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凋亡基因bcl-2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通过抗凋亡蛋白bcl-2在胃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bcl-2基因在胃癌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应用 S-P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胃癌、17例癌旁和13例正常胃粘膜中bcl-2蛋白的表达.正常胃粘膜中bcl-2仅一例弱表达.在胃癌和癌旁bcl-2表达均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0 .01),但胃癌与癌旁间无差异.bcl-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bcl-2基因参与了胃癌的发生.bcl-2蛋白在胃良性病变过度表达,一旦癌变,细胞的阳性表达不再升高,这可能与bcl-2抑制细胞凋亡的强度不再增加有关.
-
乳腺癌癌旁增生腺上皮的p53蛋白表达
p53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p53蛋白究竟作用于哪一环节,表达于哪一阶段,目前尚不清楚.结合本文材料试图对此作一探讨.
-
Gas2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已知Gas2在细胞周期阻滞时特异性表达,并因其被证实参与细胞凋亡而引起人们的关注[1].我们对肝细胞肝癌(HCC)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Ga s2的原位表达作对比观察,结合HCC中细胞增殖及凋亡状况,分析Gas2在HC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大肠癌相关基因
目的:筛选与大肠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用包含8000个cDNA的基因芯片法检测4例大肠高分化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标本RNA表达谱,通过对比分析寻找与大肠癌相关的基因.结果: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807个基因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936个,有显著上调的有36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871个,有显著下调的有30个.结论: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表达失调的过程,大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
-
直肠癌旁移行黏膜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直肠癌旁移行黏膜中的表达情况,为保肛手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黏液组化方法确定各种组织类型直肠癌旁移行黏膜的分布规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直肠癌旁移行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直肠癌旁移行黏膜范围,在黏液癌(平均7.83 cm)明显大于乳头状癌及管状腺癌(P<0.01),在Dukes C期(平均5.61 cm)明显大于DukesA、B期(P<0.05).正常黏膜(NM)、移行黏膜(TM)、非典型增生及癌组织中均有survival基因产物表达,由正常直肠黏膜到癌组织表达率逐渐增加,四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移行黏膜(TM)、非典型增生及癌组织中就存在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在黏液癌及Dukes C期直肠癌旁移行黏膜范围明显增宽,提示对低位黏液癌及Dukes C期直肠癌保肛手术应慎重.
-
COX-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p5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51例胰腺导管癌和11例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的COX-2和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1例胰腺导管癌中COX-2和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74.5%和60.8%;二者在11例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均未发现阳性表达.COX-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2,0.036),而与组织学分级关系不大(P=0.152);p5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35),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关系不大(P=0.131,0.078);COX-2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密切相关(r=452,P=0.001).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部位均无关.结论:COX-2和p53的协同作用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胃癌线粒体DNA拷贝量的变化
目的:通过比较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在胃癌和癌旁胃黏膜组织间的差异,阐述mtDNA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PCR分别扩增胃癌组织和癌旁胃黏膜组织各20例共40个样本的线粒体D-1oop两个高变区HV1(hypervariable region)和HV2;并以核基因组的β-actin作为定量标准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1yacrylamide ge1 electrophoresis,PAGE)银染比较mtDNA拷贝数在癌和正常组织间的差异.结果:HV1和HV2拷贝量(用β-actin标准化)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有显著的差异(P<0.01);其拷贝量与组织类型,癌组织浸润深度未发现有统计学联系(P>.05);而与核内一些重要的酶:碱性磷酸酶(AKP)、环腺苷酸磷酸二脂酶(cAMP-PDE)和环鸟苷酸磷酸二脂酶(cGMP-PDE)表达有一定关系(P<.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胃上皮细胞内mtDNA量的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
MDM2、P53与P14ARF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MDM2、P53和P14ARF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8例结肠腺瘤及42例结肠癌中三者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MDM2、P53、P14ARF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1.4%;0,5%,7%和100%,2.1%,0.9%.P53和MDM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5),14ARF在结肠腺瘤和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O.05).P53、MDM2和P14ARF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4%,8.0%,7.5%;11.1%,4.0%,5.0%和88.9%、92%、37.5%.P53和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P14ARF在低分化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和中等分化的结肠癌(P<0.05).三者的相关分析提示P53和MDM2之间存在正相关(r=0.8805),53和P14 ARF之间为负相关(r=-0.8l69),DM2和P14ARF之间亦存在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r=-0.5475).结论:P53、MDM2和P14ARF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指标.
