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得到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例数分别为40例、47例、9例,与病理研究得到的结果42例、51例、10例接近。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结果接近术后病理研究的结果,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腹部磁共振示胆囊底部腺瘤1例
患者,女性,63岁,体检超声发现胆囊内异常回声,遂进一步检查入院.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腹部MRI如图1所示,胆囊内结节状短T1稍长T2信号影,直径约11mm.术后病理回报:“胆囊底部”腺瘤,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
-
多原发肺疤痕癌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62岁.因右下胸痛2月、半月来加重伴轻度咳嗽、气急于1998年6月入院.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和CT片示右上肺结节影,约2cm×2cm,右下肺球形病灶,约5cm×5cm,X线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涂片示低分化癌,手术见右上肺与胸壁部分粘连,上肺肿块约3cm×3cm,紧巾胸壁,并侵入与前胸壁融合为一体,呈肉眼外观坚硬的疤痕组织.右下肺肿块位于外基底段,约5cm×5cm.行右下肺切除、右上肺肿块楔形切除.术后病理均示疤痕癌--低分化腺鳞癌.癌细胞呈腺样鳞状排列,有淋巴管内癌栓,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增生、硬化,呈漩窝状排列.术后化疗4次,随访至今存活.
-
肺隔离症合并结核1例
患者,女性,31岁,农民.因咳嗽、咯痰、低热2个月于1999年9月30日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咯黄脓痰,量不多.低热,体温在38℃左右,以午后为著,同时伴有右胸部钝痛.在当地医院按"上感"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病毒唑治疗2周,病情时轻时重.遂到某省级医院就诊,胸部CT报告: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炎症,建议抗炎半月后复查.遂给予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静滴半月.CT复查病灶吸收不明显,疑肺结核转来本院.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口服强的松5mg/d 2年.入院查体:T37.5℃,P20次/min,BP14/10kPa.青年女性,右下肺呼吸音减低.血常规:正常范围,血沉28mm/h,痰涂结核菌阴性,痰细胞学阴性.胸部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见圆形密度增高影,约4cm×5cm大小,边缘清晰,内可见一索条状影.入院后给予INH、RFP、PZA抗结核治疗及红霉素抗炎治疗20d,胸部CT定位诊断性穿刺2次,细胞学及结核菌检查均为阴性,疑肺内占位性病变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所见:经第6肋间入胸腔,胸膜光滑,无结节,无胸水,肿物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段,4cm×5cm大小,质韧,有一含动脉的索条通向后肋膈角,遂分离,发现异常动脉粗约0.5cm,来自胸主动脉,予以切断、缝扎.下叶肺表面无碳末沉着,并与后胸壁呈条索状粘连,斜裂发育好,水平裂未发育,遂行下叶肺切除.术后病理:右肺下叶结核.后诊断:右肺下叶肺隔离症(叶内型)合并结核.
-
双侧肾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学习
患者女,46岁,因“上腹痛1周”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无腰部肿胀不适,未触及包块,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肾下极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阴性。肾脏 CT 平扫+增强扫描提示1.双肾占位,以左肾为大(左8.2x6.8x7.8cm,右3.3x2.6 x 3.0cm),考虑肾癌可能,2.腹膜后淋巴管扩张。肺部 CT:双肺下叶慢性炎症,右侧少量胸水。彩超提示肝胆胰脾膀胱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EA、AFP)均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提示肌酐65.9umol/l。肾脏MRI 平扫+增强提示双肾占位,以左侧较大,考虑错构瘤,双侧少量胸水。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提示右肾中上盏及左肾下盏破坏变形,肾盏边缘不整,不规则充盈缺损,考虑双肾恶性占位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右肾旋转不良,右侧输尿管上段迂曲。诊断为双肾占位性病变。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左肾探查+左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左肾透明细胞癌,手术切缘阴性。术后查肾脏 ECT:左肾 GFR52.7ml/min,右肾 GFR61.6ml/min。15天后在全麻下行右肾探查+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右肾乳头状肾细胞癌伴肉瘤样分化,局部合并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输尿管残端无肿瘤细胞),术后随访半年,查肾功能正常,肺部及腹部 CT 检查未见肿瘤转移、复发。
