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중국수복중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志明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

    作者:余道江;赵天兰;徐又佳;谢晓明;陈琦;韩文雅;伍丽君;柴筠

    目的 探讨应用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7月,收治1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6~75岁,平均50岁.其中色素痣5例,基底细胞癌2例,混合性血管瘤2例,皮肤乳头状瘤2例.病程3~50年,平均35年.彻底切除肿物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cm× 1.0cm~3.5cm×3.0cm.沿颞浅动脉及耳后动脉走向,设计耳后“乒乓球拍状”窄蒂皮下蒂皮瓣,通过隧道移位修复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8 cm × 1.3 cm~3.8 cm × 3.3 cm,蒂宽0.4~0.7 cm、长2~5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局部皮瓣移位修复. 结果 术后供、受区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皮瓣质地、弹性、色泽良好,耳廓外形良好.肿瘤患者无复发. 结论 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蒂部窄长、旋转角度大、修复范围广、不含知名血管,手术操作简便,供区隐蔽,是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外科综合治疗

    作者:邱罕凡;陈道中;陈良万;林峰;曹华

    目的 探讨开胸体外循环直视手术、解剖外旁路联合动脉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杂交手术以及完全EVAR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6年10月- 2011年9月,收治48例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男31例,女17例;年龄28~81岁,平均52.4岁.病程1~90d,平均10.2 d.累及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30例,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11例,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3例,主动脉弓穿透性溃疡伴壁间血肿3例,主动脉食管瘘1例.15例行开胸体外循环直视手术,12例行解剖外旁路联合EVAR杂交手术,21例行完全EVAR手术. 结果 开胸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1例,昏迷1例,短暂精神症状3例,肺炎4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终3例死亡.解剖外旁路联合EVAR杂交手术患者术后1例出现右顶枕叶大面积梗死伴肺炎、肾功能衰竭.完全EVAR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28.6个月.3例患者出现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表现,因症状轻微,未予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其余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 结论 对于主动脉弓降部病变,采用开胸体外循环直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将逐步被EVAR替代,解剖外旁路联合EVAR杂交手术是治疗此病变的重要方法,完全EVAR手术是其发展方向.

  • 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疗效观察

    作者:刘文华;朱兵;刘晓伟;孙宇

    目的 评估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情况,分析异位骨化对术后疗效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 2007年10月48例行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男27例,女21例;年龄33~51岁,平均40.5岁.脊髓型颈椎病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混合型颈椎病13例.病程2~14个月,平均10.3个月.病变节段:C3、43例,C4、56例,C5、630例,C6、79例.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置换节段活动度评价疗效;并将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异位骨化分为两组,比较术后1、2、3、4年以上各指标差异. 结果 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8~72个月,平均56.6个月.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N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除术后3d,其余各时间点置换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年共13例(27.08%)发生异位骨化,其中1级8例,2级3例,3级2例.异位骨化组和无异位骨化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置换节段活动度及VAS评分、N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相对较高,异位骨化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节段活动度影响较小,对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

  • β-内啡肽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瘢痕瘙痒关系的研究

    作者:朱江婷;程飚;刘宏伟;唐建兵;项晓飞;彭艳

    目的 阿片肽与增生性瘢痕患者感觉异常有关,通过比较β-内啡肽在人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增生性瘢痕感觉异常发生、发展中所起作用. 方法 取4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自愿捐赠的增生性瘢痕组织;男15例,女27例;年龄16~50岁,平均32.6岁;瘢痕形成时间1~20年,平均4.5年.根据患者感觉情况,将瘢痕组织分为3组,无痛痒组(n=20)、单纯痒组(n=14)及痛痒组(n=8).另取行植皮手术患者自愿捐赠的正常皮肤组织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3例,女2例;年龄15~37岁,平均24.6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β-内啡肽定位情况,ELISA法检测组织中β-内啡肽含量. 结果 各组组织中均可见β-内啡肽表达,主要位于真皮层周围神经末梢、成纤维细胞和单核样细胞;其中单纯痒组和痛痒组β-内啡肽表达明显强于无痛痒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痛痒组、单纯痒组、痛痒组及正常对照组组织β-内啡肽含量分别为(617.401±97.518)、(739.543±94.149)、(623.294±149.613)、(319.734±85.301) pg/mL,其中无痛痒组、单纯痒组及痛痒组β-内啡肽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单纯痒组高于无痛痒组及痛痒组(P<0.05),无痛痒组与痛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增生性瘢痕中β-内啡肽的高表达,可能与其瘙痒发生有关.

