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 중화소화내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5232
  • 国内刊号: 32-14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05
  • 曾用名: 内镜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兆申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不同大小及类型壶腹周围憩室对胆道疾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作者:曹占国;李宁;王震宇;张莉;王帅

    目的 统计分析不同大小及类型的壶腹周围憩室(PAD)对胆道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于天津市南开医院首次经内镜检查发现PAD的患者资料,统计其年龄、性别、胆胰疾病发病情况及PAD大小、类型与胆道疾病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PAD患者1012例.按憩室大小分型,小憩室组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18.03%,97/538)高于大憩室组(10.78%,11/102)及中憩室组(12.90%,4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大憩室组急性胆管炎的发病率(46.08%,47/102)高于中憩室组(39.52%,147/372)及小憩室组(33.46%,180/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不同类型PAD患者胆道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的大小与胆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其类型对胆道疾病的发生影响并不显著.

  •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特点和病灶之间关联性分析

    作者:凌亭生;张松;夏满奎;彭春艳;郑汝桦;郭慧敏;张以洋;吕瑛;张晓琦;邹晓平;王雷

    目的 探讨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EGC)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主副病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诊断并接受ESD治疗的32例同时性多发EGC和(或)HGIN病例,总结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并将多发病灶定义为主病灶和副病灶,探索分析主副病灶在大小、部位、内镜分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脉管侵犯等方面的关联程度.结果 研究纳入的32例多发性EGC和(或)HGIN患者平均年龄(66.19±7.46)岁,男性多见(90.62%,29/32),17例(53.13%)有胃癌家族史,有吸烟和饮酒史的分别有25例(78.13%)和22例(68.75%),病灶周围黏膜合并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分别有30例(93.75%)和31例(96.88%).主病灶和副病灶的直径存在正相关(r=0.4167,P=0.018).主、副病灶的内镜形态不具有一致性(P=0.314),但病理类型和侵犯深度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和匹配度.主、副病灶在空间分布方面没有相关性,但主病灶在高位胃体(胃上1/3)与副病灶在低位胃体(胃下1/3)具有较强关联性(列联相关系数=0.463,P=0.003),并且,当主肿瘤在高位胃体后壁时,副肿瘤在低位胃体小弯侧的可能性较大,两者之间的列联相关系数为0.417(P=0.009).结论 长期吸烟、饮酒、有胃癌家族史,合并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的老年男性为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在发现一个病灶时,需警惕多病灶存在可能,并注重主、副病灶之间的关联性,避免漏诊.

  • 胆管腔内超声及胆管刷片鉴别良恶性胆管狭窄的价值

    作者:郑汝桦;王雷;姚玉玲;李运红;曹俊;邹晓平

    目的 探讨胆管腔内超声检查(IDUS)及胆管刷片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胆管狭窄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5年10月行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及IDUS的胆管狭窄患者资料,分析其IDUS特点及胆管刷片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探讨IDUS和胆管刷片鉴别胆管良恶性狭窄的价值.结果 共有230例胆管狭窄患者行ERC及IDUS,其中206例患者同时行胆管刷片检查,刷片结果为恶性者84例.230例患者中有8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75例手术病理为恶性,包括胆管腺癌65例,胰腺癌8例,壶腹部腺癌2例.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IDUS正确诊断恶性胆管狭窄72例、良性胆管狭窄9例,据此分析IDUS诊断恶性胆管狭窄的敏感度为96.0%,特异度75.0%,阳性预测值96.0%,阴性预测值75.0%.65例手术患者术前行ERC联合胆管刷片及IDUS检查,其中56例手术病理为恶性,细胞刷片正确诊断恶性胆管狭窄31例,良性胆管狭窄9例,据此分析胆管刷片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敏感度为55.4%,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26.5%.该65例患者如应用IDUS联合胆管刷片,则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敏感度上升为94.6%,但特异度下降至77.8%,阳性预测值为96.4%,阴性预测值为70.0%.结论 IDUS对诊断恶性胆管狭窄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及良好的特异度,而胆管刷片对诊断恶性胆管狭窄有着很高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但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低,如联合使用IDUS及胆管刷片技术,则可大幅度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但是诊断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有轻微下降,提示IDUS在诊断恶性胆管狭窄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判断及假阳性率.

