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体位行手背静脉输液的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基本的、应用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价值已被公认.静脉输液采用何种体位并无明确规定[1].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病例由于输液姿势不当,病人易疲劳,不自主活动头皮针滑出血管外,造成液体外漏.为了减少液体外漏,笔者于2004年9月-2004年12月对128例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病人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骨盆骨折护理
在临床工作中,骨盆骨折患者很多见,一般出血较多,常伴有休克征象,同时病情急,变化快。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迅速、冷静地配合抢救,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1急救护理
头及下肢各抬高20°~30°,尽量减少搬动患者,以利增加回心血量和改善脑血流并有利于呼吸、循环功能支持。及时测量血压、脉搏以判断病情,患者如有明显外出血,应立即进行压迫止血,抬高伤肢,大血管出血用止血带止血。迅速建立充足、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入路的通畅。建立2条静脉通路,多选择上肢静脉或颈外静脉,。必要时进行浅静脉切开补液或者深静脉插管补液。补充液体应遵循“晶胶体并重、先快后慢”的原则,补充患者有效血容量。液体首选平衡液,后输入全血或代血浆,二者之比为2∶1或3∶1。早期输液速度可达2000~3000 mL/h,以维持有效循环,必要时进行加压输液,好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进行,可有效防止急性肺水肿和心功能衰竭的发生。 -
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应用效果的差别.方法 将20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上肢静脉留置针组)95例和B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组)107例.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A组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B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静脉炎发生率低,可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应用体会
1 临床资料。本组316例病人中,大年龄87岁,小年龄3岁。穿刺部位:颈内静脉148例,锁骨下静脉52例,股静脉47例,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69例。置管时间长102 d,短2 d,平均28 d。1次穿刺置管成功284例,2次以上更换部位32例。2 方法。术者消毒铺巾,便于掌握穿刺部位。助手抽吸麻药递给术者,用5 ml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5 ml,9号针头,局部麻醉并试穿,成功后改用穿刺包内的穿刺针,吸取带有25 U/ml肝素盐水,进行穿刺,注意各穿刺点的进针方向及角度,退针时回抽血,成功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送入引导钢丝,感觉进入钢丝是否顺畅,进导丝距皮肤20~25 cm,退出穿刺针,注意退针时固定引导钢丝,避免2人操作时不固定导丝,穿刺针退出,引导导丝也被拉出来。使用皮肤扩张器,动作不易过重过深,送入导管深度颈内静脉±12 cm;锁骨下8 cm;股静脉20~25 cm;上肢静脉更长,至上腔静脉即可,退出引导钢丝,回吸通畅见回血,确认在静脉内,固定导管,长期输液、躁动小儿患者采用皮肤缝线+3M胶贴固定法,末端接肝素帽并锁紧。3 讨论。深静脉置管术有广泛的适应症,但技术要求高,操作有一定危险和并发症,操作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手术修补拔管、空气栓塞,损伤颈上神经、喉返神经,置管断裂遗留6 a等严重并发症,不应视为一般操作,必须有较丰富经验护师以上人员进行操作,熟悉解剖关系,双人操作利于以老带新。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急性肾衰抢救成功1例
患者,男,42岁,因咳嗽、咽痛半个月,高热、头晕、乏力1d入院.半个月前因咳嗽、咽痛、头晕、乏力,自己认为"感冒",不规则服用"速效感冒胶囊"、"感冒通"、"阿莫西林"等药物,剂量不详.查体:T 40℃,BP 120/80mmHg(1mmHg=0.133 kPa),贫血外貌,皮肤散在出血点,上肢静脉穿刺部位可见大片瘀斑,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
-
腋静脉留置针用于静脉营养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腋静脉留置针与头皮或上肢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需要静脉营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儿按不同的输液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途径输注,对照组采用头皮或上肢静脉留置针途径输注。通过记录留置的时间、观察患儿烦躁哭闹情况、发生输液外渗、堵塞及静脉炎等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留置的时间为(6.25±1.42) d,烦躁哭闹发生率8.93%,并发症发生率12.5%;对照组留置的时间是(3.05±0.86)d,烦躁哭闹发生率25%,并发症发生率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静脉营养治疗中,选用腋静脉留置针途径效果明显优于头皮或上肢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对1例罗库溴铵致严重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研究报告
1 病例患者,男,60岁,体重80kg.ASAⅡ级,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拟在全麻下经后路行切开复位、椎板减压、钉捧系统内固定术.患者既往体健,无哮喘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及实验检查均无异常.患者入室后开放右上肢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溶液,因患者紧张及肢体疼痛,开放静脉后立刻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05mg,常规吸氧,连接心电监护,BP 140/85mmHg.窦性心律,HR 92次/分.Sp0299%,RR 21次/分.
