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제녕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济宁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9760
  • 国内刊号: 37-114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济宁医专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济宁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白波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作者:马利平;张建国

    目的通过临床使用凝聚胺试验,总结其优点和不足及影响配血的原因.促进医院输血工作的开展,使临床输血更加安全.方法利用凝聚胺降低介质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促进抗原抗体结合.结果通过临床使用和其它试验比较,凝聚胺试验法灵敏度较高.结论凝聚胺试验相对更加敏感,快捷,了解其特点,才能使交叉配血更加准确.

  • 微切口潜行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张宏

    目的探讨微切口潜行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用微切口潜行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作为观察组,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二便训练及常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预防并发症发生;重点强化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用责任制护理同样术式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3%,对照组优良率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微切口潜行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整体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 乌拉地尔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摘要)

    作者:徐雁;张晋平

    近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过渡到注重调节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体液因素.但在CHF急性加重期,及时纠正其血流动力学障碍,使患者进入稳定期,仍然是治疗的关键.血管扩张剂的应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研究对比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重度CHF的结果,观察乌拉地尔治疗重度CHF疗效.

  • 1999~2003年国内外强直性脊柱炎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王倩飞;宋国建;林琳

    目的分析国内外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状况,为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医学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美国银盘公司(Silver Platter)生产的Medline光盘数据库,以主题途径检索1999~2003年有关强直性脊术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文献,通过Excel软件对套录的文献数据从年代、主题、期刊、语种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处理,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5年间,国内有关AS的研究基本呈上升趋势,而国外文献基本上呈下降趋势;国内外均以AS的治疗、诊断、并发症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中国内有关AS治疗的文献占总文献量的41.47%,祖国传统医学疗法占相当大的比例;<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分别为国内外刊载AS文献多的期刊;国外AS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主,占82.42%.结论国内AS研究人员应加强AS的基础研究,继续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疗法在AS治疗方面的优势;经常阅读国内外AS研究的核心期刊,重视英文文献的收集.

  • 注射用长春西汀无菌粉末处方及工艺研究

    作者:李军;邓绍民;刘善庭;辛勤;齐汝霞;林丽文;葛顺

    目的确定注射用长春西汀合理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选用适宜助溶剂、抗氧化剂和赋形剂,对处方进行筛选,并通过影响因素实验考察长春西汀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稳定性.结果本品在光照及高温条件下,5d及10d的样品与0d的样品比较,pH值、有关物质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长春西汀无菌粉末的处方和工艺可行,质量稳定.

  • 杏丁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血清SOD LPO的影响

    作者:张向阳;钱欣梅;季念英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血清SOD活性、LP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杏丁注射液治疗组86例,对照组66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清SOD活性和LPO含量.结果突发性耳聋病人杏丁注射液治疗组有效率为89.53%,对照组74.24%(P<0.01),经杏丁注射液治疗后血液粘度下降、血清SOD活力提高、LPO含量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杏丁注射液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能改善突发性耳聋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并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SOD活力的作用.

  • 老年痴呆性营养不良患者的饮食干预

    作者:贾建伟;李艳玲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老年痴呆性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例老年痴呆性营养不良患者,比较观察给予饮食前后各种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饮食干预治疗后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A)、血清球蛋白(G)明显增高;呼吸道感染、褥疮、口腔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结论饮食干预可提高老年痴呆性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降酶2号方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降酶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炳绪;魏洪伟

    目的探讨降酶2号方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以降酶2号方治疗;按照年龄、性别、病情可比的原则,选择40例作为对照组,给以甘利欣治疗,比较两组的降酶效果.结果降酶2号方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5%,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降酶2号方组明显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LT的变化,治疗组一、二疗程ALT显效率分别为41.67%、30.00%,对照组分别为5.00%、8.00%,两组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降酶2号方降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而且中药付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初中生个性与父母个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作者:李晶;刘根义;高翠;隋桂英;于海荣

