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远较其他组织为高,而能源的贮存极为有限,需靠不间断的血液循环来供应.发生脑卒中的后原因是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主要是葡萄糖)之间骤然供不应求所致.局部血循环的紊乱可能来自供应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常见的则是血管狭窄闭塞而使血流中断.出血点如位于脑内侧形成或大或小的血肿即脑出血.
-
介入开通术治疗门静脉血栓性狭窄闭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门静脉成形开通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引起的门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X线或超声引导下用22G穿刺针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右支,将0.018in微导丝送入门静脉主干,沿导丝将头带金标的血管鞘送入门静脉,更换0.035in导丝,引导5F直头多侧孔导管越过狭窄或栓塞段,用多侧孔导管在负压状态下吸除柔软血栓,不能吸除的机化血栓用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进行旷置.若胃冠状静脉开口未被支架覆盖,应予栓塞.结束前常规用弹簧栓子栓塞肝实质穿刺道.结果 12例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引起门静脉狭窄或闭塞病人中除1例病人因经济原因仅接受了单纯溶栓治疗而未接受支架成形,其它11例病人均接受了门静脉支架成形开通术,开通后门静脉压力由(38.6±3.3)cm H20降至(27.5±5.6)cm H20,血氨由(48.3±6.6)μmol/L降至(33.2±5.7)μmol/L,(P<0.05).5例肝功能Child C级者有4例术后恢复至B级,7例Child B级者2例术后恢复至A级;5例病人在开通术后6个月内先后接受了肠镜复查,发现肠黏膜淤血水肿消失;4例腹水病人在开通术后3周内腹水完全消失;1例肝性脑病病人于术后第2天恢复,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门静脉支架成形开通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血栓引起的门静脉狭窄或闭塞可以使门静脉入肝血流迅速恢复,对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上消化道出血、解除肠道淤血降低血氨和恢复肝脏功能都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术后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71岁.因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于2005年11月22日入院.ABI(踝肱指数)=0.4,CTA示腹主动脉、双髂动脉、双股腘动脉多发钙化伴狭窄闭塞,腹腔、盆腔未见其他异常.
-
下肢缺血的腔内治疗现状
髂动脉狭窄闭塞的腔内治疗应用多,成功率高,技术普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在股腘动脉狭窄闭塞治疗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开发阶段.尽管股浅动脉腔内治疗的中远期通畅率低于手术转流,但其具有微创性和可重复的优势.腘动脉狭窄的治疗应采取谨慎态度.对小腿动脉狭窄闭塞的中远期疗效还缺少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结果,但因其可解决部分患者糖尿病足长期不愈的痛苦,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第255例 颈部破溃—脓性分泌—出血
病历摘要患者女,73岁,因“左侧颈-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12年,左颈根部皮肤破溃伴脓性分泌物6年,破口出血2d,加重1d”,于2010年11月10日由急诊入住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患者1998年因外伤后导致左锁骨下动脉闭塞.于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左颈总-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手术顺利,术后抗凝治疗,左侧桡动脉恢复良好.2000年觉左上肢发凉,桡动脉搏动消失,再次于北京协和医院检查发现人工血管(锁骨下动脉吻合口)狭窄闭塞,介入开通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吻合口并植入支架,手术顺利,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左上肢发凉症状明显改善,桡动脉搏动可触及.
-
下腔静脉狭窄闭塞型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近年来,介入技术以其安全、有效、微创等优点成为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治疗的首选.本文介入治疗下腔静脉型BCS患者28例,总结如下.
-
治疗脑卒中,重在早预防
目前脑血管病的发生越来越多,在大家通常的观念中,脑卒中(中风)只在老年人群中发生,其实中年人、年青人,甚至年龄更小的学生也会发生脑卒中,但是大家不必恐慌,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只要认识这个疾病,能够以预防工作为主,脑卒中是可以防止的.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它是一类突发性疾病,本文主要讲解其中一部分——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就是突发的脑血流中断.具体来说,脑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增厚,导致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所致的卒中叫缺血性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另外20%~30%则是因脑血管破裂导致出血进入脑实质所致的卒中叫出血性卒中.
