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중화흉심혈관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34/R
  • 国内刊号: 李昕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xxxg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复合技术治疗低龄低体重病儿房间隔缺损

    作者:胡盛寿;李巅远;闫军;李守军;晏馥霞;李立环;魏以桢;郑哲;刘志刚;崔彬;陶天富

    目的 介绍一种房间隔缺损(ASD)"复合"技术介入封堵方法,并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27例婴幼儿房间隔缺损者接受新"复合"技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2.00±O.22)岁.采用浅镇静加局部麻醉,非气管插管单纯面罩吸氧或喉罩下辅助通气支持,胸骨旁第4肋间小切口,保留胸膜,经胸膜外进入心包腔显露右心房壁,切开右房壁置入ASD封堵器及输送器.心前区或剑突下超声引导进行ASD介入封堵术.结果 全部病儿3d后康复出院,随访0.5-9.5个月,平均(5.9±0.5)个月,仅l例病儿因心包压塞行心包穿刺引流术,余无异常.超声检查没有残余分流或其它并发症.结论 该手术方法创伤小、疗效好,费用低,是婴幼儿ASD病例一种较为理想手术方法.

  • 动脉调转术不同年龄手术效果的对比——附142例错过佳手术年龄者治疗经验

    作者:刘迎龙;胡盛寿;沈向东;李守军;王旭;闫军;吴信;许建屏;孔博;黄景彬

    目的 探讨大动脉转位(TGA)病儿接受动脉调转手术(ASO)时年龄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0年5月至2008年9月,264例rIGA病儿行ASO.男194例,女70例;年龄·l d一19岁.其中室隔完整型TCA('rcAJrvs)84例;年龄≤2周28例,>2周56例.伴室隔缺损TCA(TCAJVSO)130例,Tams-ing-B~畸形(TBA)50例,其中≤6月94例,>6月86例.符合佳手术年龄(≤2周TCA/IVS,≤6个月TGA/IVSD、TBA)者122例,错过佳手术年龄者(>2周TCA/IVS,>6个月TGA/VSD、TBA)142例.手术方法:18例>2周TGA/IVS先期行左室训练,4例>6个月TGA/VSD先期行肺动脉环缩,余者均一期行ASO,同期矫治合并畸形.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26例,病死率9.85%.平均随访(29.5±7.6)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和1.5年猝死,l例术后1.5年因肺动脉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余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无死亡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符合佳手术年龄者病死率13.1l%;错过佳手术年龄者病死率7.04%.2006年后(共154例),TGA病儿病死率由19.09%降至3.25%(P<0.05),符合佳手术年龄者由22.64%降至5.80%(P<0.05),错过佳手术年龄者由15.79%降至1.18%(P<0.05).结论 ASO应用于错过佳手术年龄TCG者亦可取得满意效果.

  • ECMO在临床心脏移植领域的应用

    作者:韩杰;孟旭;贾一新;孙凌波;曾文;张海波;罗毅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临床心脏移植领域的应用效果.方法 19例行双腔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病人于术中或术后应用ECMO支持.年龄33-6l岁,平均(42.5±9.6岁;体重61.92 kg,平均(73.6士15.2)kg.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6例、瓣膜病2例、冠心病1例;术前心Z能均为NYIIAⅢ~IV级.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芬酸酯+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和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方案.结果 1O例术中并术后应用ECMO者供体冷缺血(7.5±1.3)h;ECMO术中转机流量为(3.9±0.8)L/min;术后辅助流量为(2.2±0.3)L/min;辅助(62±35)h;9例生存,1例移植物衰竭死亡.9例心脏移植术后发生移植物衰竭者,供体冷缺血(4.5±1.0)h;开始应用ECIVlO进行辅助支持为术后停体外循环即刻至术后12h,平均(5.4±3.5)h;ECMO辅助流量为(2.7.4-0.5)L/min,辅助(88±24)h;2例分别死于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ECMO辅助分别为112 h、78 h,撤机后3 d、14 d死亡.生存16例无严重并发症,病理活检未见急性排斥反应,心功能I~Ⅱ级出院.现生存3个月至2年,未发现明确与ECI~IO相关的,发症.结论 ECMO术中转机并术后辅助治疗策略有利于长时间缺血供心的功能恢复,从而扩大边缘性供体心脏的使用范围;ECMO辅助支持有利促进移植物衰竭病人的恢复.

