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진단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882
  • 国内刊号: 1007-8096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7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诊断病理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丁华野,周晓军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黏液表皮样癌中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徐胜美;吴铭;陈灼怀

    目的了解p53,bcl-2和c-erbB-2蛋白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分布,评价其对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1例黏液表皮样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p53,bcl-2和c-erbB-2表达.结果c-erbB-2蛋白在正常涎腺的分布特征为导管上皮全部阳性(10/10),而腺泡上皮仅有1例阳性(1/10);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低于正常涎腺,但阳性强度高于正常涎腺;p53蛋白在正常涎腺及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5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p53蛋白在高低分化两组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也有差别(P<0.05);bcl-2在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有高于正常涎腺的趋向结论在正常涎腺中c-erbB-2 主要分布在导管上皮.黏液表皮样癌和正常涎腺在p53,bcl-2和c-erbB-2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差异.p53阳性表达的患者多具有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征,但未能发现在黏液表皮样癌表达bcl-2和c-erbB-2的预后意义.

  •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4例报道

    作者:蒋智铭;张惠箴;陈洁晴;刘亮;潘刚

    目的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BPOP)的形态学特征和病理鉴别诊断.方法报道国内发现的4个病例,分析其临床、X线和病理形态特征并随访.结果 BPOP由分化成熟的骨、软骨和纤维三种成分构成.有持征性蓝骨和软骨细胞的不典型性,与附着骨之间缺乏骨性连结.结论 BPOP是一种有复发倾向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应与皮质旁骨肉瘤等病变鉴别.

  • 卵巢交界性与恶性布莱纳瘤4例观察与分析

    作者:姚光大;陆敏;韩永;余琦;王一平;范志忠

    目的观察和分析卯巢交界性和恶性布莱纳(Brenner)瘤的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特点,阐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该瘤交界性和恶性各2例进行临床病理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结果交界性瘤中可见良性瘤形态,上皮巢大小不一,层次增多,但外周及腔缘细胞可见排列,巢间可排列紧密,但不见融合.细胞多与良性瘤相同,出现部分皱缩状核,核仁少,常见核沟,核分裂象少,无间质浸润;恶性瘤中可见交界性瘤形态,但不一定有良性瘤区域.以大巢、融合巢为主,尚见方形、菱形畸形巢.大巢旁有子巢或"出芽".巢内细胞无极性.罕见核沟,并见短梭性多核巨细胞,分裂象及病理性分裂象多见.有间质浸润,血管内可见瘤栓,可伴有腺癌.可向周围浸润和转移.结论上皮巢和纤维间质共存是两者共同点,上皮巢和巢中细胞形态的差别是鉴别要点.由于两者治疗、手术和预后不同,准确鉴别十分重要.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汤琪乐;许励;徐文娟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来源.方法对12例SHL进行临床病理、组化及免疫组化研究.其中1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SHL由实性片块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组成.被覆乳头表面、实性区裂隙及血管样腔面的为立方细胞;实性区及乳头轴心为形态一致的圆形、多边形胞浆浅染细胞.免疫组化:立方细胞表达keratin、EMA、CK;而浅染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及ER、PR;瘤组织内散在有SY、CgA阳性细胞区.电镜:肿瘤细胞胞浆内可见致密核心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SHL起源于肺间胚层细胞常可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ER、PR的高表达可能与女性的高发病率密切相关.

  • 卵巢室管膜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沈丹华;崔玉敏;刘艳丽;虞有智;回允中

    目的分析卵巢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告1例罕见的伴有卵巢单纯性囊肿的室管膜瘤,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室管膜瘤的组织学改变相似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室管膜瘤.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呈GFAP及S-100阳性.结论卵巢室管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应该与卵巢的浆液性乳头状瘤及颗粒细胞瘤鉴别.本瘤一般生长较缓慢,偶尔可复发及转移.

    关键词: 卵巢 室管膜瘤
  • 直肠癌术前45Gy放疗效果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立;钱宏

    目的观察中低位直肠腺癌术前放疗效果的临床病理改变.方法对29例中低位直肠癌行术前45Gy放射治疗.直肠镜观察放疗前后直肠肿块的肉眼变化,并比较其活检标本与放疗后手术标本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放疗后直肠镜肿块肖失、肿块缩小和无明显变化者分别占13.8%、62.1%和24.1%.镜下69.0%的病例可见到瘤细胞明显消失、退变和坏死,以及间质纤维化;31.0%的病例对放射无明显反应.结论术前45Gy照射可使大多数直肠癌瘤体缩小,瘤细胞退变、坏死、消失,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 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70mRNA的表达

    作者:胡沛臻;杨守京;马福成;刘彦仿

    目的检测热休克蛋白70mRNA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热休克蛋白70在原发性肝癌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用地高辛标记的热休克蛋白70cDNA探针检测41例人原发性肝癌组织及20例肝硬变组织.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41例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21例热休克蛋白70mPNA阳性(51.2%),0例肝硬变组织有11例阳性(55.0%),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热休克蛋白70mRNA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及肝硬变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提示热休克蛋白70参与了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对其生物学特性作进一步研究,可能为肝癌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胃肠道雪旺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侯英勇;郁敏;杜祥;王坚;朱雄增

