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중남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7347
  • 国内刊号: 43-142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10
  • 曾用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湖南医学院学报;湘雅医刊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桂源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氟非尼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谭稳青;王维;郑璇;陈继英;袁湘宁;张芳昉;王姝婷;陶立坚

    目的:观察氟非尼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探讨氟非尼酮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Col Ⅰ),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Ⅲ,Col 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氟非尼酮组(n=5).对模型组和氟非尼酮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氟非尼酮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以氟非尼酮[125 mg/(kg·d)]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CMC-Na)中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0.5% CMC-Na灌胃.于术后14d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olⅠ,Col Ⅲ,α-SMA,PDGF,CTGF的蛋白表达;用RT-PCR检测ColⅠ,Col Ⅲ,PDGF,CTGF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肾间质损伤指数、胶原相对面积评分及ColⅠ,Col Ⅲ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高(P<0.05),氟非尼酮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模型组肾组织α-SMA,PDGF,CTGF蛋白表达及PDGF,CTGF 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氟非尼酮治疗后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氟非尼酮(125 mg/kg.d)能够显著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及关键促纤维化因子PDGF和CTGF的表达有关.

  • 男性尿道狭窄病因与治疗方式

    作者:陈彩芳;曾铭强;薛睿智;王桂林;高智勇;袁武雄;唐正严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狭窄的病因,分析近年来尿道狭窄治疗策略,并对复杂性病例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尿道狭窄住院患者资料,包括病因、狭窄部位和长度、治疗策略和相关合并症等.结果:183例尿道狭窄患者平均年龄为49.7岁,以51~65岁人群居多(38.8%,71/183);平均病程为64.7个月.外伤性病因占52.4%(96/183),其中骨盆骨折者占35.5%(65/183)、骑跨伤者占16.9%(31/183);医源性损伤者占29.5%.后尿道狭窄占45.9%(84/183),前尿道狭窄占44.8%(82/183),多段狭窄有6.6%(12/183).99例(54.1%)接受了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40例(21.9%)接受腔内手术治疗,包括内窥镜下钬激光、冷刀内切开、内窥镜下电刀瘢痕切除、球囊扩张和尿道扩张术等.>65岁尿道狭窄患者27例(14.7%),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比例达70.4%,显著高于整体样本的发生率(P<0.01).结论:近3年男性外伤性和医源性尿道狭窄发生率有所增加.治疗方式从以内窥镜手术为主转变成以尿道成形术为主.

  • 食管小球囊或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肖定华;刘少俊;颜寒光;王晓艳

    目的:探寻在结直肠癌并完全梗阻患者中以食管小球囊或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辅助置入结直肠支架的方法,以提高置入的成功率.方法:对49例结直肠癌并完全梗阻或结直肠癌处于成角明显部位的患者,以食管小球囊或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辅助导丝,采用导丝球囊递进的方法,将导丝逐步越过肿块间隙并置于对侧肠腔,以X射线确认导丝置入病变口对侧肠腔后,置入金属裸支架.结果:49例采用常规方法无法通过导丝的患者均成功插入导丝,顺利置入支架.结论:对于肿块完全堵塞肠腔或成角明显部位的结直肠癌性梗阻,使用能通过导丝的食管小球囊或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辅助,可使导丝插入更为容易,提高支架置入的成功率.

  • IRF4与MITF协同作用于络氨酸酶启动子的相关机制

    作者:宋剑;刘学铭;李家大;刘化蝶;彭震;陈红胜;梅凌云;贺楚峰;冯永

    目的:探索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与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协同作用激活络氨酸酶(tyrosinase,TYR)启动子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素酶检测、细胞免疫荧光蛋白定位、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GST-pull down)、免疫共沉淀等多种体外细胞实验学方法,观察IRF4与MITF的协同转录激活效应、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情况.结果:IRF4与MITF蛋白共同表达于细胞核;IRF4可以增强MITF在TYR启动子上的转录激活作用,产生协同效应,而在其他MITF目标启动子上不产生;IRF4不能单独激活TYR启动子,且与丧失功能的MITF突变蛋白在TⅥ启动子上不能产生协同作用;两个蛋白之间无直接相互作用.结论:IRF4与MITF在TYR启动子上产生协同作用,该效应主要依靠MITF进行调节;两个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需要DNA参与.

