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起搏器:新手上路,细节第一
病房里收治了一位房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他的病情比较复杂:心率时快时慢,快的时候会有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慢的时候也有头晕表现,甚至发生过一次晕厥及多次晕厥前兆! 24小时心电图发现他的心率慢时34次/分,快时153次/分,长停搏时间为2.92秒!
-
急性右室心梗护理体会31例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当急性下壁梗死患者表现出顽固心源性休克、颈静脉怒张、心前区出现第Ⅲ或第Ⅳ心音、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含服或静点硝酸甘油时血压显著下降者,均应警惕是否存在右室心肌梗死(RVI).右室心梗通常不会单独发生,常合并下壁和后壁心梗,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对护理要求高,2003~2011年收治急性右室心梗患者31例,经及时治疗护理,除1例因梗死面积大,出现顽固低血压和全心衰死亡外,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然后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与随访50例
某些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症状,活动量受限或有过阿-斯综合征发作,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007年5月~2010年5月为此类患者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50例,通过术后精心观察和护理及定期规范的随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胸超声指导巨大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及近远期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2006年11月~2008年9月临床诊断为继发型ASD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7~63岁,平均41±13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ASD大直经25~33mm,平均28±3mm,3例患者心房顶部残端<5mm,5例主动脉根部残端<3mm;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5例,Ⅲ级4例,轻度肺动脉高压(>30mmHg)7例,中度肺动脉高压(>50mmHg)4例,重度肺动脉高压(>70mmHg)4例,均为左向右分流.术前胸部X线表现为肺淤血2例(心胸比值均>0.5,且为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电图显示持续房颤3例(其中1例为房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35~45次/分),阵发性房颤1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频发房早1例(9530次/24小时).
-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96例
心房颤动(Af)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一种极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排血量降低,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并发血栓的形成.随着动态心电图(DCG)应用的普及,发现Af伴长R-R(>1.5秒)间期的患者越来越多,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能否诊断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通过对96例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房颤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问题,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1例观察
资料与方法2004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死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65~85岁,平均72岁.有冠心病史者9例,高血压病史者11例,糖尿病史者7例,慢性支气管炎史者3例,合并脑梗死1例.梗死部位:前间壁9例,广泛间壁6例,下壁5例,后壁1例.心律失常情况:室性早搏7例,房性早搏3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房颤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就诊时间:6~34小时.平均12.6小时.
-
慢性心力衰竭继发脾功能亢进3例并文献复习
病历资料例1:患者,男,73岁,退休,因"反复胸闷、气紧、浮肿5年,加重伴咳嗽6天."于2010年6月11日入院.入院前24年在外院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入院前12年前发现二尖瓣机械瓣功能失效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再次在外院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出现心房扑动并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而行VVI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近5年来,患者反复于步行20~30m等轻度体力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紧、双侧下肢浮肿,尤其入院前1年来上述症状加剧.入院前6天,患者胸闷、气紧、脚肿再次加重,同时伴随头晕、阵发性咳嗽,外院治疗效果不佳.
-
低血钾合并呼吸肌瘫痪1例治疗体会
病历资料患者,男,49岁,入院2011年9月13日18:15分,因"突起四肢乏力16小时余"入院,自诉近几日因感冒致食欲减退,于今晨4时左右突起四肢乏力,进行性加重,不能自行活动,伴心慌、轻度呼吸困难,无发热、咳嗽,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腹痛、腹泻,无胸闷、胸痛,在当地卫生室输液治疗,用药不详,效不佳,急来我院就诊.病后,精神、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力下降,体重无变化.辅检:入院后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55次/分,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查血钾2.34mmol/L,血常规WBC 23.8×109/L.
-
隐匿性交界性早搏酷似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隐匿性交界性早搏引起的伪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临床上较少看见,是隐匿性传导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病历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反复胸闷心悸5年,加重1周入院.体检:神清,一般情况可,血压的143/98mmHg.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钾、钠、氯正常;血糖正常.常规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部分二联律(图略).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频发结性早搏二联律,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
-
单灸膻中穴治疗心动过缓
笔者自2000年起采用单灸膻中穴治疗心动过缓,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3例来源于我院就诊患者,男47例,女16例;年龄33~67岁,平均(46.0±3.7)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12.89±3.46)个月;窦性心动过缓伴间歇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2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早18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3例.