  • ANKYLOS种植体修复术后骨生长情况研究

    作者:陈铁;黎应华;李泽健;赖仁发

    目的 观察ANKYLOS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后骨生长情况,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08年2月- 2009年8月,对170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318枚ANKYLOS种植体植入修复.男74例,共植入133枚种植体;女96例,共植入185枚种植体.年龄23~68岁,平均43.8岁.术后随访摄根尖X线片,了解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结合、颈部牙槽骨吸收以及种植体留存等情况. 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6、12、24个月定期随访.318枚种植体中不留存9枚,种植体总留存率为97.17% (309/318);其中术后6个月内脱落3枚,6~12个月脱落4枚,12~24个月脱落2枚,各时间点种植体留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0 3,P=0.492 8).术后部分患者(6个月4例,12个月31例)种植体颈部周围有新骨形成,术后6、12、24个月骨组织增长量分别为(0.392 7±0.2174)、(0.633 5±0.202 1)、(0.709 0±0.199 1) mm,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患者术后6、12、24个月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组织丧失量分别为(0.392 7±0.217 4)、(0.716 7±0.220 3)和(0.723 2±0.215 4)mm,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NKYLOS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后近期周围骨生长情况稳定,临床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成功率,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表达VEGF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对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强辉;张晨;时志斌;凌鸣

    目的 探讨表达VEGF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对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取144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36只.假手术组(A组)仅手术暴露脊髓.模型对照组(B组)、rAAV-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组(C组)、rAAV-hVEGF165-GFP组(D组)制备创伤性SCI大鼠模型,术后即刻分别予以20 μL生理盐水、rAAV-GFP病毒、rAAV-hVEGF165-GFP病毒脊髓注射治疗.术后3、7d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变化;术后7d通过脊髓组织尼氏小体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脊髓组织神经元透射电镜检测及TUNEL凋亡细胞染色观察脊髓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术后1、3、5、7 d ELISA法检测VEGF165蛋白表达. 结果 BBB评分显示术后3、7dD组神经功能较B、C组显著改善(P<0.05).尼氏小体染色显示术后7dD组脊髓组织结构破坏明显轻于B、C组(P<0.05).ELISA检测显示D组VEGF165蛋白表达呈低剂量缓释表达,术后3、5、7d,D组VEGF165蛋白表达均高于其他3组(P<0.05).透射电镜检测及TUNEL凋亡细胞染色结果显示术后7dD组脊髓神经元凋亡较B、C组显著减少,凋亡率显著低于B、C组(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术后7dD组脊髓组织AQP-4蛋白表达明显较B、C组减少(P<0.05). 结论 表达VEGF的rAAV通过抗神经元凋亡及减轻脊髓水肿对大鼠创伤性SCI起保护作用.

  • 不同频率周期性应力加载对体外多层肌管极性及分化的影响

    作者:黄维一;刘幸卉;陈荣;冯利强;廖华;余磊;曾慧君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的周期性应力加载对体外培养多层肌管极性与分化的影响,筛选优化的肌组织体外应力加载培养条件. 方法 体外培养C2C12成肌细胞于Sylgard 184铸型凹槽诱导分化形成多层肌管组织,采用自制体外细胞拉伸仪,对培养并分化的肌管进行间歇性应力加载:加载幅度10%,加载频率分别为0(A组)、0.25(B组)、0.50(C组)、1.00 Hz (D组),加载时间3次/d,每次1h.连续加载5、7、10 d时,观察各组肌管形态;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检测成肌相关基因成肌分化抗原(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tigen,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结蛋白(Desmin)、肌球重链蛋白(myosin heavy chain,MyHC) mRNA的表达差异. 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应力加载促进各组肌管的极性融合及数量增加,其中B组加载培养7d时,多层肌管排列紧密,极性显著.加载条件能促进成肌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组内随加载时间延长,各组MyoD的mRNA表达逐渐下降,7、10d与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Myogenin、Desmin、MyHC的mRNA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7d表达量高;B组除7d与10d Desmin的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随加载频率增加,MyoD、Myogenin、Desmin、MyHC的mRNA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B组表达量高;除5dB、C组Desmin和10dA、B组MyHC的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B组各相关基因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0.25 Hz)、适时(7 d)的周期性应力加载有利于生长于Sylgard 184弹性材料表面的多层肌管极性分化,但随着应力加载时间延长,肌管的老化加速.

