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哪些人需经常检查肝功?
在回答该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哪些因素会导致肝功异常?肝功反复异常有哪些危害?应该说,我们常讲的肝功异常是指血清转氨酶的升高,而血清转氨酶活性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任何导致肝细胞损害的因素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如果医生对此未加以注意明确病因,病人也未加以重视的话,就有可能病情发展,从而有可能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
-
五灵胶囊对脂多糖诱导枯否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作用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讨五灵胶囊(WL)对免疫性肝脏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卡介苗(BCG)+免疫佐剂+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WL灌胃给药12d,处死小鼠分离血清并制备肝组织蛋白;予大鼠WL 10、6.25g/kg灌胃4d,腹主动脉取血并制备含药血清;另取SD大鼠分离原代肝细胞和原代枯否细胞( KCs);采用Transwell小室下层培养KCs,含药血清-KCs条件培养上清对小室上层肝细胞作用.酶法测定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ST、ALT及条件培养上清中AST、ALT和LDH-L活性.取KCs培养成单层并同步化24h,PDTC和WL分别干预KCs 24h,再加入60μg/L的LPS诱导121,Real-timePCR检测LPS诱导KCs表达MCP-1、IL-1、TNF-α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免疫性肝损伤肝组织中和体外培养KCs表达TNFR Ⅰ、NF-κBs亚蛋白及IκK β、IκB.结果:WL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并抑制肝组织内活化NF-κB信号通路;含药血清Ⅰ、Ⅱ组明显抑制活化KCs分泌促炎因子损伤肝细胞,WL抑制LPS诱导KCs表达NF-κBs信号通路蛋白,下调MCP-1、IL-1、TNF-αmRNA表达.结论:WL治疗慢性肝病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与下调活化NF-κBs信号通路蛋白,阻滞KCs释放过量促炎因子所致肝细胞损伤相关.
-
当飞利肝宁对实验大鼠酒精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当飞利肝宁胶囊是以天然植物当药的提取物和水飞蓟素配伍而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解毒之功效,临床多年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黄疸性肝炎及脂肪肝.有报道表明,该药有效成份对CCL4,D-氨基半乳糖及大剂量扑热息痛所致的小鼠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肝细胞膜具有稳定作用,能保护肝细胞,防止或减轻肝细胞损伤.本实验拟观察当飞利肝宁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
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机理十分复杂,细胞因子在其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其发病与免疫及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细胞因子在其中起的作用愈加明显.为此本文对IL-6、IL-8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
匹诺塞林缓解大鼠肝细胞系BRL-3A低氧/复氧损伤
目的 探讨匹诺塞林(PIN)对低氧/复氧(H/R)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大鼠肝细胞(BRL-3A细胞系)分为正常对照组、PIN实验组、低氧复氧损伤模型组和PIN预处理组.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ELISA检测TNF-α和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LR4、IκB-α和NF-κB P65蛋白水平;RT-qPCR检测细胞中TLR4、IκB-α和NF-κB P65mRNA表达.结果 在H/R条件下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增高(P<0.001),ALT活性升高(P<0.01),IL-1β和TNF-α含量增多(P<0.01),TLR4和NF-κB P65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而IκB-α降低(P<0.05);经PIN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小(P<0.001),ALT活性降低(P<0.01),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P<0.01),TLR4和NF-κB P65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κB-α升高(P<0.05).结论 PIN对H/R诱导的BRL-3A肝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关键词: 匹诺塞林 低氧/复氧 肝细胞损伤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p65 -
血清中乙肝病毒全长cccD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复制中间体.HBV复制活跃时,cccDNA可从损伤的肝细胞释放入血.因此,血清中出现cccDNA是肝细胞受损的早期标志~([1]).本研究用长链PCR方法从血清中扩增HBV cccDNA全序列,结合血清中HBV PreS1抗原、HBV标志物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检测结果,分析血清中cccDNA检出率与HBV PreS1抗原表达及肝细胞损伤的相关性.