    目的探讨初中生个性与父母个性的关系,了解父母个性对初中学生个性的影响,为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卷和成人卷)分别对学生和父母进行调查,应用WJZ心理测验和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及SA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母个性与子女个性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内外向和掩饰性与子女的内外向和掩饰性相关.结论要使家长意识到自身个性在孩子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从而加强自身个性的完善,积极引导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 LP(a)测定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祝宗峰;孙卓祥

    目的研究脂蛋白(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脂蛋白(a)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1.80±16.20和13.95±9.80mg/dL;P<0.01),而高血压病组(16.10±15.00mg/dL)和其它类心脏病组(14.90±13.10mg/dL)与健康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LP(a)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 丹佐治疗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作者:付华;贺凤义;陈焕春

    目的探讨丹佐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稳定性心绞痛病人60例,其中30例用丹佐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10d为1疗程.另外30例用丹参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d,10d.结果丹佐组总有效率93%,心电图总有效率73%,丹参组分别为73%和50%.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丹佐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关键词: 丹佐 丹参 心绞痛
  • 余弦模型在流脑发病季节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邵珠艳

    目的探讨流脑发病的季节特征.方法应用余弦数学模型分析法对某市1956-2000年流脑发病季节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得到简单余弦函数式为:(Y^)1i=0.4881+0.8215cos(ti-73.52°),含第二谐量三角函数多项式为:(Y^)2i=0.4881+0.8215cos(ti-73.52°)+0.1816cos(2ti-139.12°),并对实际资料进行拟合,效果良好.结论流脑发病率的季节变动符合余弦曲线模式.结果表明:流脑发病高峰期为3月下旬,与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疾病季节特征具有同等的效果,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DNA与PCNA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闫莉;尹福波;郑英

    目的探讨DNA含量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图象分析技术(ICM)检测各种卵巢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同时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分析其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的DNA指数(DI)、异倍体率、超5倍体(5C)细胞比率及PCN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DI、超5C细胞比率与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腹腔及淋巴转移均有不同程度相关性(P<0.05).恶性肿瘤PCNA表达率在不同年龄组、存活<2a与无瘤生存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DNA含量与PCAN表达呈正相关(P<0.05).两种指标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综合检测DNA含量、PCNA表达对于评价卵巢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能力、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腹膜后成熟型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的超声诊断

    作者:王少春;全学模;王荞;唐开勇;白永虹

    目的总结腹膜后成熟型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对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成熟型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后成熟型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的超声表现整体偏向畸胎瘤的超声征象,肿瘤实性部分血供较丰富.血清AFP明显升高较有特异性.结论超声能为临床提供极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声像图结合血清AFP明显升高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压力变化的评估

    作者:刘瑞芝;单保生

    目的通过简明心境量表(POMS)评分和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的测定,来客观评价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压力的变化.方法分别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出院前进行3次POMS测试和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的测定.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出院前紧张-焦虑的分数比术前和术后明显降低(P<0.05);抑郁-沮丧的分数比手术后明显降低(P<0.05);手术后疲乏-迟钝的分数比手术前和出院前显著增高(P<0.01).尿中的17-羟皮质类固醇平均含量手术前为4.09±1.89mg/d;手术后为3.66±1.71mg/d;出院前为3.08±1.56mg/d.出院前尿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比手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此评价方法客观准确,不给患者增加痛苦,又可为护士节省时间,同时也为临床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 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预输注羟乙基淀粉预防低血压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湘东

    目的观察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低血压的效果. 方法选择31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预输注羟乙基淀粉组(D组)和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组(F组).麻醉前分别预输注负荷量为500ml,观察术中患者的MAP,HR波幅及30min低值以及麻黄碱用量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础MAP,HR相似,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F组高于D组.麻黄碱应用例数F组高于D组,D组未出现类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及凝血障碍.结论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可有效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前臂双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冯涛;孔兰新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治疗同一年龄组前臂双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对299例前臂双骨折病人分成三个不同年龄组,1组:年龄13~18岁,2组:年龄19~55岁,年龄大于56岁为3组,每组都应用三种手术方法,双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加钢板固定,双钢板固定.对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愈率和功能恢复上有显著差异,第1组用双钢板固定者治愈率低,但是双克氏针和克氏针加钢板固定者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第2组病人,应用双克氏针治愈率低,但其他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固定前臂双骨折时,儿童和青少年应用双克氏针,成人应用一钢板、一克氏针,对老年人根据不同情况应用不同方法.

