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联合道家认知疗法对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观察联合道家认知疗法对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指导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道家认知疗法.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第1、3、6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HAMD)量表评价焦虑和抑郁情绪并统计分析其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及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脑卒中家族史的比例、受教育年限)、治疗前HAMA、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第1、3、6个月时的HAMA和HAMD评分的减分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3、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对照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变化不明显.结论 联合道家认知疗法能够减轻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两个新的分别来自父母的SLC26A4的突变导致复合杂合突变型甲状腺耳聋综合征
目的 探讨一例甲状腺耳聋综合征的基因突变和遗传方式.方法 描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断学特征,并使用二代测序筛查和一代测序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检测患者及家庭成员的SLC26A4基因全外显子序列,绘制其遗传系谱.结果 20岁女性患者,在本院内分泌门诊发现聋哑合并甲状腺肿大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TSH为7.410 mIU/L)而考虑Pendred综合征可能;检查发现甲状腺为弥漫性肿大合并结节样变,CT显示双侧中耳导水管对称性扩大,甲状腺放射性摄碘率明显增高.全外显子测序发现,父源性等位基因突变为c.1686-1687(E1)之间插入A(c.1686_1687ins A),母源性突变为c.2086(E18)C >T的无义突变,导致患者两个等位基因均缺陷而发病.既往尚无此突变报道.结论 SLC26A4两个等位基因分别出现了c.1686_1687(E1) ins A框移突变和c.2086(E18)C>T无义突变而导致患者发病,且这两个突变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99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总结,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依据是否合并心包积液分为积液组(48例)与非积液组(51例),单因素分析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行前向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将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结果 积液组与非积液组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三碘甲状原氨酸(TT3)、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LDH、E峰、A峰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的独立影响因素;A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与多种因素相关,控制这些因素对临床诊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症 心包积液/并发症 -
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同步化疗对Ⅲ期食道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同步化疗(PF化疗)对Ⅲ期食道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经专家确诊的62例Ⅲ期食道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1例进行PF化疗,观察组31例进行PF化疗与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近、远期肿瘤控制率、急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肿瘤治疗有效率(80.65%)高于对照组(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放射性食道炎Ⅰ~Ⅲ级、放射性支气管炎Ⅰ~Ⅲ级、急性骨髓抑制反应Ⅰ~Ⅲ级的发生率为58.06%、35.48%、32.26%,低于观察组83.87%、64.52%、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第1、2、3年的生存率及肿瘤局部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同步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Ⅲ期食道癌患者的肿瘤近期疗效、肿瘤控制率及生存率,但加剧了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
N末端B型利钠肽原联合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对心力衰竭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心力衰竭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178例,通过医院病案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及患者入院时的NT-proBNP、血浆GDF-15水平,运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178例研究对象,其中89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外89例未发生心力衰竭的其他疾病患者为对照组.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772,敏感度为73.2%,特异度为79.7%.GDF-15诊断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796,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80.2%.GDF-15联合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921,敏感度为89.21%,特异度为95.44%.结论 NT-proBNP联合血浆GDF-15对于心力衰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早期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并低血压状态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另行早期运动康复,对照组则不予进行.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多巴胺用量、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MAP提高,BNP明显下降,LVEF明显增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多巴胺使用总量、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运动康复对急性心梗并低血压状态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制与心功能改善有关.
-
sutureless技术治疗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安全性
目的 评价sutureless技术在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14例sutureless技术治疗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全组患儿均在全麻浅-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矫治术.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2~38个月,无再次手术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82.4 ±38.4)min,体外循环时间(102.4±24.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5.3±17.8)min.ICU停留时间(195.4±52.7)h,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49.4±22.8)h,术后住院时间(15.3±4.6)d.术后并发症4例,包括术后出血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结论 对于病情严重的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行手术矫治安全有效,经心包斜窦sutureless技术可以充分保证吻合口通畅及减少术后吻合口再狭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存.
-
劈肱三头肌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劈肱三头肌入路垂直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肱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40 ~ 65(中位年龄58.5)岁.根据AO分型标准均为C型骨折,其中C1型3例,C2型5例,C3型4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例(Gustilo-Anderson Ⅰ型).手术均采用肘后正中切口,劈肱三头肌入路显露肱骨远端,垂直双钢板固定骨折.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时间10 ~ 20(中位数14.5)个月,术后复查X线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情况.C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 劈肱三头肌入路垂直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能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与无肝硬化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合并肝硬化和无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围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6例行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检查诊断是否合并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n =376)、无肝硬化组(n=140),比较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以及1、2和3年生存率.结果 肝硬化组较无肝硬化组有较高的术前检查总胆红素水平、较低的血小板水平、较长的凝血酶原时间、较多的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8%vs24.3%,p=0.040)和术后肝功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1.4%vs 21.4%,P=0.026)较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合并肝硬化(RR:5.123,95% CI:4.212~7.235)及术中出血量>500 rnl(RR:3.289,95% CI:2.592 ~8.348)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肝硬化组1、2、3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5.4%、47.1%和38.3%,无月于硬化组分别为72.9%、54.3%和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及肝功能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合并肝硬化是术后并发症的预测因素.
