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综合康复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
膝关节创伤常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周围骨折是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1-2].膝关节不同的损伤、以及损伤后治疗方式和后期的配合,均影响膝关节后期的康复,其中膝关节的综合康复治疗是改善其功能障碍的重要方式之一[3-5].笔者拟采用综合治疗方式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关键词: -
双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合并心肺脑疾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双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合并心肺脑疾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75 ~86岁患心肺脑等疾病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3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3例,Ⅱ型9例,Ⅲa型5例,Ⅲb型2例,Ⅳ型3例,逆转子间型骨折1例.采用双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置换组);另选取同期在年龄、合并疾病相当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2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抗生素应用量、围术期并发症、卧床并发症、骨折内固定并发症、Harris评分.结果 置换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平均手术时间(52.7 min∶52.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0.9 ml∶156.5 ml)、平均术后引流量(162.2 ml∶158.3 ml)、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69.9 h∶68.9 h)、平均Harris评分(73.7分∶74.2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预防应用抗生素5d.在平均下床时间(8.1 d∶109.3 d)、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9%∶59%)、卧床并发症发生率(0∶36%)、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0∶18%)方面置换组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 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合并心肺脑等疾病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有效预防骨折内固定、围术期及卧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纱布填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
目的 探讨纱布填塞术控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月运用纱布填塞术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 54岁,平均34.2岁.按照AO分型:B1型9例,B2型5例,B3型3例,C1型13例,C2型4例,C3型8例,入院时所有患者均存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收缩压为(75.4±4.3) mmHg,心率为(126.5 ±12.4)次/min.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38.7±6.2)分.入院后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骨盆束缚带临时固定骨盆,急诊给予骨盆容积控制及纱布填塞术.结果 实施骨盆容积控制及纱布填塞术后,患者的收缩压为(95.2±4.6) mmHg,心率为(85.4±13.2)次/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纱布填塞术联合骨盆容积控制术前输红细胞(15.0 ±2.4)U,术后24 h输红细胞(8.3±1.5)U(P<0.05).其中24例实施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术.死亡6例(14%).填塞纱布术后(51.4±10.3) h(24 ~ 168 h)拔出. 结论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并采用纱布填塞术及骨盆容积控制,是一种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
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ACL断裂患者49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体重、血型、长期生活区域、致伤性质、并发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部位、病程等因素与ACL断裂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发生率、软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O型血(OR=0.605,95% CI0.381 ~0.960,P<0.05)及并发半月板损伤(OR=2.241,95%CI1.378 ~3.643,P<0.01)与ACL断裂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相关.病程(rs =0.168 7,P<0.01)、膝关节软骨损伤部位(H c=53.237,P<0.01)及并发半月板损伤(x2=16.944,P<0.01)与ACL断裂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相关. 结论 在ACL断裂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中,并发半月板损伤为其中度危险因素,O型血对其具有微弱保护作用;ACL断裂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并发半月板损伤及病程相关.
-
髋部肌肉密度下降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髋部肌肉密度变化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髋部CT检查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组)41例及健康者(对照组)14例作为研究对象.骨折组男14例,女27例;年龄(64.1±5.1)岁.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对照组男4例,女10例;年龄(64.8±3.9)岁.收集两组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年龄与髋部前群、内侧群、后群髋部肌肉密度的相关性;比较骨折组患者健侧与患侧髋部前群、内侧群、后群肌肉密度;比较骨折组与对照组髋部前群、内侧群、后群肌肉密度,分析其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相关性. 结果 年龄与髋部前群、内侧群、后群髋部肌肉密度均呈负相关;骨折组患者健侧与患侧髋部前群、内侧群、后群肌肉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排除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骨折组髋部前群、后群肌肉密度分别为[(34.8 ±4.1)Hu、(22.1±5.5)Hu],对照组分别为[(44.4 ±5.7)Hu、(39.2 ±5.3)Hu],骨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部内侧群肌肉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髋部肌肉密度降低,股骨近端骨折对患侧髋部肌肉密度无明显影响.髋部肌肉密度下降可能增加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风险.
-
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因卧床牵引时间长,无法早期行功能锻炼,尤其高龄患者长期卧床易引发褥疮、肺炎、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病死率为15%~20%[1].如无手术禁忌证,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分为髓内固定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等.
