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5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治疗骨缺损的手术配合
骨移植有利于骨的愈合,可用于重建或修复骨缺损.使用中由于自体骨可提供的骨量有限,而同种异体骨的顾虑是它传播疾病,尤其是肝炎和AIDS,同时有免疫排斥反应.故其替代物已广泛使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认为同一设计的非骨水泥假体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骨水泥假体.我院自2000年10月至11月共做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手术5例.手术治疗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术中使用的填充物均为上海瑞帮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取得较好的手术疗效.现着重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
扁平疣治疗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扁平疣临愈前出现皮损加重的可能原因.方法:收治扁平疣患者69例,回顾分析病历资料.结果:其中有61例在皮损完全消退前1~2周出现皮损加重.结论:扁平疣在临床痊愈之前绝大多数会出现皮损加重现象,原因可能与免疫排斥反应有关.
-
雷红冲剂干预下肢动脉病变腔内治疗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雷红冲剂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80例,成功实施腔内治疗(球囊扩张并支架植入)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雷红冲剂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雷红冲剂组除给予基础治疗外同时口服雷红冲剂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血浆IL-10、IL-18、C反应蛋白(CRP)水平、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观察两组血管支架的通畅率、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ABI)及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截肢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1个月,IL-10、IL-18、CRP水平及IMT厚度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红冲剂组术前IL-10、IL-18、CRP水平及IMT厚度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雷红冲剂组术后6个月间歇性跛行及术后12个月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而术后6、12个月血管支架通畅率及ABI比值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截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雷红冲剂可能通过免疫抑制作用,降低下肢动脉病变腔内治疗后ISR率,改善患肢的缺血症状.
-
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学近年来研究进展很快,目前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建造的部分组织或器官已经开始进入或即将进入临床应用,如组织工程化皮肤已经实现商品化,软骨组织工程产品也已经进入临床前期实验阶段,在近年内即可进入临床应用[1~3,12]. 组织工程研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关键性制约因素: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以及有助于细胞生长、分化的外在环境.其中获得足够数量、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且具有再生活力的种子细胞是开展组织工程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尽管目前种子细胞的研究仍面临众多挑战,但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技术取得成功,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4~6]. 鉴于自体细胞、异体细胞及异种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一直较为缓慢,而人类干细胞研究却取得明显进展,展现了未来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几种重要的种子细胞研究进展,着重对种子细胞来源、胚胎干细胞、组织干细胞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
骨组织工程研究
骨缺损、骨不连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棘手问题,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如人工合成替代物、异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等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供体来源有限、免疫排斥反应等.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新生骨组织,为骨缺损、骨不连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修复方法[1,2],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
-
组织工程化组织的临床应用
自有现代外科学问世的100多年里,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缺损,主要采用自体组织移植治疗,临床效果满意,挽救了不少肢体,减少了残废.但自体组织移植必须从健康部位切取组织修复病损的组织,增加了创伤,对供区造成了新的缺损,虽然所切取的组织在功能上不太重要,但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是一种以牺牲健康组织为代价的"以伤治伤"的办法,且自体组织供区也十分有限,因此这不是佳的治疗方法.采用同种异体组织移植或异种组织移植克服了自体组织移植的缺点,但由于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尚不能完全克服,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由此而产生的并发症有时是致命的,再加上供体来源的限制,以及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障碍,至今尚未能广泛用于临床.人工材料替代是克服组织缺损的第三条途径.虽然已有多种材料用于临床,但对极为复杂的人体组织、器官而言,传统的人工材料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为了解决人体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难题,不少临床医生与其他相关专业专家合作,不断探索新的治疗途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师Robert Langer与波士顿麻省大学医院Joseph P Vacanti医生在80年代中期提出的"组织工程学"概念,是用在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支架材料上种植人体活细胞,在生长因子作用下,再生成为组织的新技术.经过10多年的研究,已完成了大量基础理论、组织构建、动物体内植入等研究过程,有的研究成果已用于临床,有的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虽然未形成十分成熟的产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已展现了临床应用的前景,将会对组织缺损的修复及再造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1 组织工程骨的临床应用骨骼损伤、缺损是骨科每天都要面临的临床问题.用于骨缺损修复的植骨术,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输血的组织移植技术.组织工程骨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在基础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近年来,已有组织工程骨临床应用的报道,有可能成为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法.
-
一氧化碳吸入对肺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
基因工程抗体亲和力成熟研究进展
自 1975 年,Kohler 创建杂交瘤技术并成功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来,人们已研制出数以千计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因其高度的靶向特异性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疾病诊断,药物靶向治疗等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于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为鼠源性,在人体应用时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难以有效激发人体免疫效应,而人源的基因工程抗体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借助 DNA 重组和蛋白质工程技术,人们可以获得人源单克隆抗体,并可在基因水平对抗体进行拼接、修饰、重新组装成为一种新型抗体.