-
一步法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目的 通过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确定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作用.方法 对8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应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症状缓解后再考虑胆囊切除术等确定性的手术.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预后转归进行总结,以确定胆囊穿刺引流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8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45例,女42例,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84例患者在症状缓解后,施行胆囊切除术及肝脏部分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等手术治疗.3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症状缓解拔除引流管.全部患者痊愈出院,其中10例患者发生引流管出血、引流管脱落、堵塞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如果身体情况不适合急症胆囊切除术,可以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等症状缓解后再行手术治疗.胆囊穿刺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脂联素与铁蛋白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铁蛋白(FRT)的表达水平及与脓毒症转归、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6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普通脓毒症组(30例)和严重脓毒症组(32例);选取25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采集临床资料并留取入院第1天血清标本,ELISA检测APN和FRT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APN、FRT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APN、FRT对预后早期预测的统计学效力.结果 62例脓毒症患者中,死亡19例,病死率30.65%.与普通脓毒症及对照组比较,严重脓毒症患者入院时WBC和FRT表达水平明显更高,PLT、ALB和APN表达水平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入院时FRT与急性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WBC呈正相关,与ALB、PLT呈负相关;入院时APN与APACHEⅡ评分、WBC呈负相关,与PLT呈正相关(P<0.05).FRT和APN早期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912(P<0.001)和0.609(P =0.204).结论 FRT有助于早期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APN可反映脓毒症严重程度,但不能早期预测患者预后.
-
子宫动脉栓塞术预防产科大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预防作用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切口妊娠、胎盘植入及前置胎盘患者共37例,在流产、刮宫术前2~3d行预防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保宫率),并记录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3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清除宫内胎盘组织,手术成功率及保宫率100%.术中出血少,平均25 ml.术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快,术后随访6~18个月,3个月后月经均恢复正常,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预防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8例消化性溃疡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所有患儿均予以禁食、止血、输血、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独使用奥美拉唑,观察组奥美拉唑和奥曲肽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大出血具有安全可靠、见效快、止血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40例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40例患者的预后以及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140例,根据患者伤后2个月的GOS评分分为观察组(GOS评分4~5分)和对照组(GOS评分1~3分),观察两组患者的入院时间、血糖、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血氧饱和度、GCS评分以及收缩压等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氧饱和度以及收缩压[(4.56 ±0.68) mmol/L、(89.45±12.89)%、(92.45±10.26)mmHg]低于对照组[(8.97±1.02) mmol/L、(95.78±20.45)%、(112.56±21.56) mmHg],观察组患者入院时间[(56.47±5.89) min]短于对照组[(92.45 15.4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基础疾病、GCS评分、ISS评分、血小板计数、胸腹部损伤、休克、伤后时间等因素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伤后2个月时GOS评分1~3分为因变量,采用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诸多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9.0 kPa、GCS评分≤8分、伤后时间≤2 h、胸腹部损伤、休克、有基础疾病以及ISS评分≥25分等7个变量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良好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 收缩压、基础疾病、ISS评分、GCS评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休克等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有氧运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梗死模型组(n=8)、有氧运动组(n=8),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作前壁心肌梗死模型.10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蛋白(COL1 a1)、Ⅲ型胶原纤维(COL3a1)基因表达,以及massoon心肌染色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大鼠CTGF、COL1a1、COL3a1基因表达、CVF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与心肌梗死组相比,有氧运动组CTGF、COL1 a1、COL3a1基因表达、CVF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以通过调控CTGF因子的表达,抑制胶原蛋白沉积从而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程度.
