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절강중의약대학학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办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5509
  • 国内刊号: 33-13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4
  • 曾用名: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范永升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叶丽红教授治疗噎膈经验

    作者:吴婷;叶丽红

    [目的]总结叶丽红教授治疗噎膈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从噎膈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探讨其治疗本病的经验,归纳用药规律,并予病案佐证.[结果]叶师认为,阴津亏耗是噎膈发生、发展的关键,气滞、痰凝、血瘀相互搏结,阻滞食管,胃失通降而致本病.叶师在治疗中主张以扶正祛邪为治则,采用理气降逆、祛痰化瘀的方法辨证施治,尤其重视滋润通降、运用经方及虫类药.所举病案以胃阴不足为主要病机,夹有痰瘀之邪,治疗以益胃养阴、祛痰化瘀、和降胃气为主,兼以抗癌解毒散结,获得良效.[结论]叶丽红教授认为噎膈本虚而标实,阴虚为本,气滞、痰阻、血瘀为标,强调噎膈的治疗以扶正为本、祛邪为辅,临床疗效显著,对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工作意义重大.

  • 霍介格教授运用甘味药治疗胃癌经验撷英

    作者:余佳霖;霍介格

    [目的]总结霍介格教授运用甘味药治疗胃癌的经验.[方法]通过临证抄方、病案整理,记录霍教授对胃癌病因病机的分析,整理出霍教授治疗胃癌的辨证思路以及临证施治中选用甘味药的理论来源,并具体阐述甘味药的选择及临床用药经验,后归纳总结霍教授运用甘味药治疗胃癌各个证型的独到见解,并列举案例一例予以佐证.[结果]霍介格教授认为胃癌以"脾胃虚弱"为本,"热毒、血瘀、痰结、气滞"为标.治疗应以健脾养胃、补土和中为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或清泄、或温通、或消散、或渗利,随证出入.甘味药入脾胃经,能补能缓能和,药性较为平和,甘温益气补血、甘凉濡润、酸甘化阴、辛甘扶阳、甘淡渗湿,可应用于胃癌各种证型,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验案中患者胃癌术后,加之化疗药物攻伐,以致脾胃气血两虚,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为主要治法,疗效确切.验案辨治精确,充分体现了霍介格教授运用甘味药治疗胃癌的临床经验.[结论]霍介格教授运用甘味药治疗胃癌经验独到,疗效显著,值得学习与临床推广运用.

  • 刘瑞芬教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经验

    作者:常聪聪;刘文琼;刘瑞芬

    [目的]总结归纳刘瑞芬教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刘瑞芬教授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方面系统总结刘瑞芬教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证经验,并附医案举例.[结果]刘瑞芬教授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痰瘀互结,久之损伤冲任,从而影响胞脉定期藏泻,引发本病.治法以化瘀散结、调补冲任为主,并自拟经验方——止痛调血方作为非经期的主方,新桂枝茯苓丸加味方作为经期的主方,随症加减,必要时配合西药孕激素以转化内膜,抑制子宫内膜息肉的生长.所举验案,患者痰瘀互结、冲任受损,非经期采用化痰除湿、活血消癥之法,方选止痛调血方;经期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消癥之法,方选新桂枝茯苓丸加味方,同时配合西药,获得良效.[结论]刘瑞芬教授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归纳出非经期理气散结、活血消癥,经期活血化瘀、止血消癥,必要时配合西药转化内膜的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 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应用于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慧娟;陈浩波;谢一红;王美霞;蔡彬彬;田小英

    [目的]探讨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西药组(Ⅰ组)、中药+温针灸组(Ⅱ组)、中药+温针灸+西药组(Ⅲ组),每组各40例.Ⅰ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Ⅱ组采用葛根黑苏汤+温针灸治疗,Ⅲ组在Ⅱ组的基础上加戊酸雌二醇片.观察3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及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黄体期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Ⅱ、Ⅲ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螺旋动脉RI、PI显著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厚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Ⅱ组与Ⅰ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者子宫内膜A型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Ⅲ组患者黄体期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者孕酮水平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27.5%、32.5%,Ⅱ、Ⅲ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能使子宫内膜增厚,A型子宫内膜比例升高,增加子宫内膜血供,提高黄体期孕酮及雌激素水平,从而提高妊娠率.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方面与戊酸雌二醇片效果相似,而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及提高妊娠率方面优于戊酸雌二醇片.

