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절강중의약대학학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办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5509
  • 国内刊号: 33-13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4
  • 曾用名: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范永升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复方黄芩溶液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王佳;孙桂芹;马丽俐

    [目的]观察复方黄芩溶液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复方黄芩组25例和呋喃西林组25例,分别予复方黄芩溶液、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同时均予静滴更昔洛韦0.3g/次,1次/d,口服维生素B1片20mg/次,3次/d,口服甲钴胺片0.5mg/次,3次/d,1周为1疗程。记录治疗前及疗程第3、5、7d所有患者疼痛、皮损评分及记录疱疹停发、水疱干涸、水疱开始结痂及结痂面积≥50%时间。[结果]复方黄芩组对疼痛、皮损评分的降低明显优于呋喃西林组,其疱疹停发、水疱干涸、开始结痂以及结痂面积≥50%时间均较呋喃西林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芩溶液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在缓解疼痛、促进皮损消退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 傅萍教授培土抑木法治疗经行咳血验案举隅

    作者:王月星;傅萍

    [目的]介绍全国名中医傅萍教授临床辨证施治经行咳血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等方面总结傅师治疗经行咳血的学术观点,选择傅师验案举隅,并归纳分析其诊治特色与治疗效果。[结果]傅萍教授认为经行咳血多是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滞血瘀或脾虚肝旺所致,其病位在肺,与肝、肾密切相关,治疗上以中药滋阴润肺,清肝降火为主。临床上偶遇一例经行咳血患者证属脾虚肝旺,傅师以培土抑木法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傅萍教授辨治经行咳血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确定,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 王邦才教授巧用反激逆从法辨治慢性腹泻临证经验

    作者:向丽慧;王邦才

    [目的]总结吾师王邦才教授运用反激逆从法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老师临诊,整理相关病例资料,总结其对治疗慢性腹泻的辨证思路和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王教授认为慢性腹泻病人病程迁延日久,病机复杂,往往清之乏效,温之不应,健脾无功,补肾鲜验,故治疗当以复方图治,反激逆从,双向调节,或温清并用,或补泻兼施,或气血同调,并适当配伍风药,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慢性腹泻患者,辨证是其关键,然后遵从反激逆从原则,配以风药治疗,后期则予以调理脾胃,才能使顽疾痊愈。[结论]王邦才教授巧妙运用反激逆从法治疗慢性腹泻具有独到的临证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 山广志教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证经验

    作者:李生洁;山广志

    [目的]总结山广志教授临床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山广志教授临诊实践以及深入学习山教授的医案,总结山教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证经验,并归纳整理山教授治疗该病的学术思想。[结果]山教授认为肾虚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基本病机,同时伴有脾胃亏虚以及机体气机逆乱。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就是癌性骨痛,其原因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在治疗时应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内治法以滋补肾气填精固本为根本,同时注重调理脾胃,疏通机体气机;外治法以“通络活血”为治则,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再配合以食疗,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山教授在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方面的经验,疗效确切,值得学习和推广。

  • 李赛美教授治疗神志病经验拾零

    作者:潘佳蕾;李赛美

    [目的]总结李赛美教授治疗神志病(Mental Diseases,MD)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悉心揣摩,整理相关的病例资料,总结李师辨治MD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李赛美教授认为,MD的病位在少阳,病机为枢机不利,痰瘀内蒙神窍。治疗常以柴胡剂拨动少阳枢机,化痰逐瘀,畅达三焦,燮理阴阳,临床疗效显著。[结论]李赛美教授对MD的治疗有其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

  • 古方脐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临床评价

    作者:蔡明华;王晨瑶

    [目的]观察古方逍遥散脐疗对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探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选取40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以古方即逍遥散制成糊状,取适量敷于脐部,敷药范围以脐中心为圆心,直径约1 cm,外以透气小敷贴固定,每24h更换1次,连用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各进行一次疗效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0%;治疗后的黄褐斑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古方即逍遥散中药敷脐疗法对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学习推广。

  • 詹强教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曹畅;詹强;韩金生;王睿

    [目的]总结詹强教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詹强教授临床中对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的辨证施治要点和典型病例,阐述詹强教授运用首创的“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经验。[结果]詹强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属正虚为本,紊乱为标,当标本同治。采用“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手法”外治,配合药物內治、康复训练、改变不良习惯等的综合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詹强教授运用“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经验独特,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 张仁异病同法针刺治疗眼病技术撷要