-
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MPVTT时APVS栓塞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肝癌伴有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患者在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过程中采用APVS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TACE+门静脉支架+APVS栓塞手术治疗的59例肝癌伴MPVTT、APV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门静脉造影复查结果及压力测定,随访并对比远期预后.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白蛋白、血小板(PLT)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PT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后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前、支架植入后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后门静脉压力水平低于支架植入前(P<0.05),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水平低于支架植入前和支架植入后(P<0.05);治疗后12个月,存活28例(47.46%);治疗后24个月,存活11例(18.64%);本组患者失访3例,24个月的中位生存时间16.5个月.结论 肝癌伴有MPVTT、APVS患者在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过程中采用APVS栓塞治疗能够改善肝脏供血情况,减轻门静脉压力,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185例自主循环恢复的心肺复苏患者出院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回顾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心肺复苏(CPR)患者的出院时生存率,脑功能分级(CPC)状况,分析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ROSC的CPR患者(以下简称ROSC-CPR)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85例ROSC-CPR患者,男110例(59.5%),年龄(67.15±17.64)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28.80 ±7.16)分.总体出院生存率30.3% (56/185).存活组和死亡组相比,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以及目标温度管理使用的比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出院生存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心源性因素多见,但CPC功能恢复良好者(1级+2级)仅为16例(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越高、CPR至ROSC的恢复时间≥10 min、复苏地点为院外者是患者出院生存的不利因素(P<0.05).而发生在后4年、病因为心源性者是患者出院生存的有利因素(P<0.05).结论 本院ICU中ROSC-CPR患者出院生存率,尤其CPC达到较好状态的比例仍然低下.缩短CPR至ROSC的时间,加强复苏术后亚低温治疗对本院未来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帮助.
-
母体风险因素和胎盘炎症性病变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儿坏死性结肠炎发病和母体风险因素及胎盘炎症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同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180例存活单胎早产儿及孕产妇(妊娠期< 32周),记录产妇的年龄、BMI、经产情况、产前类固醇和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母体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差异计数和胎盘组织进行检测.根据Bell分级标准Ⅱa级及以上定义为患有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基于双变量模型和多变量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的早产儿中14例诊断患有坏死性结肠炎(7.8%,包括11例Ⅱ级和3例Ⅲ级),其中有1例死亡(7.1%).母体血液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OR=1.07,P=0.002)、经产(OR=3.39,P=0.013)和早产儿出生体重(OR=0.06,P=0.01)可以作为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重要预测因子;出生后24 h内早产儿血液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P =0.65)不能作为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预测因子;临床绒毛膜羊膜炎(P≥0.99)和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P=0.46)及脐带炎症(P=0.21)不能作为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预测因子.结论 母体血液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经产、早产儿出生体重和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之间存在相关性,而早产儿血液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临床和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及脐带炎症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之间无相关性.
-
叉头框C2、 Vimentin及E-cadherin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研究叉头框C2(FOXC2)、Vimentin及E-cadherin蛋白在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结直肠腺癌中的作用及FOXC2与EMT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FOXC2、Vimentin及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各指标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及FOXC2与EMT的相关性.结果 FOXC2、Vimentin及E-cadherin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40.2%和26.5%,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0和63.3%.与癌旁组织相比,FOXC2、Vimentin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而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FOXC2、Vim-entin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1%、67.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35.6% (P<0.01)、20.3% (P <0.01);E-cadheri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16.3%,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3.9%,P<0.01).FOXC2、Vimentin在T1 +T2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25.0%,明显低于T3+T4期阳性表达率83.3% (P <0.01)、76.7% (P <0.01);E-cadherin在T1 +T2期组阳性表达率为33.3%,显著高于T3+T4期阳性表达率10.0% (P <0.01).结直肠腺癌组织中FOXC2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EMT可能促进结直肠腺癌的发展转移,FOXC2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EMT且通过EMT促进结直肠腺癌的恶性进程.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连续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快速康复足踝部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连续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快速康复足踝部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拟行单侧足踝部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n=30).A组行超声引导下单次股神经阻滞和连续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放置坐骨神经周围导管,术后经神经周围导管采用0.2%罗哌卡因实施患者自控镇痛;B组行k-3硬膜外穿刺并置管,术后行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记录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中输液量及麻黄碱使用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静息/运动疼痛数字评分(NRS)、患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麻醉后各时点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B组(P<0.05),术中输液量及麻黄碱使用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静息和运动NRS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明显多于A组(P<0.05).A组术后24 h内的患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股神经联合连续胭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患肢运动阻滞轻微,有利于足踝部外科患者的快速康复.
-
雷公藤甲素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TP)对卵巢癌SKOV-3细胞株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株并用不同剂量的TP(1×10-6 mg/ml、1×10-5 mg/ml、1×10-4 mg/ml、1×10-3 mg/ml)进行处理,以不含TP的IMEM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处理后12、24、48 h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细胞凋亡率;处理后48 h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凋亡分子、侵袭分子的mRNA表达量.结果 (1)不同剂量TP处理后12、24、48 h时,同一处理时间点,TP处理剂量越大、SKOV-3细胞的凋亡率越高,同一处理剂量,TP处理时间越久、SKOV-3细胞的凋亡率越高,TP能够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增加细胞凋亡率;(2)不同剂量TP处理后48 h时,TP处理剂量越大,细胞色素C(CgC)、Bax、Caspase-3的mRNA表达量越高,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MMP9、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量越低;TP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增加CytC、Bax、Caspase-3的mRNA表达量,降低Bcl-2、MMP2、MMP7、MMP9、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量.结论 TP能够诱导卵巢癌细胞株凋亡,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细胞侵袭是TP发挥促凋亡作用的分子机制.
