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使用利伐沙班治疗1例

    作者:张晓冬;孙竹;武云涛;张薇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9岁,主因“间断便血10个月”于2014年9月14日收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病史。入院后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为结肠癌,于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合并吻合口瘘,2次行横结肠双腔造口术及切口清创缝合术。术后卧床,因出现感染,电解质紊乱,阵发性房颤,左心衰竭等疾患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干四科。2014年11月20日,患者自诉腿麻,考虑其高龄,卧床时间长,下肢制动,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遂查下肢动脉超声,提示:多发斑块形成,下肢深静脉超声提示:多处深静脉血栓。遂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及预防肺栓塞治疗。治疗前查血小板147×109/L,肌酐72 umol/L,谷丙转氨酶37 U/L,谷草转氨酶17 U/L,凝血酶时间测定14.4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40.1 s。于11月20日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l(约4000单位)皮下注射1/日。3日后复查血小板95×109/L,停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12月2日查血小板175×109/L,肌酐64 umol/L,谷丙转氨酶45 U/L,谷草转氨酶28 U/L,凝血酶时间测定12.9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34.1 s。于12月3日再次使用低分子肝素钙0.4 ml皮下注射1/12 h,12月18日查血小板26×109/L,立即停用,12月21日查血小板33×109/L,肌酐63 umol/L,谷丙转氨酶16 U/L,谷草转氨酶20 U/L,凝血酶时间测定12.2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34.2 s,4日后复查血小板67×109/L,6日后查血小板133×109/L,12月31日查血小板131×109/L,肌酐72.6 umol/L,谷丙转氨酶10 U/L,凝血酶时间测定12.1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34.4 s。期间患者口服药物及静脉药物均未改变且未有血小板减少副作用。待血小板正常后患者加用利伐沙班(拜耳公司,商品名拜瑞妥)10 mg 1/日,口服3个月后复查患者深静脉血栓消失,其他并发症经治疗后好转,可下地活动。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凝血因子Ⅺ活性减低一例

    作者:罗先明;马丽萍;戴冽;郑东辉

    患者女,34岁.因反复皮下淤斑、面部红斑5年,淤斑加重1周于2010年7月14日入我院风湿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斑、皮下淤斑(以四肢皮肤为多)、光过敏、脱发及双膝关节疼痛,当时在我院查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狼疮敏感的部分凝血酶时间(PTT-LA) 95.1 s(参考值34.4 ~40.4 s),血小板30×109/L,APTT> 70 s,凝血因子Ⅷ(FⅧ)47.4%(参考值75% ~ 130%),凝血因子Ⅸ(FⅨ)42.2%(参考值70%~130%),余正常.

  • 奥默毕赤酵母菌感染致人工生物瓣膜心内膜炎一例

    作者:曹海明;黄伯湘;毛思颖;林冬群;林宇

    患者女性,69岁,因“活动后气促加重,双下肢轻度浮肿”于2014年12月16日入院。既往反复活动后气促多年,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于2012年7月20日在我院心胸外科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一直使用华法林抗凝,出院后坚持门诊随诊治疗。因支气管哮喘长期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舒利迭)治疗,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此次患者入院精神疲倦,乏力,气促,时有头晕,心悸,双下肢轻度浮肿,无唇甲紫绀,纳眠差,二便调。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78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37/75 mmHg (1 mmHg=0.133 kPa)。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楚,全身散在出血点,无疼痛,无瘙痒感,四肢、躯干及头面未见皮下结节及红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心界略扩大,心率87次/min,律不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入院后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小板计数31×109/L,凝血功能指标为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7.86、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135.5 s、凝血酶原时间(PT)92.7 s,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和离子指标均未见异常。暂停使用华法林,并且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皮下注射(商品名:巨和粒)以升血小板。治疗2 d 后复查凝血功能, INR 1.37, APTT 33 s, PT 13.6 s,基本恢复正常,血小板计数42×109/L,出血点未见扩大或增多。其余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入院第3天,患者出现中度发热,体温38.3℃,无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查血常规白细胞4.36×109/L,C 反应蛋白(CRP)64.2 mg/L,血沉( ESR)22 mm/h。彩色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生物瓣低回声团附着,瓣口梗阻伴少量反流,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图1)。结合患者病史和超声心动图结果,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予抽血进行血培养。入院第5天,患者未再发热,血培养结果提示奥默毕赤酵母菌感染,药敏提示对伏立康唑敏感。因患者症状较稳定,遂立即予伏立康唑片口服,每12 h 1次,进行抗真菌治疗。入院第8天,血培养结果同前,并外送样本经DNA测序证实为奥默毕赤酵母菌,根据改良Duke标准确立真菌性心内膜炎诊断。患者未发热,未觉特殊不适,继续原方案治疗,动态复查。

