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 중국인수공환병학보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RT-PCR-RFLP技术在登革病毒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疑似登革病毒感染的病原快速鉴定分型方法,并对2004年我院收治的一例疑似登革感染患者进行确诊.方法 用免疫层析法(ICT)检测DV-IgM抗体、免疫斑点法(DIBA)检测DV-IgG抗体对疑似登革病毒感染患者进行动态监测;用登革病毒通用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患者血清中的登革病毒核酸,用限制性内切酶BstnⅠ酶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鉴定分型.结果 发病第5天患者DV-IgM抗体开始呈弱阳性,第9天DV-IgM抗体滴度达到1:8,第13天DV-IgM抗体滴度开始下降;发病第9天患者DV-IgG抗体呈弱阳性,第12天DV-IgG抗体滴度达到1:8.用RT-PCR-RFLP检测疑似登革病毒感染患者早期血标本,确定2004年我院收治的一例患者为登革Ⅰ型病毒感染所致.结论 利用RT-PCR-RFLP技术对登革病毒进行分型鉴定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的优点,与登革热抗体检测结合起来应用可缩短疑似登革感染的确诊时间、降低检测成本,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20株新生隐球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目的 分析20株临床分离于脑脊液、血液、尿液、痰液和支气管灌洗液的隐球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别以油菊籽、咖啡酸玉米琼脂、刀豆氨酸-甜菜碱-溴麝香草酚蓝培养基、尿素酶试验、37℃生长试验、ID32生化鉴定板和荚膜形成试验等初步鉴定后,再经大亚基核糖体DNA(LSUrDNA)的D1/D2区域序列分析进一步鉴定菌种.同时进行血清分型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结果 20株菌皆具有以下特征:①形成荚膜,② 37℃3天内生长试验皆为阳性,③咖啡酸玉米琼脂和油菊籽培养基皆可以产生褐色菌落,④尿素酶试验96 h皆呈阳性,⑤ CGB培养基未见蓝色菌落生长,⑥ ID32鉴定板可以鉴定到属,种的鉴定结果各不相同,⑦大亚基核糖体DNA(LSUrDNA)的D1/D2区域序列分析证实皆为新生隐球菌的新生变种,⑧血清型仅见A和AD二型,以A型为多数(83.33%),⑨ 20株临床分离株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有一定的生态多样性.结论 20株临床分离株皆为新生隐球菌的新生变种,血清型多数为A型,少数AD型,但不同菌株间存在一定的生物多态性.
-
用RAPD技术对湖北大口等3地的钉螺遗传差异初探
目的 对3个不同地点的湖北钉螺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湖北省三个不同地域的钉螺进行PCR扩增,根据DNA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计算湖北钉螺之间的遗传距离,绘制系统进化树,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态环境调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不同地点湖北钉螺标本PCR 扩增产物均呈多态性,钟祥市的大口与冷水距离很近,但两地的钉螺遗传距离大于远安县与钟祥市钉螺的遗传距离.大口林场的钉螺壳顶磨损明显.结论 生态环境对遗传变异的影响较大,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不成正比.