关键词: -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A组,35例)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B组,17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前方入路手术显露时间、手术显露过程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及手术入路并发症等.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显露过程出血量少于B组[(25.0 ±5.0)ml∶(40.0±9.5)ml] (P <0.05),两组手术切口显露时间[(7.0±2.7)min∶(8.0±4.3)min]、髋关节功能评分[(16.6±1.9)分∶(16.7±2.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复位评估(A组优18例,良13例,可4例;B组优11例,良4例,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术后6周恢复;1例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 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手术均显露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髋臼前方高位骨折优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双侧髋臼骨折更有优势.
-
Ⅰ型胶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材料促进兔骨-肌腱结合部位愈合的作用
目的 观察Ⅰ型胶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材料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损伤愈合的促进作用. 方法 建立兔部分髌骨切除模型,将制备的Ⅰ型胶原-VEGF缓释支架材料植入髌骨-髌腱结合部位.72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型胶原组和Ⅰ型胶原-VEGF组,每组24只.术后4,8,12周取材,X线片及组织学检测观察髌骨-髌腱结合部位愈合情况,生物力学检测其愈合质量. 结果 X线片显示,术后4,8,12周对照组新生骨面积分别为(2.1 ±0.6)mm2、(4.1 ±0.3)mm2、(6.6 ±0.6)mm2,Ⅰ型胶原组分别为(4.1 ±0.4)mm2、(12.1 ±0.5) mm2、(13.0±1.2)mm2,Ⅰ型胶原-VEGF组分别为(3.8±0.4)mm2、(11.0±0.5) mm2、(13.1±1.0)mm2,与对照组比较,Ⅰ型胶原组和Ⅰ型胶原-VEGF组各时相点新生骨面积均明显增多(P<0.05).组织学检测显示,对照组新生骨少,有大量纤维细胞聚集,肌腱纤维排列紊乱;Ⅰ型胶原-VEGF组大量新骨形成,胶原纤维组织排列整齐有序,术后4,8周有大量糖胺多糖表达,以纤维软骨修复为主;Ⅰ型胶原组有大量新骨形成,但肌腱端胶原纤维修复差,术后糖胺多糖表达量少,以纤维修复为主.生物力学结果显示,Ⅰ型胶原组、Ⅰ型胶原-VEGF组及对照组的极限拉应力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12周极限拉应力均明显大于4,8周;相同时相点极限拉应力比较,Ⅰ型胶原-VEGF组>Ⅰ型胶原组>对照组(P<0.05). 结论 Ⅰ型胶原-VEGF缓释材料能早期提高骨-肌腱结合部位生物力学性能,促进愈合及纤维软骨带的形成.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蛋白胶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生物蛋白胶(Bg)的复合物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 将36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制作成直径3.5 mm、深3 mm双侧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BMSCs-Bg组(植入BMSCs-Bg复合物)、Bg对照组(植入Bg)、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每组12只.术后4,8,12,16周分别行大体解剖学、HE染色观察软骨修复情况,根据关节软骨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结果 BMSCs-Bg组4周即形成类透明软骨组织,8,12周接近正常关节软骨,16周修复软骨仍未退变;而两对照组以成纤维组织及纤维软骨修复为主.术后4,8,12,16周BMSCs-Bg组组织学评分分别为(4.5±0.1)分、(4.9±0.1)分、(5.5±0.1)分、(6.2±0.1)分,均高于同时相点两对照组(P<0.05);Bg对照组评分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MSCs与Bg的复合物在短期内能够良好的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Bg是良好的细胞载体,有助于软骨的形成.
-
多糖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可吸收止血材料产品种类繁多,目前上市产品主要有微纤维胶原、医用止血明胶、氰基丙烯酸类组织胶、纤维蛋白类止血材料以及多糖类止血材料等[1],其在临床及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纤维蛋白胶、医用止血明胶、微纤维胶原以及胶原纤维网等止血材料具有动物源性,患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2],存在较高的潜在使用风险.氰基丙烯酸类组织胶类止血材料在降解过程中释放出氰和甲醛等有毒物质,会引起炎症反应或伤口愈合延迟[3].以上几类可吸收止血材料因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限制了其在临床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多糖类可吸收止血材料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在人体内易被降解吸收、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势,成为当前止血材料的研究热点[4].