-
血浆B型脑钠肽浓度与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浓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观察本院急诊/ICU收治的发病6h内入院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6例,收集入院时头部CT、生化指标、GCS评分等临床资料,并检测入院6h内、第3天及第7天血浆BNP浓度.同时选择本院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患者脑出血量,分为大量出血组(>30 ml),中量出血组(10 ~30 ml)和小量出血组(<10 ml);根据患者GCS评分,分为>8分组和≤8分组;根据入院后第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不同时间点BNP浓度与脑出血量、GCS评分的关系,探讨入院6小时内BNP浓度对患者第28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3个时间点检测的BNP浓度均随着急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入院时GCS评分降低而升高.小量出血组患者入院6h内BNP浓度较对照组有轻度升高(P =0.094),中量及大量出血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入院6h内BNP浓度与患者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551,P=0.000).GCS>8分组入院6h内B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GCS≤8分组较对照组及GCS>8分组均有明显升高(P均<0.01),入院6h内BNP浓度与患者入院时GCS评分成负相关(r=-0.532,P=0.000).以入院6h内BNP> 168 pg/ml为阈值来预测患者28 d死亡率,AUC为0.814,敏感度75.0%,特异度81.4%.结论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BNP浓度随着脑出血量增加和入院时GCS评分降低而升高.脑出血患者入院6h内BNP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预后营养指数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79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组织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每位患者的PNI值,根据所有患者的PNI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PNIQ0-25组、PNIQ25-50组、PNIQ50-75组、PNIQ75-100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各组无进展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 (1)PNIQ0-25组、PNIQ25-50组、PNIQ50-75组、PNIQ75-100组比较,年龄、是否吸烟、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NIQ0-25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1.5个月(95% CI:6.6~15.4),3年生存率为6.7%;PNIQ25-50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2.2个月(95% CI:9.1 ~ 18.0),3年生存率为6.4%;PNIQ50-75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4.1个月(95% CI:8.7~13.3),3年生存率为11.4%,PNIQ75-100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5.0个月(95% CI:12.3~17.8),3年生存率为11.6%.经Log-rank法检验,四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6,P=0.001).(3)PNIQ0-25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0个月(95% CI:4.3 ~5.6),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4%;PNIQ25-50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4个月(95%CI:4.7~8.1),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3%;PNIQ50-75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4个月(95% CI:6.0~8.7),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1%,PNIQ75100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9个月(95% CI:6.4~10.8),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3%.经Log-rank法检验,四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7,P=0.000).结论 PNI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MicroRNA-9通过下调TGFBR2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目的 探讨MicroRNA-9 (miR-9)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 设计合成miR-9特异性模拟物(miR-9 mimics),将其转入肝星状细胞中,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验证miR-9 mimics转染细胞中miR-9的变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R-9 mimics后其潜在靶点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2(TGFBR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9 mimics后,检测肝星状细胞中miR-9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过表达miR-9后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蛋白分别降低约(44±2)%和(50±3)%(P<0.0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约(48±4)%(P<0.01),TGFBR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过表达miR-9可抑制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和细胞增殖,此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BR2的表达来实现.
-
雷公藤甲素对MV4-1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RAS/ERK/MAPK通路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MV4-11的增殖、凋亡影响及RA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通路相关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TP分别处理MV4-11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FLT3、RAS、ERK、叉头框蛋白M1(FOXMl)、c-My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TP处理MV4-11细胞后,其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10、20 nmol/L的TP分别处理MV4-11细胞,48h的凋亡率分别为(17.30 ±0.56)%、(35.77±0.55)%,72 h的凋亡率分别为(49.83±0.45)%、(68.90±0.75)%;PCR显示FLT3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RAS、ERK、FOXM1、c-Myc的mRNA的表达均降低.结论 TP能明显抑制MV4-1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RAS/ERK/MAPK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诊断中运动诱发试验的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与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作期与缓解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被确诊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45例(病例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测定血清钾、肌酸激酶、甲状腺功能等相关生化指标.进行运动诱发试验(ET)测定并观察50 min,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的降低率≥33%即为ET阳性.分析ET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相关生化检查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中ET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0% vs3.3%,P<0.01),并且在>20 min后波幅下降趋势明显,其波幅降低百分比在30 min[(37.8±13.2)%vs(6.2±3.2)%,P<0.01]、40 min[(40.3±17.6)%vs(3.2±1.9)%,P<0.01]、50 min[(45.26±19.9)% vs(-5.1 ±2.6)%,P<0.01]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血清钾与肌酸激酶水平呈负相关(r=-0.483,P=0.024).病例组经过治疗一周后复查ET,其阳性发生率无明显变化(80.0% vs 71.1%,P=0.824).结论 运动诱发试验是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诊断中重要的客观依据之一,且不受治疗及受检时间的影响.