-
美洲大蠊特异性抗原的蛋白印迹分析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不同时期抗原成份分析以及特异性抗原组分鉴定.方法 本文通过采用Coca's提取液提取得到美洲大蠊粗浸液抗原,通过饱和(NH4)2SO4沉淀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SE),对其抗原成份进行分析,并选用对蟑螂过敏性疾病患者阳性血清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结果 美洲大蠊成虫、若虫、幼虫、虫卵生活史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抗原各有不同数量的蛋白条带,但生活史各阶段均出现6条蛋白主带,分别为:92、78、66、56、52和40kD,免疫印迹显示其92、78、49和26kD为美洲大蠊成虫特异性变应原,其中78kD是主要变应原.结论 美洲大蠊78kD蛋白为主要变应原,92、49和26kD为次要变应原,本研究为蟑螂变应原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2004年SARS-CoV毒株S基因分子进化特征
目的 通过对2004年SARS-CoV毒株S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SARS-CoV毒株S基因进化与SARS流行的关系.方法 对广东地区2004年2株SARS-CoV毒株S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其余15株毒株S基因序列从GenBank检索,采用DNAStar5.0软件,对检索的SARS-CoV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变异毒株进行进化速度分析.结果 17株毒株中,S基因7个氨基酸位点全部置换,35个氨基酸位点在不同毒株中置换;所有SARS-CoV均通过氨基酸227位点的置换,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同义进化中,S基因置换速度为1.46×10-6个核苷酸,进化线性回归方程为Y=1.46×10-6X+0.000736,同时通过Ka计算显示S基因进化明显存在选择性压力.2004年17株SARS-CoV毒株可以分为两条进化途径,其中广东地区的人类的GZ0401毒株与果子狸的PC4-115毒株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9.97%,氨基酸同源性为100%.结论 冠状病毒S基因的1个糖蛋白位点增加,可能导致人类SARS-CoV毒株出现并SARS流行;2004年果子狸冠状病毒与人类SARS-CoV毒株分子结构类似,可能存在交叉宿主.S基因同义进化速度较流感HA1基因慢4.2倍,但基因进化明显存在选择性压力.
-
家蝇幼虫血淋巴抗病毒作用初步观察
目的 确定家蝇幼虫血淋巴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用鸡胚培养法培养流感病毒并以家蝇幼虫血淋巴做抗病毒活性试验.结果 家蝇幼虫血淋巴具抗病毒活性,经针刺免疫诱导组活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蝇幼虫血淋巴中存在抗病毒活性物质,该抗病毒活性物质初步估计为蛋白质或肽类,性质有待进一步确定.
-
改良革兰氏染色检测男性尿道细胞涂片诊断NGU的价值
目的 寻找适合基层、简便快速、经济可代替免疫荧光法的检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尿道细胞涂片标本镜检衣原体的方法.方法 取患者深部尿道粘膜柱状上皮细胞涂片采用改良革兰氏染色法镜检细胞内衣原体.结果 30份标本,每份标本细胞涂片两张做改良革兰氏染色与衣原体经典的姬姆萨染色镜检,改良革兰氏染色涂片中细胞内有疑似衣原体始体颗粒和包涵体斑块的细胞百分数与姬姆萨染色涂片中衣原体感染细胞的百分数的相关系数r:0.98.部分标本的细胞涂片还做了两种染色法的原位对照,即改良革兰氏染色的胞内颗粒和斑块,脱色后再经姬姆萨染色呈现衣原体始体、包涵体的染色特征.又经与多种传统的检测衣原体的方法考核,我们认为这些形态是衣原体在细胞内不同生活阶段增殖的始体、包涵体.表明在基层单位没有经典的免疫荧光或胶体金免疫扩散条件时,可用简单的革兰氏染色法代替之.结论 改良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不仅可用来诊断衣原体感染,还可分析炎症轻重、观察疗效和预后.
