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浆中游离梭曼的电鳐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测定法
梭曼是一种对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有机磷化合物.由于梭曼毒性强且在体内降解迅速,国外目前主要通过大进样量气相色谱或气-质联用方法来检测[1,2],其优点是:(1)灵敏度较高,如检测下限可达1.5 pg/ml血浆;(2)可以将梭曼的4个异构体分开,以便研究各异构体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TSH、FT3、FT4的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之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1].它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整个测定过程全自动控制,反应时间短,15~30分钟即可出结果.该法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达1pmol/L.
-
寻求缩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间差异
编辑同志:目前,HBsAg的检测各医院常用的方法有ELISA法、斑点膜法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如罗氏、雅培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等,HBsAg检测的仪器、试剂不同,检出的灵敏度差别很大,如ELISA方法,试剂厂家不同检测下限可为1 ng/ml、0.5 ng/ml,还有的可低于0.5 ng/ml,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低可检测0.062 5 ng/ml,斑点膜法为定性方法,由于各医院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试剂不同;方法学灵敏度的差异;检测中的干扰因素;试验人员的操作误差;免疫反应的前后带现象造成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以及HBsAg突变株的影响;使得HBsAg检测结果常出现矛盾现象,为此引起的医疗纠纷已屡屡出现.
-
新《指南》首次提出“临床治愈”
1强化检测与监测,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2015年10月,新发布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简称《指南》)首次提出了“临床治愈”的概念,明确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停药后持久应答、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HBsAg消失或抗-HBs阳转、并伴有A LT复常和肝脏组织学基本正常或有轻微病变作为治疗目标,通过科学检测和监测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的监测与随访中做出合理决策。 -
恩替卡韦联合肝康Ⅱ号治疗亚急性肝衰竭、肝硬化结节患者结节消失1例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仅为0.96%[1] .相当一部分HBsAg阳性携带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慢性乙型肝炎可在短时间内出现肝功能衰竭,其成活者可发生坏死后性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在病毒性肝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安全性较好[2] .本文报告1例亚急性肝衰竭、坏死后结节性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 病毒低于检测下限,擅自停用后病毒对拉米夫定出现耐药;换用阿德福韦酯,发生病毒耐药;换用恩替卡韦联合肝康Ⅱ号治疗后结节消失、脾脏恢复正常,停用恩替卡韦后肝脏再次出现质地不均、脾脏增大,加用恩替卡韦后再次恢复正常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
抗病毒治疗后血浆病毒阴性的艾滋病患者泪液中存在HIV
为观察经过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感染者的泪液中是否存在HIV-1,我们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入组的16例成年HIV感染者均接受了1年以上的HAART治疗,血浆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至少6个月.选择2例未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和3例出现耐药的HIV感染者作为不同的对照组;另外选取5例HIV抗体阴性者作为健康对照.研究经过北京协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
寻找治愈HIV感染的新方法
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已有30多年,至今尚未找到治愈方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将病毒抑制到低于常规方法可检测下限.然而,由于HIV潜伏库的存在,一旦中断治疗病毒将迅速反弹.HIV潜伏库已成为目前抗病毒药物不能完全清除病毒的主要障碍.现就HIV感染的新的几种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
恶性疟疾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征1例
患者男,48岁,因"高热7d,尿黄5d"急诊以"发热原因待查"于2011年12月11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区、肾区叩击痛(+).血常规:白细胞17.02×109/L,红细胞4.59×1012/L,血小板16×109/L;生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96.4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6.2 U/L,总胆红素(TBil)200.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04.9μmol/L,白蛋白(ALB)29.9 g/L,肌酐(CREA)603.6μmol/L,尿素氮(BUN)33.8 mmol/L,乳酸脱氢酶(LDH)1 129.9 U/L.入院后4h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1.22×109/L,红细胞3.92 ×1012/L,血红蛋白111 g/L,血小板19×109/L;血生化:ALT 56.6 U/L,AST 291.4 U/L,TBil 282.3 μmol/L,DBil 161.1μmol/L,ALB 25.5 g/L,CREA 578.6μmol/L,BUN40.17 mmol/L,LDH 2344.3 U/L.入院8h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抽搐,血糖低于检测下限,血气分析提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
数字PCR检测cfDNA中KRAS突变的灵敏度研究
目的 该文旨在研究一种适用于数字PCR在KRAS基因突变液态活检中的灵敏度评价方法 ,并通过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 验证灵敏度算法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11月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设计引物探针建立KRAS检测方法,确定其检测下限、定量下限、变异系数.2017年1月比较了数字PCR 3种不同检测下限统计算方法.结果成功建立微滴式数字PCR对KRAS突变检测方法.在3种检测下限计算方法结果对比后选择了保守性居中的算法.结论 数字PCR是一种灵敏精确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其检测下限可使用基于假阳性率的泊松分布算法进行量化评价,且综合检测性能适用于临床液态活检的需求.
