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제녕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济宁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9760
  • 国内刊号: 37-114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济宁医专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济宁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白波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上皮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短期效果分析

    作者:许庆文;张桂菊;赵冉;蒋衍英;韩数

    目的探讨LASEK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自制环钻和角膜固定环及Lasersight LSX型准分子激光对30例57眼行LASEK手术.结果对30例患者用LASEK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后病人的视力由手术前的平均0.18逐渐上升为0.52(术后3d),0.69(术后1周),0.82(术后2用),0.92(术后3周),0.96(术后4周).手术后的主要不适为疼痛.结论LASEK手术是治疗屈光不正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LASEK 近视眼 效果 分析
  • 测脐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胎儿的近期影响

    作者:朱崇云;杨玉芬;杨柳青;叶元华;刘庆举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胎儿的近期影响.方法93例符合条件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米索组52例,催产素组41例.米索组以米索25μg放置阴道后穹窿,3h 1次,直至临产停药,1日用药以4次为限.催产素组将5U催产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从每分8滴开始,根据宫缩情况调节催产素滴数至出现规律宫缩,进入活跃期后行人工破膜.选择同期住院,自然临产的初产妇30例为对照.分别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3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次呼吸建立之前脐静脉血ET-1和NO水平.结果3组间分娩方式,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脐静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25μg用于足月妊娠活胎引产对胎儿安全,引产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

  • 临床Ⅱa期食管癌的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

    作者:任宝志;山长平;朱培军;韩磊

    目的分析临床Ⅱa期食管癌常规放疗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经三维计划系统设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食管癌76例,放疗方法均为前2/3疗程常规设野放疗,每次2Gy,共40Gy左右;后1/3疗程改为CT模拟定位,经三维计划系统设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2次/d,每次1.5Gy,共15~24Gy左右.全疗程35~40d,总剂量为55~64Gy/30~36次.结果76例患者1、3、5a生存率分别为90.8%、68.4%和48.7%;1、3、5a局控率分别为93.4%、86.8%和85.5%.死亡22例,其中死于未控和局部复发6例,占27.3%;远处转移12例(含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占54.5%;淋巴结转移7例(含4例伴有远处转移),占31.8%;食管大出血1例,占4.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部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颈段、胸上段明显优于胸中段.结论常规放疗后经三维计划系统设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作为颈段、胸上段Ⅱa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 济宁市部分农村饮用水卫生现况及对策研究

    作者:翟敏;岳喜同;刘慧;李英娥

    目的了解济宁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现况,为有关部门实施农村改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30份水样进行pH值、总硬度、氟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细菌总数等指标检测,同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58.4%的农村饮用水以浅层地下水为水源.51.6%的农户采用自备封闭式水井;31.5%的农户采用村集中供水,采取净化消毒措施的仅为8.4%;64.8%的水源周围20米内有污染源;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氟化物合格率分别为73.3%、30.0%、80.0%、6.7%.结论济宁市农村饮用水分散式给水比例仍较高,水源及水质卫生状况较差,饮水氟化物含量较高.

  • 淋病奈瑟菌与支原体感染引起流产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秀英;刘慧;邱玉芹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菌与支原体感染对妊娠及胎儿影响所致的流产.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法.对198例妊娠妇女分为两组,即流产组99例,正常妊娠组99例,进行淋病奈瑟菌与支原体检测.结果流产组淋病奈瑟菌阳性率为54.5%,支原体阳性率为30.3%,NG与UU总阳性率84.8%,非病原体感染者为15.2%;正常妊娠组淋病奈瑟菌阳性率为18.2%,支原体阳性率为12.1%,NG与UU总阳性率为30.3%,非病原体感染者为69.7%.两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非病原体感染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淋病奈瑟菌和支原体的生殖道感染是造成流产的原因之一.

  • 山莨菪碱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Ca2+]i增高的拮抗作用

    作者:周丽;王立赞;朱凡河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以探讨山莨菪碱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接种于35mm含有2ml DMEM培养基的组织培养盘中培养.Fluo-3/AM荧光探剂负载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SCM)测定单个内皮细胞[Ca2+]i.结果TNFα 1.2×10-9mol/L能显著诱导单个内皮细胞[Ca2+]i升高[(216±34)%,与基础荧光值比较P<0.01];山莨菪碱2×10-5mol/L或4×10-5mol/L预处理均能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Ca2+]i升高.结论山莨菪碱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Ca2+]i升高可能是其抗休克的重要机制.