-
胰腺癌p53上下游基因Mdm2、p21WAF/CIP1以及p14ARF蛋白的表达及相互作用关系
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有两条通路研究的较为深入,即pRb(p16-pRb-cyclin D1)和p53(ARF-Mdm2-p53-p21WAF/CIP1)通路,由于p53突变在胰腺癌中是一主要事件,我们利用传统的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新兴的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53通路中相关基因:ARF、Mdm2、p53和p21在胰腺癌、癌旁与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四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改变情况、临床意义及相互作用关系.
-
促血管生成素1、2及Tie-2受体m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
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它们的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为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1].我们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 对肺腺癌和癌旁肺组织Ang-1、Ang-2及Tie-2 的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Ang-1、Ang-2及 Tie-2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探讨3者在肺腺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肝外胆管癌及癌旁胆管组织中hTERT蛋白表达和临床病理学联系
端粒酶激活是肿瘤发生的重要事件,85%以上的人类肿瘤细胞或组织可表达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又是由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调节的,后者又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决定因素,其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相关.关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胆管癌组织中hTERT蛋白和基因表达的研究甚少.本文对收集的肝外胆管癌以及癌旁胆管组织中hTERT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并与临床病理学资料相联系,从中了解hTERT表达在胆管癌发生中的意义.
-
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黏蛋白3 mRNA的表达
黏蛋白(MUC)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43例肾透明细胞癌和癌旁肾组织中MUC3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
组织芯片检测肝细胞癌中Ezrin蛋白的表达、定位及意义
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与包括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增殖、侵袭力、转移、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1].我们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HCC及癌旁良性组织中Ezrin蛋白的表达,探讨在HCC及癌旁良性组织中表达的亚细胞定位特点、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
上皮钙黏蛋白与食管鳞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食管癌组织中钙黏蛋白(E-cadherin)进行检测,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切除术前未行放、化疗的46例病人食管鳞癌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
-
膀胱癌及癌旁组织p53、bcl-2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膀耽癌及癌旁组织的癌基因p53、bcl-2的表达,提高对膀胱癌发生、发展的认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膀胱肿瘤的标本进行分析,取膀胱部分切除的癌组织、癌旁2 cm内组织、癌旁3 cm组织;取膀胱全切的癌组织、癌旁2 cm内组织、癌旁3 cm组织、癌旁4 cm以及远处组织分别进行p53、bcl-2的检测。结果:22例膀胱部分切除标本p53表达分别为36.4%、27.3%和0;bcl-2表达分别为40.9%、68.2%和81.8%。23例膀胱全切除术标本中p53表达分别为78.3%、65.2%、43.5%、13.0%和0;bcl-2表达分别为21.7%、39.1%、70.0%、82.6%和78.3%。结论:膀胱肿瘤的p53与bcl-2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癌旁组织p53、bcl-2的表达无相关性。癌旁组织在膀胱部分切与全切中差异无显著性。
-
Epstein-Barr病毒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我们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Epstein-Barr virus (EB病毒)编码的小片段RNA(EB exonic RNA,EBER)在56例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及27例癌旁正常喉粘膜标本中的表达情况。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1998年3月~2000年3月手术切除的喉癌标本中抽取56例(剔除病理为非鳞癌的,临床资料不全的以及二次手术的),其中27例同时取癌旁正常喉粘膜作对照。男41例,女15例。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ead and neck 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Headpin)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我们应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癌旁及相应正常口腔黏膜中Headp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鳞癌癌变中的意义.
-
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和头发中8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近10年来,被视为第3医学的元素医学开始受到重视,微量元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中可能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乳腺癌病人血液、头发及指甲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国内外已有报道,而关于乳腺癌组织中微量元素的研究极少.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我院外科对经治的38例乳腺癌病人的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和头发中的8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
胃黏膜腺口形态的改变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意义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故胃癌的早期发现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大肠癌的研究中观察到腺口形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1],与大肠有着相似组织学基础的胃黏膜也可能有相似的腺口形态的变化.本项研究以早期胃癌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内镜所见,利用实体显微镜观察切除标本的腺口形态,探讨腺口形态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实验诱发树鼩肝癌过程中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p53突变位点的研究
目前对肝细胞癌(HCC)的研究一般为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并用癌旁肝组织作为对照肝组织.这些研究只能观察癌形成时或形成后的基因表达状况,不能动态观察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一些基因的表达状况.而以往利用动物模型研究不同诱癌阶段的基因改变,也通常是在不同诱癌阶段分批处死动物获取所需的组织,故也只能从群体上而不能从个体上动态观察基因表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