  • Sysmex CA-53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传感器疑难故障维修

    作者:袁波;黄永富;蔡飞

    Sysmex CA-530为小型全自动仪,有4个通道作散射比浊测定,另设1个通道供AT-Ⅲ比色测定.测定项目为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1].它具有测定速度快、项目全、结果准确、特异性高、质量控制理想、操作简便、收费价格合理等优势,受到许多医院的青睐.特别是应用于急诊患者,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做为1台长期运行的仪器,在使用若干年后,总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就近几年来在使用Sysmex CA-53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过程中,遇到的部分疑难故障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 降纤酶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作者:裴玉梅;林立青

    肾脏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降纤酶具有溶栓、抗凝、去纤等作用,我们应用降纤酶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观察其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1998年12月1999年12月住院患者。按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龄39~51岁,病程1个月~12年。所有患者均无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及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史。所有糖尿病患者维持其原有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凡有高血压者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2 方法随机收集某时尿,测定白蛋白(A)和肌酐(C)的比率(A/C)。所用设备为德国产DCA2000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仪。按A/C将受试者分成二组:微量白蛋白尿组(A/C>3.0mg/mmo1)和正常白蛋白尿组(A/C<3.0mg/mmo1)。每组又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的性别、年龄、病情、血压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加降纤酶(中美合资烟台北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5U/支),首次10U,以后根据凝血生化检查情况而定,第2、3次各5U,隔日1次。将降纤酶加入生理盐水100m1中,1h内静滴。用药期间不使用其他抗凝、溶栓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前后分别测尿A/C、空腹血糖(FBG)、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用药间隔日(D1、D2)及用药结束后次日(D3)测定PT、TT、APTT、Fg。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用x±s表示,自身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 PT和APTT样本采集顺序和保存温度的探讨

    作者:丽娜;乌云

    我们观察了使用采血器采血的先后顺序和样本的保存温度对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凝血四项试剂在试剂仓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姚曼

    凝血4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g),主要用于凝血系统疾病的筛查、术前检查及一些抗凝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疗效监测,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检验项目.由于其试剂是一些大分子的酶类物质,故对保存温度、时间等因素较为敏感,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甚至给临床判断造成误差.在以往资料中对其在冰箱冷藏或室温保存的稳定性报道较多,而对其在仪器试剂仓中的稳定性报道却较为少见.一般仪器试剂仓中的温度都高于冰箱冷藏温度而低于室温,本文中所用仪器试剂仓温度为15℃.为了探讨其对凝血4项结果的影响,故对其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 CA-6000测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不凝原因探讨及结果处理

    作者:王麟;李为民;王薇

    我们在用CA-6000全自动血凝仪测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标本没有结果(仪器显示"★★★.★",我们称之为不凝),对这部分不凝的标本我们进行了手工复检、原因探讨及结果处理,现报告如下.

  •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急性胰腺炎一例

    作者:张仁敏;戚君;张丹丹

    患者男,17岁。2岁时曾患癫痫,2年前由河南商丘来山东威海市打工。因发热、头痛、头昏、恶心、呕吐1 d,神志恍惚2 h 于2014年10月29日入院。1 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恶心、非喷射性呕吐,自以为感冒,未治疗。2 h前上述症状加重,出现精神恍惚,四肢无力,难以站立,急症就诊。血压未测到,给予补液及多巴胺升压治疗。门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8.6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957,血小板计数138×109/L,超敏 C 反应蛋白90.0 mg/L,乳酸5.4 mmol/L。以感染性休克收住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5.7℃,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8/56 mmHg(1 mmHg=0.133 kPa)。体格检查:体型偏瘦,神清,精神不振,四肢皮肤散在分布暗红色瘀点、瘀斑,颈部稍有抵抗感,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反射正常,巴氏征、布氏征、克氏征阴性。入院诊断:感染性休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奥美拉唑、多巴胺、地塞米松、消旋山莨菪碱、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白蛋白、血浆等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血压逐渐稳定。实验室检查:降钙素原83.48 mg/L,凝血酶原时间20.9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54.7 s,D-二聚体10.20 mg/L;血氧分压61 mmHg,乳酸1.7 mmol/L;超敏 C反应蛋白188.3 mg/L。脑脊液压力300 mmH2 O(1 mmH2 O=0.0098 kPa),无色清亮,白细胞计数22×106/L,蛋白阴性。皮肤瘀斑细菌、脑脊液隐球菌、脑脊液细菌涂片均阴性。胸部、上腹部 CT 检查示,双肺炎、双侧胸腔积液,胆囊炎并胆囊窝积液。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右心增大,三尖瓣轻度返流。肝、胆、胰、脾、肾彩超检查示,双肾体积增大,腹腔积液。住院第3天血培养革兰阴性球菌。因患者双侧肺炎、氧分压低,为防止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改为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患者反复恶心、呕吐、明显上腹部疼痛,血淀粉酶391 U/L,脂肪酶4125μmol/L,尿淀粉酶1242 U/L。消化内科会诊,诊断胰腺炎,给予禁食,抑酸,奥曲肽0.2 mg 2次/d,静脉滴注抑制胰酶分泌。住院第5天血培养示脑膜炎奈瑟球菌,对氯霉素、美罗培南、头孢曲松敏感,对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唑耐药,停万古霉素。复查血淀粉酶267 U/L,脂肪酶1280μmol/L;尿淀粉酶正常。住院第13天复查脑脊液,压力100 mmH2 O,白细胞计数2×106/L,微量总蛋白649 mg/L,微量白蛋白484 mg/L,培养无需氧菌生长;血常规正常;降钙素原0.142 mg/L;超敏 C反应蛋白3.6 mg/L。山东省 CDC 细菌学鉴定为 W135群Nm。确诊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胰腺炎。

