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 심뇌혈관병방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816X
  • 国内刊号: 33-125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编辑部自办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脑血管病防冶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严静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测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菊明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脑出血患者发病第1、2、3、4、7、14天的血清NSE水平.计算脑实质内血肿的体积及发病第30天时的GOS.结果血清NSE峰值与血肿体积呈正相关(r=0.56,P<0.01),与GOS呈显著负相关(r=-0.59,P<0.01).不同血肿体积组NSE在发病第3天差异显著(P<0.01),NSE动态曲线在发病24~48小时骤升预示死亡.结论血清NSE变化可以准确反映脑出血量及患者的早期预后.

  •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

    作者:高蔚;陈岚;孔银峰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4例可疑老年SAHS患者用多导睡眠图仪(PSG)诊断后,分析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全身各系统并发症和PSG结果,并与199名可疑SAHS患者比较.结果老年SAHS中打鼾、夜间憋醒、夜间尿频、性别比、体重指数(BMI)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并发症与中青年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别;而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失眠、颈围及内分泌系统并发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SG监测显示老年SAHS患者总的睡眠时间(TST)和Ⅲ、Ⅳ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及病情严重程度(AHI和氧减指数)明显比中青年者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可明显降低老年SAHA患者的AHI和氧减指数(P<0.001),而对微觉醒指数和睡眠结构无明显影响.结论老年SAHS具有区别于中青年SAHS的临床特点,识别这些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

  • 颅内出血患者初诊头颅CT报告阴性的原因分析

    作者:邓伟胜;罗国辉;余剑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病例初诊CT报告阴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初诊CT报告阴性但终证实为颅内出血的病例37例,分析CT报告阴性的原因.结果颅内出血按部位可分为:硬膜外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出血3例.造成初诊CT报告阴性的原因主要为病程早期出血量少造成CT血肿征象不够典型以及CT设备自身的局限性.结论颅内出血病例初诊CT报告阴性的原因多样,对可疑病例一定要将CT报告与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必要时复查CT或磁共振以减少漏诊率.

    关键词: 颅内出血 CT 诊断
  • 医院内卒中24例原因分析

    作者:王海峰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医院内卒中的可能原因和机制,从而有助于减少院内卒中发生率.方法收集院内卒中病例24例,其中18例为脑梗死,5例脑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疾病分别为原发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胆道系统结石和/或炎症、癌症、骨折等等.结果24例中,原发病为心源性疾病患者占41.7%(10/24),因各种病因接受手术治疗的达50%(12/24).脑梗死占院内卒中75%(18例).8例患者死亡或自动出院,占院内卒中总数的1/3.结论在入院早期及术前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机体状况,及时消除潜在卒中危险对于预防院内卒中、减少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姚琪;钱志贤;陶袁;邱梁

    目的了解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Ⅳ级心功能的严重心力衰竭病人时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入院时心功能为Ⅳ级(NYHA分级)的77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措施的基础上加服β-受体阻滞剂,观察心功能变化及改善1级或以上所需的时间(以时段数计);根据心率和血压把病例分为4组,比较各组心功能改善所需的时间.结果无发现服β-受体阻滞剂而致心功能恶化或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病例,无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心功能改善所需2~80个时段,平均10.2±10.8个时段.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除心动过缓和低血压以外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对血压高或心率快者较合适,对血压高合并心率快者更合适.

  • 冠心病病人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与意义

    作者:何海英

    因冠心病而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尽早发现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检测指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病情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

  • 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变化

    作者:张川;袁高辉;韦凡平;王兴祥

    目的探讨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PAI-1)活性和D-二聚体(DD)含量.结果肺心病心力衰竭组血浆tPA活性较健康对照组降低,而PAI-1活性、DD含量明显升高.不同心功能等级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AI-1活性、DD含量随着心功能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结论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凝血纤溶活性异常,且与心功能程度有关.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作者:梅丽红

    近年来,马来酸桂哌齐特已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治疗.为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我们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4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探讨

