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진단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882
  • 国内刊号: 1007-8096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7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诊断病理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丁华野,周晓军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过敏性肺炎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孟凡青;Eugene J.Mark;蔡后荣;章宜芬;樊祥山

    目的 探讨过敏性肺炎(HP)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HP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介绍2例亚急性、1例慢性HP的临床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HP根据临床过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改变,急性HP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和急性肺损伤;亚急性HP的主要病理特征为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性细支气管炎和形成不良的肉芽肿,影像学示两侧肺弥漫小叶中心性结节影;慢性HP具有部分亚急性HP改变并伴有间质纤维化,影像学显示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改变.结论 HP临床和病理学改变复杂,易与其他病变混淆,需结合临床、影像学及组织学改变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保安;王海玮;赵林;陈辉;刘腊军;粟占三

    目的 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5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常呈巢状、旋涡状和席纹状排列,细胞边界不清,呈合体状,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点彩状或空泡状,有小核仁.瘤细胞间常混有大量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瘤细胞CD21、CD23、CD35阳性.结论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较困难,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须依赖于免疫组化.

  • CK7/CK20、MUC6、RARα在各类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斌;王鲁平;李琳

    目的 探讨CK7、CK20、MUC6、维甲酸受体(RARα)在各类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鉴别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7、CK20、MUC6、RAR α在44例增生性息肉(HP),45例传统锯齿状腺瘤(TSA),11例广基锯齿状腺瘤(SSA)中的表达情况,并以结直肠管状腺瘤、腺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CK7阳性率HP为45.4%, SSA为36.4%,TSA为22.2%.CK20在结直肠各组病变中阳性率均较高,表达无差异.统计学分析显示,HP与TSA比较CK7的阳性率差异显著.MUC6的阳性率在SSA中为36.4%,HP中为4.5%,TSA中为11.1%.RAR α的阳性率在HP中为38.6%,SSA中为81.8%,TSA中为62.2%.统计学分析RAR α的阳性强度在HP和CRC中差异显著,在各型锯齿状病变间则差异不显著.结论 CK7(+)对鉴别HP和TSA有一定意义;MUC6(+)有助于SSA的确诊;RARα在锯齿状病变和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强度比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减弱,但对各类锯齿状病变的鉴别意义不大.

  • HIF-1α和E2F6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宁;孙洋;余琦

    目的 探讨HIF-1α和E2F6蛋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40例宫颈上皮内肿瘤 (CIN)及 40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HIF-1α和E2F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强度呈递增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E2F6的阳性表达强度呈递减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E2F6和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Tb=-0.51, P<0.05).结论 HIF-1α的高表达及E2F6的低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有关,二者的负相关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宫颈肿瘤 HIF-1α E2F6
  • 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刘芳芳;廖松林;沈丹华

    目的 探讨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呈结节状生长,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和S-100弥漫(+),CD56、PGP9.5和bcl-2部分(+),个别细胞CD34和HMB45(+),CK(-).结论 乳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需要与乳腺其他间叶性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有帮助.

  • 乳腺癌分子亚型中c-myc和p21的表达特点及相互关系

    作者:周心一;刘慧;范钦和

    目的 研究c-myc和p21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将1452例乳腺癌标本制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快捷法检测其中c-myc和p21的表达水平.结果 根据Nielsen分型,基底样型、Her-2过表达型、裸表达型、luminal A和B型中c-myc的表达率分别为72.8%(147/202)、71.6%(126/176)、63.4%(246/388)、59.5%(235/395)和55.1%(27/49);p21的表达率分别为6%(13/218)、10.9%(20/184)、7.6%(31/407)、16.7%(65/389)和27.5%(14/51).c-myc在基底样型和Her-2过表达型中表达均高于luminal A(P<0.01)和luminal B型(P<0.05).p21在ER阴性的基底样型、Her-2过表达型和裸表达型中的表达明显低于ER阳性的lunimal A和B型(P<0.01).p21的阳性表达与ER相关(P<0.01).c-myc表达和p21呈负相关(P<0.01).结论 p21在ER阴性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下调,可能由于c-myc过表达所致,两者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ER阴性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发生.

