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次性棉球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中的应用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它具有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长、安全性高、出血倾向低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各种动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也用于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预防血凝块形成.但在临床实践中,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仍是常见的不良反应,而拔针后按压不当是造成皮下出血的重要原因.
-
应用Watchman封堵器对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8例房颤患者应用Watchman封堵器行左心耳封堵术围术期护理经验。
方法:根据护理循证,结合左心耳封堵术后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术前与家属及患者本人进行术前沟通,通过沟通拉近医患关系,缓解焦虑情绪,使之以平和心态接受手术。②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术前禁食水8h,告知患者手术过程及配合注意事项;清洁术区,备皮,左手前臂留置静脉套管针;嘱咐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静脉补液500~1000ml,以充盈左心房;做双足背动脉标记。术后护理内容: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者直回病房,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右侧锁骨下留置深静脉导管,左上肢留置动脉测压管,应给予开放面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心电示波并记录,做全套18导心电图。术后2h超声心动图检查,抽血查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全血凝血系统检测,遵医嘱给予抗菌素静点,40~60滴/min,根据患者出入量常规补液500~1000ml,注意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定时呼唤患者,观察意识是否清醒,并做好护理记录。②伤口护理:术后穿刺处沙袋压迫止血2~4 h,术肢制动,卧床6 h,但足部关节可屈伸运动。严密观察足背动脉、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伤口有无渗血等情况以及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③饮食护理:术后当日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先给予少量饮水,观察无呛咳后指导和协助患者家属照顾患者饮食,先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纤维素、富含营养的半流质饮食,忌辛辣产气的食物,指导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进食,避免呛咳。④排便护理:由于患者术后需要卧床6 h,加之术中麻醉药物影响,建议每小时顺时针按摩腹部一次,避免用力排便加重心脏负担;如若出现尿潴留,先诱导排尿。本组2例采用上述方法后无效,留置导尿管至下地活动2 h前拔除。⑤加强沟通: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说明平卧、制动、绷带沙袋压迫及心电监护的作用及必要性,让患者体会到被关注的感觉,从而积极配合。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包括伤口的出血和血肿、动静脉血栓、及早发现心包填塞的发生,出院指导与随访等。 -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四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alrome, APS)指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临床并不多见,由于常引起不良妊娠结局或形成动静脉血栓,对母儿造成严重的危害,需引起妇产科医生的重视.现将我科诊治的4例妊娠合并APS分析如下.
-
创伤后围手术期四肢动静脉血栓的治疗
目的:探讨创伤后围手术期四肢动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创伤后围手术期四肢动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微创及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并发肺栓塞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失访2例。其余57例获得3~12个月随访,均无再次发生血栓及有症状的肺栓塞。结论应用微创介入技术及药物治疗创伤后围手术期四肢动静脉血栓疗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探讨
血液中存在的高凝状态多指由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系统相互作用引起的病理性血液凝固性增高,是发生血栓前状态或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的重要病理基础。许多疾病的血液中均可呈现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但是否发生动静脉血栓取决于原发疾病性质及相关触发因素。1865年,著名的法国医生Armand Trousseau首次报道了胃癌患者易形成静脉血栓,之后人们一直将癌症患者并发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称为“Trousseau综合征”。根据文献资料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的高凝状态以及易发生的血栓栓塞事件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和第2位死亡原因[1]。
-
重组水蛭素抗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作用
脑血栓的发病率很高,引起的后果相当严重,抗脑血栓药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国内外对重组水蛭素(recombinant hirudin,rH)--一种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高效、特异的凝血酶抑制剂的研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1].本研究组曾对国产rH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2,3],证明其具有强大的抗凝、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及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但有关其对脑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迄今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化学法建立血栓模型以评价rH的抗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作用.
-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髂动脉瘤出血栓塞术引发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atitis,SAP)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及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2],髂动脉瘤具体病因仍未明确,但感染也是可能引发的病因[3].髂动脉瘤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子脱落至动脉,形成下肢动脉血栓,由于病人下肢动脉血栓制动原因,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避免开胸手术,减少与麻醉、体外循环和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和肯定.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我院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4例,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5~64岁,平均34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8例(82%),动脉导管未闭(PDA)6例(18%).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胸部X线片、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术前排除外科手术的合并畸形,凝血功能异常,外周动静脉血栓等病变.因医院的实际情况室间隔缺损未列入封堵治疗的范畴.