    目的探讨胃肠道雪旺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侧重与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从104例原发性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中确诊5例胃肠道雪旺瘤,结合文献复习,对胃肠道雪旺瘤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4例发生于胃,1例发生于直肠.大体上肿瘤均呈膨胀性生长,无包膜,与胃肠道平滑肌分界较清楚.镜下瘤细胞呈梭形或胖梭形,部分区域显示有一定的异型性,但核分裂罕见.瘤细胞多呈交叉束状排列,细胞核可见不甚明显的栅栏状.另一形态特征为所有的肿瘤周围均可见一层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套,部分可形成生发中心.免疫标记显示5例瘤细胞S-100、PGP 9.5、MBP、Vim(+),3例GFAP片灶状(+).而CD117、CD34或α-SMA等标记均(-).随访4例,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雪旺瘤是胃肠道一种非常少见但具有相对特征性病理学形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熟悉本瘤的组织学特点对避免误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胃上皮异型增生1 0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王鲁平;赵立姝;丁华野;田玉旺;胡海;邢惠清

    目的探讨胃上皮异型增生及相关病变Padova国际分类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按照1998年Padova国际分类标准,收集复习既往胃黏膜活检诊断为各级异型增生的病例107例,对其中71例进行随访或追踪复查,38例伴有肠化者行HID/AB黏液染色.结果既往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的42例中,按Padova分类标准仅9例诊断低度异型增生,27例不能确定为异型增生,其余6例定为异型增生.42例中13例获随访结果,12例经一次或多次复查为浅表或萎缩性胃炎,1例进展为黏膜内癌.按Padova分类诊断不能确定为异型增生中的14例获随访结果,复查均为浅表或萎缩性炎.Padova分类将异型增生分为2级,据随访复查资料,诊断低度异型增生的癌发现率是3/9.高度异型增生的术后癌诊断率是5/5,高度异型增生伴局部可疑浸润的术后癌诊断率是10/10.结论以往按三级分类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的病例,多数是慢性胃炎的反应性上皮增生,非真性肿瘤.按Padova分类,应列入"不能确定为异型增生"组观察随诊.胃黏膜活检诊断高度异型增生的病例常合并有早期癌或浸润癌,诊断确定后应早期手术切除病灶.

  •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曹立宇;陈向红;张洪福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准.方法收集5例食管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其中2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体小叶状及筛网状(假腺样),并见粉刺样坏死、玻璃样变性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PAS+),4例BSCC均见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成分,1例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免疫组化Ker(AE1/AE3)、Ker14、LM、PCNA及p53均阳性,4例Ker19阳性;仅见1例Syn阳性;S-100、CgA、NSE及SMA阴性.2例BSCC超微结构可见鳞状细胞分化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患者发病年龄大,首次手术多数可见区域淋巴结转移,1例转移至肺,术后2个月死亡;4例随访无结果.结论 BSCC是鳞状细胞癌独特的组织学类型,分化低,预后较差.

  • p16蛋白、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杨幼萍;饶高峰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4例乳腺癌的p16蛋白、ER和PR.结果 p16阳性率(47.1%)与ER阳性率(39.28%)和PR阳性率(41.7%)相类似.p16阳性病例中淋巴结转移率(27.5%)远低于p16阴性者(61.36%),两者差异显著(P<0.05).ER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相似,ER阳性病例的转移率为30.30%,阴性病例转移率为54.%%,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p16、ER和PR的表达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从p16的异常表达可推测p16基因的突变和缺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16与E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16和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转移率较低,p16和ER均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因此,p16和ER均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 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1例

    作者:许艳梅;武培敬;武卫华

    患者女性,30岁.发现右腹股沟肿块半年余.查体:肿块位于右腹股沟内,如鸡蛋大,边界清,可活动,无触痛.生殖系统无异常.临床诊断:皮肤纤维瘤.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与周围无粘连.病理检查巨检:肿物呈卵圆形,6cm×5cm×5cm,包膜完整菲薄,切面大部分为实性,灰白色,质略硬;小部分为大小不等的囊腔和裂隙,内含少量灰红色液体.镜检:肿瘤主要由薄壁血管及纤维组织构成,管腔大小不等,管壁及其周围的胶原纤维透明变性(图1),扩张的血管内衬梭形内皮细胞,腔内有少量红细胞,部分管腔内可见血栓.血管之间有多形性瘤细胞,核深染,核仁清楚,部分瘤细胞显示明显的异型性,并可见瘤巨细胞,但未见核分裂象(图2).免疫组化染色:CD34(+),S-100(-),CK(-),SMA(-).

  • 肾透明细胞癌术后13年气管内转移1例

    作者:郭坚

    患者男性,63岁.咳嗽、咳痰伴活动后气急4个月人院.患者于13年前因肾脏透明细胞癌行右肾切除术.术后曾放疗及化疗.查体:一般情况良好,X线胸片示:右肺内有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边缘光滑的阴影.支纤镜检查见总气管黏膜面有一1.2cm×1.2cm×0.9cm大小的浅红色新生物,即给予电灼治疗并活检.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组织1块,黄豆大小.镜检:气管黏膜上皮下可见一由透明细胞形成的界限清楚的局限性病灶,呈片状分布,细胞呈多边形或类圆形,胞浆透明,核小而圆,染色质细密,未见核分裂.病灶内间质稀疏可见丰富的薄壁血窦样血管及毛细血管,局部区域形成毛细血管瘤样改变.气管黏膜上皮大部已鳞化,局部仍可见纤毛柱状上皮残留.黏膜下可见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图1,2).免疫组化显示透明细胞CK(+)、Vim(+)、S-100(-)、CD68(-)、HMB45(-).

