凝血因子Ⅷ缺乏.膝关节X线片示:关节面欠光整,关节构成骨骨小梁结构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股骨现血肿,负重关节如髁间窝增宽,关节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图1).
-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全身瘀斑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30 例暴发型流脑皮肤瘀斑的中药护理体会.方法 除按常规护理外,加强中药对皮肤瘀班的个性化护理.结果 对患暴发型流脑皮肤瘀斑的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本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27 例病情好转出院,3 例死亡.结论 皮肤瘀斑破溃后容易继发感染,注重皮肤护理,可以减少2 次感染的机会,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数,对患者病情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1]。有效护理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本院收治的60例流行性脑脊髓炎患者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成人Kasabach-Merritt综合征1例报道
1患者资料
患者,女,45岁,2012年1月起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左大腿皮下肿物,伴瘀斑形成,影响活动。2012年8月外院就诊,PT:13.4 s,APTT:40.3 s,Fbg:3.26 g/L,左大腿MRI提示血管瘤可能(图1),行“左大腿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大腿)肌间血管瘤伴变性改变。此后患者相继出现右大腿、右肘关节、双侧臀部皮下肿物,伴瘀斑形成,再次外院就诊,HGB:60 g/L,PLT:80×109/L,RET%:15.77%,PT:16.9 s,Fbg:1.1 g/L, D-二聚体:>20μg/ml,CD55/CD59细胞(-),Coombs试验(-),PML/RARα融合基因(-),骨髓涂片示增生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考虑“溶血性贫血”,予氨甲环酸、甲强龙治疗,患者感症状好转,后予丹参川穹嗪输液治疗,患者感皮下肿物增大,肿痛加重,查PT、APTT、Fbg无法测出,PT、APTT纠正后可正常,立即停用丹参,予冷沉淀10个单位输注,感肌肉肿痛好转。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巨大脾动脉瘤合并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一例
患者男性,29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4年.入院前4年开始出现左上腹胀,轻度贫血.实验室、超声检查提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轻度黄疸,血清胆红素水平维持在30~40 μmol/L左右.入院前半年病情开始加重,不断出现齿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症状,血清胆红素水平缓慢升高,可达80 μmol/L,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轻中度曲张.
-
氨甲环酸在首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减少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首次人工表面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围手术期减少出血的作用。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选取62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关节外科行人工表面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术前已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至少1周,排除对氨甲环酸禁忌及严重内科疾病未控制等患者。按随机数表分配患者为氨甲环酸注射组和0.9%氯化钠注射组。氨甲环酸注射组在缝合关节囊时将1 g氨甲环酸稀释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组静脉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计算两组显性红细胞丢失量、隐性红细胞丢失量、总红细胞丢失量,记录输血量及输血例数、下肢瘀斑面积及静脉血栓发生的例数;术后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膝关节评分评估关节情况。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组间相关测量指标比较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使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术前与术后重复测量的相关指标。结果氨甲环酸注射组、0.9%氯化钠注射组两组总红细胞丢失量分别为(384±61)ml和(492±79)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4,P<0.05),显性红细胞丢失量分别为(226±24) ml和(268±28) ml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778, P<0.05),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分别为(168±48)ml和(223±63)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42, P<0.05);输血量分别为(175±20)ml 和(306±20)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633,P<0.05);两组输血例数分别为14和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2=16.442,P<0.05);两组术后下肢瘀斑面积分别为(4.9±1.1)%和(10.1±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39,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现肺栓塞或下肢血栓。结论使用氨甲环酸可降低输血量、减小术后下肢瘀斑的面积,并且没有增加TKA术后血栓或栓塞的发生率。
-
成骨不全症患者并髌骨骨折及髌腱大部分缺失一例报道
临床资料女性患者,19岁,因“扭伤致左膝肿痛、活动受限1 d”于2011年5月23日收入院。患者合并“成骨不全症Ⅰ型”,既往多次发生左侧髌骨骨折,均未行手术治疗。患者父亲患有成骨不全症。入院体格检查:左膝关节肿胀,可见大片瘀斑(图1A,1B),左膝关节环形压痛,髌骨压痛明显,可及骨擦音。左膝活动受限,伸膝无力。左膝X片及MRI示:左侧髌骨粉碎性骨折,低位髌骨,股四头肌腱撕裂,髌腱大部分缺失(图1C ~1F)。髌骨骨密度显示骨质疏松症( T-score =-2.8)。诊断:(1)成骨不全症;(2)左侧髌骨粉碎性骨折;(3)股四头肌腱及髌腱损伤。
-
近平滑念珠菌菌血症一例
患者男,26岁.因腹痛、腹泻、呕吐1 d,头晕半天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具体用药不详.经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即来本院急诊.患者既往体健,自诉曾在发病前2 d在一卫生条件较差的小餐饮店进餐.人院体检:体温36.7℃、心率114次/min、呼吸25次/min、BP 83/3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智清,巩膜、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及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颈抵抗(±).两肺呼吸清,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及,移动性浊音(一).双肾区无扣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
-
肝脏巨大血管瘤一例
患者女,42岁.因上腹部憋胀1年入院在当地医院给予中西药治疗后,疗效不佳.近半年症状加重,腹部渐行性增大,体重进行性减轻.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瘀斑,未见肝掌、蜘蛛痣.腹部CT、B超检查,诊断为肝右叶巨大血管瘤.(图1~3).经充分术前准备行手术,取剑突下"人"形切口,充分显露肝脏,见肿瘤位于肝右叶,大小约40 cm×36 cm×32 cm,压迫下腔静脉,与右肾、右侧腹壁、右侧膈肌、腹主动脉粘连.