-
长爪沙鼠和新西兰白兔源肺孢子虫ITS1-5.8S rDNA-ITS2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 测定长爪沙鼠及新西兰白兔源肺孢子虫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并与大鼠源肺孢子虫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长爪沙鼠和新西兰白兔感染肺孢子虫;制作肺印片进行瑞-姬氏复合染色,通过镜检初步了解感染情况;提取肺孢子虫总DNA,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纯化扩增产物后克隆测序;与登录GenBank的大鼠源肺孢子虫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长爪沙鼠源肺孢子虫的ITS1、5.8S rDNA和ITS2基因序列长分别为158、157和172bp, 新西兰白兔源肺孢子虫的相应序列分别为129、158和178bp. 结论 本实验测得的长爪沙鼠及新西兰白兔源肺孢子虫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以往未曾报道,此结果为肺孢子虫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
黄芪对感染血吸虫小鼠脑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对感染血吸虫小鼠脑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在小鼠感染血吸虫满8周开始治疗,疗程12周,注射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应用实时监测荧光定量PCR技术,于感染满8周、12周和20周检测脑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黄芪治疗组小鼠脑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mRNA水平在感染12周和20周时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黄芪治疗组治疗前、中和后脑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结论 黄芪可降低血吸虫病小鼠脑组织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mRNA表达,提示黄芪可能通过此机制对肝性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长春地区人与猪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 分析长春地区猪和人群流行的戊型肝炎病毒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参照文献设计引物,对长春地区猪和人群流行的8株HEV(其中3株来源于人,5株来源于猪)进行RT-PCR,并将RT-PCR产物克隆到p MD18-T载体,筛选阳性重组质粒测序,测序结果采用Clustal X v.1.8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并与基因1~4型HEV代表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进行同源性比较,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 本研究获得的8株HEV核苷酸同源性在91.2%~99.1%,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在97.4%~100%之间;基因1~4型内各株序列间同源性分别为:87.9%~100%,100%,85.9%~96.6%,84.8%~100%.结论 研究表明获得的长春各株病毒均属基因4型,由进化关系看长春地区猪HEV与人HEV可能由同一毒株进化而来.
-
免疫抑制不同时间血液及BALF中细胞成分的变化与卡氏肺孢子虫及炎性细胞反应之观察
目的 实验观察GC免疫抑制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发病影响.方法 采用清洁级Wistar大鼠31只,26只大鼠每w 2次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建立PCP模型,阴性对照组(5只),在第2、4、6、8w分别杀死大鼠,采集血液及BALF进行细胞计数并涂片分析血液和BALF中细胞成分.结果 PCP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35.8 ±4.35)×109/L,淋巴细胞比例为(23.4±8.2 )%,巨噬细胞数为(8.4±1.09) %,中性粒细胞比例为(68.2±8.35)%.PCP大鼠BALF中白细胞细胞总数为(35.24 ±8.10)×106/L,巨噬细胞比例为(84.9±2.49 )%,淋巴细胞比例为(10.0±2.56 )%,中性粒细胞比例为(5.1±1.73)%.结论 PCP组中淋巴细胞减少是导致大鼠发生卡氏肺孢子虫感染的关键的原因.大鼠BALF中巨噬细胞减少和功能减弱对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发生起主要帮助作用.中性粒细胞增加,推测和肺损伤有关.
-
银杏外种皮石油醚提取物的杀钉螺活性研究
目的 从银杏外种皮石油醚提取物中制备银杏酸混合物及3种单体,并试验其杀钉螺活性.方法 由柱层析制得含量为90%的银杏酸混合物,再经HPLC制备色谱分离出3种单体.采用浸杀法测定银杏外种皮石油醚提取物、银杏酸混合物及3个单体的杀钉螺效果. 结果 银杏外种皮石油醚提取物、银杏酸混合物浸杀钉螺24h的LD50分别为13.4mg/L、11.3mg/L;3种单体中,侧链为C15:1银杏酸的杀钉螺效果好.结论 银杏酸是银杏外种皮石油醚提取物中的主要灭螺活性成分.银杏酸侧链的长短对杀钉螺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
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和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1的调查研究
目的 用PCR方法对14个奶牛场分离得到的临床型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24株,隐性乳腺炎金葡菌213株,山羊临床型乳腺炎金葡菌12株进行超抗原毒素sea,seb,sec,sed.see和tst基因的分子调查,结果表明:奶牛标本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的阳性率为27.42%,隐性乳腺炎为1.41%,山羊标本为33.3%.奶牛标本产生毒素的类型以SEA,TSST-1和SEC为主,山羊标本产生肠毒素的类型以SEC为主.对于肠毒素基因和tst基因PCR阳性的金葡菌同时用ELISA和RPLA检测,3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
牛结核病鉴别诊断的方法研究
目的 构建含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b10.4基因片断的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中诱导表达带组氨酸标记的该融合蛋白.分别以TB10.4蛋白, PPD蛋白以及TB10.4与MPT83混合蛋白为抗原,用间接ELISA法鉴别牛结核病.方法 PCR法扩增tb10.4基因片段,连接到pET-22b(+)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子转化到大肠杆菌蛋白酶缺陷型菌株BL21(DE3)/PolysS,用IPTG诱导,进行蛋白表达、纯化.之后将TB10.4,PPD,TB10.4及MPT83混合蛋白作为抗原用间接ELISA法检测牛结核病.结果 使用结核杆菌早期分泌蛋白TB10.4作为抗原用间接ELISA方法快速检测牛结核病,并区分BCG免疫的健康牛和感染牛的结果显示灵敏度为23%,没有假阳性反应.结论 用PPD作为抗原进行检测灵敏度达到48%,但假阳性率达到21%;用TB10.4与MPT83混合抗原检测时灵敏度下降到6%,假阳性率1%.