  • 改良经皮缝合法与开放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比较

    作者:初海坤;徐衍斌;初海鹏;徐亚军;周凤吉;于欣;李慧;季晓风

    目的 通过与开放缝合法比较,探讨改良经皮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50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22例采用改良经皮缝合法治疗(改良组),术中于跟腱两侧平行各作5个孔,采用“之”字形方式缝合;28例采用Kesller缝合法治疗(常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常规组术后1例切口感染,1例跟腱再断裂,2例切口瘢痕挛缩;改良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改良组手术时间为(38.7±6.6) min,明显短于常规组(52.3±6.9) min (t=-12.29,P=0.00);改良组术中失血量为(4.9±2.0)mL,显著低于常规组(40.7±7.1) mL (t=-25.20,P=0.00).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3年,平均29.9个月.术后2年应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改良组为(99.6±1.0)分,常规组为(98.4±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10). 结论 与开放缝合法比较,改良经皮缝合法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较好选择之一.

  • 小切口椎板间插装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

    作者:王少飞;晁建虎;卫建民;Fernando G.Diaz

    目的 探讨经小切口局部椎板减压,椎板间插装融合(interlaminar lumbar instrumented fusion,ILIF)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1月,采用经小切口椎板减压、ILIF治疗1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49~67岁,平均52.8岁.病程2年~9年4个月,平均4年7个月.16例均为退变性狭窄,4例合并双侧侧隐窝狭窄,3例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病变节段:L3、42例,L4、54例,L5、S14例,L3、4和L4、5双节段2例,L4、5和L5、S1双节段4例.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疗效评定;CT扫描并测量椎管横截面面积. 结果 手术时间35~80 min,平均47 min;术中出血量120~350mL,平均145mL;住院时间4~15d,平均7.8 d.除1例发生脑脊液漏,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CT扫描固定节段,示14例棘突间融合,2例可能融合;融合时间3~10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VAS评分、ODI及椎管横截面面积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LIF可兼顾椎板减压和重建后柱稳定性,同时保护脊髓,具有创伤小及操作简便的优点.

  • BMP-2联合低氧环境诱导BMSCs向软骨表型分化的研究

    作者:廖新根;吴梨华;付明福;何丁文;顾玉荣;陈伟才;殷明

    目的 探讨BMP-2联合低氧环境诱导BMSCs向软骨表型分化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机制. 方法 取4周龄健康清洁级雌性SD大鼠骨髓采用贴壁法体外培养BMSCs,取第2代细胞根据培养条件不同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A组)、常氧加BMP-2诱导液组(B组)、低氧(O2浓度3%)对照组(C组)和低氧加BMP-2诱导液组(D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培养7、14、21 d阿利新蓝染色检测各组软骨基质糖胺聚糖( glycosaminoglycans,GAG)分泌水平,21d时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Ⅱ型胶原和低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成软骨、成骨以及低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诱导培养21d,D组细胞变为类圆形,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周边呈陷窝样,基质包裹细胞;A、B、C组均未见上述典型变化.D组阿利新蓝染色明显较其他组深,并随诱导时间延长蓝染加深,21d时出现成片深染蓝色,其他组各时间点仅见散在少量的淡染蓝色.Western blot检测D组细胞内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组显著增高,C、D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较A、B组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T-PCR检测D组成软骨分化相关指标Ⅱ型胶原α1 (collagen Ⅱα1,COL2 α1)、聚集蛋白聚糖表达高,而B组成骨分化相关指标COL1 α1、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表达水平高,C、D组低氧相关指标HIF-1α较A、B组显著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MP-2联合低氧(O2浓度3%)环境可以诱导大鼠BMSCs向软骨分化,并抑制其成骨分化,HIF-1α可能是参与促软骨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号分子.

