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食品加工对食物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的高品质。对于现今的食物农药残留也十分关注。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探索,食品加工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美妙味觉体验和视觉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食物的综合品质。农药推动了整个农业的进步,但大量的农药残留也会威胁到人体健康。因此在食品加工技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应把降低农药残留放在突出位置。本文探究食品加工和农药残留的关系,并分析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以期提高人们对农药残留的重视。
-
企业
斑马技术公司凭借出色的室内定位技术获得ABI Research高度认可
本刊讯(记者孟雯)3月5日,企业资产、人员和业务实时可见性产品与服务全球领先提供商斑马技术公司在ABI Research新发布的《室内定位技术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报告中位列第二。根据公司在2014年10月完成对摩托罗拉系统企业业务收购后未来12个月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ABI对斑马公司给予了上述排名。 -
超声测试的现状和需要
超声技术应用于医学始于二十年代末,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医学超声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多功能B超显像仪和超声彩色血流成像仪是其杰出代表.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它具有安全、适用面广、直观、可重复检查、对软组织鉴别力强、灵活及价廉等优点,已成为当代医学图像诊断中的首选技术,在现代诊断技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治疗糖尿病有了新突破
去年,一项名为"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副院长兼泌尿外科主任、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谭建明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经过6年的艰辛探索和攻关完成,目前已治愈7名危重患者.专家称,该方法属自主创新性研究成果,整体技术亚洲领先,部分成果属国际前沿水平,标志着我国糖尿病治疗技术获得重大突破,跃居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
中药指纹图谱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中药指纹图谱是借助于波谱或色谱技术获得的中药(主要是植物药)次生代谢化学万分的光谱图或色谱图.
-
制备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子系统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在形态学特征、表面抗原、基因表达模式及表观遗传状态等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类似[1-4],注射裸鼠后也同样可以在体内形成含有3个胚层的畸胎瘤[1,4],甚至能像ESCs一样通过四倍体补偿技术获得具有生殖能力的活体小鼠[5-6].在实际应用中,iPSCs可避免ESCs的诸多弊端,如伦理问题、胚胎来源的选择、安全性问题等,因此,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iPSCs在再生医学、疾病模型的建立、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的发现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7-10].
-
优化反向PCR法对hTF转基因小鼠整合位点旁侧序列分析
自1982年世界上首次通过转基因动物技术获得"巨鼠"[1]以来,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发展迅速.随着多种转基因动物的成功获得,研究者设想利用动物表达外源基因,以动物个体作为一个反应器来生产有价值的蛋白质.
-
催化甾体羟基化的P450氧化酶BM3的蛋白质工程的研究进展
甾体关键位点的羟基化在药用甾体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细胞色素 P450(CYP450)氧化酶 BM3在甾体羟基化合成中的潜在应用,基于细胞色素 P450 BM3的蛋白质工程逐渐发展起来。在取得的若干 P450 BM3突变酶的基础上,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催化甾体羟基化的相关 CYP450。根据易错 PCR等定向进化技术获得了突变位点信息,进一步采用(饱和)定点突变等进化技术对活性氨基酸位点进行分析,再经过筛选获得既高于亲本酶也高于易错 PCR技术得到的突变酶活力的新突变酶,并对突变体进行功能验证,进一步阐明甾体羟基化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此外,P450 BM3催化底物和生成产物的选择性可以通过迭代的组合活性位点突变而改变。本文旨在探究近年来科研人员在 P450氧化酶 BM3蛋白质工程催化甾体羟基化的改良领域中所做的尝试、获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 P450 BM3羟基化疏水性甾体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新发现和未发现的肝炎相关病毒
自1989 年Choo和Reyes等[1,2]分别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克隆,并建立了相应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后,病毒性肝炎则被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但仍有10%~20%肝炎病人不能被分型[3],暂时称为非甲~戊型肝炎.因此,自90年代后,国内外学者开始致力于非甲~戊型肝炎病原研究.
-
APLD的整体护理
APLD即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一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它具有一定的优点:手术切口小,损伤组织小,不破坏椎体结构与脊柱稳定性,手术时间短,几乎不出血,产生并发症的可能因素少,安全系数大[1],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治疗方法.我院自1994年应用此技术,顺利地为36例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施行了手术,术后取得满意效果.此技术获得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脊髓与周围神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技术是于细胞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是通过向体细胞中导入特定转录因子,从而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获得未分化的多能细胞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获得的多能细胞有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性能和多向分化能力.该技术在2008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1].
-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主要进展
1 激光医学研究激光医学研究是一项激光光谱学与医学、生命科学相结合的学科交叉性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光谱技术获得的大量光谱信息,深入了解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校丁建华教授及其课题组在该领域已有近20年的研究积累,主要进展如下:①激光光谱技术用于肝纤维化病变诊断;②激光光动力学诊治癌症;③激光诱导组织和血清荧光及喇曼光谱癌症诊断.