    作者:黄跃金;杨鸿群;韦铁民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水平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心内科、神经科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住院病例238例资料,统计脑出血(CH)、脑梗死(CI)、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HF)、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及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在不同SBP、DBP、PP水平的发生率.结果CI94例(39.5%);CH52例(21.8%);HF46例(19.3%);SAH、AMI分别30例(12.6%),16例(6.7%).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SBP、DBP、PP水平密切相关.当SBP≥160mmHg,CH、SAH病例占90%以上;CI、HF病例占70%;AMI占50%.DBP≥90mmHg,CH病例占90%以上;HF、AMI病例占85%以上;SAH病例占80%;CI病例占75%以上.PP>40mm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占90%以上.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CI高,CH次之,HF第三位.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SBP、DBP、PP密切相关.SBP≥160mmHg,DBP≥90mmHg,PP>40mm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

  • 中风后体温与预后关系探讨

    作者:翁建龙;王大会;邹骁华

    目的研究中风后体温对评估预后的意义.本文目的是进一步探讨中风后早期体温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73例有完整资料并在发病3小时内来我院被确诊为中风的患者,其中387例脑梗死,86例脑出血.就诊时测量体温,以后24小时内每两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记录结果.就诊病人按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 scoreS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两组:SSS≤25为重型组;SSS>25为轻中型组.结果就诊时(起病3小时内),平均体温正常的.重型组病人中,体温在中风起病后5~7小时开始升高,11~13小时内的发热和不良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在中轻型组里没有明显的体温升高.就诊时(起病3小时内)体温>37.5和中风预后或程度没有相关性.结论重型中风在起病后11小时后有明显的体温升高,提示预后不良.但就诊时发热与中风严重程度无关.本文随访3个月,就诊时的发热和预后没有相关性.

  • 平板运动试验136例心律失常分析

    作者:姚光辉;陈晓曦;王洁;丁爱男

    目的分析136例平板运动试验出现的心律失常资料,探讨其特点.方法应用Bruce方案,连续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观察并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93%,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P<0.05,占59.56%),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多见于60~69岁的老年人,在整个运动期间均可见心律失常的出现,与运动的级别及运动的阳性与否无明显关系,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自觉症状.结论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心律失常不是罕见的情况,且危害性不大,运动试验的安全性良好.老年人因常合并多种心脏疾病,更易出现心律失常,运动时应密切观察,以防意外.所出现的心律失常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 冠脉心肌桥--附31例报道

    作者:祝星;杨向军

    目的探讨冠脉心肌桥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所致临床特征及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自1996年10月至2005年4月期间,通过冠脉造影检出的冠脉心肌桥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在1580例冠脉造影中,共检出冠脉心肌桥31例,检出率1.96%,其中经药物治疗症状消失21例,好转6例,支架植入4例,症状消失.结论冠脉心肌桥并非"良性"少见性病变.它可以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复杂的临床表现,应分别予以药物治疗、介入疗法、顽固病例可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心肌桥 诊断 治疗
  •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隋向前;邓旻;黄进宇;杨少清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对158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有IP组72例,无IP组84例.分析两组梗死范围、心功能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有IP组多部位梗死,心肌酶峰值及病死率明显低于无IP组.有I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无IP组.结论IP的作用表现在限制梗死范围的扩展,维护梗死后心功能.

  •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20例诊治分析

    作者:孙林;张戈;光雪峰

    目的提高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认识,早期确诊及积极内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确诊的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20例临床资料.结果内科治疗过程中严重心衰死亡1例,余病情稳定后出院12例,7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主动脉夹层分离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易漏诊或误诊,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及动脉造影能早期确诊,降低死亡率.

  • 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分析

    作者:吕远栋;林兵;徐伟红;陶萍华;谢海宝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采用电子压力传感器式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和血小板聚集仪检测152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148例非高血压病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高血压组高切变、中切变及低切变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小板聚集率在男性ADP2.0μmol/L和Adr 5.56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异常,提示可能为其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机理之一.