  • 内镜下腔内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良启;李越;何南;魏章均;张大伟;梁惠宏;邵子力

    目的 探讨内镜下腔内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内镜治疗的45例晚期不可手术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消融组(23例)和非消融组(2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CA19-9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支架通畅情况和生存时间.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未出现穿孔、出血和胆漏情况;术后发热消融组2例,非消融组3例,一过性胰腺炎消融组5例,非消融组4例,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术后消融组疼痛者5例(21.7%),非消融组12例(54.5%),消融组疼痛发生率低于非消融组(χ2=5.148,P=0.023).术后7 d消融组和非消融组血浆CA19-9分别为(960.5±362.7)U/mL和(979.3±378.1)U/mL,TBIL分别为(95.25±28.36)μmol/L和(98.75±20.76)μmol/L,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两组血浆CA19-9和TBIL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消融组金属支架通畅率60.0%(6/10),高于非消融组的10.0%(1/10)(χ2=5.495,P=0.01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消融组中位生存时间271.0 d(95%CI:168.4~373.4 d),非消融组为245.0 d(95%CI:200.3~289.7 d),两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0,P=0.258).结论 内镜下腔内射频消融可以缓解癌性疼痛,延长支架通畅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的关键问题分析

    作者:王伟;施新岗;金震东;李兆申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内镜治疗的必要性及内镜治疗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内镜治疗的306例上消化道SMT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SMT的部位分布特征、病理类型、内镜术式选择等关键问题.结果 306例病灶中,食管SMT 55例(18.0%),胃SMT 244例(79.7%),十二指肠SMT 7例(2.3%).病理类型:平滑肌瘤142例(46.4%),胃肠间质瘤(GIST)114例(37.3%),异位胰腺15例(4.9%),脂肪瘤14例(4.6%),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2.3%),其他类型14(4.6%).食管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85.4%,GIST比例为5.4%;贲门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78.8%,GIST比例为12.1%;胃底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28.7%,GIST比例为69.0%;胃体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38.6%,GIST比例为45.5%;胃窦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25.7%,GIST比例为14.3%;十二指肠SMT中平滑肌瘤比例为14.3%,GIST比例为28.6%.306例病灶中,接受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242例(79.1%),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28例(9.2%),内镜全层切除术(EFR)25例(8.2%).食管SMT治疗中ESE 54.5%、STER 40%,胃SMT治疗中ESE 84.4%、STER 2.5%、EFR 10.2%,十二指肠SMT均行ESE.STER主要应用于食管(78.6%),EFR主要应用于胃底(72.0%)、胃体(24.0%).结论 食管、贲门、胃窦部位SMT以良性居多,如无明显相关症状,可定期内镜随访.胃底、胃体SMT以GIST为主,且存在中危、高危病灶,应选择内镜治疗.食管SMT选择STER较为安全,但不适合较大的病变;胃SMT以ESE为主,起源较深的胃底、胃体病变必要时应选择EFR;十二指肠SMT以ESE为主.当内镜治疗风险高或切除困难时,应选择腹腔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 探讨内镜吻合夹在上消化道穿孔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晓玲;陈晓琼;高丽影;徐丽霞;林海宁;钟世顺;邓万银;郑金辉;梁玮

    目的 探讨内镜吻合夹(OTSC)在上消化道穿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陈旧性和新鲜性上消化道穿孔并采用OTSC进行内镜下缝合的患者13例,选用的OTSC夹型号均为11/6t,操作均由资深内镜医师完成.结果 13例患者中新鲜性穿孔7例,均为胃黏膜下肿物内镜治疗术后医源性穿孔;陈旧性穿孔6例,其中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食管异物穿孔术后瘘2例,胃间质瘤腹腔镜术后瘘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1例.13例病变中胃部穿孔8例(8/13),食管穿孔5例(5/13);新鲜穿孔大小为4~30 mm(平均15.3 mm),陈旧性穿孔大小为5~10 mm(平均7.8 mm).内镜操作时间,新鲜穿孔为6~27 min(平均15.1 min),陈旧性穿孔15~80 min(平均42.3 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技术成功率100%(13/13),临床成功率在新鲜穿孔为100%(7/7),陈旧性穿孔为50%(3/6).13例患者均无特殊治疗,无特殊并发症.结论 OTSC封闭上消化道穿孔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新鲜性穿孔疗效明显优于陈旧性穿孔.无明显炎症反应引起的纤维化时,可能是陈旧性穿孔置入OTSC的较好时机,<30 mm的病灶行OTSC成功率较高.OTSC自行脱落数较少,内镜下干预取出的必要性及时机仍需进一步探讨.