关键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严重脊髓损伤可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对其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破坏,对家庭和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长期以来,临床工作者采用包括药物、手术、理疗等在内的各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但效果均不理想[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中的非造血组织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细胞[2-3],具有取材方便、扩增迅速、可自体移植等优点,在中枢神经损伤的细胞移植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笔者就B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性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住的2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RDW是否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上限分为低RDW组(RDW< 15%,198例)和高RDW组(RDW≥15%,66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相关炎性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动脉血乳酸]、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RDW异常与病死率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8 d病死率的独立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按RDW分层,绘制28 d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 高RDW组的28 d病死率显著高于低RDW组(43.9%∶26.8%,P<0.01);RDW≥15%与APACHEⅡ及病死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0.172,0.253,P<0.01),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1);RDW≥15%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144,95% CIl.202~3.826,P<0.01),在校正性别、年龄及其他相关因素后,RDW≥15%仍与患者28 d病死率独立相关(OR=2.244,95%CI1.076~4.678,P<0.05);高RDW组的28 d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低RDW组(P<0.01).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RDW水平高于正常值,是其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DW≥15%对28 d的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出血性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血性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9月入住NICU的234例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性别、年龄、吸烟史、昏迷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NICU时间等进行评估,并对肺部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肺部感染组158例(67.5%),非肺部感染组76例(32.5%).发生多重感染61例(38.6%),其中合并2种病原菌感染26例(16.5%),合并3种病原菌感染19例(12.0%),≥4种病原菌感染16例(10.1%).肺部感染组年龄(P<0.05)、吸烟率(P<0.05)均高于非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组昏迷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NICU时间均较非肺部感染组明显延长(P<0.05).肺部感染组患者标本共分离出21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93株(88.1%),革兰阳性菌13株(5.9%),真菌13株(5.9%).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完全敏感,对青霉素完全耐药.真菌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均无耐药性. 结论NICU出血性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率高,病原菌种类多样,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株发生率高,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是关键.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对侧硬膜下积液
手术对侧硬膜下积液是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1-2].我科2002年1月-2012年1月对6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其中39例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6.3%.现将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
脓毒症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严重创伤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1].全球每年约有1 800万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每天死亡约1 400例,其发生率为3%,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2-3].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例脓毒症患者,死亡约100万例[1-2].美国每年新增脓毒症患者达2万例,病死率为50%[4].病死率已从1980年的4.2/10万增至1992年的7.7/10万[5].发病率增加的原因有:人口老龄化及新生儿增加、有创操作增多、生命支持技术提高、耐药致病菌增加、免疫力下降、高危手术、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增多等[3].
关键词: -
两种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M-TLIF)和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W-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TLIF组(27例)和W-TLIF组(30例).M-TLIF组损伤部位:L4~5 11例,L5~S116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19例(Ⅰ度滑脱17例,Ⅱ度2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不稳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后方巨大骨赘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开窗术后复发1例,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后复发1例.W-TLIF组损伤部位:L4~512例,L5~S118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19例(Ⅰ度滑脱18例,Ⅱ度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修3例,腰椎管狭窄症8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腰痛和下肢痛,改良Brantigan评分评价两组椎间融合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LIF组与W-TLIF组比较,手术切口短、出血量少[(5.1±0.7)cm∶ (6.9±1.0)cm]、[(90.1 ±10.5)ml∶(155.3±21.2)ml](P<0.05). M-TLIF组术后1,3d切口处痛VAS分别为(2.1 ±0.5)分、(1.0±0.1)分,W-TLIF组分别为(3.6±0.1)分、(2.4±1.0)分(P<0.05).术中X线透视次数M-TLIF组为(46±9)次、W-TLIF组为(7±2)次(P<0.05).两组均获得随访24 ~36个月,平均26.7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JOA改善率、下肢痛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TLIF组、W-TLIF组腰痛VAS分别为(1.0±0.2)分、(1.9±0.3)分(P<0.05);M-TLIF组改良Brantigan评分≥3分24例(89%),W-TLIF组27例(90%),两组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两种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与W-TLIF比较,M-TLIF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短、术后腰痛改善明显的优点,但X线透视次数多.
