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복건의과대학학보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引导组织再生术在在磨牙Ⅱ°根分叉病变治疗的应用
目的 比较引导组织再生术(GTR),GTR和牛多孔矿化骨粉(BPBM)联合应用,GTR、BPBM和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应用3种手术方法对磨牙Ⅱ°根分叉病变的疗效. 方法 18例患者的18颗Ⅱ°根分叉病变牙,随机均分3组,分别采用GTR、GTR/BPBM及GTR/BPBM/PRP治疗,在术后6,12,18,24个月时观察术牙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临床附着获得的改变. 结果 3组患牙术后6,12,18,24个月时,PD和CAL与基线时的PD、CAL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在各观察时间3组间的PD、CAL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间临床附着获得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TR、GTR/BPBM、GTR/BPBM/PRP均是治疗磨牙Ⅱ°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方法;PRP在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方面的作用可能更强.
-
中波紫外线诱导小鼠表皮日晒伤细胞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波紫外线(UVB)诱导正常小鼠表皮日晒伤细胞形成. 方法 将110只正常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0,1 000,1 500,2 000 J/m2UVB照射后2 h组和1 500 J/m2紫外线照射后4 h组、8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每组10只小鼠).肉眼观察小鼠皮肤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表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1 500 J/m2紫外线照射小鼠2 h后,表皮细胞轻度水肿,共有5只小鼠出现核固缩细胞(日晒伤细胞);1 500 J/m2 UVB照射后24 h,共有7只小鼠见日晒伤细胞;1 500 J/m2 UVB照射后48 h,2只小鼠可见核深染、核大的异常分裂像细胞.电镜下日晒伤细胞细胞核呈圆形,核膜不完整,染色质明显浓缩形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块状,呈现明显凋亡征象. 结论 1 500 J/m2UVB照射小鼠皮肤可诱导日晒伤细胞形成.
-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角蛋白的表达
目的 对细胞角蛋白(CK)在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情况及其鉴别诊断意义进行研究.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恶性黑色素瘤中CK及S-100蛋白、HMB45、Vimentin表达情况. 结果 CK在恶性黑色素瘤的阳性表达率为32%(12/38),其中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阳性表达率23%(6/26),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阳性表达率50%(6/12);S-100蛋白、HMB45和Vimentin在恶性黑色素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76%和97%. 结论 CK在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有不同程度的表达,CK阳性不能作为诊断癌、排除恶性黑色素瘤的依据.
-
组织蛋白酶D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口腔鳞癌的表达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D)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类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OSCC组织与20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的CD与MMP-9水平. 结果 CD和MMP-9在O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6%和77.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口腔黏膜(P<0.01).两者均与OSCC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浸润越深,其表达越强(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MMP-9表达还与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程度越低,其表达越强(P<0.05).OSCC组织中CD和MMP-9表达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结论 CD和MMP-9的阳性表达与OSCC的侵袭转移有关.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8例ESCC手术切除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1R、Ki-67及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 ESCC中IGF-1R、Ki-67及Bcl-2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51%、81.36%和59.32%;IGF-1R及Ki-67表达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负相关;Bcl-2表达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正相关;IGF-1R表达与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有关;且IGF-1R表达与Ki-67及Bcl-2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 调控细胞增殖及凋亡可能是IGF-1R参与ESCC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并可用于评价ESCC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
-
右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可行性,并总结术后处理体会. 方法 以低钾右旋糖酐液为肺保存液,采用顺灌结合逆灌的肺灌注方法,在非体外循环下为1例终末期肺气肿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右肺移植术,术后采用新三联免疫抑制剂. 结果 术后移植肺再灌注损伤轻,43 h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第6天发生1次急性排斥反应,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消退;术后移植肺感染轻,但自体左肺反复感染.术后73 d出院,肺功能改善明显,目前生存14个月,生活质量良好. 结论 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有效手段,术前充分的准备和细心的围术期管理,特别注重单肺移植后自体肺感染的防治,是肺移植能否成功和长期存活的关键.
