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 중화소화내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5232
  • 国内刊号: 32-14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05
  • 曾用名: 内镜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兆申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英夫利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光平;智发朝;张亚历;肖冰;巩兰波;李明松;张振书;陈村龙;白杨

    目的 评价英夫利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38例行糖皮质激素+美沙拉秦治疗和(或)英夫利昔治疗的中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5例行糖皮质激素+美沙拉秦治疗者纳入对照组,13例行糖皮质激素+美沙拉秦治疗后黏膜未愈合接受英夫利昔治疗者及3例直接行英夫利昔治疗者纳入观察组.提取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临床有效率、内镜下黏膜愈合率、复发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 对照组有效21例(60.0%),其中缓解8例(22.9%,8/35),内镜下黏膜愈合8例(22.9%);观察组有效15例(93.8%),其中缓解9例(56.3%,9/16),内镜下黏膜愈合9例(56.3%).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缓解率、内镜下黏膜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英夫利昔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肠外表现及并发症,部分有效;3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随访过程中有3例仍维持缓解,有4例复发.结论 英夫利昔治疗中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能缓解临床症状,还可使部分达到黏膜愈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仍有部分缓解后复发.

  • 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高道键;胡冰

    目的 探讨胃镜和鼻胃镜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5例胆管扩张患者先行ERCP,并根据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大小决定是否进行扩张,扩张完成后退出十二指肠镜,然后采用胃镜或鼻胃镜进行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检查,记录患者一般资料、ERCP诊治情况、胆道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2例、胆管内乳头状产黏蛋白肿瘤2例、胆管良性狭窄可回收金属支架置入术后1例,胆总管直径在1.2~2.4 cm,有3例行乳头括约肌中切开后柱状气囊扩张,其余2例未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和扩张.5例均顺利完成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检查,其中使用胃镜1例、鼻胃镜2例、胃镜和鼻胃镜2例,进入胆总管下段1例、胆总管中上段4例.术后发生胆管炎1例,无操作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应用胃镜或鼻胃镜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检查是安全和可行的,在特定胆道疾病的诊治中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高分辨压力检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海英;郑忠青;赵威;王邦茂;刘文天

    目的 高分辨率测压(HRM)检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前后食管动力的改变,并探讨HRM在评价POEM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20例行POEM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应用HRM测食管压力,并按芝加哥分类标准分型,分析食管下括约肌及食管体部的各参数变化,1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POEM术后1个月时,20例患者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术前(24.5±13.1)mm Hg(1 mm Hg =0.133 kPa)与术后(8.5±3.1)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s完整松弛压(4sIRP)术前(20.7±6.8)mm Hg与术后(5.0±3.4)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术前(12.7±9.8)%与术后(39.6±1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管体部仍未恢复蠕动性收缩.20例患者均为Ⅰ型贲门失弛缓症,POEM术后反应较好,其临床症状迅速缓解,症状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显示症状评分的变化与LESP及4sIRP的下降有显著的相关性(LESP:r =0.751,P<0.05;4sIRP:r =0.500,P<0.05).结论 POEM微创治疗能显著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征且疗效肯定.HRM对于评价POEM微创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非医源性胆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治疗

    作者:张险峰;张荣春;潘阳林;郭学刚

    目的 探讨非医源性胆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以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诊治作用.方法 回顾35例内镜证实的非医源性胆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临床表现、病因以及ERCP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包括黄疸27例(77.1%)、腹痛22例(62.9%)、呕血2例(5.7%)、黑便1例(2.9%)、便血1例(2.9%),出现Quincke三联征4例.胆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肝胆恶性肿瘤(29例),良性病变共6例.内镜下19例可见十二指肠乳头新鲜出血,另外16例清理出血凝块.ERCP影像多表现为胆管扩张及充盈缺损.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给予保守治疗,其余34例均成功给予治疗性ERCP,出血均停止,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结果也有不同程度好转,仅1例出现术后胰腺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多数非医源性胆道出血的病因是肝脏、胆道、胰腺的恶性肿瘤.ERCP不但可明确出血原因,而且可以解除胆道梗阻,并进行止血治疗.