-
不同喉病变组织中促凋亡和侵袭基因表达及相关增殖蛋白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喉病变组织中促凋亡及侵袭基因的表达,并检测增殖相关蛋白及增殖抑制基因含量,探讨其对喉疾病发生作用机制及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于本院经临床明确诊断的喉癌、喉癌前病变、声带息肉患者共计88例,经手术切除后,切取病灶部位的标本适量,检测组织中促凋亡基因、促侵袭基因、增殖相关蛋白、增殖抑制基因含量.结果 喉癌组促凋亡基因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NOX1)、大肿瘤抑制基因1(LATS1)含量均低于癌前病变组和息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促侵袭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含量均明显高于喉癌前病变及声带息肉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增殖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E2F1明显低于癌前病变组和息肉组,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Bmi-1、Livin含量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和息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增殖抑制基因转录调节因子(DEC-1)、蛋白激酶16 (IKK16)、大肿瘤抑制因子(LAST-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c-myc启动子结合蛋白(MBP-1)含量明显低于癌前病变组和息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实验喉癌组织中促侵袭基因含量高于其它病变组织,促凋亡基因、增殖相关蛋白及增殖抑制基因含量低于其他病变组织,病变组织中促凋亡及侵袭基因的表达水平、增殖相关蛋白及增殖抑制基因含量与喉癌发生具有相关性,对喉部疾病预防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
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表达及杀菌功能的变化
目的 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及杀菌功能变化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30例稳定期SLE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NC).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评估SLE病情活动度,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icogreen试剂盒测定NETs数量,菌落计数法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NET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率,ELISA测定诱导生成的NETs上弹性蛋白酶(NE)、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及活性.结果 与NC组相比,SLE组血浆中NETs数目无明显变化(P>0.05),但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中性粒细胞生成的NETs明显增多(P<0.05),总体杀菌活性明显降低(P<0.05),NETs相关杀菌蛋白MPO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稳定期SLE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体外更易诱导NETs表达,但表达的NETs杀菌功能明显下降,提示SLE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存在杀菌功能缺陷,可能与杀菌蛋白MPO活性降低有关.
-
应用扇形束兆伏级CT研究鼻咽癌断层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
目的 应用扇形束兆伏级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VCT)研究鼻咽癌断层调强放射治疗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探讨影响摆位误差的因素,为制定临床靶区外的计划靶区边界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5年9月37例在本院接受断层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于每日常规摆位后、断层调强放射治疗前行MVCT,并与计划CT匹配,纠正摆位,获取每次摆位误差.通过MPTV =2.5∑ +0.76[MPTV:计划靶区(PTV)外放边界;∑:系统误差;6:随机误差]计算MPTV.结果 37例鼻咽癌患者在三维方向的体位校正前各方向和旋转角度的误差绝对值均值分别为左右方向(2.102 ±0.040 6)mm;头尾方向(1.490±0.034 8)mm;前后方向(1.306±0.335)mm和旋转(1.392±0.038 4)°,分次间三维方向位移随时间逐渐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误差调整前各方向MPTV为左右方向3.467 5 mm,头尾方向2.979 5 mm,前后方向2.888 5 mm,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摆位误差的因素有体重下降、肿瘤退缩.结论 鼻咽癌断层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时应采用断层照射技术相关的MPTV,摆位误差随治疗时间逐渐增大,纠正摆位误差保证了断层调强放疗的精确实施.
