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盆腔大出血的术中配合
由于盆腔血管复杂,侧支循环丰富,各种创伤引起的盆腔大出血,其出血血管难以明确,较多病例单纯输血、输液甚至外科内动脉结扎疗效不佳.
-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肾出血的护理
肾脏位于腹膜后,受伤机会占腹部损伤的7%~20%[1].我院于1997年开始运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肾出血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11~50岁,平均26.5岁;右肾出血2例,左肾出血4例,均为外伤所致;伤后距就诊时间2~11 h,平均4 h;严重肾挫伤1例,肾裂伤2例,肾部分碎裂2例,全肾碎裂伴肾蒂断裂1例.全组病例均有肉眼血尿及伤侧腰痛,均行上腹部CT和B超检查,无并发伤.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亢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前后CDI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12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术前后用彩超观察腺体回声,测量其大小及动脉内径;PWD测量Vs、Vd、Vm、PI、RI,计算血流量.结果:术前腺体增大为弥漫性、均质或非均质性低回声,部分有结节,腺体内血管多而粗;术后腺体缩小,回声增强增粗,血管变细而少.放置钢圈处呈线样强光带,无血流显示,血流参数术前后比较,除双甲状腺下动脉PI、RI略降低外,余均有显著差异(P<0.05~0.001).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是一种新方法,近期效果明显.对术前明确诊断、术后效果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巨大多囊肾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0 岁,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余,因为双肾巨大多囊肾引起腰痛、腹胀、恶心、呕吐和严重便秘3月于2011年7月入院.20余年前,患者明确诊断为双肾多囊肾、肾性高血压、多囊肝.此后患者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2年前在我科诊断为双肾多囊肾,慢性肾脏疾病(CKD5期)、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多囊肝.行左前臂头静脉-桡动脉造瘘后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3次/周,近3月来腰痛、腹胀、恶心、呕吐和便秘进行性加重,24h尿量800ml左右.家族中父亲和1个弟弟、 1个妹妹均有多囊肾病史.
-
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动脉狭窄导致恶性高血压透析患者1例
患者,女性,77岁,因"确诊尿毒症5年,反复气促半年余,加重6小时"于2008年10月5日入院.患者5年前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 3次,透析过程中长期无尿,饮食和干体重控制良好.
-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椎体血管瘤的研究与疗效观察
运用选择性动脉栓塞作为骨肿瘤患者术前治疗,以减少患者在术中大量出血、避免引起患者术中休克或死亡,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成功率,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已有许多报道[1-3].我院从1992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6例不同部位的椎体血管瘤,并成功地进行了选择性动脉栓塞,通过2~17年的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取石成功率高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替代开放手术成为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严重出血是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处理较为棘手.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采用瑞士EMS四代气压弹道超声联合碎石清石系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432例,共有7例出现大出血,发生率为1.62%.现报道如下.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救中的疗效和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7例,下消化道出血5例,所有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或/及内镜下止血治疗无效,出现休克症状.急诊行动脉栓塞治疗.以聚乙烯醇微球(PVA)、明胶海绵为栓塞材料.结果:12例中11例栓塞成功,即时止血成功率91.7%(11/12).随访未出现严重栓塞并发症.1例经留置导管小剂量泵入善宁止血成功.结论:应用PVA或明胶海绵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栓塞是急诊抢救中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即时不能发现的出血灶予留置动脉导管药物注入可以作为补充治疗措施,靶血管的选择及栓塞剂的用量是栓塞成功及避免严重栓塞并发症的关键.
-
乳果糖溶液在改善肝癌患者动脉栓塞治疗后腹部和肝性脑病症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TACE后使用乳果糖溶液在改善患者腹部症状以及肝性脑病的作用.方法: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组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A组(n=50)术后给予杜秘克乳果糖溶液15-30 mL,3次/d,B组(n=50)不服用乳果糖.治疗后分别观察患者每日大便次数、腹胀、呕吐情况、TACE前后肝肾功能(包括TBIL,ALT,ALB,BUN)和血氨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出现肝性脑病的情况.结果:A、B两组平均大便次数分别为1.86±0.83次/d和0.48±0.41次/d,差异有显著生意义(U=309.00,P<0.0001).腹胀和呕吐方面,A组显著好于B组(x2=7.860,P=0.02).虽然两组治疗前后TBIL,ALT,ALB,BUN均没有显著差异(t均<1.660,P>0.05),但是A组血氨显著低于B组(t=3.091,P=0.003).B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x2=6.947,P=0.038).结论:肝癌TACE术后服用乳果糖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改善腹胀和呕吐情况.同时可以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
淡然智者笃定前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大内科主任蔡德鸿专访
一说起蔡德鸿教授,内分泌行业里很多人都知道,搜索他的简介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在内分泌学界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蔡教授确实不负这样的说法,他的时间从来是紧凑而宝贵,做起事来高效利落,而做的事情也总是让人钦佩和仰慕的.譬如率先在广东省开展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等新型诊疗技术;多次主持对疑难病、罕见病的诊治(如主持对亚洲第一巨人会诊)及国内大型学术讲座;出任主编国际权威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杂志精选中文版;高票当选为第二届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担任内分泌专科主任将近20年,大内科主任六年,使科室有较好的建设等等.