  • 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月斌;宫可同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断指再植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各25例,术后抗凝血治疗.实验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静脉滴注肝素钠.观察2组APTT,再植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25例,存活25例,再植成活率100%;对照组25例,存活25例,成活率100%.实验组25例,发生血管危象1例,发生率4%;对照组25例,无血管危象发生,发生率0%.术后第3天实验组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06,P=0.000<0.05),术后第10天两组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0,P=0.000<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较少地影响APTT,可以避免再植术后应用肝素钠导致的APPT延长,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肝素钠的替代药物应用于断指再植术后抗凝血治疗,但仍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 成功抢救产后大出血心跳停止产妇一例

    作者:张成敏;吴学英;李元香;贾瑞德

    患者,女,22岁,65 kg,因产后大出血2 h,面色苍白,血压测不到,急诊入院.急查血:红细胞计数1.49×1012/L、红细胞压积9.1%、红细胞平均容积60.9 f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7.4%、血红蛋白47 g/L、凝血酶原时间17.5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34.4 s、纤维蛋白原小于0.8 g/L、凝血酶时间23.3 s.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一例

    作者:魏洪霞;姚文虎;池云;成骢

    患者,男,17岁,学生.主诉发热、腮肿8d,头痛、呕吐、胸闷4d入院.2004年11月24日起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热,热峰40℃,伴两侧腮腺肿痛,4d后出现头痛、呕吐、胸闷.11月28日入住当地市人民医院,查血WBC 22.8×109/L,N 0.95;血BUN 29mmol/L,Cr 347mmol/L,尿蛋白(+);血淀粉酶709U/L,尿淀粉酶3249U/L,空腹血糖19.94mmol/L;ALT 2500U/L,AST 314U/L,LDH 661U/L;CK 447U/L,CK-MB 55U/L.胸片:心影增大,心胸比0.667;脑脊液细胞数28×106/mm3,L 0.70.血流腮抗体阳性支持诊断.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及支持、补液、对症处理,体温下降,腮肿消退,余效果不佳,因家属要求,于12月1日晚转我院.入院时查体:T 36.2℃,R 20次/分,P 97次/分,BP 90/70mmHg,SpO2 97%.神志清,精神萎,皮肤、球结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颈软,两侧腮腺、颌下腺无明显肿大.心脏浊音界扩大,心率97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明显干湿罗音.腹平软,左上腹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叩痛.两下肢无可凹性浮肿.克、布氏征可疑阳性.入院后查:血WBC 20.3×109/L,N 91.6%,胸部CT示两肺纹理增多,右中肺可见小片状模糊影,边缘欠清,提示肺部感染.血生化仍示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凝血酶原时间(PT)20.7s,凝血酶原活动度(ACT)48.9%,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33.3s,纤维蛋白质(Fbg)6.884g/L,CD4+ 324/mm3,心脏超声示全心增大,心功能不全;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少量心包积液.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浆ET CGRP EPCR TM水平探讨

    作者:翁秀妹;周欢琴;于澎;沈世恩

    作者通过分析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血栓调节蛋白(TM)、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INR)、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水平,以探讨其在血栓性并发症中的意义,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1 资料与方法