  • 兔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效果观察

    作者:雷学锋;王强;杨吉义;张磊;祝海洲;孔祥清;廉萍

    目的评价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用中国白兔20只,在股髁骨关节面制造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实施自体游离骨膜移植术.术后13个月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1)骨膜移植组优势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对照组为纤维组织.(2)修复组织厚度:骨膜移植组与毗邻软骨厚度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为缺损状.(3)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骨膜移植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

  • FSH序贯HMG小剂量递增方案治疗难治性PCOS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秀芹;姚红梅;李瑞梅;李晓云;牛焕富;曹景贺

    目的评估促卵泡激素(FSH)序贯促性腺激素(MG)小剂量递增方案治疗顽固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顽固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进行FSH序贯HMG小剂量递增方案促排卵治疗,以阴道B超和血雌二醇(E2)水平作为监测卵泡发育的指标.结果13个周期除3个周期卵泡发育超过3个外,其余均为1~2个优势卵泡发育、并排卵,已有8例临床妊娠.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FSH序贯HMG小剂量递增方案是治疗顽固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不孕症有效、安全的促排卵选择.

  • 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与父母人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吉峰;孙俊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分别对60例符合CCMD-3-R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及其父母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因子与父亲的N,L因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N,L因子与母亲的P,E,N,L因子呈相关关系.结论父母的人格特质对精神分裂症子女的某些人格特质具有影响作用.

  • 轮叶党参醇提水溶部分对丝裂霉素致免疫抑制的拮抗作用

    作者:张兆强;韩春姬;李莲姬;张凯

    目的研究轮叶党参醇提水溶部分对丝裂霉素所致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拮抗作用.方法用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观察在相同的丝裂霉素浓度(40μg/L),不同的轮叶党参醇提水溶部分的浓度情况下的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轮叶党参醇提水溶部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并且在较低浓度时,轮叶党参醇提水溶部分就表现出较好的免疫增强的效果作用.结论轮叶党参醇提水溶部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 碳酸锂合并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双盲对照分析

    作者:马忠义;陈锋

    目的评价碳酸锂合并氯硝西泮对躁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碳酸锂合并氯硝西泮与碳酸锂合并安慰剂作随机对照治疗40例躁狂症,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分值为依据,作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平均显效时间为9.6±2.4d,对照组为18.2±2.1d,2周末、3周末时减分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ESS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碳酸锂合并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较单用碳酸锂起效早,见效快,且能预防躁狂向抑郁转变.

  • 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体会和随访分析

    作者:高东升;赵家琦;李清贤;张金国;郑凤兰;王林

    目的总结和随访我院植入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78例的体会和随访结果.方法插入起搏电极导线以头静脉切开途径为首选,在头静脉过细或存在变异时,起搏导线难以送入上腔静脉情况下,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监护.结果7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全身状态明显改善,活动耐量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5%.结论心脏起搏术是治疗有症状缓慢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措施,

  • 血清酶学变化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霞;张向阳;梁英武

    目的探讨血清酶学变化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住院治疗的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临床和CT分度,检测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β-羟丁酸脱氢酶,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0例作对照.结果患儿的血清酶谱值明显高于非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P<0.01),其值改变与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成正相关,临床分度越重酶学改变越明显,而临床分度与CT分度不成平衡关系.结论血清酶学改变程度作为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指标较早期CT影像学改变作为指标更及时准确.

  •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小儿手背瘢痕挛缩畸形

    作者:华永新;贾堂宏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治疗小儿手背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治疗小儿手背瘢痕挛缩畸形28例,36只手,年龄1.5~10岁.结果术后3个月~5a随访21例,所植皮片大部分肤色正常,不臃肿,有一定弹性,质地柔韧,无挛缩,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是治疗小儿手背瘢痕挛缩畸形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术式.

  •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的P1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作者:油红文;高东升;王佩显

    目的对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的P1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AMI)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64名AMI患者及47名健康对照者GPⅡb/Ⅲa的P1A的基因多态性.结果所有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为P1A1/A1基因型,P1A2基因型的检出率为0%.结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的P1A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AMI危险度的增加无关.在中国汉族人群中P1A2基因型分布是极低的,此基因型分布存在东西方差异.