  • 结肠黏液型类癌1例

    作者:许海莺;陈宏颖

    患者男性,65岁.因腹胀消瘦乏力3个月入院.肠镜检查:结肠肝曲狭窄,见菜花状肿块,质硬,易出血.取6块组织送检.病理报告:结肠肝曲癌.腹部透视:符合肿瘤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所见:右半结肠肿瘤伴腹腔广泛转移,回盲部升结肠见2处肿瘤侵犯,狭窄明显,肠壁、大网膜、肠系膜均有转移结节,腹腔内有大量腹水,淡红色.临床诊断:右半结肠癌晚期伴腹腔转移.行右半结肠癌姑息切除术. 病理检查巨检:结肠一段长50cm,距近切端23cm处见一息肉样肿块突入肠腔,直径1.5cm,表面黏膜糜烂,黏膜下肠壁灰白增厚,肠系膜见弥漫成片质硬的增生结节.镜检:肿瘤细胞于黏膜下层生长,侵犯肠壁全层达肠系膜,细胞排列成腺管、腺泡状,仅少部分为索状排列,瘤细胞小,形态一致,多边形,核圆形,轻度异型,形态一致,胞浆、腺腔及间质中可见大量黏液组织(图1),核分裂象偶见.AB染色细胞内、外均(+)(图2),免疫组化CgA(+)(图3).

  • 卵巢恶性布莱纳瘤1例

    作者:马澄城;周志韶

    患者女性,72岁.因下腹部包块1年,阴道少量出血1天入院.1年前发现下腹部包块,如3月孕大小,无压痛,后逐渐增大,现如6月孕大小;1天来阴道少量出血,暗红色.妇科检查:外生殖器呈萎缩状,阴道通畅,有少量血水,宫颈轻糜,子宫萎缩;右附件可扪及一如6月孕大小之包块,呈囊性,光滑无压痛.术中见包块位于右卵巢,囊性,部分实性,表面光滑,凹凸不平;左附件无异常.行子宫双附件摘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子宫大小8cm×5cm×4cm.右卵巢包块重6000克,大小21cm×18cm × 9cm,呈囊性,部分实性,表面附输卵管,并有结节凸起;切面见一大囊和许多分房小囊,内积淡咖啡色液体,囊壁一处见实性包块,直径9cm,切面呈灰黄色,其间见许多小囊,多处钙化.

  • 女性尿道乳头状腺瘤恶变1例

    作者:杨婕;张盛忠

    患者女性,67岁.因尿道口肿物3年,血尿2个月入院.患者自觉尿道口肿物近2个月生长较快,伴尿频,有时尿失禁.查体:肿物位于尿道外1/3处,表面有溃疡、出血及脓性渗出物,腹股沟及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于肿物基底部0.5cm处行环形切除.病理检查巨检:肿物椭圆形,4.5cm×4cm×2.4cm大小,无蒂,表面光滑,远端有溃疡、出血.切面实性,灰白、暗红相间,质脆软.镜检:肿瘤细胞大部分呈乳头状结构,部分腺管状,大部分被覆的柱状上皮细胞,有轻度异型,部分上皮极向紊乱、明显异型有恶变.乳头轴心有纤维、血管组织(图1);少部分乳头被覆柱状上皮,与尿道外段的复层扁平上皮相连接(图2),个别乳头被覆柱状上皮有鳞化,境界清楚,无包膜浸润.

  • 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

    作者:苏平;郭立新;谢余澄

    例1 男性,23岁.右内踝包块10余年,近年增大,伴反复溃疡出血.临床诊断:脂肪肉瘤或滑膜肉瘤?遂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位于皮下与腱膜之间,6cm×6cm×4cm大小,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肿瘤组织3cm×1.5cm×1.2cm,无包膜.切面灰白色间杂局灶黑色,质软.镜检: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密集,呈较纤细或稍肥胖的梭形,瘤细胞境界不清,胞浆较少,嗜酸性,核呈梭形,可见核分裂1-3个/10HPF.大多数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或胶原纤维呈车辐状排列,少数呈旋涡状或束状排列.瘤细胞间可见胞浆内含褐黑色色素颗粒的细胞散在,呈单极或多极胞突(图1).Perls和Fontana对比染色,前者阴性,而后者阳性,证实其为黑色素颗粒.瘤组织内灶性区域黏液变性,胶原纤维少,血管较丰富,未见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梭形瘤细胞vimentin 、CD34(+),含黑色素细胞S-100(+).

  • 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作者:韩庶勇

    患者男性,35岁.右侧鼻塞伴反复出血半年,加重1周.查体:右侧鼻腔内充满暗红色肿物,表面尚光滑,分不清根蒂部位,质软,触之易出血.X线片示:右侧鼻腔内充满软组织肿物影,右副鼻窦腔内密度增高影,临床诊断:右鼻腔占位并伴右副鼻窦阻塞性炎症.手术见肿物位于右侧上颌窦内,突进鼻腔、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右上颌窦内、外侧及上壁骨质部分破坏,探查右侧筛窦见黏膜充血、水肿,未见肿瘤侵犯.

