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止血一类新药Halase的长期毒性试验

    作者:苏薇薇

    目的:观察Halase连续重复给药后,对实验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方法:采用Beagle犬,每组6只,雌雄各半,试验分为4组,即Halase高、中、低剂量(1.2 U/kg、0.6 U/kg和0.3 U/kg)组和对照组,连续静脉注射给药14天;每组有2条犬停药后再观察14天.结果:整个试验过程中动物无一例死亡;给药时间,犬注射部位未见刺激反应,犬的行为活动正常,未见消化道、呼吸道异常症状;在给药中期(第7天)、给药结束(第14天)以及停药恢复期(停药后第14天),给药各组犬的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检查指标、心电图检测指标和尿液常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犬在给药结束和恢复期末与对照组比较,组织学检查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试验剂量范围内(0.3~1.2 U/kg),未观察到Halase静脉注射对Beagle犬的毒性反应.

  • 1例食道穿孔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作者:陈水英;彭解人

    食道异物引起食道穿孔大出血为临床较少见并发症,近笔者成功抢救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误吞鸭骨后咽痛加重3天,于2002年10月14日4:20pm在当地医院行食道镜检查+异物取出术,术中在食道入口处取出尖锐鸭骨1块,术后食道有少量出血.至6:30pm突然自口中呕出大量鲜血,量约200 ml,伴呼吸困难,插入带气囊麻醉插管抢救,呼吸平顺后10pm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神志尚清,检查合作.面色苍白,体温36.2℃,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 mmHg,血氧饱和度96%,口鼻内不断有鲜血涌出.入院后,即予吸痰,及时清除口鼻内血液,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加压给氧,确保气道通畅,同时予止血药、输血、抗感染治疗.由于患者食道内有活动性出血及血块堵塞,导致插胃管及胃镜检查均未成功,无法找到确切出血点,累计出血量达1000 mL,保守治疗无效,即送手术室行手术止血.1:00am在全麻下行右颈外进路梨状窝及颈段食道探查术,术中发现颈段食道右侧壁及后壁穿孔,右侧甲状腺有损伤.缝合甲状腺创面和修复食道穿孔,放置硅胶引流管引流,并给予停留胃管胃肠减压,术程顺利.术后无活动性出血.术后第一天拔除气管插管时,未能彻底吸净喉咽内分泌物,患者曾出现一过性窒息,经吸痰、吸氧抢救后呼吸好转.术后经用大量抗生素、止血药,加强伤口换药,气道护理及营养治疗,患者恢复好,切口愈合好,10月24日行食道吞钡检查,证实食道穿孔已愈合,拔除胃管,由口进食顺利,痊愈出院,共住院11天.

  • 止血药对腹部手术后凝血功能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曾仲衍;陈幸生

    目的 探讨止血药对腹部手术后凝血功能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胃癌20例,结肠癌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与不使用止血药两组,每组30例.止血药组于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应用巴曲亭2 U/d.检测手术前、后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PLT)的变化,并于术后5~7 d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以明确有无血栓形成.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D-D、t-PA、PAI-1均明显升高,PT、APTT延长,TT缩短,PLT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非止血药组相比,止血药组患者术后D-D、t-PA、PAI-1明显增高,T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止血药组和非止血药组分别有7例(23.3%)和3例(10.0%)术后出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使用止血药可加重高凝状态,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预防性止血药的应用应慎重.

  •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止血效果的观察

    作者:符培亮;吴宇黎;吴海山;李晓华;钱齐荣;祝云利;陈宜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 方法将80例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术中关节囊内局部喷撤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PH)进行止血,对照组不喷撒MPH.记录术中引流量,常规放置引流,计算显性失血量,并按Gross推荐的公式计算术后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量、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屈曲至90°时间、主动活动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后,试验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的丢失,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主动活动达90°的时间以及术后15 d内主动活动度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深静脉血栓及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比较上,试验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止血有助于减少失血量和输血量,有助于早期康复训练,且无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优点.

  • DUE结合MTP干预浅表肿物切除术中止血药合理应用的研究

    作者:邓冲;肖玉根;陈如大;王铿;陈翔;林倩君

    目的 采用MTP与DUE结合的方式,将MTP模式的主体者医师和DUE的主导者药师相结合,通过二者互相补充全面评价药物在临床上合理应用的状况.方法 按照DUE程序:制定浅表肿物切除术中止血药的DUE评价标准,利用回顾法对2015年1~6月止血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提出合理化改善措施,然后再联用MTP模式中的宣传、培训、监督管理以及干预计划等策略,对相关人员行管理性和教育性干预措施,在干预措施实施数月后,观察我院2017年1~6月的药物利用情况,并对干预前后的止血药使用率、住院天数和日均药费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DUE结合MTP干预浅表肿物切除术中止血药合理应用,使我院浅表肿物切除术止血药使用率从40.18%下降到2.73%,人均住院天数从(2.21±0.94)d下降到(1.81±0.50)d,日均药费从45.76元下降到16.39元.结论 通过采用这套新型的合理用药评价干预系统,建立一套院内甚至业内认可的止血药DUE标准,有利于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和有效用药的行为,提高医院临床药学工作深度,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 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作者:吴雄健;舒建昌

    患者,男,74岁,因反复排黑便3年,再发1周于2005年3月入院.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排成形黑便2次,每次约100g,伴头晕乏力,未伴腹痛.入院后行血常规检查示:Hb67g/L;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十二指肠球炎;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性憩室.给予制酸、静脉应用止血药并口服思密达等对症治疗后,患者未再排黑便而出院.