-
TMT标记联合LC-MS/MS技术在分析非功能垂体腺瘤蛋白质组的重复性研究
目的 探索TMT标记联合LC-MS/MS技术在分析非功能垂体腺瘤蛋白质组的重复性以获得FSH+和FSH-非功能垂体腺瘤间的可靠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将两组样品抽提蛋白质、SDS-PAGE、胰酶酶解后,用6-plex TMT对两组样品肽段分别进行三次平行重复实验,然后用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成80个组分合并至18份,LC-MS/MS分析,运用Mascot搜索引擎(v.2.3.0)对串联质谱数据进行搜库.结果 SDS-PAGE电泳条带正常区分度较高,并且清晰可分辨,保证了本次实验的蛋白质样品质量.质谱数据校验表明鉴定的6 076个蛋白质及其中的4 666定量蛋白质的肽段长度符合胰酶酶解消化肽段的规律.对于两组样品分别进行三次TMT标记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分析发现:FSH+和FSH-组99%以上定量蛋白质的平均变异系数<20%,约100%的定量蛋白质平均变化倍数<1.6倍,两组组内相关系数均位于0.9 ~1,这说明TMT定量蛋白质组学在对每组样品分析均具有高的重复性.结论 TMT标记联合LC-MS/MS技术是一高通量和高重复性的有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
-
重症军团菌肺炎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例
患者,男,58岁,主诉“咳嗽1个月,加重伴发热咯血2d”于2016年5月17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1个月前淋雨后出现咳嗽,咳少量黄色痰,3周前患者感左上胸部隐痛,夜间不能平卧,在当地治疗后稍好转(具体不详).2d前症状加重,伴发热、畏寒寒战,体温高39℃,左上胸痛加重,伴胸闷、气促,伴咯血,次数多,量难以估计.2016年5月17日咯血量增多,晨测体温39.5℃,外院CT提示:“左肺上叶肺炎,建议纤支镜检查除外阻塞性肺炎,左侧少量液气胸,肺气肿”.为求进一步诊治,本院拟“重症肺炎”收住入院.查体:意识清,精神软,不能平卧,双侧瞳孔3.0 mm,对光灵敏,血压134/89 mmHg(1 mmHg =0.133 kPa),颈部及双侧锁骨上等处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无压痛,两肺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心率122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双下肢无水肿.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术后继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67岁,因“口腔血肿、牙龈渗血3个月余”,于2009年8月10日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查血常规:WBC9.3×109/L,HGB 153 g/L,PLT6×109/L;行腹部彩超未见脾肿大.尿常规:PRO(+),隐血(+-).自身抗体:抗核抗体弱阳性,其余抗体未见明显异常,排除结缔组织疾病.骨髓穿刺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达那唑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后采用脾栓塞方法治疗.
-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合并降结肠畸胎瘤一例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胆囊占位1周”于2016年1月27日入院.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有吸烟史30年(平均20支/d),有饮酒史10年(平均1两白酒/d).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颈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平软,Murphy征阴性.门诊彩超提示胆囊腔实性占位.入院后行全腹部CT提示:胆囊腔底部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结节影,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肝门处及腹膜后未及肿大淋巴结;降结肠中段前方见脂肪密度结节,其内见小钙化灶(图1).
-
肾穿刺术后巨大肾动静脉瘘介入治疗的经验教训一例
患者,女,53岁,于2015年1月6日因“发现血肌酐升高8年,加重2年”入住本院,患者10年前检查发现血肌酐升高后入住本科,并行肾穿刺活检术,肾穿刺活检病理为:IgA肾病(Ⅳ型,Hass分类).术后出现大出血并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血肌酐保持在100μmol/L,尿蛋白(+).4年前患者出现头晕症状,伴偶有视物模糊,颞侧血管搏动感,偶有气促,爬楼、长久行走时明显,查肌酐480μmol/L,24h尿蛋白2.64g.体格检查:BP 144/79 mmHg(1 mmHg =0.133 kPa),慢性病面容,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双下肢无浮肿.
-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治疗进展
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都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研究治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内的众多肿瘤过程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已被确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贝伐单抗,雷莫芦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尼达尼布等.笔者将对几种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药物进行综述.
-
Tpl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Tpl2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中重要的三级激酶,在MAPK途径等多种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Tpl2在多种肿瘤呈异常表达并参与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因此,揭示肿瘤中Tpl2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与潜在的干预靶点.
-
帕金森病伴疼痛的评估与治疗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以运动障碍为主,并伴有一系列非运动症状,比如疼痛.研究认为,40%~ 85%的PD患者合并疼痛,性质以骨骼肌肉痛及肌张力障碍相关性疼痛较多.PD伴疼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目前临床上缺乏统一的评估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对PD伴疼痛的评估与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减重(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尤其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广泛开展.通过查阅国内外近5年内减重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获得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胃旁路术(RYGB)后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80% ~ 85%,且治疗效果可长期保持,因而RYGB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作者所认同.本文就RYGB治疗2型糖尿病做一综述.
