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想把肿瘤“饿死”可能吗
很多肿瘤患者都会担心营养会促进肿瘤生长,从而主动减少营养摄入,希望通过少吃饭去“饿死”肿瘤.然而,很多患者不但没把肿瘤“饿死”,还发生了营养不良.那么,肿瘤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营养不良?该如何补充营养呢?营养不良有哪些危害?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肿瘤所在部位不同有关,但有一个表现是大部分肿瘤患者共有的,那就是体重下降.中国抗癌协会的研究表明,高达2/3的肿瘤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12年5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28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好,现报告如下.
-
1-01 c-Ha-rasV12G基因转染细胞系促癌剂检测模型
目的建立促癌剂检测模型.方法采用电穿孔的方法,将突变的c-Ha-rasV12G基因转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WI-38及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将获得的G418抗性(G418r)单克隆细胞株进行DNA-DOT-Bloting及RT-PCR分析后,进一步用促癌剂佛波醇酯(PMA)处理,并选用克隆形成率(CFE)、锚着独立性生长(AIG)、血清抗性及裸鼠成瘤性等表型改变对受试细胞进行了恶性程度检测.结果 c-Ha-rasV12G基因使细胞对促癌剂的促癌敏感性增强,其中,对于WI-38G418r细胞,当PMA剂量分别为0、3.125×10-5、6.25×10-5、1.25 × 10-4、2.5×10-4及0.5×10-3mol/L时,其在含体积分数为1%FBS的1640培养基中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7、8、11、12、15及14/200 cells,在含体积分数为10%FBS的培养基中分别为76、92、106、109、127及173/200 cells,在质量浓度为0.33%的琼脂中为47、61、70、69、80及97/1 000 cells.选取0.5×10-3 mol/L剂量组处理的G418r细胞进行裸鼠成瘤性实验,结果阳性.对照非基因转染细胞,用0.5×10-3 mol/LPMA处理后,在3种培养基中相应的克隆形成情况为3、33/200 cells,0/1 000 cells,裸鼠皮下注射部位无肿瘤生长.PMA以0、2.0×10-5、1.0×10-4、5.0×10-4、1.0×10-3及1.6×10-3 mol/L分别作用24 h,结果1.0×10-4 mol/L剂量作用使BEAS-2B G418r细胞获得了高的血清抗性及CEF,表现为在含体积分数为0.8%、0%FBS的LHC-8培养基及软琼脂中的CEF分别为190%、150%及75%(对照非基因转染细胞在不含PMA及FBS的LHC-8中CEF计为100%),对照细胞在含体积分数为0.8%FBS的培养基及软琼脂中不能生长,随着PMA处理剂量的增加,其CFE逐渐降低.结论 c-Ha-rasV12G基因可使上皮细胞BEAS-2B获得对PMA的促癌作用敏感性,其中当PMA剂量≤1.0×10-4mol/L时,可发挥促癌作用,大于该剂量则有促分化作用;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标志之一是细胞对FBS、PMA等促分化剂的促细胞分化抗性增强.
-
VEGF-R2在脑移植肿瘤生长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一种植物提取物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作用
-
新型“气泡饮品”有望提高癌症化疗效果
英国牛津大学6月8日宣布,牛津大学与北爱尔兰大学正合作开发一种含有大量氧气泡的“气泡饮品”,用以提高化疗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先前研究发现,细胞缺氧是一些癌细胞扩散、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这时随着肿瘤的生长,血管会不断被扭曲,传输能力变弱,氧气无法正常输送,化疗药物很难抵达肿瘤的中心区域。为了供氧,目前的通用做法是让病人吸入纯氧或将含氧液体直接注射到肿瘤生长部位等,这些做法虽然有效但会带来很大副作用,包括给肺部表面以及神经系统带来损伤。
-
甲状旁腺激素PTH(1-34)对骨转移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1-34)对骨转移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4~5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构建小鼠乳腺癌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与PTH(1-34)腹腔注射.结果:实验组与模型组小鼠骨转移破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BMD及股骨灰干重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实验组P、BSP、β-CTX等血清生化标志物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肿瘤质量及体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生化指标能够辅助诊断骨转移瘤,PTH(1-34)能够增加骨转移率,加快肿瘤的生长,可为临床PTH(1-34)抗体的研发提供参考.
-
经尿道电灼或气化电切术1000例尿道肿瘤、息肉湿疣术后并发症治疗体会
尿道为一结构简单的导尿管道,表面上有上皮被覆,周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围绕,所以发生尿道肿瘤、息肉、湿疣主要为上皮源性肿瘤、浸润性乳头状肿瘤,肿瘤生长在尿道内哪个位置都可切除.目前,经尿道肿瘤电灼、电切术,已成为尿道肿瘤、息肉、湿疣治疗的首选方法.激光治疗尿道肿瘤、息肉、湿疣是近代腔内泌尿外科中新进展,在基层医院电灼或气化电切术仍是治疗尿道肿瘤、息肉、湿疣的主要方法,1995~2009年治疗1000例,对其中89例并发症防治做进一步讨论.
