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痛

    作者:吴彩霞

    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有害因素侵袭机体的一个信号.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个信号是通过具有相对特异性的感受器和传导痛觉的周围神经元来进行传递的.这种痛觉的感受器和传入纤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髓鞘的细纤维,即A-?纤维,或Ⅲ类纤维,其兴奋域较低,传导速度20~40米/秒,一类为无髓鞘纤维,即C纤维或Ⅳ类纤维,其兴奋域高,传导速度慢,2米/秒以下.这些纤维的细胞体,位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和一些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其末梢分布于皮肤、粘膜、内脏及血管壁,其中枢端经后跟或颅神经根进入脊髓后角,或脑干的相应感觉核.

  • 加味黄连温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观察

    作者:周亚丽;曲琳;周亚平;姜国辉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i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疗程均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与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MNCV与SNC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的MNCV与SNCV为(52.14±4.20)m/s和(44.28±4.01)m/s,高于对照组(50.04±3.97)m/s和(42.35±3.96)m/s;腓总神经的MNCV与SNCV为(47.58±3.99)m/s和(42.77±4.05)m/s,高于对照组(45.46±4.17)m/s和(40.34±3.92)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09%和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具有益气活血、通脉清热作用,治疗DPN有助于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神经传导参数在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价值

    作者:司徒洁;杨学琴;朱德香;张健杰;邱少宏;邓立华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参数对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9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和38名正常人员的神经传导参数[潜伏期(DL)、波幅(AMP)、传导速度(CV)],按照正常、轻、中、重度中毒分组并对3项参数进行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3项参数在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中的价值并找出其临床诊断界值(Cut off值).结果 ①3项参数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的不同神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本研究选择腓神经运动参数作进一步分析,CV在任何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中度中毒组与重度中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P仅在轻度中毒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何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ROC分析显示,除了中度中毒组与重度中毒组中DL、AMP 2个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 <0.7以外(P>0.05),其他各组中3个参数的AUC均>0.7(P <0.05);CV的AUC值在各组中大或较大.结论 3项参数在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和分级中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其中运动神经CV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米勒·费希尔综合征3例报告

    作者:卢漪;张振英;刘超美

    1引言米勒@费希尔(MillerFisher)综合征(Fisher综合征)是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一种特殊类型,我们于1995年至1998年曾诊治3例Fisher综合征,现报告如下.2病例报告例1男性,20岁.视物成双、言语不清12日于1995年8月2日入院.半个月前病人患感冒、咳嗽,全身不适,体温38℃左右,经治疗3日后症状缓解(具体不详);l周后出现视物成双,言语含糊不清,鼻音重,双眼睑下垂,12日后出现双眼球活动受限,四肢无力,走路蹒跚,不能走直线.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晰.双眼睑下垂,双眼球正中位固定,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软腭抬举无力,咽反射迟钝,构音及吞咽障碍.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减低,四肢腱反射消失,指鼻试验不准,轮替动作差,龙贝格征(Romberg征,闭目难立征)阳性,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正常,细胞数正常,蛋白0.65g/L.免疫球蛋白(Ig)G16.0g/L,IgM1.84g/L,IgA2.27g/L,出现寡克隆区带.肌电图为周围神经元性损害,传导速度减慢.头颅CT无异常.确诊为Fisher综合征.

  • 用光学双标测技术探讨缺血-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作者:金红花;Beth Gabris;Guy Salama

    在多种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缺血、室颤及房颤等疾病中,活动电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传导速度及活动电位期间都会发生改变。利用电压敏感染料和钙离子荧光试剂即光学标测技术可以无损伤、多位点同时记录离体心脏活动电位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本研究主要是在离体大鼠心脏上同时灌注电压敏感染料RH237(激发波长540 nm/发射波长585 nm)和钙离子荧光试剂Rhod 2-AM (激发波长540 nm/发射波长585 nm)。为了降低运动伪影,对心脏灌流blebbistatin之后,用2个CMOS相机实时记录心脏活动电位和钙离子浓度变化,然后停止灌流,诱发心脏整体缺血模型之后进行再灌注,同时记录心脏缺血期间及缺血再灌注诱发室颤时的活动电位、传导速度及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用RH237和Rhod 2-AM可以同时记录心脏表面活动电位和钙离子浓度,两种荧光试剂RH237与Rhod 2-AM无交叉影响。该方法是研究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强有力工具。

  • 射频消融治疗以快慢径交替前传为电生理特征的房室结双径路(附2例报告)

    作者:梁健球;辜和平;刘怀昌;张耿新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其发生机制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少,早在60-70年代电生理及解剖资料证实了房室结系统的双径路(α、β通道)的存在,并阐明了AVRNT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的快径(β通道)和传导慢,不应期短的慢径(α通道)参与所决定,其特点是有"跳跃现象”和‘房性回波'[1].而以快慢径交替前传为电生理特征的房室结双径路却较少报道.本文2例患者在发生AVNRT后电生理检查时反复再现快慢径交替前传并行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成功,说明了房室结双径路仍存在其他一些特点,具备这些特点的患者经射频消融可获得根治.报道如下:

