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罕少疾病杂志

罕少疾病

罕少疾病杂志

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한소질병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深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深圳市卫生局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3257
  • 国内刊号: 44-149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罕少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成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Peutz-Jeghers综合征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徐显林;徐静华;方柳庄;罗芳;张印;刘翠青;邹冬梅

    目的:提高对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诊断的3例P-J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均发现黑色素斑,胃肠镜示胃及大肠多发息肉3例,胶囊内镜示胃及小肠多发息肉1例,1例有家族聚集现象,3例行内镜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P-J综合征根据特殊部位黑色素斑沉着,结合胃肠镜检查,尽早确诊,内镜下治疗并加强随访是目前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P-J综合征 息肉
  •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朝霞;金亚彤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索冠心病与颈动脉IMT、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4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来院就诊的119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并用高频探头测量两组人群的LCCA-IMT、RCCA-IMT,观察是否有斑块形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吸烟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CCA-IMT和RCCA-IMT增厚、斑块形成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学辉;万仁强;肖平;刘华盛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2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并就本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以细胞凋亡为病理特征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淋巴系疾病。以区域性淋巴结肿大为主,易误诊。结论病理学诊断是唯一可靠依据。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见显著效果并缩短病程,抗生素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数周或数月,多数预后良好。

  • 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作者:肖少娴;曹燕春;麦丽娟;周秋玲;丘韶校

    目的:观察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门诊及住院病人200例,随机分对照组(Ⅰ组)50例、阿司匹林(Ⅱ组)50例、辛伐他丁组(Ⅲ组)50例、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Ⅳ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平喘、抗炎治疗,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100mg qd治疗,辛伐他丁组常规治疗外加用40mg qn治疗,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辛伐他丁40mg qd、阿司匹林100mg qd,同时对照组加用安慰剂。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疗程2月)肺功能(FEV1、FEVI/FVC%)、肺动脉收缩压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情况。结论辛伐他丁组及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组治疗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使用相比,联合应用对改善肺动脉高压更明显;二组肺功能下降较对照组更缓慢(P<0.05)。

  • 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口服安立生坦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周红梅;陈晓英;尚小珂;宋来春;张刚成;刘洋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型拮抗剂安立生坦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3.08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肺高压中心特发性肺高压5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高压2例共7例患者,口服安立生坦5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4周。分别于安立生坦治疗前及治疗24周进行右心导管、心脏超声、患者WHO FC分级、6MWT及查静脉血测NT-proBNP及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安立生坦治疗24周时,右心导管检查全肺阻力由(1899±753)dyn.s-1.cm-5降为(1005±642)dyn.s-1. cm-5(p=0.03)。超声心动图测得右室EF值由934±7)%增为(41±8)%(P=0.043)。治疗前WHO FC Ⅲ-IV级患者为5例,治疗后为1例,较前减少(p=0.03)。6MWT由(419±26)m增加为(508±28)m(P=0.001)。NT-proBNP由(235±164)ng/L下降至(147±129)ng/L(P=0.014)。24周内7例患者无死亡及病情恶化,无患者出现转氨酶异常。结论安立生坦可明显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NT-proBNP水平,且对右室EF值有改善,并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 EGFR和C-erB-2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作者:林少欢;吕俊宏;彭盘俐;蔡长青;吴政光

    目的:检测EGFR和C-erB-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探讨EGFR和C-erB-2在肺腺癌中与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关系。方法选取67份肺癌组织标本,其中有淋巴结转移38例,无转移29例,30份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免疫组化学染色,检测EGFR、C-erB-2、E-cadherin蛋白表达,qRT-PCR分别检测EGFR和C-erB-2的mRNA表达。分析EGFR、C-erB-2表达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肺腺癌组织中EGFR、C-erB-2、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C-erB-2、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EGFR、C-erB-2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GFR、C-erB-2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1.EGFR、C-erB-2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性,且二者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性。②两者可能在肺腺癌淋巴转移过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检测EGFR、C-erB-2水平有有助于肺腺癌的病情判断。