-
NY-ESO-1和热休克蛋白70融合基因的构建和原核表达
目的 构建热休克蛋白(HSP)70和肿瘤睾丸抗原NY-ESO-1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人肝癌细胞株HepG2扩增HSP70基因,测序后插入pGEX-ESO1质粒中,构建NY-ESO-1与HSP70的N端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GEX-ESO1-HSP70,IPTG诱导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目的蛋白,Western blot 鉴定蛋白的特异性. 结果 扩增得到长度为1 917 bp的人HSP70全长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获得pGEX-ESO1-HSP70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在BL21(DE3)中表达分子量约106 kD的融合蛋白(包括GST 26 kD,NY-ESO1 10 kD,HSP70 70 kD),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可与HSP70特异性结合. 结论 成功构建pGEX-ESO1-HSP70重组表达质粒,并获得高效表达的ESO1-HSP70融合蛋白,为HSP70-多肽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膜联蛋白A1在小鼠精子的定位
目的 对小鼠精子膜联蛋白A1(AnxA1)进行定位,了解其与精子睾丸后成熟、获能、顶体反应的关系. 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对睾丸、附睾精子以及诱导获能、顶体反应的精子进行膜联蛋白A1定位,同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鉴定顶体反应率. 结果 取自睾丸、附睾头、体、尾部的精子膜联蛋白A1均分布于顶体帽区及尾部;诱导获能、顶体反应的精子头部荧光呈现2种类型:顶体帽型(Cap),赤道段-顶体后区型(Ep).获能组精子Cap型(97.3±1.0)%,Ep型(2.7±1.0)%;顶体反应组精子Cap型(41.8±4.1)%,Ep型(58.2±4.1)%.考马斯亮蓝染色呈顶体反应(AR)型精子获能组为(5.4±2.5)%,顶体反应组为(64.7±3.7)%.相关分析表明AnxA1荧光标记Ep型百分率与考马斯亮蓝染色AR型百分率呈高度正相关(P<0.001). 结论 在附睾成熟过程中及获能后小鼠精子膜联蛋白A1分布无明显变化,顶体反应后转移至赤道段、顶体后区,可能参与精子的钙依赖事件如顶体反应、精卵融合过程.
-
氯吡格雷对异种移植心脏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对豚鼠-大鼠非协调性异种移植心脏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方法 采用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2组:对照组(n=10)以眼镜蛇毒因子预处理;实验组(n=8)以眼镜蛇毒因子加氯吡格雷联合预处理.观察比较移植物存活时间、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移植物病理表现均为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改变.实验组经氯吡格雷预处理的移植物P选择素表达积分减少[(1.66±0.32)vs(2.52±0.22),P<0.05),凋亡指数降低[(11.5±2.8)vs(15.6±3.9),P<0.05),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50±4)h vs(41±2)h,P<0.05). 结论 氯吡格雷可延长非协调性异种移植物存活时间,减轻异种移植免疫损害.
-
胃间质瘤超声内镜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胃间质瘤(GST)良恶性评估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及超声内镜发现的胃黏膜下肿物112例,其中经内镜下切除和手术治疗的32例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Ki-67,p53,CD34,CD117),并分析超声内镜图像(包括大小、层次、回声、有否液性暗区及分叶、边缘的声晕、倍增时间等).结果 (1)CD117和CD34在GST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0.6%和81.3%;(2)Ki-67在危险度低、中、高组表达分别为7.8%,27.3%,87.5%,危险度低组与高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危险度低、中、高组表达分别为0%,18.2%,68.5%,危险度低组与高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例恶性GST具有以下特征:长径>4 cm,呈分叶、内部回声不均匀、液性暗区、边缘不规则伴有声晕、较短的倍增时间.结论 超声内镜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CD117、CD34可作为GST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Ki-67,p53的检测有助于GST恶性程度的判断.
-
计划性调强放疗加腔内后装治疗早期鼻咽癌
目的 分析计划性调强放疗(IMRT)加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早期鼻咽癌的剂量分布合理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10例(T1-2 N0-1 M0,Ⅰ~Ⅱ期)鼻咽癌患者接受IMRT加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观察组);计划性IMRT的处方剂量为:肿瘤靶区(GTV)60~62 Gy,高危临床靶区(CTV1)56~58 Gy,亚临床靶区(CTV2)50~54 Gy.外照射结束后休息1周左右,然后进行鼻咽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250~300 cGy,每天2次,2~3 d)推量照射.另将该10例患者在相同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设计全程IMRT(GTV 66~70 Gy,CTV1 62~64 Gy,CTV2 54~56 Gy)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对照组).比较2组的物理剂量分布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靶区所接受的照射绝对物理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脑干、脊髓、腮腺、垂体正常器官受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中位时间11月(4~17月),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并发症少. 结论 计划性IMRI加腔内后装治疗早期鼻咽癌患者可有效地提高肿瘤靶区的照射剂量,同时降低腮腺、脑干、脊髓和垂体等危险器官的照射剂量,其物理剂量分布更具合理性.