  • 脊椎霍奇金病浸润1例

    作者:王西川;刘莉;刘卫平

    患者男性,17岁.盗汗3个月,腰痛2个月,加重伴双下肢活动障碍2周.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T4椎体处轻微后突畸形,L3、4椎体处轻叩痛,双侧T4平面以下痛、触觉减退,右侧较左侧明显,右侧腰椎旁肌紧张,腰椎活动受限,上肢肌力V级,屈髋肌力Ⅱ级,屈膝肌力Ⅲ级,伸膝肌力Ⅱ级,屈踝伸踝Ⅲ-Ⅳ级,跟腱反射亢进,巴氏征(+),踝阵挛(+).X线片示:T4椎体变扁,其上缘骨皮质吸收破坏,L3-4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肿胀,L3椎体右侧骨质吸收破坏,椎体变扁,右侧腰大肌肿胀.B超示:L3右侧椎旁可见无回声区,厚度约1cm;约L2平面、下腔静脉内侧及后方可见多个1-2.5cm低回声团,考虑为L3椎旁脓肿及腹腔淋巴结肿大.术中见T4椎体前方有一3cm×2cm×2.5cm大小的软组织肿块,略呈结节状,表面静脉怒张,切面呈鱼肉状,无明显干酪样坏死,T4椎体骨质破坏.

  • 食管分叶状毛细血管性血管瘤1例

    作者:刘晓霞;乔旭柏;田自然;马正中

    患者男性,74岁.体检时发现大便潜血(+),时感前胸后背痛,可缓解.多次行胃镜检查:食管上段距门齿25cm3点处见一息肉样病变,体积进行性增大(直径从0.5cm增大至1.5cm),有短粗蒂,粉红色(图1),表面糜烂、充血.CT示:食管中上段(主动脉水平)右后壁结节影向腔内突出.增强造影与血管强化相近,符合血管瘤.

  • 胎儿先天性心脏横纹肌瘤1例

    作者:徐青;张林;付红梅

    患者女性,25岁.妊娠33周,胎动消失1天.即行B超检查显示胎儿死于宫内,且发现胎儿心脏肿瘤,行引产术. 病理检查巨检:于已切开的左心室见3个突向心室内的结节状肿物,大小分别为3.5cm×3cm×3cm,1cm×0.8cm×0.5cm和0.8cm×0.5cm×0.5cm,肿瘤有包膜,切面浅棕色,实性.镜检: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小,位于细胞中央,胞浆呈空泡状,核周围有细小粉染的胞浆条索连向胞膜,细胞呈蜘蛛状.肿瘤内偶见无空泡的肌母细胞,胞浆内可见横纹(图1,2).肿瘤周围心肌纤维受压、萎缩.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

    作者:丁岚

    患者女性,37岁.左乳晕下包块半年入院.查体:乳晕下触及1.0cm×0.5cm包块,质硬,界清,无压痛,皮肤无橘皮样改变.临床诊断:左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待除外.术中见肿物位于主输乳管旁,由两个相连结节构成,大小各约2cm×2cm×1cm. 病理检查巨检:结节状肿块2个,分别为1.2cm×0.8cm ×0.5cm和1.0cm×0.8cm×0.5cm,有部分包膜.切面实性,灰红色.镜检: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胞浆红染,呈细颗粒状,核卵圆形,染色稍深,细胞排列成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小团块;部分瘤细胞团外周有锯齿状边缘,部分中心有小的管腔呈乳头状.每个瘤细胞团和周围的纤维组织间存在无细胞间隙,间隙内空虚.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团呈浸润性生长.

  • 心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作者:童英;贾美琳;文安智;刘庆荣

    患者男性,60岁.胸闷头昏乏力心慌3个月,以往曾有短暂晕厥史.查体:心界稍扩大,心尖搏动区位于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交叉处,范围1cm×2cm.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房扩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增大,房内见4.88cm×2.88cm团块影,质地稀疏,随心脏搏动而活动,收缩期进入左房,舒张期脱出二尖瓣口.手术所见:肿瘤有蒂连接于左房后壁,基底较为广泛,阻塞右上肺静脉开口,呈浸润性生长.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不整组织3块,体积分别为9cm×6cm×3cm、5cm×4cm×3cm、1.5cm×0.6cm×0.3cm,表面光滑,剖面实性,大部分呈灰白色,小部分为褐色,质软,黏液胶冻样,无包膜.镜检:瘤细胞主要由肥胖的梭形、圆形、卵圆形细胞组成.

  • 胃窦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作者:鲁香凤;方杰;赵凤志;戴欣;杨会敏

    患者男性,76岁.食后胃脘胀满不适1月余.纤维胃镜示:胃窦小弯侧前壁见一2cm×2cm大小椭圆形淡黄色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未见溃疡及出血,蠕动正常.以胃窦新生物性质待定手术.术中见胃窦部前壁黏膜下一约2cm×2cm大小肿物,包膜完整,光滑,质中,周围胃壁柔软,未见溃疡及肿物.临床诊断:黏膜下脂肪瘤.病理检查巨检:肿物大小1.7cm× 1.5cm×1.1cm,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切面淡黄色,质软.镜检:肿物包膜完整,主要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其中掺杂少量成熟平滑肌组织束(图1)及大小不一的血管(图2).免疫组化:肿瘤组织中平滑肌SMA(+)、desmin(+)、S-100(-),CD34(-).