-
外伤性乙状窦破裂致后颅窝硬膜外血肿一例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traumatic posterior fossa extradural hematoma,TPFEDH)较幕上硬膜外血肿少见,而多为动脉源性出血所致.急性静脉源性硬膜外血肿较少发生,静脉窦破裂出血引起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病死率较动脉源性出血高[1].外伤性乙状窦破裂致TPFEDH较少见,并且由于其位置深在,术前明确诊断乙状窦破裂较困难,术中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病死率极高.我科于2013年10月对1例外伤性乙状窦破裂致TPFEDH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近节指背动脉蒂邻指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近节指背动脉蒂邻指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并重建感觉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21例(21指)手指皮肤缺损患者,采用近节指背动脉蒂邻指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重建感觉.损伤指别:示指7例,中指9例,环指4例,小指1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9 cm×1.5 cm~4.3 cm×2.3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1.7 cm~4.5 cm×2.5 cm.皮瓣供区均采用上臂内侧全厚皮片进行修复.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修复外观,并检测两点辨别觉.根据手外科功能评分系统(TAM)对指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及植皮成活.所有患者均获得6~18个月(平均14.7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指外观恢复满意,未见明显瘢痕挛缩或色素沉着,皮瓣供区饱满,未见明显凸起或凹陷,指蹼开大与健侧无明显差异,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9mm(平均6.3mm).TAM评价:优19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 结论 携带指背神经的近节指背动脉蒂邻指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具有成活率高、术后外观及感觉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手指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交通事故、碾压伤等导致的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较大,治疗困难.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各种游离皮瓣渐趋成熟,为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及技术保障.2008年6-2012年12月我科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大面积足部软组织缺损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关键词: -
体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清创后引流管的拔除时机
临床中会遇到各种体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灶,这些病灶多数属于深且窄、多重耐药菌感染,术后抗生素使用无效或效果有限[1-2],如清创后直接缝合,多数会发生伤口的感染、复裂等,若采取开放性引流,容易在换药过程中造成创周的二次感染,且需行Ⅱ期手术缝合[3].因此,常采用彻底清创术后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4-5].笔者就引流管的拔除时机进行探讨.
关键词: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对急诊多发伤患者伤情评价及预后预测的作用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伤情评价及预后预测的作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266例多发创伤患者,比较MEWS和APACHEⅡ在不同分值段患者收住ICU、专科病房、门诊治疗、死亡及1个月内出院的构成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种评分系统评价伤情及预测预后的能力. 结果 MEWS及APACHEⅡ越高、伤情越严重,收住专科病房及ICU的概率越高、病死率越高.MEWS≥5分时,危重患者的构成比明显增加,≥5分与<5分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0.749,P <0.01);MEWS=5分为鉴别患者严重程度的佳临界点,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4.8%.MEWS≥5分对住ICU的鉴别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1.1%;对收住专科病房的鉴别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79.9%.APACHE Ⅱ≥21分时,危重患者的构成比明显增加,而≥21分与<21分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18,P<0.01);APACHEⅡ=21分为鉴别患者严重程度的佳临界点,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79.5%.APACHEⅡ≥21分对收住ICU的鉴别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73.6%;对收住专科病房的鉴别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72.8%.在预后预测性能、收住ICU及专科病房鉴别能力方面,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 CI分别为0.889 (0.830~0.948),0.937 (0.900~0.975),0.946(0.916 ~0.977),APACHⅡ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 CI分别为0.939(0.898 ~0.979),0.761(0.677 ~0.845),0.832(0.782 ~0.883).治愈组、死亡组MEWS分别为(3.0±1.5)分、(6.4±2.7)分,APACHEⅡ分别为(16.8±5.7)分、(29.9±6.4)分,死亡组评分均明显高于治愈组(P<0.01). 结论 MEWS和APACHEⅡ均能用于判断急诊多发伤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MEWS适合早期识别创伤危重患者,而APACHEⅡ更适于评估急诊留观患者及ICU患者.