-
研究揭示慢性乙型肝炎肝脏损伤新机制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蓝柯研究组发现了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损伤新机制,相关研究日前在线发表于《病毒学杂志》.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其主要致死原因是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慢性炎症引起的持续性肝细胞损伤和再生是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因素.早先的研究证明HBV对感染的肝细胞不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然而在病理环境下,这个概念却需要被重新认识.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反式激活的相关基因
目前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病毒编码的蛋白能够影响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影响肝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调控,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
慢性乙肝患者趋化因子IP-10及其受体CXCR3的检测
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淋巴细胞向受病毒感染肝组织的迁移、浸润,对于抗病毒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的发生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对其机理的研究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答案.近年来,对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激活的淋巴细胞可表达特定的受体分子,并受相应趋化因子吸引、招募后,定向迁移至局部组织,产生免疫应答或炎症反应[1].其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3与其配体干扰素诱导蛋白10(IFN-inducible Mr 10×103 protein,IP-10)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研究某些炎症发生机制的突破点[2,3].本实验旨在研究慢性乙肝患者中IP-10及其受体CXCR3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与炎症发生及肝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
-
双环醇片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1 双环醇具有抗肝炎病毒和抗肝细胞损伤两方面的药理作用[1~5]1.1 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环醇不同剂量组均使ALT明显降低,剂量-效应关系明显,200mg/kg组还使AST亦明显降低.
-
脂质过氧化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的损伤作用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损伤在乙型肝炎不同病理阶段及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测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SOD(1.50±0.50,2.50±1.33,3.50±1.17nkat/L)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33±0.67 nkat/L)(P<0.01);各组患者血清中GSH-PX(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0.78±0.34,急性乙型肝炎组1.17±0.65,重型乙型肝炎组2.25±0.94μkat/L)与正常组(3.20±0.45μkat/L)比较,活性明显明显降低(P<0.01).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XOD(199.21±47.34,261.72±59.68,361.74±3.67 nkat/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7.15±9.67 nkat/L)(P<0.01);MDA的含量(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9.90±3.43,急性乙型肝炎组16.41±7.74,重型乙型肝炎组56.24±15.26 μmol/L),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65±2.18μmol/L)(P<0.01).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严重的脂质过氧化损伤,而不同病理阶段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程度有明显的区别;血清中T-SOD、GSH-PX、XOD、MDA含量的水平是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
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含药血清对CCl4损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察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体外CCl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的大鼠含药血清,体外10 mmoL/L 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观察10%药物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生率、ALT、细胞形态学以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增生率显著降低(1.22±1.00,1.11±0.09,1.12±0.18,1.10±0.08,vs0.78±0.07,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含量显著升高(948±162,748±278,1 081±226,1 148±163,vs 2110±377,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方组的肝细胞增生率显著增高(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含量显著降低(P<0.01).倒置显微镜、Giemsa及TUNEL染色观察到,模型组肝细胞存在着明显的坏死和凋亡,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CCl4模型组细胞凋亡显著增高(2.9 467±1.0 007 vs16.3 175±4.5 358,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4.2 117±2.3 733,6.4800±2.4052,5.6 200±2.0 573,4.6440±0.8825,vs 16.3 175±4.5 358,P<0.01).结论:CCl4引起的肝损伤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凋亡和坏死,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含药血清对体外CCl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
四氯化碳和猪血清肝纤维化模型组织病理比较
目的:比较四氯化碳和猪血清染毒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病理表现的异同.方法:四氯化碳组、猪血清组大鼠分别于每周一、四腹腔注射400 mL/L CCl4(2 mL/kg)、猪血清0.5 mL/鼠,连续7 wk.实验末取肝组织,常规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Masson三重染色、James染色后光镜下分别观察胶原纤维、网状纤维的增生情况,并采用病理图像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另取部分肝组织,常规处理后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猪血清组肝组织纤维间隔纤细,包含明显的胶原沉积,间质细胞成分多,胶原沉积并不弥散,仅限于纤维间隔,偶见细胞损伤.四氯化碳组纤维间隔粗大,弥散分布,纤维间隔内细胞成分多;肝细胞损伤严重且广泛,脂肪变性明显.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显示四氯化碳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面密度、数密度、周密度均显著高于猪血清组(P<0.05或P<0.001).结论: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程度较猪血清严重.