-
上肢静脉传统法与直穿刺法的对比观察
静脉穿刺是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可以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即对传统法进行改进,提出采用直刺法,并与传统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下腔静脉并右心房转移瘤1例麻醉处理
患者,男性,12岁,体重32kg.术前诊断为右心房肿物,肿物活动度小.伴右肾上腺占位病变.于肋弓及剑突下各10cm处可触及肝下缘,质软,病人喜臀高头低位.入手术室前半小时肌肉注射scopolamine 0.2mg、diazepam 4mg及morphine 4mg.进入手术室后,病儿保持头低脚高位.清醒状态下行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压,开放两条上肢静脉.经上肢静脉依次注入fentanyl 0.05mg,diazepam 4mg,etomidate 7mg和scoline 50m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然后,经上腔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经上肢静脉滴注fengtanyl共50mg/kg维持麻醉.麻醉开始即经上肢静脉滴入多巴胺,经上腔静脉输注液体维持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于正常范围内.切开右心房后,见肿物来源于下腔静脉,90%的管腔已被堵塞.术后病理显示,肿物为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
-
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PICC置管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上肢静脉PICC置管和下肢静脉PICC置管,比较两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率、出血量、留置时间、操作耗时、置管障碍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4.48%较对照组新生儿的60.34%显著提高,实验组新生儿导管异位率为8.62%较对照组新生儿的25.86%显著降低,置管出血量、操作耗时较对照组新生儿减少,置管时间较对照组新生儿延长,置管障碍发生率为8.62%较对照组新生儿的31.03%显著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2.07%,较对照组新生儿的32.76%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特别是下肢静脉PICC置管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率,减少出血量,缩短操作时间,延长置管时间,降低置管障碍及并发症,减少新生儿痛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研究进展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于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得到广泛开展[1],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2],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成本效益好,被广泛应用于长期输液、肿瘤化疗、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nutrition,TPN)等各个领域[3].虽然PICC得到大家认可,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静脉炎、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栓等[4].国外研究[5]发现,上肢静脉血栓是PICC为严重的并发症,PICC相关血栓使得总体肺栓塞的发生率由2%上升至38%[6-7],病死率高达25%[8].因此,预防PICC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外PICC相关血栓的预防方法各异,无论药物预防还是肢体锻炼预防等尚无统一定论,故本文对PICC相关血栓的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PICC相关血栓的治疗、预防等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
小议剖宫产产妇手术时输液部位的选择
由于产妇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肢静脉及腹主动脉,引起下肢静脉回流不畅而造成下肢浮肿.如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不仅穿刺困难,而且液体滴速慢于上肢静脉.若发现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产妇麻醉后取平卧位时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出冷汗甚至晕厥等休克症状),应立即开放上肢静脉快速输液,同时请手术台上的医生把产妇子宫推向左侧,并抬高右侧臂部,症状可逐渐缓解.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不同置管方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标有刻度,并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使导管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技术[1]。由于 PICC 具有操作便捷、易固定、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新生儿或低体重婴幼儿的静脉营养支持或刺激性药物输注[2]。PICC 置管时可通过上肢或下肢静脉2种不同途径进行,目前临床对哪种置管途径更具优势尚无定论。本研究对比了经上肢和下肢静脉2种途径行PICC 置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选择佳置管方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
双侧支气管损伤修补术中气道管理一例