  • 腹壁瘢痕异位子宫内膜恶变1例

    作者:杨蔚岗

    患者女性,54岁.25年前,患者因妊娠5个月行剖宫取胎及绝育术.术后1个月,月经来潮时感手术切口边缘疼痛,并可扪及1个直径2cm大小的包块,不活动,有触痛.月经期后疼痛消失,未进行治疗.此后,每次月经前2-3天及月经期间腹壁包块均有疼痛,并逐渐长大,经期后疼痛消失.8年前绝经,腹壁包块约8cm大小,偶有疼痛.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壁光滑,宫颈光滑,无触痛;子宫已萎缩,无触痛,双侧附件未扪及包块.腹壁肥胖,下腹正中一手术瘢痕长6cm,愈合好,无触痛,瘢痕右侧缘扪及一包块10cm×10cm×6cm大小,质硬,触痛,不活动,皮肤表面光滑.术中所见:包块位于腹直肌前鞘下,约10cm×10cm×6cm大小,质硬,不活动,包块上方与腹膜有少许粘连,下方达耻骨联合,深层达膀胱前壁,与膀胱无粘连,完整切除包块,剖开见包块为多房性,内有脓液,略臭.术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感染.

  • 酷似鳃裂囊肿的淋巴结转移性癌结节1例

    作者:邓晓玲;解萍

    患者男性,24岁.颈部肿物一个月,生长缓慢.查体:颈部偏左侧胸锁乳突肌深部可及一3cm×4cm×4cm肿物,活动佳. 病理检查巨检:灰褐色肿物4cm×3cm×1.5cm.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灰褐色,质稍脆,可见多个小囊腔,囊腔直径1-1.5cm不等.腔内含棕色稀薄液体,内壁可见乳头状突起.镜检:肿物内可见大量淋巴组织,并有淋巴滤泡,可见边缘窦,淋巴窦道杂乱不清,由增生的鳞状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及假复层柱状上皮构成大小不等的囊腔.上皮细胞增生成复层突向腔内,少部分区域囊壁上皮增生呈乳头状,乳头较细,分支1-2级,被覆立方上皮,细胞1-3层,核呈毛玻璃样,可见核沟,并见砂砾体.免疫组化:TG(+).

  • 巨大幼年性颗粒细胞瘤1例

    作者:孟宪华;笪冀平

    患者女性,14岁.主因腹胀纳差乏力半年,加重1个月人院.患者消瘦,腹部膨隆.尿RBC20-22/HP,ESR 25mm/h,血β-HCC14.07MIU/ml(正常<8MIU),LDH-L 232U/L(正常50-204U/L).性激素检查,P及E2异常.CT、B超提示盆腹腔巨大囊实性占位性病变,以囊性为主.穿刺为血性液,AFP、CEA、CA-199、CA-153、CA-125大致正常.初诊:卵巢巨大囊肿,卵巢癌待排.剖腹探查:右卵巢巨大囊肿,上至肝下界,下至盆腔底,肿瘤内含咖啡色液体5500ml. 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卵圆形肿物,大小15cm×15cm×4cm,已剖开,囊壁厚0.2-0.5cm,内壁见3个紫蓝色结节,大直径3cm.囊壁表面附有输卵管一段.镜检: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滤泡,部分呈巨大滤泡状并形成囊腔,囊内积粉染物,囊壁为单层或多层粒细胞样细胞,细胞间可见红染无结构物质(图1).

  • 先天性无脾综合征1例

    作者:蒋志坚

    患儿男性,13天.出生第2天即出现皮肤紫绀,呼吸急促,吃奶呛咳,以先天性心脏病人院.查体:发育及营养差,重度紫绀,呼吸困难,四肢冰凉.P156次/分,心音低钝,心前区可闻及IV/VSM,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肋下触及3cm.X线胸片示:先天性心脏病.尸检发现:①脾脏缺如;②双侧均为三叶肺;③右位心;④单心室,前后瓣膜闭锁不全;⑤房间隔缺损;⑥总动脉干自心室右侧发出;⑦对称肝;⑧胆囊位置居中,胆囊底偏左.

  • 阑尾黏液性囊腺癌继发腹膜假黏液瘤并累及右睾丸鞘膜及腹膜后1例

    作者:张伟;于俊秀;郭骏

    患者男性,46岁.发现右阴囊肿物2年.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阴囊肿物,约核桃大,逐渐增大,无痛,平卧时肿物不能消失或缩小.查体:右阴囊内触及10cm× 8cm×7cm大小肿块,无触痛,不能还纳,右睾九未及.临床诊断:右睾丸鞘膜积液.B超示:右盆腔包裹性积液,右阴囊积液.手术探查:腹腔内有胶冻样黏液100ml,阑尾末端见一15cm×10cm×10cm囊性瘤,部分囊壁破裂,溢出胶冻样黏液;膀胱后腹膜、两侧后腹膜及部分肠管散在大量半透明大小不等的囊泡,内含黏液.右阴囊内有浑浊液体及胶冻样物,鞘膜组织质硬,破坏严重,行右睾丸切除术.