-
牛磺酸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研究牛磺酸(400and 800mg/kg per day for 12weeks)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浆蛋白、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肝药酶和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牛磺酸能明显减轻纤维化程度,降低ALT(2 601±300→1367±317 nkat/L,P<0.01),HA(324±95→219±79 μg/L,P<0.01),PCⅢ(33±14→19±8μg/L,P<0.01)和HYP(1 282±523→381±147μg/L,P<0.01)水平,提高肝细胞色素P450(Cyt.P450)(211±27→811±136 nmol/g,P<0.01),细胞色素b5(Cyt.b5)(256±69→761±131 nmol/g,P<0.01)和血清白蛋白含量(23±3→31±4 g/L,P<0.05),并明显减少TGF-β1的表达(33±13→20±6,P<0.01).结论:牛磺酸具有显著的抗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细胞损伤和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
高原缺氧与肝脏损伤
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低气压、低氧分压、辐射强等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得高原病成为高原地区特有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高原,对高原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预防及治疗等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高原环境、肝细胞缺氧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肝脏在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的变化作一综述.
-
细胞凋亡与病毒性肝炎
0 引言凋亡是机体清除感染、变异及衰老细胞而维持自身生理状态的主要调节方式之一.肝炎病毒(HBV和HCV)侵入机体,在感染宿主肝细胞的同时,也参与激活细胞毒T细胞(CTL).被活化的CTL在识别、杀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清除肝炎病毒的同时,也造成正常肝细胞损伤.因此,肝细胞坏死和肝细胞凋亡共同构成了病毒性肝炎病理基础.
-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小鼠CCl4中毒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的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组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药物,对于CCl4肝损伤的小鼠模型进行治疗,评价重组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在肝损伤治疗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应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纯化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利用四氯化碳法制备肝细胞损伤的动物模型,以重组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药物进行治疗,以生理盐水治疗作为对照,比较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的变化,评价重组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于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成功制备了重组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药物,纯度在98%以上.成功制备了四氯化碳的小鼠肝损伤模型,经过重组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药物治疗后,血清中ALT,AST水平都有显著的下降(ALT:991 U/L对2 134 U/L,P<0.01;AST:938 U/L对1873 U/L,P<0.01).结论:重组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药物,有希望成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的治疗药物.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普通成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0%,在糖尿病及肥胖患者中高达60%~70%[1]。NAFLD不仅是一种肝脏疾病,从单纯肝细胞脂肪变性进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甚至肝癌,同时,它也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迄今已有大量证据表明NAFLD可预测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发展。是否所有的肝脏脂肪沉积都对机体有害?以往研究显示,轻度的肝脏脂肪沉积并不使糖尿病风险增加。肝脏内游离脂肪酸(FFA)轻度升高可合成中性的甘油三酯(TG)储存于肝脏;肝脏TG的代偿性增加可视作机体对抗FFA对肝细胞损伤的一种保护反应[2]。那么,肝脏脂肪沉积达到什么程度可启动糖脂代谢异常呢?换言之,引起糖脂代谢异常的肝脏脂肪含量的阈值是多少?回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存在这样一个阈值,对于脂肪肝的早期精确诊断和更早预防糖尿病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对NAFLD预测T2DM发病的量化证据进行探讨。
-
肝胆功能临床检验及评价
1胆汁酸临床评价
1.1胆汁酸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大量的有机酸,为胆汁的主要成份。肝脏中胆汁酸合成约每天0.3~0.8g,为初级胆汁酸,包括游离胆汁酸(如胆酸、鹅脱氧胆酸)和结合胆汁酸(如甘氨胆酸等)。初级胆汁酸随胆汁分泌入肠道后,受肠道细菌分解,转变成次级胆汁酸(如脱氧胆酸、石胆酸等)。肠道中的胆汁酸有95%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脏并再分泌入胆汁。据测定,这样的肝肠循环每天约4~10次。胆汁酸具有促进脂类食物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可溶性状态之功能。胆汁酸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进食后90~120分钟后血中胆汁酸浓度可有增高。血清胆汁酸是唯一可同时反映肝细胞合成代谢功能、分泌状态以及肝细胞损伤3个方面的血清学指标。一旦肝细胞发生病变,血中胆汁酸浓度极易升高。 -
肝星状细胞、相关因子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前多数认为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是致病因子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肝Kupffer细胞(KC)、血小板、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激活,分泌多种细胞因子(cytokine),与某些化学递质共同作用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使其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 MFB),通过旁分泌与自分泌作用,使HSC增殖,合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以致其在肝内大量沉积,肝纤维化逐渐形成.即表明,HSC活化是各种病因肝纤维化发生的共同中心环节[1].因此,HSC、相关因子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极为密切,阐明其关系,有助于开发以HSC为靶点的抗肝纤维化措施.笔者就其关系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