    关键词: 尺桡骨 骨折 内固定
  • 米索前列醇合用缩宫素防治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孔秀莲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对防治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71例,对照组79例,分别用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和单用缩宫素(试验组和对照组)用于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防治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MDM2 p5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孔霞;曹慧玲;崔文;高继发;王旭;梁桂华

    目的检测MDM2、p53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两基因蛋白在胶质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已明确诊断的48例脑胶质瘤利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MDM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MDM2、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2.9% 、41.7%.在高级别的肿瘤(Ⅲ、Ⅳ级)中p53表达率63.2% ,明显高于低级别(Ⅱ级)的肿瘤(27.6%)(p<0.05).在不同分级的胶质瘤中,MDM2表达率及阳性程度没有显著差异.P53蛋白表达多出现在MDM2蛋白阴性的病例中,两者联合表达者仅1例.结论 P53在胶质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MDM2基因异常是胶质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 复杂冠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比较

    作者:徐勤成;孙晓斐;丛培玲;张申;任长杰;郝丽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方法对血管病变符合B2/C型病变的130例患者分别进行PCI或CABG治疗,进行近期和远期疗效分析.结果从近期疗效看, 在住院期间PCI组与CABG组总的心血管事件没有差异(3.8%vs 7.7%;RR=0.480;P=0.341).两组远期疗效相比其总的心血管事件没有差异(30.3%vs 28.6%;RR=1.085;P=0.840).随访结束时PCI组与CABG组总的心血管事件无差异(33.3%vs34.6%;RR=0.944;P=0.880).结论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由于PCI的优势,在部分病人、部分病变PCI有取代CABG的趋势.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24个周期临床分析

    作者:孙秀芹;牛焕付;郭金凤;李瑞梅;姚红梅;李晓云;王丽霞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8月至2005年3月124个IVF-ET周期中,患者的年龄、病因、促排卵方案、获卵数等对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女性年龄是影响妊娠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根据年龄、基础卵数等选择合适的促排卵方案、多可获得相对适中的卵母细胞数,因而使妊娠率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单纯男性因素的妊娠率较高,输卵管因素妊娠率较低.结论输卵管因素在IVF-ET中妊娠率较低.

  • 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蔡旺

    目的观察肠系膜下静脉分流加断流术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测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参数和手术中动态测定门静脉的压力,对24例门脉高压症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联合组)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并与35例行脾切除加PCDV(断流组)及10例行脾切除加近端脾肾分流术SRS(分流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联合组术后的门静脉血流量(PVF)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自由门静脉压(FPP)亦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分流加断流组FPP的下降与PVF的减少成正相关 r=0.7017,P<0.005.(2)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参数在术后半年之内进一步降低,半年之后即保持相对稳定.结论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能适量地降低门静脉血流和压力;术后门静脉血流向肝内灌注良好,门静脉系统的瘀血状态得到缓解.

  • 不同孔径的骨钻孔术对兔关节软骨缺损远期修复效果的实验比较

    作者:雷学锋;葛志强;张磊;王强;杨吉义;廉萍

    目的比较和评价孔径不同的骨钻孔术对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修复效果.方法用中国白兔20只,在股骨髁关节面制造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孔直径为1mm和1.5mm的钻孔术,于术后8个月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 (1) 1mm孔、1.5mm孔和对照组中,优势修复组织分别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纤维组织.(2)修复组织厚度:1mm孔、1.5mm孔无显著性差异,接近毗邻软骨厚度.(3)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1mm孔>1.5mm孔>对照组.结论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修复效果,1mm孔优于1.5mm孔.