-
肥胖程度与绝经妇女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 测定绝经妇女形态、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清瘦素、血清脂联素等,分析脂联素水平与肥胖程度的关系. 方法 89名绝经妇女[(52.5±3.10)岁, 体质量指数(BMI)(24.54±3.55)]按照BMI水平分为正常体质量组、肥胖前期组和肥胖组.观察血清脂联素在3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绝经期妇女血清脂联素水平与BMI、腰臀比、血糖、胰岛素、瘦素、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量、腰围、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显著负相关.3组脂联素水平分别为(16.97±9.13)、(11.91±7.76)、(8.47±7.05) μg/mL.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和腰围是绝经期妇女基线脂联素水平的预测变量.3组脂联素、瘦素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绝经妇女脂联素水平与肥胖程度密切相关.在肥胖早期即可有脂联素的降低,伴随着体成分、血糖、血脂升高的隐患;早期预防、控制体质量是预防绝经妇女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
同种异体肺移植免疫抑制治疗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监测及免疫抑制治疗. 方法 2例终末期肺病患者接受肺移植;1例行右单肺移植,1例行左肺移植联合右肺减容术.围术期采用赛尼哌进行免疫诱导,维持治疗为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强的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监测移植肺急性排异反应. 结果 2例患者移植后2个多月均顺利康复出院.分别随访14个月和8个月,肺活量达1 700 mL和2 000 mL,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结论 围术期采用赛尼哌免疫诱导预防移植肺急性排异反应,效果较佳;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有助于监测移植肺排异反应.
-
儿童5种多基因遗传病与结合珠蛋白遗传多态的关系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5种儿童多基因遗传病(变应性鼻炎、哮喘、特发性性早熟、单纯性肥胖症、特发性矮小症)的发病与结合珠蛋白(Hp)遗传多态的关系. 方法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分离患者血清中Hp,分析5种患者群体的Hp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并对5个群体间进行差异比较. 结果 Hp1基因频率分别为:变应性鼻炎0.387,哮喘0.400,特发性性早熟0.193,单纯性肥胖症0.317,特发性矮小症0.254,正常组0.284.Hp0-0型频率分别为:3.85,0.08,3.85,6.84,3.33,2.40.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分析,除了矮小症群体为非平衡群体外,其他群体均为平衡群体. 结论 Hp遗传多态与变应性鼻炎、哮喘、特发性性早熟、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相关.
-
松果体及褪黑素对大鼠胸腺trkB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松果体摘除及补充褪黑素对大鼠胸腺trkB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用2月龄清洁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松果体摘除组、松果体摘除+褪黑素低剂量组(腹腔注射7.5 mg·kg-1·d-1)和松果体摘除+褪黑素高剂量组(腹腔注射15 mg·kg-1·d-1),术后4,8周取材.应用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分析松果体摘除及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后胸腺trkB表达的变化. 结果 松果体摘除后胸腺trkB mRNA及trkB蛋白表达减弱,补充褪黑素后有所恢复,术后8周时高剂量组胸腺trkB mRNA表达恢复正常,低剂量组胸腺trkB阳性细胞数恢复正常;术后4周低剂量组trkB阳性面积恢复正常. 结论 松果体及褪黑素对胸腺表达的trkB有影响,松果体摘除导致大鼠胸腺trkB表达减少,而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后能逆转该影响.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局部容积-时间曲线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局部心肌功能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左室局部容积-时间曲线(LVRV-TC)技术分析冠心病(CAD)患者的左室局部容积变化,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方法 CAD组33例,对照组29例.RT-3DE全容积成像显示LVRV-TC图形,测量收缩与舒张末期大和小的左室局部容积,分析心室节段的区域.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AD组的收缩与舒张期左室局部大容积(RVmax)与局部小容积(RVmin)增加(P<0.001;P<0.05),左室局部射血分数(REF)降低(P<0.001). 结论 RT-3DE的LVRV-TC测量左室容积变化有助于评价CAD患者的左室局部心肌功能.
-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加热治疗的疗效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 方法 76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8例,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联合化疗,15 d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行常规放疗,原发灶放疗肿瘤量DT 70 Gy,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4~70 Gy;热疗组38例,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2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有效加温时间40 min,每周2次,共6~12次. 结果 热疗组颈淋巴结消退率78.95%(30/38),对照组颈淋巴结消退率47.37%(18/38),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疗组颈淋巴结缩小1/2及完全消退时的放疗剂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颈淋巴结的局控率,减少局部淋巴结的放疗剂量.
-
嗅神经母细胞瘤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V)在嗅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1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EBV抗原的蛋白表达. 结果 嗅神经母细胞瘤EBV感染阳性率为45.5%(6/11),嗅神经母细胞瘤检出率明显高于鼻黏膜炎症者(P<0.05);嗅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肿瘤细胞含有EBV潜伏感染期中高拷贝(EBV)含量丰富,阳性信号在强胞质、细胞膜表达. 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存在EBV的感染;嗅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可能与EBV潜伏人鼻黏膜感染有关.