-
以腹膜炎为临床表现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患者女,74岁.因全腹部疼痛不适感1个月,给予抗炎、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于2010年8月1日入院.查体:T37.1℃,全身皮肤无明显瘀点、瘀斑,全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示白细胞11.5×109/L,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72×109/L.尿常规:白细胞+3,尿蛋白+2,隐血+3.肾功示尿素氮23.98 mmol/L,肌酐365 μmol/L.腹部彩超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急性腹膜炎,肾功能不全,予抗炎、补液对症治疗.症状稍有好转出院.
-
以皮肤紫癜为表现的干燥综合征一例
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肺脏、肝脏、肾脏、血液及皮肤等多个脏器。以紫癜为皮肤损伤表现的干燥综合征较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以反复发作皮肤紫癜为临床特点的干燥综合征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36岁,教师。因“反复四肢瘀点、瘀斑2年,加重2周”于2013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2年前受凉后出现四肢散在瘀点、瘀斑,伴有皮肤瘙痒,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在当地医院诊断“过敏性紫癜”。给予糖皮质激素、双嘧达莫、抗过敏等治疗后好转。1年前患者四肢再次出现瘀点、瘀斑,当地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后缓解,但停药2周后皮肤病变再次加重,伴有乏力,遂来我院门诊就诊,尿检:尿蛋白(+)、潜血(+),以“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收入院。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长期从事教师工作。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9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2/62 mmHg(1 mmHg =0.133kPa);双下肢皮肤可见多处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无浮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关节疼痛及畸形;双肺查体阴性;心率95次/min,音纯,律齐;腹部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腹膜刺激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 -
以皮肤受累为首发症状的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28岁,因“双侧胫前及左足外踝瘀斑伴疼痛”于2011年11月24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门诊(图1A、B).查体:双侧胫前、左足外踝大面积瘀斑,局部可见血疱,并伴剧烈疼痛,但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均可触及.由于患者症状与查体不符,考虑原发性小血管炎可能,换药后建议患者于风湿免疫科就诊,查自身抗体均为阴性.门诊治疗期间因“上腹痛7d,便血3d”于2011年12月4日因急腹症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部分空肠坏死,相应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切除坏死肠管.术后第1天因突发剧烈腹痛,腹腔引流出大量血性液,再次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脏破裂,脾静脉可见血栓,行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显示:(空肠)肠系膜内广泛出血,可见一较粗大凝血块形成,镜下形态较符合红色血栓结构;(脾脏)被膜下较多凝血块,脾静脉内血栓形成.
-
暴发性紫癜并大面积皮肤坏死一例
患者男,10个月,于2003年12月1日中午出现发热伴轻咳,测体温39.6℃,予布洛芬口服液4 ml先后两次口服退热.当晚患儿面部及四肢皮肤突然出现红色瘀斑,并迅速扩散、融合成片,伴气促、紫绀.急诊入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19.1×109/L,RBC:22×109/L,大便潜血试验(+),出、凝血时间明显延长,3P试验阳性.全身对称性分布点状、大片状暗红色紫癜和瘀斑,压之不褪色.患儿迅速出现休克、DIC及心衰、呼衰,病情危急.立即予以扩容、抗休克,甲基强的松龙抗过敏,肝素抗凝,并输新鲜血浆及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病情逐渐稳定.9 d后大部分瘀斑变淡、消失,但部分瘀斑逐渐发黑坏死,形成黑色焦痂,于12月10日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
-
右房血管瘤破裂形成巨大血肿致急性右心功能衰竭1例
病人女,26岁.突然晕厥0.5h,后胸闷、气促、全身发绀,逐渐加重9d.查体:体温38℃、脉搏12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90/60mmHg(12/8kPa).全身发绀、瘀斑,颈静脉怒张,极度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性罗音.三尖瓣区闻及轻度隆隆样舒张期杂音,腹稍膨隆,四肢稍肿胀、湿冷.超声心动图可见右房内增强回声团、充满全腔,并延至三尖瓣口,右房、室内血流疏少.诊断"右房巨大粘液瘤、急性右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