  • 王新华教授治疗湿热咳嗽的临床辨治经验

    作者:石华丽;王新华

    [目的]总结王新华教授运用清热化湿法治疗湿热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聆听讲授、整理医案,分析王师对于湿热蕴肺型咳嗽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的认识,并与痰热郁肺型咳嗽相鉴别,释述王师临床中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的组方意义,并以临床典型病例加以佐证.[结果]王师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认为湿热蕴肺型咳嗽病因多与外感湿热,饮食、情志失宜,失治误治有关,治疗需清热化湿并举,然而热易清,湿难去,故当以湿邪为重.湿性粘滞,需在寒凉药物中加用淡渗利湿之品,通调水道,使邪有出路,才可化缠绵湿邪,清亢盛之热.临床中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以清热化湿、宣肺止咳.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舌象变化,以此推定湿热的进退传变及湿、热的孰重孰轻,随证加减,临床疗效佳.所举案例,充分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结论]王新华教授运用清热化湿法治疗湿热蕴肺型咳嗽,临床上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医者借鉴.

  •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62例痰湿内蕴型紧张型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若怡;顾锡镇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痰湿内蕴型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痰湿内蕴型TTH患者,制定病例观察报告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1剂/d,总疗程8周,观察患者主要症状减轻效果及有效率.[结果]①治疗4周显效,患者头痛评分较前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提示,治疗后患者头项部肌肉压痛、头部紧箍感、头重、情志不舒、睡眠情况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眩晕、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倦惫症状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痰湿病机出发,采用温阳健脾利水的治法,自拟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痰湿内蕴型TTH取得较好效果.

  • 升降散君药刍议

    作者:汪顺;刘林

    [目的]探究升降散的君药及其理论依据,给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素问》《伤寒瘟疫条辨》等相关文献的研究,同时结合临床案例,探讨升降散君药的动态性.[结果]君药针对主要病机而立,病机的动态性决定君药的动态性,升降散方证根据不同的病机选用不同的君药,即以少阳郁热为主证,兼见阳明证,君药为僵蚕;以阳明胃热为主证,兼见少阳郁热证,则君药为大黄.所举两例患者,前者以少阳证为主,重在宣郁透热,故以僵蚕为君药;后者以阳明证为主,下焦不通、气机阻滞,故以大黄为君药.[结论]针对病机不同,升降散的君药既可为僵蚕,又可为大黄.

  • 腰三针联合分经辨证取穴配合揿针留针候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研究

    作者:池伟东;庄娟娜;吴俊哲;曾东杰

    [目的]观察分经取穴结合揿针留针候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共纳入94例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门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后配合艾灸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揿针留针候气治疗,两组治疗30天后行效果评价.[结果]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的改善上,两组患者治疗第30天后较治疗前1天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随着时间推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30天后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感觉障碍一项评分中,两组患者治疗第30天后较治疗前1天提高明显,且治疗组改善随着时间推移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三针分经辨证取穴配合揿针留针候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 任脉灸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作者:魏方月;冷军;田梦;娄天伟;刘会敏;訾阳

    [目的]探究任脉灸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将50例存在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的脊髓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组)和观察组(常规康复训练加任脉灸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并进行常规间歇导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任脉灸的治疗.常规康复训练两组皆1次/天,连续治疗五天,休息两天,观察组的任脉灸治疗,3次/周,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日排尿记录(单次尿量、24h排尿次数、24h漏尿次数)、尿动力学测定[大膀胱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detrusor leak point pressure,DLPP)、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RUV)],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单次尿量、大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逼尿肌漏尿点压降低,残余尿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无泌尿系炎症发生.[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任脉灸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膀胱大容量,改善尿频,漏尿等症状,减少泌尿系的感染,对患者的膀胱功能有较好的调节和保护作用.