-
CT冠状扫描加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CT冠状扫描加三维重建(3D)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91例鼻骨骨折单纯CT冠状扫描及冠状扫描加3D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91例中,CT冠状扫描诊断线性骨折35例、粉碎骨折17例、复合骨折39例;冠状扫描加3D诊断线性骨折27例、粉碎骨折20例、复合骨折44例. 结论 CT冠状扫描加3D能准确诊断鼻骨骨折类型,清晰显示鼻骨全貌及细微结构、断片情况及相邻骨结构的骨折情况.
-
重症肌无力105例的电生理分析
目的 探讨重复电刺激(RNS)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检查在重症肌无力(MG)病人中的诊断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MG患者的RNS和SFEMG(其中的31例)的检查结果,比较RNS和SFEMG检查的阳性率、分析不同部位RNS检查的异常率及MG各临床分型的RNS异常率. 结果 SFEM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RNS(P<0.01);RNS异常率以面神经(47.6%)和腋神经(46.7%)高,尺神经(15.2%)低;Ⅰ型MG患者RNS异常率(30.9%)明显低于其他临床分型(P<0.01).病情越重,出现RNS异常的部位越多,异常率也越高. 结论 RNS和SFEMG检查对MG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价值.多部位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于临床疑诊MG而RNS阴性的轻症患者可进一步行SFEMG检查.
-
麻痹性痴呆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目的 探讨麻痹性痴呆(GPI)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MRI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GP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结果 GPI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精神行为异常等神经精神症状;血清和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测定均为阳性;脑MRI显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部分患者双侧基底节、额叶和顶叶散在长T1长T2异常信号.驱梅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GPI中年男性多发,易误诊,不明原因的年轻痴呆患者应考虑本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本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
高龄直肠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直肠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探讨外科治疗在高龄患者中的一些特殊性. 方法 选择1995年1月~2000年1月进行手术、随访至今的直肠癌患者,其中>65岁、随访资料较为齐全的患者72例;以同期其他年龄段直肠癌患者102例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患者就诊前病史时间、直肠癌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复发率、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Dukes分期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高龄患者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特殊性、就诊时间相对较晚、围手术期有较高的死亡率、1年和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别、复发率相对较低、手术效果满意.围手术期较高死亡率与患者伴有其他合并症有关,其他脏器衰竭是后期死亡的直接原因. 结论 高龄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复发率低,去除其他因素影响的术后生存率较高,效果满意.
-
环孢素A、甲氨喋呤、霉酚酚酸酯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防HLA不全相合移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目的 评价环孢素A(CsA)+甲氨喋呤(MTX)+霉酚酸酯(MMF)+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四联方案预防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全相合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 方法 10例白血病和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分别接受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处理方案应用Flu+Bu+CTX;HLA1-3个位点不和. 结果 11例患者获得造血重建,急性GVHD(aGVHD)发生率7/11,慢性GVHD(cGVHD)发生率6/10,长随访时间26个月,死亡率4/12. 结论 CsA+MTX+MMF+ATG可有效预防HLA不全相合移植中的GVHD,不影响造血重建,不增加移植相关死亡率和感染率.
-
纤维乳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纤维乳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65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选择乳管内肿瘤性病变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对比分析乳管镜检查和乳腺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敏感性. 结果 2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患者,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的敏感性为96.6%(28/29例),高频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44.8%(13/29例),二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检查方法对8例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纤维乳管内视镜是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管内肿瘤性病变的有效手段.
-
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体检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180例,均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及高危HPV检测,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 结果 宫颈刮片阳性者95例,敏感度为52.78%;阴道镜145例,敏感度为80.56%,两者阳性检出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高危HPV感染者阳性162例,敏感度90.00%,与宫颈刮片的敏感度及阴道镜检查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联合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HPV DNA检测及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
寰枢椎不稳37例手术治疗
目的 对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 方法 37例寰枢椎不稳患者中,齿突骨折21例,寰椎横韧带断裂4例;寰枢原发椎肿瘤4例,寰椎椎弓骨折2例;类风湿性枕颈部发育畸形6例.行颈后路手术32例,前路手术4例,前后路联合手术1例. 结果 全部骨性愈合.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症状28例中,症状明显改善的22例,3例加重. 结论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寰枢椎不稳,应早期进行前后路融合术;充分控制寰枢椎活动,精心准备植骨床却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21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肝尾叶肿瘤的外科切除方式和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1例肝尾叶肿瘤切除的病例资料,按肿瘤部位分左尾叶肿瘤、右尾叶肿瘤、全尾叶肿瘤切除,按手术方式分单独切除和联合切除两组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均成功切除,其中单独切除11例,联合切除1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4/21),其中1例术后21 d因肺梗死死亡.随访4例尾叶肝血管瘤患者均健在,17例尾叶肝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7%、24%. 结论 肝尾叶肿瘤因肿瘤部位及病变范围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坚持"能单独切除的不联合,需联合切除的不单独"的原则.