-
番茄红素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近年来,番茄红素的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一些癌症发病的危险性与番茄或其制品摄入量以及血中番茄红素水平呈负相关.
-
中药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生长的影响.方法:65例行TACE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中药组配合化瘀清肝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肿瘤生长率变化;并观察39例(中药组21例、对照组18例)治疗后肿瘤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DNA含量(DNAI)、异倍体率(APR)及S期细胞比率(SPF).结果:中药组月平均肿瘤生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增殖活性指标PCNALI、DNAI、APR及SPF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清肝汤配合TACE更有助于抑制肝癌生长.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拳参中儿茶素的含量
拳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的功能.根据文献报道,拳参中含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等成分[1],其中儿茶素的含量较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儿茶素具有强抗氧化能力、能抑止肿瘤生长[2],具抗菌消毒[3]等多种药理功效.因此控制本品中儿茶素的含量对保证本品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梯度洗脱方式测定中药拳参中儿茶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法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
-
中药内外治疗中晚期肝癌38例
自1997年11月以来,我们用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中晚期肝癌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按<中国常见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肝癌>标准,71例患者均经B超、CT、甲胎蛋白(AFP)及肝动脉造影确诊为肝癌且不能行手术治疗.随机将7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6.5岁;巨块型20例,结节型12例,弥漫型6例;肿瘤生长部位,左叶11例,右叶20例,双叶7例;肿瘤大小,5~10cm 28例,>10cm10例;合并肝硬化者26例.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AFP、HA和PⅢP的关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IGFS家族成员之一,在胚胎发育、组织修复、肿瘤生长及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AFP早就被认为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2].HA、PⅢP为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两项重要检测指标[3].本文报告PHC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AFP、HA和PⅢP水平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消化系统肿瘤血清标志物的应用进展
消化系统肿瘤血清标志物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能起协助诊断肿瘤和鉴别良、恶性肿瘤疾病的作用,亦有助于其预后、疗效及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因消化系统肿瘤生长部位隐匿,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往往还需CT、内窥镜等特殊检查协助确诊.此血清标志物检测简便经济,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而仍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介绍若干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的效果.
-
小鼠体内的短肽能阻止肺癌中肿瘤的生长
近美国Wake Forest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一项新的动物研究在小鼠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癌治疗方法 ,能阻止肿瘤的生长并缩小肿瘤的体积.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刊登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分子癌症治疗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道称,一种特殊的,叫作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的肽,可通过抑制组织中血管生成来减少肺部肿瘤生长.
-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误诊为骨髓炎1例
神经母细胞瘤是胚胎性交感神经系统肿瘤,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因其具有发病部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化、肿瘤生长迅速、早期转移等特点,使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
-
心包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例
患者男性,21岁.心前区疼痛、心慌气短1月余入院.查体:口唇紫绀,心律齐,肝脾不大,双下肢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B超及胸片示:心包囊性肿瘤.术中见肿瘤生长于左侧心包壁,位于心包与肺之间,基底宽,有包膜,与肺及胸壁无粘连,左肺被压缩,纵隔向右移位.
-
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研究进展
过继细胞免疫治疗 (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 在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已获得广泛认可,尤其在目前疫苗免疫治疗还存在着不能有效抑制微小残留肿瘤生长等多种因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前提下,ACI 在恶性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
生物治疗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生物治疗(Biotherapy)通常是指通过调动机体的防御机制或借助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物学反应,从而抑制或阻止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Oldham提出了生物反应调节(BRM)理论,以后生物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并因其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等特点,被认为是本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活跃,有前途的手段.
-
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现状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血管生成是指在原有组织血管结构基础上形成新血管结构的过程.1971年Folkmant[1]提出了肿瘤血管依赖性生长的概念,并把肿瘤生长分为非血管期和血管期两个生长阶段.固体肿瘤在血管生成前,肿瘤体积一般不超过3 mm3.随着肿瘤细胞的不断增殖,肿瘤组织出现缺氧、代谢产物堆积、pH值改变等,这些因素刺激肿瘤细胞、周围间质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各种促血管生长刺激因子,通过诱导血管基底膜降解和内皮细胞增殖,启动新生血管的生成.
-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女,64岁.因心窝部隐闷不适3个月,于2008年5月19日就诊于本院消化内科.患者既往无肿瘤病史,仔细检查体表皮肤、黏膜未见肿瘤生长,予以内窥镜检查.内窥镜下见食管上中段黏膜光滑,下段距门齿32~40 cm食管黏膜见散在蓝色斑点,靠贲门齿状线处黏膜颜色加深呈蓝黑色,贲门右侧壁黏膜小片状粗糙隆起,略呈结节状,活检6块,质地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