-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门脉高压症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传统外科采用切除脾脏治疗,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极高.近年来,对脾生理和病理生理的进一步认识,脾切除不再被认为无关紧要.我们报告6例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
-
经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早在1984年就有关于栓塞治疗胃和结肠血管畸形导致出血的报道.经供血动脉微粒栓塞小肠血管畸形导致出血,可立即止血,并可指导随后进行的外科治疗[1-2].Kawamura等[3]报道2例单纯栓塞治疗小肠血管畸形的病例,短期效果良好,无即刻和近期并发症出现.但关于小肠血管畸形出血栓塞治疗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不确定,现报道1例经肠系膜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患者情况和长期效果,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
经动脉栓塞治疗内痔大出血一例
患者男性,61岁,因“肾移植术后14年,反复咳嗽咳痰17个月”于2013年8月30日入院。入院前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51×109/L,血红蛋白浓度76 g/L,血小板计数55×109/L。入院后根据病情变化先后予以素比伏抗病毒、保肝、调节电解质平衡、规律血液透析治疗,补充白蛋白、冷沉淀、血小板及输红细胞血液,肝素抗凝以及克倍宁、舒普深、米开民、万古霉素等抗感染,多索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气道雾化、兰苏化痰等治疗。2013年9月29日晨6:00该患者出现血便,为暗红色鲜血便,量约400 ml,生命体征较平稳,考虑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立即停止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予输注400 ml红细胞悬液以及万汶针扩容、输注冷沉淀6U、凝血酶原冻干粉8000 U以及微泵注入鱼精蛋白50 mg止血并中和肝素。予凝血酶原冻干粉12000 U 肠内注射局部止血,去甲肾上腺素8 mg维持血压。基本止血血压回升后,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静脉滴注止血芳酸、邦亭针、思他宁等药物止血治疗。次日早晨患者便血约2000 ml,暗红色,内含血凝块。急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07×109/L,血红蛋白浓度65 g/L,血小板计数35×109/L。继续输注红细胞悬液及血浆纠正血容量,输注血小板、冷沉淀及纤维蛋白原,纠正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静脉滴注止血药物。下午再次出现血便350 ml,考虑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床旁急诊肠镜所见: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以及升结肠内均有血液,但未见明显出血点及肠壁黏膜糜烂破溃,提示患者出血在结肠以上部位。即行床旁胃镜检查但胃内未见出血;夜间再次便血,量约500 ml,遂行急诊造影检查,术中行肠系膜上动脉及胃十二指动脉造影,因患者配合差,图像欠佳,但反复造影观察未见明显出血点,另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动态图1),未见异常,导管留置于肠系膜上动脉行垂体后叶素(剂量0.9 U/h)持续灌注。次日早晨再次便血而再行急诊造影检查,肝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动态图2)显示直肠末端(肛门口)肠腔内造影剂外溢(此次造影覆盖的范围至肛门以下,回放前日的造影见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时覆盖范围不足,虽当时造影剂外溢更明显,但因观察重点在小肠而误以为是肠腔气体伪影),微导管超选直肠上动脉,用300~500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血流明显缓慢。栓塞后患者未再出现血便,次日复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60×109/L,血红蛋白浓度79 g/L,血小板计数34×109/L。10 d后复查血红蛋白浓度111 g/L。
-
经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脾亢)多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而引起充血性脾肿大。我国以肝炎、肝硬化为多。以往主要是采用手术切脾的方法治疗。但全脾切除后将改变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爆发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随着血管性介入栓塞术的应用,对脾亢患者可实施脾动脉栓塞术。我院目前采用部分脾栓塞术在保持脾脏部分功能的基础上治疗脾亢,既可纠正脾亢的临床表现,又能保留部分脾功能。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大咯血是临床危重症之一,常危及病者生命,主要为出血性休克或窒息所致.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外科治疗受各种因素影响难已实现,目前经皮穿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已在国内得到很好的应用.
-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的决策探讨
1 引言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cute Iimb ischemia,ALI)主要包括动脉栓塞(arterial embolism,AE)和动脉血栓形成(arterial thrombosis,AT).两种病理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临床均表现为远端组织和器官缺血.栓子通常来源于心脏和主动脉附壁血栓的脱落,栓塞部位栓子的近、远端可发生继发性血栓形成.
-
32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髂内动脉栓塞治疗
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的增多,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病死率居高不下,尤其是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有效的控制活动性出血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院骨科2003年1月~2009年9月行髂内动脉栓塞治疗32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14例临床分析
目前治疗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UM)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tr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UM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我院2001年2月~2005年10月采用UAE治疗UM 14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脾动脉栓塞治疗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小肝综合征一例
病例 受体男,32岁.1998年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黄疸、腹水及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于2002年行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但症状无明显缓解,于2005年12月入住我院拟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LDLT).入院时血浆总胆红素157 μmol/L,血肌酐65.5 μmol/L,白蛋白27.2 g/L,国际标准凝血时间(INR)2.14 min,Child-pugh计分11分,MELD计分23分.患者身高1.78 m,体重94 kg,计算其标准化肝重为1504 g.
-
稳定性骨盆损伤中臀上动脉撕裂伴臀筋膜间隙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性,58岁,骑车从4 m高处滑落,即被送入当地医院急救,初诊为轻度脑震荡、多发肋骨骨折伴血胸、多处软组织挫伤等,骨盆X线检查结构稳定.经胸腔闭室引流及支持治疗,生命体征当天即稳定,患者双下肢体查体未见异常.3 d后开始出现右侧臀部肿块,有波动感,进行性增大,右下肢体出现感觉、运动障碍,CT示右侧臀大肌下巨大血肿.随即患者出现休克,经抗休克治疗后病情仍不稳定.于伤后第5天转至本院急诊科,入院诊断为轻度脑震荡、多发肋骨骨折伴血胸、肺挫伤、T11椎体轻度压缩骨折、骨盆右侧坐骨上支撕脱骨折、左股骨大转子骨折、右侧臀部巨大血肿、阴囊血肿、右坐骨神经损伤、腰背部广泛软组织挫伤.病情稍稳定后即行动脉造影,发现右臀上动脉在相当于坐骨切迹处撕裂,予臀上动脉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