  •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CK8、CK17的表达

    作者:田迅;杨光之;田延龙;金华;丁华野

    目的 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CK8、CK17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44例(Ⅰ级20例,Ⅱ、Ⅲ级24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例和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的CK8、CK17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鳞状上皮CK8、CK17均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92%, 其表达均以中等强度及强阳性为主;CIN高级别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8.3%和58.3%,以中等强度为主;CIN低级别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30%,其均以弱及中等强度为主.结论 CK8、CK17的阳性表达率及程度与宫颈鳞状细胞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K8、CK17在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宫颈液基细胞学端粒酶基因扩增检测的意义

    作者:陈顺平;宋屿娜;冯昌银;余英豪

    目的 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 hTERC) 基因在宫颈不同上皮内病变中的扩增情况及差异性,为临床治疗宫颈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液基细胞学(LCT)剩余液体121例.经活检证实,正常或良性病变30例、CIN1 58例、CIN2 18例、CIN3 6例、浸润性鳞癌9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 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内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hTERC基因在不同病例中扩增率分别为:正常或良性病变6.67%(2/30); CIN1 22.41%(13/58); CIN2 72.22%(13/18); CIN3 100%(6/6);鳞癌100%(9/9).随着病变级别的增高,TERC基因扩增率不断升高.正常及CIN1者hTERC基因扩增率显著低于CIN2及CIN2以上者(P<0.01).CIN2以上病变hTERC基因扩增敏感度为84.85%,特异度为93.34%.结论 在宫颈的不同上皮病变中都有可能发生TERC 基因的扩增,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基因扩增发生率升高.

  • 富于巨细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学锋;罗红;赵玺龙;徐文漭;戴芳;王丽;李涛;杨举伦

    目的 探讨富于巨细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GR-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用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例富于巨细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结果 肿瘤界限清楚,在孤立性纤维肿瘤组织学改变的基础上,具有灶性或广泛分布的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具有特征性,多分布于单核间质细胞稀疏、胶原化明显的区域.多核巨细胞和单核间质细胞CD34、CD99和bcl-2阳性.结论 GR-SFT是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发生于40岁的成人,女性略多见.多核巨细胞的形态、分布和免疫表型具有诊断意义.需与巨细胞血管纤维瘤、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纤维组织细胞瘤、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软组织巨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等良、恶性肿瘤相鉴别.巨细胞分化是瘤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改变.

  • 卵巢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常晓燕;姜英;卢朝辉;魏民;任新瑜;陈杰

    目的 探讨卵巢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通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观察卵巢鳞状细胞癌的特征,总结临床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 卵巢鳞状细胞癌与发生在其他部位(食管、皮肤)的鳞癌组织病理特点相同,本例卵巢完全被肿瘤取代,没有发现畸胎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 绝大多数卵巢鳞状细胞癌起源于卵巢畸胎瘤的鳞状上皮,部分源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Brenner瘤,不伴这些病变的卵巢鳞状细胞癌极其少见,形态学特点与其他部位的鳞癌相同.