  • 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田春祥;范雪娇;陈晓禾;邓力;秦廷武;罗静聪;李秀群;吕青

    目的 细胞外基质是脂肪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探讨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的制作方法及生物相容性,为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 取健康成年小香猪新鲜骨骼肌组织,横切成厚2~3mm的组织块,采用低渗-去垢剂法脱细胞处理.处理后采用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测骨骼肌无细胞基质是否有细胞成分残留,并观察其基本结构;应用MTT法检测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细胞毒性.取乳腺癌患者自愿捐赠脂肪组织,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从形态学、流式细胞学和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面进行鉴定.将骨骼肌无细胞基质与第3代hADSCs共培养,于培养后第1、3、5、7天通过细胞活性检测材料上细胞黏附、扩散和增殖情况,了解其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 HE、Mass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骨骼肌无细胞基质肌纤维去除完全,无细胞核残留,基质结构保留完整;大量连接成网状的胶原纤维呈多孔隙样结构,规则排列.MTT检测示骨骼肌无细胞基质细胞毒性为1级,细胞相容性好.细胞活性检测示hADSCs在骨骼肌无细胞基质上能很好地伸展,且能与周围基质黏附,进入基质内部并相互交织. 结论 经脱细胞处理的骨骼肌无细胞基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能作为脂肪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 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致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白宇;庄小强;吴颖洁;陆生林;方旭

    目的 总结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过程中发生创面大量快速出血的原因. 方法 2008年8月- 2011年8月,收治9例四肢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25~51岁,平均39.2岁.损伤原因:电烧伤2例,交通事故伤6例,其他伤1例.创面污染及软组织损伤严重;伴动脉损伤6例,神经损伤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骨折7例.伤后至入院时间1~12h,平均3.5 h.入院后急诊清创,对应处理合并伤后行VSD治疗. 结果 患者于VSD治疗后7~14d出现数分钟内吸出大量血性液体,拆开VSD敷料见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少,动脉血管壁及移植血管糜烂、破溃出血.再次彻底清创止血后,7例采用皮瓣或皮片修复后创面愈合;2例截肢. 结论 VSD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出现创面大量快速出血,与损伤严重程度及部位有关.对于伴主要血管、神经严重损伤的四肢,尤其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慎用VSD治疗.

  • 胫骨Rosai-Dorfman病一例报告

    作者:刘春华;徐杰;黄惠梅;周仕国;林院

    目的 报道1例胫骨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理、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 2010年9月收治1例56岁RDD女性患者,因右膝关节反复疼痛1年入院.影像学检查示右胫骨上段溶骨性骨质破坏区,边界可见.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为27 mm/1 h,C反应蛋白正常.初步诊断为右胫骨上段肿瘤.在局麻联合静脉全麻下行右胫骨上段肿瘤活检,彻底刮出病灶周围破坏骨质. 结果 病理检查诊断为右胫骨上段RDD.术后1周,右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自觉无活动受限;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从术前7分改善至2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100°提高至115°.患者获随访14个月,无复发. 结论 原发胫骨RDD除疼痛外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后预后良好.

  • MayoⅡB型尺骨鹰嘴骨折的关节面重建

    作者:钟竞林;杨业林;易进

    目的 总结Mayo ⅡB型尺骨鹰嘴骨折术中重建滑车切迹关节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0例直接暴力所致Mayo ⅡB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1~65岁,平均31.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11d,平均5d.术中根据滑车切迹关节面骨缺损程度,采用直接复位、截骨短缩复位或植骨重建关节面.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10个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6.5周;无关节面塌陷等并发症发生.术后8个月根据Mayo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获优6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0%%. 结论 对于Mayo Ⅱ B型尺骨鹰嘴骨折,术中重建滑车切迹关节面是恢复肘关节良好功能的基础.

