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提高我国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国际竞争力的思考
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医药行业进入一个持续发展的黄金阶段.我国约物生产的年均销售总额从1996年的43亿美元(世界第11位)到2000年的68亿美元(世界第7位)和近年的超过100亿美元~([1]),远远高于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
-
脚踏实地努力进取——记药理学专家王晓良教授
王晓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国家首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8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理事,《药学学报》主编,《中国药学杂志》等杂志副主编,国际药理学杂志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顾问编委.从普通的内科医师到我国药学领域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王晓良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不断地为祖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学者与企业家的双重精彩——记生化制药专家凌沛学
凌沛学,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院长,山东省药学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兼任山东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分会副理事长.他以锲而不舍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魄力,为我国生化药物尤其是玻璃酸的研究与产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学者与企业家的双重精彩.
-
cMET基因与胃癌相关研究进展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癌症发病率中排第5位,病死率高居第3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新近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胃癌5年生存期有所提高,但仍不足30%,尤其是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1]。发现胃癌分子标志物,利用临床可行的检测方法,进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从而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热点。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多项研究表明,原癌基因cMET(c-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突变、扩增或蛋白过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目前针对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cMET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正处于临床前期及临床试验阶段,尽管现阶段的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但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我们针对cMET基因激活与胃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以及目前针对HGF-cMET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新进展
重症肌无力(MG)是以突触后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致敏和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其中大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有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同时尚有部分患者血清中无法检出AchR抗体,该类患者的发病则可能与一种特异性受体的酪氨酸激活酶(MuSK)[1]有关.McConville等[2]曾报道在41%的血清AchR抗体阴性的患者中检出MuSK.对于MG的治疗,现在的主要药物或方法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术、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等,其中免疫抑制剂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被成功地开发并投入临床试用.
-
头孢匹胺钠与盐酸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药物不合理配伍现象偶尔发生,头孢匹胺钠商品名抗力欣,生产厂家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45271),性状为白色粉状,属广谱抗菌药.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商品名伊诺舒,生产厂家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0412),性状为无色澄明液体,具有黏液排除促进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我科在救治1例30岁颈椎病人时,发现抗力欣与伊诺舒混合后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更换一次性输液器后,输入0.9%生理盐水10 min后更换抗力欣液体,输液正常.
-
丹红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红棕色的澄明液体,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是临床常用的化痰药,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上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
我国脊柱脊髓损伤基础研究、临床、康复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每年究竟有多少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例,目前尚缺乏确切的统计.据报道在美国每年因创伤造成的急性脊髓损伤的发生率约为45人/百万,主要是车祸及坠落伤所致.按此比率计算,全世界每年约新增加30万以上的脊髓伤残者,由于截瘫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与残疾,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而截瘫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和社会问题.由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障碍问题,长期来人们对截瘫一直抱有悲观态度.近年来随着脊髓损伤基础研究、药物研究、外科治疗与康复研究的进展,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和曙光.
-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历程
伴随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进入了分类治疗时代。临床上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以及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将乳腺癌分成管腔A型、管腔B型、HER2阳性及三阴性乳腺癌(TNBC)4种亚型,不同亚型的乳腺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HER2阳性乳腺癌的主要系统性治疗是抗HER2的生物靶向治疗及化疗。目前进入临床的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针对的靶点主要是HER2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等。其中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为广泛,除经典的曲妥珠单抗外,新近用于临床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Neratinib等。不同药物之间的联合治疗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我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发病率较高,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总数超过4000万,多数演变成慢性感染者,目前对.HCV感染尚无有效疫苗预防[1].HCV属于黄病毒科,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变异,分为6个基因型及58个不同亚型[2],我国以1b型HCV感染常见[3].HCV感染后,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感染.
-
药物治疗肝纤维化现状
肝纤维化为一动态过程,可以逆转,是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过程,阻断、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随着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不断取得突破,近年来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入手研制抗肝纤维化药物,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本文对目前药物治疗肝纤维化现状作一综述.
-
新动态
中药干漆或成抗糖尿病肾病新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对治疗慢性肾病的药物研究过程中发现,中药干漆所含的部分化合物对糖尿病肾病中的细胞外基质和促细胞炎性因子过度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干漆将有可能成为抗糖尿病肾病新药。 -
心脏电生理学新概念:(11) 膜片钳技术在心血管基础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膜片钳技术,特别是全细胞记录技术发明20年来,极大地推动了心血管生理、病理生理及药理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心血管系统生理调节,分子水平的病理学改变,及药物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研究手段,解决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今后膜片钳技术在心血管基础和药物研究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膜片钳技术在心血管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情况.