  • 滋养细胞肿瘤病灶大小与化疗疗程的关系探讨(附29例报告)

    作者:薛洪喜;贾慧芹;孙梅玲

    目的探讨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子宫病灶大小与化疗疗程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病灶大小与子宫血流情况.结果用彩超检查29例滋养细胞恶葡24例,绒癌5例.随着子宫病灶的增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逐渐下降,病灶周围血流的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也逐渐下降,治愈所需的疗程数逐渐增加,表明子宫病灶的大小、子宫血流情况与化疗效程之间有一定关联.而血清β-hcG水平不能反映子宫病灶的大小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结论应用彩超测定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病灶及血流情况有助于估计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预后,而β-hcG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不平行.

  • 激光针灸治疗脱发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作者:潘志峰;孟令存;曹景荣;何鑫;李恩新

    目的探讨激光针灸治疗脱发的相互作用机理.方法根据生物组织的电生理特性,建立He-Ne激光与人体穴位相互作用时信息传递的物理模型.根据电路和电磁学的有关理论,探讨He-Ne激光与穴位相互作用治疗脱发作用机理,阐明了He-Ne激光照射穴位的作用机制.结果 He-Ne激光是一种高兴奋剂,当He-Ne激光照射到生物组织时,能使该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其膜电位,导致细胞膜兴奋.结论 He-Ne能改善毛囊周围的局部血液循环和刺激神经从而促进毛发的生长.

  • 经腹膜后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吉义;雷学锋;田俊严;封林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脐至髂前上棘中外1/3点向外水平切口约3cm,分层显露达腹膜,将腹膜推向内前方,即可找到精索内血管束.结果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50例,全部病例恢复顺利.术后随访48例,无复发和睾丸萎缩,无继发性鞘膜积液.随访2a以上的病人不能触及曲张的静脉.结论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286例血液透析患者HBSAg抗-HCV 抗HEV-IgG检测指标分析

    作者:马艳春;曹璐

    目的对286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HBSAg、抗-HCV、抗HEV-IgG感染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血液透析患者HBSAg、抗-HCV、抗HEV-IgG感染及重叠感染的血清学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法(E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了286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EV-IgG.结果血液透析患者HBSAg、抗-HCV、抗HEV-IgG感染率分别是22.0%、38.1%、29.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为P<0.005,并且丙肝与乙肝、戊肝或乙、戊肝之间皆有重叠感染,其重叠感染率分别为37.6%,57.8%,1.83%,HCV阳性与HEV阳性明显相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比健康对照组有更高的乙、丙、戊肝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

  • 外伤性脾破裂55例治疗体会

    作者:赵建;徐平;张宗显

    目的积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经验.方法对55例外伤性脾破裂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45例,其中脾修补术8例,脾部分切除术8例,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12例,单纯全脾切除术17例.治愈52例,死亡3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脾破裂 外伤 治疗
  • BNP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及培哚普利的影响

    作者:贾荣波;孙晓斐;丛培玲;任长杰;武宗寅;王海明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BNP变化曲线及其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同时观察培哚普利对其影响.方法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8例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37例)、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均测定入院后第1、3、7、14及30天全血BNP浓度及第1、7及30天EDD及LVEF.结果两组BNP水平都于第3天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至30d时治疗组降至入院时水平,而在对照组第14天又出现第二高峰,至第30天时仍明显高于入院时水平.EDD及LVEF在治疗组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对照组第30天时EDD显著增加(P<0.05)、LVEF显著下降(P<0.05);两组第1天BNP与EDD没有相关性,第7、30天出现明显相关性;BNP始终与LVEF呈现明显负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BNP水平升高并且与左室重构相关,培哚普利可以影响BNP变化.

  • 鲁西南地区解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状况及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作者:董海新;高东田

    目的了解鲁西南地区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状况及解脲支原体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33例疑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采样后,采用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剂盒对标本进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ChemtruetmChlamyia抗原检测试剂盒(立明男女两用衣原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检测女性宫颈拭子,对衣原体感染进行诊断.结果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132例,阳性率39.6%(132/333);沙眼衣原体检测94例,阳性7例,阳性率7.44%;76例阴道分泌物支原体、衣原体同时检测,同时阳性6例,阳性率7.89%.解脲支原体阳性者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高低依次为强力霉素(91.67%)、交沙霉素(86.46%)、阿奇霉素(81.25%)、美满霉素(79.17%)、罗红霉素(78.13%)、克拉霉素(71.88%)、氧氟沙星(44.79%)、大观霉素(39.58%)、林可霉素(15.63%)、环丙沙星(12.50%).结论有试验条件的医疗机构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参考药敏结果,如无条件做试验,则应把强力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美满霉素等敏感较高的药物作为首选药物.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安全性评价