  • 心脏外科手术后纵隔感染的诊治

    作者:丁芳宝;梅举;张宝仁;徐志云;邹良建;于伟勇;王志农

    目的 总结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65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病人进行切口分泌物和动脉血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经静脉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6例感染出现较晚、感染局限者,仅行局部开放引流、冲洗;余59例均行纵隔清创、胸骨固定后行纵隔冲洗,其中5例行转移胸大肌瓣或腹直肌瓣修复.结果 63例于术后2周内发生纵隔感染,另2例分别发生于术后第18 d和22d,短者发生于术后第3 d,平均(7.4±4.3)d.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3.1%.死亡12例(18.5%).随访1-12年,无远期死亡,感染复发3例.结论 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清创、冲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右胸小切口封堵缺乏边缘的Ⅱ孔型房间隔缺损

    作者:孙晓宁;赵强;陈安清;夏利民;周光华;王哲;徐德民

    目的 评估右胸小切El封堵缺乏边缘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25例1-2个边缘完全缺乏的病人行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女15例,男lO例;年龄5.64岁,平均28.8岁.其中单纯前边缘缺乏11例,前边缘合并下边缘缺乏3例,前边缘合并后边缘缺乏4例,后边缘缺乏l例,前边缘合并上边缘缺乏l例.单纯上边缘缺乏4例,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1例.后边缘和下边缘缺乏者使用4-o pmlene线在心脏外面贯穿缝合固定封堵器;后边缘缺乏在房间沟偏右房侧缝合2针固定;下边缘缺乏者在右心房靠下腔静脉和右下肺静脉处缝合l针固定;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在左心房顶以4-o prolene线作2针间断缝合,在上腔静脉后壁作1针间断缝合,释放封堵器后,推拉试验检查是否牢固.以5-4例Ⅱ孔型房间隔缺损有充分边缘者(>5衄)行右胸小切El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女36例.男18例,平均年龄31.9岁(5-72岁).结果 无边缘组房间隔缺损直径10-38衄,平均(23.3±8.5)mm.封堵器大小为(27.9±7.8)mm(14-42衄).对照组房间隔缺损直径9.38衄,平均(23.6±7.0)mm,封堵器大小为(29.4-I-7.3)r唧(12-42m).两组房间隔缺损直径和所用封堵器大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0±7)min和(15 4-4)rain.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c15).25例缺乏边缘者100%(25,25例)封堵成功,对照组96%(52,54例)封堵成功,2例存在轻度残余分流.随访6个月,两组封堵成功率均为100%,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右胸小切口可以成功封堵边缘缺乏的房间隔缺损,但需要更长期的随访评估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

    作者:张辉;程沛;侯嘉;李磊;刘虎;罗毅

    目的 总结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或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的经验.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24例.包括主动脉缩窄9例,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12例,主动脉弓中断3例.4例合并右室双出口(Traussig-Bing型).22例合并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2例不合并室间隔缺损病儿1例合并主动脉瓣下狭窄,另l例合并肺静脉狭窄.主动脉弓降部成形均在深低温低流量持续性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3例主动脉弓中断及9例主动脉缩窄病儿采用端端吻合术.12例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病儿中采用扩大端端吻合术8例,端侧吻合术2例,补片成形术2例.结果 死亡2例.全组病儿围术期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肾功能损害.术后反复呼吸道感染2例.除l例残存压差大于20mm Hg外,长随访18个月,尚未发现再缩窄发生.结论 主动脉缩窄或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一经诊断即需尽早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是安全、有效的.充分切除动脉导管组织,广泛彻底游离松解胸部各血管进行无张力吻合以及选择恰当的组织一组织吻合术式是主动脉弓降部成形手术成功及减少再缩窄发生的关键.