  • 右归饮调节神经细胞凋亡治疗轻微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文珺;邹阳;黄杨

    [目的]探讨右归饮对轻微脑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右归饮治疗组,每组各16只.模型组和右归饮治疗组大鼠按照改良的重物自由落体法进行轻微脑损伤模型造模.造模完成后,右归饮治疗组大鼠以10g/kg的右归饮灌胃4周,1次/d.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予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4周,1次/d.灌胃结束后,取所有大鼠的血清和脑组织,分别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factor,V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Bcl-2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QPCR检测caspase-3、Bax、Cyt C、Bcl-2的mRNA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大脑海马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右归饮治疗组血清中的IL-1β、TNF-α、iNOS等炎性因子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而VEGF和NGF的表达量则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QPCR提示,右归饮治疗组海马组织中的caspase-3、Bax、Cyt C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E染色镜下观察提示右归饮治疗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数目较多,较模型组排列均匀、清晰,细胞核碎裂较少.[结论]右归饮能够降低炎症反应,下调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拮抗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神经.

  • 国医大师徐景藩论治消化道肿瘤经验浅析

    作者:谭唱;赵宇栋;徐丹华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辨治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徐景藩教授对消化道肿瘤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学术观点,总结徐景藩教授辨治消化道肿瘤的经验,并分析其典型案例.[结果]徐景藩教授认为消化道肿瘤形成有其特殊性,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局部气血痰湿瘀毒聚积,初期不易察觉,后逐渐发展而出现坚满作痛、纳差乏力等症,又经历手术攻伐,所以病机复杂.治疗时应重视望诊,在顾护脾胃气机的基础上,采用刚柔并济、平衡阴阳的治疗原则,慎用辛温滋补药物,通利攻毒酌用虫药,佐以情志调理培补生气,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所举案例以扶正固本、益气养阴、调畅情志为法,改善了患者症状,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徐景藩教授主张在顾护脾胃气机的基础上,平和组方、平衡阴阳、调畅情志辨治消化道肿瘤的独到见解和丰富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 蔡宛如教授"脏腑同治法"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拾掇

    作者:邓浩然;朱诗乒;俞正秋;蔡宛如

    [目的]总结蔡宛如教授"脏腑同治"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方法]分析蔡宛如教授对脏腑同治理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阐述其独到的临证思维及用药经验,并附经典案例以验证.[结果]蔡宛如教授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指出五脏六腑受累均可致肺系疾病发生,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长,病因病机错杂,常非肺系一脉所为病,更需有五脏六腑相为病的整体观念.脏腑同治法主要体现在肺胃同治、肺与大肠同治、肺与三焦同治,如治上焦咳嗽,不单治肺,而应治在心肺;治疗缓解期患者,不可一味过补,还应清泄余邪.认为"治气"与"治痰饮"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个关键点等,并将此验之以临床.所述医案从肺、心、肾、大肠等脏腑论治,气血水饮同治,获得佳效.[结论]蔡宛如教授"脏腑同治"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实用价值,值得继承推广.

  • 宣桂琪名老中医诊治小儿癫痫经验拾萃

    作者:张赛君;陈健;宣桂琪

    [目的]总结宣桂琪名老中医诊治小儿癫痫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跟随宣老抄方侍诊,收集相关医案,总结宣老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并以典型医案加以分析.[结果]宣桂琪名老中医认为小儿癫痫的病因不外乎"风""火""痰""瘀""虚",临床上病机复杂多变,包括风火攻上、痰瘀互结、虚实夹杂等,治疗宜分清本末虚实.风邪为主则祛风平肝,火邪偏盛则清热降火,痰瘀互结则化痰祛瘀,虚象明显则补益脾肾.宣老自拟"宣氏癫痫方",将五种病因及复杂病机均考虑在内,处方配伍严谨,临床疗效显著.所举医案,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结论]宣桂琪名老中医对于小儿癫痫认识深刻,自拟"宣氏癫痫方"疗效显著,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借鉴.