  •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4种止血药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作者:张寓云;张奕鹏;郑奕辉;郑文平

    目的考察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4种止血药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在20℃及37℃;自然光与避光环境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观察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氨甲苯酸、酚磺乙胺、肾上腺色腙及氨基己酸注射液配伍6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和氟罗沙星含量的变化.结果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混合时,马上出现白色混浊,产生沉淀;与肾上腺色腙注射液混合时,马上出现橙红色凝乳状沉淀;与氨基己酸注射液混合时,1h内有白色沉淀产生;与氨甲苯酸注射液混合,在避光条件下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酚磺乙胺、肾上腺色腙和氨基己酸注射液不能配伍使用;与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在避光条件下,6h内性质稳定.

  •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12例支气管扩张症咯血*

    作者:冯树坤;谭永强;赵子文

    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症的常见并发症,反复咯血者约占50%~75%[1],传统治疗为抗感染、使用止血药、体位引流排痰等,而手术治疗仅限于病灶局限在1个肺叶或双侧而病变范围不大者,但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者也不宜手术.我科于1999年1月~12月共收治反复支扩咯血12例,用明胶海绵填塞法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急性不全子宫内翻1例

    作者:李金敏

    患者女, 31岁,因产后持续阴道流血 7 h入院. 7 h 前患者足月孕在当地医院自然分娩一活男婴,体重 3 000 g,胎儿娩出后 20 min ,按压宫底娩出胎盘,产妇当即昏迷,随后清醒,阴道大量流血,测血压 60/40 mmHg,脉博 150次 /min,诉头晕,无其它不适.立即建立静脉双通道补液,用止血药 (止血芳酸、 VitK1等 ),宫体注射催产素 10 U, 3 h后产妇仍持续阴道流血,休克未纠正.血压 40/ 20 mmHg,脉博 130~ 150次 /min,嗜睡状,呼之能应,输 O型全血 400 mL,双通道输液转入我院.

  • 颈椎骨折术后肺栓塞猝死1例

    作者:卢新平

    患者,男,43岁,因车祸致C5椎体骨折并四肢不全瘫痪4 h,于2004年10月19日急诊入院,当晚在全麻下行G5-6椎体骨折脱位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手术顺利,生命平稳.术后4 d解黑便数次,测血压为90/50 mmHg,急查:大便潜血(+),红细胞2.66×1012/L,Hb 80 g/L,考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给予口服止血药及黏膜保护剂,肌注止血药及静滴制酸药等.术后9d,体温38℃,咳嗽,痰多,双肩疼痛,考虑肺部感染而抗炎对症治疗.术后14 d,复查胸片示左侧胸腔积液.

  • 大便后阴囊严重血肿1例

    作者:姜道彬

    患者男,36岁,排便后阴囊肿大2 h入院.患者排便后出现左侧阴囊进行性肿大,伴坠胀,无其他不适.查体:左侧阴囊及左腹股沟下1/3皮肤严重青紫,左侧阴囊约12cm×10cm大小,左侧睾丸触诊不满意,全腹无压痛.血常规:Hb 126g/L,WBC 7.8×109/L,N 0.74,PLT 156×109/L,小便常规无异常.彩超示:右侧睾丸3.4 cm×2.0 cm×2.5 cm,左侧睾丸3.0 cm×2.0 cm×1.9 cm,左侧阴囊内见大片强回声此处3.4 cm包绕左侧睾丸,双侧睾丸血供丰富.入院后给以卧床休息、托起阴囊、冰敷、加压包扎、用止血药、预防感染治疗10 d基本痊愈出院.

