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진단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882
  • 国内刊号: 1007-8096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7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诊断病理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丁华野,周晓军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曹其伟;崔晶;孙青

    目的 探讨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行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相关抗体,并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分析l例EH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影像学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胸部CT示肿物位于胸骨柄上缘左颈根部大小3 cm×2 cm的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光整,内部密度均匀,略低于肌肉密度.肉眼观呈圆球形,包膜完整,大直径3 cm;切面呈灰白色,质地较韧.镜下示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混合有不同比例的上皮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免疫组化:上皮细胞p63、CK5/6、EMA、CK7和CD99(+);梭形细胞p63、CK5/6、CD99、CD10和CD34(+),部分SMA和CD117(+);二者S-100和ER(-);Ki-67阳性指数5%.结论 EH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锁骨上和胸锁关节附近,有独特的发病部位和形态学表现.

  • 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郑增光;孙文勇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PHNEC)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PHNE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及肝功能不同程度异常.影像学显示肝巨大占位性病变.镜下肿瘤细胞主要呈不规则巢团状或弥漫片状分布,亦可见索状排列,肿瘤内血管丰富.肿瘤细胞体积偏小,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细胞坏死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CHG-A和CD56(+).2例均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CE)治疗;1例失访,1例死亡,生存期6个半月.结论 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鉴于该肿瘤恶性程度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肝动脉栓塞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

  • 汗孔肿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英凤;李小强;郁敏;孙静;宋梦圆;刘安琪

    目的 探讨良、恶性汗孔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19例汗孔瘤(EP)和6例汗孔癌(EPC)进行临床特点和病理形态学观察,对6例EPC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文献复习.结果 良、恶性汗孔肿瘤发病部位相似,好发于下肢皮肤,其次为躯干和头面部;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临床容易误诊为色素痣、血管瘤、鳞状细胞癌或脂溢性角化病等.EP镜下由增生一致的基底细胞样立方形细胞组成,伴导管分化,偶尔形成囊肿,可见小灶坏死和核分裂,EPC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显著异型性和核高分裂和/或有间质浸润.免疫组化示EPC肿瘤细胞p53阳性率10% ~ 90%,Ki-67阳性指数10% ~ 80%,p16(-);肿瘤内导管结构CEA和EMA(+),间质血管平滑肌SMA(+).结论 汗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肿瘤细胞有异型性和/或浸润性生长是EPC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组化可辅助鉴别诊断;局灶核高分裂、灶状肿瘤细胞坏死及p53阳性均不能作为EPC的独立诊断指标;病史较长的汗孔瘤短时间内快速生长、自发出血或瘙痒、表面溃疡或多结节出现均提示恶变风险.

  • 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高敏;张世豪;廖玉婷;温永琴;何建芳;赵东晖;梁远秋

    目的 探讨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1例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31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肿物呈囊实性,囊腔内充满嗜伊红的胶质样物,伴有少量泡沫细胞反应,囊壁可见肾上腺组织及甲状腺组织混杂存在;甲状腺滤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核无异型,未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免疫组化:滤泡上皮CK、TPO、Tg和TTF-1(+),CK19、galectin-3、CT、Syn和CgA(-).PCR检测显示,BRAF V600E及KRAS基因未见突变.结论 异位甲状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发生在肾上腺极为罕见,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张玮;李海;宋国新;范钦和;张智弘;娄鉴娟;朱岩

    目的 探讨软组织血管纤维瘤(AF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AFST进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31岁女性.B超发现右大腿肌层内直径5.5cm囊性、界清肿块.组织学为散在分布温和的圆形、卵圆形纤维母细胞样肿瘤细胞,背景为明显分支纤细血管网,间质不同程度胶原化及黏液变性;肿瘤细胞vimentin、EMA、ER、CD68和CD163(+),S-100、GFAP、NF、catenin-β、SMA、CD34、ERG和LCA均(-),Ki-67阳性指数3%.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AFST是新近报道的少见的良性软组织纤维血管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可确诊.临床工作中注意不要误诊为低度恶性软组织肉瘤.