    作者:张进;张仁

    [目的]介绍张仁老师异病同法针刺治疗眼病的技术。[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以及跟随老师门诊,整理张仁老师治疗眼病异病同法、同时又注重同中有异的针刺治疗技术。[结果]张老师在临床上对于多种难治性眼病,采用毫针、穴位注射、皮肤针、耳针结合的综合方术进行治疗,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又灵活采用齐刺、透刺等不同刺法及新明1、上天柱、风池等穴的不同操作手法,充分体现其异病同法、同中有异的针刺学术经验,并在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张仁老师在针刺治疗眼病时采用异病同法、同中有异之法,特色鲜明,疗效确定,值得学习推广。

  • 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肺胃组织P物质表达的干预作用

    作者:何飞;徐俭朴;杨明华;周勇;洪辉华;鲍志坚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肺胃组织P物质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肺胃相关理论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半夏泻心汤组和雷尼替丁组。采用慢性食管内灌注盐酸方法建立大鼠食管、胃黏膜慢性炎症模型,半夏泻心汤组和雷尼替丁组分别予半夏泻心汤5.4g·kg-1灌胃和雷尼替丁27mg·kg-1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取食管、胃和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和P物质免疫组化法测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肺、食管及胃黏膜炎症病理积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胃组织中P物质表达均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食管组织P物质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半夏泻心汤组大鼠肺炎症积分显著降低,胃及肺组织中P物质表达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大鼠食管及胃黏膜炎症病理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泻心汤组与雷尼替丁组比较,肺、食管和胃黏膜炎症病理积分,肺、食管和胃组织P物质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肺组织和胃组织的P物质表达呈正相关(r=0.660)。[结论]慢性食管内灌注盐酸可以诱导大鼠食管-支气管反射通路发生P物质表达改变,提示肺胃P物质相关性表达可能是中医肺胃相关理论的神经免疫机制之一,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P物质干预其神经免疫机制。

  • 裘昌林补肾熄风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缓解期经验

    作者:裘辉;张丽萍;裘昌林

    [目的]总结裘昌林老师诊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缓解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方法]通过复习相关中医文献、跟师临证、整理医案等方式,系统挖掘整理裘师在治疗MS缓解期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思路、用药特色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结果]裘师认为,MS缓解期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证;肾阴肾阳不足,督脉空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风痰入络,痰瘀互滞是本病之标;治疗上提出主证和分证分别进行辨治,临床辨证将主证分为肾阴亏虚、肾阳不足、肾元亏虚3型;确立滋阴补肾、搜风通络,温阳补肾、搜风通络以及阴阳并补、搜风和络的治疗法则,肾阴亏虚型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虎潜丸加减治疗,肾阳不足型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治疗,肾元亏虚型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认为本病应以补肾壮督治其本,虫蚁搜剔治其标,并且补肾熄风法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在主证辨治的同时,强调对能反映本病特点的个性化症状予以分证辨治,以提高临床疗效。[结论]裘师辨证论治MS缓解期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满意,副反应少,充分说明中医药治疗MS缓解期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传承推广。

  • 王坤根主任“气化”理论与中医临床关系的辨析经验研究

    作者:孙洁;李秋芬;王坤根

    [目的]分析“气化”与理、法、方、药的联系,探讨王坤根老师运用“气化”理论在临床中诊治疾病的经验。[方法]基于《内经》及历代医家对“气化”的相关论述,分析王师对“气化”与中医临床诊治疾病中理、法、方、药各个环节关系的看法。[结果]王师省疾问病,首重气化,遣方用药,多从气论。王师认为,气化是万物成败之根本,因此也是人身健康之根本。气化异常是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各种治法,达到“谨守病机,无失气宜”是疾病治疗的关键所在,而针、药等常见治疗方法都是只是调节气化的具体方法而已。[结论]“气化”不但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中医临床诊疗疾病的关键所在,更是王师临床经验的核心思想之一,值得进一步学习。

  • 疫病过用清热解毒法的流弊分析

    作者:胡慧良

    [目的]分析疫病过用清热解毒法的流弊。[方法]以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代、清代至民国、建国后为时间节点,通过名著大家的学术思想,结合相关核心期刊文献,从清热解毒法的历史源流,分析其过用的缘由。[结果]先秦两汉,清热解毒法初现端倪;晋唐,清热解毒法在方药上有所创建;宋金元,清热解毒法的地位明显上升;明代,清热解毒成为祛邪的重要治法;清代至民国,崇尚使用清热解毒药;建国后,清热解毒法有滥用的趋势。[结论]现阶段治疗疫病过用清热解毒,滥用寒凉有其历史原因,但这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理念相背离,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药物灌注对非肿瘤性乳头溢液TNF-α和IL-6影响的研究