  •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MRI分析

    作者:原仲晖;金新安;区俊兴;黄炎标;黄开胜;敖振杰

    目的:探讨MRI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RI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患者临床资料、MRI图像,全部病例均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16例,MRI主要表现有囊壁信号异常,囊壁半环形强化征,“哑铃征”,盆腔积血,相邻肠管粘连征、单房囊肿间隔征、“卫星囊征”;其他卵巢囊肿破裂出血4例,具有以上类似MR表现。结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急腹症之一,熟悉MRI表现有助病灶定位、定量和定性,对鉴别其他急腹症、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 原发性肝癌合并胃窦癌1例CT灌注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洋;高剑波;刘甲;刘沛;曲丽媛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合并胃癌(gastric carcinoma, GC)的双病灶的CT灌注成像特点。方法结合1例HCC合并GC灌注参数特点,与既往文献中单发HCC或GC的灌注参数特点比较,分析多发癌与单发癌的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肝脏病变:AF=347.1ml/min/100ml、PF=31.5ml/min/100ml,PI=91.1%、BV=37.0ml/min/100ml、BF=31.1 ml/100ml、Clearance(CL)=17.21/s,这些参数与文献中单发的肝癌的灌注参数差异不明显;胃窦部病变:AF=96.1ml/min/100ml、BV=4.2ml/min/100ml、BF=2.4ml/100ml、CL=2.21/s,这些参数均处于所统计的32例中分化腺癌的灌注参数范围之内。结论 HCC合并GC病例少见,双病灶的灌注参数与单发的肝癌、胃癌的灌注参数差别不大。

  • 3D-DSA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全面质量控制

    作者:陶功福;丁德权

    目的:根据脑血管不同部位3D-DSA成像,探讨全面质量控制(TQM)在3D-DSA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62例(TQM前50例TQM后112例)3D-DSA图像采集过程,分析不同图像质量原因,采用相应质控措施。结果全面质控前图像优、良、差率分别为70%、20%,10%。全面质控后为97.32%、2.68%、0%。图像优秀率明显上升。结论良好的质控是优秀3D-DSA图像的保证。

  • 血管弹性参数评价主动与被动吸烟者颈动脉硬化早期改变

    作者:张轶;陈红天;龙湘党;谢娟娟

    目的:探讨血管弹性参数在评价主动与被动吸烟者颈动脉硬化早期改变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检测主动吸烟者36例、被动吸烟者34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的颈动脉血管弹性参数: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动脉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与常规二维超声测量的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大内径(Ds)和颈动脉小内径(Dd)比较。结果主动吸烟组和被动吸烟组的IMT稍增厚、Ds 与Dd稍增大,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与被动吸烟组的β、Eρ、AI、PWVβ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与被动吸烟组的A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吸烟组AI、PWVβ高于被动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β和Eρ在主动与被动吸烟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弹性参数能在内-中膜厚度及血管管腔内径尚未出现明显改变时评估吸烟对颈动脉动脉硬化早期的影响。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均能引起颈动脉弹性的改变,主动吸烟者的改变更为显著,但被动吸烟者的早期动脉硬化改变不容忽视。

  • 多排螺旋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附13例报告)

    作者:万玉珍;董楠;贾永庚

    目的:提高对腮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腮腺肿瘤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腮腺混合瘤10例(共18个病灶),黏液表皮样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瘤1例。结论 CT征象可以为腮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位于浅叶、边界清楚、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腮腺肿瘤多为良性肿瘤;反之,多为恶性肿瘤。

  • 肝内胆汁瘤MRI诊断一例

    作者:陈凯;张金坤

    病历:男,61岁。右上腹不适3月余。半年前接受肝癌切除术。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右上腹可见切口瘢痕。未及其他异常。肝功能、AFP值正常。采用Siemens 1.5T 磁共振扫描仪行上腹部MRI。平扫:肝脏VII段手术缺如。肝VIII段近切缘可见一大小约38×36mm椭圆形病灶,T1WI为均匀较低信号(图1),T2WI为较高信号内含多个结节状高信号(图2),T2-FatSat呈不均匀高信号(图3)。增强扫描:采用T1-FatSat,静脉注射Gd-DTPA 15ml,病灶于各期均无强化表现。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未见病灶囊壁。MRI诊断:肝VIII段囊性肿块,考虑胆汁瘤。经皮穿刺抽出约10.0ml微黄胆汁样液体,内含少量黄褐色絮状物,镜下未见炎性细胞,未作细菌培养。半年、一年后MRI复查,病灶大小及信号无变化。

