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erson综合征1例

    作者:王金利

    患者女性,53岁。5个月前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开颅"手术,术后发现双眼视物不清,眼前似有黑影遮挡,未行眼部检查及治疗。今来我院,门诊以"双眼玻璃体积血"收入院。既往高血压10年。入院查体:血压140/100 mmHg(1 mmHg=0.133 kPa),视力:OD:手动,OS:指数/5 cm,矫正视力:OU:不矫,眼压:OD:14.0 mmHg,OS:16.0 mmHg。双眼眼前节(-),晶状体密度高,玻璃体见大量泥沙样混浊,眼底窥不入。眼球运动正常。 B型超声示:双眼玻璃体内探及大量密集点条状及细膜状回声,动度及后运动(+),后者与视盘相连,后极部球壁见带状回声与球壁存在间隙。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于2015年12月23日、2016年1月4日行双眼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见双眼玻璃体腔大量血性机化膜与锯齿缘相连,左眼仅颞侧隐约可见视网膜,切除出血机化膜后见黄斑前视网膜前膜及颞下方视网膜干孔,剥除视网膜前膜,激光封闭干孔;右眼黄斑前视网膜增生性前膜三层与血管弓视网膜相连,并将视网膜牵拉变形,上方血管弓因膜牵拉视网膜浅脱离,颞侧血管弓旁可见6 PD大小的缺血萎缩区,萎缩区前机化膜,视盘前增生膜明显,剥除视网膜前膜。术后视力:OD:1.0,OS:0.4,眼压:OD:12.5 mmHg,OS:14.0 mmHg。

  • 爆裂性眶壁骨折1例

    作者:黄灏

    我院于2007年6月29日收治1例车祸伤患者,在骨科诊治一周后,发现右眼球运动受限并复视,遂转人我科.CT示右眼眶外侧上壁粉碎性骨折并骨片突入眼眶.因影响眼球运动考虑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读片窗

    作者:王万勤

    患者,女性,32岁,因"头痛半年,加重半月伴呕吐"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1/65 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精神可.头颅外观无畸形,眼球运动正常,颈软,心肺(-),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克氏征(-),病理征(-).

  • 原发眼眶脑膜瘤误诊血管瘤1例

    作者:马少青;刘小燕

    我院近年来收治1例眼球突出的脑膜瘤患者,以眼眶血管瘤在门诊随访治疗5年,现将病历资料及手术中遇到的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左眼球突出逐渐加重,伴视力明显下降18年入院.病史中无鼻衄、嗅觉障碍及头痛史.视力:右1.2,左0.2.左眼球轴性突出,测量其突出度1993年为右11mm、左18mm(眶距100mm),1998年为右11mm、左27mm(眶距100mm).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眶周摸不到明显肿块,压迫眼球无后退,眼底可见明显的视神经萎缩征.X线摄片报告:左眼眶明显扩大,右39mm、左42mm,眶上裂明显增宽,筛窦受压,内下壁变薄,未见钙化,骨质无破坏,视神经孔正常.B超检查肿瘤后界不清,视神经回声宽,内回声均匀,不可压缩.CT示视神经呈楔状增粗,密度高,未见钙化.

  • 球后麻醉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王华玲;李学喜;潘栋平

    在行内眼手术时为了获得充分的眼球麻醉,传统的球后麻醉一直是各种内眼手术所采用的极为有效的局麻方式.其麻醉机理是将麻醉剂注入肌圆锥内,用以阻滞第Ⅲ、Ⅳ及第Ⅵ脑神经及睫状神经,从而达到快速镇痛和抑制眼球运动的目的.