  • 不同类型前置术治疗尺神经肘管卡压综合征

    作者:张文川;李世亭;钟文祥;郑学胜;杨敏;施君

    目的 对比不同类型前置术治疗尺神经肘管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78例尺神经肘管卡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按McGowan法分级后,随机行尺神经皮下前置术(皮下前置术)139例,"Z"字形改良肌下前置术(肌下前置术)139例.检测尺神经横截面积(CSA)、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 )、神经干动作电位(NAP)变化,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McGowan Ⅰ级病人,术后 CSA,MCV,SCV,NAP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但两种术式间各参数和术后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cGowan Ⅱ,Ⅲ级病人术后CSA,MCV,SCV,NAP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种术式间各参数和术后优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皮下前置术适于尺神经肘管卡压综合征McGowan Ⅰ级病人,而肌下前置术更适用于McGowan Ⅱ,Ⅲ级病人.

  • 肱三头肌外侧头肌腱变性致桡神经卡压一例

    作者:吴建滨;孟庆刚;梁佳军;孙丕云;许梅辛

    患者男,25岁,学生,3个月前假期期间参加较长期(约50 d)重体力劳动时,上肢受到震荡后出现右侧虎口区麻木,当时未予重视,自行给与热敷、按摩等理疗措施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1周后,开始出现右腕部及示、中指背伸肌力减弱、虎口区麻木渐进性加重.门诊肌电图检查示桡神经感觉、运动支传导速度减慢,考虑桡神经损伤,未予特殊处理.症状持续加重,11周时始给与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连续4周,1个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行肌电图检查示桡神经感觉运动支电位变化,较前无明显改善.

  • 脊髓丘脑束中枢传导时间的研究

    作者:郑菊阳;张俊;徐迎胜;张朔;康德碹;樊东升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ontact heat evoked potential,CHEP)能检测A8纤维和C纤维及脊髓丘腩束功能、反映痛觉通路中枢段和周围段的功能状况.目前多数研究注重于CHEP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其周围段的功能测定并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1-3].我们对其周罔段和中枢段同时进行研究,判断其通路的中枢传导时间和传导速度.

  • VEGF表达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唐金荣;苏建华;侯熙德;章莉萍;张平;朱学江;吴乐;肖杭;丁新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周围神经嵌压症病理损伤和神经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层分组制作坐骨神经嵌压性损害的动物模型,取嵌压后第12小时、72小时、7天与第4周的大鼠坐骨神经,分别采用免疫组化与病理学、电生理学的方法检测VEGF水平与病理变化、神经传导速度、脊髓神经元计数等,并将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运用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地尔组和盐酸丁咯地尔组采用SAS统计软件9.1.3进行方差分析统计处理.结果 (1)嵌压大鼠坐骨神经后,除正常对照组外12 h起各组背根神经节细胞VEGF表达开始增加,72 h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一周时接近正常水平,正常对照组只轻度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各时段背根神经节细胞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前列地尔组和盐酸丁咯地尔组较模型组为优(P<0.05)、表达的数量增加、持续时间延长.(2)嵌压大鼠坐骨神经4周后,正常对照组正常,其余各组病理变化、脊髓神经元计数均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差(P<0.01);而前列地尔组和盐酸丁咯地尔组第4周时上述诸项结果虽较正常对照组差(P<0.05),但均较模型组为优(P<0.05).(3)嵌压大鼠坐骨神经4周时,正常对照组正常,其余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差(P<0.01);而前列地尔组和盐酸丁咯地尔组第4周时上述诸项结果虽较正常对照组差(P<0.05),但均较模型组为优(P<0.05).(4)VEGF表达增加组之病理改变减轻、神经功能恢复增加.结论 对于周围神经嵌压性损害,VEGF表达的增加可减轻周围神经病理损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

  • 地佐辛对大鼠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

    作者:谢长春;陈旭;刘翠翠;信文君

    目的 应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地佐辛(Dczocine,DZ)对大鼠离体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阈强度、适强度、幅值及传导速度的影响,为探讨地佐辛对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制备好的大鼠坐骨神经干置于生理盐水中浸泡10min,分别测定其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适强度、幅值和传导速度;再将其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n=8),分别为地佐辛0.25 mg/ml、2.5 mg/ml和5.0 mg/ml孵育组、0.25%利多卡因孵育组、5 mg/ml地佐辛+0.25%利多卡因混合孵育组,孵育20 min后分别测定其上述指标的变化;经5.0 mg/ml地佐辛孵育后的坐骨神经干再分为3组,置于3种不同浓度(0.02 mg/ml、0.2mg/ml、0.4 mg/ml)的盐酸纳洛酮溶液(Naloxone,Nal)中孵育20 min后,观察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地佐辛孵育前(生理盐水孵育)相比,0.25 mg/ml的地佐辛处理后坐骨神经干的动作电位阈强度、适强度、幅值和传导速度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5 mg/ml、5.0 mg/ml地佐辛处理坐骨神经干后,动作电位的阈强度P< 0.01)和适强度显著升高(P<0.01),幅值显著降低(P<0.01),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显著减慢(P<0.05,P<0.0l).与盐酸纳洛酮处理前(地佐辛处理后)相比,0.02 mg/ml盐酸纳洛酮处理后坐骨神经干的动作电位阈强度、适强度、幅值和传导速度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0.2 mg/ml和0.4 mg/ml盐酸纳洛酮处理后的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适强度显著降低(P< 0.05,P<0.01),幅值和传导速度显著提高(P<0.05,P<0.01).与单纯0.25%利多卡因孵育组相比,5.0mg/ml地佐辛+0.25%利多卡因混合孵育组的动作电位较早消失.结论 地佐辛能降低大鼠坐骨神经干的兴奋性,减慢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盐酸纳洛酮抑制地佐辛引起的动作电位兴奋性的降低和传导速度的减慢;地佐辛能加速利多卡因的起效时间.

