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진단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882
  • 国内刊号: 1007-8096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7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诊断病理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丁华野,周晓军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理学研究

    作者:董荣芳;张铭;郑丹枫;王盛兰;张燕;高子芬;钟延丰

    目的 用形态计量的方法明确不同程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病变的病理学特点,并分析其神经损伤程度与临床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①收集14例DPN患者及5例与糖尿病无关的尸检病例,进行腓肠神经活检;②光镜、电镜观察和判断神经病变;③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NF、MBP、PMP22和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观察神经病变情况,特别是Schwann细胞的功能状态;④从轴索、髓鞘、Schwann细胞、血管、神经束膜5个方面,应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DPN病变特点:①有髓纤维密度显著降低,而小直径纤维数量增加并对应较大的g-ratio值(尤其是轻度病变)时,说明髓鞘脱失与再生并存;②轴索病变显著,髓鞘改变较轻,提示轴索变性可能是造成有髓纤维减少的主要原因;③Schwann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5),但并不形成新的髓鞘,且MBP和PMP22表达下调,提示新生Schwann细胞功能异常;④微血管病变主要为管壁基底膜样物质沉积,管壁结构不清,管腔狭窄;⑤神经束膜增厚是DPN特征性病变,主要是束膜细胞外基质增加所致.结论 本实验显示,DPN的病理特点为有髓纤维数目明显减少,轴索变性,脱髓鞘,Schwann细胞增生,血管壁基底膜样物质沉积,神经束膜增厚.DPN病变程度常与临床表现不一致,因此腓肠神经活检对诊断和研究DPN非常重要.

  • t(6;11)(p21;q12)转录因子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闫风彩;石峰;周全;高颖;张继新;昌红

    目的 探讨t(6;11) (p21;q12)转录因子EB(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对1例t(6;11) (p21;q12) 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边界清楚,切面灰黄、灰红色伴出血囊性变.镜下肿瘤由大、小两种细胞构成,大细胞呈巢状、腺泡样,乳头状排列;小细胞围绕透明基质呈特征的“玫瑰花环”样结构,瘤细胞胞质透明,部分嗜酸.免疫组化:TFEB、HMB45和melanA(+).鉴别诊断主要有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及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等.结论 t(6;11) (p21;q12) 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肿瘤,明确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 甲状腺肿瘤组织中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检测

    作者:高颖;沈兵;张建英;石峰;昌红;慕小京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V600E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144例甲状腺石蜡组织中BrafV600E基因突变.结果 122例甲状腺癌中发现BrafV600E基因突变77例,突变率为63.1%.BrafV600E基因突变与年龄、性别、肿瘤良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以及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的被膜侵犯及广泛转移有关(P<0.05).22例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BrafV600E基因均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BrafV600E基因可以作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生物标记物,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突变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性质及肿瘤大小有关.

  • 乳腺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杨直;张洪生;黄培生;王丽;高爱明;魏小杰

    目的 探讨乳腺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细胞瘤(PIL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例乳腺PILA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进行随访及文献复习.结果 该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薄壁囊状扩张的大小不等血管腔隙,腔内衬覆内皮细胞及鞋钉样瘤细胞.管腔内瘤细胞排列呈乳头状皱褶和玻璃样变轴心.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34、CD31、vimentin和bel-2(+).随访6年无复发、转移,预后良好.结论 乳腺PIL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交界性血管性肿瘤,组织学形态易与多种良性、恶性血管性肿瘤混淆.经扩大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 深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唐雪峰;郭乔楠;王亚丽

    目的 探讨深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6例深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35 ~ 48岁,平均年龄42.2岁.肿瘤位于外阴部3例,臀部2例,盆腔1例.6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其中3例复发.肿瘤大径6~ 14 cm,平均9.3 cm.肿瘤表面欠光滑,切面实性、灰褐色,质中偏软、黏液状.镜下见肿瘤界限不清,浸润周围组织,黏液背景上分布形态较一致的短梭形、星芒状的瘤细胞,细胞排列疏松,异型性小.肿瘤内含有扩张的薄壁血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desmin、ER和PR(+).结论 深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少见,好发于中年女性的会阴、盆腔、臀部.侵袭性和复发性是重要的临床特点,属于中间性肿瘤.病理诊断容易漏诊.形态上须与多个软组织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

  • 皮肤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王晓开;宋福林;秦海明;匡丽

    目的 探讨皮肤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B-IV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1例B-IV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患者女性,67岁.临床表现为发热伴双侧大腿内侧红斑,后形成硬块,不痛不痒,双下肢浮肿.血化验显示全血细胞进行性降低;骨髓穿刺未见异常.皮肤活检镜下见皮下脂肪层毛细血管内有较大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LCA、CD3(背景细胞)、CD20和C-myc(+),bcl-2少数(+),bcl-6散在(+),mum-1少部分(+);CD10和CD5(-).Ki-67阳性指数>30%,EBER原位杂交(-),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结果发现有单克隆性增生的B细胞亚群.确诊后采用R-CHOP方案化疗1个疗程,体温恢复正常.结论 B-IVL为一种较为罕见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常累及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可累及肾、肺、肾上腺、胃肠道和软组织等全身多个脏器,约30%病例累及皮肤,好发于下肢,病变多局限于血管内;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病预后差,联合化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 肺内多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龙琼先;吴才良;唐治蓉;刘欣雅