-
伴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伴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手术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采取手术治疗的伴完全性脊髓损伤且无严重合并伤(包括心、脑、肺及腹部脏器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损伤部位:T5~81例,T6~72例,T7~84例,T10~11 7例,T11~12 10例,T12~L118例,L1 ~29例,L2~33例,T12 2例.按照新的AO分型:A3型2例,B2型9例,C型45例.按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LICS)评分4~9分,平均8.0分.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A级.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其中伤后6h内手术27例(急诊手术组),伤后4~7d手术29例(择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脊柱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占位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择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急诊手术组[(775.7 ±354.1)ml∶ (985.3 ±391.8)ml] (P <0.05).急诊手术组出现下肢肿胀3例,尿路感染5例,肾积水4例;择期手术组出现骶尾部褥疮5例,下肢肿胀8例,尿路感染7例,肾积水5例.椎弓根螺钉系统无松动或断裂,植骨均获融合.急诊手术组、择期手术组术后脊柱Cobb角[(10.0±1.8)°∶(11.4±1.9)°]、伤椎前缘高度丢失[(5.0±1.6)%∶(5.3±1.8)%]及椎管占位[(10.2±2.5)%∶(9.7±2.5)%]与术前比较[(28.6±8.9)°∶(29.1±8.3)°、(36.1±16.4)%∶(36.5±15.7)%、(82.5±10.7)%∶(81.8±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脊髓神经功能状态等级仍为A级.急诊手术组在脊髓损伤平面下降以及残余神经根功能恢复方面优于择期手术组. 结论 对于伴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可以尽早控制病情,有利于护理和早期康复,促进残余神经根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完全性脊髓损伤急诊手术:安全或有效?
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是一个复杂且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全身和局部(也就是神经功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决定了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伴完全性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的临床意义》一文(下称该文)对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进行了急诊手术治疗的有益尝试,工作值得肯定.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1 时间窗及局部神经功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
胸腰椎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治疗的相关问题探讨
外伤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常伴发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在过去10年间,随着对脊柱脊髓损伤研究的深入及新的诊疗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此类患者的救治水平,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治疗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 -
如何看待伴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
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研究表明,预防和逆转继发性脊髓损伤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发脊髓损伤的关键,但临床上尚未发现能有效促进继发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特效药物[1].因此,外科手术干预仍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胸腰椎骨折伴发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尽早进行手术干预已达成了基本的共识.但对于伴发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是否进行急诊手术干预,却存在较大的分歧[2-3].
关键词: -
胸腰椎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选择
胸腰椎骨折常常伴有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为了挽救脊髓和神经功能并稳定脊柱,胸腰椎骨折常需要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时机,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即神经损伤及合并损伤的严重程度.若存在其他致命性并发损伤,应予优先处理.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由于手术本身并不能恢复脊髓功能,因此手术前后相差几天并没有明显意义,反而早期手术将增加术中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
关键词: -
围术期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围术期输注不同比例血浆和红细胞(RBC)对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一2012年9月24 h内输注RBC≥10U手术患者139例,根据围术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与RBC的比例,将患者分为三组:高比例组(FFP∶ RBC>1∶1)19例、中比例组(FFP∶ RBC=1∶2 ~1∶1)43例、低比例组(FFP∶ RBC<1∶2)77例.比较三组住院期间血制品输注情况以及大量输血前后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电解质指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治愈率及病死率的差异. 结果 (1)FFP输注量高比例组多为(2 600±1 582) ml,中比例组较多为(1 390±1 043) ml,低比例组少为(318 ±342) ml(P <0.05);血小板(PLT)输注量高比例组(0~1.4 U)和中比例组(0~1.0 U)均较低比例组多(0~0.0 U)(P<0.05);三组在RBC和冷沉淀输注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输血前,中比例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0.2±10.7)s、(57.2±45.8)s]较高比例组和低比例组均明显延长[(14.3±4.4)s、(35.3 ± 10.0)s和(12.5±1.7)s、(31.5±5.9)s](P<0.05),三组血红蛋白(Hb)、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K+及Ca2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低比例组Hb为(106.8 ±31.7)g/L,较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高[(82.5±32.2) g/L、(91.3±19.1)g/L] (P <0.05),低比例组Ca2浓度为(1.99±0.24) mmol/L,较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高[(1.76±0.38) mmol/L、(1.96±0.25) mmol/L](P<0.05),三组PLT、PT、INR、APTT及K+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三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治愈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大量输血患者,按FFP∶RBC =1∶2~1∶1输注,将有利于预防大量输血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减少患者住院期间血浆输注总量,对预后无影响.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
1994 | 06 |
1990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