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중국개입심장병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8812
- 国内刊号: 11-315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有创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压差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 观察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压之间的差异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22例,其中男218例,女104例,年龄40 ~ 82(59.61 ±9.01)岁.冠状动脉造影时同时测定中心动脉压及外周动脉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观察各组间中心-外周脉压之间的差值(简称中-外脉压差)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中-外脉压差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9.47±16.71)mm Hg比(19.97±7.99) mm Hg,P<0.05].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分组中,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中-外脉压差增大,各组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外脉压差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
-
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
目的 回顾分析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SCA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单中心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517例,检出SCAD 13例,借用冠状动脉夹层分型系统对病变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SCAD的发生率、影像特点及随访临床事件.结果 13例SCAD患者中,2例(2/13,15.4%)发生2处夹层,共存在15处夹层.12例(92.3%)发生临床事件,包括心肌梗死10例(76.9%)与心绞痛2例(15.4%).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夹层9处(9/15,60%),前降支6处(6/15,40%),左回旋支未见夹层.A型病变1处(6.7%),B型2处(13.3%),D型8处(53.3%),E型2处(13.3%),F型1处(6.7%),壁间血肿1处(6.7%).4例5处保守治疗,9例10处病变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9处病变PCI治疗成功,1处未成功改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D型夹层患者药物治疗6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夹层无明显变化,无心绞痛发作;1例D型夹层患者药物治疗3个月,仍有心绞痛,给予PCI治疗;1例A型夹层患者PCI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夹层复发,无再狭窄.其余患者电话随访6~12个月无临床事件.结论 SCAD可以按照NHLBI分型.A、B、E型及壁间血肿采取PCI治疗相对容易.D型夹层占比例高.D、F型治疗难度大.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可以根据病变的类型、长度,选择性地采取PCI治疗,保守治疗是否可以自愈仍需长期随访.
-
Hybrid技术应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Hybird技术)治疗破口位于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AD 37例,均采取腔内隔绝术,并在其术前行血管旁路移植术.其中男33例,女4例,年龄36 ~71(51.84±9.21)岁.主动脉夹层第一破口距左颈总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均小于15 mm.27例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行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移植术,2例行左颈总动脉-左腋动脉移植术(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及近端均被夹层血肿挤压).术后立即转入介入导管室行腔内隔绝术.共置入带膜支架42枚(双支架5例,其中4例应用带膜支架加裸金属支架).结果 (1)37例行血管旁路移植术及腔内隔绝术均顺利.术后8~24(17.97±3.88)d出院.其中1例院内死亡,近期死亡1例(随访证实出院后当日死亡,等同于近期).其余病例均无内漏、截瘫、内脏器官缺血、脑部缺血和左上肢缺血症状,随访30d,均恢复良好.(2)术后11例出现发热,排除感染因素,考虑为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恢复.2例因人工血管吻合口出血再次行吻合术.2例新出现肾功能不全,分析为对比剂肾病,经治疗后恢复.术后有5例仍有胸背痛症状,复查主动脉增强CT无内漏出血,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腔内隔绝术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出现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发病在12h内的1059例STEMI患者给予急诊PCI,收集患者的临床、造影和介入治疗资料.PCI术后,根据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和校正TIMI帧数将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和手术相关资料的差异,分析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原因.结果 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组患者118例,正常血流组941例,无复流发生率为11.14%.研究共纳入63个指标,通过单变量分析发现,年龄、症状至PCI时间、谷草转氨酶、氯吡格雷使用情况、干预病变数、狭窄程度及血栓负荷与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具有相关性(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认为,年龄(OR=1.04,95% CI:1.02 ~ 1.06)与血栓负荷(OR=1.72,95% CI:1.07 ~2.76)可作为预测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与血栓负荷可作为预测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与无复流未见相关性.
-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
目的 探讨首诊于基层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的佳方案,如何避免再灌注延迟、缩短STEMI再灌注时间、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方法 东营市部分二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东营市人民医院形成“三位一体”立体式急救网络,对网络内医师实施长期、持续技术业务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制定STEMI救治流程,优化早期再灌注治疗,早期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无缝隙对接及优化介入治疗围术期药物治疗.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东营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急性STEMI患者192例,根据是否“区域化网络救治”,分为非区域化救治组68例和区域化救治组124例,两组间比较发病-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FMC-N(溶栓时间)、FMC-B(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费用、随访1个月及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心功能、卒中、心肌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等.结果 两组FMC[42(20,60)min比70(30,90) min,P=0.029]、FMC-N溶栓时间[35(12,50) min比67(39,95) min,P=0.020]、FMC-B时间[90(45,130)min比120(68,188) min,P=0.026]、知情同意沟通到导管室时间[30(15,50) min比70(30,104) min,P=0.010]及FMC后治疗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替罗非班)应用、住院时间[(6.0±2.5)d比(10.2±3.5)d,P <0.05]及住院费用[(47 688±1542)元比(55 392±1377)元,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随访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显示,区域化救治组氯吡格雷(87.1%比51.5%,P<0.05)、他汀类药物(82.3%比44.1%,P<0.05)服用率明显高于与非区域化救治组.两组阿司匹林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区域化救治组LVEF<40%发生率(7.3%比29.4%,P<0.05)、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4.8%比25.0%,P<0.05)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2.4%比11.8%,P<0.05)明显低于非区域化救治组.结论 区域化网络救治模式提高了基层医院STEMI早期就诊率,能够让大医院的优势资源持久、随时为基层医院所利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救治水平.本模式对STEMI的救治可明显缩短再灌注时间、优化再灌注治疗、改善预后,是当今国情下一种全新的救治模式,解决了当前在STEMI救治方面困扰医学界的延迟问题.