-
COX-2抑制剂与丙泊酚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环氧酶2(COX-2)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引起免疫逃避.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常见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是肿瘤患者多模式镇痛不可缺少的环节.丙泊酚具确抑制COX-2的抗肿瘤作用,引发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联系COX-2抑制剂抗肿瘤作用机制,探讨丙泊酚在肿瘤围手术期麻醉中应用价值,为实现“精准麻醉”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范围广的表浅平坦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早期且范围广的表浅平坦型(0~Ⅱb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C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8例早期0~Ⅱb型ESCC及癌前病变患者,病变长度5~ 13 cm,食管受累周径为9/12 ~ 11/12周;均在内镜下用HALO射频消融系统进行RFA,观察患者治疗后1年的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初次治疗3个月后经内镜检查完全缓解率约为69.2%(54/78),随访时间内追加RFA 1~4次,12个月后经内镜检查完全缓解率达93.6% (73/78).其中5例(6.4%)患者轻度食管狭窄,无吞咽困难;8例(10.3%)患者术后发生重度食管狭窄,经内镜下施行4~11次的水囊扩张术,狭窄均缓解,未发生其他的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RFA治疗早期且范围广的0~Ⅱb型ESCC以及癌前病变是安全有效的,且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低,可扩大内镜微创治疗0~Ⅱb型ESCC相关适应证.
-
NLR、LDH结合几种常见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中性淋巴比率(NLR)及乳酸脱氢酶(LDH)联合几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175例肺癌患者、3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73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NLR、LDH、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的测定,比较其在各组间的分布,进一步分析各个标志物在肺癌不同类型间的差异,并寻找NLR及LDH的诊断界值.结果 除外SCC在肺癌组与肺良性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标志物在肺恶性肿瘤组与另外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CEA在肺腺癌中水平较高;小细胞肺癌中NSE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肺鳞癌的SCC及CYFRA21-1水平较高.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得到LDH的佳诊断值为196.5 U/L,NLR的佳诊断值为2.75.进一步分析发现,NLR与肺癌分期相关,分期越晚,NLR越高.结论 NLR及LDH在肺癌组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与肿瘤类型无关,可结合其他常见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进行辅助诊断,并且具有检测方法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
-
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和浙江省中医院就诊的1 267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CVST患者32例,分析CVST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32例孕产妇CVST患者中急性CVST 23例,亚急性CVST 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63,P=0.001);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诊出;其中孕早期8例占25.00%,孕中期4例占12.50%,孕晚期2例占6.25%,产褥期18例占56.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CVST组和CVST组孕产妇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高血压、糖尿病、子痫、剖宫产、产褥期感染及口服避孕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高血压、子痫、剖宫产、产褥期感染及口服避孕药均是影响孕产妇CVST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孕产妇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高危因素较多,应予以重视并采取及时干预,减少CVST的发生.
-
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重建并指畸形指蹼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在治疗并指畸形指蹼的临床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因并指畸形指蹼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重建组(A组)和等分三角皮瓣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Fugl-Meyer评分、手指张开角度、瘢痕挛缩程度、手部外观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6个月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并指张开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温哥华瘢痕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且手部外观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重建并指畸形指蹼术后可提高手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瘢痕挛缩程度低,手部外观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对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麻醉恢复期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对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麻醉恢复期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100例脑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氯胺酮麻醉,研究组50例给予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记录两组手术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收缩压(SBP),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统计两组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术后康复疗效.结果 两组插管后、手术中、拔管后HR、MAP和SBP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数值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恢复期心律失常、血压异常、呼吸抑制、苏醒延迟、体动、躁动不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脑瘫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明显缩短术后麻醉恢复期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虹膜新生血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虹膜新生血管(INV)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41例因PDR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继发INV的危险因素.结果 341眼中发生INV者26眼,占7.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光凝不足、术后视网膜复位不良与PDR眼玻璃体切除术后INV相关(P<0.01).术前血糖控制情况、术中是否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眼内填充物性质与INV不相关(P>0.05).结论 视网膜光凝不足和术后视网膜脱离是PDR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INV的重要危险因素.
-
转换器介导下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细胞癌
目的 回顾性比较转换器介导下多电极射频消融(RFA)与传统RFA治疗早期肝细胞癌(HCC)的局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2例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82个结节分别采用转换器介导下的多电极RFA(转换器组,n=43)或传统RFA(n=39)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消融参数、局部完全消融率、主要并发症及肿瘤局部进展发生率.结果 转换器组的消融时间[(16.7 ±3.4)min]显著短于传统RFA组[(29.8±10.4)min] (P <0.05),而两组之间穿刺针数及消融灶大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转换器组的局部完全消融率为100% (43/43),传统RFA组为94.9%(37/39)(P>0.05).术后随访(26.4±21.8)个月,转换器组和传统RFA组的肿瘤局部进展发生率分别为16.3% (7/43)和17.9% (7/39),其中1年的发生率分别为16.1%和11.2%,2年的发生率分别为20.5%和20.6% (P =0.666).结论 转换器介导下的多电极RFA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全、有效地治疗单发的早期HCC.