  • 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效果分析

    作者:时强;钟芸诗;侯英勇;姚礼庆;周平红;陈涛;任重;王萍;徐美东

    目的 探讨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内镜下治疗的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内镜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4例患者共4处病灶,位于胃体3例、胃窦1例,术前内镜超声提示均起源于固有肌层,大直径1.0~2.5 cm.2例向腔内生长为主的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2例向腔外生长为主的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4处病灶均整块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2~ 120 min,中位时间62.5 min,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纤维钙化性肿瘤.随访21~ 34个月,胃镜复查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下行ESE和EFR治疗来源于胃部固有肌层的纤维钙化性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为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诊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 经鼻内镜检查患者耐受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洛伟;林寒;李兆申;席惠君;张春华;花党英;杨丽;金震东;邹多武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检查患者的耐受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入经鼻内镜检查组(经鼻组)或经口内镜检查组(经口组),每组60例.观察并记录术中患者呕吐反射次数,心率、血压波动情况,以及经鼻检查者有无鼻腔出血.术后对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除经鼻组有2例因鼻甲肥大致鼻腔狭窄转经口检查外,两组其他患者均完成内镜检查.平均检查时间:经鼻组(362.9±112.6)s,经口组(412.1±162.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检查过程中平均呕吐反射次数:经鼻组(3.6±1.5)次,经口组(8.4±3.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P<0.05);经鼻组检查过程中血压、脉搏无明显波动,经口组血压、脉搏波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6和2.58,P<0.05).问卷调查发现,经鼻组恶心、呕吐较经口组明显减轻,仅2例(3.3%)诉鼻腔轻度疼痛,其余56例(96.6%,56/58)诉鼻腔无疼痛感觉.检查结束后经鼻组所有患者表示愿意再次接受经鼻内镜检查,而经口组有30例(50.0%)明确表示不愿意再次行经口内镜检查.结论经鼻内镜检查较经口内镜检查患者的呕吐反应更少,舒适性更高,患者耐受性更好,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检查方法.

  • 单气囊小肠镜辅助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胃肠改道术后并发胆道梗阻的诊治价值

    作者:金杭斌;张筱凤;李舒丹;杨建锋;顾伟刚;楼奇峰

    目的 评估单气囊小肠镜辅助下ERCP诊治胃肠改道术后并发胆道梗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胃肠改道术后并发胆道梗阻行单气囊小肠镜辅助下ERC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治疗完成情况、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例内镜成功到达十二指肠乳头或胆肠吻合口并行ERCP相关治疗,手术成功率达85.7%(6/7),手术时间28~72 min,平均42 min;另外1例未能成功确认输入袢并找到十二指肠乳头.7例均未发生术中及术后穿孔、急性胰腺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气囊小肠镜辅助下ERCP治疗胃肠改道术后并发胆道梗阻是可行的,也是相对安全的.

  • 术前评估早期胃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完全性切除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林晓露;何利平;梁玮;邓万银;郑晓玲;王丽珍;高丽影

    目的 探讨术前评估早期胃癌(EG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完全性切除影响因素的必要性,为指导EGC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对66例EGC患者的病灶大小、是否合并溃疡、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病灶边界进行术前内镜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EGC行ESD完全性切除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黏膜内癌组病灶以≤30 mm为主(90.9%和88.5%),黏膜下癌组病灶以>30 mm为主(57.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30,P<0.005).14例EGC合并溃疡,均未突破黏膜肌层,ESD术后病理底切缘及边切缘均未见癌侵犯,手术后病理均未见标本切端肿瘤细胞浸润及淋巴结癌转移.45例行ESD治疗的EGC,病灶边界经白光结合色素内镜确定低估率高于ME-NBI(15.6%比2.2%,P<0.05).33例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利用白光内镜判断分化程度正确率为93.9%(31/33),经ME-NBI无法进行分化程度判断.结合白光内镜和ME-NBI判断浸润深度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判断正确率为84.8% (28/33),黏膜内癌组判断正确率为57.7%(15/26),黏膜下癌组判断正确率为71.4% (5/7),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与黏膜内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26,P<0.05).结论 病灶大小>30mm、合并溃疡、未分化以及深层次浸润可能皆为ESD不完全切除的危险因素,术前应严格把握,并且治疗过程中需确定病灶的真实边界,以免不必要的手术.

