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중남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7347
  • 国内刊号: 43-142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10
  • 曾用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湖南医学院学报;湘雅医刊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桂源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分析

    作者:雷勇华;翦新春;卢燕勤

    目的:评价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对36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通过拔除4颗双尖牙或2颗上颌双尖牙矫治,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后,前牙覆盖减小6.04mm(P<0.01),上中切牙倾斜度(U1-NA)减小15.43度(P<0.01),上中切牙突度U1-NA(mm)减小4.71mm(P<0.01), ANB 明显减小(P<0.05).结论: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的方法.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医院感染危险度预测

    作者:许林勇;白毅;胡明;徐勇勇;孙振球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度的预测模型. 方法:采用SAS/EnterpriseMiner软件把医院信息系统2735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经过数据清理和标准编码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预测医院感染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得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16-6-1}-BP型.模型的预测正确率为0.989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986.结论:{16-6-1}-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对医院感染危险度进行监控和预测,为医院感染的诊断和控制提供辅助信息.

  •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建萍;龚先琼;谭德明;刘菲;周建亮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的PvuⅡ,XbaⅠ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进一步探讨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并比较了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健康对照组的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和XbaⅠ多态性.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基因的PvuⅡ多态性的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p基因型患肝硬化的风险是pp基因型的2.23倍(OR=2.23).雌激素受体基因的XbaⅠ多态性分布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基因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可能是肝硬化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可能是肝硬化发病的保护基因.

  • 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脏移植术后的转归

    作者:陈志勇;赖永通;黄伟佳;蔡耀权

    目的:前瞻性随访观察慢性肾衰尿毒症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接受肾脏移植术后肝病转归情况.方法:开放性收集2000年8月至2002年2月39例肾脏移植患者,其中19例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皮肝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轻度(A组,n=8)、中度(B组,n=6)、重度(C组,n=5)肝炎3组,无肝炎组(D组,n=20),随访观察3年,术后定期观察血肌酐(Scr),肝功能相关指标(ALT,GGT,TB,CB,PT,A,G),环孢霉素A(CsA)谷值,乙肝病毒学相关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肝脏B超,Child-Pugh评分变化,3组中各有2例进行重复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组在随访3年中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B组从术后6个月开始GGT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在随访终点时Child-Pugh评分2例升至B级,2例重复肝活检显示已处于重度病变.C组从术后6个月开始GGT持续高于正常水平,24个月开始,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球蛋白高于正常值,随访终点时,Child-Pugh评分均在B级以上,有4例呈肝硬化改变,1例发现原发性肝癌改变,存活率仅为40%.结论: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肾脏移植术后预后有一定差别,肝脏组织病理学分组具有指导手术选择的意义.

  • 低浓度臭氧的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作者:周智君;周正适;汤百争

    目的:研究低浓度臭氧对小鼠是否具有生殖毒性作用.方法:实验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分别在15W紫外灯照射产生的低浓度(0.09~0.18mg/m3)臭氧环境下和正常环境下连续饲养7周,之后进行交配实验,观察雌鼠受孕率和体质量变化,胎仔体质量、外观、内脏和骨骼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W紫外灯照射产生的低浓度臭氧可能对昆明小鼠没有生殖毒性作用.

    关键词: 臭氧 生殖毒性 小鼠
  • 湖南省1 622例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疾病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彭佑铭;刘虹;刘伏友;肖海清;向福坤;刘映红;李健芝

    目的:回顾性研究湖南省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疾病构成及其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透析转归和死亡原因.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ESRD血液透析患者1285例,湖南省人民医院ESRD血液透析患者95例,株洲市一医院ESRD血液透析患者112例,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衡阳市中心医院ESRD血液透析患者130例,累计1622例,分析其原发疾病构成、年龄、性别、透析治疗持续时间、转归和死亡原因.结果: ESRD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46.91±15.41)岁,男女之比为 1.45: 1. 主要的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6.43%;其次为高血压肾病,占12.58%;梗阻性肾病占9.13%;糖尿病肾病占8.85%.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呈上升趋势.ESRD血液透析持续超过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581例,其中43.7%的患者仍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时间长者为13年,13.0%患者已行肾脏移植,19.9%转至外院治疗,7.2%改为腹膜透析,1.4%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4.8%死亡.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年生存率为93.53%,3年生存率为68.92%,5年生存率62.51%.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占53.6%;其次为脑血管意外,占21.0%.结论: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见;ESRD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年生存率93.53%,3年生存率为68.92%,5年生存率62.51%;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其次为脑血管意外.