  •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应用于软式内镜再处理流程质量监测的评价

    作者:黄婵;娄廼彬;王占伟;安芳

    目的 评价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应用于软式内镜再处理流程质量监测的效力.方法 将使用后的同一型号的胃镜随机分为A、B两组,均由专人执行标准化的清洗消毒流程.A组于清洗及消毒后先进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再进行微生物学采样;B组清洗及消毒后检测方法顺序相反.比较ATP生物荧光法与微生物学监测在内镜清洗与消毒后生物负载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对清洗、消毒效果检测的相关性.结果 有效样本共51例,按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标准,23例清洗合格,清洗合格率45.1%;按微生物学监测标准,47例消毒合格,消毒合格率92.2%.A、B组检测顺序不同,但两组清洗合格率(50.0%比40.0%,χ2=0.515,P=0.473)与消毒合格率(96.2%比88.0%,χ2=0.316,P=0.57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ATP检测,内镜清洗后的相对光单位(RLU)对数值高于消毒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0.50比0.88±0.49,t=2.335,P=0.024).消毒合格的内镜无论是清洗后或消毒后,ATP检测RLU对数值均低于消毒不合格的内镜(t=2.505,P=0.016;t=2.485,P=0.016).将ATP检测结果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做相关分析,显示内镜清洗后ATP检测结果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低度相关,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99,P=0.171);内镜消毒后ATP检测结果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存在低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391,P=0.005).内镜清洗后ATP检测结果与消毒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存在低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301,P=0.032).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可反应内镜生物负载变化的趋势,可作为内镜再处理流程中质量监控的方法.

  • 小肠CT联合单气囊小肠镜对黑斑息肉综合征的诊治价值

    作者:蒋彩凤;姚明荣;施斌

    目的 探讨小肠CT联合单气囊小肠镜诊治黑斑息肉综合征(PJS)胃肠道多发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或诊断为PJS的5例患者行小肠CT检查,观察小肠息肉数目、大小、部位、相关肠道急性并发症等.根据小肠CT检查结果,采用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息肉进行相应镜下治疗,分析小肠息肉数目、大小、完成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 5例患者经小肠CT检查,发现大小不等小肠息肉,其中直径>1.0 cm的息肉共计68枚,大的直径约4 cm.共完成9例次小肠镜下治疗,平均完成时间120 min,发现直径>1.0 cm的小肠息肉65枚,与小肠CT符合率为95.59%;共摘除息肉52枚,大直径4 cm,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小肠CT联合单气囊小肠镜诊治PJS胃肠道多发息肉安全、有效.

  • 内镜微创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长期疗效评价

    作者:徐佳昕;周平红;徐美东;姚礼庆;钟芸诗;张轶群;陈巍峰;陈天音;朱俊宇

    目的 探讨胃黏膜下肿瘤的内镜微创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内镜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1663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内镜治疗、随访情况等.结果 共纳入1671例病灶,病灶平均大径(1.50±1.02)cm.其中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2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29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尼龙绳结扎术7例,内镜黏膜下挖除术1011例,隧道内镜下切除术44例,内镜全层切除285例,内镜治疗失败8例.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554例,间质瘤485例,异位胰腺160例,其他如脂肪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纤维瘤等20例.术后16例发生出血,其中4例追加外科手术;有18例发生穿孔,其中2例追加外科手术.共1226例患者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1%(12/1226),无疾病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内镜微创治疗胃黏膜下肿瘤长期疗效肯定,是安全、有效的.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十二指肠Ⅰ型穿孔三例