  • 单兆伟教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浅析

    作者:赵宇栋;单兆伟;李秀源;汤佳崯;谭唱

    [目的]探讨单兆伟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单兆伟教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认识和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学术观点,总结单兆伟教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并分析其典型案例.[结果]单兆伟教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为七情所伤及饮食失节,致"湿腐"胶浊难祛,气血不通致痞痛,病机在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单兆伟教授主张在恢复脾胃气机的基础上,采用温清化浊、益气活血、疏肝和胃、通降导积的治疗方法,临床收效甚佳,以疏肝和胃为主治疗的案例亦效果满意.[结论]单兆伟教授继承和发扬孟河派中正平和、用药轻灵的治疗特色,提倡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 夏桂成治疗崩漏经验述要

    作者:王嘉;赵可宁

    [目的]总结与分析夏桂成大师对崩漏的病因病机研究及临床诊治经验.[方法]跟随夏桂成大师之学术继承人赵可宁主任临证,感悟其将大师的理论与经验运用于临床的诊治方法,总结大师对崩漏之病理病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补肾调周法的特色治法,记录并分析验案一例.[结果]夏桂成大师认为崩漏的主要病机在于阴阳失衡的整体原因及子宫病变的局部原因.治疗上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尤其注重运用补肾调周法以治本.所举医案一则,先控制患者出血,后运用补肾调周法帮助其恢复排卵,建立周期,疗效颇著.[结论]夏桂成大师在崩漏血止后运用补肾调周法帮助患者恢复排卵,建立周期,获得良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何若苹辨证论治原发性痛经

    作者:傅丹旦;何若苹

    [目的]探讨何若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何若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医案,分析何若苹对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其从因而论、分期而治的经验,并分析典型案例以佐证.[结果]何若苹认为本病因病机以"寒"为主,寒、瘀、虚互为因果;治疗上以脏腑而论,治"肝"为要,肝、脾、肾三脏同调;主张以"通"字立法,"温通""疏通"有所侧重,强调分期而治,尤其重视调和冲任阴阳平衡,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所举验案亦体现了老师的诊治思路.[结论]何若苹从因而论、分期而治治疗原发性痛经独到的见解与丰富的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数据挖掘的癌性疼痛证治规律研究

    作者:陶方泽;周小敏;罗毅;王安喜;任国庆

    [目的]探讨癌性疼痛中医证治规律.[方法]检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收录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和个人经验类文献,规范纳入文献中的四诊信息、证型及所用方剂和药物,运用频数统计、关键字词分析以及黄金分割律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再结合中医药理论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疼痛性质来看,实性疼痛远多于虚性疼痛;从脉象来看,虚证脉象略多于实证脉象,表明癌性疼痛病机有本虚标实的一面.癌性疼痛主要证型为瘀血阻滞、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癌性疼痛病位主要在经络、肾、脾,痛多肝郁,与肝关系密切,以虚为本,血瘀、气滞、痰、毒为标;更有虚实夹杂,病机较为复杂者.内服用方以补益和血、清热解毒、化痰理气为基本治疗大法.内服用药以扶正祛邪为着眼点,外治用药多从血瘀论治.内服用药和外治用药相比较,都从血瘀及热毒论治,注重活血化瘀止痛、清热解毒止痛,外治用药有其特异性,如祛风湿止痛、解肌止痛,着眼于局部对症治疗,急则治其标;内治用药侧重于补虚固本止痛、理气解郁止痛,着眼于整体调理,标本兼治.[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临床相关文献,得出以"四诊信息-辨证方法-病机分析-遣方用药"为一体的癌性疼痛中医证治规律,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用药规律探讨及分析