-
高乌甲素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镇痛
目的 探讨高乌甲素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60例择期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均分为2组,分别以高乌甲素加芬太尼(GF组)和芬太尼(F组)作为术后自控镇痛(PCIA)药物.以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疼痛强度指标,观察2组患者开始镇痛后24 h的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 结果 开始镇痛后0,1,2,4,8,16,24 h VAS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4 h使用补救药物的例数、镇痛结束后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意义,开始镇痛后24 h芬太尼消耗量GF组[(396.567±37.493)μg]明显少于F组[(641.33±58.500)μg],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镇痛的高乌甲素可减少芬太尼的使用量约38.2%,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带血管蒂胆囊瓣修补肝门部胆管狭窄
目的 探讨自体组织瓣片修补肝胆管狭窄的方法. 方法 12例肝胆管结石都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按Matsumoto分型,Ⅱ型2例、Ⅲ型2例、Ⅳa型4例、Ⅳb型2例、Ⅳc型2例.附加肝叶切除5例、肝实质切开取石1例.设计利用带蒂胆囊瓣拼补肝总管成形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狭窄,观察其近远期疗效. 结果 术后T形管造影显示所有病例肝门部胆管流出道通畅,狭窄消失.随访1年2个月~3年8个月,未再发作. 结论 带蒂胆囊瓣拼补肝总管成形术是治疗肝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远期疗效好.
-
降脂治疗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动脉弹性及脉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降脂治疗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动脉弹性及脉压的影响. 方法 选择70例血脂轻度增高的老年ISH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一组接受降压治疗(单纯降压组),另一组在相同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10 mg/d降脂治疗(联合治疗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使用动脉弹性测定仪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及脉压.进行组内治疗前、后的C1、C2及脉压比较,及组间治疗后C1、C2及脉压比较. 结果 2组治疗后的C1(9.0±2.7,11.1±2.8) mL/mmHg×10、C2(3.8±3.0,5.2±2.0) mL/mmHg×100均较治疗前C1(7.3±2.1,6.9±2.0) mL/mmHg×10、C2(2.6±2.2,2.7±2.3)mL/mmHg×100提高(P<0.05);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1(11.1±2.8)mL/mmHg×10、C2(5.2±2.0)mL/mmHg×100较单纯降压组C1(9.0±2.7) mL/mmHg×10、C2(3.8±2.0) mL/mmHg×100进一步提高(P<0.05);单纯降压组治疗后脉压(80±6) mmHg较治疗前(70±5) mmHg升高(P<0.05);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脉压(62±7) mmHg较治疗前(71±4) mmHg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脉压(62±7) mmHg较单纯降压组(80±6) mmHg降低(P<0.05). 结论 联合降脂治疗较单纯降压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老年ISH的动脉弹性功能,且可缩小脉压.
-
显微手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并脊髓空洞症
目的 探讨治疗Chiari-Ⅰ型畸形(CMI)并脊髓空洞症(SM)的显微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MRI确诊CMI并SM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方法. 结果 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改善者48例(85.7%),无改善但病情稳定者8例(14.3%);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42例(平均1.2年),复查MRI脊髓空洞消失或基本消失37例,缩小者4例,无改变者1例. 结论 枕大孔区小骨窗骨性减压、硬膜扩大修补枕大池重建、广泛分离蛛网膜粘连性纤维组织、松解小脑扁桃体、疏通第四脑室正中孔、脊髓中央管开口粘连切开术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的Chiari-I型畸形根本、有效的手术方法.
-
治疗原发性肝癌两种联合方案疗效的比较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集束电极射频毁损(RFA)+门静脉化疗(PVC)+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IT)方案(4联组)与TACE+PEIT方案(2联组)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效果. 方法 4联组37例,经TACE治疗3周后行RFA治疗,2个月后再行PVC+PEIT治疗;2联组40例,经TACE治疗3周后行PEIT治疗;2组在各自疗程结束后2个月检查甲胎蛋白(AFP),6个月后复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AFP及CA-199. 结果 4联组17例及2联组26例的AFP阳性者治疗2个月后AFP下降明显;6个月后2组CT检查比较,4联组瘤体血供明显减少(P<0.05)、肿瘤明显缩小(P<0.05)、1年内AFP及CA-199回升少(P<0.01,P<0.05);4联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2联组(P<0.05),2年死亡率低于2联组(P<0.05). 结论 TACE+RFA+PVC+PEIT治疗HCC是一种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的双重介入治疗方案,在杀灭残瘤及减少复发方面好于TACE+PEIT方案.