  • 胆囊腺鳞癌1例

    作者:李敏华

    患者女性,65岁.1个月前感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消瘦.查体:一般情况欠佳,巩膜及全身皮肤无黄染,血常规、血生化未见异常.B超示:胆囊肿瘤侵及肝.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坚实,有包块,与肝、十二指肠粘连. 病理检查巨检:胆囊9.5cm × 4.5cm×4cm大小,肿块表面呈菜花状,高出胆囊黏膜面1cm.切面见一7cm×5cm大小灰白色肿块,浸润胆囊壁全层达浆膜,质地硬.镜检:胆囊黏膜层到肌层可见大片成团的鳞癌成分,细胞异型明显,细胞之间有间桥,有角化珠,其中伴有大小不等异型腺腔,肿瘤浸润胆囊壁全层达浆膜层.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与耐药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翠芳;任力;张丽颖

    应用组化方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p-糖蛋白(P-170)、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探讨其临床表达的生物学意义.1 材料与方法收集1996-1998年辽宁省肿瘤医院食管癌标本99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7岁(34-81岁).组织学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高分化71例,中低分化28例;肿瘤位于食管上段4例、中段57例、下段38例;肿瘤大小以长径表示,有淋巴结转移49例,无淋巴结转移50例.有临床资料者94例Ⅰ期2例,Ⅱ期36例,Ⅲ期35例,Ⅳ期21例.2年随访86例,13例失访.一抗单克隆抗体为鼠抗人P-170(JSB1)、GST-π和TOPOⅡ均为美国MAXIM产品,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使用计算机SAS软件进行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及计数资料的x2检验.

  • 泪腺嗜酸细胞腺瘤恶变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罗蓉;黄国富;庄恒国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右眼肿痛反复发作13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疼痛,并于右眼眶处触及一界限不清的肿物.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右眼眶嗜酸细胞腺瘤(来源于泪腺)".此后因相同原因多次住院,均按炎性假瘤治疗可缓解.查体:右眶上缘触及3.0cm×1.5cm大小质硬区,边界不清,与眶骨粘连,压痛(++),右眼上转受限,右眼突出度22mm>98mm<12mm.入院诊断:右眼肿物性质待定,炎性假瘤?CT检查示右眼眶外上壁有4.0cm×5.0cm×4.0cm肿块影,内见钙化.肿块累及眼眶外侧壁及右侧额骨.诊断:右眼眶外上占位,异位脑膜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物位于眶上缘及颞肌腱膜下,包膜较完整,切除少量组织送检.

  • 乳腺肿块1115例针吸细胞学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齐曼丽;陈寿松;任勇;霍铮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诊断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和准确的诊断技术,特别是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2].本文对1115例乳腺肿块FNAC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求得到认识上的提高.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我院1987-1998年1115例乳腺肿块FNAC病例,328例获得病理组织学对照,其中乳腺癌206例,肉瘤3例,良性病变119例.1.2 方法采用"一体化"工作程序[3],使用一次性10ml注射器,配8号普通注射针头[4,5 ].局部消毒后经皮刺入乳腺肿物内,抽足负压后从不同方向进退数次,见足量材料进入针头柄内后退针.将吸取材料涂片2-6张,吹干后染色显微镜观察.多余材料用滤纸包好及时用10%福尔马林固定,留作组织学观察.

  • 角化棘皮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孙和国;周传理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na,KA)为皮肤少见肿瘤,具有皮肤鳞癌的一些大体和组织形态表现,易误诊.本文就其组织形态、鉴别诊断和生物学行为等进行讨论.

  • FNAC诊断肝占位性疾病171例

    作者:郑香玲;花亚伟;张丽红

    我国肝肿瘤的发病率已超过25/10万,每年有13万余人死亡(1).对肝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本文作者于1986年以来对肝占位性疾病进了细胞学观察与诊断,将影像学提示的占位性病变提高到细胞病理学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1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86-1998年间经B超或ct检查提示肝占位性疾病171例,行针吸细胞学诊断(frne needle aspietion Cytology,FNAC),其中手术治疗136例.男性133例,女性38例,男:女=3.5:1.年龄10个月-79岁,41-6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67.05%.取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正常、无严重心肺疾病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经B超或CT引导定位,进行经皮细针穿刺抽取病灶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成分及其形态学特征,并与其组织学形态对比,同时抽血检测AFP,了解其在诊断肝肿瘤中的意义.

  • 空气输氧泵在组织标本快速制片中的应用

    作者:张穗;杨广英;孙丽;李军

    本文介绍一种简便的病理组织标本快速制片方法,以解决门诊手术标本24小时内的诊断问题.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小型空气输氧泵一只(水族渔具商店有售,约10-20元),耐高温玻璃瓶或微波炉专用塑料杯4个.固定液:甲醛10ml,冰乙酸10ml,无水乙醇80ml.脱水液Ⅰ:丙酮50ml,无水乙醇50ml.脱水液Ⅱ:丙酮100ml.浸蜡液:硬脂酸、切片石蜡(1:5)混合溶液.标本大小0.5cm × 0.5cm ×0.1cm,组织较大者可分切为数块,擦镜纸包裹细针灸针穿缀.

  • 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

    作者:李琳;沈志刚;田玉旺;陈佩兰

    据陈良标等报道,丙型肝炎病毒(HCV)可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但从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常有血小板的干扰,影响观察结果;另外,在检测HCV抗原(HCV-Ag)过程中,还存在血浆中HCV对PBMC的污染问题.为此,我们对分离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脂肪染色制片技术的改进

    作者:张芸;陈森林;赵林

    在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中,HE染色切片中常出现的大小空泡是脂肪变性、水泡变性还是糖原贮积,需要用脂肪染色加以鉴别.以往传统的方法是用冷冻切片漂浮染色,在这种染色过程中由于切片厚,染色后附贴切片时容易产生折叠,影响切片的观察和诊断,同时也不适宜大批量制片.为此我们在不影响切片染色质量的基础上,对传统染色方法进行了以下改进,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小白鼠肝组织20例,大小为0.5mm × 1mm×2mm;人体肿瘤组织5例,大小为2mm×2mm×0.2mm(黏液脂肪瘤1例,间叶瘤2例和卵泡膜细胞瘤2例).全部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浸入糖胶液24h以上,然后低温恒冷切片,切片厚4-6um,附贴于铬胶化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浸入2%明胶水溶液中10-20s,冰箱保存备用.

