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部封闭加针刀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
骶髂筋膜脂肪疝是指骶髂部筋膜下面的丰富脂肪组织,因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使其从筋膜裂隙突出,逐渐纤维化后而形成.因骶髂部分布有丰富的神经末稍,脂肪疝常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该症好发于肥胖者,以中老年女性患者多见.自2001年8月~2002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局部封闭加针刀松解治疗58例骶髂筋膜脂肪疝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电针夹脊穴治疗腰痛100例疗效观察
笔者于1999年1月~1999年12月份,运用电针夹脊穴为主,治疗10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180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男72例,女28例。年龄24~68岁;急性腰扭伤23例、腰椎骨质增生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27~64岁,腰部扭伤37例,腰椎增生18例,腰突25例。
-
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下肢瘫痪2例报告
1 病例摘要例1:患者,女,38岁.因10个月前腰部扭伤后,即感腰骶部痛,渐出现右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及足背痛,无明显跛行,查体:脊柱无明显侧弯,腰4~5椎旁右侧1.5cm处深压痛且向右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右下肢60°(+),左下肢90°(-),加强试验:右下肢(+),左下肢(-),腰椎正侧位X线片提示:腰4~5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及右侧神经根受压,诊断为腰4~5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行坐位腰椎屈曲旋转手法治疗,治疗后腰痛伴右下肢痛加剧,在观察室卧床休息,1d后不能站立行走,大小便功能障碍,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控制.查体:表现为双下肢不全瘫痪:如不能伸趾和足下垂,同时双下肢后外侧及会阴部痛觉消失,立即行CT检查,CT片提示:腰4~5椎间盘突出1.1cm并有碎裂,髓核游离进入椎管,立即行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半年后右足仍下垂,能拄拐行走,大小便功能恢复正常.
-
局部封闭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 68例
近 5年来我们诊治骶髂关节错位导致慢性下腰痛 6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68例中,男 18例,女 50例;年龄 38~ 55岁,平均 44岁;病程 2个月~ 3年;有腰部扭伤史 25例。临床表现:腰部酸痛 25例,臀上部痛 49例,臀痛并放射同侧膝以上酸痛 25例,放射至小腿后侧酸痛 8例。骶髂关节压痛 54例,叩击痛 64例,患侧髂后上嵴高于健侧 47例,低于健侧 10例,床边试验阳性 25例, 4字试验阳性 46例,下蹲试验阳性 60例,耻骨联合叩击试验阳性 37例,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 31例。全部病例进行了骨盆正位 X线片检查,患侧髂嵴高点偏高 37例,偏低 13 例,耻骨联合移位 49例。均排除风湿、类风湿、结核性关节炎可能。
-
手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1 资料与方法笔者自1998年8月~2000年8月,利用切拨按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50饲,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55岁,病程2个月~3年.多有轻重不同的腰部扭伤史.主要表现为腰痛或腰臀部疼痛,可向大腿后侧放射.检查时在第3腰椎横突外有压痛,大多可触及条索或硬结.X线检查多无异常,偶有第3腰椎横突明显过长改变. 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通过触摸按压找出第3腰椎横突尖端及背侧压痛、条索、硬结明显处.手法:切法:铺上按摩巾,用拇指指甲在第3腰椎横突压痛结节上,自内向外行使垂直切法,不计次数,令结节变软.拨法:用拇指指端在变软的阳性结节上自内向外行拨法,令阳性结节松软.
-
针刀手法治疗腰椎病的特点与体会
1对象与方法共收治了26例腰腿病患者,其中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为腰椎管狭窄症,年龄24~50岁,发病时间2个月~12年.诊断依据:(1)患者有慢性腰痛病及腰部扭伤史.(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但伴有间歇性跛行.(3)X线显示:脊柱有不同程度侧弯,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有椎间隙变窄不等宽.(4)CT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侧隐窝变窄,其前后径在3mm以下.
-
手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4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4例,男74例,女290例;年龄19~74岁;农民84例,工人30例,干部250例;腰部扭伤史120例;病程1~15年;双下肢麻木13例,左下肢放射痛170例,右下肢放射痛150例,腰椎棘突左侧弯60例,右侧弯80例,后突10例,患者均有腰椎旁压痛;X线片均示腰椎广泛骨质增生150例;CT诊断L1-2间盘突出30例,L3-4间盘突出154例,L4-5-S1间盘突出170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
-
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报告
1 病历摘要例1 女,58岁.诉左足拇趾疼痛2个月.初期疼痛呈间断性,劳累后发作,休息后可缓解.逐渐呈持续性.无发热,局部不红,不肿,服用止痛药可减轻,无双下肢其他不适,无腰痛及活动受限,二便无异常,左足无外伤史.病来曾先后于多家医院检查:左足X光片、抗O及血尿酸测定等均未见异常.既往有腰部扭伤史,15年前抬重物后腰痛、活动受限,大约1个月后缓解,此后偶有腰部酸痛,无双下肢疼痛及麻木.