  • 调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少强;张宁;陈露斯;张洋;郑镇和;罗伟军;徐韬;吕志倩;李绍恩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鼻咽癌临床疗效、口腔黏膜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免疫学改变对临床疗效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鼻咽放疗1科治疗的200例鼻咽癌患者,两组均先进行常规化学治疗,再进行放射治疗.根据其放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二维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IMRT,随访记录两组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完成放射治疗后参照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织(Radio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分级标准对患者口腔黏膜进行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无区域复发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级、2级、3级、4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率分别为8.00%,20.00%,12.00%和7.00%,观察组分别为7.00%,22.00%,15.00%和1.00%,两组患者1级、2级、3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4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CD4+/CD8+和CD4+T细胞亚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化学治疗的基础上使用IMRT的效果较常规放射治疗更加显著,可相对减少严重的口腔黏膜急性反应(4级),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 后路病椎间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脊柱结核的疗效

    作者:杨宗强;何进文;施建党;牛宁奎;丁惠强;王自立

    目的:探讨后路病椎间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后路病椎间手术组和前后路联合病椎间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病变椎体Cobb角、植骨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0(平均22)个月.后路病椎间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短于或小于前后路联合病椎间手术组(P<0.05).两组随访过程中疼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明显恢复.两组术后6个月ESR和CRP均降至正常范围,组内术前与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ESR和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的ESR和CR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ESR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术后和末次随访的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P<0.01),组间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bb角矫正率、角度丢失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病椎间手术组和前后路联合病椎间手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植骨愈合率和术后1年的植骨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病椎间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前后路联合病椎间手术组(P<0.01).结论:后路病椎间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曹芬;张保俭;李心怡;段书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药物治疗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区别,以及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选取PCI的CHD患者160例(PCI组),药物治疗的CHD患者160例(药物治疗组).采用健康调查表SF-36(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和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当天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后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3个月和6个月通知门诊复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09份.PCI组和药物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高(均P<0.05).PCI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这4个维度的SF-36评分均比药物治疗组高(均P<0.05).术后6个月PCI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这2个维度的SAQ分均比药物治疗组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的认知功能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智能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关系(分别r=0.207,0.182,0.184,0.176,均P<0.05),药物治疗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无相关关系.结论:PCI组和药物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PCI组改善更明显.PCI和药物治疗均未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且两组间无差异.PCI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关系,药物治疗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无相关关系.

  • 持续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泌体miRNAs表达谱

    作者:李荣华;符小玉;汤钰菁;傅蕾;谭德明;欧阳奕;彭仕芳

    目的:通过分析持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患者外泌体miRNAs的表达情况,试图找出更好反映肝组织炎症的外泌体miRNAs.方法:收集持续ALT正常并行肝活检的慢乙肝患者,选取肝组织炎症分级≥A2和<A2的患者各5例,提取血浆外泌体并鉴定;提取外泌体miRNAs行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外泌体miRNAs表达情况.结果:扫描电镜示外泌体呈囊泡状,直径30~100 nm;粒径检测示其体积峰度集中在10~100nm之间.高通量测序共筛出591个表达有差异的外泌体miRNAs,与对照组相比,肝组织炎症分级≥A2组有18个显著上调;6个显著下调.结论:对于肝组织炎症分级不同的持续ALT正常的慢乙肝患者,其外泌体miRNAs的表达有差异,某些外泌体miRNAs有望成为判断肝组织炎症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