  • 灰色综合评判法在医疗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邵珠艳

    目的介绍改进的灰色综合评判法,并用此法对医院临床科室的医疗工作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帮助医院了解临床科室在医疗过程中的优势和欠缺以及形成原因,有效促进医院提高医疗工作质量.方法利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尝试对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给出了不同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的综合排序,从而指出医院各科室医疗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结论灰色综合评判法其原理简单,算法简捷,评价结果客观可靠,不仅具有科学性、可行性,且易于接受,有很强的使用性.

  • 博乐欣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作者:陈焕春;贺凤义;张西菊

    目的探讨博乐欣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6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博乐欣75mg/d,分3次口服,根据病人的病情及耐受性10d内剂量渐增至150~200mg,对照组阿米替林用同等剂量和用法.结果临床疗效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通过抑郁量表评分发现博乐欣起效快于阿米替林,副反应量表评分较博乐欣副反应少.结论博乐欣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起效快、副反应少.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8 IL-10的临床表达意义

    作者:王雪楠;吴丽丽;高素平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10(IL-8、IL-10)的异常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IL-8水平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IL-10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核抗体谱检测采用酶免斑点技术.结果①SLE患者血清IL-8水平(0.4±0.17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0.6pg/ml,P<0.01);②狼疮肾炎患者组血清IL-8水平(0.30±0.19pg/ml)显著低于无狼疮肾炎组(0.47±0.20pg/ml,P<0.01),狼疮肾炎患者组血清IL-10水平(130.6±19.7pg/ml)显著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组(46.1±15.9pg/ml,P<0.01);③血清IL-8水平和IL-10水平呈负相关,γ为-0.19,P<0.05.结论IL-8、IL-10水平和SLE密切相关,可作为SLE诊断和肾脏功能损伤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二者之间呈负相关,提示了SLE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网络调节作用.

  • 雄激素全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生存分析

    作者:王卫国;赵伟;鹿占鹏;庞亚彤;杜敬民

    目的研究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延长5a生存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两组共34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别进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去势加口服氟他胺)和单纯去势治疗,随访观察,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者5a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没有交叉,对两组生存率的差异进行非参数检验,检验结果:Breslow法P=0.005(P<0.01),Lig-rank法P=0.005(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雄激素阻断疗法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患者5a生存率高于单纯去势疗法.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茶水中铅

    作者:刘尚明;唐涛

    目的建立测定茶水中铅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方法采用硝酸-高氟酸微机消解仪恒温消解.结果线性检测范围为0~100μg/L.方法检出限为0.26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8%~103.4%.结论本法适用批量样品消解、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仪器性能稳定,适合茶水中铅的检测分析.

    关键词: 原子荧光 茶水
  • 白莪星注射液对诱导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钱欣梅;张向阳;王建波;季念英

    目的探讨白莪星注射液对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白莪星注射液稀释为10倍、102倍、103倍、104倍、105倍、106倍,加入Hep-2细胞培养,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TUNEL法标记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结果102倍、103倍、104倍的白莪星注射液在第3天和第5天可抑制Hep-2细胞生长.102倍、103倍的白莪星注射液可以促进Hep-2细胞凋亡(P<0.05).结论白莪星注射液具有抑制喉癌Hep-2细胞生长增殖和促进Hep-2细胞凋亡的作用.

  •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SOD LPO TXA2 PGI2水平与行为类型

    作者:张向阳;韩晓琳;钱欣梅;江继贤;魏晓莉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行为类型及发病机理.方法调查了152例突发性耳聋病人和170例正常人的行为类型,并测定了其血浆SOD,LPO,TXA2,PGI2水平.结果突发性耳聋病人A型性格为68.42%,而健康对照则为47.65%(P<0.01).突发性耳聋患者不论是A型性格还是B型性格血清SOD、6-keto-PGF1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LPO、TXB2含量则高于对照组(P<0.01);突发性耳聋患者及对照组组内A型性格血浆TXB2均显著高于B型性格,A型性格6-keto-PGF1α则低于B型性格(P<0.05).LPO、SOD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与行为类型密切相关.A行为易患突发性耳聋,可能与血浆高水平的TXB2、LPO和低水平的SOD、PGI2有关.

  •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魏广和;李清贤;张金国;李桂玲;丁乃喜;甘立军;张惠玲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1级、2级高血压病患者62例,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以卡托普利25mg,3次/d和双克12.5~25mg,1次/d控制血压.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20mg,1次/d.观察治疗12周.分别于药物治疗前后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浓度.结果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在血压降低的同时LVMI及血清PCⅢ浓度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但辛伐他汀组对血清PCⅢ浓度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对LVMI的降低两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可能具有逆转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改善左室重构的作用.