  • 寰枢椎前、后路固定对枢椎及齿突拉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石林;夏虹;赵卫东;刘雅普;刘明怀;尹庆水

    目的 比较前路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系统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枢椎及齿突的大下位力,为临床选择固定方式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取6个男性新鲜尸体寰枢椎标本(C1、2)制备寰枢椎不稳模型后,分别采用TARP系统(TARP组)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椎弓根钉棒组)固定,采用材料试验机测量前、后路固定系统对枢椎及齿突的大下拉力. 结果 TARP组和椎弓根钉棒组大下拉力分别为(77.38±16.10)N和(39.31±17.27)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06,P=0.000). 结论 前路固定系统较后路固定系统对枢椎及齿突下拉力大,提示对于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从前路进行复位具有更可靠的复位效能.

  • 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作者:施洪臣;章雪松;李宝山;徐格;周强

    目的 总结采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2003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16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2例,女4例;年龄6~48岁,平均22.3岁.外伤12例,烧伤3例,冻伤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4 cm~11 cm×6 cm.以外踝上0~3cm处为轴点切取外踝上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6cm× 5 cm~12cm×8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 结果 术后3d2例发生皮瓣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皮瓣外形略臃肿,色泽与受区正常皮肤相似,质地良好.术后3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6mm. 结论 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覆盖范围广,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

  • 微小RNA对成骨细胞分化成熟的调控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名亮;李谧;余希杰

    目的 总结微小RNA (microRNA,miRNA)在成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为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miRNA对成骨分化调节相关研究文献,对成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功能性miRNA进行分类和总结. 结果 miRNA分子参与了成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通过调节BMP、TGF-β、Wnt/β-catenin等一系列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在病理状况下,尤其是一些成骨细胞分化紊乱引起的疾病中能观察到相关miRNA分子的异常表达. 结论 miRNA在成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病理作用将为骨代谢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 副舟骨切除结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

    作者:曹洪辉;唐康来;邓银栓;谭晓康;周兵华;陶旭;陈磊;陈前博

    目的 探讨副舟骨切除结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5月-2011年6月,收治33例(40足)经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男14例(17足),女19例(23足);年龄16~56岁,平均30.1岁.均有双侧副舟骨,其中单侧发病26例,双侧7例.出现平足症状至入院时间为7个月~9年,中位时间24个月.中足功能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为(47.9±7.3)分.X线片检查示,均有足部Ⅱ型副舟骨,足弓高度不同程度丢失,均伴后足轻度畸形.术中切除副舟骨,行胫后肌腱止点前置带线锚钉重建术治疗.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0例(36足)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23个月.患者术后6个月足部疼痛均消失,足部外观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中足功能AOFAS评分为(90.4±2.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3,P =0.00).X线片检查,均无内固定锚钉松动、断裂等发生;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跟距角及距骨-第1跖骨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采用副舟骨切除结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可有效纠正平足畸形,足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孙建华;张新虎;周连军;范秋生;刘斌

    目的 通过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比较,分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O'Brien Ⅲ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1月- 2010年11月,收治31例O'Brien Ⅲ型桡骨颈骨折患儿,其中18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闭合复位组),13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切开复位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术后两组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5年.闭合复位组2例发生伸直受限;切开复位组6例发生屈、伸或旋前功能受限.末次随访时,闭合复位组肘关节屈、伸、旋前、旋后活动度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除旋后活动度与健侧相似(P>0.05)外,屈、伸、旋前活动度均小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功能根据Metaizeau等的标准评定,闭合复位组获优16例,良2例;切开复位组获优4例,良4例,一般3例,差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35,P=0.001).X线片复查示,术后内固定物取出前两组骨折均解剖复位;取出后切开复位组4例发生骨折再移位,闭合复位组无骨折再移位.随访期间均无桡骨头骺缺血性坏死改变. 结论 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O'Brien Ⅲ型儿童桡骨颈骨折具有微创、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允许术后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膝前、后交叉韧带与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一期修复重建