    作者:高东升;赵家琦;李清贤;张金国

    目的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30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13例,房间隔缺损(ASD)1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MVSD)3例,对其疗效、安全性及随访结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的继发孔型ASD、PDA、MVSD,不合并需心外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在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下经导管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和国产封堵器治疗,术中TTE和X线透视监测,术后分别于1~3d复查TTE,3个月时随访1次.结果 30例先心病中29例封堵治疗成功,成功率96.6%(29/30),术后1~3d,3个月随访复查TTE、心电图及体检,无残余分流及影响瓣周功能,无腔、肺静脉狭窄及血栓事件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先心病具有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 二甲双胍对肥胖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杜庆萍;赵颉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将36例肥胖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19例,安慰剂组17例,治疗2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CRP变化情况.结果 24周后治疗组体重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HOMA-IR下降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患者,随着体重下降、胰岛素抵抗改善、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孔祥林;尹岩伟

    目的通过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Leptin)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检测,探讨脑梗死与瘦素、IL-6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36~80岁.均经CT证实.入院后第2天抽取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瘦素、IL-6,同时检测21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99,P<0.01.轻、重症患者无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和瘦素抵抗,瘦素参与了能量平衡的调节,瘦素水平增高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标志物.

    关键词: 瘦素 IL-6 急性脑梗死
  • 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卫东;尹光明;郑德玉

    目的用血清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cystatinC)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同时与血清肌酐作比较.方法总测试人数155例,其中儿童组89例,年龄从出生到13岁,均为住院恢复期病人,无肝、肾疾患;成人组66例,其中健康志愿者20例(男12例,年龄36.3±9.5岁,女8例,年龄34.3±10.6岁),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均为肾内科住院病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tatinC,肌氨酸氧化酶-PAP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儿童组1~13岁,血清cystatinC的浓度稳定于1.26±0.33mg/L,而血清肌酐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与血清cystatinC无相关性;成人组血清cystatinC的浓度稳定、与血清肌酐正相关.两组血清cystatinC均与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无关.结论血清cystatinC浓度稳定,范围较窄,不受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的影响,用以监测肾小球滤过功能优于血清肌酐.用cystatinC监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有明显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济宁市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

    作者:曾晓立;张玉芹;格根哈斯

    目的了解济宁市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规划.方法采取社区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7个社区的全部人口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 20岁以上年龄组慢性病的患病率以高血压高为10.46%,其它慢性病的人群患病率高低依次为:高脂血症、慢性消化道疾病、冠心病、糖尿病、乙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关节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结论高血压是当前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应以社区为基础,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控制主要危险因素,达到减少发病和伤残的目的.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作者:魏新记

    目的探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出血期给予止血芳酸、安络血常规治疗,血瘀期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维脑路通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6.7%,治疗组86.6%,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效果较好.

  • 阿奇霉素西咪替丁治疗非淋菌尿道炎65例疗效观察(摘要)

    作者:张美荣

    一般资料:在我院门诊诊断非淋菌尿道炎(NGU)130例,其中男66例,年龄22~38岁,女64例,年龄21~40岁.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患者中有痒、痛的102例,有膀胱刺激症的90例,有分泌物的83例,并发前列腺炎8例,宫颈炎17例.诊断依据:①有不洁性交史.②有尿道炎的表现,并除外尿道淋球菌感染.③致NGU病原体分离培养或可靠的非培养检查证实.

  • 脑钠肽在甲亢性心脏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武宗义;庞德水;侯彬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快速BNP 检测仪分别测定22例甲亢心与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浆BNP水平,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1)甲亢心组、甲亢组和对照组BNP 水平分别为433.22±140.77pg/ml、110.11±38.18pg/ml、9.70±3.37pg/ml,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2)BNP对甲亢心的诊断界值为185p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5.45%、92.1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87.50%、97.22%.结论血浆BNP检测是早期诊断甲亢心快速、实用、无创的有效方法.