  • 684例胎儿及围产儿尸检所见畸形的分析

    作者:顾依群;张运平;张雪艳;凌颖蕾;王荔;孙笑非;汪颖南;卢利娟;贾光

    目的 了解各种先天性畸形的发生情况和顺位,分析导致先天性畸形的可能原因,为今后的孕前、孕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684例胎儿及围产期死亡儿进行尸体解剖,器官做出病理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分析死因及各种先天性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 进行尸检的684例中,男女之比接近1:1.其中先天性畸形337例(49.27%),包括自然死亡49例(14.54%),引产288例(85.46%);单发畸形222例(65.88%);多发畸形115例(34.12%).337例畸形儿共检出524畸形次,平均每例1.55畸形次,循环系统畸形所占比例高,其次为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及唇腭裂.结论 2003年后心脏畸形检出率明显增长,而神经系统畸形率下降,尤其是神经系统多发畸形下降.先天性畸形是影响围产儿及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黄传胜;陈文静;杨家勇;张江宇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病理学及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0例AML及其亚型EAML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随访和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经典型AML 4例,肌瘤型1例,EAML 5例.其中4例发生在肾、肝和子宫.镜检:瘤细胞上皮样、疏松、不规则结节状或片状或围绕血管生长,核圆、稍大,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1个/50HPF;发生于阔韧带的1例EAML,瘤细胞上皮样,核大、深染、核异型,可见核内包涵体,核分裂象>1个/10HPF,胞质明显嗜酸,肿瘤性坏死和肿瘤组织侵及同侧卵巢及盆腔壁;随访近5年,疑似局部复发和肝转移.其他病例均未见复发转移.免疫组化:HMB45、melan A和SMA(+),desmin部分(+),S-100蛋白、CD34、CK、EMA和CgA(-).结论 AML大部分为良性病变,但瘤组织出现坏死、瘤细胞核的活性增加、核的不典型性和肾外扩散时应高度考虑为恶变.对EAML病例即使是良性形态也必须密切随访,同时应与相似形态的肿瘤鉴别.

  • 肾透明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丁洁;马修平;吴鸿雁;陈骏;章宜芬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结合文献对2例肾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典型的组织学特征表现为温和的卵圆形上皮样或梭形透明细胞排列成巢状或条索状,可见多量纤维间质分隔,并伴有特征性的"鸡爪样"小血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bcl-2、EGFR、CD117、CD99和CD10(+),S-100、CK、EMA、desmin、SMA、CD34和P504S(-).结论 肾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儿童肾恶性肿瘤,病理诊断尤其应注意与肾母细胞瘤和中胚层肾瘤鉴别.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与其他肾脏肿瘤鉴别.

  • 儿童肠道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误诊病例分析

    作者:周春菊;宫丽平;王琳;张蕊;杜新宇;刘靖

    目的 报道1例儿童肠道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误诊病例,以加强儿科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通过临床病理分析结合免疫组化染色、EB病毒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PCR检测分析确诊.结果 病变肠壁组织初次活检诊断为慢性肉芽肿炎性改变,11天后再次肠壁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活检诊断为小无裂型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重新复片发现,两次检材肠壁全层及肠系膜淋巴结见大量肿瘤细胞浸润,瘤细胞中等大小、异型性明显,血管中心性浸润和血管坏死,炎性背景明显.瘤细胞cCD3、CD8、CD56、TIA-1和granzyme B(+),CD4和CD45RO(-),LMP(-),EBER(+);未检测到TCR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后确诊为肠道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结论 儿童肠道NK/T细胞淋巴瘤少见,恶性度高,预后差,肿瘤本质易被炎性背景掩盖,诊断有赖于常规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技术.

  • 儿童多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江贤萍;周家秀;李长钢;曹娟;麦惠容

    目的 分析多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特点.方法 对5例儿童多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表现和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小49天,大27个月;多以发热、贫血或皮疹入院,伴肝、脾、淋巴结、骨、肺等多系统器官受累.镜检:受累器官内组织细胞样细胞增生,核呈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可见明显核沟和核折叠,染色质细腻,核膜薄,伴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组织细胞CD1a和S-100(+),CD68和lysozyme散在(+),LCA、CK、CD20、CD79a、CD3和ALK(-).结论 多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复杂,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该病患者发病年龄越小、受累器官越多、器官功能受损越严重,预后越差.

  •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钟定荣;孙萍萍;梁智勇

    目的 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观察和分析22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 选用ER、 PR、 p53、Ki-67、cerbB-2, S-100、p63,CgA、E-cadherin和CD31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并随诊患者.结果 22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8.63岁,占我科同期切除乳腺癌的0.97%.大体观察肿瘤界限清楚,均可见纤维性包膜.镜下为缺乏显著异型性的实性细胞巢,局部可见乳头,其中21例纤维血管周围可见黏液;8例合并黏液癌,但其比例<40%;癌细胞巢周边均缺乏肌上皮标记, 瘤细胞比较一致,部分细胞胞质中含黏液;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20例均无腋窝淋巴结转移;13例随访3~110月(平均39.8个月),无1例复发和转移.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ER、PR强(+), 仅有2例c-erbB-2(+),p53、S-100、p63、CgA均(-),Ki-67指数平均8%(1%~20%).结论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少见病理类型,好发于老年女性,具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即使伴有浸润切除后也不易转移和复发,预后良好.