-
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证50例
在日常门诊中,许多顽固性腰痛,往往是由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证引起的.我院门诊用针刀疗法治疗该症50例,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全组病例50人,男性多于女性.男性35人,占70%,女性15人,占30%.年龄大者50岁,小者18岁,平均28岁,病程长者20年,短者1个月.1.2 临床表现患者往往有腰部扭伤史,第三腰椎横突有明显压痛点,且可触及-痉挛隆起,严重者腰部成板状,早晨起床反应明显,大腿前肌群酸软,上楼时费力,往往同腰间盘脱出症伴同.久站、久坐、劳累均可发病,臀上部可有压痛点.
-
腰部扭伤推拿3法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医学认为:腰者肾之府,一般腰痛皆与肾有关.《医部全录》说:"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也."《诸病源候论》认为腰痛有五,并指出风湿、肾虚、外伤等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金匮翼》云:"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率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笔者临床以三法治疗腰痛,疗效较佳,介绍如下.
-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156例临床观察
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15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第三腰横突综合征患者156例,男84例,女72例,年龄28~72岁,平均41岁;病程1月以内28例,1~6月43例,7~12月35例,1年以上50例;单侧疼痛112例,双侧疼痛44例;有明显腰部外伤史32例;行针灸、脉冲、超短波治疗106例,均可缓解,但过多腰部活动后又严重发作,未经治疗50例.诊断标准(1):有腰部扭伤史,程度及性质不一的疼痛,可放射至同侧下肢,并可牵涉到其它部位,腰部活动时或活动后疼痛加剧,有时翻身及步行困难;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处有局限性压痛,有时压迫该处可致同侧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与慢性下腰背疼痛
下腰痛是以下腰背部疼痛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疾病.下腰痛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急、慢性腰部扭伤、压缩性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峡部裂和椎体滑脱、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感染、脊柱肿瘤、神经血管疾患、脏器性疾患精神因素等原因都会引起下腰部多种类型的疼痛.近几年随着影像学进步以及介导注射等治疗方法的改进,极大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本文分析以下腰痛为表现的患者23例,经MRI诊断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进行了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推拿治疗急性腰肌筋膜损伤228例
笔者从1988年~2000年间根据急性腰肌筋膜损伤的时间及病因病理.将本病按充血期、瘀血期、恢复期施以不同的推拿手法治疗2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8例,男186例,女42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1小时~15天.诊断标准[1]:①有腰部扭伤史.②腰部单侧或双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③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④X线片无明显阳性改变.临床分期:①充血期:损伤在48~72小时以内,共59例.②瘀血期:损伤在48~72小时之后,共134例.③恢复期:损伤在7~10天以后,共35例.
-
腰椎间盘突出症 192例手术治疗的体会
我院自 1994.1~ 1999.12选择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 192例,男 112例,女 80例;年龄 25~ 68岁,平均 41.2岁;病程短 1个月,长 15年;单侧腰腿痛 172例,双侧腰腿痛 20例,伴间歇性跛行 71例,有腰部扭伤史者 9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85例;伸拇长肌肌力减退 125例;小腿浅感觉减退 119例;下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96例;足下垂者 5例。全部病例均摄腰骶椎正侧位 X片均有不同程度的侧弯或强直性改变,以及病变间隙相应变窄等。突出在 L4~ 5间隙 95例 ,突出在 L5S1间隙 72例 ,突出在 L4~ 5、 L5S1双间隙 23例 ,突出在 L3~ 4间隙 2例 ,旁侧型突出 172例 ,中央型突出 19例 ,极外侧型突出 1例 ,合并腰椎管狭窄 85例。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我院1990~1999年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约占同期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2~65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12年。病前有腰部扭伤史者13例。病情加重诱因为有腰部用力不当史6例,作推拿、牵引、硬膜外封闭5例,打喷嚏1……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确实,已为医学界所公认。