  • 血清CA125及TSGF对卵巢癌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开军;郭长青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及TSGF对卵巢癌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卵巢癌等妇科疾病患者血清CA125和TSGF水平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及TS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卵巢癌术后组及其他各组(P<0.05),血清CA125与TSGF的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术前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提高到92.3%.结论血清CA125及TSGF对卵巢癌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CA125 TSGF 卵巢癌
  • 对年轻细胞诱导早衰前后凋亡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韩晓琳;张向阳;吴福国;张宗玉;童坦君

    目的探讨年轻细胞被诱导衰老后对凋亡的敏感性与年轻细胞的差异,并分析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为研究对象,以H2O2诱导2BS细胞早衰后,再以H2O2分别诱导早衰2BS细胞和年轻细胞凋亡,DNA ladder分析和苔盼蓝排除法检测细胞死亡率.结果早衰细胞较年轻细胞不易被H2O2诱导凋亡.该因素是多方面的,不限于caspase-3的作用.结论早衰细胞与衰老细胞一样,对凋亡诱导因素的反应性降低.

  • 板蓝根活性成分对肝癌耐药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

    作者:姜飚;刘启龙

    目的研究板蓝根提取物对人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4/ADM耐药逆转作用及其逆转机制.方法用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ADM筛选出板蓝根活性单体,进行耐药逆转试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A)测定细胞内药物含量,来探讨其逆转机制.结果(1)板蓝根活性单体5b在高浓度(>500μg/ml)时对亲本细胞及耐药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抑制率大于50%,在非细胞毒剂量(<250μg/ml)与阿霉素合用后能逆转BEL-7404/ADM对阿霉素的耐药性,逆转倍数为2~6倍;(2)阿霉素与5b合用时细胞内阿霉素含量较单独应用时明显升高(P<0.001),分别为56.875±9.349pg和19.625±0.629pg.结论板蓝根活性单体5b在非细胞毒剂量范围内能逆转BEL-7404/ADM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作用可能与降低p-gp药物外排功能、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建国;成岩

    目的选择缺血性脑梗死病人51例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血塞通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用血塞通注射液400~600mg,1次/d,静脉滴注.对照纽55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g,川芎嗪注射液80mg,1次/d,静脉滴注.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一般用药3~4个疗程,分别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54%.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比较由显著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具有改善脑血液循环,纠正脑缺血、缺氧、降低血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乳酸杆菌与顺铂对小鼠宫颈癌抑瘤作用比较

    作者:曹卉;李秀真;曹蕊;梁卫平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LB)及乳酸杆菌与顺铂联合用药对小鼠宫颈癌U14抑瘤作用.方法建立615近交系U14移植瘸动物模型,并随机分四组:PBS对照组、乳酸杆菌组、顺铂组、乳酸杆菌加顺铂组.检测各组瘤重及抑瘤率.结果与对照组比乳酸杆菌组抑瘤率为58.05%(P<0.05),顺铂组抑瘤率为81.4%(P<0.01),乳酸杆菌加顺铂组抑瘤率为70.1%(P<0.05).单独顺铂治疗毒副作用强.结论乳酸杆菌对宫颈癌具有显著性抑瘤作用,与顺铂联合用药治疗宫颈癌抑瘤作用强,并可减少毒副反应.

  • 复方甘草甜素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摘要)

    作者:于锡岭;阚敏

    慢性乙型肝炎出现转氨酶升高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往往不佳.我院应用复方甘草甜素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98例乙肝患者血清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特殊模式分析

    作者:刘香荣

    目的探讨乙肝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近几年来检测乙肝两对半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的血清标本,采用三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3种不同试剂在检测灵敏度上有一定的差别,试剂符合率分别为91%和86%;PCR检测结果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的标本HBV-DNA检出率为84%,其中小三阳检出率为81%,高于普通小三阳人群.结论造成HBsAg与HBsAb共存的原因包括试剂的质量、乙肝用药、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不同亚型感染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HBsAg与HBsAb共为阳性的患者其传染性并未减弱.