  • 合并胆囊结石的十二指肠乳头癌三例漏诊分析

    作者:姚玉霞;徐宝宏;李静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起病隐匿,缺乏特异症状,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尤其合并胆道系统结石的患者,更易漏诊或误诊[1].近年我科确诊3例合并胆囊结石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83岁,因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1周伴上腹部疼痛3d于当地医院治疗.腹部超声: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伴胆泥淤积,胆总管扩张.腹部CT平扫: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伴多发结石,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术中发现胆囊充血水肿,可探及多发结石,切除胆囊后行胆总管扩张,纵行切开胆总管,取出多发泥沙样结石.

    关键词:
  • 乳头预切开窗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困难病例中的应用

    作者:张其胜;徐建华;包文敏;陶洁莉;张芸

    乳头插管成功是ERCP诊治的关键,但常会遇到困难,此时针状刀乳头预切开术(needle-knife precut papillotomy,NKPP)和针状刀开窗术(needle-knife fistulotomy,NKF)是常选择的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各家报道疗效不一,且很少有详细的手术方法和清晰的手术图片供大家参考和评价.我们采用针状刀对常规乳头插管困难的病例进行逐层切开,分离,暴露出清晰的胆总管末端,再切开胆总管,然后插管,整个过程在直视下完成,这一手术过程我们称之为乳头预切开窗术(needle-knife precut papillotomy and fistulotomy,NKPPF),手术安全,成功率高.现将32例患者手术方法和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胆胰疾病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峰;宋森涛;田党红;陆蔚;张健

    随着内镜硬件的更新和内镜技术的全面发展,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难以替代的作用[1].通过EST、ENBD、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ERBD、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ERPD)等技术及取石网篮、取石气囊等多种配件,不仅可以明确诊断,更可以部分替代胆道探查和引流手术,达到解除梗阻、引流胆汁、控制感染、解除狭窄、取出结石的目的,从而使患者免于急诊手术,降低了治疗风险,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病死率[2-3].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间我院对109例胆胰疾病患者进行了ERCP诊治,现回顾性总结如下.

    关键词:
  •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高渗盐水注射与硬化剂注射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建平;庄耘;王扬;陈炳芳;邵东;沈婷;何伟;徐馥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疾病,随着近十年来消化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原来的外科手术治疗已被内镜下多种治疗方法逐步替代.目前内镜下治疗方法较多,针对各种方法疗效的比较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但单就内镜下注射不同药物止血疗效比较的研究不多[1].为了比较内镜下不同注射方法治疗的优劣,在近两年多时间内我们就注射高渗盐水+利多卡因+肾上腺素(HLE组)和注射乙氧硬化醇(硬化剂组)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了前瞻性比较研究.

    关键词:
  • 负压肛管排气防治左半结肠巨大息肉切除术后穿孔二例

    作者:翟亚奇;令狐恩强

    例1患者女,74岁.因"间断腹泻2年"入院,入院诊断为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行ESD治疗,术中见病变自齿状线上缘到距肛缘10 cm处(图1a),常规ESD注射剥离后分片切除(图1b),后创面行APC预防性止血,并予猪源纤维蛋白胶喷洒覆盖.术后1d出现发热,高38.7℃,白细胞计数16.4×1012/L.查体:腹饱胀,左下腹有压痛反跳痛,腹部平片示膈下及肾周游离气体,肠腔积气.肠镜未见明显穿孔部位,对创面薄弱处行钛夹(日本Olympus,HX-610-135)封闭.后禁食水3d,持续负压肛管排气5d,并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随后患者体温下降,病情渐稳定.腹平片复查示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肠腔积气明显减少.3个月后复查示创面瘢痕形成(图1c).病理示直肠黏膜绒毛状腺瘤.