  • Pim-1抑制剂对TNB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的疗效

    作者:欧蓉;申月明;曾亚;邹灵芝;姜娜;徐美华

    目的:观察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的前病毒插入点激酶l (provirus integration site for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kinase 1,Pim-1)抑制剂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tdfonic acid,TNB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同时研究Pim-1抑制剂对肠黏膜中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n=9):溶媒对照组、TNBS模型组、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激素治疗组.用TNBS和乙醇混合液灌肠诱导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造模后分别采用5,10 mg/kg Pim-1抑制剂每天1次腹腔注射,激素治疗组给予0.1 mg泼尼松每天1次灌胃,共5d.观测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小鼠结肠长度、结肠大体标本评分及病理学评分,评估Pim-1抑制剂对小鼠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并与激素治疗组比较.运用RT-PCR、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Th1,Th2,Th17,免疫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Treg)的特异性转录因子T细胞表达的T盒(T-box expressed in T cells,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3,GATA-3)、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RA orphan receptorγ,RORγt)、叉头蛋白P3(forkhead box P3,Foxp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溶媒对照组小鼠无腹泻、便血,体重平稳增加,TNBS模型组小鼠逐渐出现便血、腹泻、体重减轻;与溶媒对照组比较,TNBS模型组结肠长度明显缩短,DAI评分、结肠大体标本评分、病理学评分明显升高(P<0.05);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激素治疗组小鼠便血、腹泻、体重减轻较TNBS模型组明显好转,DAI评分、结肠长度的缩短、结肠大体标本评分、病理学评分较TNBS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激素治疗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TNBS模型组GATA3和RORγt表达升高,Foxp3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T-bet无明显差异;与TNBS模型组比较,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激素治疗组结肠组织中GATA3,RORγt的表达明显下降,Foxp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激素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果显示:与TNBS模型组比较,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激素治疗组结肠组织中T-bet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激素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TNBS模型组比较,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结肠组织中T-bet的表达稍下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激素治疗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小剂量Pim-1抑制剂组、大剂量Pim-1抑制剂组、激素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m-1抑制剂能抑制BALB/c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Th2特异性表达因子GATA3,Th17特异性表达因子RORγt的表达,促进Treg细胞的特异性表达因子Foxp3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以Th2和Th17为主的免疫炎症反应,促进向Treg细胞分化的作用,对小鼠炎症性肠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组织氧化应激的变化

    作者:王春;吕高友;李言;赵士弟;黄丽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与海马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将60只雄性FVB-Tg(Gad GFP)4570Swn/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n=20)和1型糖尿病模型组(DM组,n=40).采用链脲佐菌素(100mg/kg)诱导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逃避潜伏期、目的象限内徘徊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测定DM组中选出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差的20只小鼠(糖尿病脑病小鼠)和NC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NOS活性、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后12周,与NC组比,DM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在目的象限内徘徊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受损;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组织中iNOS活性及MDA含量明显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鼠海马组织中氧化应激明显增加可能是引发1型糖尿病脑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之一.

  • 不同口服补液盐治疗神经介导性晕厥儿童疗效及血清电解质的比较

    作者:张文华;邹润梅;许毅;王成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治疗儿童神经介导性晕厥(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NMS)的疗效及血清电解质变化.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因不明原因晕厥及晕厥先兆等症状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心血管专科门诊初次就诊或住院的患儿,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阳性确诊为NMS,同期完善血清电解质检测,随机分为ORS Ⅰ组(n=27)和ORS Ⅲ组(n=49).给予健康教育结合口服ORS(ORS Ⅰ或ORS Ⅲ)干预并随访.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初诊/复诊间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59% vs 62.96%;x2=2.483,p>0.05);两组HUTT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02% vs 48.13%;x2=0.058,P>0.05).治疗前ORS Ⅲ组较ORS Ⅰ组血清钠水平[(140.20±2.26) mmol/L vs (138.39±2.72) mmol/L;t=2.856,P<0.05]增高,血清磷水平[(1.46±0.19) mmol/L vs(1.65±0.29) mmol/L;t=3.146,P<0.05]降低;治疗后ORS Ⅲ组较ORS Ⅰ组血清钠水平[(140.31±2.01) mmol/L vs(138.88±2.08) mmol/L;t=2.692,P<0.05]、血清钙水平[(2.31±0.09) mmol/L vs (2.24±0.11) mmol/L;t=2.696,P<0.05]增高,血清磷水平[(1.45±0.16) mmol/L vs (1.61±0.25) mmol/L;t=3.128,P<0.05]降低.ORS Ⅲ组治疗后HUTT阳性组和HUTT阴性组血清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S Ⅰ组治疗后HUTT阳性组较HUTT阴性组血清钙、磷水平增加(P<0.05),血清钠、钾、氯、镁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RS Ⅲ和ORS Ⅰ治疗前、后的血清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RS Ⅰ组和ORS Ⅲ组中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血清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S Ⅲ与ORS Ⅰ治疗儿童NMS疗效相当,但ORS Ⅲ较ORS Ⅰ依从性更好,患儿更易接受.