  • 痹肿消汤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双向电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波;梁清华;谢薇;蔡颖;陈疆;熊新贵;关勇军;左晓霞

    目的:分析痹肿消汤(bizhongxiao decoction,BZXD)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双向电泳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为阐明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痹肿消汤治疗组(BZXD组),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制成实验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别分离正常组、模型组、BZXD组大鼠关节滑膜的总蛋白后,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2-DE胶获取电子图像,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此3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s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成功复制了CIA大鼠模型;建立了正常组、模型组和BZXD组大鼠滑膜的2-DE图谱,其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47±39,994±41,1031±52,其匹配率为92%,91%,94.2%;模型组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方向的偏差是(0.896±0.217)mm,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su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方向的偏差为(1.102±0.104)mm. 比较分析模型组和BZXD组大鼠滑膜的2-DE图谱,发现此2组间有328个差异点,BZXD组有174蛋白质点表达上调,147个蛋白质点表达下调,7个蛋白质点只在模型组表达.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有193个差异点,123个在模型组表达上调,70个表达下调.结论:建立了CIA大鼠关节滑膜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识别了3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将为痹肿消汤治疗RA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 Y形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何爱咏;谢湘涛

    目的:探讨Y形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3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髁上15例,髁间18例,均采取肘后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Y形解剖钢板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按Aitken和Rombeck功能评定标准,优2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3.9%.结论:Y形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形骨折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 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纵隔气肿或气胸临床分析

    作者:唐瑶云;肖健云;赵素萍;刘季威;田湘娥;徐婧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纵隔气肿、气胸发生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0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发生纵隔气肿、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亡2例,8例治愈.结论:肺内压过大、肺泡破裂是纵隔气肿、气胸发生的主要原因.尽快解除梗阻、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与预后密切相关.

  • 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易露茜;杨旭;王小万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对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对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轻度(n=51)、中度(n=53)和重度(n=46)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50例的生活质量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综合评价拉米夫定的疗效及对各型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职能、躯体疼痛和活力的平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拉米夫定治疗对轻度、中度和重度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差异;治疗过程无严重不良反应和事件发生.结论:拉米夫定能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可以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参考依据,指导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的决策.

  • BiPAP在高血压患者深麻醉下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作者:许毓光;郭曲练;陈江辉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BiPAP)在高血压患者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后呼吸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或全髋置换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清醒后拔管组(A组,n=20)和深麻醉下拔管组(B组,n=20).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主要手术步骤完成后停用吸入麻醉药,仅用静脉麻醉药异丙酚泵注维持麻醉,A组患者术毕即停药,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B组患者至拔管前即刻停药,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立即进行BiPAP无创通气.记录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和BIS,BiPAP无创通气过程中动脉血气分析及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清醒时血压较术前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增快(P<0.01),拔管后较拔管前血压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增快(P<0.05).B组患者拔管前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血气参数基本正常.B组患者舌后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1), A组患者苏醒期呛咳等并发症要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BiPAP适合于高血压患者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后呼吸支持.