  • 共同性斜视的病理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邱芳芳;徐国兴;林发森

    共同性斜视是指那种眼球运动无障碍、斜视角度不因注视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显性斜视,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不仅有碍于外观,给病人心理上造成严重创伤,而且严重影响双眼视觉的形成和发育,斜眼往往形成弱视,有的终身不能恢复正常视力,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对双眼视的严格要求.随着现代电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电镜技术的快速发展,斜视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使人们对斜视形成机制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并能用之指导斜视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现就近年来共同性斜视病理解剖学研究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 眼球检测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超;陈宪生;胡茂荣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目前该病病因不明,诊断缺乏相应的生物学指标。据相关研究显示,眼动检测的异常指标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指标和状态学指标,因此眼动检测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眼动检测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并对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 白内障多从中年起病

    作者:余康

    一般认为,白内障是老年病。其实,白内障多是从中年开始起痛,到了老年只是症状更加明显罢了。人到了40岁以后,由于控制眼睛晶状体的肌肉功能减弱,调节力下降,晶状体代谢紊乱,看远处物体模糊或感到眼前有黑点存在,随着眼球运动而改变位置,影响视物的清晰度。这种现象多数被误认为是正常的生理改变。殊不知,这往往是老年性白内障的早期症状。眼球瞳孔后方有一个透明的组织,其形状如放大镜的镜片,称为晶状体。它能把进入眼内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使眼睛能够看清楚周围的东西。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晶状体混浊,则称为白内障。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衰老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供血不足,使其透明度逐渐降低。青光眼、糖尿病后期、视神经萎缩等都会引起白内障。此外,强烈的阳光对眼睛的长期刺激、晶体硬化脱水、营养代谢障碍、体内缺锌及内分泌紊乱等,都会诱发白内障。

  • 眼球运动的水平直肌接触弧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

    作者:丁守銮;王洁贞;王琪;由智勇

    目的探讨正常人随着眼球水平运动内、外直肌接触弧长度变化的规律,为眼球运动生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参考.方法应用眼球运动动态MRI技术,获取18名眼球运动正常受试者水平方向不同注视角度的双眼眼眶静态MRI图像;应用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重建眼球运动的动态模型;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和测量软件对水平方向不同注视角度的静态MRI图像分别对有关指标进行测量.结果随着眼球运动,内、外直肌接触弧长度发生连续性变化;外直肌接触弧长度每变化1mm,眼球水平转动约7°;内直肌接触弧长度每变化1mm,眼球水平转动约11°;内直肌接触弧长度每变化1mm,外直肌接触弧长度相应变化1.11mm;眼球每水平转动1°,内、外直肌切点之间的距离相应变化0.056mm;内外直肌与眼球运动之间数量关系呈二次曲面模型.结论通过对正常人眼球水平转动时内、外直肌接触弧变化的研究,得出了眼球水平转动时内、外直肌接触弧的变化规律,为眼球运动生理学及后续的眼球运动障碍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眼球贯通伤并眶内金属异物1例