    作者:陈平泉;朱振康;王胜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有限切开修复内侧副韧带恢复膝关节稳定和功能的疗效. 方法 2003年4月- 2010年10月,收治14例(14膝)前、后交叉韧带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21~71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4 d,平均2d.Lysholm评分为(17.00±8.29)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20.93±8.28)分.伴膝关节脱位9例,半月板损伤5例.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肌腱(2例)或自体腘绳肌腱(12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有限切开修复内侧副韧带.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出现下肢麻木,自行缓解.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膝关节均于3个月内达屈曲120°,伸直0°.术后1年膝关节IKDC评分为(89.93±6.26)分,Lysholm评分为(88.93±4.8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于膝关节韧带多发伤,关节镜配合有限切开修复重建韧带,避免了开放关节腔,同时由于刨伤小,术后关节粘连轻,关节功能恢复快.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作者:周红星;李钦宗;张保健;潘登;兰宇斌;王永朝;成小辉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 方法 2005年1月- 2010年1月,对22例(22膝)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男5例,女17例;年龄15~19岁,平均17.3岁.髌骨脱位3~8次,平均4次.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膝关节疼痛、肿胀、无力,活动受限.髌骨倾斜试验、恐惧试验、内侧髌股韧带止点处压痛、髌骨向外推移时恐惧征均呈阳性.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 IKDC)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36.7±4.7)分,Lysholm评分为(693±3.8)分.X线片示患者髌骨向外倾斜.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9个月,平均34个月.术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无力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患者髌骨脱位无复发.末次随访时,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92.4±5.3)分,Lysholm评分为(91.7±5.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关节镜下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可明显改善髌骨稳定性,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 注射型硼酸盐壳聚糖复合物作为药物载体治疗骨髓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存举;王信富;张长青;崔旭;贾伟涛;黄文旵

    目的 评价载万古霉素的注射型硼酸盐壳聚糖复合物(vancomycin-loaded borate glass/chitosancomposite,VBC)的体内、外生物活性及治疗骨髓炎效果,探讨其生物降解及抗生素缓释规律,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 VBC固相由硼酸盐玻璃及万古霉素粉剂组成,液相由壳聚糖、柠檬酸和葡萄糖按照质量比1:10:20比例混匀制成,固相及液相按质量比2:1比例混合凝固获得VBC.硫酸钙粉剂代替硼酸盐玻璃,无菌生理盐水代替壳聚糖溶液,同法制备载药硫酸钙(vancomycin-loaded calcium sulfate,VCS),作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VBC及VCS抗生素释放率,抗生素双重管稀释法测定释放抗生素的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扫描电镜观察浸泡前及D-Hank's溶液中浸泡2、4、8、16、40d的VBC、VCS降解情况,X射线衍射仪分析VBC浸泡后40 d物相组成.取33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2.25~3.10 kg;采用Norden方法制备右胫骨近端骨髓炎模型.4周后将28只骨髓炎模型制备成功的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A组(n=8)单纯清创,B、C组(n=8)清创后注入VCS及VBC至缺损处,D组(n=4)不作任何处理.术后2个月摄X线片并行Norden评分,取缺损处标本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VBC释药过程持续30 d,药物缓释前8d释放率达75%,终释放率达90%以上;VCS释药过程仅持续16d.VBC、VCS的MIC均为2μg/mL.扫描电镜观察,VCS浸泡前为光滑玻璃晶体表面,4d后已大部分降解;VBC浸泡前具有典型光滑玻璃表面,8d后结合相的玻璃部分溶化,40 d后材料表面几乎完全被生成的白色颗粒状沉淀物覆盖,材料结合疏松.VBC浸泡40 dX线衍射分析反应生成物主要物相为羟基磷灰石.术后2个月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示C组骨髓炎症状均消失,优于其余各组.A、B、C、D组X线片评分分别为(3.50±0.63)、(2.29±0.39)、(2.00±0.41)、(4.25±0.64)分,Smeltzer评分分别为(6.00±0.89)、(4.00±0.82)、(3.57±0.98)、(7.25±0.50)分.其中D组评分显著高于A、B、C组,A组显著高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评分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BC具有药物缓释性及成骨性能,有望成为治疗骨髓炎的理想材料.