    作者:谢小红;胡袁媛;顾锡冬;赵虹;郑爱玲

    [目的]通过观察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鱼腥草注射液或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非肿瘤性乳头溢液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120例,随机分成鱼腥草灌注治疗组和庆大霉素灌注治疗组,每周治疗1次,直至溢液停止。每次治疗前观察溢液量的变化并检测溢液中TNF-α和IL-6含量(ELISA法)。[结果]鱼腥草治疗组治愈率是96.43%,庆大霉素治疗组是77.59%,鱼腥草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庆大霉素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鱼腥草治疗组中位治愈时间为3周,庆大霉素治疗组中位治愈时间为5周,鱼腥草治疗组比庆大霉素治疗组治愈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乳头溢液中IL-6和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鱼腥草治疗组乳头溢液的IL-6、TNF-α含量均低于庆大霉素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非肿瘤性乳头溢液总有效率鱼腥草治疗组优于庆大霉素治疗组;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非肿瘤性乳头溢液的机制可能与灌注药物能降低溢液中IL-6和TNF-α的含量有关。

  • 从“伏邪”论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作者:张云;李淑萍

    [目的]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伏邪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全面地认识HPV病毒感染,拓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系统整理伏邪理论的学术脉络,从概念、病因、发病部位、外发途径、治疗等方面,对历代著名医家关于伏邪理论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HPV病毒感染与伏邪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结果]伏邪理论早源于《内经》。一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均为伏邪。伏邪病因多端,外感六淫、内伤杂病等都可导致邪气潜伏;对于其发病部位、外发途径则应以证候为依据,审症求因;伏邪的治疗,一般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治法,并根据其病机随证治之。[结论]伏邪理论自内经时代开始发展至今,虽饱受争议,但依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HPV病毒感染即为伏邪”,从伏邪论治HPV病毒感染为临床HPV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络脉瘀阻”病机与AGE-RAGE轴相关性研究

    作者:杜月光;高宗磊;柴可夫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及其受体(receptor of AGE, RAGE)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大鼠“气阴两虚、络脉瘀阻”病机的关系。[方法]高脂高糖饲料联合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30 mg·kg-1静脉注射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N模型组、糖肾方低剂量组、糖肾方中剂量组、糖肾方高剂量组、缬沙坦组,同时设正常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Ccr)等指标;ELISA技术检测尿白蛋白(urine albumin, U-alb)的浓度及血清中AGE的含量;分别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RAGE的mRNA及蛋白表达;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黏度;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结果]DN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懒动、体型消瘦,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粪质稀软,毛色枯黄,竖立。DN模型组FBG升高,血浆粘度、全血还原黏度增加,U-alb排泄率增加,Ccr降低,AGE、RAGE明显升高。经糖肾方及缬沙坦干预后一般情况改善;U-alb排泄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糖肾方中、高剂量组、缬沙坦组明显降低;Ccr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中糖肾方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明显升高;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黏度降低;AGE含量降低,RAGE表达明显下降;血清中AGE含量与肾组织中RAGE蛋白表达、U-alb排泄率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7、0.622),与Ccr呈负相关(r值为-0.456)。[结论]早期DN大鼠存在“气阴两虚、络脉瘀阻”病机,AGE-RAGE与早期DN“气阴两虚、络脉瘀阻”的病机可能具有相关性。

  • 不同温针灸量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福;宣丽华;周海江;陈飞宇;莫晓枫;虞彬艳

    [目的]通过3种不同温针灸量和随访的比较,为临床应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找到较为有效且有一定优越性的刺激量。[方法]选用146例膝OA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一壮组、温针灸二壮组、温针灸三壮组和玻璃酸钠组,以疼痛标尺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为观察指标,对各组疗效及随访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在缓解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温针灸二壮组和三壮组均优于温针灸一壮组和玻璃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二壮组和三壮组以及温针灸一壮组和玻璃酸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随访示温针灸一、二、三壮组均优于玻璃酸钠组,温针灸二壮组和三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均优于温针灸一壮组。[结论]从疗效和经济、治疗时间等角度看,艾灸二壮量是温针灸治疗膝OA的较佳灸量。

  • 消瘀泄浊饮对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残肾组织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鲁科达;张冰冰;张培培;何灵芝;陈方明;寿旗扬

    [目的]观察消瘀泄浊饮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残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Ⅳ型胶原(collagenⅣ,ColⅣ)的影响。[方法]46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以低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观察营养不良发生时间,随机分成模型组、复方ɑ-酮酸组(开同组)、消瘀泄浊饮组,每组12只,治疗4周后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应用光学显微镜(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残肾组织MMP-9、TIMP-1、FN、ColⅣ的表达。[结果]CRF大鼠在术后10周出现营养不良。与治疗后模型组比,消瘀泄浊饮组大鼠血清ALB明显增加(P<0.05),营养状况和肾功能明显改善(P<0.05),消瘀泄浊饮组对于肾功能的改善要优于开同组(P<0.05),消瘀泄浊饮组肾脏病理组织损害轻于开同组;与正常组比,模型组TIMP-1、FN、ColⅣ表达增强,MMP-9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消瘀泄浊饮组MMP-9的表达明显增强,TIMP-1、FN、ColⅣ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消瘀泄浊饮可通过上调MMP-9、下调TIMP-1表达,减少FN、ColⅣ在肾组织中沉积,从而起到保护CRF营养不良大鼠残肾组织的作用。