-
ProSeal 喉罩机械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ProSeal喉罩(PLMA)机械通气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2组(P组为喉罩组,T组为气管插管组).记录2组患者气腹前后的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拔管前即刻和拔管后1 min的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插管或置入喉罩时、拔除前后及术中相关并发症,并记录P组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喉罩的到位率,观察每例异丙酚、瑞芬太尼用药总量. 结果 P组麻醉诱导期用药剂量明显少于T组(P<0.05);纤维支气管镜观察P组首次插管正确到位率100%;2组在间歇正压通气(IPPV)期间 PPEAK和PETCO2随气腹的影响变化一致(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T组插管后 MAP、HR显著高于插管前(P<0.01);拔管时T组76%出现呛咳或挣扎反应,术后2,24 h咽痛发生率分别为12%、20%,明显高于P组(P<0.01). 结论 ProSeal喉罩通气具有血液动力学平稳、操作简便等优点,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安全可靠.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用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用前列地尔(PGE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E)的影响. 方法 DN患者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8例)与依那普利组(12例),2组均口服依那普利5 mg,每天2次,联合用药组还予以PGE1 20 μ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滴,每天1次,15 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UAE、血糖、血压、肾功能等指标变化.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高血脂及体质量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其它治疗方法上相同. 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UAE下降(P<0.01),依那普利组治疗后UAE轻度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糖、血压、尿素氮、肌酐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ACEI与PGE1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别,两者联用在控制早期DN患者UAE方面可发挥正向协同的作用.
-
单纯子宫切除后血清雌二醇水平与卵巢血供变化
目的 探讨单纯子宫切除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子宫病变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 67例单纯子宫切除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按术后3,6个月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与术前相比的升降情况分为2组,即术后E2升高为I组,术后E2下降为Ⅱ组,分析比较2组各参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 术前2组间E2水平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手术前后E2水平比较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与术前比较,P<0.05;6个月与术前比较,P<0.01);术前2组子宫动脉卵巢支的Vmax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卵巢动脉Vmax、Vmin均下降,RI、PI均升高,各组手术前后卵巢动脉各参数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子宫切除影响卵巢血运,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动脉卵巢支Vmax,对预测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
小梁巩膜条转位技术治疗青光眼
目的 探索小梁巩膜条转位技术在预防和减少滤过道阻塞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青光眼患者38例(45眼),分为治疗组18 例(22眼)和对照组20例(23眼).治疗组行小梁巩膜条转位技术,即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将小梁巩膜条一端切断,一端保留并转位缝合于深层巩膜上;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9个月. 结果 治疗组术后眼压降至(1.89±0.58)kPa,手术成功率95.45%;对照组降至(2.45±0.97)kPa,手术成功率73.91%. 结论 小梁巩膜条转位技术能有效控制眼压,减少滤过道瘢痕阻塞;手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川崎病及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用于川崎病的治疗及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方法 75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A、B、C 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3组患儿用药后体温、血白细胞(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同时动态观察左、右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情况. 结果 (1)用药后,B组、C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所需的天数、ESR变化及CRP变化均少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 B组同C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在急性期及治疗后1,6个月, 左、右冠状动脉内径3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1个月,A组、B组和C组分别有3例、1例和2例患儿产生新的冠状动脉扩张,有6例、3例和3例患儿冠状动脉内径有缩小但仍较正常扩张,有17例、7例和8例扩张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3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3组仍然有冠状动脉扩张的患儿分别为4例、1例和2例,3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川崎病不仅在降温、ESR和CRP的恢复方面可取,而且能够促进扩张的冠状动脉恢复,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
二尖瓣成形术临床应用112例分析
目的 总结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病患者施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疗效,讨论手术方式的选择、临床适应证及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 月~2005年12 月二尖瓣成形术112 例,手术前、中、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返流的情况.成形方法为:楔形切除37例,腱索缩短17例,腱索转移4例,人工腱索4例,瓣膜修补4例,瓣叶裂隙直接缝合30例,"双孔"技术8例,交界环缩8例;其中瓣环成形加放Carpentier 环57例.以打水试验无明显返流、经食管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返流不超过Ⅱ°作为成形满意的标准. 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3例.存活者术后50 d胸壁彩色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膜无返流和Ⅰ°返流90例,Ⅰ~Ⅱ°返流8例,Ⅱ°返流6 例;左心室舒张与收缩末期内径和二尖瓣口面积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79例随访3个月~4年,心功能(NYHA标准) 恢复Ⅰ~Ⅱ级73例,Ⅲ级4例,Ⅳ级2例. 结论 二尖瓣病变的类型关系到成形方式,而心胸比例及左心室扩大指数及手术技术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与提高手术技巧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
经肱动脉途径在血管内介入诊疗的应用
目的 评价经肱动脉途径进行血管内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63例患者接受经肱动脉途径行血管内诊疗184例次,统计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 结果 肱动脉穿刺及插管成功率为100%.局部发生轻微血肿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 经肱动脉途径进行血管内介入诊疗操作安全可行,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股动脉入路的补充.