  •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原发性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秀梅;王万春;刘明辉;周启昌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cuson 128XP/10型及G-50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93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物在二维图像中显示清晰.CDFI可清晰显示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恶性肿瘤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min)高于良性肿瘤(P<0.01),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则恶性肿瘤低于良性肿瘤(P<0.01).结论:通过二维图像及CDFI观察肿瘤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Sorcin蛋白质高表达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

    作者:易红;杨轶轩;汤参娥;陈主初;张桂英;肖志强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胃癌耐药相关的蛋白质.方法:以胃癌细胞SGC7901和长春新碱诱导的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两种细胞的总蛋白,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电喷雾串联质谱(ESI-Q-TOF)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 Western blot验证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反义核酸技术分析差异蛋白与胃癌耐药的关系.结果:可溶性耐药相关性钙结合蛋白(sorcin)在SGC7901/VCR细胞中高表达,反义核酸抑制sorcin表达可增强SGC7901/VCR对长春新碱的化疗敏感性.结论: Sorcin蛋白质高表达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密切相关.

  • 罗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IMTc和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卓;雷闽湘;柳岚;唐启斌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c)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5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25例正常人对照.初诊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A组(31例)采用罗格列酮(4mg/d)+ 二甲双胍联合治疗;B组(27例)单用二甲双胍(500~1500mg/d)治疗.高分辨超声检测IMT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3个月治疗后复测IMTc和MMP-9,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组IMTc和血清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A组治疗前后IMTc和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IMTc和MMP-9无差异(P=0.071,P=0.06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c变化与MMP-9,HDL和WHR有关.结论:血清MMP-9水平与初诊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两者间有显著相关性.提示血清MMP-9水平与初诊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IMTc和血清MMP-9水平,这可能是罗格列酮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

  • 神经生长因子调控哮喘神经源性炎症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

    作者:汤渝玲;胡成平;冯俊涛;朱锦琪;林敏娟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调控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抗NGF组.制作卵蛋白致敏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大鼠和哮喘大鼠背根节和肺组织中pan-Ras,pERK,c-fos蛋白的表达,并以抗NGF抗体干预,了解其对哮喘大鼠pan-Ras,pERK,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MAP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以及蛋白激酶C特异性激动剂PMA作用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C),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检测Ras-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total-ERK,pERK及 c-fos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哮喘大鼠背根节及肺组织中pan-Ras,pERK,c-fos免疫反应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上调(P<0.01),经抗NGF干预后背根节和肺组织中pan-Ras,pERK,c-fos免疫反应较哮喘组大鼠明显减弱(P<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GF组磷酸化的ERK1/2蛋白及c-fos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D98059可明显抑制ERK1/2的活化及c-fos蛋白的产生.PMA可刺激NGF诱导NHBEC表达磷酸化ERK1/2及c-fos蛋白.结论:NGF可能调控了哮喘神经源性炎症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

  • 人VEGF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进福;周文武;唐滔;胡建国;喻杰锋;杨一峰;周新民;胡冬煦

    目的:建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获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测定其生长曲线和表面标志CD34,CD44,CD45及SH3,检测其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潜能后;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DNA3.1-hVEGF165导入MSCs,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鉴定VEGF在MSC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MSCs经检测为CD44和SH3阳性,CD45和CD34阴性,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经RT-PCR,Western和ELISA检测证实阳离子脂质体能成功地将hVEGF165转染至大鼠MSCs,并获得有效的表达.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在MSCs中获有效表达.

  • 非诺贝特对LPC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国举;谢秀梅;邢莹;鄢文海;杨天(山仑);余国龙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LPC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非诺贝特不同浓度分为正常对照组、LPC组、低浓度非诺贝特(10μmol/L)组、中浓度非诺贝特(50μmol/L)组、高浓度非诺贝特(100μmol/L)组,根据非诺贝特不同干预时间分为正常对照组、LPC组、非诺贝特(50μmol/L)干预6h组、12h组、24h组、48h组进行实验.分别观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非诺贝特内皮细胞增殖、凋亡、NO浓度及e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C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使HUVECs eNOS mRNA表达降低,NO合成减少.非诺贝特可干预LPC对内皮细胞的作用,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凋亡减少,eNOS mRNA表达升高,NO合成增加,且其作用呈时间-效应、浓度-效应依赖关系.结论:非诺贝特可改善LPC对HUVECs的影响,使内皮细胞增殖增强,凋亡减少,eNOS mRNA表达升高,NO合成增加,从而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