  • Harris苏木精染液配制改良法

    作者:李继军

    Harris明矾苏木精是哈瑞于1900年发明的.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世界各国病理技术室常用、重要的HE染液之一,也是经典、历史悠久的染液,几乎所有的常规切片、冷冻切片、涂片等染色都使用这种染液.它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使用期较短,一般2-3个月就要更换一次;氧化结晶多,常需要在染色前捞去浮在表面的结晶,否则会污染切片;其着染力逐渐减退,时间越长,着染力就越差.因此,我们于1998年对Harris染液的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良.并经过切片、冷冻切片、涂片等5万余张病理片的试验,效果满意.

  • WHO神经系统肿瘤分型(第三版)新内容简介

    作者:李青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00年出版了WH0肿瘤分型神经系统病理和遗传学分册,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该书对大部分肿瘤进行了WH0分型,这次分型与1993年版相比增加了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中分化松果体主质细胞肿瘤、大细胞髓母细胞瘤、神经束膜瘤、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归在胚胎性肿瘤项下)、黑色素砂砾体型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和横纹肌样型脑膜瘤,去掉了极性成胶质细胞瘤(因该瘤是一种生长类型而非临床病理类型),室管膜瘤里少了上皮型,多了伸长细胞型;髓母细胞瘤直接归入胚胎性肿瘤,而不列入原始神经外胚瘤(PNET).原来的PNET和脑、脊髓的PNET改为幕上PNET,该项下仅含神经母细胞瘤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两个亚型,而两个亚型原来归在胚胎性肿瘤项下.囊肿、瘤样病变及垂体腺瘤不列入这次分型内,颗粒细胞瘤列入鞍区肿瘤.

  • Kikuchi病研究的若干进展

    作者:宋兰英;赵彤

    Kikuchi病(Kikuchi disease,KD)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1972年由Kikuchi和Fujmoto提出,该病在亚洲发病率高,近年又有上升趋势[1,2].主要累及年轻女性,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伴局限性或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抗生素治疗无效,可反复发作,严重者也可引起死亡.病变特征复杂,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内呈现碎片状坏死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大量增生.目前K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恶性淋巴瘤相似,约40%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34].

  • 移植肝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

    作者:丛文铭

    据估计,到2001年,全世界每20个人中就会有1人需要某种器官移植.自从1963年Starzl等率先完成首例同种异体肝移植(OLT)至今,全世界已完成约4000例.美国自1982-1991年,9年期间OLT术后1年生存率从36%上升到85%,良性终末期肝病的OLT术后5年生存率从68.6%上升到79.2%,手术效果稳定提高.我院至今已经完成了7例OLT,生存期长的1例超过4年仍健在.鉴于目前国内对OLT病理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尚属空白,本文就此作扼要阐述.

  • 采用综合手段提高骨肿瘤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瑾;王瑞琳;李兰萍;魏典;于顺禄

    本文旨在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肿瘤,灵活采用相应的穿刺活检方法及病理检查手段,达到了既操作简便又提高诊断正确性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采用我院1978-2001年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穿刺针吸活检术标本917例.男564例,女353例,年龄1-86岁,平均36.8岁.病变穿刺部位以股骨远端(211例,23.0%)和胫骨近端(149例,16.2%)为多,其余依次为髂骨、股骨近端、肱骨、骶骨等.

  • 口腔和口咽肿瘤标本病理报告的推荐方案

    作者:刘晓勇;谭包生;皋岗湘

    美国解剖和外科病理指导者协会(association of directors of anatomic and surgical pathology,ADASP)对口腔和口咽肿瘤标本病理报告的推荐方案介绍如下.大体描述协会推荐下列内容在后报告中应包括,因为这些内容已经被普遍认为具有提示预后的重要性,是临床分期和治疗的需要,也是约定俗成的习惯.

  • 病理诊断读片会正确答案

    作者:王莉;金瑞;高颖;廖松林

    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碎组织一堆6cm×6cm×2cm,部分组织表面可见乳头状突起.镜检:组织学显示滑膜增生,部分区域呈乳头状增生,在增生的滑膜组织中有大量泡沫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并有吞噬空泡反应.这些细胞聚集成片,形成集簇.滑膜表层病变为血管增生、充血、水肿及肉芽组织形成.局部区域有黏液变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病变中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滑膜深层为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的纤维层,部分区域可见纤维组织玻璃样变性的瘢痕.免疫组化:上述泡沫细胞及多核巨细胞CD68标记为强阳性,而CK表达阴性.PAS阳性反应. 病理诊断:黄色肉芽肿性滑膜炎(人工关节置换后反应).