-
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中应用的可靠性和技术特点. 方法 选择20例上颌后牙区种植的患者,X线显示骨高度(5.6±1.1)mm.采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技术,分别植入32颗种植体.完成上部结构修复26颗. 结果 所有种植体均取得临床骨结合,种植体稳固;无上颌窦炎症.X片显示上颌窦底平均抬高(3.8±1.5)mm,结构基本完整. 结论 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技术是一种临床实用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有效的优点.
-
胸部放疗后大气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胸部放疗后大气道损伤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胸部放疗后引发大气道损伤致狭窄7例, 采用可弯曲支气管镜、CT及病理检查进行诊断.予气道内支架成形术、球囊扩张术、坏死物清除术等方法或几种方法联合治疗. 结果 7例病例均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证实.CT检查漏诊气道狭窄3例.经气道内放置支架、球囊扩张、坏死物清除等方法或几种方法联合治疗,大气道狭窄处小直径明显增大,由治疗前的(4.1±2.6)mm增加为治疗后的(13.8±4.1)mm(P<0.01),气促明显改善(P<0.01). 结论 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大气道狭窄的有效手段.气道内支架成形术、球囊扩张术、坏死物清除术等方法或几种方法联合治疗胸部放疗后大气道损伤安全、有效.
-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小儿呼吸道由于异物的堵塞和刺激,常见缺氧、气道痉挛、呼吸困难,重者处于严重窒息状态.尽管纤维支气管镜可用于诊断和部分病例的异物取出,但大部分病例需要硬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术中憋气、气道痉挛时有发生,甚至可导致严重缺氧,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在取出异物时应用氯胺酮﹑异丙酚、芬太尼维持全麻和肌松药琥珀胆碱或维库溴铵控制呼吸,取得满意效果.
-
LASIK引起干眼症状的临床干预
临床上已证实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以下称LASIK)可导致和加重干眼症状,约65%的患者在术后3~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地出现干眼症状[1].2002年1-12月,笔者对LASIK引起的干眼现锡进行了临床干预,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3例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非器官性肿瘤.PRT发病率低,占全身肿瘤的0.07%~0.20%、恶性肿瘤的0.5%以下;但PRT中恶性为60%~85%[1-2].笔者于1997-2005年手术治疗33例PRT,现对诊断治疗进行分析.
-
AO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在临床骨科很常见.以往的治疗效果使医生面对具体的患者难以截然判定采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1].近来,随着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及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2-4].笔者2002年8月~2005年4月治疗3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重症胸腹穿透伤3例救治体会
2000年7月~2006年6月,笔者共收治3名建筑钢筋、茅竹由胸、腹 、头面部穿透伤的患者,报道如下.
-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6例诊治体会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又称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发生于小儿患者,成人较少,约占总数1/4.近年来,随着影象学技术的普及与提高,该病在成人中的发现率有上升趋势,并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我院自1980年6月~2002年8月共收治成人先天性胆管扩线症26例,除1例因癌变转移无法手术外,其余均行囊肿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现将诊治总结如下.
-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1997年1月~2004年5月,笔者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选择各种不同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2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16例的超声诊断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临床上较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常误诊为恶性肿瘤.笔者总结分析16例FNH的超声特点,以探讨超声对FNH诊断价值.
-
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手术46例报告
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胸部疾病通过VATS得到诊断和治疗.笔者1999年1月~2005年8月共进行VATS手术1 048例次,其中46例为纵隔肿瘤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术的临床观察
近年,腹腔镜手术已在妇科广泛开展.因CO2气腹可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临床上通常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凭静脉麻醉(TIVA)是一种诱导快速、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的麻醉方法,丙泊酚作为代表药,其诱导迅速,分布、代谢、清除快,副作用少,已被广泛应用于TIVA.笔者通过比较丙泊酚TIVA与传统的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丙泊酚TIVA在妇科腹腔镜麻醉应用中的优越性.
-
鼻内窥镜下带吸引管的黏腊钳活检鼻咽部病变
2000年6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鼻内窥镜下带吸引管的鼻腔黏膜钳经双侧鼻腔进路进行鼻咽部活检,提高了鼻咽部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报告如下.