但因种种原因导致部分病人术后效果不佳或再次出现症状而需进行再次手术。国内外报告再次手术率为2~9.2%[1-2],有的初次手术失败率高达15%[3],我科自1988年以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8例,再次手术者36例,其中我科初次手术者18例,再次手术率占1.1%。现就再次手术原因和疗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3例,女13例。初次手术时平均年龄47.15岁(23~68岁),再次手术时平均年龄50.8岁(23~69岁)。再次手术前病程短1天,长3年,平均6个月。(其中1例老年患者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6小时因尿潴留坐起解小便,腰部强力屈曲负重引起L3,4椎间盘急性突出,导致两下肢瘫痪,初次手术后30小时行再次手术,摘除髓核,现已完全康复)。25例有多次腰部扭伤史,其中3例系长途汽车驾驶员,5例为机械修理工,无明显诱因引起症状复发者11例。1.2 临床表现 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8例,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15例,腰臀部痛伴两下肢疼痛3例。间歇性跛行9例。小腿外侧或后侧皮肤麻木24例,小腿肌肉明显萎缩者13例。腰部有明显压痛点32例,脊柱侧弯伴有明显活动受限者24例。直腿抬高试验<30°20例,30°~60°14例,>60°2例。拇背伸肌力减弱24例,腓肠肌肌力减弱4例,腓骨长肌、短肌肌力减弱3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6例,下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丧失1例。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法复位,局部手法松解及药物离子导入综合性治疗19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98例,其中男125例,女73例。年龄19~65岁,平均35.8岁。病程2天~5年。有腰部扭伤史者95例,劳累史者56例,无原因者32例,记录不详15例。单纯腰痛112例,腰痛伴大腿后侧痛67例,腰痛伴下腹部痛7例,腰臀部痛12例。拇指触诊检查:全部患者病侧腰3横突处均有明显压痛及憋胀感,患侧腰肌紧张度增高。其中左侧痛101例,右侧痛72,双侧痛25例。
-
腰椎椎管内滑膜囊肿1例报告
患者男,42岁。腰部扭伤后、突然剧烈腰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查体:腰部活动受限,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小腿后外侧感觉减弱,左拇趾背伸力减弱。检查:腰椎右侧凸,骨质增生,腰椎CT扫描,L4,5左侧硬腹外肿块阴影,硬膜囊受压。住院后全麻下行L4,5椎板间“开窗”肿块切除术。术中可见:L4,5椎管内左侧大黄豆样囊状物,囊膜较簿,内容物为带血性液体。囊肿与小关节面毗邻,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囊,但无粘连。切除囊肿后神经根松弛。探查L4,5间盘无膨隆,病理:绒毛结节状增生的结缔组织,附合滑膜囊肿。术后10天治愈出院。 讨 论 腰椎椎管内滑膜囊肿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易被忽视。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有人指出,受累的关节过度活动可以导致囊肿形成。创伤对囊肿形成有重要作用。腰椎中滑膜囊肿发生在L4,5者约占70%,临床症状与滑膜囊肿的大小有关。小的滑膜囊肿可无明显症状,有时CT扫描偶然发现。大的滑膜囊肿出现腰痛伴根性症状等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及体症。影像诊断CT和MRI很重要。本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它还应与硬膜外脓肿,原发性及继发性脊髓肿瘤,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等鉴别,治疗时手术切除囊肿是首选治疗的办法[1]。手术后效果满意。
-
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并腰椎滑脱1例治疗体会
患者,女,35岁,因慢性腰痛10余年,加重伴双下肢反复麻痛2年入院。患者1990年1月腰部扭伤后有慢性腰痛,1998年5月腰痛加重并出现双下肢麻痛、久坐、行走后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在当地医院行腰椎牵引及口服中药治疗无效。病程中无畏寒、发热、盗汗、晨僵等表现,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腰椎无侧弯,两侧髂嵴后缘、腰椎棘突旁,双侧臀部及大腿根部压痛敏感,腰椎前屈,后伸明显受限,双下肢直腿抬高各45°,下肢肌力、皮肤感觉正常,左侧跟腱反射减弱,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片揭示:腰5双侧椎弓峡部不连,腰5椎体向前I°滑脱。Omnipaque椎管造影发现腰4~5间隙处影柱有弧形压迹,双侧神经根袖变短。诊断为崩裂性腰5椎体滑脱合并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
-
针刺加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80例
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3~50岁;病程1天~1周.腰部扭伤主要原因有弯腰搬重物或受暴力冲击;突然受到过度牵拉,在人体的肌力不足、过度的后伸与前屈、扭转弯曲超过了腰部正常活动范围;咳嗽、打喷嚏、转身倒水等;姿势不当、动作不协调等致使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等组织产生撕裂伤,引起骤然腰痛,局部疼痛,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腰部活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