    目的 探讨肺内多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肺内多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生、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 患者男性,52岁.CT示左胸下部可见软组织团块.大体示肺组织切面见弥漫分布的多个结节,大者直径5 cm,小者直径0.5cm.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构成,排列成束状和编织状,细胞形态似纤维母细胞,核分裂象2个/10HPF,胶原化的纤维间质较少.免疫组化示CD34、CD99和vimentin(+),PCK、S-100、SMA、CD117和D2-40(-).结论 肺内多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罕见,由于其大体表现特殊,容易误诊为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 酷似椎管脊膜瘤的丝虫肉芽肿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娜;桂秋萍

    目的 探讨椎管内丝虫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HE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椎管内丝虫病的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患儿男性,3岁.以突发性颈部疼痛伴高热为主要表现.MRI检查示颈4~6椎体水平椎管内占位.手术摘除肿物.镜下显示为炎性肉芽肿性病变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反应,部分病变中心区可见线状虫体以及微丝蚴;PAS特染阳性.病理诊断为寄生虫性肉芽肿.结论 椎管内丝虫病实属罕见病例,文献中也仅 有数例报道,发生在儿童且伴有高热极易误诊,需在鉴别诊断时加以考虑.

  •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王艳芬;刘标;时姗姗;余波;周晓军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MGNE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报道1例罕见的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WSRl基因融合情况.结果 肿瘤位于小肠,病变在黏膜下,周界不清,明显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主要呈弥漫片状、巢状、假乳头状排列;瘤细胞呈上皮样、卵圆形、梭形,胞质嗜酸或透明,核圆形或卵圆形,呈空泡状,核仁不明显,偶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可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一致性SOX10、S-100和vimentin(+),部分瘤细胞CD56、Syn和NSE(+),Ki-67增殖指数3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WSRl基因重排.结论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对该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且需要与其他肿瘤如单相型滑膜肉瘤、胃肠间质瘤以及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等鉴别.EWSRl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及鉴别诊断.

  • 恶性间皮瘤10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安云霞;韦立新

    目的 研究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00例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探讨其鉴别诊断.结果 恶性间皮瘤男性较女性多见,平均年龄53岁,病变部位广泛,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肿瘤组织学形态复杂,组织排列多变,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化:ealretinin (93/100)、CK5/6 (63/79)、D2-40(24/37)和WT-1(8/17)(+).结论 恶性间皮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以病理形态为主并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综合考虑,但要重视鉴别诊断.

  • 肾嫌色细胞癌伴骨化及脂肪化生1例

    作者:雷复华;崔会峰;尚庆军;李提伟;李静

    患者女性,78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每晚起夜4~5次,无尿痛、尿血,无排尿费力、中断,一直未治疗,症状逐渐加重.1个月前出现阵发性腰痛,左侧重,无恶心、呕吐、寒战发热;1周前CT检查示左肾见一大小5.3 cm×4 cm的等密度肿块影,并可见多发点状钙化影,轮廓光整.考虑为左肾癌.查体:左肾区轻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左输尿管上段走行区轻压痛,膀胱区空虚,均未触及明显包块.术中见左肾肿瘤位于中下极,3 cm×4 cm大小,有包膜,其内可见钙化灶.行左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 小肠多发性憩室并肠梗阻1例

    作者:郝华;徐芬;张昕昕;冯琼;苏晓燕;李庆;雷浪

    患者女性,6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胀痛不适4天,呈阵发性隐痛,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少量黄色液体,呕吐后腹痛缓解.起病以来未排气、排便,伴有发热,体温达38.2℃,无寒战、头晕、乏力.入院后予以灌肠、补液对症支持治疗,腹部胀痛无明显缓解.腹部CT示空肠远端粪石并肠梗阻,盆腔少量积液.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6.01×109/L,中性粒细胞90.6%,钠、氯均低于正常值.

  • 卵巢甲状腺肿合并阑尾异位甲状腺1例

    作者:朴美慈;金仁顺

    患者女性,59岁.已绝经.左下腹疼痛伴包块就诊.B超示剑突下至盆腔内可见无回声不规则区,腹腔积液少量,深度1.1cm,提示腹腔内囊实性占位,卵巢癌待查.患者全麻下行子宫+左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子宫萎缩,左卵巢3 cm×3 cm大小,多房分叶状,阑尾表面充血,盆腔淋巴结无肿大,大网膜无显著变化.病理检查巨检:子宫9 cm×4 cm×2 cm大小,左输卵管7 cm×0.8cm,卵巢肿物大小25 cm×14 cm ×8 cm;切面呈多房囊状,内含清亮液体,部分钙化.