    关键词: 肝内胆汁
  • 双侧颌下腺良性淋巴上皮病一例报告

    作者:万宇

    患者,男性,68岁,因“右颌下肿块8个月,左颌下肿块5个月,口干三个月”,于2014年2月23日收入我院。患者8个月前无意中下发现右侧颌下出现一黄豆粒大小肿块,无疼痛瘙痒等不适感觉,5个月前左侧颌下亦出现类似症状,且肿物逐渐增大,三个月前,患者自觉口干明显,现双侧颌下肿块均增大至鸡蛋大小。在外地医院做颈部彩超示:双侧颌下肿块性质待查。查体:双侧颌下区局限性隆起,皮肤无充血及破溃,质地中等偏硬,边界清楚,无触痛。口腔异味明显,口腔黏膜干燥,舌苔较厚,口内检查双侧腮腺导管开口外形正常,挤压腺体有清亮唾液溢出,双侧颌下腺导管口存在,未见明显分泌物流出,舌下区未见异常。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合诊双侧颌下区可触及肿块,右侧约5.0cm*4.0cm*3.0cm,左侧约4.0cm*3.0cm*2.0cm,质地较硬,表面呈结节状,边界较清,活动度尚可,压痛不明显。双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肿大。

  • 宫腔粘连电切术致子宫穿孔合并水中毒病例报道与分析

    作者:王娟;陈继明;丁屹;高红艳

    水中毒是宫腔镜电切时发生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20%[1],国内报道为0.17%[2]。由于其发生率较低,临床中往往被忽视,然而一旦发生,其后果往往十分严重。本文将报道1例宫腔粘连电切术导致子宫穿孔合并术中水中毒的病例。因处理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现将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囊性脑膜瘤误诊1例

    作者:郑海军;黄义强;易志军

    囊性脑膜瘤较少见,因其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容易误诊为其它囊性脑肿瘤或脑脓肿。笔者收集1例,现报告如下。

  • 成人先天性髋内翻一例

    作者:杜乃亮;张金坤

    先天性髋内翻为一种少见发育性畸形,首先由Fiorani于1891年描述[1]。我们遇到一例中年女性先天性髋内翻患者,影像形态呈“牧羊杖”状(Shepherd's crook deformity),国内文献尚未见类似病例,兹报告如下。

  • 云南白药气雾剂诱发带状疱疹早出1例

    作者:李德斌

    患者女,76岁,中午外出乘公交车,回家后感左侧胸痛半天,凝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合同医院急诊,根据疼痛性质,心电图检查排除心绞痛建议回家休息、观察[1]。后持续疼痛不停止,再凝为乘车途中颠簸胸部扭伤所致,睡觉前自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生产厂:家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k11006)喷涂患处,3小时后感喷药部位烧灼样刺痛;不能入睡。第二日上午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查:T36.7度;BP110/64mmHg;HR70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部及四肢无异常发现,血常规:WBC8#10/L中性%0.56;血生化、小便常规检查正常。皮科检查:胸部左锁骨中线至肩甲下线,上下4至10肋区皮肤可见6处成簇状及散在红斑内有丘疱疹,沿肋间隙分布。诊断:左侧胸壁带状疱疹。治疗:1、抗病毒治疗,阿昔络韦胶囊200mg,口服,4/日。2、止痛,吲哚美辛肠溶片25mg,口服,必要时。3、局部处理:龙血竭胶囊[2],散瘀止痛、敛疮生饥,胶囊内粉适量酒调敷患处1日1次。2周后疱疹结痂脱落,3周后痊愈,患处皮肤留少许色素沉着。

  • 手术治疗恶性心脏肿瘤引起心脏急症(附2例病例报道)

    作者:刘胜江;胡选义;陈黔苏;李学军;杨思远;吴观生

    病例一:患者,女,49岁,因“劳力性胸闷、心悸伴浮肿9+月,加重8天”入院。既往于2年前行“甲状腺恶性肿瘤切除术”,术后未定期复查及放化疗。体格检查:颈静脉充盈,甲状腺未扪及,右后胸壁可扪及约15cm×15cm皮下气肿,右上肺叩诊呈过清音,双下肺叩诊呈浊音。心率88次/分,节律整齐,心音稍低,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壁及双下肢均有凹陷性水肿,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超声心动图:右房内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0×8×8cm大小;左心功能减退EF40%等。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右侧气胸,肺压缩约50%,心包积液,中等量腹水;胸腹壁广泛水肿。全身增强CT示:右心房及上腔静脉巨大血栓形成;右侧胸壁静脉、肝静脉、双侧肾静脉、下腔静脉、椎旁静脉丛、奇静脉、半奇静脉曲张。双肺渗出性改变;腹部、胸部及盆腔皮下水肿;腹膜后小淋巴结。经内科治疗患者胸闷、气促进行性加重,遂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取胸部正中切口,见胸壁及纵隔组织水肿严重。经胸腔吸出2400ml淡黄色液体。截取自体心包备用。切除部分胸腺组织。见心包腔内淡黄色积液约400ml,右心房、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张力高。体外循环下切开右心房及上腔静脉,见右心房内一实质性肿块约8cm×6cm×6cm大小,质脆疏松,密度不均一,瘤体侵犯右心房游离壁及部分房间隔,三尖瓣未受侵犯。上腔静脉管腔被肿块完全阻塞,肿块性质与右心房内肿块相同,以胆道取石钳配合吸引器清除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内的肿块,因肿瘤组织与血管壁粘连紧密未能彻底清除,但上腔静脉血液回流明显增加。尽可能清除肿瘤组织,并切除部分与肿瘤紧密粘连的右心房。取自体心包片以4-0prolene线连续缝合重建右心房。术中冰冻切片提示为:右心转移癌。常规病理检查: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症状有改善,心功能Ⅱ级。随访存活4月。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腔大出血1例