患者,男,36岁,胸部挤压伤后30 min 急诊入院。入院后极度烦躁,呼吸困难,双肺呼吸音弱,左侧尤其明显,RR 42次/分,SpO265%,心音遥远,HR 136次/分,BP 65/24 mm Hg,双侧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未缓解,急诊 CT 检查:纵隔气肿。初步诊断为支气管损伤,由于患者呼吸循环不稳,决定当地医院急诊开胸探查。入手术室后,开通两路上肢静脉,给予依托咪酯10 mg、舒芬太尼15μg 快速诱导,静注罗库溴铵40 mg,选择 ID 7.5#气管导管行气管内插管后,间歇性气道正压通气(IPPV),潮气量6 ml/kg,立即在右侧卧位下经左侧开胸探查。
-
阿托品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一例
患者,女,25岁,65 kg,因不孕症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输卵管探查再通术.术前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BP 135/75 mm Hg,SpO2 98%,HR 70次/分.麻醉诱导:依次静注丙泊酚130 mg、舒芬太尼20 μ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5 mg、瑞芬太尼50 μg,面罩加压控制呼吸3 min后肌松完善行气管插管.诱导过程未见BP和HR剧烈波动.听诊双肺呼吸音清,行IPPV,VT10ml/kg,RR 14次/分,气道压12 cm H2O,PETCO2 37mm Hg.1%丙泊酚20 ml/h+0.004%瑞芬太尼20ml/h持续泵入维持麻醉.诱导后约30 min HR由75次/分减慢至53次/分,BP 135/80mmHg降至105/65 mmHg.静注阿托品(批号:1306301)0.4 mg,HR快速升至120次/分,BP降至65/40mmHg.立即停用麻醉药并静注多巴胺2 mg,BP未回升,即静注去氧肾上腺素100 μg,BP回升不明显,气道压由12 cm H2O逐渐升至30 cm H2O,PETCO2波形呈呼气障碍,为23 mm Hg并逐渐下降.患者颜面潮红,眼睑水肿,颈、胸、腹及腹股沟布满荨麻疹,听诊双肺哮鸣音,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加速输注复方乳酸钠,静注氢化考的松150mg、肾上腺素50 μg、葡萄糖酸钙1 g.气道压迅速降低,PETCO2波形恢复正常.BP升至85/35 mmHg,2 min后又出现气道压升高现象,继续小剂量静注肾上腺素,重复5次,10 min后BP维持在105/55 mmHg,HR 95次/分,血气指标均为正常,皮肤过敏症状减轻.放弃手术,肌力恢复后清醒拔管,观察1h生命体征平稳,血气生化检查无异常,转回普通病房,24 h回访未见不良反应.
-
脊髓脱髓鞘治疗成功一例
患者,女,27岁,167 cm,67 kg,孕39+3周.患者既往体健,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于17:0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5 ml.kg-1.h-1,监测BP、HR、ECG、SpO2.术中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2~3 L/min.选择L3~4间隙以一点法穿刺,腰麻穿刺成功后,抽取0.75%布比卡因2 ml以脑脊液稀释至3 ml于蛛网膜下腔缓慢推注2.0 ml,迅速硬膜外腔置管后摆为平卧位,测得腰麻平面达T12,硬膜外腔分3次共注入1.735%碳酸利多卡因(湖北清大康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 ml,阻滞完善,平面达T6后开始手术.
-
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新生儿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对54例经上肢静脉及34例经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一次中心静脉的到位率和置管后并发症.结果:上肢静脉组导管一次到位率66.67%,下肢静脉组88.23%,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上肢静脉组(P<0.05);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安全、可靠、有效的.
-
食道平滑肌瘤术后出血致急性呼吸道梗阻一例
1病例摘要患者男,35岁,体重57 kg,因食道平滑肌瘤而入院.术前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无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脏器疾病史.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食道平滑肌瘤摘除术.术前口服安定7.5 mg.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并行T4~5硬膜外穿刺,以咪唑安定3 mg、芬太尼0.2 mg、2%硫喷妥钠200 mg、维库溴胺8 mg麻醉诱导,顺利插入F37号左双腔支气管导管,门齿深度为29.5 cm.术中以异丙酚2~3 mg·kg-1·h-1、异氟醚0.5%~1.5%吸入、维库溴胺间断静注、硬膜外0.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手术历时2 h,麻醉经过平稳.
-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是指包括上肢深静脉系统以及颈内静脉、头臂干和上肢静脉的血栓形成.临床上较少见,只占深静脉血栓的4%左右[1].其起病隐匿,多伴有其他疾病,早期无特异症状、体征,不易诊断.由于其可以导致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甚至可以提示尽早发现原发疾病,所以在临床上对UEDVT的诊断及治疗需高度重视.本次研究收治UEDVT患者11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逆向静脉穿刺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 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 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将功能代谢显像(PET)和解剖结构显像(CT)两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融合,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目前常用示踪剂为18F-FDG,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在受检人群中,绝大多数为长期输液及放、化疗的患者,其上肢静脉破坏严重,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我中心为受检者进行了逆向静脉穿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