-
紫外线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
目的 筛选紫外线致弱尾蚴中起免疫保护作用的抗原分子,分析其主要表位,为血吸虫病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抗原.方法 以紫外线照射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的核苷酸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软件Antheprot对所筛基因编码的抗原分子进行表位预测.结果 经三轮筛选,共获20个阳性克隆,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中有5种已知基因(GST、副肌球蛋白、肌球蛋白、钙离子激活蛋白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6种未知基因,软件分析显示不同抗原分子分别具有多个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 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基因片段可能为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分子,可能是多抗原、多表位在照射致弱尾蚴中起免疫保护作用.
-
我国4省区5地牛带绦虫rDNA-ITS2序列分析
目的 采用PCR克隆测序方法对贵州都匀、从江,云南大理及新疆乌什4地牛带绦虫标本进行研究,与台湾桃园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地理株作比较,为贵州株、云南株和新疆株的鉴别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并进一步探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的分类学地位.方法 取贵州都匀株(DY1)、贵州从江株(CJ1),云南大理株(DL1),新疆乌什株(XJ1)和台湾桃园株(TW1)成虫节片,分别抽提DNA,PCR扩增rDNA-ITS2区段,克隆rDNA-ITS2区段后作序列分析,构建不同地理株系统发育树.结果 根据ITS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系统发育树分为3支,XJ1占据上方1支;CJ1占据中间1支;而TW1、DY1和DL1组成下方1支.结论 1.DY1、DL1与TW1属于牛带绦虫亚洲亚种,CJ1、XJ1属于传统牛带绦虫;2.rDNA-ITS2序列分析可用于牛带绦虫亚洲亚种与传统带绦虫分类学之研究.
-
中国特有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囊膜基因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目的 克隆分析中国特有小型猪来源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囊膜基因(env),比较不同来源毒株的异同及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应用RT-PCR的方法分别从中国实验小型猪、巴马香猪及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PERV env基因,克隆入T载体后测序;随后以PCR方法对克隆PERV env基因进行分型检测;后采用DNAsis及DNAstar软件对克隆的env基因和国外毒株env基因进行同源性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本试验所克隆的3株PERV env基因长度分别为1983bp、1986bp及1968bp,分别编码661、662和656个氨基酸,分型检测均为PERV-A亚型.同源性分析表明:国内这3个分离株env基因与国外来源于不同宿主的PERV-A、B、C亚型env基因的同源性分别在92.8~96.5%、69.4~73.4%及77.5%~80.8%之间.结论 PERV中国株的进化与A、B、C亚型分类有关,与宿主、分布地域关系不大,且PERV-A亚型与C亚型的亲源关系更近于B亚型.
-
3个猪链球菌2型四川分离株4个毒力因子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目的 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对3个致病性猪链球菌2型(Ss2)四川分离株4个主要毒力因子基因mrp、epf、sly和orf2分别进行了扩增, 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个Ss2四川分离株均存在4个毒力因子基因mrp、epf、sly和orf2,其核苷酸序列与1998年江苏分离株9801及国外参考菌株的同源性均大于99.5%,提示3个四川分离菌株与1998年江苏流行的高毒力菌株可能具有共同的来源.