-
脑分水岭梗死20例临床分析
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其与低血压同时存在导致低灌注出现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及时发现病因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CWI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自2005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20例CWI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运再建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仍会有一部分患者因桥血管狭窄闭塞再次发生心肌缺血症状[1].近年来,随着螺旋CT技术的不断的进步及日臻成熟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的出现,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图像质量,扩大了应用范围,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2].本研究对22例搭桥术后进行DSCT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DSCT在CABG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
-
幼儿脑血管烟雾病一例护理体会
烟雾病:是指脑血管造影时脑底部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近端的狭窄闭塞并伴有脑基底部的异常血管网形成,此网形如吸烟时所喷的烟雾,故称脑血管烟雾病.本病好发于儿童与青年,女性多见,临床多见发作性肢体无力或偏瘫,左右交替,反复发作.现将我科收治1例烟雾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颈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治疗的现状与评价
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组成部分,是脑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可逆性缺血性颅神经损伤(RIND)或脑卒中(Stroke).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约为0.5%,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0%,其中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病人脑卒中年发病率约为13%.在美国脑卒中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第3大死亡原因,在全球列第2位,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1].80%脑卒中是缺血性的,在中国,大约50%的缺血性中风病人存在颅外颈动脉硬化病变.因而,积极治疗颅外颈动脉病变对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左右半球大面积脑梗塞临床分析
大面积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系统栓子或二者协同引起脑动脉主干狭窄闭塞致脑组织大面积坏死.CT、MRI检查呈现2个以上脑叶坏死,MRI较CT敏感.1998年3月至2001年4月我院收治35例,占同期AICVD(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排除TIA发病在48小时内的10%.治疗原则相同左右半球病变的发病率、病死率不同.
-
小儿急性偏瘫14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偏瘫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后天获得性病症.多因脑血管狭窄闭塞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近年随着CT及核磁共振(MRI)等放射影象学的发展,病因明确率明显提高,现将本院收治的14例分析如下.
-
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急性肺栓塞一例
患者男,63岁.有糖尿病史20余年,高血压、心房颤动史1年.2001年9月出现劳累后胸痛,呈压榨样并进行性加重,10月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于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中见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病变,近端100%闭塞,球囊扩张狭窄闭塞处,置入coroflex支架(3.0 mm×28 mm)1枚.患者症状缓解,造影示狭窄消失,血流TIMIⅢ级.
-
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型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护理
布-加综合征(BCS)是由于肝段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阻塞,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1],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EMS)因创傷小、并发症少,已成为BCS首选治疗方法.本院1998年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26例节段性狭窄闭塞型BCS患者,临床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重点就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
大面积脑梗死98例回顾性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系统栓子或二者协同引起脑动脉主干狭窄闭塞致脑组织大面积坏死.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类,由于梗死面积大往往引起脑水肿,颅内高压,患者多出现意识障碍,且易发生出血性梗死,部分病例易误为"脑出血",此病约占脑梗死的10%[1].我院神经内科2000年8月至2004年8月收治大面积脑梗死98例,现将其临床诊治过程及CT或MRI表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单纯性支气管结核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46例单纯性支气管结核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以咳嗽、发热、不同程度咯血等为主要症状.电子支气管镜检查21.7%的病例有炎症浸润型病变,15.2%有增殖型病变,8.7%有狭窄闭塞型病变,54.4%有溃疡型病变.42例痰涂片抗酸染色者中7例阳性,46例电子支气管镜刷片检查41例阳性,12倒活组织检查5例证实为结核.结论 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和漏诊.确诊主要由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
成人支气管结核误诊为肺癌8例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电子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电子支气管镜诊断的支气管结核8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结果 CT征像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病变以左侧多见,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支气管管壁黏膜充血水肿伴表面粗糙不平、糜烂、肉芽肿、新生物、管腔狭窄闭塞等,经支气管镜刷片或镜检后痰检确诊为支气管结核.误诊时间长者达16个月.结论反复经电子支气管镜取活检、刷检及镜检后痰检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重要手段.
-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多为胆道系统或邻近器官恶性肿瘤侵犯压迫所致[1,2],若继发肝.肾功能损害及胆道感染,常加速患者死亡[3].经皮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能使狭窄闭塞的胆道得以复通,恢复正常肝肠循环,缓解梗阻性黄疸,是目前姑息治疗高位梗阻性黄疸的主要方法之一[4,5].我们采用此方法,对36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胆道内置入支架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
血液透析患者传统内瘘穿刺方法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科的不断规范化管理,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得到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也明显提高.内瘘质量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年限的原因之一,内瘘穿刺方法对内瘘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我院血液净化科透析年限长的患者多,曾因怕痛、血管条件差或手臂短无法进行阶梯穿刺而用传统的动脉逆血流方向区域穿刺方法的患者,随着透析年限的延长,存在假性动脉瘤发生、容易渗血、血管狭窄闭塞等问题.为了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减少内瘘并发症,笔者对以上患者传统的动脉逆血流方向区域穿刺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