  • 单纯无名动脉灌注的主动脉弓置换术21例

    作者:黄方炯;吴强;许尚栋;任长伟;孙东;杨禁非;于建波;刘岳;赖以恒;瑞起金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使用单纯无名动脉灌注进行脑保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2l例主动脉弓置换者使用单纯无名动脉灌注技术进行脑保护,男19例,女2例;年龄29-72岁,平均(46.5±11.4)岁.A型(Stanford分型)主动脉夹层19例,其中7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真性动脉瘤伴降主动脉受累2例.所有病例均在深低温、使用单纯无名动脉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同时行Benlall手术6例,David手术1例.结果 升主动脉阻断(109.6.4-29.6)min;体外循环(186.7±56.2)min;低鼻咽温(19.O±3.3)℃;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8.3.4-11.5)Ⅲ.m,流量每分钟(6.8±2.6)ml,l‘g.术后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呼吸机辅助(38.6±29.O)h.1例因低心排输出量综合征于术后第5 d死亡.术后随访2-45个月,平均(24.0±12.5)个月,无死亡及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 深低温、单纯无名动脉选择性脑灌注下行主动脉弓置换是安全、有效的.

  • 心脏外科停用抑肽酶前后围术期结果比较

    作者:王现强;郑哲;敖虎山;张士举;王杨;张浩;李立环;胡盛寿

    目的 比较2007年12月19日中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下令心脏外科术中停用抑肽酶前、后心脏手术围术期结果,进一步探讨在心脏外科病人应用抑肽酶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停用抑肽酶前、后各6个月的病人资料,所有人选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外科手术,年龄均大于18岁.2007年6月19日至2007年12月18日的手术者为抑肽酶组,入选者均在术中应用抑肽酶.2007年12月19日至2008年6月18日手术者为对照组,入选者在术中均未用抑肽酶.比较两组围术期结果.包括术后失血量、输血量、二次开胸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及心、脑、肾、肺等重大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进行多因素Lo~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认初步比较的结果.结果 抑肽酶组入选1699例,对照组2225例.抑肽酶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4 h出血量[(402.5±267.3)ml对(628.1±378.2)ml,P

  • 地震中胸部损伤病人的伤情评估

    作者:胡杨;袁勇;谢天鹏;赵雍凡

    目的 总结汶川地震后胸外伤病人的特点,比较不同伤情评估方法对预测伤员可能发生呼吸衰竭的差别,为灾难发生后的救治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2008年5月12日到27日,共入院治疗地震伤员1823例.其中184例(10.1%)被确诊受了胸部外伤.详细记录这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诊断、治疗过程以及结局.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病人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伤者特征(Roc)曲线比较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ISS)和胸部外伤指数对地震伤病人呼吸衰竭的预测效果.结果 地震后胸外伤以复合伤为主,占84.78%;呼吸衰竭发生率高达20.65%(38例),且带机时间长,3.72 d,平均(18.82±15.94) d.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仅连枷胸、肺挫伤和挤压综合征的出现与伤后呼吸衰竭的发生有关.ROC曲线显示在预测呼吸衰竭的发生上,NISS曲线下面积大于ISs和胸部外伤指数,以得分24为标准预测呼吸衰竭,其敏感度为94.74%,特异性为79.45%.结论 地震后获救胸外伤员伤情复杂,呼吸衰竭发生率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NISS评分可有效地预测地震伤后呼吸衰竭的发生,其佳阈值为24.应在震后伤情评估中予以推广.

  • 原发性肝癌右心房转移性癌栓1例

    作者:白传明;张楠;周山梧;宋书田

    病人女,56岁.腹胀乏力伴活动后胸闷、气促7月余.心脏彩色超声发现右心房内占位.既往乙剐肝炎病史1年余.查体:肝肋下4 cm,质稍硬(术后肝脏彩超和AFP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心脏彩超(图1)示右心轻度扩大,右房内可见75mmx 34唧大小的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晰、形态较规整,随心脏活动于右房三尖瓣u与右室之间.辅助检查:HBsAG(+)、HBeAb(+)、HBcAb(+)、ALT10 U/l,、AST 32 U/L、TBIL,55.2 umol/L、DBIL 11.9umol/L、ALT 271IU/L.

  • 肺巨大孤立性纤维瘤1例

    作者:居来提·艾尼瓦尔;伊力亚尔·夏合丁;张力为;李德生

    病人女.39岁.右胸背部不适,偶有发热、胸闷、乏力1年余.查体右侧呼吸音减弱,余未见异常.