-
两株不同毒力株钩端螺旋体37℃培养条件表达谱的差异
目的 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毒力株56601(中赖)与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减毒株(法赖)在遗传背景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毒力却差别很大.本研究利用钩端螺旋体的cDNA芯片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毒力差别的机制.方法 利用钩端螺旋体的cDNA芯片,在37℃培养条件下以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毒力株56601(中赖)为测试株,以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减毒株(法赖)为对照株,测试了芯片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在37℃培养条件下,毒力株和减毒株的表达谱具有明显的差别.毒力株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01个,下调表达的有71个.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在功能上可分为12类.结论 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在钩端螺旋体毒力株致病力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
弓形虫微线体分泌蛋白TgMIC1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目的 克隆、表达及鉴定弓形虫(RH株)微线体分泌蛋白TgMIC10编码基因,为建立一种灵敏检测弓形虫感染的实验方法作准备.方法 提取弓形虫速殖子总RNA,设计并合成引物,RT-PCR扩增TgMIC10编码基因,与克隆载体pGEM -T连接,经酶切和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BK-CMV,IPTG诱导表达pBK-TgMIC10阳性重组子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Western blot 鉴定.结果 PCR法扩增出了一597bp左右的DNA片断,将重组质粒pGEM-TgMIC10、pBK-TgMIC10分别作EcoR I和Xba I 双酶切,均能得到一个大小与PCR 扩增产物一致的插入片断,表明TgMIC10基因的克隆和亚克隆均获成功,用IPTG诱导带有重组质粒pBK-TgMIC10的大肠杆菌,产物行SDS-PAGE,可得到一约21kDa 融合蛋白,Western-blot 法鉴定该蛋白能被弓形虫感染的兔血清所识别.
-
以恶性疟原虫MSP1和AMA1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保护性免疫
目的 以MSP1和AMA1的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针对疟疾红内期抗原MSP1和AMA1的保护性抗体.方法 将编码恶性疟原虫MSP1全片段和AMA1胞外域的DNA免疫质粒(VR1020/190.3和VR1020/E)、痘苗病毒载体(rMVA/190.3和rMVA/E)及重组蛋白(d-GX190H和E)的同种类型疫苗混合,作为核酸疫苗(D)、病毒疫苗(V)及蛋白疫苗(P)按照"初始-强化"策略免疫小鼠.间接ELISA测血清中抗MSP1和AMA1抗体;用免疫血清进行体外原虫入侵红细胞抑制实验;由转基因伯氏疟原虫Pb-PfM19和P.bANKA株分别对免疫鼠进行体内攻击. 结果 各组免疫血清中均产生了较强的抗体应答,抗MSP1抗体与抗AMA1抗体滴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组免疫小鼠血清在体外对两株原虫入侵红细胞均有较大程度的抑制.体内攻击实验中实验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略长.结论 采用以MSP1和AMA1为基础的DNA、重组痘苗病毒和重组蛋白疫苗的组合免疫小鼠能诱导出有效的保护性抗体.以上结果为疟疾红内期疫苗合理免疫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
牛分枝杆菌的噬菌体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建立牛分枝杆菌噬菌体快速检测技术,探讨佳的检测条件,并将建立的方法用于牛分枝杆菌及16种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和6种其他细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工作浓度为1×108PFU/ml、37℃感染2h为佳检测条件.杀毒剂浓度在100mmol/L,室温作用10min即可完全杀灭受试噬菌体.选择浓度为4mg/ml的对数生长期指示细菌为工作浓度,获得理想的检测结果.加热灭活的细菌和指示细菌不被噬菌体感染.牛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16种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和6种其他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法可检测出60~120条/ml牛分枝杆菌.重复性试验表明,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重复性良好.