  • TTF-1和galectin-3在鞍区病变中的表达

    作者:霍真;周良锐;罗玉凤;梁智勇

    目的 探讨TTF-1和galectin-3在鞍区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鞍区病变48例(包括垂体细胞瘤、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颗粒细胞瘤、脑膜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垂体腺瘤和Rathke囊肿),另选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组织各10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TF-1和galectin-3在上述病例中的表达.结果 TTF-1在垂体细胞瘤(6/6)、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2/2)、颗粒细胞瘤(2/2)及垂体后叶组织(10/10)中全部(+),在脑膜瘤(0/6)、毛细胞星形细胞瘤(0/4)、神经鞘瘤(0/2)、垂体腺瘤(0/10)、生殖细胞瘤(0/6)、Rathke囊肿(0/5)和垂体前叶组织(0/10)中全部(-),在部分颅咽管瘤(2/5)中灶性(+).除生殖细胞瘤和部分垂体腺瘤中galectin-3(-)外,其他病例中均(+).结论 TTF-1仅在垂体细胞瘤、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和垂体后叶组织中阳性,提示这些肿瘤可能为垂体后叶来源,可以通过TTF-1将垂体后叶来源的病变与其他鞍区病变进行鉴别;galectin-3在鞍区多种病变中均阳性,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 套细胞淋巴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宋红杰;乔海国;周游

    目的 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0例MCL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 10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均为中老年人.肿瘤组织表现为淋巴结基本结构不同程度消失,呈弥漫性或套层性(含有生发中心)或模糊不清的结节性方式增生,可见散在“星空”现象,细胞间小血管清晰可见及伴透明变性轻度硬化.经典(普通)MCL多见,主要由形态较单一的小至中等大核形不规则的中心细胞样B细胞构成,可呈套区、结节和弥漫性生长,是小B淋巴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的一种.免疫组化显示10例肿瘤细胞CD20、CD79α、Pax-5、bcl-2、cyclinD1和SOX11均(+),9例CD5(+);Ki-67阳性率为20% ~ 50%.随访3例存活<3年,3例存活3~5年,1例存活>5年(87个月),另3例在随访中.结论 MCL是一类比较少见的兼有惰性及具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差特点的B细胞性淋巴瘤.以老年男性发病为主(男女之比>2∶1),常累及淋巴结,临床分期高,预后差.熟悉该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学表型有助于与其他恶性淋巴瘤的鉴别.

  • 肾上腺皮质腺癌3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刘冬梅;生玉俊;黄彩虹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癌(A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3例肾上腺皮质腺癌的临床表现、大体及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3岁(40~ 62岁);病变均位于左侧肾上腺.2例有Cushing综合征的内分泌临床症状,1例无明显内分泌症状.镜下肿瘤呈巢状、片状分布,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异型明显,可见肿瘤侵犯包膜及血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和NSE(+).结论 肾上腺皮质腺癌是一种较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应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并需与多种良、恶性肾上腺肿瘤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癌预后很差,治疗首选根治性切除手术.

  • TLE1在单相梭形细胞型及低分化型滑膜肉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吕京澴;王璇;王小桐;沈勤;杨万锐;李锐;周晓军

    目的 观察TLE1蛋白在滑膜肉瘤等恶性梭形细胞肿瘤及低分化肉瘤中的表达,探讨TLE1作为单相梭形细胞型滑膜肉瘤及低分化型滑膜肉瘤标记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LE1、bcl-2和CD99在14例单相梭形细胞型及低分化型滑膜肉瘤、5例Ewing肉瘤、4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5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2例纤维肉瘤、5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8例未分化/未分类肉瘤中的表达.其中7例滑膜肉瘤采用FISH方法检测t(X;18) (p11.2;q11.2)染色体易位.结果 TLE1在滑膜肉瘤中阳性率为92.9%,在Ewing肉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纤维肉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以及未分化/未分类肉瘤中阳性率分别为20%、25%、40%、0%、20%、37.5%.强阳性率在滑膜肉瘤中为92.9%,未分化/未分类肉瘤中为12.5%,其余几类软组织肉瘤中均为0%.结论 TLE1对于单相梭形细胞型滑膜肉瘤及低分化型滑膜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弥漫强阳性表达特征更有意义,有助于滑膜肉瘤与其他梭形细胞肉瘤及低分化肉瘤的鉴别诊断.

  • 肺动脉内膜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蒋依娜;张冠军;杨喆

    目的 探讨肺动脉内膜肉瘤(PAIS)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对1例PAIS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位于肺动脉腔内,由未分化梭形细胞及少量上皮样细胞构成,细胞疏密相间排列,异型性显著,可见黏液样背景和大量胶原纤维间质.免疫组化:vimentin弥漫(+),SMA、desmin和MDM2局灶(+),CK、CD117、ALK、CD34、CD31、myosin、myoglobin、F8和EGFR等均(-),Ki-67阳性指数10%.结论 肺动脉内膜肉瘤是发生于肺循环系统的间叶来源恶性肿瘤,很可能起源于动脉内膜下的多能干细胞,多数为未分化肉瘤,可向多种方向分化,预后差.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肺动脉栓塞,免疫组化无特异性,根据特定发生部位及组织形态可做出诊断.