-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后腹腔未分化肉瘤1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一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5岁,以"左腰部疼痛5月,血尿半月"于2014年8月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位于腹腔、腹膜后、肝脏、脾脏恶性占位性病变,大肿物横断面为12cm×13cm,肿块侵犯椎体、腰大肌、腹膜后大血管、左侧输尿管上段、左肾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脏及脾脏,左肾积水.后收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内科行B超引导下行后腹腔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穿刺物均为纤维组织中见深染蓝色小梭形小圆形细胞浸润,第一次免疫组化仅DOG1(++),Ki-67高增值指数.其余上皮广谱、腺癌、间叶源性Vimentin、恶性黑色素瘤等多项免疫组化均阴性.CKPan(-)、Vimentin(-),CK7(-),CD117(-), CD34(-),DOG1(++),Myogenin(+),CD3(-),CD20(-),HMB45 (-),KI-67(90%+).再次行病理提示:左后腹腔肉瘤形态结合多项免疫组化标记(-),仅Vimentin(+),符合未分化肉瘤,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化标记:CKpan(+++),Vimentin(+),S100(-),My0D1 (-),Myosin(-),CK(L)(-),Myogenin核(-),胞质(+).病理诊断为未分化肉瘤.于2014年8月开始使用紫杉醇+阿霉素+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化疗,经过6周期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消失,化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肿块稳定,未见进展.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及超声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及其超声征象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患者40例(共计甲状腺结节82个)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有完整资料,均接受超声诊断,并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囊性结节与囊实混合型及实性结节情况,并分析超声征象.结果:术后病理诊断显示囊性结节有超声诊断囊性结节、囊实混合型结节、实性结节依次为20个、44个、18例,而超声诊断则依次为18个、45个、19个,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2.08c m×1.65c m,彩超血流表现14个结节有稍增多点状血流信号,其余则为正常血流,结节内部频谱测定结果显示PSV为24.32±0.75cm/s,RI为0.55±0.13.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有不错的价值,在囊性、实性、囊实型混合结节中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当,且能明显显示血流信号,值得借鉴.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检查结合分段诊断性刮宫是检查临床阴道出血原因采用常规的检查方法.但仍有部分子宫内膜病变被遗漏.阴道超声是近几年兴起子宫内膜疾病的一种很好的检查手段,尤其对低速血流的检出率更为显著.采集分析阴道出血患者47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均为子宫内膜病变声像图改变.其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对照,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更有价值.
-
子宫脂肪瘤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66岁,因"B超发现子宫肌瘤20+年,绝经20年,阴道流血10+天",2011年9月26日入院.查体:下腹部可扪及一直径约10cm大小质中包块,边界清.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稍萎缩;阴道:黏膜正常;宫颈:萎缩,光滑,无触血;宫体:增大如4+月孕大小,表面光滑,质中,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未扪及异常.B超提示:子宫肌瘤.入院诊断:盆腔包块待诊:子宫肌瘤.2011年9月29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双侧附件萎缩;子宫增大约4+月孕大小,均匀增大,表面光滑,前壁肌壁间直径约15cm大小肿瘤,边界清楚,内见大量脂肪组织,质脆.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报告为子宫脂肪瘤.术后病理学诊断:子宫脂肪瘤.
-
睑板腺癌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80岁.发现左上眼皮一肿物2个月余,于2008年8月5日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查体:左眼上睑中央皮肤略隆起,皮下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结节,较硬;与其对应的睑结膜面可透见黄色结节,表面略呈暗红色,未破溃.左眼球未见异常.右眼外眼未见异常.遂在局麻下行左上睑肿块活检,病理结果示左上睑睑板腺癌.并以此病收入院全面体检,排除手术禁忌症.于局麻下行左上睑睑板腺癌根治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肿物切缘无癌细胞浸润.随访至今,患者健在,肿物无复发.
-
进展迅速的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及多发肝转移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57岁,主因"右侧乳腺癌术后10个月,左肺上叶切除术后8个月,左侧下肢间断性疼痛2个月"入院.患者于2010年11月在天津肿瘤医院确诊为"右侧乳腺癌"后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病理回报IDCⅡ级,PⅢa期ALNM:4/16,IHC:ER-,PR-,HER2(++),FISH(+),(因经济原因拒绝靶向治疗)术后给予患者AT(盐酸吡柔吡星70mg,紫杉醇脂质体240mg)6次,化疗后给予患者放射治疗:常规:2Gy/f,40~50Gy/4~5w.其中患者入院时并发肺部肿瘤,经多科会诊,考虑原发肿瘤,在乳腺癌术后,即第2次化疗后患者状况较好时,给予手术治疗,术式:左肺上叶切除术.
-
紫杉醇致Ⅳ度骨髓抑制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女,56岁,农民,无特殊嗜好.以"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放化疗后18个月,腰痛2个月"为主诉入院.18个月前,患者发现右乳及右侧腋窝包块,乏力、纳差,在三甲医院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分期T2N2M0 ⅢA期,免疫组化:ER(++),PR(++),HER-2(-).