  • 某师范大学学生身体形态及机能指标的调研报告

    作者:孔祥清;纪经和;宋希元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机能的影响,引导大学生科学锻炼,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3597名在校大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与2000年全国大学生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育男生形态机能指标除肺活量指数均高于普通学生,有显著性差异;体育女生各项指标均高于普通女生,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心肺功能较低.结论合理体育锻炼,加强营养,能够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为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和改进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奥硝唑辅助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摘要)

    作者:胡明磊;张健

    1 临床资料选用我院门诊就诊的成人牙周炎患者.所选患者全身无系统性疾病,妇女未妊娠,1周内未服用抗生素.共285例,其中男105例,女180例.年龄25~62岁.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35例.

  • 脑出血早期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赵贵清;王秀梅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早期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了81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水平,按血压水平分级分组,比较各组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早期血压水平过高(SBP≥29.4kPa,DBP≥18.0kPa或MAP≥20.0kPa)或过低(SBP<18.7kPa或MAP<13.3kPa)死亡率均增加.结论脑出血早期血压水平与预后有关.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压 预后
  • 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体会

    作者:刘凤婷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发病率约两倍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严重的室上速可导致心力衰竭、休克,立即终止其发作是治疗的主要目的.我们对47例室上速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效果较好,体会颇深,现报道如下.

  • 门-奇断流术后胃瘘3例原因分析

    作者:顾国岳;周凯;张世忠

    门奇断流术由于可维持一定的门静脉压力,保障肝脏血供,紧急止血效果确定,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而成为近几年治疗门脉高压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术式.胃瘘作为该术式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2%.

  • 双硫醒样反应20例临床分析与护理

    作者:王学勤;李晓霞;王平

    双硫醒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体内乙醛蓄积中毒的表现.常发生于用头孢菌素,尤其是头孢哌酮-先锋必,甲硝唑、呋喃唑酮、甲磺丁脲、苯乙双胍等药物且同时饮酒者.主要表现为面部发热、面色猩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胸痛、心跳加速、烦燥不安、视觉模糊、精神错乱,甚至血压下降、休克.反应持续时间为半小时至数小时,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

  • 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杨燕;隋春玲;杨琳

    一般资料: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在局麻下,行耳后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26例,本组病例,男56例,女7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6岁.右侧痛70例,左侧痛54例,双侧痛2例.病程6个月~20a,平均11.2a.采用微血管减压114例;胆脂瘤切除4例;三叉神经感觉后根部分切断(Daudy)手术8例,合并高血压者16例.

  • 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英华

    我们采用不同层次的护理手段,对我院1998年10月至2004年3月间1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病毒性脑炎伴意识障碍病人恢复期的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司方荣

    病毒性脑炎系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多同时伴有脑膜炎或脑脊髓膜炎,多数病人因病毒直接侵犯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其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一.大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表现有意识障碍和轻重不一.大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表现有意识障碍和情绪行为异常,这就要求护士根据具体情况必须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了解和满足病人的需求,给予理解和支持,促使其因患病引起的不适得到改善.对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的相关住院病人干预的效果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 应用拱状叉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下段骨折

    作者:邢宝华;陆继收;魏彦春;牛士贞

    我院骨科近几年来应用拱状叉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30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车前子及其常见伪品鉴别

    作者:王平;高立霞

    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i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具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之功.作用平和,效果较好.为鉴别其真伪,现将车前子及其常见伪品比较鉴别如下:

  •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16例诊治体会

    作者:曹伟;孙加永;陈立柱

    先天性肺囊肿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因肺芽分支发育异常所致.临床常分为液囊肿、气液囊肿、气囊肿.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小儿先天性肺囊肿16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证实,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50例体会

    作者:赵艳玲;赵静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多发于夏秋季节,以5岁以下儿童居多.因幼儿服药不便,又畏惧打针,故笔者采用中医传统的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50例,治疗较为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 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曹慧玲;崔文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表明,多种癌基因的扩增与表达和抑癌基因的突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染色体上多个位点的杂合性或纯合性丢失也与胶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在不同类型的胶质瘤中存在着不同的分子改变,这一系列改变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着某些相关性.