    作者:赵云;赵红

    患者,男,44岁,因被砂轮碎片崩伤左眼,肿痛出血,视物不清2h,于2014年6月19日入住天津市眼科医院。患者否认既往全身疾病史和手术史。入院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2。右眼前节和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眼睑肿胀,皮下出血,下睑鼻侧见不规则形状伤口,8mm×5mm。左眼结膜弥漫充血,结膜下出血。鼻下方巩膜可见不规则形伤口,4mm×3mm,未见眼内容物脱出,可见伤口内色素膜。左眼角膜透明,上皮光滑完整。前房深浅可,房水闪光(+)。虹膜无脱出,无嵌夹,瞳孔圆,直径约3mm,直、间接光反应迟钝。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清。眼球运动尚自如。眼眶CT检查显示:①左眼眶肌锥内邻近内直肌处有一长条形高密度异物;②左侧玻璃体和肌锥内小气泡,考虑眼球后壁损伤(图1)。入院诊断:①左眼球贯通伤;②左眼巩膜穿通伤;③左眼玻璃体积血;④左眼眶内异物;⑤左眼睑裂伤。入院当日急诊行左眼巩膜伤口修复+眼睑裂伤修复术。术眼球后阻滞麻醉。术中见一长约5mm的巩膜伤口,位于8点子午线方向,距离角膜缘后约4mm。伤口未横跨直肌,8-0线间断缝合。8-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结膜伤口,间断缝合下睑皮下组织。5-0缝线间断缝合下睑皮肤伤口。术后左眼视力0.2,眼睑肿胀,皮下淤血,下睑伤口对合良好,缝线在位,结膜弥漫充血,结膜下出血,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光(+),虹膜无脱出,无嵌夹,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窥不清,眼球运动自如。给予抗炎、抗感染对症治疗。并预防应用破伤风抗毒素。考虑患者左眼贯通伤病史明确,CT检查提示眶内异物,急诊行左眼巩膜伤口修复术后10d,眼球情况基本稳定,考虑行左眼眶内异物取出术。于2014年7月3日全麻下行左眼眶内异物取出术,做牵引线固定眼球于外下转位,暴露鼻上方穹窿部结膜,剪开鼻上方球结膜,沿眶缘分离并打开眶隔,于鼻上方眼球后发现金属异物,未嵌顿于眼球内,远端位于眶脂肪内,镊子夹出20mm×2mm金属异物,压迫止血后,连续缝合鼻上方球结膜,手术顺利结束。术毕给予绷带加压包扎。术后第1天,左眼视力0.3,下睑可见皮肤瘢痕,结膜充血水肿,巩膜伤口、结膜术口对合良好,缝线在位,角膜透明,前房闪光(+),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清,眼压Tn,眼球上转及内转受限,眶压正常。术后7d行眼部B超示左眼玻璃体积血,建议患者考虑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转入玻璃体视网膜科进一步治疗。

  • 非眼科首诊的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2例

    作者:马路生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Hunt 综合征,TS H)特指因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尖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导致的痛性眼肌麻痹,主要表现为一侧眶周痛或头痛伴同侧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眼交感神经麻痹以及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分布区感觉减退,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有复发和缓解过程,该病在临床中较少见[1],发病机制不明确,推测与病毒感染及感染后神经脱髓鞘关系密切[2]。临床症状易与动脉瘤、海绵窦病变、眶上裂肿瘤和炎症混淆,在眼科较为少见。

  • 周期性内斜视10例

    作者:代秀玉;侯跃双

    周期性内斜视10例中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大10岁,小3岁,平均5岁.斜视角≤20°者3例,>20°者7例;散瞳检查示8例有轻度远视,2例有中度远视;8例周期为48h,1例为24h,1例为72h.临床特征为内斜视与正位视交替出现,有时间规律,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病因,如惊吓、发热、外伤等;正位日有时表现为小角度内斜视,有双眼单视功能,且有生理性复视功能;斜视日呈内斜视,斜度大,多在+30°~+40°之间,远近斜视角稳定,双眼视力正常,很少合并弱视,眼球运动正常或内直肌功能亢进.术前散瞳验光,阿托品眼膏涂眼每日3次,连续3d,第4天验光,屈光度≥+2.00D者配镜,带镜6个月后手术治疗.术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底、同视肌,用三棱镜检查远近斜视角.手术设计:≤+25°者单眼内直肌后退,≤+60°者双眼内直肌后退,>+60°者双眼内直肌后退加一条外直肌截除.内直肌后退量一般为5~6mm.10例中术后斜视角<10°者8例;2例欠矫,再次手术后正位;无1例过矫.≤+50°者正位率高.6例正位患儿术后2~4周检查双眼单视功能,有正常立体视觉.4例因年幼不配合检查.