  • 克罗恩病在双腔气囊全小肠内镜下的表现

    作者:贾佳;刘锐;刘湘杰;沈守荣;郭勤

    目的:观察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在双腔气囊小肠镜下的溃疡形态和发生部位,评价内镜下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医师根据内镜下表现诊断CD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前瞻性随访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首次行全小肠双腔气囊小肠镜并确诊CD的45例患者,由2名经验丰富的消化内科内镜医师观察小肠镜下溃疡的形态,并进行简化CD内镜评分(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D,SES-CD),分析SES-CD与CD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的相关性.结果:在45名克罗恩病患者中,24例(53.33%)溃疡位于回肠末端,5例(11.11%)位于回结肠,16例(35.56%)位于上消化道未累及回肠末端,其中8例(17.78%)仅累及空肠.在CD患者中纵行溃疡有32例(71.11%).SES-CD与CDAI评分无相关性(r=0.237,P=0.136).结论:双腔气囊小肠镜下CD溃疡表现具有多样性且可仅累及上消化道或空肠,因此不能以回肠末端及回盲瓣完好而排除CD.CDAI评分不能完全评估CD的预后.

  • HoloLens眼镜在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石磊;罗涛;张理;康忠诚;陈杰;吴飞跃;罗嘉

    目的:创建肝癌手术前3D模型,并将术前规划在术中与目标器官精确匹配.方法:依靠磁共振得到的数据进行3D重建,并与HoloLens眼镜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实现术前3D建模及手术规划,并在术中直接与手术目标器官匹配.结果:通过后期处理磁共振检查数据,完成了肝癌的3D模型重建,并将重建的模型导入HoloLens眼镜,在术中与靶器官进行了精确匹配.结论:磁共振检查数据能够被用于进行3D重建,并可与HoloLens眼镜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可完善术前的评估及术中的精确匹配.

    关键词: 肝癌 3D建模 手术
  • 成纤维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病不良预后的关系及治疗策略

    作者:刘海洋;刘虹

    成纤维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是由骨分泌的一种激素,不仅参与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病理生理过程,而且与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CKD早期,血清FGF23水平即出现升高,而逐渐升高的FGF23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CKD患者心肌病变、炎症、血管钙化以及低维生素D水平等,与CKD进展、心血管并发症甚至死亡有关.目前降低FGF23的手段包括减少磷的摄入与吸收、补充FGF23抗体、使用拟钙剂及肾移植等.

  • 哮喘气道重塑中上皮间质转化及其分子调控

    作者:朱晓华;李秋根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反复的炎症损伤与组织修复可导致气道重塑.气道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哮喘的气道重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核因子-κB和溴结构域蛋白4等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参与了EMT的分子调控.

  • 水通道蛋白-4与钾离子通道4.1在脊髓水肿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铁戈;党跃修;王明;张东亮;郭永强;张海鸿

    脊髓水肿是脊髓继发性损伤非常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影响着脊髓损伤的修复与预后.水通道蛋白-4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在脑和脊髓中高表达.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4.1是近年发现的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蛋白,在功能上与水通道蛋白互通.水通道蛋白-4和内向型整流钾离子通道4.1在脊髓水肿形成和消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对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兴奋性毒物的清除有一定作用.

  • 肺静脉闭塞病/肺毛细血管瘤样病Ⅰ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熊贤良;朱腾腾;李江

    肺静脉闭塞病(pulmonary veno-occlusive disease,PVOD)/肺毛细血管瘤样病(pulmonary capillary hemangiomatosis,PCH)是临床上罕见的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一类肺血管疾病,其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肺功能、支气管镜等多方面的资料,治疗上尚无明确有效的药物,肺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1例PVOD/PCH患者,现结合病例特点及相关文献报道,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罕见病的认识.

  • 私立湘雅医事中心

    作者:黄珊琦

    抗战未爆发前,湘雅的教学费用不足基本上是由医院资助.抗战开始后,医院只能自给,无力帮助学院.由于学院迁贵阳,护病学校迁沅陵和沅陵分院的基建任务等,可说是把能挪用的钱都用上了.随着战火逐渐临近湖南,医院也从自给降到入不敷出的地步,初到贵阳的医学院更是难以为继.湘雅医学院由私立改为国立,只是想要多争取点办学经费.学院虽然国立了,但湘雅旗下的湘雅医院、湘雅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仍为私立体制.

    关键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