  • 遗传性高凝状态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殷文靖;盛加根

    目的 综述遗传性高凝状态(beritable bypercoagulable state,HHCS)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有关HHCS相关基因突变与ANFH关系的文献,并总结分析. 结果 研究表明,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以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基因等多种HHCS相关基因突变与ANFH存在一定关系. 结论 HHCS可能是ANFH的遗传学易感因素,HHCS在我国ANFH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 应用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治疗骨科术后感染126例

    作者:杨佐明;戴士峰;张艳蕊;魏亚恒

    目的 对骨科术后感染灌洗术和灌洗管进行改良,探讨其对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3月,应用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及脉冲式灌洗法改良灌洗术治疗骨科术后感染患者126例.男98例,女28例;年龄19~63岁,平均35岁.感染部位:股骨干61例,胫、腓骨46例,肱骨干12例,髌骨7例.观察治疗期间灌洗管阻塞、脱落,灌洗、引流口继发感染及切口愈合、感染治愈等情况. 结果 灌洗期间患者均未发生管道脱落现象.68例出现灌洗管阻塞,其中9例因未及时发现出现病灶周围组织水肿;10例出现灌洗、引流口继发感染,其中6例两处同时感染;均经相应处理治愈.手术切口均于术后2周内Ⅰ期愈合;1个月内闭合灌洗、引流口.1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18个月;感染均无复发. 结论 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及脉冲式灌洗法改良灌洗术能明显降低灌洗管脱落率和阻塞率,提高了灌洗效率,可有效治疗骨科术后感染.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沈光银

    目的 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6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1例采用PFNA内固定(PFNA组),32例采用DHS内固定(DHS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程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PFN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DHS组(P<0.05).患者术后均获随访,PFNA组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DHS组平均13.8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其中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80±1.32)周,早于DHS组的(12.21±1.26)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29).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DHS组为12.5% (4/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术后1年PFNA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6.55±10.32)分,优于DHS组的(80.36±11.18)分(t =2.28,P=0.03). 结论 PFNA及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优势,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宜选用PFNA治疗.

  • AMD3100体外阻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对人关节软骨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3、9、13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彦林;王国梁;曹斌;高岗;马珂;陈文栋;许鹏;杨光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体外阻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SDF-1)/CXCR4信号通路对人关节软骨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3、9、13水平的影响,明确AMD3100的作用机制. 方法 取12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144块软骨组织(OA软骨组)和12例创伤性截肢患者144块正常软骨组织(正常软骨组)(Mankin评分均为0或1),根据添加培养液不同,每组再分为A、B、C3个亚组.A亚组含1 000 nmol/L AMD3100及100 ng/mL SDF-1的DMEM液,B亚组含1 000 nmol/L MAB310及100 ng/mL SDF-1的DMEM液,C亚组含100 ng/mL SDF-1的DMEM液.体外培养2、4d后,ELISA法测定培养液内MMP-3、9、13含量,RT-PCR检测软骨组织中MMP-3、9、13 mRNA表达. 结果 ELISA法及RT-PCR检测示:同组相同时间点A亚组MMP-3、9、13含量及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B、C亚组(P<0.05).同一时间点相同亚组OA软骨组MMP-3、9、13含量及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软骨组(P<0.05).结论 SDF-1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可诱导人关节软骨中MMP-3、9、13的表达和释放;AMD3100可阻断SDF-1/CXCR4信号通路,使软骨细胞MMP-3、9、13 mRNA表达水平及分泌量降低,但AMD3100不能使退变的OA软骨分泌MMP-3、9、13恢复至正常软骨水平.

