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疝伴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休克是一种由于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的综合征,具体说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创伤、感染、低血容量、心源性和过敏等)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急性微循环障碍,组织和脏器灌注不足,组织与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是一序贯性变化,从亚临床变化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死亡率较高.
-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关系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下群体的常见慢性疾病.其病变以单位容积循环血中红细胞数超常增多,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随之增强为表现,从而对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患者丧失生活与劳动能力.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未能阐明该病的发病机理.以往许多研究认为HAPC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直接的相关性,然而目前有研究结果[1]发现,南美安第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EPO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EPO在HAPC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对青海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与EPO水平的关系作了探索.
-
十年循证和感染性休克治疗的进步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的组织缺氧,治疗的根本目标就在于改善组织缺氧,而前提则依赖于循环稳定.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F)的提出是近十多年来感染性休克治疗的重要进步.2001年Rivers等发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若能在严重感染发生6h内实现EGDF复苏目标,严重感染的28d病死率能从49.2%降低到33.3%,60d病死率将从56.9%降低到44.3%.
-
产后出血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大于500毫升)可致孕产妇急性血液动力学改变、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若未能及时纠正,终可演变为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由于诸多原因,产后出血仍为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尽早发现产后出血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及时纠正循环功能不足及组织灌注不良,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常采用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
-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概念及其临床监测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病人为老年人,或伴有心脏疾患,或因创伤、休克、大手术后并发呼吸窘迫(ARDS),同时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CVP或PCWP增高,此时应如何对病人进行处理?心脏内科医生会认为,这是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应当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而呼吸内科或ICU医生则认为,除了心功能不全的问题外,还有肺泡间质水肿的存在,应严格限制补液.
-
失血性休克的容量救治原则和溶液选择
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外周循环衰竭,组织灌注不足,组织氧债和酸中毒,终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
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研究进展
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的评估对危重患者的循环支持至关重要.绝对或相对容量不足是导致急性循环衰竟或组织灌注不足的常见原因,液体复苏是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的重要手段,容量反应性良好是液体复苏的基本前提.蔡萃分析显示,临床医师怀疑患者容量不足而进行液体复苏时,约一半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容量反应性差.此时液体复苏不权不能改善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还可能导致心功能恶化并加重肺水肿.
-
谈谈对休克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休克是微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常是临床各科严重疾病的并发症.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组织和器官的微循环灌注不良,临床上表现为四肢潮冷、面色苍白、紫绀、血压下降、脉搏快弱、尿量减少、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所以必须积极防治,精心护理.下面谈谈对休克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体会.
-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收缩压小于90mmHg,舒张压小于60mm Hg。老年人曲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故其收缩压小于或等于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了。由于有效循环血量绝对或相对的减少导致血压降低,引起全身供血不足,尤其是脑部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乏力、记忆力差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晕厥。
-
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节录)
基本概念和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指由于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进行身体活动时,人体的反应包括心跳、呼吸加快、循环血量增加、代谢和产热加速等.这些是身体活动产生的健康效益的生理基础.
-
股静脉穿刺置管用于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抢救
特大面积烧伤病人,烧伤后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发生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扩容治疗,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
-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循环血中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术是目前治疗冠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检测冠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探讨冠脉支架术对ET和CGRP水平的影响.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同阶段循环血一氧化氮、内皮素1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以肾小球内压增高和高滤过引起的肾单位进行性丧失为特征,自主调节能力的丧失导致肾小球暴露于全身血压是肾小球肥大和硬化发生的中心环节[1].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节肾脏生理和病理,其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CRF进展的可能机制,我们对CRF患者不同阶段循环中NO和ET1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2007)
1概述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容量丢失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CO)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
-
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及周期分布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于循环血中抗血小板抗体增多,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与B淋巴细胞有密切的关系.B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包括产生自身抗体、分泌细胞因子、抗原呈递和协同刺激效应.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初发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恢复正常和正常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布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2、cyclin A的表达水平,探讨ITP患者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规律及细胞周期蛋白的变化.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来源树突细胞的功能研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于循环血中抗血小板抗体增多,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树突细胞(DC)功能的异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我们研究了ITP患者外周血来源DC的功能状态,以阐明DC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循环内皮细胞检测与中医药研究
循环内皮细胞(CEC)是进入循环血中的血管内皮细胞(VEC),既可因正常新陈代谢出现,也可因各种疾病或因素导致VEC损伤而产生.CEC检测方法建立20多年来的众多研究表明,该指标可做为反映多种心脑血管等疾病在体VEC损伤的依据.近几年,CEC检测已应用于中医药的研究.现综述这方面研究概况.
-
抗糖脂抗体与周围神经病
周围神经上至少有12种不同的节苷脂,例如GM1、GD1a、GD1b、GT1b、GQ1b等,但节苷脂仅占周围神经总糖脂成分中的一小部分,象其他糖脂一样,神经节苷脂存在于细胞表面,因而成为免疫系统的循环血中组分的潜在靶抗原.而且神经系统的糖脂结构与其他组织相比具有独特性,理论上其免疫反应过程具有相对的器官特异性.
-
严重烧伤早期心肌损害与防治
烧伤早期处理的好坏,是烧伤整个救治过程的关键,严重影响伤员的治愈率,而缺血缺氧是引起烧伤早期损害的关键因素之一,造成烧伤早期缺血缺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致.以往认为休克早期,通过血流再分配,心脏等主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可得到保证.以此为依据,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烧伤早期心肌不会发生缺血性损害.自80年代以来,作者通过系列研究,发现并肯定了严重烧伤早期即存在心肌损害.由于心脏是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肌损害必然对烧伤休克和全身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造成影响,但以往对此还缺乏认识.因此,重视烧伤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研究,对减轻烧伤早期缺血缺氧损害,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水平,均有重要意义.
-
限盐补钾——防治高血压的第一步
在我国居民的传统饮食中,几千年来都是盐(钠)多、钾少.研究发现,食盐摄入的量与高血压病的轻重显著相关;钾可对抗盐的升血压和损伤血管的有害作用.医药专家告诫:在日常饮食上需限盐补钾,这是防治高血压的第一步.生理学认为:食盐摄入量高的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高,限制食盐摄入后可控制血压升高.人体靠渗透压的调节机制进行调节血压,其中主要靠血液中钠离子的渗透压.因为血液中可产生渗透压作用的物质中,包括所有的电解质和血浆蛋白,钠离子的渗透压作用是强大的.由于钠离子的强大渗透压作用,它可以把尽可能多的水“吸引”在自己周围,以维持尽可能多的有效循环血量,导致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