    关键词:
  • 可回收金属胆道支架治疗良性胆管梗阻疗效观察

    作者:宋鸿;赵亚刚;孙大勇

    临床上因肝、胆、胰腺、壶腹部等恶性肿瘤压迫胆总管,导致恶性梗阻性黄疸,采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的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但经内镜放置胆道可回收金属支架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鲜见报道,随着胆道可回收覆膜金属支架的出现,这一治疗变为现实.我们对20例放置可回收金属胆道支架治疗的良性胆管梗阻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胃窦黏膜下异物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取出一例

    作者:孟宪梅;赵海涛;徐美东

    患者男,51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伴腹胀半年,加重20余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2℃,血压17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行胃镜检查,镜下可见胃窦前壁2个直径分别为0.8 cm、1.0 cm的半球形隆起,表面黏膜光滑,病变间可见桥壁连接(图1),活检钳触之有滚动感.超声胃镜示病变位于第4层结构,肿块超声切面18 mm×14 mm,为高回声为主的不均匀回声,边界尚清晰,胃壁结构未见破坏(图2).

    关键词:
  • 胃底黏膜撕裂一例

    作者:喻健玲;胡艳婕

    患者男,24岁,因反复呕吐咖啡色液体1d就诊.患者于1d前暴饮暴食并饮酒后出现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随后反复呕吐咖啡色液体,共计10次,每次量约50 ml,伴头晕、心悸,无晕厥,无发热、腹痛、腹胀,无反酸、烧心等.呕吐物潜血阳性.腹部超声提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予抑酸、补液等治疗,并收治入院.入院查体:神清,重度贫血貌,入院后2h血压从103/58 mm Hg(1 mm Hg =0.133 kPa)降至80/40 mm Hg,心率从84次/min升至110次/min,血色素下降至54 g/L.

    关键词:
  • 回盲部套细胞淋巴瘤致肠套叠一例

    作者:牛凌云;原丽莉;康艳;张爱青

    患者男,63岁,主因"间断右下腹疼痛10余天,加重1d"入院.入院前10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伴排暗红色血便,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反酸、烧心、黄疸、腹泻等.入院前1d患者自觉腹痛较前加重,行上中消化道造影示回肠-盲肠-升结肠部位肠套叠(图1),腹部彩超示右下腹可见"同心圆"征,内环1.8 cm,外环5.0 cm,亦考虑肠套叠(图2),腹部CT示升结肠可见小圆形低密度影,大径约5.3 cm×7.6cm,肠腔内似可见脂肪密度影,肠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可见淋巴结影,考虑升结肠占位,并致肠套叠.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腹平坦,腹肌紧张,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关键词:
  • 胃间质瘤致幽门梗阻一例

    作者:张斌;金景鹏;孙立波;赵天成

    患者女,76岁,因"无明显诱因下呕吐胃内容物伴上腹部疼痛3d"入院.既往脑血栓病史20余年,右侧肢体运动感觉障碍8年.入院查体:腹平软,可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肠鸣音正常.腹部CT:胃底右下移位,胃窦、胃体左上方环绕扭转,十二指肠见约5 cm类圆形均质低密度影(图1),考虑与胃壁关系密切.胃镜检查见胃腔严重变形,折叠成角,折叠处黏膜向腔内呈球形隆起,不能窥见幽门(图2).开腹探查见胃底4 cm×6 cm黏膜下病变疝人十二指肠,将瘤体还纳胃腔内,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间质瘤,混合细胞型.肿瘤位于黏膜下层,核分裂象(0~1)个/50 HPF,小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1枚,大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枚,两侧切端未见肿瘤,CD117(+),Dog-1(弱+),CD34(+),SMA(-),Des(-),S-100(-),Ki67(<1%+).

    关键词:
  • 双气囊小肠镜诊治空肠血管平滑肌瘤伴出血一例

    作者:邵晓冬;林浩;梁振东;郭道光;郭晓钟

    患者男,42岁,因反复黑便9个月入院.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全腹部CT扫描未见异常.为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患者行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小肠镜检查示:空肠中段见一结节状隆起病变,直径约0.6 cm,病变顶端凹陷伴渗血(图1),以活检钳触之,肿物质地较硬,局部活检2块.内镜下诊断:空肠中段隆起性病变,间质瘤可能性大.小肠镜病理检查示黏膜组织慢性炎.患者转至普外科拟行腹腔镜辅助小肠部分切除术.术中先行腹腔镜探查,小肠浆膜面及系膜未见异常.于是术中再行小肠镜检查,于小肠镜下确定肿物位置,然后行腹腔镜辅助小肠部分切除术.