  • Smad4与TGF-β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唐正严;杨罗艳;张永琎;彭克亮;齐琳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Smad4及TGF-β1表达,分析其与BT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BTCC组织Smad4和TGF-β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mad4,TGF-β1与BTCC的侵袭、血管生成、转移及复发间的关系以及Smad4蛋白表达与TGF-β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mad4蛋白阳性表达染色位于细胞浆内,BTCC组中阳性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83.3%),且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肿瘤复发组低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P<0.05).TGF-β1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与BTCC组织中均有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64.3%(P<0.01).BTCC中Smad4蛋白与TGF-β1蛋白的表达均下调,且呈正相关(r=0.829,P=0.000).结论: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及肿瘤的转移复发,BTCC中Smad4蛋白与TGF-β1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

  • 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作者:刘先领;马芳;周春香;黄明;龚海云;谢贵元;胡春宏

    目的:观察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38人,分为单纯全身化疗组(A组)和全身化疗联合全身热疗组(B组),其中A组68人,根据病种采取相应方案行全身化疗二周期;B组70人,除化疗外,同时予以UHR-2000高功率聚束微波全身热疗系统加温,使全身温度升至40℃~42℃,维持50~60min,1~2次/周,4次为一疗程,观察A组和B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A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占2.9%,部分缓解(PR)占36.8%,稳定(SD)占35.3%,进展(PD)占25.0%,有效率(PR+CR)为39.7%;B组患者中,CR占5.7%,PR占52.9%,SD占25.7%,PD占25.0%,CR+PR为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毒副作用发生率A组为26.5%和16.2%,B组为27.1%和1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低度炎症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红敏;陈世伟;张立实;冯晓凡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膳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低度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以初步阐明大豆异黄酮改善肥胖性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高脂饲料诱导的雄性SD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同时另设基础饲料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受试物1月,禁食过夜后股动脉采血处死各大鼠,分离肾周及睾周白色脂肪.以酶法检测各组动物空腹血糖,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胰岛素、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抵抗素与脂联素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50mg/kg与450mg/kg组能明显降低大鼠空腹体质量、内脏脂肪沉积、血清胰岛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脂联素水平;450mg/kg组能明显降低血清抵抗素的含量;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大豆异黄酮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体内脂肪沉积、调整脂肪源的低度炎症介质而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

  • CoCl2缺氧诱导SW480细胞化疗耐药及其机制

    作者:谭泽明;伍莹;张华莉;肖献忠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CoCl2化学缺氧条件下SW480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对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的敏感性,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和诱导型血红素氧化酶(heme oxygenase-1,HO-1)基因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以探讨缺氧条件下导致肿瘤细胞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法测定不同CoCl2浓度下SW480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化疗药物FU对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IF-1α和HO-1 mRNA 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随着CoCl2浓度增加,SW480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 FU对SW480的杀伤作用降低.RT-PCR 结果显示, CoCl2化学缺氧处理使HIF-1α和HO-1 mRNA表达上调,并呈较好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关系.结论:CoCl2诱导的体外缺氧可以减缓SW480细胞的生长速度,并降低SW480细胞对FU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HIF-1α及HO-1的表达上调有关.

  • 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患者肺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王电军;尹邦良;刘建新;章庆春;洪朝;金龙玉

    目的:研究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术后肺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处理组(n=18)体外循环期间每5分钟间断肺通气一次;对照组(n=18)体外循环期间不通气.所有病人术后2 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别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IL-1,IL-6,TNF-α,LDH含量及术前、体外循环后1,4及8 h肺功能指标(PaO2/FiO2).结果:处理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IL-1,IL-6,TNF-α,LDH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PaO2/FiO2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体外循环后1,4及8 h PaO2/FiO2较同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间断肺通气可能通过减少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降低肺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及内皮细胞损伤等环节对体外循环所致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 前列腺素E1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IMP-1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少俊;沈守荣;王晓艳;唐五良;王芬

    目的:通过研究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影响,探讨PGE1抗肝纤维化的另一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PGE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从对照组及PGE1治疗组中取肝脏组织,比较分析两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对HE染色的肝组织切片进行肝炎活动度分级;对肝组织纤维、TIMP-1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及胶原含量进行病理图像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炎炎症活动度减轻,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组织中纤维化程度、胶原纤维、TIMP-1阳性细胞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GE1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能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抑制胶原纤维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PGE1抑制TIMP-1的表达有关.