-
急性下壁心梗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正常房室传导时间临床分析
本文是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梗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房室传导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指导临床治疗.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40例均为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住院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8~80岁,平均64±1~2岁.梗死部位为急性下壁心梗伴有或不伴有正后壁和(或)右室心梗,分别于心梗后10±7.24小时出现Ⅱ°Ⅱ型或Ⅲ°AVB,同时伴有缓慢的逸搏心律,心率24~36次/分,并有阿氏综合征发作、晕厥、黑蒙、头迷、乏力等临床症状而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一定增高.笔者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16~43岁,其中16~20岁5例,21~30岁26例,31~40岁10例,41~43岁1例.病程3~12天,平均6天.全部病例符合西医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就诊时均有胸闷、心悸、短气、乏力症状,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6例,有腹泻症状者9例,无明显感染史者7例.心电图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其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频发房性早搏12例,2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下移≥0.05mV9例,2个以上以R波为主导联T波倒置、平坦5例,室性早搏2例.中医辨证属热毒内扰,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
-
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合并多发不典型性脑脓肿一例
患者男性,28岁,因“突发头痛2d加重半天伴肢体抽搐”入院。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史,长期口服倍他乐克治疗。入院查体:神志清,GCS 15分,推入病房,反应可,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存在,伸舌居中。颈软。双侧杵状指,指甲发紫,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Babinski征(-),左侧Babinski征(+)。血压113/64nnHg(1 mmHg =0.133 kPa)。入院相关检查:白细胞计数11.82×109 L-1,红细胞计数7.57×1012 L-1,血红蛋白240.0 g/L,红细胞比积为69.2%,血小板计数116.0×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为77.2%;心电图:左右心房肥大,提示左心室肥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异常Q波,r波上升不良,S-T段抬高,T波异常,Q-T延长。腹部B超:肝静脉扩张,考虑肝淤血可能。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额顶叶脑出血”。头颅CTA:右侧额顶叶脑出血、血管未见异常。心超: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
-
重症急性胰腺炎误诊二例
患者1,女性,29岁,患者主因恶心1d,伴抽搐2次就诊于解放军252医院急诊科。在急诊科就医期间出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血压下降,心电监护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颤;经电除颧,床旁行临时起搏器植入,使用升压药物等抢救后,血压仍不稳定,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以“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收入本科。急查腹部超声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增宽;急查血常规、淀粉酶、电解质未见异常,心肌酶谱:CK786 U/L、CK-MB 59 U/L。该患者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入科查体:血压:83/53 mmHg(升压药物维持下)(1 mmHg =0.133 kPa),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湿冷,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轻度压痛,余未见异常。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男,41岁.2004年8月1日凌晨突发胸闷,心前区压榨感,放射至左肩部,同时伴有冷汗、恶心,休息不能缓解,发病2 h后患者到本院急诊.患者既往无胸背部外伤史,除长期吸烟(30支/d×20年)外,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体格检查:BP 130/70 mmHg,HR 6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不肿.心电图提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4 mV与T波融合形成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
-
心脏临时起搏器导管的固定方法
心脏临时起搏器又称体外起搏器,是抢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等严重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方法.通常安置临时起搏器患者均采用右下肢股静脉穿刺法,体外起搏器导管若固定不当易引起起搏器电极移位、导管脱出,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
1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患者,男性,64岁,因间断性胸闷1周加重3 h,以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于2008年4月29日收入我科,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入院时患者心电图示Ⅱ、Ⅲ、aVF、V3H、V4R/V5R ST段抬高0.1~0.2mV,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48次/min,血压75/45mm Hg(1 mm Hg=0.133 kPa),心音弱,双肺呼吸音低,立即予以升压、抗栓、补液治疗,行术前准备,30 min后入导管室行急诊PCI术,冠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急性闭塞100%,置人Excel 3 mm×24 mm支架1枚,并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o-a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治疗.
-
1例反复出现晕厥与心跳骤停的护理
1998年11月,我科成功地抢救了1例冠心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晕厥20余次、心跳骤停4次的患者,就此谈一点急救护理体会.
-
扩张型心肌病继发淤血性肝硬化超声所见1例
患者男性,26岁.主因反复劳力性心悸、气短10余年,腹胀半年,加重5日就诊.患者述自幼有“心脏杂音”.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发育尚可,无明显紫绀,胸廓对称,两肺可闻少量湿性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13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Ⅲ-Ⅳ双期杂音;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律,伴随ST-T下移的左室肥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
组织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微创心外膜起搏导管植入术后的疗效1例
患者女,70岁.2001年起反复胸闷、气促入院,ECG提示I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室扩大(LAD 45 mm,LVEDD/LVESD 57/38 mm),左室整体收缩活动稍减弱,LVEF 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