  • 烧灼法在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冯岳奇;李松松

    翼状胬肉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老年人多为小动脉及未梢血管硬化,术中易出血,不易止住,而局部用收缩血管药极易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心率加快造成意外等,但不用止血药又会使术区出血多,术野模糊.为避免并发症及使术野清晰,我们采用烧灼止血法,效果较好.现将我院1997~1999年收治的3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 血尿肾脏肿块--查房选录(273)

    作者:武跃清;程黎

    1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血尿3月余"于2002-07-30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间断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偶有左腰部隐痛,不伴有尿频、尿痛等,每次发作持续约10余日,共发作3次,曾在两间医院门诊检查,于静脉滴注抗生素、止血药等(具体不详).病程中无伴发热、消瘦等,大便正常.既往身体健康,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 临床常用避孕方法(下)

    作者:张帝开;蒋春萍

    进修医生请教授再介绍一下临床常用的宫内节育器,好吗?教授好.目前宫内节育器(IUD)的放置是我国育龄妇女主要的避孕措施,它仍将会应用10年至20年.IUD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惰性IUD和活性IUD两大类.惰性IUD由惰性材料(不锈钢、医用塑料、硅橡胶等)制成,如国内的金属单环、节育花、钢塑混合环、麻花环和宫形节育器,国外的太田氏环、蛇形环等,其有效时间可达15年;活性IUD是在惰性IUD的基础上附加或混合了活性物质,常见的附加活性物质有:能释放离子的金属如铜、锌等,抗生育药如甾体类固醇类药、抗前列腺素类药、杀精药及止血药等,活性IUD带器妊娠率明显低于惰性IUD,其有效时间为5年至10年.目前临床应用上已基本替代惰性IUD.

  • 纤溶酶抑制剂textilinin-1在毕氏酵母的表达及应用

    作者:王宏英;李娜;李秀娜;王振宇;徐梅;薛雁;薛百忠

    目的:研究真核表达的textilinin-1蛋白纯化品对纤溶酶抑制作用。方法根据textilinin-1的天然氨基酸序列,按照毕氏酵母偏好密码子进行优化,合成 textilinin-1基因,重组到pPICZα载体上,并转化至 Pichia p.X-33菌种中,实现高效分泌表达,并进行重组 textilinin-1活力单位的定义及小鼠断尾试验。结果通过高密度发酵及两步柱层析纯化,终从10 L发酵液中得到6 g纯度达97.0%以上的重组textilinin-1。活性研究表明,重组 textilinin-1对纤溶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并对 tPA 所致的小鼠出血倾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重组 textilinin-1可抑制纤溶酶活性,并对纤溶性出血小鼠模型有止血作用,具有开发为止血药的潜力。

  • 重组定点突变巴曲酶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李娜;杨宇;张宏杰;徐梅;薛雁;王宏英;薛百忠

    目的 建立重组定点突变巴曲酶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 生物学活性测定采用血浆凝集活性测定法;通过胰蛋白酶消化和RP-HPLC法分析该蛋白还原型肽图;其余检测项目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相关规定进行.结果 用建立的方法对三批重组定点突变巴曲酶原液和成品进行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相应指导原则的要求.三批原液比活性均≥2000 kU/mg.肽图三批次之间一致,原液的蛋白含量、纯度、分子质量、等电点、N末端氨基酸序列等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 建立的质控方法可有效地控制重组定点突变巴曲酶产品质量,并可用于定点突变巴曲酶原液及成品的常规检定.

  • 重组定点突变巴曲酶酶学性质研究

    作者:王宏英;徐梅;杨宇;张宏杰;李娜;刘剑;薛雁;薛百忠

    目的 对重组定点突变巴曲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为开发成临床用药奠定基础.方法 测定不同的温度、pH缓冲液和金属离子等条件对重组定点突变巴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重组定点突变巴曲酶的适pH值在6.5~7.5之间.该酶在50℃以下活力保持90%以上,但当温度超过60℃时,该酶已完全失活.Ca2+和Na+离子对酶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而Mg2+、K+、Mn2+离子则表现为激活作用,Zn2+、Cu2+、Fe2+、Co+离子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重组定点突变巴曲酶在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它不耐高温,金属离子对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 云南白药治疗五步蛇咬伤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丁雄飞;金蕾;喻文球

    五步蛇咬伤在临床上主要以伤口疼痛、流血不止、大面积皮下出血和瘀斑为特征.尤其是它引起的广泛内外出血,应用各类止血药均无明显效果.笔者自1999年以来,在部分病例中试用云南白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前列腺摘除术后预防出血的护理

    作者:李葵

    前列腺摘除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腹压增加及术后频发膀胱痉挛有关,其次与尿管气囊对腺窝的压力不够、气囊位置不当、气囊破裂,腺窝内继发感染及手术结扎止血不彻底亦有一定关系.除按医嘱使用止血药外,控制腹压的增加,预防膀胱痉挛,加强尿管护理及膀胱冲洗,保持尿管通畅,有效地控制手术前后泌尿道感染、是预防前列腺术后大出血的重要措施.现将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进行的150例前列腺摘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氨甲环酸治疗肺结核咯血82例分析

    作者:陈能文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因窒息或延误诊治而死亡.临床上使用的止血药种类较多,但部分药物副作用较大,疗程偏长,尤其是脑垂体后叶素,虽然疗效确切,但可引起头痛、心悸、面色苍白或腹部不适有排便感等不良反应.笔者用氨甲环酸与使用脑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82例,现报告如下.

361 条记录 15/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