-
胸中段食管癌左右胸两种手术径路疗效比较
国内胸中段食管癌各家选择的手术径路多种多样.笔者就胸中段食管癌左右胸径路参对肿瘤切除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手术并发症、病死率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
Beagle犬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和评价Beagle犬硬膜下血肿的形成与手术清除后恢复期模型. 方法 健康Beagle犬40只,分为3组:正常组4只;实验组32只,通过右侧颞叶硬膜下球囊注水致自主呼吸停止,给予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在不同时间窗(15,30,45,60 min)行去除水囊及骨窗扩大术,观察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的改变;假手术组4只,仅右侧颞部钻孔,不行球囊注水. 结果 实验组动物随着球囊注水量的增加,血压和心率先兴奋后抑制至衰竭,注水(4.9±1.0)mL出现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先快后慢,注水(5.9±0.7)mL出现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停止时间越长,恢复期内神经功能缺失、活动障碍程度越明显,生存时间越短.15 min组存活时间>2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术后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未见异常. 结论 球囊注水法建立的Beagle犬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成功率高,重复稳定性良好,恢复期存活时间长,可作为动物模型.
-
人精液液化速率的简易定量测定术及其方法学评价
目的 建立简便、实用的精液液化速率测定技术. 方法 以常规显微镜擦镜纸作滤过膜与硅化玻璃漏斗结合,制备"精液液化速率测定装置",并对12例健康供精者和63例临床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精液进行测定.通过单位时间内滤过的精液量换算液化百分率,以时间为横坐标制作液化曲线. 结果 使用"精液液化速率测定装置",以硅油作质量控制实验,过滤效果稳定,误差较小,有较好的敏感性;由人精液液化曲线可见,精液液化过程可分为"快相"和"慢相"两个阶段,正常人快相约15 min,液化率>90%;不育患者快相时程延长、幅度降低,40 min只达约80%;84.13%标本虽然于80 min内完全液化,但却存在"快相"时程延长而幅度降低的现象. 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可提供准确的精液液化信息,提示有些"不明原因不育症"病例可能与精液液化不良有关.
-
纤维连接蛋白在肿瘤及抗感染研究的进展
纤维连接蛋白(FN)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份,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糖蛋白大分子,参与细胞的黏附、迁移、止血、损伤修复等过程,在抗感染、维持微血管的完整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曾有"调理性α2表面结合蛋白"、"细胞表面蛋白"及"细胞黏附因子"之称.FN主要由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成肌细胞、成软骨细胞等产生.FN分子结构中含有各种结构域,能选择性地与细胞外基质中各种大分子,如胶原、肝素、纤维蛋白以及各种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1].近年来,对FN的结构、功能研究,尤其在肿瘤及抗感染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就此作一综述.
-
老干部慢性躯体疾病对抑郁状态影响的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干部慢性躯体疾病对老年抑郁状态(GD)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查GD,用自制老年人情绪健康调查问卷调查慢性躯体疾病(CSD)对GD的影响. 结果 1 910例样本中,GD发生率为13.61%,其中1 834例CSD中,发生率为13.90%.GD的发生率与下列因素的关系:与性别无关(P>0.05);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和无CSD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疾病病种数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轻重程度不同的CSD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GD影响大的CSD依次为: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脑萎缩、慢性肾功能衰竭、颈椎病和冠心病(均为P≤0.001). 结论 CSD是GD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在积极治疗CSD的同时,应防治GD.
-
马尾口岸港区与居住区媒介生物分布情况调查及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马尾口岸港区媒介生物分布情况及对居住区媒介生物分布的影响,为媒介生物控制以及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马尾口岸地理分布和港口类型,随机抽取4个港口和1个居民点实施为期1年、每月1次的调查,按照<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鼠、蚤、蚊、蝇、蜚蠊、蜱、螨、蠓8种媒介生物监测方法. 结果 (1)港区平均鼠密度(2.18%)、总染螨率(9.33%)、染蚤率(2.84%)及平均蝇密度[94.06/(笼·日)]明显低于居住区[分别为5.59%,28.95%,6.67%及149.5/(笼·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蚊、蜚蠊密度港区与居住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未捕获到蜱、蠓.(2)鼠、革螨、蝇、蚊在港区与居住区的种群组成基本一致.(3)居住区的各媒介生物优势种与港区不同.(4)135份肺和肝标本,经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原阳性标本10份,阳性率为7.4%,阳性标本60%来自居住区;鼠疫抗体均阴性. 结论 (1)各媒介生物种群组成均属福建省普遍存在的种类,未发现新的品种,(2)居住区媒介生物的种群构成受港区影响.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z1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