-
腔内超声造影在术前难诊断性克罗恩病腹腔瘘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腔内超声造影新技术在术前难诊断性克罗恩病腹腔瘘中的应用.方法 共入组12例术前据临床表现怀疑腹腔瘘但肠镜、CT/MR、膀胱镜等检查均未诊断腹腔瘘的克罗恩病患者,行腔内超声造影检查,经腹于腹腔脓肿处穿刺抽脓后注入稀释超声造影剂,在造影模式下观察瘘管的走向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采用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结果 通过腔内超声造影10例患者正确检测到瘘管,其中包括7例回肠瘘,2例回肠膀胱瘘,1例结肠瘘.本组研究中腔内超声造影诊断克罗恩病腹腔瘘的准确度为83.3% (10/12).无一例腔内超声造影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腔内超声造影对术前难诊断性克罗恩病腹腔瘘的诊断率高,可以作为CT/MR小肠成像不满意时的替代方案.
-
超声监测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中的肾脏血流
目的 探讨超声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中对肾脏血流情况的监测应用.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21例因心功能衰竭(心脏术后15例,急性心肌炎6例)接受静脉-动脉ECMO治疗且合并肾功能损害,同时未接受连续性肾脏代替疗法的患者,在建立ECMO前、建立ECMO后即刻、建立ECMO后每日以及ECMO停机后即刻进行床旁肾脏超声检查,测量肾大叶间动脉峰值流速,并计算肾大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同时记录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并将各次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与ECMO后即刻比较,ECMO后2d及撤离ECMO后即刻的肾大叶间动脉峰值流速逐渐增高(P<0.05),肾大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血肌酐、血尿素氮逐渐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中,应用超声能有效监测肾脏的血流学情况,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参数并作为诊疗的依据.
-
儿童静脉超声造影
本文主要总结了声诺维应用于儿童静脉超声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静脉置管并发症的超声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成像在静脉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3例行静脉置管患者术后的超声影像结果,对静脉置管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超声显像发现静脉置管术并发症主要有导管相关性静脉炎、血栓、机械性并发症等,其中机械性并发症主要有气胸、动脉损伤、血肿等.853例静脉置管术后超声影像结果,出现并发症85例(9.96%),其中静脉炎35例(4.10%)、血栓26例(3.05%)、机械性并发症24例(2.81%).结论 超声显像能无创、有效发现静脉置管的各类并发症,实时超声成像检查可动态监测静脉置管并发症演变过程并能评估治疗效果.
-
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治疗复发性肝母细胞瘤的初步研究
目的 回顾性总结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技术治疗复发性肝母细胞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治疗复发性肝母细胞瘤患儿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岁11个月至11岁).经过肝切除手术后的2~73个月发现肝母细胞瘤复发,5例位于肝内,1例位于左肺边缘.6例患儿共9个复发灶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治疗,病灶直径0.7 ~3.9(1.5 ±0.8)cm.结果 4例患儿的6个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2例患儿的4个病灶行酒精消融治疗.6例患儿的消融成功率为100%(6/6),病灶第一次消融的完全消融率为88.9% (8/9).消融后无严重并发症,仅1例患儿消融后出现发热(>39 ℃),对症治疗后缓解.随访5~30个月,3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去世.消融后1年和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和41.7%.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治疗复发性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的治疗方式,其疗效期待大样本多中心的进一步研究.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辅助溶栓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辅助溶栓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中心肝移植术后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的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1 ~ 65岁).诊断标准为超声造影显示门静脉内充满实性低回声且呈无增强.在超声引导下,选择肝S8门静脉较粗分支,采用18G PTC针经皮经肝穿刺至门静脉分支后,置入导丝至门静脉主干.在DSA监视下,经导丝交换导管,注射碘对比剂再次证实门静脉血栓形成,交换置入溶栓导管并予以局部溶栓治疗.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于门静脉置入导丝,5例患者(移植术后2~60d)成功置入溶栓导管,1例患者(术后9年)门静脉主干闭塞溶栓导管置入失败.经5~11d尿激酶溶栓治疗后,5例复查门静脉血流通畅,取出溶栓导管,其中4例行门静脉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随访16 ~31个月,5例患者均存活,且门静脉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无严重介入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辅助溶栓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近期门静脉血栓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
超声引导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发症、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处理措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2001年至2010年因原发性肝癌于本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536例共762个病灶,手术后并发症11例(2.03%),严重并发症5例(0.92%).包括术后发热1例,右侧大量胸腔积液2例,右侧胸腔积液合并腹腔积液2例,少量腹水1例,大量腹水1例,肝脓肿1例,胆汁瘤1例,肝周少量积血1例,血胸1例.无手术相关死亡.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消融术后并发症相关(P =0.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但是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基础情况,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邻近组织器官,做好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消融方案,术中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