-
华支睾吸虫CsSCCRO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蛋白纯化
目的 原核表达华支睾吸虫鳞状上皮癌相关肿瘤基因 (SCCRO)全长编码区序列,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功能研究做好准备.方法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华支睾吸虫成虫全长cDNA文库中识别出与人鳞状上皮癌相关基因的同源序列及其全长编码区,将其编码区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结果 华支睾吸虫鳞状上皮癌相关基因长度为1 218bp,其全长编码序列长度为780bp, 编码259个氨基酸,1-22位为分泌信号肽,在羧基端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区域.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的可溶性表达,重组蛋白达总蛋白的39%,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纯度可达98%.结论 鳞状上皮癌相关基因的PET-30a(+)原核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可以稳定高效地表达可溶性蛋白.
-
黑胸大蠊室内繁殖、发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 阐明药用昆虫黑胸大蠊室内繁殖、发育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系统观察黑胸大蠊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殖产卵、孵化、若虫生长、蜕皮、羽化等生活史全过程.结果 统计分析了卵鞘长度、每鞘含卵数及分布、卵孵率、鞘孵率、卵期、若虫发育历期、羽化率、性比、成虫寿命、雌虫产卵期等生物学特征参数.结论 实验结果为建立黑胸大蠊的人工饲养及大量繁殖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详细的实验观察资料.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疫苗研究进展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是出血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其主要血清型是O157:H7.该菌被确认为致病菌的20多年来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有不同规模的暴发流行.EHEC O157:H7感染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emorrhagic colitis,HC), 还可在5%~10%的病例中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EHEC O157:H7的感染因具有暴发流行趋势、强烈的致病性与致死性以及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加剧病情等特点,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O157:H7感染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只能给予对症治疗和适当的抗菌治疗.
-
博尔纳病病毒持续感染的原因及意义
近年来许多国家尼巴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脑炎的暴发流行,导致感染区内数千人短时间内迅速死亡;2004年以来爆发的禽流感病毒等都引起了人类极度恐慌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疾病的出现引起了研究者们对新发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高度关注.BDV可能也是新发感染性疾病中的一种病原体,研究者们近年亦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博尔纳病(Borna disease,BD)是19世纪末首先在德国马匹发现的一种神经综合症.其病原体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是一种非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单分子负链RNA病毒目博尔纳病毒科,具有8.9 kb基因组,包括6 个开放读码框架,分别编码核蛋白(N) 、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蛋白(G)、RNA聚合酶(L)、病毒蛋白(X).该病毒虽然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现,但临床病例主要集中在中欧[1].
-
WASP、Arp2/3与细菌感染时的细胞骨架重排
细菌侵袭宿主细胞是许多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该过程与细菌触发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排关系密切.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络结构,由主要的3类蛋白质纤丝构成,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微丝又称肌动蛋白纤维(actin filament),是由双股肌动蛋白丝以螺旋的形式组成的直径为7~9nm的纤维.其功能除了作为细胞形态和极性的结构框架外,还与细胞的运动、分裂、细菌的黏附以及吞噬等过程密切相关.近来的研究表明许多细菌在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利用宿主细胞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侵入细胞,甚至达到胞内运动的目的.细菌侵入细胞和胞内运动的过程涉及到两大类细胞蛋白:WASP蛋白家族和Arp2/3复合物,他们是引发肌动蛋白聚集的关键分子,与许多改变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状态的信号分子有关,终导致肌动蛋白的聚集.
-
寄生蠕虫副肌球蛋白研究进展
副肌球蛋白(98~101kDa)是多种无脊椎动物肌肉的主要结构蛋白,位于肌肉组织的粗肌丝中.初在软体动物的平滑肌──闭壳肌和缩足肌中发现,后来又相继从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及棘皮动物等无脊椎动物门中分离获得.副肌球蛋白为一长棒状分子,由同源二聚体构成,长约130 nm,宽约2 nm,是一个几乎全部是α-螺旋的蛋白质.对血吸虫成虫制备物的分析鉴定出一个高度致免疫的蛋白,后经证实为副肌球蛋白,表明副肌球蛋白的功能不止是作为寄生蠕虫的肌原纤维.自从Lanar和Pearce首次报道用Sm97加BCG佐剂诱导小鼠的保护性免疫以来,副肌球蛋白作为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逐渐深入.同时基于副肌球蛋白的疫苗抗血吸虫感染的报告也推动了对该蛋白在其它蠕虫的研究和鉴定.近年来副肌球蛋白抗血吸虫感染和其它蠕虫感染的疫苗研究,免疫定位研究以及非肌肉部位功能研究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如下.