-
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避免开胸手术,减少与麻醉、体外循环和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和肯定.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我院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4例,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5~64岁,平均34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8例(82%),动脉导管未闭(PDA)6例(18%).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胸部X线片、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术前排除外科手术的合并畸形,凝血功能异常,外周动静脉血栓等病变.因医院的实际情况室间隔缺损未列入封堵治疗的范畴.
-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钠(齐鲁制药厂生产)可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常用于脑梗死、冠心病的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时,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常易引起皮下出血、淤血, 甚至皮下血肿,造成病人心理紧张,影响疾病恢复.通过对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的客观指标进行观察,从而证实良好的注射方法、正确注射部位可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现介绍如下.
-
TLR4与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为一种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动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1],其中血栓形成是APS的主要病理基础和突出临床表现,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前瞻性研究表明,虽然经过反复的抗凝治疗,但APS患者仍然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本文对TLR4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APS血栓形成中作用做一综述,以期对APS病理机制有更好的理解,为APS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与脑梗死伴发36例
急性心肌梗死(AMI)与脑梗死(CI)同时或短期内相继发病,病死率高,本文报告36例.1 临床资料AMI病人具备典型的AMI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并符合AMI的动态演变过程;CI病人均有头颅CT查见新鲜梗死图像;除外心房纤颤、心脏附壁血栓、动静脉血栓等.
-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商品名:博璞青(天津红日药业生产),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的治疗,由于其明显的抗凝因子活性,将对动静脉血栓与体内、外血栓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极为丰富,因此临床工作中一般选择腹壁皮下注射,但注射后会产生皮下出血.淤斑、血肿,除了给病人造成腹部疼痛外,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患者心理紧张,从而影响患者自身疾病恢复.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以及对对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等客观指标的分析,我们摸索到一种较好的注射方法,经过对患者的调查,证实这种注射方式可以减少病人的腹部不适,克服其心理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家兔早期股动静脉血栓的示踪研究
将99Tcm标记抗D-二聚体(DD)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注入动物血管内,观察其在实验性股动静脉血栓靶向诊断中的作用.
-
胫骨平台骨折49例手术治疗体会
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病人75例,其中行手术治疗病人50例,1例病人因胫骨平台骨折和胫骨上段粉碎骨折行双钢板内固定后,膝部以下动静脉血栓大量形成.截肢治疗,故未计在内.
-
暴发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检测和治疗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为1986年Hughen等所提出来的新的疾病概念[1].现已清楚,抗磷脂抗体与动静脉血栓症、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症、神经症状等有关,其临床表现往往多种多样[2].APS常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APS),但无基础性疾患的原发性APS也并非罕见.近年,在APS患者中,发生急速广泛多脏器动静脉血栓的一些病例,因其致死性的不良预后而备受注目,Asherson[3]于1992年将之命名为"暴发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Catastrophic APS,CAPS).本文拟就其表现特征和治疗作一概述.
-
肾病综合征合并动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男,34岁,因右足麻木、疼痛、发凉、畏寒4月,右小腿粗肿6d入院.病史:2004年6月突感右足趾麻木,足底疼痛,应用抗生素治疗后,麻木疼痛感消失.
-
尿激酶溶栓的护理体会
应用尿激酶溶解血栓是临床上常用于脑梗死及动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我科自使用以来共用尿激酶治疗脑梗死66例,动静脉血栓38例,颈总动脉软斑块5例,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在使用尿激酶溶栓过程中,尽管不良反应较少,但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出血倾向,常常由此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溶栓过程中需要认真、细心观察和护理,防患于未然.
-
创伤后围手术期四肢动静脉血栓93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创伤后围手术期四肢动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方式: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创伤后围手术期四肢动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以微创、药物等治疗方式给予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展开观察.结果:全部93例患者中,治愈87例,其中有20例出现了肺栓塞并发症,经过针对性处理后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有2例患者自行离院失访,4例患者死亡;对治愈的87例患者展开12个月的随访,没有患者再次发生血栓,也没有患者出现肺栓塞.结论:对于创伤后围手术期四肢动静脉血栓患者,微创技术以及药物治疗能够给予有效的治疗,应当予以推广.
-
脑梗死早期尿激酶溶栓的护理体会
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是近几年来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一大进展.早期应用溶栓疗法能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尽快恢复脑血管灌注改善脑血流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疗效已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我科自使用尿激酶治疗脑梗死66例,动静脉血栓38例,颈总动脉软斑块5例,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在使用尿激酶溶栓过程中,尽管不良反应较少,但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出血倾向,常常由此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溶栓过程中需要认真、细心观察和护理,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