  • 动脉僵硬度测定在心血管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新进展

    作者:马永盛;陈国华;刘传亮;王晓筱;庞靖林

    动脉僵硬度描述了动脉在血压变化时扩张或收缩能力的减退。描述血管僵硬度的指标包括顺应性(compliance, C)和扩张性(distensibility, D)。顺应性是指血管管腔体积的变化(δV)随血压的变化(δP)而变化的能力(C=δV/δP),弹性血管中,血管口径及顺应性均随所受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顺应性也与原始血管口径相关因为较小的口径减小动脉顺应性。血管的扩张性(Distensibility, D)与血管的初口径相关,(D=δV/δP*V)因此,扩张性与血管床的僵硬度关系更加密切。下降的血管顺应性及扩张性的结果是加快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 为什么手指长期麻木肿胀

    作者:邵萍;许红

    我今年69岁,手指麻木肿胀已经十多年.经常是刚睡着手就发麻,两臂也又酸又累,起来活动后要好些.四处求医无果.请问我该怎么办?广西 周先生周先生:综合病史来看,造成您持续手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全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这可能是造成您手麻的一个原因.因为脑动脉硬化会减缓神经的传导速度,使脑的局部供血、供氧减少,并出现中枢功能障碍,从而可能引起手麻.

  • 桑白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生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松涛;王秋林;张效科

    目的:探讨桑白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DM)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桑白皮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弥可保对照组,灌胃给药,1次·d-1,用药2wk后,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突触素的变化.同时测定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及感觉潜伏期,并进行感觉神经检测的摇尾实验.结果:桑白皮提取物可明显增加坐骨神经突触素的含量(P<0.01或P<0.05),改善和增加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P<0.01或P<0.05),缩短其感觉潜伏期(P<0.01或P<0.05).结论:桑白皮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弥可保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熊丽

    目的讨论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对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肌电图检测确诊为股外侧皮神经炎61 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弥可保组:使用弥可保口服500μg/次,1日3次,2个月;B组维生素B12组:维生素B12,500μg/次,肌肉注射,隔日1次,1个月后停止,改用口服维生素B1及维生素B6各10mg/次,每日3次.结果两组相比弥可保与维生素B12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均有治疗作用.弥可保较维生素B12 的疗效更佳.结论弥可保对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有促进其恢复的作用.

  • 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体会

    作者:袁芳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根据引起循环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对心律失常进行分类:(1)良性心律失常:主要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速(室速持续时间<30 s).(2)有预后意义的心律失常,主要指已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3)恶性心律失常:有明确心脏病基础(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的患者,发生有严重血流动力学后果的持续性室速或心室颤动.在临床上各种心律失常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 BL420F系统下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作者:李海涛;王俊亚;张冬梅;李玉明

    电生理实验是生理学实验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电生理实验包括坐骨神经f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的测定、不应期的测定,减压神经放电,膈神经放电,大脑皮层诱发电位,脑电图,心电图等,受高职院校实验室条件和学时限制,我室保留惟一的电生理实验即坐骨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引导,此实验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电现象,验证相关理论,实验方法虽简单,但实验成功率不高.如何提高实验成功牢,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作者:肖业伟;盘强文;冯志强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律失常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早、室速(VT)、室扑和室颤(VF/Vf).

  •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扩张性的影响

    作者:黄健;李莉

    高血压可以导致动脉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它已成为当今中老年人发病和致死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研究表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测量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测定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扩张性变化的方法[1].

  • 五味子水煎液对蟾蜍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杨梅;郑纯琪;冯霜;刘欢;郑倩

    目的:观察五味子水煎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调神经标本,并将其分为五组:任氏液对照组、5%、10%、30%、50%不同浓度五味子组,采用BL-420生物记录系统采集标本动作电位的振幅和传导速度,并观察不同浓度五味子水煎液对坐骨神经-腓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和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5%浓度的五味子水煎液能够增大动作电位的振幅(P<0.001),并加快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P<0.01),而随着五味子水煎液浓度的增大,10%~50%浓度的五味子水煎液可减小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P<0.001)并减慢传导速度(P<0.001).结论:五味子水煎液在较低浓度时可加快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并增大振幅,高浓度时能阻滞动作电位的传导.

178 条记录 8/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