-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空气中铅
空气铅含量的测定目前常采用双硫腙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等[1].双硫腙比色法灵敏度较低,实验操作较为复杂,而且要使用剧毒试剂(氰化钾).原子吸收法测铅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但仪器昂贵,不适宜基层推广.本文应用DPSA-3型微分电位溶出仪并参考有关资料[2~5]对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空气中铅的含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方法检测下限为3.4 ng/mL.该方法简便、快速、设备简单,便于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食品中铅、镉的含量
目的:测定铅、镉在食品中的含量.方法:采用银汞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与经典的883笔录式极谱仪联用,并进行了内部电解法以提纯底液,使之空白为零.结果:实验的检测下限:铅为0.20 g/L,镉为0.12 g/L.与标准水样对照结果相符.结论:该电极表面积较大,制备简单、经济耐用、易再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
慢扫速示波计时电位法测定尿液中微量镉
接触镉化合物者尿及血中均可发现镉,正常尿镉在0~25 μg/L,当超过25 μg/L时可认为有镉吸收,因此,尿镉含量的测定是一项有意义的诊断指标.检验尿镉常用的方法是双硫腙比色法[1],但应用此法测定时,试剂提纯复杂,干扰离子较多,分析操作过程非常繁琐,使用KCN剧毒试剂,造成环境污染.慢扫速示波计时电位法是在80年代末才提出的一种新的电分析方法[2,3].在低频交流范围内用三角波代替正弦波,当电流扫描速率很小时,长时间还原过程有利于离子的富集,测定的灵敏度有很大提高.有文献[4,5]报道了一些离子的检出下限及其应用.本文应用此法,采用X-Y记录仪记录dE/dt-E曲线,通过测量切口高度对尿样中微量镉进行测定,Cd2+的检测下限为8.0 μg/L,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62%和0.5%,结果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
根据生物学变异度确定血液学检测下限的研究
目的 确定血常规分析,血小板聚集检验低检测下限范围.方法 Sysmex21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将标本倍比稀释后重复检测10次样本,计算变异系数CV值,做曲线及计算方程,以1/2生物变异度规定为允许CV值,该CV值代入方程为检测低限.对于血小板聚集,稀释后检测血小板聚集,在低于平台区的范围定位检测下限.结果 白细胞检测下限为0.11×109/l,红细胞检测下限为0.14×1012/l,红细胞压积检测下限3.03%,血小板检测下限为15.31×109/l.血小板聚集需要低的血小板数量为200×109/l.结论 以生物变异度为基础的CV来确认仪器检测下限,方法可行,且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合.可作为确定仪器检测下限的方法.