-
中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病学分析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为陈心陶氏1933年在广州褐家鼠体内首次发现.首例由广州管圆线虫引起人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于1945年在台湾报告,随后太平洋岛屿相继发现了病例,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才认识到广州管圆线虫致病的重要性[1].其是人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的主要病原体[2].然而,中国大陆首例病原学确诊的病例为1984年,距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的时间已过50年.尽管此前有疑似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报道,但是,由于对此病的认识不足,报道的病例也只是"冰山一角".近些年来,病例报道急剧增加,很多地方开展了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本文旨在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对中国大陆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的分布及其宿主的相关调查进行综述.
-
青海囊欠县肺鼠疫病例的诊治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的烈性传染病,而肺鼠疫是临床治疗中凶险的病型之一.以发病急骤、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血痰等呼吸系统症状为特点.现将14例肺鼠疫病例的诊治报告如下.
-
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DIGFA-Kit)的现场初步应用
2005年我们应用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对浙江宁波和泰国Nakorn-nayok省肺吸虫病流行区进行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应用ELISA平行对照检测;并对不同虫种引起的肺吸虫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初步考核该试剂盒的现场应用价值.
-
宁夏地区牛、羊衣原体和布病的血清学调查
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和布鲁菌属(Brucella)分别可引起的流行广泛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对畜牧业生产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人感染Cps后,症状和体征变化多端,可呈隐性无症状感染或持续性感染伴有临床症状,如发热、剧烈头痛、皮疹、腹泻、呕吐、肝炎、心肌炎和脾肿大等[1].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目前世界上流行广,危害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它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严重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布鲁菌属共有6种,19个生物型,对人致病的有羊布鲁氏菌(B. melitensis )、牛布鲁氏菌(B. abortus )、猪布鲁氏菌(B. suis)和犬布鲁氏菌(B. canis).
-
进食铜锈环棱螺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报告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人体嗜酸性脑膜炎为主要的症状者以往多因未能检及病原体而混淆遗漏,福建省2001年报告首例患者[1],此后有个例及集体暴发者[2-3].由于宿主众多,感染方式多样,发病后症状险恶而引人关注.现将因进食铜锈环棱螺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报告如下.
-
旅日学生吃腌蟹引发重症肺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为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病.而建瓯市为福建省肺吸虫病发现病例较早、病原虫种及其媒介宿主众多的区[1].特将一位旅日学生吃腌蟹引发重症肺吸虫病报告如下.
-
疟疾疗法抗肿瘤效应的实验观察
目的 探讨疟疾疗法对肿瘤生长的拮抗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S180瘤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第2天,实验组小鼠经腹腔感染约氏疟原虫.用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确定小鼠的虫体血症水平,以ELISA试剂盒检测其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并于瘤细胞接种后第5天开始测量瘤肿块直径. 结果 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于疟原虫接种后的第3天出现在感染小鼠的外周血中,其脾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于感染后第4天出现显著升高;瘤细胞接种第7天后,疟疗实验组小鼠的瘤肿块直径明显小于单纯瘤细胞接种组.结论 约氏疟原虫感染所致的疟疗效应对S180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6年第9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1319家禽中禽流感的控制//Ilaria Capua,Stefano Marangon由世界动物健康组织(OIE)提名的禽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都有重要影响的疾病.该疾病的很多方面都缺乏科学数据,因而近些年的一些疫情的控制与管理也受到了阻碍.随着数以百万动物的死亡,人们对引起人类死亡原因和该病广泛流行潜在危机的关注度也在增加.依据新近的科研突破以及OIE新的对动物福利维护与规定细则,我们对禽类中禽流感控制的可行性方法做了归纳与总结,包括对动物的捕杀、急救和预防性疫苗的注射等.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5 | 01 02 03 04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