-
雷洛昔芬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密度影响的前瞻性临床观察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雌激素减少是其骨丢失速度增加的主要原因.PMO的防治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激素替代治疗 (HRT)可以有效预防绝经后女性骨量丢失,但可增加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等的发生率[1].近年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逐渐成为抗PMO药物研究的热点,SERMs对骨组织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有效防止骨丢失.对乳腺和子宫表现为抗雌激素样作用[2].雷洛昔芬为SERMs之一,其对防治PMO有良好的效果,近年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观察了雷洛昔芬对防治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并探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是气道上皮反复损伤修复导致气道结构的改变,在此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EGF/EGFR) 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实验选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4′,5,7-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商品名:金转停,河北石家庄荣立药物研究所)阻断EGFR的激活,旨在观察抑制哮喘动物气道上皮EGFR的激活对气道重塑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对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
-
耐多药结核病的化学药物研究进展
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需要新的抗结核化学药物,但其研制和开发工作步履维艰.为此,近国际上成立了全球抗结核药物发展联盟(结核联盟,TB alliance),旨在发展全球公立和私立的抗结核药物研究伙伴,为研制新的抗结核药物,并迅速进入市场提供重要的平台.近年来,有关耐多药结核病化学药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借鉴.
-
肺癌多学科治疗的探讨
多学科治疗在实体肿瘤中已被普遍应用,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汲取教训,不断调整策略,逐步形成了多学科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充实其内涵,形成了多学科治疗的原则,得到了逐步推广。 一、肺癌有关多学科治疗的回顾 1.小细胞肺癌(SCLC) :20世纪60年代,SCLC被认为是肺癌中发展快、恶性的类型。90%以SCLC在诊断明确时已有胸内或远道转移,造成治疗困难、效果差,并被认为是一种不适于手术切除的实体瘤,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2年生存率<2%,当时化疗药物研究尚属初级阶段,只能以不足的化疗和放疗进行较保守的治疗。70年代在总结了以往SCLC治疗、预后的基础上,发现化疗结合放疗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同时,开展了SCLC手术结合化疗的研究。上海市胸科医院[1]回顾了143例Ⅰ~Ⅲ期SCLC手术治疗的结果,全部患者5年生存率为12.2%,其中Ⅰ期SCLC效果佳,5年生存率高(38.8%),手术前、后化疗者预后也较好。这些资料客观地反映了手术治疗的可行性。80年代[2]开展前瞻性Ⅰ~Ⅲ期SCLC化疗结合手术治疗,总5年生存率为36.8%,其中66%为Ⅲ期,5年生存率达28.7%,其治疗方案为先予化疗2~3周期,有效而具备手术条件者进行手术切除,术中有可疑残留肿瘤而无法摘除者,则局部留置金属标记,以备术后放疗定位,术后化疗开始于1个月内。同期国际间也有报道[3]化疗、手术多学科治疗获5年生存率24%~51%。同时,SCLC化疗缓解率有了明显提高(50%~70%)。90年代上海市胸科医院报道[4]术后化疗周期数和生存期的相关性,化疗周期数≥3或4个周期以上者,有较佳5年生存率且有统计学意义。化疗、放疗联合的方法也有了大量研究,同期化、放疗较诱导化、放疗获更佳的效果[5]。随化疗药物药代动力学及临床治疗学的发展,SCLC化疗的缓解率(RR)增高达60%~90%。近年SCLC已被广泛的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全身性肿瘤,应给予局部综合全身的治疗方案。
-
《东盟与中日韩非典型肺炎高级国际研讨会》的临床思考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是全人类面临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是21世纪出现的第一个尚未被人类认识的新型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落实中国-东盟领导人非典型肺炎特别会议联合声明所确定的后继事项,由中国卫生部主办、中华医学会协办的<东盟与中日韩非典型肺炎高级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6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交流防治"非典"的信息与经验,特别是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治疗、诊断试剂和药物研究等,以求更多的国际合作.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东盟国家与日本、韩国的代表,以及蒙古、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和学者.世界卫生组织(WHO)派员出席会议.与会者100余人.
-
成骨细胞的增龄性改变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与增龄过程中成骨细胞骨形成与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骨吸收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有关,其中,成骨细胞骨形成功能的衰老退行性改变是一关键因素[1].近年来随着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与临床防治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增龄性成骨细胞骨形成功能减退机制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2].成骨细胞的增龄相关改变包括形态、增殖能力、合成功能以及对各种生长因子与激素的反应能力等方面的改变.我们就这一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
-
第四届全国老年性痴呆与相关疾病研讨会暨老年性痴呆国际讨论会纪要
第四届全国老年性痴呆与相关疾病研讨会暨老年性痴呆国际讨论会于2004年5月14~16日在广州市召开.大会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大会执行主席钱采韻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王新德教授致开幕词,中国ADI主席顾方舟教授、美国纽约发育障碍基础研究所Khalid Iqbal教授、中山大学汪建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品津教授等作开幕式致词.瑞士日内瓦医学院康复和老年科Ezio Giacobini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D.Goldgaber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张振馨教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张明圆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细胞调控实验室夏宗勤教授、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均田教授、北京大学茹炳根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北京脑老化重点实验室盛树力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莫仲棠教授等应邀作了专题报告.会议共收到论文221篇,大会英文交流15篇,中文交流30篇.来自全国各地及广东地区约35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及流行病学和病理学专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纪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