  •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马艳春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并探讨两者阳性相关程度.方法对149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采用ELA法及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及血清HEV-IgG.结果149例透析患者抗-HCV阳性81例,HEV-IgG阳性55例,两者均阳性40例.HCV、HEV感染率分别是54.4%,36.9%,HEV/HCV重叠感染率为49.4%.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有更高的HCV、HEV感染率.其阳性程度与输血、透析时间有关.

  • 氧化苦参碱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靳清汉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把11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氧化苦参碱胶囊,200mg/次,3次/d,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的基础治疗和疗程与治疗组相同.治疗前后详细记录病人的症状、检测肝功能、HBV-M和HBVDNA.结果治疗组16.00%(8/50)、20.00%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胶囊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改善肝功能和阻止肝病的进一步发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90例脑电图分析

    作者:杨鹏;王香菊;王婷;万晓娜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的脑电图改变.方法对90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为57.8%,脑电图主要异常可分为失律型及慢波型.结论提示慢性酒精中毒对脑功能的影响和脑组织的损害是严重和广泛的.

  • 鱼腥草板兰根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于江;马建国

    目的观察鱼腥草、板蓝根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轻度氮质血症病人、正常人组各30例,分别做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治疗前CRF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及促进因子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免疫复合物花环及抑制因子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免疫球蛋白IgG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gA、IgM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经治疗四个疗程后,CRF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受体花环及促进因子明显增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免疫复合物花环及抑制因子比治疗前有明显调整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球蛋白IgG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CRF患者经过穴位注射治疗四个疗程后,对机体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增强及调节作用,并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临床检验肾功能各项指标有所纠正.

  • T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作者:魏磊;张健

    目的观察TAE方案对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TAE方案治疗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应用其他方案化疗的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明确的疗效,是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好的方案.

  • 携带重组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对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杀伤效应研究

    作者:任启伟;郭志英;王立赞;王乐军;王树人

    目的将携带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重组婴儿双歧杆菌应用于肿瘤的基因导向酶前药物疗法,利用厌氧菌趋低氧代谢的特性构建一种全新的肿瘤靶向基因治疗系统.方法PCR扩增CD目的基因、酶切后连接目的基因与质粒片段,电穿孔法将重组体转染婴儿双歧杆菌,筛选阳性克隆抽提质粒,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体外检测CD基因的表达.结果携带自杀基因CD的重组载体成功地被转染进婴儿双歧杆菌,并能表达CD酶活性,当加入CD酶底物5-FC后,显示出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明显的杀伤效应.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自杀基因CD的重组婴儿双歧杆菌,重组菌在体外显示出对B16-F10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 济宁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作者:朱军;王洪恩;郭霞;张波

    目的为了解济宁市城区的空气质量.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济宁市城区2001、2002年连续2a的部分大气质量监测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经分析,济宁市各项监测指标均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下.结论济宁城区大气质量控制较好.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变应原检查和脱敏治疗观察

    作者:台凡银;张业霞;王学芳

    目的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变应原检查和脱敏治疗效果.方法于患者上臂皮内分别注射0.01~0.02ml 15种标准变应原,20min后观察结果.脱敏治疗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浓度和时间.结果92%的患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原过敏,室内尘土、螨、各种花粉、枕垫料和多价兽毛是较常见的变应原;脱敏治疗的有效率为80%,治愈率27.9%,显效52.15%,无效20%.结论不同的病人应采取不同措施,才会取得较好效果.

  • 自我概念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晶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概念量表(SCT)、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8名大学生进行自我概念和抑郁情绪状态的调查.结果13.97%的大学生有轻度以上抑郁情绪,轻度以上水平抑郁症状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低于无抑郁症状的大学生(P<0.01);抑郁症状因子与自我概念各因子之间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个人自我、能力自我进入抑郁回归方程.结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避免产生抑郁情绪的良好途径.

  • 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的外科治疗

    作者:刘炳学;张申;李迎新;周广华;高连方;宋德玉;万峰;赵强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3年12月对66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平均年龄63.35岁.其中孤立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占4.92%,合并1、2、3支以上病变分别占16.39%、21.31%、49.18%、8.2%.左室射血分数≤30%6例.3例因术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射搏(IABP)外科手术再血管化.65例应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搭桥技术;术中改为体外循环1例.结果平均术前住院时间21d.搭桥平均3.08个.死亡2例,死亡率3.08%.结论尽管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是预示冠脉搭桥术后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现在仍是其治疗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LABP支持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性别、冠脉优势情况、右冠脉的狭窄程度、左冠脉的侧支循环和左室功能与术后死亡率密切相关.