  • 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C表达与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梁青春;魏启幼;范松青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表达与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将72例PTC根据侵袭程度分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组、甲状腺内型乳头状癌组和甲状腺外型乳头状癌组;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无转移组.免疫组化SP法对PTC进行VEGF-C,CD1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VEGFR-3)标记,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VEGF-C,计算出其阳性指数(positive index,PI)、显微镜下计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vessel density,LVD).结果:PTC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PI值(23.15±3.7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4.54±2.93)(P<0.01);PTC微癌、腺内型、腺外型的MVD分别为35.25±2.06,41.75±5.46和52.58±4.16,随癌侵袭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PTC微癌、腺内型、腺外型LVD分别为6.00±0.81,13.80±1.81和19.17±2.96, 随癌侵袭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LVD(19.56±2.4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2.48±2.84)(P<0.05);VEGF-C表达与MVD和LVD计数呈正相关(r=0.743,0.90,均P<0.01).结论:VEGF-C,LVD与PT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MVD,LVD与PTC侵袭有关;VEGF-C可能参与了血管、淋巴管生成.

  • 临床烤瓷工艺对烤瓷合金组织及耐腐蚀性的影响

    作者:陈蕾;蔡惠;徐国富;方厂云

    目的: 探讨临床烤瓷加工工艺对4种烤瓷合金(3种非贵金属,1种高贵金属合金)表面微观组织以及耐腐蚀性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烤瓷修复体的制作,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EFSEM)观察合金表面形貌,能谱仪(EDS)分析表面元素的组成;应用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和corrview 2腐蚀分析软件对受试合金行动电位极化扫描,绘制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极化曲线,获得并分析材料的自腐蚀电位(Ecorr)和临界破裂电位(Etp).结果:临床烤瓷加工后,表面元素组成存在波动,非贵金属合金表面形貌发生变化;合金自腐蚀电位负值增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破裂电位值减小.结论:临床烤瓷加工工艺能够改变合金的表面微观组织,增加合金的腐蚀倾向.

  • 4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施晓波;周俐媛;符书馨;陈建林

    目的:探讨4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不孕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PCOS并不孕患者分为4组,每组30名.第1组直接使用氯米芬/氯米芬+尿促性素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第2组口服去氧孕烯2个周期,停药后按第1组方法治疗;第3组口服去氧孕烯2个周期和二甲双胍8周,停药后按第1组方法治疗;第4组行腹腔镜手术(卵巢多点打孔).4组均观察治疗前后月经周期、体质量、卵巢体积、血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等改变,比较各组治疗后2月内周期排卵率、周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和6月内妊娠率. 结果:体质量指数均有显著性下降(均P<0.05或P<0.01),组间比较第2,3组效果显著大于第1,4组,第4组大于第1组;月经周期均有显著性缩短(均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89);卵巢体积第1组增大,余下3组均缩小,组间比较第4组缩小明显大于第2,3组;血清睾酮均有显著性下降(均P<0.01),组间比较第2,3组效果明显大于第1,4组,第4组明显大于第1组;血清LH均有显著性下降(均<0.01),组间比较第2,3组效果明显好于第1,4组,第4组明显好于第1组;周期排卵率各组分别为53%,72%,78%,76%,后3组显著高于第1组;周期LUFS发生率各组分别为32%,16%,15%,13%,后3组显著低于第1组(P<0.01);6月内妊娠率分别为20%,47%,50%,57%,后3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1). 结论:对于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使用去氧孕烯或加二甲双胍后促排卵治疗无论是在控制症状还是增加周期排卵率、减少周期LUFS发生率和升高6月内妊娠率方面,效果同于腹腔镜手术者;而单纯促排卵治疗控制症状效果尚可,但周期排卵率和 6月内妊娠率效果不良,周期LUFS发生率高.