  • 经鼻窦内窥镜手术2例

    作者:孙茂东;王丽华

    例1,女,19岁.因右眼球外凸1年于2001年9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眼球外凸,有眼胀感,伴右鼻塞.口服消炎药后眼胀感略减轻,眼球外凸无好转,近2个月加重而来诊.鼻窦CT检查示筛窦占位性病变.检查示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肺(-),腹软,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活动好,神经系统正常.五官科检查见右眼球外凸,眼压正常,视力正常,眼球运动好.右鼻腔外侧壁饱满内凸,表面黏膜光滑,鼻腔内无新生物.鼻窦CT示筛窦占位性病变,侵入眶内,与视神经无关联,右眼球外凸,眼球本身正常.耳、咽、喉检查(-).临床初步诊断为右筛窦恶性肿瘤.入院后在全麻下经鼻窦内窥镜行开放筛窦术取材送快速病理,报告为筛窦牙质骨化纤维瘤,为良性肿瘤.遂决定放弃鼻侧切开术,经鼻窦内窥镜完成全部手术.术中见筛窦内充满黑灰色新生物,质地一般,易出血,纸样板部分破坏,筛窦腔明显扩大,仔细分离新生物与眶内脂肪垫,眼球无损伤.术后病理同术中快速病理.术后随访3个月眼球略有复位,6个月复位较明显,1年内眼球复位正常,肿瘤无复发.例2,男,3岁.因反复左鼻出血1年伴左眼球外凸半年于2001年7月入院.

  • Helveston综合征1例

    作者:于秀敏;刘梅

    患者,男,12岁.发现眼外斜7年,有时伴有上转3年余.无眼病史,无家族史.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结果是屈光状态及视力:右0.6,矫正:-1.5DS-0.5DS×175°=1.0,左0.8,矫正:-0.5DS=1.2.眼位:33cm角膜映光:右眼-25°;双眼遮盖去遮盖均有上转及回落现象.眼球转动:双上斜肌亢进サ,双下直肌功能不足.三棱镜中和,5m,右眼注视-60△L/T10△,左眼注视-60△;33cm,右眼注视-55△L/R5,左眼注视-55△;上转25°时-55△.同视机检查:它觉斜视角为-25°L/T5△.Titums检查无立体视.在局麻下行双眼外直肌后退7mm,右内直肌截除6mm,双上斜肌断腱术.术后1个月复诊,视力同术前,眼位:角膜映光正位;遮盖去遮盖右眼有轻微上漂及回落现象;眼球运动正常.上转25°时-4△,同视机检查仍无同时视.

  • 虹膜恶性黑素瘤1例

    作者:孙翠荣

    患者男,16岁。因右眼视力逐渐下降3个月,有时酸胀不适,多次在外院诊为“近视”、“弱视”。近5、6天,右眼胀痛,伴同侧头痛,并逐渐加重,于1999年11月26日收住院。眼部检查示右眼视力0.1,矫正0.2,左眼视力0.6,矫正1.2,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光定位及色觉正常。左眼未见异常,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透明,房闪(+),虹膜表面有新生血管,颞侧2点~5点半方位虹膜表面有一类黑素球形肿物,与角膜边缘粘连,肿物表面色黑、隆起,无结节,屈光间质清,眼底未见异常,眼压4.8kPa,眼眶正侧位片未见异常。B超示颞侧虹膜有一类圆形均匀回声团,边界欠清晰,于1999年12月3日,在局麻下行右眼虹膜肿物全切术,病理诊断为虹膜恶性黑素混合瘤,行眼球摘除术,眼球壁完整。病理检查于镜下见起源于虹膜根部,瘤体有坏死组织,其内及周围见有上皮细胞及大小不一的色素颗粒,随访1年,情况良好。

  • 鼻腔鼻窦巨大脑膜瘤1例

    作者:王文

    患儿男,13岁.因右眼球突出两月入院.两月前患儿家长发现患儿右眼球突出,病程中无进行性鼻塞、鼻出血,无头痛、双眼视力均为2.0.查体见右眼球向前外侧移位,眼球运动良好,对光反射灵敏,触诊右眼眶内侧壁有一肿块,边界不清,质硬,无压痛.