  • 宫颈鳞状细胞癌转移至十二指肠1例

    作者:袁修学;袁静萍;杨月红

    患者女性,54岁.上腹痛10余天伴呕吐入院.肠道CT检查示十二指肠水平段管壁异常增厚,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肠系膜根部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胃十二指肠淤滞;肝多发低密度占位.肺部CT检查正常.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近横部狭窄溃烂.患者3年前患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伴左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行根治术并化疗.病理检查 巨检:胃镜活检组织,灰白色,米粒大小1枚.镜检:在十二指肠黏膜组织边缘可见成片状分布的低分化鳞状癌细胞(图1).免疫组化:CK5/6、p63和p16(图2)均(+),CK18、CEA、villin、CDX2、TTF1和napsinA均(-),Ki-67阳性指数90%.

  • 膀胱复合性小细胞癌1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印;何海生;谷国梅;李清苗;段盼盼;田永京

    膀胱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SCCB)临床十分少见,近年文献报道有增多趋势,发病率已由每0.05/10万上升至0.14/10万,约占原发膀胱恶性肿瘤的0.7%[1].SCCB常与其他类型膀胱癌混合存在,形成复合癌,常见的是尿路上皮癌和鳞状细胞癌[1-4],而同时复合3种其他类型的小细胞癌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SCCB,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 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病例分析

    作者:亢姝娇;赵小原

    我国葡萄胎发病率为1∶1290次妊娠,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约占葡萄胎的2.5%~5%[1],其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0.005%~0.01%.根据1987年关于葡萄胎的分类,又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CHAF)及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别(partial hydatidiform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PHAF).PHAF的染色体核型为三倍体,而CHAF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本文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CHAF,并复习文献中的28例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讨论.

  • Mcmp4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作者:韩丽霞;安凤玲;李小琴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是一组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调控因子,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增生程度呈正比,是近年来发现的标志细胞增殖活性的新指标,与肿瘤细胞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cmp 4是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作用.通过检测Mcmp 4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Mcmp 4对胃癌前病变的提示作用以及在胃癌诊断、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方面的意义.

  • 肾集合管癌4例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淼;宋国巍;邹亚斌;金美善;王瑾;郭亮

    肾集合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肾髓质锥体Bellini 集合管的少见高度恶性上皮性肿瘤,占所有肾恶性上皮性肿瘤<1%[1].由于报道的病例数目相对较少,故可能误诊为其他恶性肿瘤.本文报道4例肾集合管癌,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和吉林省人民医院2009-12—2014-02间肾癌手术标本1070例,其中4例病理诊断为集合管癌,占同期肾癌0.37%.4例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62 ~ 76岁.临床症状表现为血尿1例,腰部疼痛2例,CT检查发现肾肿物1例.2例术后半年内死亡,1例术后随访2个月仍存活,1例失访(表1).

    关键词: 肾癌 临床病理 诊断
  • 病理免疫组化质量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

    作者:马喆;王洪岩;袁东辉;威昊;张传山

    免疫组化技术在辅助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中经常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对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本文就人工免疫组化染色技巧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一些总结.1 免疫组化过程及注意事项1.1组织固定目的是为了保存良好的组织形态及结构,防止组织自溶.所以标本离体后30 min内应剖开固定或低温保存,固定时间以8~24 h为宜,4%中性甲醛渗透力强,固定均匀,抗原保存好[1],为首选固定液.

  • 消化道内窥镜活检组织切片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作者:赵敏;章如松;何燕;王璇;周晓军;马恒辉

    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是目前外科诊断病理学的重点之一.大部分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消化系统的肿瘤是经消化道内窥镜活检确诊的.由于消化道内窥镜活检组织细小、易于破碎,造成了其组织制片较其他组织制片操作难度相对大.所以,在外科病理诊断工作中,做好消化道内窥镜活检组织制片是病理常规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消化道内窥镜活检组织制片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探讨.

  • 解读第4版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命名及分级变化

    作者:沈丹华

    解读第4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有关宫颈鳞状上皮和腺上皮癌前病变的命名及分级变化.

  • 甲状腺乳头状癌高细胞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成殷;崔全才

    甲状腺乳头状癌高细胞亚型(TCV)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预后较差的一种亚型.由于诊断标准中对高细胞的高度及比例尚有争议,目前对高细胞亚型未达成共识.微小乳头状癌也可出现高细胞亚型改变,但其总体预后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病理诊断对这种特殊成分的明示能对临床治疗有所提示.BRAF在高细胞亚型 乳头状癌中的高突变率可能是今后研究并治疗这类疾病的重要方向.

  •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病理技术实验室中的应用

    作者:汤鸿;唐威;张熔熔

    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精细化管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于1911年提出,其精髓就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3].病理技术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就是细化分析制片操作流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实验室每个领域的工作,明确工作标准、落实管理责任、制定出符合本实验室实际的质量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标准操作程序(SOP)[4].

    关键词:
  • Her-2检测中抗原修复时间优化探讨

    作者:罗志飞;郑艺菲;蓝永洪;牛海艳

    Her-2在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肺腺癌、肾细胞癌中过表达,现已是临床上对乳腺癌和胃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准确检测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对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目前普遍采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Her-2的表达,其检测过程多为手工方式,无统一的操作流程,往往导致阳性检测结果不一.本文以乳腺癌组织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修复时间对He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佳的抗原修复时间,以期为临床IHC检测标准化提供参考.

诊断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