  • 妊娠期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陈奕至;穆颖;刘梅;昌红;沈兵;周全

    目的 探讨妊娠期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复习1例妊娠期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17岁.妊娠时肿物迅速增大,流产后肿物明显缩小,短期内再次妊娠时,肿物持续增大.粗针穿刺活检结果提示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妊娠4个月时,患者接受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乳腺间质内出现特征性的裂隙样中空间隙,形似不规则的血管腔,内衬无明显异型的不连续的梭形细胞.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妊娠期以快速增大的包块为特征的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非常罕见,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好.

  • 少见部位间叶性软骨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熊振芳;胡秀华;熊欣;熊秋迎;熊磊;梅金红

    目的 分析间叶性软骨肉瘤(MC)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点,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依据和预后.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5例MC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5例中,女性3例,男性2例.1例原发于骨(左上颌骨),3例原发于软组织,部位分别位于盆腔后腹膜、大阴唇和右大腿;1例原发于脑组织(左颅底近舌下神经管区).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肿胀和局部肿块.主要影像学特点为溶骨性破坏或软组织肿块伴肿瘤内钙化和肿瘤边缘硬化.镜下肿瘤由未分化的小圆细胞和肿瘤性透明软骨小岛组成.软骨区的分化程度不等,可以是分化良好的软骨岛,也可以是不成熟的低级别软骨肉瘤.免疫组化:未分化小细胞CD99、Syn、CgA、NSE、vimentin和bcl-2(十);软骨区S-100(+);40%~70%的肿瘤细胞核Ki-67、p53(十).结论 MC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特点是小细胞原始间叶组织向幼稚软骨组织分化,其诊断要点是在未分化的小细胞区找到分化较成熟的软骨组织.活检小标本容易误诊,须结合组织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免疫组化与其他肿瘤相鉴别.

  • 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孙阳阳;蔡雷铭;程羽青;周晓莉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TLFCK)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TLFCK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肿瘤为境界清楚灰白色肿块,大直径3 cm.镜下肿瘤周围有一层纤细的假包膜,90%区域的肿瘤细胞排列成甲状腺滤泡样,局灶实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pan、CK19和PAX-2弥漫(+),vimentin散在(+),而TG、TTF-1、WT-1、CD10、CgA、CD56和villin均(-).术后随访1年半,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TLFCK是一种罕见类型的肾癌,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需要与转移性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畸胎瘤、上皮型肾母细胞瘤鉴别.

  • 膀胱器官相关性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3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亮;徐青霞;韩翠红;周凤娟;崔文

    目的 探讨膀胱器官相关性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PMP)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3例膀胱PMP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有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组织形态上,病变多位于黏膜下,梭形细胞显著增生,排列紊乱,穿插于正常的膀胱肌层内,间质内常伴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易见;梭形细胞胞质丰富,核呈圆形、卵圆形或胖梭形,可见显著核仁,核分裂象罕见,间质可见黏液样变性.免疫组化:梭形细胞a-SMA(3/3)、calponin(3/3)、desmin(1/3)和h-caldesmon (1/3)(+),其中1例少数梭形细胞ALK和CK-pan(+);3例CD34、Dog-1、S-100、β-catenin、myogenin和MyoD1均(-).结论 膀胱器官相关性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是一种发生于膀胱的假肉瘤样良性病变,因其呈假性浸润生长模式,细胞有一定异型,有时易误诊为恶性软组织肉瘤,需要结合免疫组化鉴别.

  • 肾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伴软骨样分化1例

    作者:张原媛;陈定宝;王颖;沈丹华

    患者男性,29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2个月,伴血压升高(101/145 mmHg).当地医院超声检查示左肾窦区实质性占位(肾癌?).之后复查彩超示左肾占位有增大趋势.CT示左肾窦区肿物,分叶状,局部与肾实质分界欠清,大小6 cm×4.6cm(较前增大).肾动态显像提示左肾占位伴血流灌注,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肾功能受损.临床考虑肾恶性病变,遂行腹腔镜左肾切除术.

  • 胰尾部副脾1例

    作者:谢军;王辉

    患者女性,44岁.体检发现胰尾部占位2天.患者近5年来经期延长10 ~12/30天,2年前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诊刮术,术后病理示(宫内物)增生期改变子宫内膜.近日在我院门诊复查,B超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大径4.6 cm ×3.4 cm,子宫内膜厚1.1 cm.CT示胰腺尾部占位,大小2.3 cm ×2 cm×1.5 cm,考虑胰腺内分泌肿瘤可能;肝左叶小血管瘤,大小1.6 cm× 1.5 cm.临床以“胰腺尾部占位,胰腺内分泌肿瘤可能”收住院,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关键词: 胰腺 副脾 诊断
  • 肝细胞癌鼻腔转移1例