  • 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1例

    作者:张继新

    病人女,45岁.无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恶心、乏力1 h.既往体健,月经正常.查体:血压:80/50mm Hg(0.7/6.7 la'a),脚备膨隆,中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红细胞压积0.29.B超示左中下腹部不均质低回声,范围14.5 cm×5.4cm×6.7cm.cr示左肾下方腹腔内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大层面径线7.5锄×9.8cm,Cr值28.0-59.4 Hn,密度不均匀.2 h后血压降至0,腹高度膨隆,穿出不凝血.2007年1月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淡血性渗液400Ⅱll,后腹膜高度隆起,切开.有加00nd血液及凝血块涌出,左髂外静脉前壁有长约4 cfn纵行裂口,缝合后见创面广泛渗血,考虑为重度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致,共出血6900ml ,术中输全血加00ml、浓缩红细胞6单位、血浆200Dml、血小板200硇nl、冷沉淀4单位.术后18d出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半月后痊愈,出院.

  • 慎重应用支架治疗良性气道狭窄

    作者:陈昶;胡学飞;高文;张瑜;杨振华

    成人良性气道狭窄多继发于气管或支气管内膜结核、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化学性损伤和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后、肺移植后吻合口狭窄等,少数继发于全身疾病.支架治疗良性气道狭窄可以立即解除呼吸困难,但关于其远期的治疗效果报道较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应用气道支架治疗良性气道狭窄21例,随访6-81个月,平均(43.2.4-11.6)个月,现将随访情况报道如下.

  • 7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喻磊;谷天祥;师恩袢;房勤

    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高龄冠心病病人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我们回顾总结了1998年6月至2007年12月286例70岁以上病人行CABG术的情况,报道如下.

  • 地震灾害所致胸部外伤的特点及治疗

    作者:刘洪生;李单青;徐晓辉;曹治理

    全球每年平均发生16次致人死亡的地震,导致受伤和财产损失的则更多[1].地震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主要是砸伤和挤压伤,头颅、胸部、腹部、脊柱及四肢均可受累.其特征之一是多复合伤.另外骤增的伤员量导致当地卫生资源无法承受,致使大部分伤员仅能得到简单的治疗,更系统、深入的治疗往往需转院处理.作为卫生部首批赴震中的胸外科医师,我们于加08年5月13至28日在绵阳市中医院工作期间共收治了23例胸外伤病人,现将其诊治特点报道如下.

  • 胸膜下胸壁肿瘤的胸腔镜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应泰;李小刚;刘军;王俊

    胸膜面的胸壁肿瘤,临床少见.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我们完成18例胸膜下胸壁肿瘤的胸腔镜诊断和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 主动脉夹层基因易感性研究进展

    作者:范阜东;陈仕林;王东进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llon,AD)是主动脉内膜与部分中层发生撕裂并沿纵轴剥离,血液在所形成的撕裂腔中流动,使得主动脉管腔呈现真假两腔的状态,两腔之间由内膜与部分中层分隔,并有一个或数个破口相通,在病理学上属于主动脉瘤的特殊类型,致死率极高,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由于此病凶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可能导致AD发生的基因方面研究很多.通过分析病人基因可评估其他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为临床干预提供线索.现就与主动脉夹层发生有关的易感性基因作一综述.

  • 活体供肺肺叶移植研究进展

    作者:宋帅;王海峰;姜格宁

    随着肺移植作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l临床,供体的严重短缺成为肺移植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洛杉矶儿童医院施行了第一例成功的活体供肺肺叶移植[1](living donor lobar lung transplant,LDLLT),为解决供体的严重短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现就活体供肺肺叶移植的概念、供者和受者的选择、移植物的匹配、手术技术和结果等综述如下.

  • 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者:高伟;曾宪章;张莉莉;李文志;崔晓光

    目的 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TH)对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16只肺移植成功后的Wistar大鼠,体重300-400g.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治疗组(n=8).两组基础状态给予50%N2+50%O2通气,对照组再灌注后给予50%O2通气;治疗组再灌注后给予40%№+60%02和一定浓度的CO2混合气体,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80-100mm Hg(1 mm Hg=o.133 kPa),吸入氧浓度为50%.每组再灌注后观察90 min,记录基础和再灌注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氧分压(Pa02).然后取外周血测量CD3、CD4、CD28阳性率;测量组织匀浆中IFN.y、IL-2、IL4和IL-1O的浓度,并取部分组织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再灌注后,MAP和Pa0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的CD3、CD4和CD28的阳性率和ID2、IFN-'/浓度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II,4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IL-IO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切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出血、水肿明显减轻.结论 11-1对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淋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抑制CD28的表达,减少Thl细胞分泌n.2、IFN-y/,促进Th2分泌IL4.