-
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12 h内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24例急性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成功后随机分为早期介入治疗(E-PCI)组和择期介入治疗(S-PCI)组(各112例).E-PCI组于分组后12 h内经桡动脉行PCI,S-PCI组于分组后1周经桡动脉行PCI.主要终点为住院期间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次要终点为12个月随访期内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与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CI组住院时间较S-PCI组明显缩短(P <0.001).E-PCI组与S-PCI组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布、无复流的发生率、梗死相关血管分布及对比剂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PCI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比例明显偏高(30.3%比10.7%,P=0.001).E-PCI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4.5%比14.3%,P=0.022),两组住院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死亡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2个月随访期内累计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根据TIMI分级标准记录到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EMI患者,如不能及时行直接PCI,则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后早期经桡动脉行PCI可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
-
血流储备分数在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治疗策略中的作用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造影筛选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阐明血流储备分数(FFR)在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治疗策略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96例患者218处冠状动脉病变,根据FFR值分为两组,FFR>0.80组(113处)及FFR≤0.80组(105处).结果 FFR≤0.80组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程度更高[(66.2±10.5)%比(59.1±13.8)%,P <0.001]、面积狭窄百分比更大[(87.3±7.7)%比(81.4±10.9)%,P <0.001]、小管腔直径更小[(0.86-±0.36) mm比(1.18±0.49)mm,P<0.001],上述指标与FFR值无明确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86,P<0.001;r=-0.282,P<0.001).冠状动脉小管腔直径与FFR值呈正相关(r=0.364,P<0.001).冠状动脉造影筛选的96例患者中,26例为三支病变,70例为双支病变;经FFR测量后,缺血相关的三支病变10例,两支病变29例,单支病变17例.QCA冠状动脉造影直径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21处(9.6%);QCA冠状动脉造影直径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53处(24.3%).QCA冠状动脉造影直径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52处(23.9%) (Matches);QCA冠状动脉造影直径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92处(42.2%) (Matches).QCA冠状动脉造影面积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89处(40.8%) (Mismatches);QCA冠状动脉造影面积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105处(48.2%) (Matches);QCA冠状动脉造影面积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24处(11.0%) (Matches).结论 FFR在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治疗策略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降低缺血相关靶病变个数.
-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预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单支病变致血流储备分数<0.80的价值
目的 本研究旨在针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探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血管内超声(IVUS)预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0的佳临界值.方法 连续入选169例LAD单支病变的患者,分别测定QCA、IVUS和FFR.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建立QCA和IVUS测定值预测FFR<0.80的价值.结果 99例患者(58.6%)FFR<0.80.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是预测FFR<0.80的两个独立因子.病变长度预测FFR<0.80的价值较小.MLA和PB预测总体LAD病变的FFR<0.80的临界值分别为3.03mm2和75.4%.MLA和PB对LAD近端(临界值分别为3.04 mm2和76.5%)及远端(临界值分别为2.82 mm2和80.6%)病变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联合MLA(2.82 mm2)和PB(80.6%)对于诊断远端LAD具有更大的意义.结论 当病变局限在LAD时,MLA和PB预测FFR<0.80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联合MLA和PB对预测远端LAD病变的功能学意义具有更大的价值.
-
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体会
目的 总结经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植入起搏电极体会.方法 总结4例PLSVC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起搏器工作状态.结果 4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冠状静脉窦开口扩大,提示PLSVC存在可能.第1例患者因术前发现PLSVC可能,首先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造影显示右上腔静脉缺如,右侧锁骨下静脉汇入PLSVC.第2、3例患者因双腔起搏器植入前反复出现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在术前经右侧锁骨下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术中造影显示PLSVC与右侧上腔静脉无交通.第4例患者在置入导丝时直接经PLSVC进入右心房.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常规行起搏器程控并调整起搏器出厂设置参数,此后每6 ~12个月行起搏器程控,程控时测量心房电极和心室电极的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均在满意范围.第1例患者两次随访时心律均为窦性心律,心房电极感知大于2 mV,起搏阈值小于1V,阻抗小于1000 Ω.结论 PLSVC能够顺利完成起搏电极植入.