    作者:徐刚;李振峰;刘霞;孙趁意;宋晓朋

    ERCP作为消化内镜下治疗的四级手术,术中、术后可能出现出血、胰腺炎、胆管炎、穿孔等并发症,而穿孔因为死亡率高已成为严重的并发症. 2013 年7 月至2016 年7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共完成1247例的 ERCP ,其中 3 例(0. 24%)发生十二指肠穿孔(Ⅰ型穿孔[1] ),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70~83岁,平均77岁,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高龄患者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治疗后并发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辉;柳堤;金士毛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道肿瘤,指直径≥1 cm、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浅表型病变,是扁平型结肠肿瘤性病变中重要的一个亚型[1]. 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结直肠LST大部分可以在内镜下治疗,治疗后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大,本研究就我院近3年来结直肠LST内镜治疗后发生术后出血的病例作一分析,探讨高龄患者内镜治疗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性评估.

    关键词:
  • 饮水在普通胃镜术前准备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晓玲;柴海娜;孙超;印健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上消化道黏膜表面覆盖有大量的泡沫和黏液,导致胃镜检查时视野不清,易造成漏诊或误诊[1]. 国外研究显示,胃镜检查术前给予患者口服祛泡剂和蛋白分解酶类制剂,可有效溶解、去除泡沫和黏液,改善胃镜检查时的可见度,促进微小病变特别是早期胃癌的检出. 但祛泡剂和蛋白分解酶类制剂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加重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及解释工作. 本研究让行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术前30 min饮用200~250 mL的清水,观察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改善情况.

    关键词:
  • 新型热剪切钳在猪大肠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俞春波;黄亮;赵江;施月芳;桂琴;徐福明;严卫忠;李东;陈晓敏

    在临床工作中,一些带蒂巨大息肉,特别是直径≥30 mm者,因息肉头端巨大,呈球形或分叶状,肠腔空间有限,用圈套器难以直接套到蒂部,往往只好套住部分息肉,采取分次分块切除,耗时费力,增加手术风险[1]. 有些患者被迫采用剖腹或腹腔镜手术加以切除. 针对上述困难,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器械(热剪切钳),设计的初衷是切除这种带蒂巨大息肉,在进行离体猪大肠黏膜切除实验过程中,发现该钳还可进行黏膜切开、黏膜下组织剥离,我们希望通过动物实验加以验证及改进,为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关键词:
  • 高位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后食管气管瘘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作者:陈鑫;庄耘;邵东;徐馥;杨莉君;陈建平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食管金属支架置入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见效快等优点,已成为解除食管狭窄及封堵瘘口的有效治疗手段,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食管金属支架置入后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反流性食管炎、支架移位或脱落,严重的还会发生大出血、穿孔、食管气管瘘等. 而高位食管即食管上段,在解剖学上包括食管颈段和胸上段[1] ,内镜下位于距门齿15~23 cm处[2]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对金属支架置入技术要求更高,若处理不当并发症也较多. 本研究对我科近4年开展的21例高位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病例进行了总结,旨在探讨术后出现食管气管瘘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关键词:
  • 内镜超声检查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荣海;金景鹏;王思哲;赵天成;张斌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每年的发病率1. 0~1. 5/10万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5~65岁[1-2]. GIST患者常无明显的特异性临床症状,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痛及恶心等临床表现;较小的GIST常无临床症状,在常规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 GIST中胃间质瘤占60%,小肠占30%,十二指肠占5%,结直肠占4%,极少出现在食管及阑尾[3]. GIST起源于黏膜下层,仅仅依靠普通内镜及常规活检诊断有限,而内镜超声检查( EUS)可通过肿瘤的起源层次及本身特征来诊断GIST,同时根据病变特征进一步行良恶性鉴别. 本研究分析了5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 EUS 图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探讨EUS在GIST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关键词:
  • 经双气囊小肠镜及手术确诊的绒毛膜癌累及小肠一例

    作者:丛春莉;苏秉忠;陈平;王丽萍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常见部位多位于小肠,可由小肠良恶性肿瘤、血管畸形、憩室、炎症、腺瘤性息肉等疾病所致.近年来由于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临床应用,使得此类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然而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为小肠转移性绒毛膜癌、临床表现为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临床上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异位胰腺伴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一例