  • CSI在成人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中的监测及评价

    作者:潘韫丹;郭曲练;钟涛

    目的:评价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在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过程中预测患者麻醉深度的精确程度.方法:40例成人全麻手术患者,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Ⅰ~Ⅱ级,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初血浆靶浓度设置在0.5mg/L,每隔5min增加0.5mg/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 sedation ,MOAA/S)评分为0后5min停止.试验中监测患者CS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MOAA/S评分、靶控输注系统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结果:(1)CSI值随MOAA/S评分下降而下降,在MOAA/S评分为0至1,1至2,3至4,4至5时CSI值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MOAA/S评分3至2时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在各级MOAA/S评分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SI,MAP,HR与MOAA/S评分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421,0.085.CSI,MAP,HR在区分不同MOAA/S评分时的预测概率(prediction probability, Pk)分别为0.94,0.67,0.54.(3) CSI与异丙酚靶控输注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决定系数R2=0.833,P<0.01).结论:在成人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平稳麻醉诱导状态下,CSI能够准确地区分清醒和麻醉后的不同意识水平,可靠地预测麻醉深度.

  • 采用环氧化合物交联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朝军;吴忠仕;胡铁辉;胡建国;冯耀光;马忠厦;王晖;胡剑;胡野荣

    目的:探讨采用环氧化合物交联新型肺动脉血管替代物之一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JVC)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新鲜BJVC 24根,随机分为环氧化合物处理组(PC组,n=8),戊二醛处理组(GA组,n=8)及新鲜对照组(n=8).分别测量各组处理前后管壁厚度、管腔外径及瓣膜的抗返流功能的变化.测定处理前后各组的组织含水量、热皱缩温度、组织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另外进行大鼠皮下埋植试验,60d后测定组织钙含量.结果:PC组外观形态、管腔外径、瓣膜抗返流功能更接近天然血管;PC组及GA组机械性能相当,且明显强于新鲜对照组(P<0.05);大鼠皮下包埋后PC组钙含量显著低于GA组P<0.05).结论:PC交联BJVC可有效保持组织的柔软性,保护其瓣膜的抗返流性能,且具备良好的抗钙化性能,是一种有效的合适的生物组织处理制备的新型技术.

  • 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在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郝胜华;刘飞龙

    目的:对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应用进行前瞻性研究,并探讨其近、远期效果.方法:113例低位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在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应用抗癌药明胶海绵栓塞双侧髂内动脉;对照组45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间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5年生存率则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病人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 不同术式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王锡阳;李康华;胡建中;梁捷予;胡斌

    目的:比较治疗胸腰椎结核传统手术方法与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方法的利弊,探讨其适应症.方法:收集1998年2月至2003年7月手术治疗的5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内固定治疗组27例,病灶清除加植骨组8例,单纯病灶清除组22例,了解术后植骨融合、神经恢复、畸形矫正情况和治愈率.结果:57例患者经平均随访15.2月均治愈.其中3例胸椎、1例腰椎多椎体结核患者出现术后局部并发感染,经再次清创等处理后治愈.内固定组术后下床时间及畸形矫正角度好于另两组(P<0.05),但费用较另两组高.术中出血较另两组多(均P<0.05).结论:治疗胸腰椎结核传统手术方法与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方法各有优缺点,三者互为补充,不可替代.