  • 肝纤维肉瘤1例报告

    作者:金菲;陈小冬;吴晓英;陈易

    患者女,54岁,因腹胀1周于2015年2月1日入院。1个月体质量下降约5000 g。既往20年前有胆囊切开取石术史,15年前有胆囊切除术史及肝内胆管结石史。否认肝炎病史。2014年7月23日曾因右上腹不适于我院门诊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未提示肝占位性病变。查体:皮肤、巩膜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腹部膨隆,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约6 cm,质韧,有压痛及叩击痛,表面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55.8μmol/L、直接胆红素43.7μmol/L、谷丙转氨酶71 U/L、胆碱酯酶1672 U/L、白蛋白26.2 g/L、白球比例0.7、谷草转氨酶210 U/L、γ-谷氨酰转氨酶396 U/L、碱性磷酸酶705 U/L、乳酸脱氢酶312 U/L;抗-HBe +、抗-HBc +;抗核点蛋白Sp100抗体阳性;血清甲胎蛋白( AFP)4.54 ng/mL;凝血酶原时间14.7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40.4 s、纤维蛋白原4.34 g/L、凝血酶原活动度55.5%。入院影像学检查:2015年2月4日CT检查提示肝左叶团块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不均匀强化,考虑肝恶性肿瘤可能,肝硬化、脾肿大,肝内胆管扩张伴积气、结石,膈上、腹腔、后腹膜多发淋巴结肿大,腹盆腔积液。2015年2月24日复查CT提示肝左叶病灶范围较前增大。住院期间有发热,体温高达39.5℃,曾行腹腔穿刺,腹水呈棕黄色澄清液体,腹水送检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11,符合门脉高压性腹水诊断标准,腹水李凡他试验阳性,有核细胞计数3500/μL,其中嗜中性粒细胞95%,考虑存在腹水感染,腹水 AFP 1.72 ng/mL,未找到恶性细胞。因患者腹胀、发热等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且短期复查CT提示肝左叶占位明显增大,不排除恶性肿瘤可能,而患方拒绝行外科手术治疗,故2015年2月26日于CT定位下行经皮肝穿刺术,活检取出约1 mm ×15 mm的灰白色组织,甲醛固定标本送病理科检查,组织病理结果倾向于纤维肉瘤。免疫病理检查结果: Vim+, p53+, CD68部分+, Ki-67约50%+;SMA、H-caldesmon、Des、Bcl-2、CK、CK19、EMA、CD117、S-100、CD34均-。患者拒绝手术等进一步治疗,仅予保肝、营养支持、放腹水等姑息治疗。

  • 获得性甲型血友病1例

    作者:李铭;孙黎飞;明汇

    患者,女,77岁.因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升高10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d因外伤在外院行右股骨内固定术,术前查APTT、PT、TT、Fg均正常,术后出现APTT渐进性升高,高APTT达89.7 s,给予补充冷沉淀效果欠佳.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否认有血友病家族史.入院辅助检查:血WBC 7.91×109/L,RBC 1.97×1012/L,Hb 64g/L,PLT 469×109/L,肝肾功正常,风湿、免疫正常,APTT 74.8 s(22-38),D二聚体2.4μg/ml,FDP6.08 g/L,PT、TT正常,凝血因子活性测定:FⅧ:C1.5%,FⅧ抗体阳性,FⅪ、Ⅸ抗体未检出,故诊断获得性甲型血友病,给予地塞米松15 mg,1次/d×5 d冲击治疗,并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200 ml×5 d,复查各项指标逐渐改善,2周后复查Hb108 g/L,APTT、FDP均正常.随诊至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 长期导管完全阻塞成功再通一例

    作者:秦鹏;彭家清

    患者,女,56岁.15个月前确诊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至今,血管通路为右颈内静脉长期导管(COVIDIEN PalindromeTMChronic Catheter,长度40cm,管腔容积均为1.9ml),1月余前出现导管血流间断不畅,1天前发现导管动脉端阻塞,完全不能回抽出血液.既往史:患者20年前曾患"肾综合征出血热",已治愈.体格检查:动脉端管腔内可见血栓.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示白细胞3.65×109·L-1,血红蛋白85 g·L-1,血小板59×109·L-1;(2)肾功能示:血尿素氮39.82 mmol· L-1,肌酐1 244μmol·L-1,胱抑素C 5.83mg·L-1;(3)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0.6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37.8 s;(4)输血全套检查均为阴性.