  •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现状及展望

    作者:衣美英;山长武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状小杆菌,常见于胃上皮细胞表面的粘液层,1982年由Marshall及Warren首次分离到[1].迄今有多种证据表明,该菌同数种人类疾病有关,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2,3,4].经组织学证实的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有90%是由HP感染所致,所以有效治疗和根除HP一直是胃肠病研究中热门的课题之一.本文从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及微生态治疗抗HP感染的治疗现状做了综述.

  • Mollaret脑膜炎2例报告

    作者:张瑾;王建伟

    Mollaret脑膜炎(Mollaret's meningitis MM)为临床少见疾病,以反复、短暂发作的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为特征,预后良好[1];故亦称为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我院1998年以来确诊的2例,现报道如下.

  • 提早抽吸主导卵泡液继续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1例

    作者:姚红梅;孙秀芹;李瑞梅;李晓云;牛焕付;王丽霞

    患者26岁,引产后8a未孕,行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双侧输卵管梗阻.于2003年10月25日采用长方案超排卵,即治疗前的黄体中期开始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商品名Decapeptyl,德国辉凌公司)日0.05mg皮下注射月经第2天,B超检查未见大卵泡,其基础卵泡直径2~4mm,月经第3天开始用促卵泡素(FSH,商品名Gonal-F,瑞士雪兰诺公司)日300IU肌肉注射,连用3d,以后用HMG150IU每日注射至HCG注射日,月经第10天,B超检查发现右侧卵巢单个大卵泡平均直径17mm,其余双侧卵巢共有20余个平均直径10~20mm卵泡,因单个主导卵泡平均直径与其余卵泡经线相差约5~7mm,子宫内膜达10mm呈三线征,此时将大卵泡液抽吸干净,抽吸液病示:见大量异型细胞,未见癌细胞.继续促排卵治疗4d,剩余20余个卵泡生长发育均匀,平均大直径约20mm时,注射进口HCG 6000IU.

  • 硫酸庆大霉素致顽固性呃逆1例

    作者:李凤芹;邓玉红

    静滴庆大霉素引起顽固性呃逆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用庆大霉素引起顽固性呃逆的病例报告如下.

  • 百草枯中毒1例报告

    作者:龙金荣;杜玉枝

    2004年7月我院成功抢救1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 呕吐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1例

    作者:刘玉美;宋磊

    患者女,48岁,发热3d,呕吐4d.高体温38.9℃,在本地按"感冒"给予输液、服退热药,3d后体温正常,第4天出现剧烈呕吐,进行性加重,伴有四肢、口周及腹部麻木感.在外院给予电子胃镜检查示:浅表胃炎、十二指肠充血.来院后急查血生化均正常范围,未行神经系统查体.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史,考虑药物性胃炎、电解质紊乱,给予静滴甲氰咪胍、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对症处理,症状一度好转.入院第3天出现左侧周围型面瘫、左眼外展障碍、复视、吞咽困难、双下肢乏力、排尿困难.第四天出现右侧面瘫,咽反射消失、膝腱反射消失;四肢肌力IV+,双上肢肘关节以远、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及腹部痛觉减退.查脑脊液:蛋白(-),红细胞(-).初步诊断为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变异型.

  • 手术中高频手术器引起心脏骤停2例报告

    作者:秦萍

    我们遇到手术中高频手术器引起心跳骤停2例现报告如下:

  •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21例

    作者:张焕柱;陈立民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应用特殊体位下闭和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2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9例,损伤原因均为局部直接撞击,伤肩皮肤无破溃,无其他合并伤.查体:患侧肩部明显隆起畸形,肿胀触痛,隆起部位位于患侧肩峰的内后上方,质硬,弹性固定.常规X线摄片21例患者均见骨折明显移位,有5例患者远折段呈粉碎性.

济宁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