  • 普乐可复和环孢素A对肝细胞分泌白蛋白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瑛;刘志红;黄燕飞;黎磊石;刘伏友;彭佑铭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及普乐可复(FK506)和环孢素A(CSA)对肝细胞分泌白蛋白的影响,比较FK506和CSA对IL-6抑制肝细胞分泌白蛋白的作用.方法:分别用IL-6, IL-2和IL-10(0~10μg/L)以及FK506和CSA(1~100μg/L)体外刺激人肝癌细胞株(HepG2)48h;另外用IL-6(5μg/L)刺激HepG2细胞,同时分别加入FK506和CSA(0.1~10μg/L)刺激细胞48 h,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FK506和CSA组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白蛋白的量.结果: IL-6能明显降低HepG2细胞上清中白蛋白的水平,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IL-6为5μg/L时白蛋白的分泌量达低(P<0.05). IL-2, IL-10和FK506对HepG2细胞白蛋白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CSA能轻度降低HepG2细胞白蛋白的分泌,且当CSA为10和100μg/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K506明显减少HepG2细胞释放LDH(P<0.05),CSA则轻度增加HepG2细胞分泌LDH(但P>0.05).另外,FK506能减轻IL-6抑制HepG2细胞分泌白蛋白的作用(P <0.01),但CSA对此无作用.结论: IL-6而非IL-2和IL-10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分泌白蛋白,FK506而非CSA能减轻肝细胞的损伤,并能减轻IL-6抑制肝细胞分泌白蛋白的作用,这为FK506用于治疗免疫性肾脏病低白蛋白血症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 动态心电图中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分析

    作者:申庆;杨天(山仑);李慧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中室性心律失常数量和表现形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动态心电图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1000次以上患者的报告,并进行多项指标的分析比较.结果:135例患者中,冠心病组室性心律失常更多地表现为多源性、联律、室速及R-ON-T现象,且R-ON-T现象明显多于非冠心病组. 结论:室性心律失常的联律和阵速的出现频率,比单发室性早博数量更能准确反应心肌缺血性改变的情况.

  • 麦默通与Tru-cut活检针对乳腺肿块活检的对比分析

    作者:肖丽;周平;李瑞珍;朱文晖;吴君辉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与Tru-cut活检针在乳腺肿块微创活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14例乳腺肿块患者分为麦默通与Tru-cut活检针2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活检,比较其取材成功率及病检符合率.结果:麦默通组与活检针组取材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0%,病检符合率分别为98.7%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穿刺乳腺肿块活检优于Tru-cut活检针,是目前病理活检诊断乳腺病变比较理想的取样方法.

  • 经导管同期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作者:李传昶;胡大军;蒲晓群;郑昭芬;陈晓彬;邹涛;杨天(山仑)

    目的:探讨经导管同期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68例VSD患者中有4例合并有ASD,4例患者年龄为3~24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示VSD均为膜周部缺损,缺损直径2~10.5mm,ASD均为继发孔型,缺损直径4.6~7mm.4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确定VSD适合封堵后,3例先行VSD封堵,后行ASD封堵,1例仅行VSD封堵.结果:4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封堵VSD成功,VSD封堵器的直径分别为4,8,10,16mm.3例患者经导管一次封堵ASD成功,ASD封堵器直径分别为8,10,10mm,封堵成功率100%,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无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同期封堵治疗VSD合并ASD是一种安全、可行和疗效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

  • 从治疗干预的角度评价胰岛素抵抗与内皮功能紊乱的相互关系

    作者:

    内皮功能障碍可导致兼具胰岛素抵抗特征的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标志,而这些代谢紊乱具有内皮功能障碍的特征.促进葡萄糖处理的胰岛素代谢反应可被内皮中胰岛素的血管反应增强以刺激血管扩张剂 NO的产生.事实上,由胰岛素刺激所产生的葡萄糖摄取量的增加中,25%~40%可通过骨骼肌中NO-依赖性血流的增加来解释.与NO产生相关的内皮中3-磷酸激酶依赖的胰岛素信号通路,与骨骼肌中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代谢通路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他已经明确的非代谢性旁路调节内皮中血管收缩药内皮因子-1(ET-1)的分泌.代谢性胰岛素抵抗具有在3-磷酸激酶依赖信号通路特异性损坏的特征,在内皮中,这也许会引起NO产生和ET-1分泌的失衡,从而导致血流减少继而使胰岛素抵抗加剧.在动物和人类中开展的治疗性干预证明,改善内皮功能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总之,细胞学、生理学、临床医学以及流行病学研究都强烈支持内皮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将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联系起来.本综述将讨论内皮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并重点强调这个机制对代谢综合症的治疗意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