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普通感冒如何治疗
治疗感冒前,首先要鉴定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如病人表现为中低度发热、流鼻涕及鼻塞等,且化验血象白细胞在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正常,提示为常见的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无特效药,也不需用抗生素.因为病毒在细胞内寄生,各种抗生素很难进入细胞内杀死病毒而发挥作用,如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人体内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目前有一些能进入细胞内抑制病毒繁殖或杀灭病毒的药如金刚烷胺、病毒唑和干扰素等,可缩短感冒的病程.
-
流感可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抗原检测: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或酶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检测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
-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CMV病毒和细胞凋亡的关系相当复杂,有时表现为诱导凋亡作用,有时表现为抗凋亡作用.从病毒的角度看,病毒诱导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发生凋亡,可干扰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使病毒不至于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对于病毒感染的有些宿主细胞,病毒则利用自身抗凋亡作用以利于在感染细胞内完成病毒的复制和生活周期.从宿主的角度出发,机体会调动全身和局部抗病毒免疫反应、宿主细胞会启动凋亡机制来清除病毒.
-
化脓性胆管炎并感染性休克1例救治体会
1 临床病例患者,男,55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加重4 h,于2006年9月28日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5.5°C,脉搏100次/min,血压135/75 mmHg,右上腹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871.B超显示:肝外胆管中上段扩张.入院诊断:梗阻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慢性胆囊炎.入院后给予头胞哌酮舒巴坦钠3 g,甲硝唑0.5 g静滴,1次/12 h.入院次日晨体温上升至39℃,血压80/50 mmHg,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莫菲氏征阳性.查血总胆红素96.7 μmol/L,直接胆红素80.6 μmol/L,谷丙转氨酶299 U/L,谷草转氨酶349 U/L.
-
头孢他啶治疗老年严重下呼吸道感染23例分析
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英国葛兰素药厂生产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ceftazidime),商品 名复达欣治疗老年人严重下呼吸道感染2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21例,女2例,年龄67~84岁,平均73.4岁,其中>80岁者9例,占39 .1%。院内获得性肺炎1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9例。病种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合并肺部 感染6例,多发性脑梗死、假性球麻痹致吸入性肺炎7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2例,脑出血合 并肺部感染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2例,帕金森病合并肺部感染1例,支气管肺炎 1例。其中5例合并尿路感染。主要并发症有冠心病13例,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6例,慢性 肾功能不全4例,植物人状态1例。1.2 临床症状: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痰多呈黄脓样,20例有气促,8例 有紫绀,7例有心衰,17例有发热(其中体温超过38 ℃16例)。两肺均有干湿音。行X线透 视或拍片者15例,肺有单个或多个炎性阴影者11例,余均有两肺纹理增重紊乱。血白细胞> 8.0×109/L者19例,中性粒细胞>0.8者13例。入院后做痰培养18例,培养出草绿色链 球菌5株,卡他球菌5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大肠杆菌2株,绿脓杆菌1株,克雷伯杆菌1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
-
G-CSF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l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在临床应用已有近十余年历史.其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所致的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ANC)下降的预防和治疗,它不但解决了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显著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化疗疗效,而且也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疗效在临床已得到了肯定.但目前G-CSF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尚有分歧,本文将就G-CSF作为AML化疗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分析.