-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多种心房激动顺序一例
患者男,26岁,因阵发性心悸10余年入院.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口服β阻滞剂或普罗帕酮片仍有发作.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后拟行导管消融术.术前常规心电图、X线朐片、超声心动图、血尿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检查均正常.在腔内电生理检查中,有心室心尖部起搏诱发了以房室结前传、左前外侧旁道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冠状窦(CS)显示心房激动顺序呈偏心性,CS远端早激动并向CS口部(CSO)传导.在CS远端(靠近CS 1-2)放电消融后阻断旁道,电生理检查未再诱发心动过速.然而,术后1周患者因SVT复发再次接受导管消融手术.
-
经皮肺动脉瓣置入二例报道
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implantation,PPVI)是早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瓣膜置换技术,国外2000年即有临床成功应用的报道[1].虽然国内2008年就有学者进行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2],但既往尚未有临床应用的报道.2013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率先在国内成功实施2例PPVI术并已完成3个月随访,现报道如下.
-
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严重碘过敏反应一例
患者女,72岁.既往多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2012年10月19日因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收治入院,行药物治疗,病情平稳.10月21口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近、中段50% ~ 80%弥漫狭窄,左回旋支(LCX)中段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右冠状动脉中段100%闭塞,可见血栓征象,考虑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2.75 mm ×30 mmResolute支架1枚(图1),术中共用碘帕醇对比剂150 ml.术后患者无任何过敏反应.1周后病情稳定出院.建议1个月后干预左冠状动脉病变.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颅脑外伤治疗一例
患者男,59岁.突发晕厥并摔倒1h由急诊入院.入院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头颅CT示:右侧皮下血肿,未见颅内损伤(图1).征得家属同意后,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前向血流TIMI 0级;给予Firestar 2.5 mm×15 mm球囊扩张后置入1枚EXCEL 3.5 mm×18 mm药物洗脱支架(山东吉威)(图2).手术顺利.患者体重80 kg,结合其有外伤史,术中肝素用量为9000U,其中造影时给予3000 U,干预时补加6000 U,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10ml(患者体重80 kg,应静脉推注15 ml,静脉滴注14 ml,因患者有外伤史,故未给予静脉滴注,并酌情减量).术后安返病房,患者无不适,对头皮血肿给予压迫止血.
-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CAG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的轮廓和相对于正常管腔的狭窄程度,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根据结果指导进一步治疗,但只能对病变的狭窄程度进行解剖学的影像评价,而对病变是否导致心肌缺血无法做出功能学的评价,而冠状动脉狭窄,尤其是临界病变,对远端血流在功能上究竟产生多大的影响,是否会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起症状,则不得而知.因此,对冠状动脉病变产生的不同程度狭窄是否导致缺血的功能学评价非常重要.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血流储备分数(flow fractional reserve,FFR)现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策略和效果评价的"金标准".
-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功能性评价的新进展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multi-vessel disease,MVD)指两支或以上心外膜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或其主分支,和/或左主干干部)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存在>50%的狭窄或显著狭窄.目前针对冠状动脉MVD治疗,可采用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血运重建策略的抉择是临床医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
关联性分析与因果关系验证
关联性分析是统计分析当中用于探讨变量间共同变化特征的一类统计方法.在临床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进而为发病机制及病因学探讨提供帮助.在此类临床命题的统计分析过程中,正确的解读分析结果,获得科学严谨的分析结论是影响研究工作科学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从解剖学到功能学的转变
冠心病基于冠状动脉造影(CAG)管腔固定狭窄≥50%的定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状动脉解剖狭窄的有效技术措施,先前的概念是对造影直径狭窄≥70%、且解剖适合PCI的病变有理由给予介入干预,成功率超过了90%.截至目前,据不完全官方数据,现阶段我国每年PCI的例数已超过30万.然而,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而言,PCI并没有带来比优化药物治疗更好的患者预后.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进行的COURAGE研究在4.6年间的随访期内,优化药物治疗加上PCI在全因死亡和(或)心肌梗死(MI)等终点并不优于单纯优化药物治疗.2012年发表的一项纳入了8项前瞻性CRTs共7229例患者的Meta分析,平均随访了4.3年,结果PCI在减少患者死亡率、非致命性MI、计划外血运重建或心绞痛等方面均不优于单纯优化的内科治疗.这些让介入医师失望的结果促使我们不禁要问,解剖性狭窄病变真的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吗?
-
经皮心室重建术——附两例病例报告
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国外统计,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5% ~2.0%,65岁以上可达6%~10%.在过去的40年中,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病因中冠心病由1980年的36.8%上升至2000年的45.6%,居各种病因之首[1].急性心肌梗死后大约有20% ~ 50%的患者会发展为心力衰竭,特别是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心肌坏死和随后的瘢痕化,导致左心室重构,引起左心室扩大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
-
百尺竿头百折不挠——《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百期纪念
在我国心血管病学科取得长足进展的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一百期.《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创刊20年来,已走过从起步到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今天,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百期纪念之际,我们重温杂志和国内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年 | 期数 |
2019 |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z1 |
2000 | 01 02 03 04 |