  • 大脑白质病变的CT表现和临床症状关系探讨

    作者:虞敬国

    目的探讨研究脑白质病变的CT表现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10例有脑白质病变CT表现和临床症状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白质病变表现为双侧脑室前后角周围、半卵圆中心斑片状、对称性或弥漫性低密度区.可合并有基底节区及丘脑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萎缩,临床常伴有高血压.结论脑白质病变系大脑白质脱髓鞘,根据其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早期T波改变临床价值的探讨

    作者:陈珍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早期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AMI溶栓治疗患者63例,T波早期倒置患者(A组)33例,非T波早期倒置患者(B组)30例;比较两组间肌酸激酶(CK)峰值、出现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间CK峰值、出现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的患者,冠状动脉开通更充分;其可作为评估溶栓成功及预后的指标.

  •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

    作者:徐上淼;陈明华;薛盛龙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变及粥样斑块形成情况.方法采用超声多谱勒技术高频探头对76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83例高血压患者、7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病变,并作血脂检查.结果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76.3%,显著高于高血压组56.6%和2型糖尿病组50.6%(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更易形成.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作者:沈凯;袁国裕;陈国雄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粘度测试仪,测定正常对照组(NC)50例,稳定心绞痛(SA)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的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值.结果(1)AMI及UA组与SA及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SA与NC组相比无差异(P>0.05),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宽度(PDW)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SA与NC相比无差异(P>0.05).(2)AMI及UA组与SA及NC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检查示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议程K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SA与NC组比较全血粘度低切增高(P<0.05),其余各项指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活动性指标.

  • 不同剂量心得安治疗Graves病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长春

    目的观察小剂量和较大剂量心得安治疗Graves病心动过速疗效.方法将80例Graves病窦性心动过速病例随机分为二组,小剂量组采用心得安10~30mg/天治疗,较大剂量组60~90mg/天台疗,观察两组对窦性心动过速的影响.结果较大剂量组对控制窦性心动过速在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方面均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较大剂量心得安对控制Graves病致窦性心动过速疗效更佳.

  • 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志辉;刘美萍;刘百波;李雪梅

    目的评价超早期应用尿激酶(UK)2.0万U/kg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UK 2.0万U/kg静脉滴注,对66例发病6h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I).另设60例普通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溶栓后2hNFDI为21.39±2.81,较溶栓前25.96±3.29明显减少(P<0.001),治疗后21d溶栓组NFDI为19.01±3.35,明显低于对照组22.67±3.68(P<0.001).治疗后21d溶栓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3%、66.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13.3%、30%、4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在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证基础上,应用国产UK 2.0万U/kg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 脑梗死患者血浆EDRF、vWF、TNF含量变化探讨

    作者:孙伟辉;丁美萍;卢琦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浆中的含量.方法测定4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8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浆EDRF、vWF、TNF含量,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1)急性期脑梗死患者vWF、TN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EDRF明显降低(P<0.01).(2)大梗死组与小梗死组相比较,vWF、TNF水平升高和EDRF水平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1).(3)急性期脑梗死患者vWF升高与TNF呈正相关(r=0.72、P<0.01),vWF升高与EDRF呈负相关(r=-0.74,P<0.01).(4)恢复期脑梗死患者vWF、TNF及EDR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

  •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唐欧杉;陈钟良;成银宏;周浩亮;陈丽娜;秦丰明

    目的评价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例冠心病患者予置入Firebird支架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有无胸痛复发,心电图异常改变,重要心脏不良事件等.结果30例患者共置入Firebird支架45枚,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对患者至少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无重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1例胸痛复发,予冠脉搭桥治疗.结论Firebird支架置入即刻成功率高,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 684例眩晕患者椎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

    作者:王小伟;姚根新

    目的观察眩晕症患者的椎动脉(VA)颅外段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用彩色多普勒检测684例1368条颅外VA.观察其形态结构,血流频谱形态.测量VA内径,血流峰速、舒张末期流速、时间平均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结果颅外段VA形态结构改变占71.8%,血流频谱示动脉硬化72.2%,血流动力学示供血不足和两侧供血不平衡占50%.结论彩色多普勒能有效地发现眩晕症患者大部分有VA颅外段形态结构的改变和动脉硬化.平卧检查时50%有供血不足和供血不平衡.