  • 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唐雪峰;张国勇;王亚丽;叶明福

    患者男性,36岁.左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进行性增大伴发热.外院彩超示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病检:淋巴结恶性肿瘤,癌可能性大.近3个月发现左腋下包块.查体:双颈部及左腋下多个肿大淋巴结,直径约1~3cm,融合成块,移动度小,表面光滑.遂取颈部淋巴结活检.

  • 肾盂多房性囊性肾瘤1例

    作者:杨艳;时淑舫

    患者男性,71岁.体检发现右肾盂占位入院.CT检查示右侧肾盂、肾盏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专科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泌尿彩色超声示双肾大小正常,右肾盂探及2.9cm×2.9cm大小高回声占位,占位可见血流信号.术中见右肾外观大致正常,于肾上极肾盂、肾盏内见一肿物,直径约2.5cm.手术切除右肾送病理检查.

  • 拇指腹侧神经束膜瘤1例

    作者:李森华;吕翔

    患者男性,70岁.1年前发现右拇指腹侧有一米粒大的隆起,逐渐增大至花生米大小,皮肤色泽正常,无红肿及破溃,亦无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查体:右拇指掌指关节及第一指节腹侧有一肿块,肿块隆起于皮肤表面,大小1cm×1cm×0.8cm,无压痛,质地中等偏软.术中见肿瘤位于皮下,与底部肌腱组织无粘连,肿瘤表面似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作者:何娟;冯振博;何如崑

    患者女性,51岁.患者咳嗽2天伴有少量痰液和针扎样阵发性右胸痛.痰液无血丝,胸痛与呼吸无关,运动和咳嗽时加重;无抽吸性涕血和鼻衄等鼻咽部症状.患者否认吸烟史.

  • 胃贲门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术后复发1例

    作者:张凤莉;皋岚湘

    患者男性,51岁.5年前因进食梗噎3个月,加重伴上腹正中疼痛2个月入院.入院后发现胃底小弯侧有一溃疡型肿物,术后病理诊断:胃恶性黑色素瘤.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进食梗噎伴上腹疼痛,呈钝痛,进食时明显.我院胃镜检查示吻合口处可见4cm×4cm小肿物,活检病理诊断为小细胞型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全面检查其他部位未发现黑色素瘤.再次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原吻合口处,直径3cm.

  • 恶性嗜铬细胞瘤锥管内转移1例报道

    作者:郜庆祖;张景航;李劲松;狄文玉;于建;赵卫星

    恶性嗜铬细胞瘤较为罕见,约占原发性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10%~20%,而肾上腺外的比例可>30%,通常预后不佳,平均5年生存率为40%[1].以往只有在无嗜铬细胞区域出现转移灶(如脊柱、淋巴结、肝、肺等)时才诊断恶性[2].目前临床上有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至肝和骨骼的报道,但无椎管内转移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椎管内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对其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讨论.

  • 281例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结果的评价

    作者:胡锡林

    针吸细胞学检查( FNAC)是一种简便、快速、实用的诊断技术,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价值[1].现将我院收集的281例乳腺肿块FNAC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MMP-2和TI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徐胜美;马红梅;郭东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收集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2002-01-2006-12间经手术切除的102例大肠癌(CRC)组织及14例大肠腺瘤组织的石蜡标本.102例CRC中,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龄31~88岁,平均58岁;高分化癌58例,中分化癌25例,低分化癌19例;TNM分类Ⅰ期13例,Ⅱ期43例,Ⅲ期28例,Ⅳ期18例;淋巴结转移40例,未转移62例;远处器官转移18例,未转移84例.14例大肠腺瘤组织取自经结肠镜切除的患者.