  • 二氮嗪强化Celsior液可安全延长供心低温保存时限

    作者:严志焜;胡志斌;孟群;贾敬年;赵仲生;周永列;潘晓华

    目的 评价二氮嗪(Diazoxide,DE)强化Celsior液对移植鼠供心长时程(10 h)低温保存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Heron法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SD近亲大鼠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单纯Celsior液保存鼠心;(2)实验组:30umol/L DE+Celsior液保存鼠心;(3)拮抗组:100~enol/L 5-lid+30tnnol/LDE+C~ior液保存鼠心5h;前两组根据保存时间不同分为5、10h组.观察移植心脏复跳情况,并分别于复跳后5 trfin、l周、3个月时留取标本,检测心肌MDA含量、SOD活性、心肌pfl'p酶、TNF-a、F~/FasL、Caspase-3、AI等指标以及超微结构检查.结果 (1)相同保存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5 rrfin和l周各指标均有明显优越性;术后3个月时各指标亦较佳,心肌MDA含量低下、SOD和N且'.K+ATP 酶活性高及FasL、TNF-a基因表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孓HD消除了实验组中添加DE的优势作用;(3)实验10 h组与对照5 h组比较,各指标均稍有优越性;(4)DE各组和Cetsior 5h组心肌超微结构保护相对较佳:肌纤维排列整齐,肌节清,线粒体肿胀不明显,嵴结构较为清楚;celsior 10h组心肌肌纤维疏松,部分区域肌丝肌节溶解,线粒体肿胀较明显,嵴模糊.结论 DE强化Celsior液长时程冷保存鼠供心可较国际公认4-6h延长至1Oh,仍安全有效.其主要原因可能与DE介导mito-KATrC开放,早期阶段抑制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阻止细胞内钙超载、降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 低预充体外循环对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郑理玲;廖崇先;陈宏伟

    体外循环激活炎症反应是心脏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11].体外循环非生理性因素的介入是引起心脏手术后复杂的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将观察低预充体外循环系统对全身炎性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体炎症介质浓度的影响

    作者:闫恒宇;王伟;耿树刚;张殿红

    目的 观察大潮气量低呼吸终末压力(H.Vt/L-PEEP)和低潮气量高呼吸终末压力(LwH_PEEP)两种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体炎症介质IL--6和IL-8浓度的影响,寻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更为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方法 40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在相同的麻醉和体外循环条件下,按大潮气量低呼吸终末压力和低潮气量高呼吸终末压力机械通气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开胸前(TO)、体外循环结束(T1)、体外循环停止机械通气6 h(r12)采集支气管灌洗液和中心静脉血样本,观察3个时点两组Ⅱ,6及IL-8在支气管灌洗液和血浆中的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浆炎症介质IL-6、IL-8浓度在Tl时显著增高.机械通气6 h后(12)L-VdH.PEEP组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浆Ⅱ,6、IL-8浓度无明显改变,而H-VdL-PEEP组则显著升高(P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端吻合的新方法

    作者:陈鑫;石开虎;徐明;陈绪军;汪黎明;蒋英硕

    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无需运用近端吻合装置和侧壁钳,便可行近端吻合的方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容易掌握、易于推广,可常规用于各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的近端吻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ECMO支持治疗在心脏移植术后的应用

    作者:廖中凯;黄洁;胡盛寿;王巍;宋云虎;尹栋;丰雷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衰竭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体外膜肺氧合(ECM0)可提供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1],为病人心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2004年6月至2008年4月我院共完成106例原位心脏移植,4例术后行ECMO辅助治疗.