  • 胸腺瘤致重症肌无力1例

    作者:张丛霖;周庆华;刘震;张淑杰

    患者女,70岁,主诉复视8个月,双眼睑下垂5个月,加重5~6d,2001年3月8日来诊.8个月前患者"感冒",愈后视物模糊,有时复视,全身无其他不适.在他院按"眼肌不全麻痹"肌注维生素B1、B12,口服维脑路通、肠溶性阿斯匹林等药物,配合中药、针灸治疗,无好转.5月前出现间歇性双眼睑下垂,且逐渐加重,不欲睁眼且午后加重.转神经内科,行头颅、双眼、颈部CT扫描、核磁共振、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均正常.加用ATP、肌苷等,并应用强的松片,初服40mg/d,1周后逐渐递减量至2.5mg/d,激素总量925mg无效.近5~6d,自觉症状明显加重转来我院,以"双眼睑下垂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示视力右4.8,左4.8,眼压18mmHg,双眼睑下垂,遮盖瞳孔上缘约2mm,眼球向各方向转动均不受限,双眼瞳孔直径约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晶状体混浊(+),视盘正常,网膜略欠光泽,动脉轻度硬化,静脉行径大致正常.自感双眼视物有时重影,睁眼无力,偶尔出现轻度咀嚼无力、呛食,伴双上肢轻度酸软无力.血压130/80mmHg,脉搏80/min,体温36℃,左胸部叩诊浊音,左上肺呼吸音低,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患者有慢性胃炎史30年,下壁心肌梗死史10年,现仍间断服药,病情稳定,新斯的明实验阳性.肝功、三项常规、血脂、血糖均正常,血沉42mm/h.在行胸部常规X线检查时,见左肺野有6.5cm×12.5cm大的阴影,遂行胸部CT扫描,报告为纵隔肿瘤(胸腺肿瘤可疑).胸外科细胞学检查见较多正常细胞,未见癌细胞.入院诊断为纵隔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于2001年3月30日行胸腺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前上纵隔,突向左胸腔,占据左上大半胸腔,约13cm×11cm×6.5cm大,类球状、有分叶,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边缘规整,周边钙化.肿瘤内侧与纵膈胸膜、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疏松黏连,外后侧与左肺上叶黏连,下方落于心腰部与心包、隔神经轻度黏连,血运丰富.病理诊断为分叶状肿物.术后4个月复视渐好转至消除,双眼睑位置接近正常,眼球运动正常.

  • 眼眶爆裂骨折治疗前后视功能变化临床分析

    作者:尤力;王琳;于春霞;王成美;李健;黄旭东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眶部挫伤所致的眶壁骨折.外力作用于眶前部软组织,致眶内压力突然增高,一部分被眶内软组织吸收.根据液压传递原则,眶内压力导致眶壁薄弱的部位发生骨折[1].眼眶爆裂性骨折后会伴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眼球内陷、复视、眶下神经感觉丧失、眶上裂综合征、眼球移位等,其中眼球内陷和复视为常见.笔者结合对 22 例内壁及下壁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眼眶 CT结果分析并手术整复,采用ha骨片或Medpor材料作骨折处充填,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例报告

    作者:张鹏;李培;申家泉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现右眼瞳仁区发白3个月于2010年10月10日就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可追随灯光,右眼比左眼差.眼压:双眼指测正常.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适中.瞳孔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呈灰白色不均匀性混浊,玻璃体及眼底均窥不清.左眼检查未见异常.眼球运动:遮盖左眼后,右眼不规则水平震颤.双眼B超示,右眼玻璃体腔有少量细小混浊,视盘表面见锥形膜状光带自视盘伸向玻璃体腔,眼球轴长19.8 mm.左眼玻璃体、眼球后壁及眶内未查及异常改变,眼球轴长约19.6 mm.考虑右眼为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入院诊断:先天性白内障(右);PHPV(右).

  • 麻痹性斜视的术式选择

    作者:王利华;马鲁新

    麻痹性斜视是非共同性斜视的主要类型,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多由于眼外肌的神经或肌肉麻痹所致.先天性者首选手术治疗,获得性者应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斜视度测量重复性好者,再考虑手术.手术方案要根据眼球运动和双眼知觉情况,以及患者的视觉需要和美容要求而制定.

406 条记录 15/21 页 « 12...1213141516171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