    关键词:
  • 异常隐窝病灶的结直肠肿瘤预警价值研究进展

    作者:施宏

    异常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是指啮齿类动物及人类结直肠上皮中形态明显区别于周围正常隐窝的单个或聚集成簇的异变隐窝(如腺管染色加深,面积扩大;腺管开口呈椭圆、锯齿或裂隙状;上皮层增厚,轻微隆起等),发生先于结直肠息肉,故被视作结直肠肿瘤的早期癌前病变,可经亚甲蓝或靛胭脂染色后于光镜或放大内镜下检测.

    关键词: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少见并发症

    作者:王钧;谢艳;周毅

    ERCP于1968年应用于临床,目前已经成为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其总体相关并发症逐渐减少,但目前仍在6% ~ 8%左右.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胰腺炎、胆道感染等,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插管困难、乳头括约肌预切开、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随着ERCP诊疗技术的进展及诊疗范围的扩大,一些少见并发症逐渐受到重视.现就其临床表现、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p53、c-myc和Ki-67的表达研究

    作者:彭晓峰;余志金;钟选芳;许岸高

    目的 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 p53、c-myc和Ki-67的基因表达改变及其与大肠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大肠隆起型腺瘤、大肠腺癌的p53、c-myc和Ki-67的表达.结果 p53在LST中阳性率为26.3% (10/38),腺瘤和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 (5/62)和69.4% (25/36),各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在LST中阳性率为28.9%(11/38),腺瘤和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58.1%(36/62)和80.6% (29/36),各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LST、腺瘤和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7% (9/38)、19.4% (12/62)和50.0% (18/36),LST与腺癌以及腺瘤与腺癌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ST与腺瘤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T和隆起型腺瘤中,Ki-67表达均与p53、c-myc表达无关;腺癌中,Ki-67表达与p53、c-myc表达呈显著相关.结论 LST、隆起型腺瘤和大肠癌三者具有不同的p53、c-myc和Ki-67表达,提示三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不同基因调控机制,LST的癌发生途径可能与隆起型腺瘤不同.

  • 胰管巨大结石致取石网篮嵌顿行体外震波碎石后内镜下成功取出一例

    作者:杨丽;姚银珍;林寒;胡良噑;王洛伟

    患者女,46岁,主诉腹胀2年余,行胰腺增强CT及MRCP均提示胰管扩张伴结石,以"慢性胰腺炎"收住入院,拟行内镜下胰管取石术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禁食12 h以上,术前20~30 min服用祛泡剂,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50 mg、地西泮5 mg.采用日本Olympus JF26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刀,美国Boston黄斑马导丝,美国泰尔茂M型导丝,美国COOK ELC扩张气囊(3 cm×8 cm)、鼻胰管等.术中患者取俯卧位,插镜至十二指肠主乳头处,聪明刀配合黄斑马导丝在主乳头处进行插管,导丝顺利进入胰管尾部,注射造影剂后X片显示胰管头部狭窄,胰管体尾部明显扩张、走行扭曲,直径大约2.0cm,可见数枚充盈缺损影,大0.7cm×0.7 cm(图1).

    关键词:
  • 应重视肠道清洁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作者:王邦茂;曹海龙

    高质量的肠道准备对于更好地完成结肠镜、放射学检查以及肠道手术至关重要.如何对肠道清洁剂进行安全性评价以及优化的管理成为经常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为此,英国消化内镜协会于2012年颁布了肠道清洁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的指南[1].新近,欧洲消化内镜协会也就目前结肠镜操作前肠道准备的管理进一步提出建议和循证推荐[2].

    关键词:
  •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解读

    作者:杜奕奇;李兆申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13年7月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制订了我国首部《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1](以下简称指南),希望为消化道疾病患者消化内镜诊疗相关的肠道准备提供临床指导,也为临床医生选择恰当的肠道准备方法提供思路.同时,针对指南中所涉及的循证依据,以"共识意见"的形式供参考[2].我们尝试就指南出台的背景,指南的重点、创新点和争议点,以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做逐一解读.

    关键词:
  •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草案)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肠道准备是指口服或灌肠清洁肠道的方法,广泛用于肠道外科术前、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诊疗和影像学(如肠道CT等)检查前.本指南以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为基础,对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的实施提供指导性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关键词:
中华消化内镜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