-
孟鲁司特钠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究
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传统的哮喘治疗药物主要从抗炎和扩张支气管等方面着手,通过基于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和尼多酸钠、抗IgE单克隆抗体和抗组胺等药物来达到控制症状,维持肺功能和改善患者临床体验的目的[1].孟鲁司特钠作为哮喘炎性介质白三烯的调节剂,在阻断其诱使患者发病,控制炎症因子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研究了孟鲁司特钠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八珍汤联合西药治疗甲亢使用甲巯咪唑后白细胞减少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西药治疗甲亢使用甲巯咪唑后白细胞减少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鲨肝醇40mg/次,3次/d;维生素B410mg/次,3次/d.治疗组20例八珍汤(黄芪30g,党参、熟地黄、当归各20g,川芎、白芍、白术、茯苓、黄精、女贞子各15g,甘草炙6g),1剂/d,水煎400mL,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好转5例,无效4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八珍汤联合西药治疗甲亢使用甲巯咪唑后白细胞减少,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外周血细胞黏附分子CD11c、CD18的表达 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索外周血细胞黏附分子CD11c、CD18的表达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中心收治的AIS患者120例(病例组),出院后随访90d,根据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3).另选取同期招募的健康体检者120例(健康对照组).对不同分组受检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和单核细胞(MNL)表面的CD11c、CD18进行测定,随后对比各组受检者各项数值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病例组MNL和PMN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入院第1、3、7、14天各时间段PMN和MNL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PMN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第1~3天逐渐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逐渐下降,但第14天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NL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第1~7天逐渐升高,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MNL和PMN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MRS评分与MNL和PMN表面CD18表达量呈正相关性(P<0.05);且与MNL和PMN表面CD11c表达量也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MNL和PMN表面CD11c、CD18表达量与AIS预后密切相关,是AIS患者潜在的预后评估标记物.
-
丹参酮ⅡA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活性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是否有干预效果以及对结肠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的影响,旨在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3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SS组和DSS+丹参酮ⅡA干预组,每组10只动物;其中模型组给予3% DSS溶液喂饲7d,干预组小鼠在给予3% DSS溶液喂饲的同时给予丹参酮ⅡA(200mg/kg)腹腔注射,1次/d;期间对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染毒7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葡聚糖(FITC-dextran)法检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结肠组织Ly6G的表达,并检测MPO活性和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第7天时出现体重减轻、便血和腹泻等症状,DAI显著增高.丹参酮ⅡA干预明显减轻小鼠结肠炎性损伤,表现为干预组小鼠DAI低于D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轻,肠黏膜穿透性亦低于DSS组(P =0.032).此外,和DSS组相比,丹参酮ⅡA干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程度明显减少,并伴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丹参酮ⅡA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活化和减少炎症因子生成有关.
-
白细胞介素6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应用血浆Percoll梯度分离技术分离健康供血者的中性粒细胞(PMN)并以2×107 PMN/ml培养24h,实验分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单独处理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预处理后再以PAF、IL-6分别处理组.吖啶橙和溴乙啶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记数进行细胞凋亡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L-6和PAF均有抑制PMN凋亡的作用.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能消除IL-6和PAF抑制PMN凋亡的作用.提示IL-6抑制PMN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PAF而实现的.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IL-6和PAF介导的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继发性器官功能衰竭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加剧炎症反应有关.
-
妊娠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1例
患者,女,31岁,农民.因发热、头痛10 d,呕吐7 d,于2004年9月16日入院,体温38℃左右,偶有视物不清,夜间盗汗,怀孕32周.既往无结核病、肝炎等传染病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未做过PPD.入院查体:T 38.6℃,P84次/min,BP 100/60mmHg;精神欠佳,无浅表淋巴结肿大,颈部硬,有抵抗,腹部彭隆,宫高25 cm、宫围87 cm,可触及胎动,闻及胎心,布氏征阳性,左侧腓肠肌征阳性.X线胸片示:双上肺斑片状密度不均匀增高影像.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心电图及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腰穿测得颅内压271 mmH2O;CSF常规:总细胞计数145×106/L、白细胞计数103×106/L、中性粒细胞0.06、淋巴细胞0.40;CSF生化:蛋白1.3g/L,GLU 1.9 mmol/l,氯113mmol.