  •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6例

    作者:岳杰;郭根军;张广超;乔宇锋;于振涛;张熙曾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cystl'c lymphangioma 0f the Illt蛐asti-nLEll,CⅢ),又名纵隔淋巴囊肿或囊状水瘤,在纵隔肿瘤中少见.1981年3月至2008年4月,我们共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 第七届全国小儿心胸外科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

    关键词: 小儿 外科学术
  • 食管内T形管引流治疗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

    作者:杨光煜;侯广杰;王明;何苡;胡为才;张晓林;李含志

    晚期自发食管破裂是胸外科一个棘手的难题[1].我们近年来采用裂口直接缝合并T形管引流的方法治疗了6例晚期食管破裂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 喉结肠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治疗食管化学灼伤并咽喉部瘢痕狭窄

    作者:黄杰;林慧庆;詹汉章;程邦昌;胡浩

    食管化学性灼伤常易形成食管瘢痕狭窄,结肠代食管术为一种常被采用的手术方法[1].但食管化学灼伤又常常涉及咽喉部损伤导致气管瘢痕狭窄,对这种高位损伤临床常难以进行手术治疗.我们对2例食管化学灼伤后,合并有咽部闭锁和喉部瘢痕狭窄的病人进行了喉后移术,将其与结肠代食管术的结肠上端吻合,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 食管腐蚀性狭窄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治疗探讨

    作者:余捍东;洪林;张志泰;区颂雷

    随着食管支架的发展,介入性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病例逐年增多,但再狭窄和并发症也不断出现.2000年1月至今我们收治了15例食管腐蚀性狭窄放置支架术后再狭窄病人,分别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淋巴结微转移是pNo食管鳞癌病人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树海;王洲;刘相燕;刘凡英

    目的 探索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病人中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率并评价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PT-PCR,对93例食管鳞癌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426站区域淋巴结进行进一步研究,检测MUCI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诊断淋巴结微转移.对病人随访,Log-rank 检验比较无病间隔期,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判定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 32例(34.4%)的40站区域淋巴结中(9.4%)检测到MUCI基因mRNA的表达.无病间隔期与淋巴结微转移显著相关(P=0.0138).淋巴结微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微转移者(P=0.004).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T分期及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病人中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率为34.4%.无病间隔期与淋巴结微转移显著相关,T分期及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 食管癌病人外周血清中微卫星杂合缺失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刘铭;府伟灵;张晓莉;杨军民;黄君富;朱静;夏梅

    目的 探讨食管癌病人肿瘤组织中存在的微卫星变化是否可在血清中检出,以及血清样本的微卫星分析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PCR荧光测序仪凝胶电泳分别检测68例食管癌病人手术切除的鳞癌标本及其匹配的血清样本中13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状况,同时以100位健康成人的血清样本作为正常对照;统计比较分析LOH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68例病人中有62例肿瘤样本检出至少1个位点以上的杂合性缺失,有64例血清样本检出至少1个位点以上的杂合性缺失;两种样本中13个微卫星缺失的总体检出阳性率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没有显著相关性;发生转移的病人血清LOH检出率较未发生转移者偏高;分化差的病人血清LOH检出率较分化好者偏高.结论 通过血清样本的微卫星分析可判定食管癌病人恶性肿瘤的存在;血清微卫星分析将有助于高危病人早期食管癌的检出.

  • 不同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楠;阎石;陈晋峰;郑庆锋;王嘉;吕超;王宇昭;张力建;杨跃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在手术创伤、恢复和淋巴结清扫方面的差异.方法 59例食管中下段癌病人接受食管癌切除手术.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被分为3组:右胸、腹两切口手术组(两切组),右胸、腹、左颈三切口手术组(三切组)及左胸入路手术组(左胸组).收集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率100%,无围手术期死亡.两切组、三切组和左胸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间、体液丢失总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0.641和0.355).3组的淋巴结清扫中位总数分别为22.5(11-39)枚、26(14-56)枚和17(7-44)枚(P=0.005);腹腔淋巴结清扫总数分别为10(5-26)枚、12(4-31)枚和8(3-19)枚(P=0.021).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食管中、下段癌淋巴结常转移部位依次为贲门周、中段食管旁、胃左动脉旁等.经右胸食管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更广.结论 在创伤和整体恢复方面,左胸手术和右胸手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右胸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更多.由于食管中下段癌的淋巴结转移范围广泛,应该进行更认真、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工作,以期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 《中华糖尿病杂志》创刊暨征稿启事

    作者:

    关键词: 糖尿病 杂志
  • 《小儿体外循环学》出版

    作者:

    关键词: 小儿体外循环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