-
自体骨髓移植中骨髓采集与回输的护理
我院于2000年5月至2005年3月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18例白血病患者获得成功,自体骨髓采集前、中、后及回输的护理配合是新技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CT联合C臂加手指触摸穿刺点引导下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个微创技术,是由图像引导的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对骨折部位加强及缓解疼痛的目的.其初被用来治疗脊柱原发性肿瘤,后期被用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髓瘤以及少见的其他症状(组织细胞增多症、成骨不全)引起的疼痛的治疗.由于操作材料及图像引导技术不断改良,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患者的选择操作程序上得到大幅改进,也使得这项技术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更短的操作时间及更少的并发症.但是在影像系统引导下,常会发生图像飘移,导致穿刺投影点移位,同时由于穿刺点往往是在骨嵴、骨缝或骨移行部位,常造成穿刺针尖的滑移,无法在盲视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找到进针点,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1],因此如何获得一种更为简便、准确及安全的穿刺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
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节律协会关于心脏起搏器置入治疗指南的更新
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节律协会(ACCF/AHA/HRS)心脏起搏器置入治疗指南更新2008年版,主要由于:重要的试验研究报道,缓慢心律失常的自然历史知识得到进展,可用的器械得到佳治疗;治疗、推迟、和预防缓慢心律失常导致的临床发病和死亡的器械技术获得重大的进展.
-
HCVC区DNA疫苗的研究现状
1974年Golafield首先报告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Choc et al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本病毒基因克隆,并命名本病及其病毒为丙型肝炎(Hepafifis C)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由于至今尚未分离到病毒颗粒,使得必须以可得到的病毒核酸成分进行重组、表达蛋白,进而进行疫苗研究.本文详细阐述了HCVC区基因结构、HCVC蛋白功能以及HCV-C区DNA疫苗方面的内容及进展,以期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
新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的策略
发现一种新的基因,同时把其编码的新蛋白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与生物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新基因表达调节的机制阐明,是目前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具挑战性的工作.首先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two-hybrid)技术、酵母单杂交技术(yeast one-hybrid)、抑制性消减杂交(SSH,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技术、基因芯片(DNA chip)技术、噬菌体表面展示(phagedisplay)技术等获得蛋白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差异表达的基因、DNA/RNA结合的蛋白基因等,或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获得推测的编码基因.然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阐明新基因的功能、基因表达启动子的结构和调节机制基础,终阐明新基因的结构和新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这种基因研究的可能临床医学意义.生物信息学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是目前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有效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
酵母单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0引言酵母单杂交(yeast one hybrid)技术是体外分析DNA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酵母细胞内报告基因表达状况的分析,来鉴别DNA结合位点并发现潜在的结合蛋白基因,或对DNA结合位点进行分析.运用此技术,能筛选到与DNA结合的蛋白质,并可直接从基因文库中得到编码该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而无需复杂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操作,故在蛋白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酵母属真核细胞,通过酵母系统得到的结果比其他体外技术获得的结果更能体现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调控的真实情况.
-
小鼠和大鼠NS5ATP4同源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克隆、鉴定、分析小鼠和大鼠NS5ATP4基因序列,确定编码产物序列,并对于其与人的NS5ATP4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了人NS5ATP4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小鼠、大鼠的NS5ATP4的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并对于其同源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了小鼠和大鼠的NS5ATP4的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小鼠和大鼠的NS5ATP4编码基因区分别由762和756个核苷酸(nt)组成.编码产物分别由263和261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与人NS5ATP4基因和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0.29%,84.25%和95.65%,86.96%.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了小鼠和大鼠的NS5ATP4的基因及编码产物的序列.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结合蛋白37小鼠同源基因的克隆化及结构分析
目的:克隆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结合蛋白37(NS5ABP37)的小鼠同源基因,为阐明小鼠NS5ABP37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探索HCV NS5A蛋白与NS5ABP37蛋白之间的结合在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以HCV NS5A蛋白作为诱饵,筛选肝细胞cDNA文库,首先获得HCV NS5A结合的人肝细胞蛋白的新的编码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确定NS5ABP37的小鼠同源基因序列.利用GenBank在线分析软件,对小鼠NS5ABP37蛋白一级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获得了人NS5ABP37的编码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了小鼠NS5ABP37的基因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了小鼠的NS5ABP37的基因克隆,小鼠NS5ABP37基因开放读码框架(ORF)为l 488 nt,编码产物由495 aa组成.计算分子量为54 583.67道尔顿,预测等电点(pI)为4.70.小鼠NS5ABP37与白细胞抗原相关(leukocyte antigen related,LAR)蛋白前体蛋白(LAR protein precursor)同源.小鼠HCV NS5ABP37基因序列被美国核苷酸数据库GenBank收录,收录号为AY234860.结论:成功确定、克隆了小鼠的NS5ABP37基因序列,并证实与白细胞抗原相关蛋白前体蛋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这一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小鼠的NS5ABP37基因的功能,阐明HCV感染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