  • WHO神经系统肿瘤分型(2000)

    作者:

    关键词: 神经系统
  • 定量组织病理学、细胞增殖和图像细胞计量DNA分析对弥散浸润性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

    作者:

    本文研究目的定量评价组织病理学对弥散浸润性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在133例原发性弥散浸润星形细胞瘤患者中,选择几例可以定量分析者,用WHO及St Anne-Mayo对弥散浸润型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的4个标准(核的不典型性、有丝分裂、内皮增殖和肿瘤坏死)的有关参数:①平均核大小(um2);②有丝分裂数(个/mm2);③内皮细胞级分(%);④坏死的面积分数(%);⑤核的级分(%);⑥单位体积的有丝分裂数(M/V;index);⑦Ki-67(MIB-1)标记指数(%);⑧核的DNA含量分析.然后,对这些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将评价分数与1979年和1993年WHO确定的病理恶性度分级方案与患者预后联系起来.再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每一个参数对患者组织病理学恶性度分级及预后作用的大小,用接收器运行(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每一个参数能使患者预后好的临界值是多少.以Cox成比例的多变量分析为基础,选择可以独立影响预后的参数建立一个决定预后的决定树模型.结果与结论所有的定量评价与患者的生存期有显著关系.平均核的大小为36um2,有丝分裂3个/mm2;内皮细胞级分为2.5%;缺乏或出现肿瘤坏死;肿瘤细胞核级分为16%;M/V-index是有丝分裂50个/mm2.DNA计量分析和患者的生存期没有明显关联.但是,Ⅱ级伴有DNA改变的星行细胞瘤比不伴有DNA改变的Ⅱ级患者生存期要短.Ⅱ级与Ⅲ级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有丝分裂活性,一个有丝分裂象不能认为具有有丝分裂活性,必须找到几个有丝分裂象才能诊断Ⅲ级星形细胞瘤.高的有丝分裂活性标志着恶性度很高.Ki-67免疫染色可以用来识别增殖强的肿瘤区域.内皮增殖不能作为分级的决定性指标.依据手术患者的特征曲线,有无肿瘤坏死以及核分裂计数(以瘤组织中核分裂数3个/mm2为界)是在不同生存状况不同患者中为敏感和具特征性的.根据这两个参数对肿瘤进行分类,对提示预后差者有很重要的大意义.根据ROC曲线确定定量参数的理想分界点的值,以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程度为依据建立一个简单的决定树模型,统计学分析显示,此模型比1979年和1993年分级标准对预测患者的生存期更有指导意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张伟摘译徐庆中校对)

  • 美国病理医师训练浅谈

    作者:纪小龙;尹彤

    病理医师的成长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仅熟知理论无济于事,仅靠大量实践也不一定能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分析归纳和积累,因此,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来自于理论加实践再加思考之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吸收他人在训练中的有用经验,还是有帮助的.笔者收集整理美国病理医师训练的一些内容,供同道们参考.美国病理医师的训练始于医学生在医学院学习的第二年,在这期间,学生们用4-5个月的时间专门学习病理,主要采取讲大课,实验课(包括大体标本和显微镜观察),以及到医院轮转的形式.前两种形式与国内医学院的病理教学基本相似.同时,对病理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选择到医院的病理科去轮转,在那里主要采取小班教学,熟悉病理常规工作的一般流程.这些过程都在医学院二年级进行.

  • 对"原发多种碰撞癌1例"一文的一点看法

    作者:王科

    诊断病理学杂志编辑部:近读贵刊所载陆药丹、丁彦青两位老师的"原发多种碰撞癌1例"(2001,8:9)一文,觉得文题中"碰撞"一词用法不妥,致使文题不符.据许慧中对恶性碰撞瘤的含义:"同一器官或脏器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位置靠近,互相浸润,且相互无移行过度现象可见"(胃恶性碰撞瘤-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与乳头状腺癌并存1例.诊断病理学杂志,1997,4:117),这与纪小龙、刘爱军两位老师在"癌肉瘤"的病理诊断一文中,对"碰撞"一词的定义基本相同(诊断病理学杂志,1995,2:47).陆药丹、丁彦青文中三种癌发生于不同时间、不同系统、不同器官、互不靠近、也无浸润,应属异时性、不同系统(器官)的多原发性癌(黄萍.21例女性女性生殖器官相关的多原发性癌分析.实用癌症杂志,1995,10:203-204).以上所言,谬误难免,敬请编辑部并陆、丁二位老师斧正.

  • 疣状癌

    作者:杨立

    近年来在我国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误诊率的增加,在临床和病理外检工作中如何判断直径>0.5cm的乳头状或疣状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如何区分疣状生长的鳞癌、角化棘皮瘤、疣状癌及巨大尖锐湿疣;如何识别和处理疣状癌的癌前病变及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各种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问题的关键是要对疣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有所认识.现结合我科近年来的材料和文献复习介绍如下.1 疣状癌的本质与病因学研究1939年Lowenstein首先将疣状癌称为Buschke-Lowenstein 巨大尖锐湿疣.指出其在形态学上细胞分化好,基底膜完整,无弥漫浸润性生长.在生物学行为上只复发不转移,因此本质上是疣而不是癌.1948年Ackerman报道了13例疣状癌,命名为Ackerman瘤.提出这是一种生物学行为良性的恶性肿瘤.1981年MoCoy报道了87例口腔黏膜发生的疣状癌,男75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6.25:1,大部分为60-69岁的老年人.Mocoy提出:疣状癌是一种分化好的鳞癌,但具有很强的浸润性和较高的复发率.这一观点至今被国内各种病理专著所采纳.

诊断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