  • 《方剂学》选方在临床各科教材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付姝菲;年莉;李海鹏;王亚萍;尹进;韩娟;刘宏艳

    [目的]调研《方剂学》选方在临床各科教材中的应用状况,为今后教材修订提供科学数据参考。[方法]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方剂学》及8本临床学科教材所载方剂进行收集整理,考察《方剂学》中所载方剂在临床各科教材中的应用概况。[结果]各科教材应用《方剂学》载方(包含正方与附方)的平均比例为48.4%,有36首《方剂学》所载正方在临床各科教材中均未提及应用。[结论]《方剂学》与临床各科教材需加强互动选方,从而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对方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中药学大师林乾良

    作者:管家齐;林乾良

    [目的]领略中药学大师林乾良教授的严谨治学态度,探讨分析大师的中药学研究成果、学术思想和造诣。[方法]通过跟随林乾良教授学习、聆听大师教诲、伴随林乾良教授左右国内各地游历访学,挖掘整理林乾良教授自从上个世纪以来至今半个世纪之多的学术著作、教材文章、中医药科普读物,纵横对比,系统归纳分析,并作详实引述和摘录。[结果]林乾良教授治学精神:潜心研究,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致力于继承和提高。学术思想:重历史,尊传统,依法典,全面并有所创新;惜民众,药用简,重配伍,讲求经典。学术成果:教材与专著,医史和药史,多学科领域,涵盖药膳、茶疗;方药皆研究,从古代至今,百花齐放,论及华夏、海外。[结论]林乾良教授出身贫寒,早年立志,潜心研究,养成优良治学态度,知识渊博,造诣精深,形成丰厚中药学术成果,值得后学者传承发扬。

  • 《咽喉论》版本及学术成就

    作者:杜鹃

    [目的]探究《咽喉论》的版本源流及其学术成就。[方法]梳理目录学书中有关《咽喉论》版本的内容,进行实地查证,并对书中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学术成就。[结果]《咽喉论》现存3个版本:①清道光27年恒益堂重刊本;②清道光27年沧州叶圭礼本;③清光绪八年恒益堂重刊本。书中记载乳蛾、飞蛾等咽喉常见疾病,多据病变部位的形态和色泽进行诊断,分症论治。治疗方面,力倡使用吹药,记载青药方、黄药方、红药方、紫药方、治一切喉闭蜜调药、梅酥方6个外用药方。[结论]《咽喉论》可分为1847年的恒益堂重刊本和1847年的叶圭礼重刊本两大版本系统。《咽喉论》是一部出现较早的喉科专书,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 新安医家吴楚补中益气法治疗疟疾验案评析

    作者:冯烨;张浩;屠彦红;杨勤军;郭锦晨

    [目的]研究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中运用补中益气法治疗疟疾验案3则,探寻吴楚在治疗疟疾方面的诊治特色,为现代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取得更好临床疗效。[方法]以《吴氏医验录》疟疾验案3则为例,结合《内经》、《伤寒论》、《脾胃论》、《吴氏医验录》等相关论述与吴楚学术思想特点,阐释吴氏运用补中益气法治疗疟疾验案,仔细分析病因病机,探寻治疗规律与特色。[结果]吴氏治疗疟疾方面独具特色,擅于益气与温阳合用,尤好重用参芪桂附,医案中以补中益气法收功者不在少数。[结论]补中益气法对于疟疾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后学若能结合经典和吴氏论述论著对相关医案进行深入挖掘并运用于实践,则能扩展临证治疟思路,更好地临床于服务。

  • 《时病论》外感时病病因发病认识初探

    作者:李董男

    [目的]研究雷丰《时病论》对外感病病因和发病的学术观点。[方法]采用中医史学、中医文献学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时病论》中涉及外感病病因和发病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雷丰《时病论》将时病分为新感、伏气两大类,认为探讨六气之常、六气之变可导致发病。雷丰对伏气研究尤为深入,指出虚处伏邪,邪气潜伏的内因是机体内虚,外因为轻微感邪;不同的邪气侵犯人体之后,可伏留于脏腑、经脉、气血、五体等不同位置,有特定倾向性;伏气的发病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新感外邪引发伏邪,相兼发病,二是邪气潜伏后性质转变,重阴必阳,随自然界阴阳消长得时而发,三是伏邪得虚而发。[结论]雷丰对外感时病的病因、伏邪伏留部位和发病形式均有创见,其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定借鉴价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