-
乳腺化生性癌1例
一、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2013年11月21日因“发现右乳肿物半年伴破溃三月”入院。入院查体右乳触及一大小约12 cm ×17 cm肿物,质地硬,活动度差,界不清,外上象限距乳头5 cm处可见一约3 cm ×5 cm破溃,同侧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侧乳房未及异常,左腋下及左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等未见异常,已绝经。腹部超声、妇科超声未见异常,胸片未见有转移征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化验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初步诊断:右侧乳腺癌。于2013年11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局部皮瓣转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肿物大小12 cm ×20 cm,(右侧)乳腺化生性癌--鳞状上皮化生型。侵及皮肤,未侵及乳头,皮肤及基底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0/24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ER(-)PR(-)C -B -2(-)P53(===)Ki -67(10%~20%)CK5/6(=) P63(=)CK7(=)GCDFP-15(-)。术后患者恢复后给予化疗治疗,之后进行放疗治疗。化疗具体为AC-T(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8周期治疗方案,目前正在治疗中。 -
40例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住院治疗的4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对该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术后病理示鳞癌32例,腺癌4例,腺鳞癌4例,上下切缘均阴性.40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本院所采用术式能提高治愈率.
-
肾炎性假瘤误诊1例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7岁,因左侧腰部隐痛伴镜下血尿1月就诊,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口服复方降压片维持血压在130/85mmHg,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彩超检查示左肾下极直径6cm低回声占位,CT平扫加增强检查提示左肾下极6.5*6cm囊实性占位,边缘清楚,考虑肾癌可能性大.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左肾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肾下极,突出肾表面,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术后病理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局灶性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考虑肾炎性假瘤.
-
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近1周来咳嗽咳白色泡沫痰,胸闷活动后加重,入院查体左下肺呼吸音低,CT示左肺下叶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大时性肺炎,经抗感染治疗10天复查CT无好转,连续四次查痰涂片未查到癌细胞及抗酸杆菌.继续抗感染治疗1周复查CT仍无好转,行纤支镜检查见左肺下叶开口处狭窄,刷检涂片为非小细胞肺癌.遂转胸外科行左肺下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左肺下叶呈浅粉色胶冻样改变,质地软脆.术后病理为粘液细胞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现随访6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
-
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报道
1病例资料刘某,男性,38岁,因便秘10a于2005年3月13日入院.自幼排便正常,10a前开始出现便秘,3~4d排便1次,大便秘结成珠状,偶尔并腹胀;进食正常,无腹痛、呕吐,无发热.4a前便秘加重,须口服大黄、果导等药物方可排便.入院前10d曾出现肠梗阻症状,经保守治疗缓解.查体:发育正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未扪及包块,无压痛,肠鸣音稍活跃.钡剂灌肠示: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处稍狭窄,其近段逐渐移行变宽,乙状结肠扩张、冗长,近段结肠均扩张,24h后,结肠内仍有钡剂残留.入院诊断:先天性巨结肠.行肠道准备后于全麻下手术,术中见乙状结肠、升结肠肝曲均明显扩张,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及横结肠近端均见狭窄段.行结肠次全切除、直肠肌鞘拖出切除、升结肠与低位直肠吻合术,术中冰冻切片确定直肠远端切缘神经节细胞分布正常.术后病理:横、乙状结肠及直肠粘膜慢性炎症,横结肠狭窄区可见肌层间神经节细胞减少,直肠狭窄区未见神经节细胞.术后随访5个月,排便基本正常,无大便失禁.
-
动眼神经鞘瘤1例报道
1 病案报道患者,女性,2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40 d,无恶心、呕吐,伴左眼视物不清、复视20 d,左眼睁眼不能7 d.行CT及MRI检查发现"脚间池左前方占位" (图1),遂收住入院.入院查体:左侧上睑下垂;左侧瞳孔直径5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眼球活动受限.无其他阳性体征.经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颈内动脉后外侧囊性占位,壁薄,穿刺囊壁,抽出3 mL暗红色血性液体.分离囊壁后发现其起源于左侧动眼神经且沿动眼神经长轴生长,故在切除囊壁时未能解剖保留动眼神经.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遗留左侧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术后病理示动眼神经鞘瘤.
-
颅内骨外尤文肉瘤1例报道
患者男,30岁,因“脑瘤术后4年,左侧枕骨后部疼痛1月余”于2015年4月27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视力改变,视物倾斜,至当地医院颅脑 CT 示:左侧大脑半球占位病变。患者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病理示骨外尤文肉瘤。6个月前患者肿瘤复发,于当地医院再次手术治疗,术后予放疗3个月。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枕骨后部肿块来我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言语迟钝,表达时有不清。左枕骨后部肿块,大小5.2 cm ×5.4 cm,质硬,压痛阳性,活动度较差,皮温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2014年12月22日外院头颅 CT:左侧颈后上部肿块(图1)。
-
腹壁肺吸虫病1例
患儿男性,10岁.发现腹壁肿块1周.肿块约核桃大小,质地偏硬,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无破溃,无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5个月前曾因左腰部肿块行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肉芽肿性病变伴碎屑样坏死及见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查体:腹平,左腹直肌处扪及约1.5cm×1cm×1cm大小肿块,质地偏硬,有轻压痛,肿块边界清,表面光滑,腹直肌紧张时肿块更加明显,遂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