  • HELLP综合征相关肝脏并发症一例

    作者:张岩岩;李宏军

    病例资料患者,31岁,急性剖宫产术后,肝功能异常,黄 疸,血小板降低.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饱满,Murphy'S 征阳性,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辅助检查:谷丙转氨酶 368 U/1,谷草转氨酶1056 U/l,碱性磷酸酶143 U/l,总胆红素 110.2μmol/l,直接胆红素76.86/μmol/l,乳酸脱氢酶4357μ/l, 血小板25×1010/l.凝血: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 malized ratio,INR)0.91,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量(Fibrino- gen,FIB)0.66 g/l,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25 s,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 bin activity,PTA)105%,PT 10.9 S.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妊 娠晚期血压升高,双下肢中度浮肿,尿蛋白(++),抽搐,符合妊 娠高血压综合征表现,为重度子痫.同时发现肝功能异常,转 氨酶升高,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阴性;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血 小板重度减低,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moly- sis,elevated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诊断 成立.入院后CT检查表现为肝脾周可见水样低密度带,平扫 肝Ⅵ段肝下极水平楔形低密度区,边界欠清,CT值约26 HU.

  • 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护理

    作者:马燕鹏;曾雪梅;潘爱琴

    目的 观察早产儿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四项检测及对凝血功能异常早产儿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40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于出生后24 h内抽取股静脉血检测TT、PT、APTT及FBG等凝血指标,同时采取保温护理、感染护理、喂养护理、呼吸护理等措施;然后把选取同年段的40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同样出生后24 h内检测凝血四项,但只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检测与护理后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凝血四项测定显示TT为(17.46±4.6)s,PT为(15.01±3.85)s,APTT为(62.31±7.12)s,FBG为(2.01±0.92)g/L;而对照组TT为(14.43±1.67)s,PT为(10.46±2.81)s,APTT为(32.37±2.01)s,FBG为(2.22±0.67)g/L.可见观察组早产儿胎龄和体重越低,则PT、TT和APTT就会延长,其FBG降低就越明显,说明观察组发生出血性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经治疗和护理后,有399例健康出院,1例因并发症严重死亡;而对照组有3例转入其他医院,余397例经长时间护理后也全部健康出院.结论 加强早产儿凝血四项检测,并采取正确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避免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 一例延期性流产致DIC的抢救及护理

    作者:符梅芳;庄海霞

      我科于1999年5月收治一例延期性流产致DIC的患者,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30岁,因停经6+月,下腹痛及少许血性分泌物7天,于5月12日入院。患者孕2月时曾有少许阴道流血,持续3天干净,无腹痛或胚胎样组织排出,未诊治。自停经后未有胎动感,入院后经各项检查诊断为“过期性流产伴绒毛水肿”。实验室检查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均正常,于5月13日上午11时行钳刮术,术中出血少。于上午11时50分患者突然出现阴道出血,量不多,测BP13/8kpa,予宫缩素及止血剂点滴后症状稍好转。下午1时30分阴道流血渐增多,予立止血1Ku肌注无效。2时10分阴道大出血,色鲜红,伴少许凝血块,测BP13/8kpa,按压宫底有大量不凝血呈喷射状涌出,且血压逐渐下降(低降至9/5kpa),急查血常规,DIC全套,血小板计数76×109/L,凝血酶原时间25.5秒(对照15.2秒)、纤维蛋白原0.65g/L,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47.8秒(对照30±5秒)、3P试验、D—二聚体试验阳性。据上诊断DIC成立。立即肌注肝素25mg,并快速输液及输血、吸氧等处理。患者阴道流血渐停止。自上午11时50分至下午4时共出血1500ml。抢救过程共输血1000ml,输输液4800ml。经抢救处理后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午5时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正常。3P试验、D—二聚体阳性、肾功能正常、DIC症状好转。5月14日复查凝血功能,3P试验及D—二聚体仍阳性,其余指标正常。5月19日D—二聚体转阴性。但3P试验及D—二聚体仍阳性,其余指标正常。5月19日D—二聚体转阴性。但3P试验仍阳性。因凝血功能未完全恢复,予止血剂肌注。5月21日查3P试验转阴性。5月22日治愈出院。

  • 自动血液凝固测试仪的临床应用

    作者:熊素蓉

    临床检验是以科学客观的方法掌握患者病态的科学.而目前国内部分试验室仍以手工操作测定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项目.由于手工操作,常因操作技术、方法而表现不一,加上国内试剂不标有ISI(国际敏感指数),使得测试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检验质量也难以保证.我们使用Sysmex CA-50自动血液凝固测试仪对我院90例住院病人进行PT、APTT、FIB的测试实验结果与临床进行比较,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