-
丙型肝炎患者联合使用达托霉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和利巴韦林导致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是达托霉素罕见的不良反应.本文报道首例因联合使用达托霉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和利巴韦林引起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升高,横纹肌溶解.该患者基础情况差,但体格检查除右臀部脓肿外无异常.已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和利巴韦林5个月,无不良反应.入院时,肝功能正常,血清CPK轻度升高(518 u/L).乳酸脱氢酶轻度升高(580 u/L),血肌酐1.6 mg/dL,肌酐清除率(CLCR) 124.8 mL/min.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计数降低,其他所有的实验室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丙型肝炎RNA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
-
血清HBV DNA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查体发现HBsAg阳性10余年,反复肝功异常3年于2011年2月12日入院.既往无手术外伤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病史,偶饮酒,量不大.患者10年前查体发现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示"小三阳",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当时肝功示各项正常范围,肝胆胰脾双肾B超无异常,患者无明显不适,诊断"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未行任何治疗,此后定期复查前述指标无变化.
-
应用RGT策略抗病毒获得SVR后复发的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分析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 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是目前CHC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1],近年来,应答指导治疗(RGT)研究进展迅速,患者因此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血清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例大幅提高.但临床中我们观察到,即使应用RGT策略抗病毒治疗,并获得SVR,仍有极少数CHC患者复发.病例取自2007-2010年在我院及解放军三○二医院就诊的CHC患者,现报道如下.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
建立了测定大鼠肠三叶因子(ITF)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简便、灵敏和准确.色谱柱为Hypersil C4(300A,5 μm,4.6×250 mm)以乙腈/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在214 nm检测波长下,ITF在1~1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0 ng.
-
低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下限实测值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DNA检验中低于检测下限(500 u/mL)实测值的临床价值.方法 180例6个月内首次血清HBV DNA>0~500 u/mL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血清HBV DNA水平,3个月1次,共1 a;56例监测期间血清HBV DNA高拷贝为0 u/mL为减少组,57例HBVDNA>0~103 u/mL为维持组,36例HBV DNA>103~104 u/mL为升高1组,31例HBV DNA>104 u/mL为升高2组;观察各组首次HBV DNA检测载量值,并比较随访期间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和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的变化.结果 血清HBV DNA升高1组和升高2组首次血清HBVDNA载量(2.32±0.27、2.37±0.24)高于减少组(1.92±0.24)和维持组(2.12±0.29),减少组HBV DNA载量低于维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中,HBV DNA升高1组、升高2组血清GPT升高至正常参考值2倍以上比率(25.00%、38.71%)高于维持组(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病毒抑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升高旱于其他血清学指标,血清HBVDNA低于检测下限实测值越接近检测下限(500 u/mL),1 a内疾病复发及肝损伤可能性越大.
-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
随着核苷类药物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发和临床使用,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随之产生了病毒基因突变和耐药问题,而选择有较强的病毒抑制作用的药物是预防发生耐药的关键.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替比夫定耐药发生率与24周时的病毒抑制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即24周时病毒载量小于检测下限(300copies/ml)的患者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耐药发生率显著低于24周时HBV DNA>103copies/ml的患者.我们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5例,用拉米夫定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超灵敏PSA及其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作用:系统回顾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 A )是一个监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情况的重要工具,超灵敏PS A检测下限低至0.001 ng/m l ,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们系统性地回顾超灵敏PSA的检测技术及其在监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病情中的作用。使用M edline数据库检索了相关文献,筛选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超灵敏 PSA检测的数据(检测下限<0.1 ng/ml)以及相应的标准 PSA的数据(检测下限≥0.1 ng/ml)。我们发现超灵敏PSA能早于标准PSA检测出前列腺癌的复发,但其特异性较低。超灵敏 PS A动力学可以提高检测肿瘤复发的阳性预测值。然而PS A倍增时间在超灵敏水平的实用性仍存在争议。若超灵敏 PSA检测不到低点预示着肿瘤复发的低风险;如果检测到的低值>0.01 ng/m l则需要额外的检测和考虑其他风险因素来确定治疗方案及避免过度治疗。这种监测能避免患有高风险疾病的患者接受辅助性放疗及让更多患者选择性的接受早期挽救性放疗。目前没有数据表明依据超灵敏PS A监测数据进行的早期挽救性放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综上所述,超灵敏PS A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有用,但是特异性较差;综合超灵敏 PS A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可以帮助确定佳的辅助治疗和挽救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