  • 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脑梗死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庄启达

    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脑梗死不但加重病情,还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间收治25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脑梗死患者,经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 双腔起搏加重心力衰竭1例

    作者:秦丰明;成银宏;唐欧杉;陈钟良;周浩亮;吴群伟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2岁,退休工人.因反复劳力性胸闷气急1年,伴黑蒙1天于2001年2月18日入院.胸闷气急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可缓解,无胸痛及夜间阵发呼吸困难,无晕厥.有吸烟史20年,有磺胺类及青霉素过敏史.

  •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辅助检查分析

    作者:谢娟

    为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特点,通过16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心电图的特点来讨论一些简便的辅助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国胜;黄鹿;徐朝晖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我科自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现报道如下.

  • 颅内感染患者颅内低压25例临床分析

    作者:程赣萍;王桥根;王晓翔;刘晓玲;张耀西

    脑部炎症性疾病大多有颅内压增高.但部分病人经积极的脱水及综合治疗,病情一度好转后又再度加重,出现继发性颅内低压(<70mmH2O),(正常颅内压力侧卧位为80-180mmH2O),本文对25例颅内感染继发低颅内压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 无症状性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小云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etion,SCI)是指患者无脑卒中病史,而影像学检查(CT或MRI)显示脑梗死灶者.首次卒中病人影像学检查发现的非责任灶也属SCI的范畴[1].本文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所诊治的68例SCI患者分析如下:

  • Seldinger法心包穿刺引流45例

    作者:吴军;何显森

    自2001年2月至2005年8月,我们采用Seldinger法进行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45例心包积液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时间护理理论对冠心病病人心脏事件的影响

    作者:金红芳;王静雅;董丽群;王丽华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猝死)均好发于清晨[1].针对人体的这一生物特点,我病区试行更改常规服药时间,并进行出院后的时间性随防,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缩短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的护理

    作者:王美兰;朱佩兰;陈秀清;戴盈盈

    股动脉穿刺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常用途径之一,为了避免出血,常规做法是:对穿刺点采取砂袋压迫6~12h,穿刺侧肢体制动并加压包扎12h,卧床12~24h[1-3],24h后方可下床活动.患者常因此而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并且部分患者术后还会出现尿潴留、腰部酸痛及周身不适等症状,从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此我们通过加强术前准备和宣教,改进固定、包扎方法,术后健康指导,缩短患者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时间为6h,卧床时间为12h,取得了较好效果.

  • 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段徐;凌峰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有230万人忍受着房颤的折磨[1].房颤可以诱发心功能不全、脑栓塞及周围血管栓塞,房颤病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以上[2].房颤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神经内分泌、急慢性血流动力学、代谢等多种因素都能导致心房重构,从而促使房颤的发生、发展、延续.近年的研究表明,炎症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 肾上腺素对大鼠血脑屏障和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李章平;陈寿权;王珊珊;黄唯佳;程俊彦;王万铁;王卫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对大鼠血脑屏障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检测肾上腺素注射后SD大鼠血压心率变化和对照组在相应各时间点脑组织的水含量和EB含量.结果大鼠注射肾上腺素后3min时出现心率加快,同时并发心律失常和血压下降,10min已趋用药前水平;1/2h出现脑组织水含量的升高,3h达高峰,6h时开始下降,9小时回到即刻水平,但其中只有3h和即刻相比有显著性区别;大鼠脑组织EB含量3h开始升高,6h达峰值,9h下降,但不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上显著意义.结论肾上腺素可引起一过性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和一过性的脑水肿,而脑水肿的形成和血脑屏障开放关系不大.

  • 浅谈脑卒中后的脑保护

    作者:戚晓昆

    脑保护是指对受到损伤的脑组织予以积极保护或修复,去除或减少造成组织损伤的因素,避免相邻正常的脑组织受到损伤,挽救未死亡的脑组织,并使之恢复或部分恢复原有功能.缺血性卒中的脑保护主要是尽快恢复血流,减小梗死体积,阻止半暗带扩大,挽救可逆性损伤的神经细胞,尽可能恢复或重塑神经组织功能.缺血性卒中神经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及生化反应,如乳酸堆积、自由基释放、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炎性过程及凋亡等,通称为缺血的瀑布级联反应.脑保护就是针对瀑布效应的各个环节加以干预.

心脑血管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