  • 心率变异性在糖尿病早期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宏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正常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各30例,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并对其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结果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RR间期标准差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较RR间期标准差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均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与正常人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下降明显,其RR间期标准差、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有冠心病的指标.

  • 腹膜外置管负压引流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

    作者:刘志高;邓荣文;邢道旭;黄声照;吕平

    术后腹壁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污染及严重污染切口的术后感染更常见.文献报导[1]Ⅰ、Ⅱ、Ⅲ类切口的感染率分别为2.2%、14.7%和40%,总感染率为11%.国外70年代报导,40,662切口中总感染率为11%.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污染及感染切口的感染率仍为8.06%~14.5%[2,3].我院污染及感染切口的感染率为17.5%.我科采用硅胶管腹膜持续负压引流防止污染及严重污染切口感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关于肾与肾盂解剖关系的再认识

    作者:徐祥苏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系统解剖学>(第五版)有关肾与肾盂的解剖关系,讲到肾是实质性器官,冠状切面可分为位于表层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在肾窦内有肾小盏及肾大盏汇合成一个肾盂(P161、P164).根据解剖学定义:实质性器官,内部没有特定的空腔,而实际解剖中肾是由实质部分和肾盂两部分共同构成,肾盂是肾脏中的一个特定的空腔解剖结构.解剖学根据如下:①肾解剖外形似蚕豆,分为内、外缘,前、后两面及上、下两端.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为肾门,为肾盂出入之门户(P161).②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为肾窦,肾门是肾窦的开口,而肾盂位于肾窦内(P161、P165).以上的解剖概念很明确地把肾盂包入肾的部分,所以肾脏不应理解为一个单纯实质性器官.

  • 腹直肌鞘前层修补乳癌扩大根治术胸壁缺损

    作者:王旭

    1992年8月至2002年8月实施乳癌扩大根治术12例,均采用了腹直肌鞘前层进行胸壁缺损修补,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2例全部为女性,年龄35~68岁,平均42.5岁.病变部位均在乳房内上象限,肿块直径2.0~5.5cm.按国内分期:二期7例,三期5例.病理类型:硬癌6例,髓样实体癌4例,腺癌2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例,胸骨旁淋巴结肿大6例,两区均查见阳性淋巴结1例.

  • 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会

    作者:赵鹏;张守科;周成运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害大,病死率高.自2000至2004年我们共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7例,经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就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 临床分离致病菌耐药机制及抗感染研究进展

    作者:董海新;高东田;梁风荣;张东英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研究其耐药机制,防止细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防止院内感染,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费用尤为重要,为此,针对临床分离常见菌的耐药性和抗感染治疗作如下综述.

  • 非甾体类抗炎药-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研究新进展

    作者:温新民

    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是临床应用多,广泛的一类药物.自从1897年德国的拜耳公司首次合成出第一个NSAIDS药物阿司匹林以来,NSAIDS的研制迅速发展.1971年Vane报道NSAIDS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而阻断前列腺素合成过程实现其抗炎作用[1].这一重大理论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NSAIDS的发展进程,其后的20a,涌现出一大批疗效确切的NSAIDS,如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等.

  • 硒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景昊;徐平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重要组成部分,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变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使有毒的过氧化物转变为无毒的羟基化物,对体内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心脏外科的飞速发展,心内直视手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阻断循环时间相对延长,这就要求心肌保护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提高;而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也不断从其发病机制的各个环节中探讨心肌保护的办法.硒作为一种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现就微量元素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 C型利钠肽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李荣;王留新;黄翠敏

    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小动脉收缩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因平滑肌细胞增殖引起的肺血管结构重建是不可逆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细胞表型转化的调控,Sudon等[1]于1990年从猪脑中提取的第3个利钠肽家族成员-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因其具有较强的抑制血管重构和一定的扩血管作用而受到关注.

  • 肝移植后疝修补1例

    作者:刘启龙;姜飚;于海文

    患者,男,56岁,患乙型肝炎肝硬化19a,发现双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6a.2a前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正常.腹部平坦,上腹部可见"人"字形手术切口瘢痕.腹肌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侧腹股沟区分别见直径约10.6cm椭圆形肿物,降入阴囊,平卧时肿物可还纳消失,外环口扩大容三横指,用力咳嗽时指端有冲击感.

济宁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