    作者:陈仕高

    患者男性,61岁.诊断肝细胞癌并行手术治疗4年,术后未行其他治疗.24个月前因鼻塞、出血20天就诊.检查发现左侧鼻腔新生物,表面糜烂出血,质脆呈粉红色.头部CT示左侧鼻腔团状软组织密度影,波及鼻根部,伴骨质破坏,鼻中隔右偏(图1).肺、骨等部位未见异常.临床诊断:鼻出血坏死性息肉?转移癌?行组织活检送病理.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鼻腔 转移
  • 胃髓样癌1例

    作者:王珊;宋旭东;董丽儒

    患者男性,56岁.上腹部隐痛伴恶心4天于当地医院就诊.胃镜检查示食管炎,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病理诊断为胃体后壁黏膜慢性炎症,部分腺体呈重度异型增生,可疑黏膜内低分化腺癌.3天后于我院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底与胃体交界处小弯侧占位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

  •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及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洪基

    肿瘤干细胞(CSC)理论的提出,为人们重新认识肿瘤的本质和起源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CSC能直接和间接涉及肿瘤诱发的淋巴管生成,终促进肿瘤淋巴管转移;但CSC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管转移间的关系仍然模糊不清,且其中的诸多细节问题仍然存有争议.因此,进一步深层次了解CSC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对于建立新的肿瘤诊断和治疗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也可能对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中PD-1、PD-L1表达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也;笪冀平;王德文

    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靶向治疗之后,免疫治疗现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冶疗的新研究热点.免疫治疗相关蛋白PD-1和PD-L1与EGFR突变相关的研究,可能为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中的联合应用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本文就目前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中PD-1、PD-L1表达的新研究进展作一汇总.

  • 肺腺癌少见部位转移2例报道

    作者:赵荧;王鸿雁

    肺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多经血道、淋巴道转移至肝、骨、脑、肾上腺及胸内外淋巴结等,扁桃体、小肠及腹壁转移少见,转移灶发生肉瘤样变罕见.本文报道2例以扁桃体、小肠、腹壁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肺腺癌,并1例转移灶肉瘤样变,结合相关文献就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

  • 三种染色机在常规染色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何燕;章如松;余波;魏雪;陈辉;周晓军;马恒辉

    全自动组织切片染色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良好的处理效果,特别是稳定、高效,将逐渐被各级医院病理科广泛使用.我科从2002年初至今陆续分别引进了三款不同的全自动组织切片染色机并应用于常规染色中,HE切片的染色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染色质量有了显著的改观.现将三款染色机的性能以及应用比较介绍如下.

  • 组织快速脱水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作者:郑菲;陈培琼;王玉环

    一张优良的HE切片,是病理诊断的基石.而制作高质量的切片,离不开组织良好的脱水.随着肿瘤患者的日益增多,病理科标本量也日渐增长,如何合理有序安排组织脱水以便及早出片,对病理科技术人员是个挑战.近几年,新型的全自动组织脱水机在病理科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本院是综合性医院,标本类型多样化、复杂化,因此,本科利用新型脱水机的性能、结合自身的特点,摸索总结出一套组织快速脱水流程,供分享.

    关键词: 组织 快速脱水 改进
  • Dakewe DP260全自动智能染色机在细胞染色中的使用体会

    作者:于芳;李纯

    随着科技的发展,病理学技术不断进步,各大医院工作量稳步提升,如今全自动智能染色机已普遍应用于医院病理科技术组.由于我科细胞学工作量的不断增加,2015年4月我们引进一台DP260全自动智能染色机,该染色机不仅具有常规石蜡和冷冻切片染色功能,其细胞染色功能也非常出色.现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谈一些对染色机的细胞涂片常规HE染色和巴氏染色.

  • 特殊染色法在肝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红雷;徐游贵;王泰龄

    肝内可见很多种色素颗粒,如脂褐素、Dubin-Johnson色素、含铁血黄素、铜和铜结合蛋白以及胆汁色素.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准确判断色素的类型及出现部位对病理诊断至关重要.这些色素颗粒和沉着物在常规HE染色切片中多相似而不易区别,因此特殊染色的作用就在于确认和鉴别它们,从而判断其病理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常见色素颗粒及相关特殊染色.

    关键词: 特殊染色法 诊断
  • 快速超声组织处理技术在病理制片中的应用

    作者:殷正进;沈丽华;李桂梅

    为了满足临床需求,病理科经常需要缩短组织处理时间来加快病理诊断速度,国内快速病理诊断多采用冷冻切片或传统加热快速石蜡切片技术,但二者均有不足,于是快速超声组织石蜡制片技术应运而生.快速超声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缩短组织处理的时间,从而达到快速石蜡制片的目的,但新的组织处理技术对终切片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研究选取相同组织应用新型超声组织处理技术和传统常规方法制片,同时比较两种方法.

诊断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