    作者:周凤祥;张金坤

    患者,男,25岁。两天前酒食过量剧烈呕吐后即感上腹部不适,逐渐加重并伴头晕、乏力。既往称健。体检:神志清楚,呼吸20次/分,脉搏85次/分,血压108/70mmHG。皮肤、粘膜稍苍白。左上腹压痛,未及反跳痛。血常规:PLT 12×109/L,HGB 90g/L。上腹部CT:脾胃间隙内可见一9.0cm×4.0cm cm茄子形肿块,CT值约60.3HU,(图,↑),伴胃后壁增厚,CT值约33.5HU(图,↓),及肝、脾周积液(CT值约38.6HU)(图,→,←)。增强扫描:肿块及增厚的胃后壁于各期均无强化。CT诊断:胃-脾间隙、胃后壁血肿可能性大,伴腹腔积血。手术所见:腹腔内大量暗红色血液约3000ml,脾胃韧带内可见两个血肿,大者约6.0×6.0cm,近血肿附近网膜-胃大弯侧胃壁有一8.0×1.0cm淤血。行脾胃韧带血管破裂修补缝扎术。术中给自体血15ooml,异体红细胞悬液400ml,血小板1个治疗量及晶体750ml。

  • 脾结核误诊结缔组织病一例

    作者:朱德君;曾芙蓉;鲍世韵

    患者女,39岁,因“发热、头痛20天”于2013年5月8日入院。2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为下午至晚上中低热,伴有轻微畏寒,肌肉酸痛,有头痛,为双侧颞部阵发性胀痛,伴头昏沉感,无咳嗽、腹痛、尿急、尿痛等。近来体重下降10斤左右。既往史、个人史、流行病学史无特殊。母亲有“白血病”病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2°C,血压104/66mmHg,咽无充血,心肺查体无异常,腹平软,左中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5×10^9/l,HGB 126g/l,PLT 163×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71.30%,嗜酸粒细胞比值0.80%。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巨细胞病毒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弓形虫抗体均正常。结核抗体、艾滋抗体、梅毒抗体均阴性。血沉81 mm/h,C-反应蛋白39mg/L,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正常。核均质型1:100~1:320阳性,抗SSA抗体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抗心磷脂抗体阴性。心脏彩超无异常。肺部CT:拟右肺中叶少许慢性或陈旧灶。B超示脾脏多发实质性占位,子宫肌瘤。腹部增强CT示:脾脏肿大伴其内多发占位,性质待定,拟多发血管瘤?头颅MR+MRA:双侧额顶叶、两侧基底节区少许血管间隙扩大,部分为小缺血灶,MRA未见明显异常。骨穿检查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欠活跃,粒红巨三系尚增生,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5月12日行腹部CT时用地塞米松10mg,5月17日开始无发热。诊断考虑结缔组织病可能,但患者无口干、眼干、面部红斑及系统损害,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正常,诊断结缔组织依据欠充分,糖皮质激素治疗暂缓。5月26日MRI上腹平扫+增强:脾脏肿大,脾脏富血供占位,考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可能。于5月30日转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术中切除脾脏,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示脾结核。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脾结核。

  • 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超声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申美莹;韦伟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先接受原发肿瘤细胞引流的第一站区域淋巴结。1993年Krag等[1]首先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定位SLN,随后Giuliano等[2]报道了用染料法定位SLN的临床意义。近20年来,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应用的不断普及,有望改变近一百多年来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 ALND)作为外科治疗乳腺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历史,而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对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诊断更预示着SLNB正在往更简练、创伤更小的方向进发。本文就过去20余年来乳腺癌SLNB的研究状况、新的检测方法,以及仍存在的一些问题综述如下。

罕少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