-
原发性奴卡氏菌病1例
患者,男性,51岁,农民.因劳累着凉后,出现高热伴咳嗽,咯痰,胸痛.曾先后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红霉素抗感染治疗半月,不见好转于2000年12月11日以"肺部阴影性质待查"收住我院.既往健康.体检:T 39.3℃,急性重病容,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湿口罗.胸片示:左肺门处斑片状阴影,右肺中野可见1结节状阴影(图1).化验:WBC36.4×109/L,N89%,血清ADA10.5 U/L,CEA2 ng/ml,ESR55 mm/h,军团菌抗体Lp1~14(-),抗链"O"(-),肥大氏反应(-),PPD及结核抗体(-),CD4、CD8、CD4/CD8均正常,多次痰结核菌和癌细胞(-),痰革兰氏染色可见G+球菌及中量白细胞;痰细菌和霉菌培养(-).纤维支气管镜示:左下叶尖段支气管开口可见肉芽肿样新生物(图2).刷检革兰氏染色有少许白细胞,偶见G+球菌和菌丝体.病理示:坏死组织及中性粒细胞.骨髓像显示:粒红比例11.4:1,粒系增生活跃.胸CT示:双肺可见多发的软组织影,伴有肺实变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图3).
-
抗结核药物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例
我科自1999年11月至今共有2例因接受抗结核治疗而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王××,男,41岁.自1999年11月开始以"两肺继发型肺结核"在我院接受抗结核治疗.应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静脉点滴异烟肼0.6g加对氨柳酸钠8.0g,每日1次,利福平0.6g,每日1次,吡嗪酰胺0.5g,每日3次,乙胺丁醇0.75g,每日1次,链霉素0.75g,每日1次,肌肉注射.化疗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4g/L,红细胞4.10×1012/L,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67%,淋巴细胞33%,血小板117×109/L.住院治疗期间患者对抗结核药物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住院治疗78d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服用力克肺疾0.3g,每日3次,利福平0.6g,每日1次,乙胺丁醇0.75g,每日1次.2000年7月患者因头晕乏力再次来本院就诊.入院查体患者呈现明显的贫血面容,双下肢轻度压陷性水肿,查血常规血红蛋白40g/L,红细胞1.12×1012/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小板90×109/L,骨髓象提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给口服叶酸片,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同时给予输血治疗,51d后患者贫血得到完全纠正.
-
利福平致血小板减少二例
例 1 女,19岁,学生.因“咳嗽、咯痰15d,痰血1次”,于2009年7月21日就诊于我所.患者否认药物过敏史和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及瘀点瘀斑,左下肺闻及少许湿啰音,心腹检查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WBC)5.1×109/L,红细胞(RBC)3.69×1012/L,血红蛋白(Hb)116 g/L,血小板(PLT)120×109/L,淋巴细胞(LYM)0.314,中值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之和)(MXD)0.082,中性粒细胞(NEUT)0.604.
-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
患者,女性,35岁.患者1979年入厂体检时摄片示"左上肺陈旧性结核瘤",未治疗,未定期复查.1997年11月下旬出现咳嗽、咯痰、左胸隐痛,在当地医院反复抗炎治疗,疗效不佳,并出现间断咯血,诊断"肺结核".1998年4月20日转我院.查体:T36.8℃,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无移位,左肺呼吸运动度减弱,叩诊稍浊,听诊左肺呼吸音减低,左上可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腹(-).实验室检查:Hb84g/L、RBC2.66×1012/L、WBC47.6×109/L.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17、ESR148mm/h.痰找抗酸杆菌阴性,痰找癌细胞阴性.谷丙转氨酶45U,肾功能正常.胸片示:左肺野密度普遍增加.呈磨砂玻璃状,密度不均,左侧肋间隙变窄,右膈上移,纵隔左移,心影不清,左1~2前肋间有数个高密度团块状阴影及少许斑点状高密度阴影,边缘锐利,密度不均.右肺未见异常.诊断"肺结核,肺癌待排除".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咳嗽、咯痰症状无缓解,左胸疼痛加重.4月30日纤支镜检查示:左上叶开口处见一新生物阻塞,左下叶开口外压性狭窄.活检病理示: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Vimentin阳性()、cytokecatin阴性.CT示:左肺见8cm×10cm×12cm大小阴影,密度欠均匀,其内见数个大小不等的高密度影,为钙化灶,大约2cm×4cm.左肺门与左肺肿块分界不清,纵隔有数个肿大淋巴结影.确诊为左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转广铁中心医院肿瘤科接受化疗治疗,症状反复,此后存活约14个月.