    作者:温静静;刘晓玲;史金胜;陈红芳;傅兴宁;宗佩君

    患者男,42岁,因腹痛来我院就诊. 入院体检:无腹胀、恶心、呕吐,一般情况可. 胃镜检查:胃窦黏膜充血,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广泛细颗粒样隆起,胃窦大弯侧有1. 5 cm × 1. 0 cm黏膜隆起,表面不平,中央略凹陷(图1). 内镜超声检查:胃窦部黏膜下层局限性中、低回声,可见小囊样结构分布. 胃镜结合超声内镜初步诊断为异位胰腺并黏膜上皮病变. 活检病理回报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予 ESD 治疗,术程顺利,剥离下黏膜组织一块,面积3. 5 cm × 3. 2 cm,厚0. 2~0. 3 cm,黏膜表面大部分灰白、蓝染,黏膜中央见1. 5 cm×1. 0 cm的不规则隆起,高起黏膜面0. 2~0. 3 cm,距近切线0. 6 cm,隆起切面灰白、灰红,质软(图2). 病理镜下所见(图3):黏膜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轻度肠化,部分腺体囊状扩张,间质出血、水肿,散在炎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查见结节分叶状排列的胰腺腺泡及大小不等的胰腺导管. 免疫组化:CK8/18(+)、CK7(+)、CK20(+) (图4)、Ki-67(胃窦病变区40%左右+,异位胰腺区<1%+). 病理诊断:胃窦异位胰腺伴胃黏膜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切缘未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上皮及异位胰腺. 患者5d后康复出院,随访1年1个月健康、无复发征象.

    关键词:
  • 乳腺癌转移致食管狭窄一例

    作者:白成;曲君成;刘云

    患者女,76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1年,加重伴纳差1个月"为主诉就诊于我院. 患者1年前无明确原因出现进食后哽噎感,并逐渐加重,逐渐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尤以进食固体食物明显. 曾于外院胃镜检查示食管中段扩张,慢性胃炎. 入院前1个月不适症状加重,无法进食固体食物,饮水或进流食出现胸骨后胀痛不适,伴食欲下降. 我院门诊钡餐透视结果:食管中下段狭窄,长度约2. 5 cm,钡剂通过受限,考虑占位病变(图1).

    关键词:
  • 食管环周肌肉肥厚伴贲门黏膜内腺癌一例

    作者:雷复华;尚庆军;李提伟;崔会峰;李静;陈箭;王桂霞;龚继勇

    患者男,69岁,胸骨后烧灼感2年,近半年来吞咽不适且自感逐渐加重,遂收入肥城市人民医院. 入院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0~35 cm处食管环周狭窄,扩张性差,内镜能勉强通过(图1) ,卢戈液轻度不染;贲门小弯侧见一黏膜稍粗糙区,大小约0. 8 cm×0. 6 cm(图2). 活检病理:(狭窄区)轻度慢性食管炎,(贲门)黏膜内腺癌. 予胸段食管加贲门切除术治疗,切除部分食管,长13. 0 cm,周径3. 5~2. 5 cm,剪开见食管壁不均匀增厚,厚达0. 8~1. 0 cm(图3A) ,僵硬感,增厚区长度约6. 0 cm;沿大弯侧剪开,贲门小弯侧见一黏膜粗糙区,大小约 0. 6 cm × 0. 6 cm,中央稍凹陷,距下切缘2. 5 cm. 显微镜下观察:食管鳞状上皮下的黏膜肌层及固有肌层肌纤维明显增生,致肌层肥厚(图3B);贲门小弯侧见中度分化的腺癌组织,在黏膜固有层及黏膜肌层内浸润(图4). 病理诊断:(贲门)早期表浅凹陷型中度分化腺癌,侵及黏膜肌层,肿瘤大小0. 6 cm × 0. 6 cm,未见神经侵犯及脉管内癌栓,切缘未见肿瘤;(食管)环周肌肉肥厚.