  • VEGF抗体抑制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实验研究

    作者:戴闽;钟艳春;宗凌;杨小刚;程明;杨康骅

    目的 通过观察局部注射VEGF及VEGF抗体对小鼠植骨气囊模型中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影响,探讨VEGF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 方法 取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取出的金属关节假体柄,参照真空球磨法体外制备磨损颗粒,PBS配制成浓度为10 mg/mL颗粒悬液.取8~10周龄雌性昆明小鼠50只,体重约25 g.10只作为气囊植骨模型颅骨供体.剩余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颗粒组(B组)、VEGF刺激组(C组)和VEGF抑制组(D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制备气囊,第8天切开气囊植入颅骨骨片,制备植骨气囊模型.于植骨后第1天B、C、D组气囊内注入0.5 mL颗粒悬液,A组注入0.5 mL PBS.气囊制备期间第6、7天及植骨后隔天,C、D组气囊内分别注射0.2 mL重组人VEGF和Bevacizumab溶液,A、B组注射0.2 mL生理盐水.植骨2周后取囊壁连同骨片行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 结果 各组小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大体观察见A组气囊红肿程度轻,新生血管少;B、C、D组气囊明显红肿,可见较多渗出及新生血管,其中C组重,B组次之,D组介于A、B组间.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B组囊壁明显炎性反应及骨溶解,囊壁厚度、细胞密度及TNF-α、IL-1β、VEGF表达均较A组明显增加(P< 0.05);C组囊壁炎性反应及骨溶解显著,以上观察指标均高于B组(P< 0.05);D组囊壁亦可见炎性反应及骨溶解,但以上指标均低于B组(P<0.05),高于A组(P<0.05). 结论 VEGF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具有促进炎性反应及骨溶解作用,局部给予VEGF抗体可抑制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

  • 便携式下肢手术支架辅助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郭志民;郑佳鹏;林斌;丁真奇;陈志文

    目的 探讨采用便携式下肢手术支架辅助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 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9月,对2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自制便携式下肢手术支架维持患肢体位,取腓骨长肌腱于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男15例,女7例;年龄19~64岁,平均3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运动伤5例,摔伤3例.左膝10例,右膝12例.新鲜损伤12例,陈旧性损伤10例.前抽屉试验阳性17例,轴移试验阳性19例,Lachman试验阳性20例.术前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评定标准,异常6例,严重异常16例;IKDC主观评分为(57.64±6.11)分,Lysholm评分为(55.45±4.37)分.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8个月,平均15个月.末次随访时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度为120~135°,平均127`.前抽屉试验阳性1例,轴移试验阳性1例,Lachman试验阳性2例,未见明显韧带松动及韧带自发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根据IKDC分级评定标准:正常10例,接近正常11例,异常1例;IKDC主观评分为(90.44±6.1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653,P=0.021).Lysholm评分为(90.12±5.7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1,P =0.028). 结论 应用便携式下肢手术支架辅助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可节省人力,便于术中操作;采用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可以增加腱-骨接触面,有利于腱-骨愈合.

  • 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书振;陈跃平;林宗汉;范锲;崔伟;丰哲

    目的 通过比较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2月- 2010年5月收治的182例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5例伴尺骨茎突骨折(A组),107例不伴尺骨茎突骨折(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A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42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3例;B组分别为63例及44例.A组尺骨茎突骨折均未作处理.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其中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B组为20个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A组4例(5.3%)、B组6例(5.6%)患者出现腕关节尺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3,P =0.802).X线片示两组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10.9±2.7)周,B组为(11.6±2.3)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0,P =0.062).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两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腕关节屈伸、桡尺偏、旋前旋后活动度及手握、捏力均相似(P>0.05).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A组优24例,良4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9.3%; B组优35例,良57例,可10例,差5例,优良率8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03,P =0.839).A组闭合复位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以上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对于伴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对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外侧闭合楔形截骨术矫正儿童创伤性肘内翻畸形

    作者:杨健;何涛贞;刘少锋;彭明惺;刘敏

    目的 探讨采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术矫正儿童创伤性肘内翻畸形的疗效. 方法 1996年7月一2010年6月,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畸形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7~14岁,平均10.6岁.左侧12例,右侧8例.13例曾于外院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7例误诊为关节脱位和软组织损伤行石膏外固定.伤后2~12年出现肘关节外观异常和活动受限.术前肘关节活动范围为屈100~150°,平均133.0°;伸0~24°,平均11.7°.肘内翻角度为20~50°,平均32.1°.均采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术治疗.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7例患儿获随访,随访时间1~14年,平均5年.X线片示截骨区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5~8周,平均6周.肘关节内翻畸形均获矫正,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范围为屈110~150°,平均135.9°;伸0~27°,平均12.9°.根据Jupiter等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1%.1例术后1个月拔除克氏针后畸形复发,1年后再次行外侧闭合楔形截骨术矫正. 结论 外侧闭合楔形截骨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儿童创伤性肘内翻畸形有效方法之一.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