  • 不同组织病理切片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赵丽辉;冷东明;孙振柱

    病理常规制片技术是病理诊断的基础,切片质量是指导医师作出准确诊断的重要保证.在切片时,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如:粘刀,裂痕,皱褶,卷片,破碎等,这都会影响到切片的质量和速度,从而耽误出片时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根据不同组织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组织 病理切片 体会
  • 六次甲基四胺-硝酸银基底膜染色改良法在肾活检组织中的应用

    作者:郭效忠;董建强

    在肾小球肾病的肾活检病理诊断中,观察与研究肾小球系膜、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及球囊增生新月体的形态具有极为重要的诊断价值.目前常用的基底膜染色方法多从霉菌染色的六胺银法演化形成,该方法存在试剂浓度不当、染色深度不易掌控等缺点.为此,我们经大量实验,对此法的试剂浓度、比例关系及染色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收到较好的染色效果.

    关键词: 硝酸银 基底膜
  • 计算机Word设计在不干胶病理标签上的应用

    作者:吴在增;李敏;陈顺平;齐兴峰

    在应用Microsoft Excel制表操作中,笔者发现存在多余的单元格,易产生误操作,且对带多种标记的标签打印操作较繁琐.为此,笔者借助计算机打印标签字迹清晰工整的优势,利用Microsoft Word清晰简洁的标签功能制表编号,经针式打印机打印输出,取得良好效果.

  • 淋巴结HE染色中苏木精染色时间的探讨

    作者:姜冰;杨军;彭长缨

    在临床病理工作中,约有2/3的淋巴组织疾病,特别是淋巴组织肿瘤要通过淋巴结活检确诊.淋巴结内细胞成分丰富,间质少,外周则包绕着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被膜,这样的结构特征决定了淋巴结的常规制片必须遵循"薄切,淡染"的原则.一般报道认为,淋巴结石蜡切片的厚度应以2~3μm为佳[1],以避免切片太厚时细胞重叠,结构不清.而对于HE苏木精染色时间则没有一致意见,为此,我们设计了不同的HE染色时间对淋巴结进行观察.

  • 鞍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病理诊断

    作者:徐庆中

    鞍区肿瘤和瘤样病变并不少见,疾病的类型也较多,但病理诊断中经常会遇到困难.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鞍区各种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诊断中临床和病理的联系.

  •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新进展

    作者:王文勇;黄晓峰;闫庆国;王伯沄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是一种先进的分离特定同质细胞群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技术,尤其是在需要研究的细胞占样本细胞数很少时,以及需研究的细胞呈散在分布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的重要性尤为明显.与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高通量基因分析、蛋白分析技术结合,显微切割技术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简述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 骨髓活检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

    作者:张云莎;李薇;汤捷;刘增辉;章明放

    骨髓活检及外周血检查联合,对临床诊断白血病/淋巴瘤起着重要作用.骨髓活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骨髓纤维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抽血时是"干抽",无法制作血涂片进行诊断.

  • 免疫组化技术(八)

    作者:许力;吴珊;杨清海;施云;王小亚

    8 关于使用市售修复液产品的建议若使用便宜的"配制"液,那么可行的操作是在热循环的后阶段用冷流水冲洗热缓冲液;若使用昂贵的商品化液体,可借助手套将热的容器转移到一个有冷流水的槽中,并让溶液和玻片冷却10~15min后,将玻片迅速放入冷流水中,使贵重的修复液可以保留并可再次重复使用.

  • 脾实性占位

    作者:郑晓丹;谢建兰;朱红;郑媛媛;张淑红;周小鸽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7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觉乏力,症状进行性加重.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左腹部钝痛,无放射痛,可自行缓解.腹部彩超检查:脾内可见一直径1.2cm高回声结节,边界清,形态规则,未见血流信号,提示可能为脾血管瘤;右侧肾上腺区可见1.5cmx1.2cm大小低回声结节,考虑腺瘤可能性大.

诊断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