    关键词: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巨大息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一例

    作者:金多晨;曹海龙;王涛;曹晓沧;王邦茂

    患者女,35岁,因间断黏液脓血便17年,排便困难1年入院. 患者1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3~4次/d,曾于院外就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 ,未规律诊治,自行服用中药,病情间断发作. 10年前行剖宫产术后腹泻加重,腹泻7~8次/d,自行服用中药,病情控制尚可. 近4年来偶有脓便,大便3~4次/d.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下坠感,伴排便困难,使用开塞露后大便1次/d,尚成形,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腹痛. 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型),结直肠多发息肉(0. 5~4. 0 cm);病理示慢性炎症. 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体格检查:直肠指捡可扪及一不规则肿物,边界不清,指套带血,余未见异常. 查血红蛋白 125 g/L,白蛋白 37 g/L,血沉24 mm/h,C反应蛋白 9. 6 mg/L. 便常规+潜血:红细胞 0个/高倍视野(HP),白细胞0个/HP,潜血化学法(+++),免疫法(+). 便培养:未检出志贺、沙门、耶尔森菌,大肠埃希菌90%,粪肠球菌10%. CT平扫:右肺上叶微结节影;两肺间质纹理增多;肠管铅管样改变. 腹部超声:左肾结石;肝胆胰脾右肾未见异常. 子宫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前位,边界清,外形规则,子宫直肠窝及双髂窝未见积液. 入院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全结肠炎,中度活动期, Mayo评分9分);结直肠多发息肉;肺部结节;肾结石.

    关键词: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重度念珠菌性食管炎一例

    作者:熊秋棠;陈星;王志峰;何浪;张娅

    患者女,60岁,因吞咽困难伴吞咽痛2个月入院. 患者2个月前因咽炎自服甲硝唑、克拉霉素8 d,后自觉吞咽困难伴吞咽疼痛,热食、热饮为著,有胸骨后不适、反酸,无发热、头晕,无心慌、胸闷等症状,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念珠菌性食管炎,后停用抗生素,口服制霉菌素片100 IU/次,3次/d,疗程2周,吞咽困难等症状未见好转,遂来我院. 既往史:反流性食管炎10余年;高血压15年;否认糖尿病史;自诉胃动力差多年,进食稍多即出现明显腹胀,口服多潘立酮片(吗丁啉)可改善腹胀症状,已停用. 入院胃镜检查示食管中上段黏膜充血水肿,可见呈条状分布的白色斑块附着(图1A),食管中下段黏膜充血水肿,大量黄白色膜状及块状絮状物附着(图1B) ,刷片1张,真菌涂片见大量真菌孢子及真菌菌丝,胃腔内可见食物潴留. 诊断为念珠菌性食管炎( Kodsi 分级 3 级)、胃潴留、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嘱患者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百科达制药厂,注册证号:S20100086) 0. 25 g,2次/d,疗程4周. 疗程结束后,患者诉吞咽困难及吞咽痛等症状消失. 1个月后来院复查胃镜示食管黏膜光滑,血管走行清晰(图2);胃腔内可见少量食物潴留. 诊断为胃潴留、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关键词:
  • 新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技术培训及操作平台的发展现状

    作者:严晓南;王东;李兆申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是指内镜经自然腔道取捷径到达靶组织或靶器官进行的手术操作,其本质在于短手术通路和使用内镜,而并非必须进入胸腹浆膜腔,胃肠道管壁也是手术操作的空间,故只要符合这两个基本要素的手术都可称之为新NOTES. 随着这一认识的革新,以ERCP、ESD、EUS等技术为基础的相关内镜诊疗操作具备使用内镜和取短手术路径这两个特点,可归于新NOTES技术的范畴. 与之相应的技能培训就关乎此领域的医师如何重新认识并掌握新NOTES技术. 目前的操作培训主要借助于不同的模拟器,但模拟器毕竟与实际的操作平台有一定区别,所以在利用模拟器培训的同时也需要对操作平台有相应的了解. 本文就新NOTES技术培训和NOTES操作平台的发展现况进行综合阐述如下.