-
二例异体手移植的病理改变
1999年9月21日,我院在同一天完成了世界第3、4例异体手移植术,获得成功, 经过1年的追踪随访,移植手功能及感觉恢复良好,临床观察无排斥反应.为调查异体移植手存活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等变化,对受者的皮肤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系列追踪观察,选择性的对神经、肌肉、肌腱和骨组织等进行了病理学观察,报道如下:
-
角膜新生血管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角膜盲患者在我国有200~300万人,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角膜移植手术是这些角膜盲患者复明的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角膜存在多种免疫赦免机制,如角膜不含血管和淋巴管,处于相对免疫“赦免”状态,而且正常情况下角膜的朗格汉斯细胞分布不均匀以及前房相关免疫偏离的存在,这些特点使得角膜移植手术是众多器官和组织移植手术中成功率高的手术[1-3]。虽然随着显微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和抗排斥新药的应用,手术成功率有了更大的提高,但是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手术后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4-5]。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随着近代分子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已经确认有许多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角膜移植排斥的发生,如角膜血管化、炎症、虹膜前黏连、多次角膜移植手术史、年龄、大植片移植、偏中心移植以及青光眼病史、化学伤等[6]。其中角膜新生血管是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将就角膜新生血管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及免疫排斥情况观察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及术后免疫排斥情况.方法 前瞻性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自体腘绳肌腱组)及B组(同种异体肌腱组),A组44例,B组40组.A组植入患侧膝的腘绳肌腱,B组植入同种异体肌腱(胫骨前肌),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Kneelax关节动计度测量仪测量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及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①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升高(P<0.05),Kneelax评分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chman试验:术后Lachman试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比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相比较,同种异体肌腱有着相似的临床疗效,两者免疫排斥反应均不大,临床上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
-
动物实验中猪肝移植手术的护理
肝移植术由于手术操作难度大,术后免疫排斥反应,采用多种免疫抑制剂,继发性感染,各种并发症等问题,就目前来说临床上肝移植成功仍存在许多困难,还需继续在动物实验中解决许多基础问题.
-
成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及活化策略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其应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侧脑室外侧壁的室下带(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的颗粒下层是所有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的2个神经干细胞富集区[1],其他区域如脊髓、隔区、纹状体等也分离出了神经干细胞.目前应用神经干细胞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已形成两种思路:移植外源性干细胞的"替代治疗"策略和激活内源性干细胞的"补充治疗"策略,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具有来源稳定可靠、无伦理道德问题、无免疫排斥反应、无致瘤性等优势,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当前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及近年来的活化策略作一简述.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目前在全球呈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发病年轻化等特点.一个多世纪以来,医疗界先后采用了手术、药物、针灸、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来治疗脊髓损伤,但都不能有效地解决患者截瘫这一难题.近年来关于脊髓再生的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许多新的方法如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移植、基因治疗等均可使成年动物的脊髓功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恢复.20世纪90年代Prockop成功地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强大增殖力、多向分化潜能及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弱等特性,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vmal stem,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加强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就MSCs及其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
肝细胞移植:细胞存活与增殖研究新进展
大量的实验表明,在治疗患有致命的肝脏疾病的患者时,肝细胞移植可能取代肝脏移植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研究者[1]发现移植的肝细胞只能提供暂时的功能帮助,移植细胞的长期存活和增殖比较困难.移植后肝细胞能否顺利的再生与增殖,使肝功能得到代偿,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肝细胞移植部位.肝细胞移植方法、免疫排斥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等等.
-
肾移植体液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肾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而启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根本原因是移植物中表达有受体内所缺少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次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inMC)、ABO抗原等,受体免疫系统将移植物作为异物而发生的免疫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通常认为,细胞性排斥反应是移植物排斥反应的直接原因.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同种异体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排斥反应亦能对移植物的丢失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已有体液免疫排斥的相关研究.
-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后干细胞治疗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左右[1]。脑血管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之高而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预防和早期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当前一项艰巨的任务。研究发现,在人类及其他成年的哺乳动物脑内海马齿状回及室管膜下区等部位广泛存在神经干细胞[2-3]。神经干细胞在生理状态下长期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脑组织损伤后,海马齿状回及室管膜下区区域的神经干细胞即会出现增殖、向损伤区域迁徙并且分化为成熟神经细胞,终修复损伤部位[4-5]。尽管脑缺血损伤可以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生,但缺血对神经干细胞的刺激有限,细胞的再生能力不足以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应用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尝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因细胞移植治疗面临伦理的拷问、干细胞资源匮乏以及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而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如何大程度地激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生、分化,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途径。
-
组织工程软骨构建种子细胞来源的研究进展
耳、鼻、喉、气管及关节等部位均主要由软骨构成,由于软骨自愈能力欠佳,使得各种原因引起软骨缺损的修复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的一大难题.如应用异体软骨组织和人工组织代用品存在着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自体软骨组织移植则必须以牺牲人体正常组织为代价,具有一定创伤性且来源有限.组织工程软骨构建的出现有望解决上述问题.而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是软骨构建的关键,本文就组织工程软骨构建中种子细胞的来源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Th17细胞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器官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惟一有效措施,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逐步提高,但是免疫排斥反应仍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现有的免疫抑制药物预防和逆转排斥反应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探索移植排斥反应的完整免疫机制,寻找新的阻断移植排斥反应的位点是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及缓解慢性排斥反应的重要途径.
-
器官移植中人白细胞抗原分型研究的进展
免疫排斥反应对临床器官移植的成功与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白细胞抗原(HLA)的不同,可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它是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器官移植HLA配型的方法现已由传统的血清学、细胞学方法,发展到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进行基因配型.临床合理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供受者的免疫学选配,是防止和减轻排斥反应的关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