-
治疗肺结核合并Gilbert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50岁.2009年4月8日因“肺结核化疗1个月,恶心、厌食、乏力1周余”住院.患者1个月前因咳嗽、略痰15d,就诊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及中叶斑片状、结节状高密度影.血常规:WBC 4.2×109/L,RBC 3.84×1012/L,血红蛋白(Hb) 127 g/L,血小板(platelet,PLT)110×109/L,淋巴细胞比率0.292,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比率之和0.080,中性粒细胞比率0.628.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 alanine transaminase,ALT) 23 U/L,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STB) 44.7μmol/L,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CB)5.7 μmol/L,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 39.0 μmol/L.肾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核心抗体均阴性,丙肝抗体IgM和IgG、甲肝抗体IgM、戊肝抗体IgM均阴性,肝胆脾及双肾B超均无异常.诊断为黄疸并肺结核可能.
-
环丝氨酸致精神异常一例
患者,男,48岁,农民,有肺结核病史20余年.2009年8月南京市胸科医院药敏试验报告:耐S、INH、Am、Pto,当年使用Cm、RFP、Lfx、PZA、力克菲蒺(Pa)联合治疗6个月,痰菌未能阴转.近3年来服用PZA、EMB、Lfx、Pa,未曾间断治疗,一直未发生精神异常现象.因痰检持续阳性,2012年2月在泰州市CDC重新做痰培养、药敏试验,2012年6月泰州市CDC药敏试验报告:耐S、INH、RFP、EMB,于2012年6月25日纳入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收住院治疗.入院检查:体温36.7℃、血压115/75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65次/min、呼吸频率16次/min、体质量42 kg.心、肝、肾均无异常.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4.9×1012/L,白细胞计数14.27×109/L,血红蛋白117 g/L,中性粒细胞0.67,单核细胞0.16,血小板计数415×109/L.尿常规正常.血电解质检查:钾3.34 mmol/L、钠136.8 mmol/L、氯97.3 mmol/L.X线胸片检查:显示两肺结核、左肺毁损.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8条/每视野).诊断:耐多药肺结核.
-
利福平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小血管炎2例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是一组以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胞质为靶抗原的抗体谱,可作为某些原发性小血管炎的标志抗体[1].
-
2017年宁波市苯接触工人血常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7年宁波市苯接触工人血常规结果,探讨苯暴露对工人血常规影响特征,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导出2017年宁波市苯接触工人职业健康体检个案卡,使用Excel对资料进行整理,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及多组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异常率.结果:2017年宁波市有9 124名苯接触工人参加了职业健康体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率分别为5.78%、2.98%和3.13%.女性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异常率均高于男性(x2 =60.95、8.39,P<0.01),男性血小板异常率高女性(x2=43.12,P<0.01).50 ~60岁年龄白细胞异常率组高于其他年龄组(x2=50.62,P<0.01),30岁以下年龄组血小板异常率高于其他年龄组(x2 =90.55,P<0.01).10~14年工龄组血小板异常率高于其他年龄组(x2=75.44,P<0.0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体检人群白细胞异常率高于其他行业(x2=10.40,P<0.05),制造业体检人群血小板异常率高于其他行业(x2 =51.94,P<0.01),私有企业体检人群白细胞异常率高于其他类型企业(x2=55.72,P<0.01),港澳台企业体检人群血小板异常率高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x2 =638.06,P<0.01).结论:宁波市苯暴露对工人血常规影响较大,对女性及高年龄者影响更加明显,小型私有涉苯企业需要重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