    关键词:
  • 纳米银涂层胆道支架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唐增伟;杨园;张金铎;把永江;林延延;岳平;白冰;孟文勃;李讯

    胆道支架类型的不断革新延长了支架植入术后的非梗阻期,提高了支架的作用效力. 然而时至今日,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再堵塞、移位、需频繁更换等仍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研究表明细菌生物膜形成是胆道支架再狭窄的主要原因,细菌感染则是细菌生物形成的关键始动因素[1]. 纳米银( 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涂层胆道支架通过缓慢释放银离子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继而延长胆道支架植入术后的非梗阻期. 本研究就目前有关AgNPs材料的抗菌、抗炎及抗肿瘤特性的相关临床前期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 结肠镜息肉及腺瘤测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胜兵;王树玲;方军;柏愚;李兆申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结肠镜筛查和及时的内镜下息肉切除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对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来说,不管进行筛查还是针对临床症状的检查,其患结肠癌的危险等级取决于结肠镜中发现腺瘤的数量、病理和腺瘤的大直径,准确地测量息肉及腺瘤大小对于结肠癌的筛查和随访至关重要[2]. 目前已经证实,腺瘤的大小是患者结肠镜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患结肠癌风险的重要预测因子,当患者的腺瘤直径≥1 cm时,其发生结肠癌及高级别病变的风险明显高于仅有小腺瘤或无腺瘤的患者[2-3]. 根据美国和欧洲肠癌筛查指南,在结肠镜筛查和息肉切除术中,腺瘤直径≥1 cm和病理带有绒毛状结构以及高级别异常增生都属于高级别病变,检出较大腺瘤的患者需要比检出较小腺瘤的患者接受更短的随访间期(3年比5~10年) [2,4-5]. 此外,近的研究显示,近端结肠>1 cm的无蒂锯齿状息肉( sessile serrated polyp, SSP )的存在会同时增加患者患同期和非同期肿瘤的可能性[6]. 然而,在当前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实践中,息肉及腺瘤的大小仅能依靠临床医生的主观判断,其可靠性受学界质疑,但尚无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能够客观评价息肉及腺瘤大小. 本综述通过对近年来内镜下息肉及腺瘤大小测量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汇总,为临床实践中息肉及腺瘤测量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以期能够探索出能够适用于临床的测量技术方法.

    关键词:
  • "首届青年导师杯暨奥林巴斯消化道早癌技能实战大赛(中西部)"全面启动

    作者:

    由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奥林巴斯公司联合举办的" 首届青年导师杯暨奥林巴斯消化道早癌技能实战大赛(中西部)"于2017年9月16日在河南郑州举办了启动仪式.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会长李兆申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郭学刚教授,河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修岭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院院长刘冰熔教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部唐涌进主任,奥林巴斯西部市场部张建民部长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关键词:
  • 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疾病:2016年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临床指南介绍

    作者:朱新影;杜娟;刘改芳

    2016年9月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 ESGE)发布了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疾病的临床指南[1] ,现简介如下.在世界范围内食管癌为第8位常见恶性肿瘤,2012年全球约有新发病例456000人,死亡400000人[2]. 5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在诊断时就已伴有转移[3-4]. 对无法治愈的患者,吞咽困难成为其常见的症状,需要置入食管支架来解决进食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市面上用于恶性疾病的食管支架主要有未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部分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两端未覆膜)、全覆膜自膨式塑料支架. 食管支架也常用于食管良性疾病的治疗,常见的适应证包括顽固性良性食管狭窄,封闭穿孔和瘘,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除自膨式可生物降解支架外,其他所有良性疾病的食管支架终都要移除.

    关键词:
  • 居弹丸之地为国争光授业解惑育华夏英才

    作者:游苏宁

    每逢金秋,都是收获的季节. 今年的九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在西子湖畔召开了2017中国消化内镜学术大会,逾4000名海内外代表齐聚一堂,盛况空前. 在大会的开幕式上,主持人深情回顾了中国消化内镜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特别向刚刚因病辞世的誉满全球的世界消化内镜大师、世界消化内镜学会前任主席曹世植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据笔者所悉,按照曹先生的遗愿,迄今没有举行任何悼念活动,但噩耗传来,国内学界同仁依旧扼腕叹息. 作为相知相识逾三十载的晚辈,回首来路,难以忘怀的往事历历在目. 恰逢国庆与中秋长假,在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团圆时刻,独居陋室睹物思人,追忆自己与曹先生这对忘年之交共度时光中的雪泥鸿爪,并将感慨笔录于此,以表达对先生深切的怀念.

    关键词:
中华消化内镜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