    作者:孙舒雯;江凌圳

    [目的]本文通过对2006—2015年以来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临床文献的搜集、整理及分析,深入探讨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儿童哮喘的用药规律与特征.[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2006—2015年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数据挖掘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方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该病治疗用药规律,为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16篇,共涉及药物267味,药类20种,常用药类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常用药物为:甘草、麻黄、杏仁、半夏、地龙、紫苏子、五味子、黄芪、黄芩、桑白皮;常用药对为:麻黄/杏仁/甘草、麻黄/杏仁/紫苏子、麻黄/杏仁/地龙、麻黄/杏仁/黄芩、麻黄/杏仁/桑白皮、麻黄/杏仁/半夏.[结论]儿童哮喘发作期常用药物为麻黄、杏仁、紫苏子、桑白皮、半夏化痰、平喘;缓解期常用黄芪、白术、党参、太子参固表、健脾;白芍、当归、麦冬、五味子益肺、敛肺;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宣肺平喘的基础上常用黄芩、桔梗清热、化痰;除常见病理因素"痰浊"之外,"风邪"和"血瘀"也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临证常配伍地龙、桃仁、丹参.

  • 《小儿药证直诀》对肺炎喘嗽诊治的启示

    作者:周婧媛;韩新民

    [目的]探讨《小儿药证直诀》诊治肺炎喘嗽的启示.[方法]阅读《小儿药证直诀》,整理钱乙论述与诊治肺系疾病的有关内容,通过理解与发挥,归纳总结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结果]从《小儿药证直诀》中阐述的肺热、肺盛复有风冷、肺虚热及肺脏怯四个方面探讨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在治疗肺炎喘嗽时,应当识病之轻重先后、究五脏之相胜轻重、慎季节之更替变化、别虚实之有余不足和调方药之迅速及时.[结论]《小儿药证直诀》对方药和证治的阐述,对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不断探究其本质,才能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高疗效.

  • 基于学习产出教育模式的中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楼航芳;毕晓晨

    [目的]以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为目标,探索基于学习产出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以学校中医学专业为试点,通过参考OBE教育模式,分析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确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并以全国中医学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成绩为依据,比较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掌握率,说明OBE教育模式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果.[结果]学校中医学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多元化培养与师资现状之间的矛盾加剧等不足,而参考OBE教育模式,即可确立"细化实验教学目标,定义学习产出"等改革措施.通过实践,在全国中医学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中,学校中医专业学生解剖学科认知层次的掌握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3.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掌握率.[结论]基于OBE的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综合等高阶层认知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室利用率,能较为全面评价医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效果,从而有效促进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的提升.

  • 宋以后浙派中医变迁及对浙派中医儿科影响初探

    作者:赵文坛;陈华

    [目的]探究宋以后浙派中医发展历程及学术渊源,并从中分析对浙江儿科流派现状的影响.[方法]运用史料考证、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历史背景、医学流派、医家生平、社会关系、地理环境等方面,总结浙派中医的发展过程.归纳浙江中医儿科流派现状特点,并剖析浙派中医对浙派中医儿科现状形成的影响.[结果]宋室南渡是浙派中医发展的转折点,钱乙、金元各家学派与浙派中医存在源流关系,易水、河间、丹溪、永嘉、钱塘、温病、温补、绍派伤寒等学派在浙江广为传播.浙江中医儿科植根于浙派中医,在其影响下,中医儿科临床偏于滋阴清热,略于应用麻桂等辛温之剂.[结论]浙派中医的形成是众多学派不断融合的过程,其中钱乙、河间、丹溪、温病等学派对浙江近代儿科医家影响深远,形成以滋阴、清热为主导的儿科临床特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